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机能不全的诊断及处理
宫颈机能不全指南

手术治疗——经腹宫颈环扎术
• 诊断为宫颈机能不全,具有宫颈环扎术指征 • 由于解剖局限性无法经阴道手术患者的补救治疗(例如宫 颈切除术)--1965 Benson • 应用于经阴道环扎术失败导致孕中期妊娠流产的案例中 (C) ---1982 Novy
手术治疗——经腹宫颈环扎术
经腹/腹腔镜
• 经腹环扎术通常在早孕晚期、中孕早期(
主要内容
争议 指南
宫颈机能不全 病理生理 筛查 诊断 处理
不典型症状高危 妇女的筛查 宫颈环扎术的应 用
• 孕中期出现无症状无体征的宫缩或分娩,以致无法维持妊
娠的宫颈无能状态
• 出现无痛性宫口扩张、宫颈管缩短、羊膜囊膨出等
• 高危因素:宫颈锥切术、LEEP、终止妊娠时的宫颈机械 扩张(多次的人流、清宫)、产科裂伤(文献报道 与宫颈机 能不全的相关性 结论不一致)
相对风险高3倍;另外,长期卧床休息亦容易导致孕妇肌肉不协调、肺功能失 调、心理挫折、家族压力等并发症。 • 结论:由于孕期卧床休息已被证实缺乏益处且存在副作用,被认定是一个违 反医学伦理的处方,只建议局限在知情同意下的临床试验中有条件被使用。
McCall CA, Grimes DA, Lyerly AD. “Therapeutic” bed rest in pregnancy: unethical and unsupported by data. Obstet Gynecol 2013;121:1305–8. Available at:
孕10-14周)或者非孕期实施手术。缝线能
够在妊娠期保留至剖宫产后。
腹腔镜下宫颈环扎术
file://localhost/Volumes/KINGSTON/宫颈机能不 全/腹腔镜下宫颈环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姚书忠教授).mpg
宫颈机能不全的处理和孕期监测进展论文:宫颈机能不全的处理和孕期监测进展

宫颈机能不全的处理和孕期监测进展论文:宫颈机能不全的处理和孕期监测进展宫颈机能不全(cervical incompetence,ci)是妊娠中期无痛性的宫颈扩张导致羊膜囊膨出,进而引起胎膜破裂造成晚期流产或早产[1],胎儿无异常,给孕妇造成很大身心伤害。
由于精确诊断困难,发生率不确切,各家报道也不一致,多数学者认为在o.05%~1%之间,约有10%~25%的妊娠晚期流产是由ci所导致[2]。
宫颈机能不全呈多样性且程度不同,宫颈环扎术是目前治疗ci的主要方法,改善了反复流产患者的妊娠结局。
最近的随机、对照研究表明,宫颈环扎术的效果仍存在争议。
1 宫颈机能不全的原因及诊断方法宫颈机能不全的病因尚不明确。
解剖上,子宫颈部无真正的括约肌样组织排列,结缔组织成分主要是胶原纤维,对妊娠宫颈有括约肌样作用。
先天性宫颈发育不良, 构成宫颈的胶原纤维弹性蛋白不足,胶原/平滑肌的比率降低致使宫颈维持宫内妊娠物的能力降低。
已烯雌酚影响宫颈胶原纤维的构成,服用已烯雌酚的孕妇生育的女婴将来发生宫颈机能不全的频率高。
后天性包括机械性损伤、创伤及生化因素的影响。
其中主要是手术及产伤等造成的颈管的损伤,使宫颈的结缔组织连续性及完整性受到破坏。
尤其是妊娠中期引产引起宫颈组织的损伤最为常见[3], 锥切术后是否引起宫颈机能不全,与锥切术后颈管的长短有关。
临床诊断常是回顾性的,妊娠中期超声检查是目前诊断ci的有效辅助检查。
iams等[4]研究发现患者前一次早产时的孕周和此次妊娠时的官颈长度呈线性关系,证实宫颈能力可能是一连续性变化的过程,而宫颈长度是反映不同程度宫颈能力的间接标准。
但目前尚无明确关于ci超声诊断标准。
一般认为在妊娠16~20周宫颈长度≤2.5cm伴或不伴宫颈内口扩张,或羊膜囊突入宫颈管内,但不一定有宫颈管的缩短[5];有明确的复发性孕中期妊娠自然流产史;流产时常无先兆症状,既往无子宫收缩痛而颈管消失,甚至羊膜囊突出;非孕期8号宫颈扩张器无阻力地置入宫颈内口;亦可行子宫输卵管造影证实子宫峡部漏斗呈管状扩大。
宫颈机能不全的病因分析及诊治

