第一章第二节

合集下载

第一章 第二节离子反应 第1课时 电解质的电离 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 第二节离子反应 第1课时 电解质的电离 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知识点三 电解质导电的原因
(1)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以NaCl为例)
当将NaCl固体加入水中时,在水分子的作用下Na+与Cl-脱离NaCl固体的表面,进入水中,形成能够 自由移动的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氯离子
知识点三 电解质导电的原因
(1)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以NaCNa+与Cl-脱离NaCl固体的表面,进入水中,形成能够 自由移动的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氯离子
知识点四 电离方程式
(1)电离方程式的概念:
用化学符号来表示电解质电离过程的式子叫做电离方程式。
(2)电离方程式书写注意事项:
①阴阳离子拆开写,但原子团不能拆, 如:NO3-、SO42-、OH-、NH4+、CO32-等
②阴、阳离子的个数由化学式决定, 带电荷数由化合价决定。
③强酸的酸式根(HSO4-)要拆开写,而弱酸的酸式根(HCO3-、HSO3-等)不能拆。
酸,如H2SO4、H2CO3等 碱,如NaOH、NH3·H2O等
盐,如NaCl、CaCO3等 活泼金属氧化物,如Na2O等
非金属氧化物,如CO2、CO等 非酸性气态氢化物,如NH3等 绝大多数有机物,如蔗糖、酒精、CH4等
疑问:怎么样看待是否能自身电离?
自身发何时能电离是指物质溶于水后是物质自身发生电离,而不是与水反应后的生成物发生电离。
补充:几种“特殊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
1.NaHCO3 NaHCO3的组成是Na+和HCO3-, HCO3-在水中很难再发生电离,故NaHCO3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 应写为 NaHCO3== Na++HCO3不写为 NaHCO3== Na++H++CO322.NaHSO4 NaHSO4的组成是Na+和HSO4-, HSO4-在水中易电离为H+和SO42-,故NaHSO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 应写为 NaHSO4== Na++H++SO42 -3.CH3COOH 每个CH3COOH有4个H,但CH3COOH是一元酸,在水中电离为H+的H只有OH中的这1个。 CH3COOH在水中的电离是可逆的。综合上述, CH3COOH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应写为 CH3COOH ==CH3COO-+H+

第一章 第二节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第一章 第二节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12.1931年成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政权性质是 A.人民民主专政 B.工农民主专政 C.抗日民主专政 D.资产阶级民主专政 13.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党 人之所以能够开辟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其 主要依据是 A.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 B.进攻长沙遭到严重挫折 C.中国的国情和当时的形势 D.井冈山具备开辟根据地的条件
4.在1931年的土地革命路线中,最能体现当时民 主革命任务的是 A.依靠农民 B.保护中小工商业者 C.限制富农 D.消灭地主阶级 5.从1927年到1930年上半年,中共领导的农村革 命根据地和红军得到迅速发展,其根本原因是 A.肃清右倾投降主义路线 B.工农武装割据波浪式推向全国 C.纠正“左”倾军事冒险计划 D.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
7.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共同点是 ①主攻方向是大城市②由中共独立领导③建立 了苏维埃政府④遭受了重大挫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八七”会议 A.标志着共产党开始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 B.科学地分析了中国当时的革命形势 C.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在中共的统治 D.选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的方针
三、根据地的主要革命活动
1.军事建设 ——粉碎国民党三次反革命“围剿” (时间、作战方针、结果) 2.政权建设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 立(目的、时间、地点、领导机构) 3.经济建设 (1)土地革命: (2)经济建设:(原因、目的、内 容、意义)
土地革命
含义: 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废除封建地主 土地所有制,实现农民土地所有的斗争 必要性:
15.1928年朱德率领南昌起义军余部经过“红三 角”地区,北上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六年之 后中央红军长征再次经过上地。期间发生的变 化是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第一章 第二节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第一章 第二节