宫颈机能不全的病因分析及诊治发表时间:2012-04-13T09:18:09.84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6期供稿作者:霍玉梅[导读] 此种反复流产发生于相同妊娠月份,而且无明显流产的先兆,胚胎突然完整娩出。
霍玉梅(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博爱医院内蒙古临河 015000)【中图分类号】R711.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6-0021-02 宫颈机能不全亦称子宫颈内口闭锁不全、子宫颈口松弛症宫颈功能不全患者的宫颈含纤维组织、弹性纤维及平滑肌等均较少,或由于宫颈内口纤维组织断裂,峡部括约肌能力降低,使宫颈呈病理性扩张和松弛。
此患者在妊娠后,特别是中期妊娠以后,由于羊水增长,胎儿长,宫腔内压增大,胎囊可自宫颈内口突出,子宫颈管逐渐缩短扩张,当宫腔内压增大至一定程度,子宫颈更加扩张以致引起宫缩或破膜而流产。
是晚期流产、早产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种反复流产发生于相同妊娠月份,而且无明显流产的先兆,胚胎突然完整娩出。
据报道在一般人群中宫颈功能不全的发生率 0.3%~0.5%,而在反复流产妇女中宫颈功能不全的发生率为3%~5%[1]。
本文收集2009年5月-2010年5月宫颈机能不全患者25例,均有习惯性流(早)产史,年龄为25-35岁,孕次为3-5次,产次为0-1次,自然流(早)产2-4次,发病孕周为16-25周,25例患者分别于孕14-18周时行宫颈环扎手术,术后取头低臀高30°位卧床1周,保持外阴清洁,无渣半流食3天,静脉给予宫缩抑制剂抑制宫缩3天,抗生素预防感染1周。
25例分别于孕35周-38周经产道顺利分娩。
1 宫颈机能不全的病因分析1.1引起宫颈机能不全的原因很多,大致有如下几种:(1)分娩损伤。
分娩、手术产时扩张宫颈均引起子宫颈口损伤,如急产、巨大儿、子宫口未开全行臀位牵引术、产钳术等。
(2)人工流产时扩张宫颈过快过猛。
近年来由于早孕人工流产及中孕引产的增加,创伤性宫颈功能不全的发生率不断上升[2]。
宫颈机能不全的早期超声诊断及治疗

应 用超 声检查妊娠
中期 的宫颈可早期诊 断宫颈机 能不全 , 在应 用宫颈环扎 术治疗后 , 患者的早 产率 , 流产 率明显 降低 , 减 少妊娠 意 【 关键词] 宫颈机 能不金 ; 早期 ; 超 声诊 断; 治疗
[ 中图分类号 ] R 4 4 5 . 1
[ 文献标 识码 ] B
—
3 9岁 , 平均 ( 3 4 . 1 -1 4 . 1 ) 岁, 孕 周为 2 l一2 7周 , 平 均
( 2 5 . 1± 0 . 8 ) 。两 组 的一般 资料 比较 , 差 异没 有统计 学 的
意义 ( P> 0 . 0 5 ) 。
资料用百分 比表示 , 数据 的对 比采 取 校验 , P>0 . 0 5时 ,
—
度小 于 2 . 5— 3 c m, 妊娠中期宫颈长度 小于3 1 3 1 1 1 , 同 时宫颈
内 口扩张 为 V或者 U型 。宫 颈机 能不全 治疗效 果评 价指 标选择分 娩时孕周 , 早产和流产 的发生率 。 1 . 4 统 计学的分析 应用统计学的软件 S P S S 1 8 . 0对计量 的和计数的结果进行相应 的统 计学上 的分析 , 计量 的数据 用均数 ±标准差 ( 4 - s ) 表示 , 组间 的比较用 t 检验 ; 计数 的
颈机能不全的患者的早期诊 断 , 及 时治疗 对妊娠有 积极 的
观察组 患者给予宫 颈环扎 术治疗 , 宫颈 在 阴道 拉钩 的牵拉
下被 暴露出 , 用 卵 圆形钳 子将 宫颈 前唇 夹住 并 向下牵 拉 , 进针 位置选择 阴道 穹窿 附近 的宫 颈 内 口的水平 与宫 颈成 1 1点方 向, 在 1 0点处 出针 , 环绕 宫颈缝 针 , 最后 一针 出针 在 1点方 向 , 缝线拉 紧后 , 缩小 宫颈 口, 在 阴道穹 窿位置 打 结 。患者于术后卧床休息 2天 , 并 给予抗 生素和 宫缩抑 制
宫颈机能不全 诊断标准