3
4
在极地地区,随时都能看到美丽的极光。
太阳活动时所发出的电磁波,会引起大气层扰动,使地球上
无线电长波通信受到影响。
知识归纳
日冕层
色球层
光球层
光能
太阳大 气层结构 太阳辐射
影响 太阳对地球 的影响 太阳活 动影响 太阳活动 类型 黑子 耀斑 太阳风
风能
水能 生物能
短波通信
磁暴
极光
自然灾害
一 太阳辐射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发电目前备受关注。我国太
解析 答案
图中信息可推断太阳活动能影响地球气候。
太阳辐射等值线图的判读
专项提能1
图表特征
该类型的地图遵循等值线图的一般特征,在分析影响要素时,一般
从纬度、地势、天气等角度进行。
下图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 ”。读图完成(1)~(2)题。
典 型 例 题
(1)据图可知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特点是 A.由南向北逐渐增加 C.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B.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加 D.整体分布较均衡
活动类型 位置 形态 活动特征 温度比光球层表面 其他地方低 色球层太阳大气高 度集中的能量释放 过程(色球爆发) 对地球的影响 ①黑子、耀斑增多→电磁波扰动地 球大气层→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影响; ②太阳大气抛出高能带电粒子→扰 耀斑 色球层 大而亮的
黑子
光球层 黑色斑点
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日珥
色球层上发生的一种剧烈太 阳活动现象
喷射的气体呈弧状,像太阳 的耳朵一样而得名
日全食时,可肉眼观测到
日冕物质抛射
表现为日冕结构在几分钟至 几小时内发生明显变化,向 外抛射大量带电粒子 使大范围日冕受到扰动,破 坏了太阳风的流动,是规模 最大、程度最剧烈的太阳活 动现象

第一章 第二节 事故致因及安全原理

第一章 第二节 事故致因及安全原理
事故是社会因素(基础原因)、管理因素(间接原因)和生产中危险因素(事故隐患)(直接原因)被偶然事件触发所造成的后果。
事故调查过程则与上述相反,为事故现象→事故经过→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基础原因。
【单选题】某汽车制造企业拟引进可靠度高的自动化生产线,代替原有人员手工操作生产线,同时加强人员行为失误校正和培训,减少事故发生。这种做法符合事故致因理论中的(B)。
(3)不可能根除一切危险源和危险,可以减少来自现有危险源的危险性,应减少总的危险性而不是只消除几种选定的危险。
(4)不能全部根除危险源,只能把危险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即可接受的危险。安全工作的目标就是控制危险源,努力把事故发生概率降到最低,万一发生事故,把伤害和损失控制在较轻的程度上。
(六)综合原因论
D.“反馈原则”是指员工对领导的反作用
【单选题】安全生产管理原理是从生产管理的共性出发,对生产管理中安全工作的实质内容进行科学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所得出的安全生产管理规律。某企业针对新引进的自动化焊接生产线制定了巡检人员的标准作业程序,在车间内无死角监控巡检人员的行为,明确了安全生产监督职责,对生产中执行和监督情况进行严格监控。这种做法符合安全生产管理原理的(B)。
行为原则
需要与动机是人的行为的基础,人类的行为规律是需要决定动机。
预防原理果然三本
偶然损失原则
事故后果以及后果的严重程度,都是随机的、难以预测的。反复发生的同类事故,并不一定产生完全相同的后果。
因果关系原则
只要诱发事故的因素存在,发生事故是必然的,只是时间或迟或早而已。
3E原则
针对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原因,可以采取3种防止对策,即工程技术对策、教育对策、法制对策。
4.事故
5.伤亡

第一章 第二节 物质的量浓度及相关计算

第一章 第二节 物质的量浓度及相关计算

(2)实验步骤:以配置 100mL 1.0mol/L NaCl 溶液为例

用分析天平称量(5.8500±0.0001)g氯化
称量
钠纯固体;或用托盘天平称量5.9 g氯化 钠纯固体。
仪器:托盘天平、药匙
新型数显称电量时能将NaCl固体直接放置于托盘上吗? 子分析天平
要用称量纸,如果是NaOH等具有腐蚀性的 药品要用表面皿或者烧杯。
化学式中离子的数目 (下标) 之比。
例如:0.1mol/L H2SO4 溶液中 c(H+)=0.2mol/L,c(SO42-)=0.1mol/L。
课堂练习:
1.从100mL 5mol/L H2SO4溶液取出了10mL,所得硫酸根的物
√ 质的量为0.05mol。( )
(在浓度一定的溶液中,离子的浓度与溶液的体积无关。)
NaCl 1.0mol/L
9.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置
(3)实验仪器:
托盘天平 量筒
烧杯 玻璃棒 容量瓶 胶头滴管 药匙 ______
(浓溶液配稀溶液不用天平和药匙)
9.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置
(3)实验步骤:浓溶液配稀溶液
H2SO4
课堂练习
1、容量瓶上标有:①温度 ②浓度 ③容量 ④压强 ⑤刻度线 ⑥酸式或碱式 六项中的( A )
⑤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2~3次,每次洗涤的液体都小心转入
容量瓶,并不轻轻摇匀;
⑥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线____1__~_2__c__m_________处, 改用__胶___头___滴____管___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底部与刻度线相切;
⑦把④所得溶液小心转入 __5__0__0_m___L___容___量____瓶___;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 第二节 《时间和位移》课件 (共23张PPT)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 第二节 《时间和位移》课件 (共23张PPT)

第23秒末初 第5秒初 第21秒初末 第3秒末
0 1 2 3 4 5 t/s 第1秒第2秒第3秒
思考:请同学在时间轴上标出第2秒初, 第3秒初,第5秒初。
请同学理解以下时间的表述
0 1 2 3 4 5 t/s 前三秒 前二秒 前一秒
3.时间的测量:在实验室 中常用秒表和打点计时器 (以后学习).
标是xB=一2 m,它的坐标变化量是
△x=?位移是多少?方向?
△x= xB-xA=-2m- 3 m=-5m 方向与X 轴正方向相反
课堂作业 ▪P14:4
再见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 2021/3/182021/3/18Thursday, March 18, 2021
二、位移和路程
三条轨迹:
异:物体(质点)的轨迹及其长度
同:物体(质点)位置的变化。 (起始、终了位置及二者的直线距 离)。
二、位移和路程
1.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是用来表示物体(质点)的位置 变化的物理量。
是一条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 线段。
位移与路程的区别
(1)位移表示质点位置的变化的物理量. 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有方向)。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第二节 时间和位移
一、时刻和时间间隔
1.时刻:是指某一瞬时,在表示时
间的数轴上,用点来表示.

下上 下
上午

课课 课
前两节课
开始与结
束的时刻
8 45min 945min 10 t/h 及两节课
与课间休
10min
息的时间

七年级人教版地理上册课件:第一章 第二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七年级人教版地理上册课件:第一章 第二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3)五个温度带 热带、北温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三、五带的划分
思考
1、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是? 温带与寒带的分界线是?
2、哪里有阳光直射现象?
哪里有极昼、极夜现象?
天文特征
有极昼极夜现象
既无太阳直 66.50
射 又无极 昼极夜现象
23.50
有太阳直 射现象
00
23.50
既无太阳直 射 又无极
冬至后太阳高度逐渐增大,物体正午影子逐渐缩短,到夏至影子变得最短
日期 太阳直射点 正午太阳高度 昼夜情况 节气
6.22 北回归线 9.23 赤道
12.22
南回归线
全年最高 居中
全年最低
昼长夜短 夏至日 昼夜平分 秋分日 昼短夜长 冬至日
3.21 赤道
居中
昼夜平分 春分日
南半球节气与北半球正好相反
如果是昼长时间呢?
观看动画并讨论: 1.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时,太阳分别直射哪条纬线? 2.太阳直射点是如何在南北半球之间移动的? 3.填写下表。
节气 (日期)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春分 (3.21)
二分二至点以后
太阳直射点移动的 方向
夏至 (6.22)
秋分 (9.23)
冬至 (12.22)
地球的公转
观看动画并讨论:
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
昼夜更替
由于地球在不停地进行自转运动,所以产生了昼夜更替。
产生现象—时间差异
产生现象—时间差异
手机时钟
酒店大堂
产生现象—时间差异
小结:自转规律
内容
自转
绕转轴心 方

周期 产生现象
地球绕着地轴旋转 从赤道上空看 自西向东 从南极上空看 S 顺时针 从北极上空看 N 逆时针

第一章 第二节 库仑定律 课件

第一章 第二节 库仑定律 课件

⑵静止点电荷
(3)电荷均匀分布的带电球体或球壳,其中r 是两球心间的距离
三、库伦扭秤实验
实验装置
库 仑 扭 秤 . e x e
C A B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开关
例1,P7
已知氢核的质量是1.67×10-27kg,电子的 质量是9.1×10-31kg,在氢原子内它们之间 的最短距离为5.3×10-11m。试比较氢原子 中氢核与电子之间的库仑力和万有引力
猜想:
电荷量 间距
实验装置
q1 q2
观察现象
改变小球电量和两小球间距离 观察小球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大小,对应两球间静电力的大小
结果分析
电荷之间作用力随电荷量增大而增大,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定量讨论电荷间相互作用的科学家 是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库仑做了大量实验, 于1785年得出了库仑定律. 二、库仑定律





例2,P8
真空中有三个点电荷,它们固定在边长50cm 的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每个点电荷都 是+2×10-6C,求它们各自所受的库仑力
三个点电荷的受力情况都相相似,以q3为例
q3受到大小相同的库仑力F1和F2 q2 F1 F2 k 2 0.144N r
q1
F2
合力F 2F1 cos30 0.25N
1.内容: 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 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 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2.公式:
其中K:静电力常量
q1q2 F k 2 r
k=9.0×109N· m2/C2
注意:计算时,若电荷是负电荷只需它的绝对值代入
3.适用条件:
⑴真空(空气中近似成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离心泵的启动过程离心泵的启动过程??
离心泵的扬程如何定量计算离心泵的扬程如何定量计算??扬程取决于什么因素扬程取决于什么因素?? 分析过程分析过程--理想理想((无粘性无粘性))和叶片无限多和叶片无限多((运动均匀运动均匀))-理想和叶片有限多理想和叶片有限多--实际流体和叶片有限多
叶片形式对泵性能有何影响叶片形式对泵性能有何影响??
以上就是离心泵的原理,只不过大部分离心泵的轴水平放置轴水平放置,,一般离心泵转速为一般离心泵转速为970rpm 970rpm 970rpm、、1450rpm 1450rpm、、2950rpm 2950rpm,,转速较高转速较高,,离心力大大超过重力,上述原理及计算公式可用及计算公式可用。

离心力为离心力为::0.10.1××(2(2××3.143.14××1450/60)2=2303重力为重力为::9.81
离心泵启动前泵内灌满液体的过程称为灌泵。

驱动机驱动机((原动机原动机))带动叶轮高速旋转带动叶轮高速旋转,,叶片带动液体旋转液体旋转,,产生离心力产生离心力,,液体获得能量液体获得能量((压力能压力能、、速度能增加度能增加))输送液体输送液体。

叶轮入口形成低压叶轮入口形成低压,,靠吸入液体与泵之间压差靠吸入液体与泵之间压差,,不断吸入液体不断吸入液体,,连续工作连续工作。

基本假设:
通过叶轮的液体为理想液体,即液体在叶轮内流动时无能量损失;
叶轮由无限多叶轮由无限多、、无限薄的叶片组成无限薄的叶片组成。

这样保证液体在叶片中间流动轴对称:每个液体质点在流道内相对运动轨迹与叶片曲线形状一致形状一致。

在同一半径上液体质点的相对速度大小相同在同一半径上液体质点的相对速度大小相同,,液流角相等角相等;;
液体在叶轮中的流动为稳定流动稳定流动。

一、液体在叶轮中的流动
基本假设的主要内容基本假设的主要内容::叶片无限多叶片无限多、、无限薄无限薄;;
理想流体理想流体;;稳定流动稳定流动。

相对速度相对速度::(relative velocity)矢量矢量w w 表示
其方向与叶片方向一致其方向与叶片方向一致((无限多叶片无限多叶片))即叶片切线即叶片切线。

重点概念
速度三角形(velocity triangle)
牵连速度
(peripheral velocity)矢量矢量u u 表示表示,,叶轮在转动叶轮在转动,,专指某一瞬时与液体质点重合时的叶轮圆周速度轮圆周速度,,方向垂直于叶轮半径。

矢量c 表示表示,,液体相对于壳体的运动体的运动。

大小大小、、方向由矢量合成而定量合成而定。

绝对速度
(absolute velocity)
D —叶轮直径
,单位m
叶轮直径,
叶轮轴面流道宽度,
,单位m
b —叶轮轴面流道宽度
Z —叶片数目
下标::
下标
1:叶片进口参数
2:叶片出口参数
∞:叶片无限多时叶轮中的流动参数
欧拉方程的推导
取轴O 为叶轮轴
为求取叶轮前后盖板及两叶片进出口边之间的液
体来分析体来分析。

在定常流下,t 时刻ABDC 间的液A'B'D'C'A'B'D'C'位置位置位置,,其中其中A'B'DC A'B'DC A'B'DC这部分液体这部分液体这部分液体对ABCD ABCD与与A'B'C'D'A'B'C'D'之间的变化仅发生在之间的变化仅发生在之间的变化仅发生在ABB'A'ABB'A'ABB'A'和差。

dt
dL 0
)cos cos 1112ααr c ∞− cos α⋅=c c u 1
11222cos
cos ααc c c c u u ==
思考题:
1 泵扬程是什么意义泵扬程是什么意义??
2 2 复习工程力学中的动量矩定理复习工程力学中的动量矩定理复习工程力学中的动量矩定理。

推导欧拉方程推导欧拉方程。

3 3 扬程与压差的关系扬程与压差的关系扬程与压差的关系,,以m 表示表示,,以J/kg J/kg表示表示
(/ ()
p H J kg p gH m Pa Pa ρρ∆=∆=表示)(表示)()
问题问题::实际泵的叶片数是有限的实际泵的叶片数是有限的,,常用常用66-1212片片,对扬程有何影响对扬程有何影响??
有限叶片叶道中流体有一均匀相对流动有限叶片叶道中流体有一均匀相对流动,,还有一个因液体惯性产生的相对轴向旋涡运动性产生的相对轴向旋涡运动。

轴向旋涡产生的推理轴向旋涡产生的推理,,取一个圆形容器取一个圆形容器,,充满水充满水((粘性小粘性小,,视为理想液体为理想液体),),),内放一浮标内放一浮标内放一浮标((箭头箭头),),),令容器绕令容器绕令容器绕O O 轴旋转轴旋转,,容器旋转时液体质点不旋转转时液体质点不旋转,,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状态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状态。

叶片数对理论扬程的影响
分析过程分析过程--理想和叶片无限多理想和叶片无限多((H T ∞)-)-理想和叶片有限多理想和叶片有限多理想和叶片有限多((H T )-实际流体和叶片有限多实际流体和叶片有限多((H )
容器容器A A 点转了一周点转了一周,,浮标未动浮标未动,,那么液体相对容器反向旋转一周,旋转角速度等于旋转角速度等于ωω。

同理在封闭的叶片流道内也有液体相对叶轮的旋涡运动同理在封闭的叶片流道内也有液体相对叶轮的旋涡运动,,简称轴向旋涡。







有限叶片数对出口速度三角形的影响
思考题思考题::
1、H T ∞与H T 差别在何处差别在何处,,有无能量损失有无能量损失??
2、轴向涡流产生的机理
3、轴向涡流对速度三角形的影响
4、环流系数的计算
叶片型式主要是指叶片出口角大小
222222222222222 / T u A u r A T T r H u c g
ctg c u c ctg u Q D b Q c D b ββπτπτ∞∞∞∞∞==−=−=2A β2、叶片出口角与理论扬程的关系2A β22
22222 A T T u u ctg H Q g gD b βπτ∞=−
思考题:
1 1 在在中,与是由哪些速度变化所形成是由哪些速度变化所形成??
2 2 反作用度的含义反作用度的含义∞
=T pot R H H ρ3 与有何关系有何关系,,希望大好还是小好大好还是小好?4 4 水泵中常用哪种叶型水泵中常用哪种叶型水泵中常用哪种叶型((前弯前弯、、后弯后弯、、径向径向)?)?T H ∞pot H dyn H 2A βR ρR 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