宫颈机能不全的诊断标准:
1.病史:有明确的多次中期妊娠自然流产史,或伴有无痛性宫颈扩
张,以及羊膜囊膨出、胎膜破裂等病史。
2.体格检查:在未孕状态下,8号宫颈扩张棒能无阻力地通过宫颈
内口,可以初步诊断为宫颈机能不全。
但需要注意,单纯宫颈扩张并不是宫颈机能不全的特异表现。
3.超声检查:孕期超声检查发现宫颈缩短,小于25mm,并且宫颈
内口宽度大于15mm,伴有或不伴有漏斗形成,也可以诊断为宫颈机能不全。
另外,如果超声显示羊膜囊向颈管内突出,也可以辅助诊断。
4.子宫输卵管造影:非孕状态下进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可以显
示子宫峡部漏斗区呈管状扩大,也可以辅助诊断宫颈机能不全。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标准并不是全部满足才能诊断为宫颈机能不全,而是只要满足其中一项或多项,结合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表现,就可以考虑诊断为宫颈机能不全。
宫颈机能不全的诊断及治疗2016-6-18

对于疑似宫颈机能不全者的保守处 理———宫颈托
妊娠30周前发现宫颈长度小于25毫米者可使用(宫颈口可 见羊膜囊但宫口无明显扩张者,不列为禁忌),早产高危 人群如宫颈机能不全、 双胎中的防治效果显著, 2014 年 ACOG)指南认为宫颈环扎术会增加双胎早产风险。 近年 越来越多研究显示宫颈托在双胎早产预防中可能有效。 根据宫颈大小选择合适的子宫托,将子宫托尽可能高的位 置上环绕宫颈。 子宫托均于34-36周时取出,如有胎膜早破、宫缩、阴道 出血或明显不适时及时取出。 阴道拭子做分泌物细菌培养和敏感测定,根据阴道拭子培 养是否阳性应用抗生素。
治疗性环扎——体格检查指征的环扎术 孕中期无痛性宫颈扩张早产史的超声结果,目前单胎妊 娠,且小于34孕周自发早产史,此次孕24周短宫颈(小 于25mm),临床检查除外子宫高反应性、羊膜腔感染 。 ——应急性宫颈环扎术:阴式超声发现宫颈管<2.5 cm, 宫颈内口呈“漏斗状”改变时行手术;这些妇女通常因 为早产高危因素有过晚期流产史或早产史,这次超声波 监测宫颈长度,颈管明显缩短小于25mm,环扎能够显 著改善早产率 ——紧急宫颈环扎术:孕中期没有过晚期流产史,但临 床上发现胎囊已经突出到阴道,或超声波图像显示宫颈 内外口已经扩张,同时排除感染所致,当宫口开大,有 无胎膜膨出时均可行紧急宫颈环扎,但应没有宫缩或宫 缩已有效抑制。
诊
断
宫颈机能不全的诊断主要依据妊娠中期反 复自然流产早产史和经阴 B 超测量宫颈内 口宽度、宫颈长度。 而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非孕黄体期宫颈 扩张器探查宫颈内口宽度,这些方法都没 有经过严格的科学验证。
宫颈机能不全的治疗
保守治疗 绝对卧床休息 :对于妊娠中期疑似宫颈机能不全孕妇卧床休 息作为一般的辅助的建议是倡导的,但是作为主要的治疗手 段并无明确的研究结论。 限制活动,避免性交、避免盆腔增加压力,减少长时间的站 立和提重物 禁止吸烟 应用宫缩抑制剂:沙丁胺醇( 主要应用于妊娠20 周之前) 、 安宝( 主要应用于妊娠20周之后) 及地屈孕酮、 硫酸镁、 吲 哚美辛、 间苯三酚、 利托君( ritodrine) 、阿托西班、硝苯地 平等 糖皮质激素 应用抗生素
宫颈机能不全治疗体会

宫颈机能不全(cervical incompetence,CI)是指妊娠中期无痛性的宫颈扩张,导致羊膜囊膨出,进而引起胎膜破裂造成流产或早产[1~2]。
宫颈机能不全矫治术(本研究指宫颈环扎术)对防治妊娠期的流产和早产具有比较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文对我院治疗的80例宫颈机能不全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80例患者年龄23~42岁,平均(30±3.4)岁。
非孕期治疗28例,妊娠期治疗52例,入院孕周14~28周,其中<20周的34例,≥20周的18例,孕次3~8次。
1.2 诊断依据[3](1)有明确的多次中期妊娠自然流产史;(2)流产时常无先兆症状,既往无子宫收缩痛而颈管消失,甚至羊膜囊突出;(3)非孕期时,可将8号Heger宫颈扩张器无阻力地置人宫颈内直至宫腔;(4)非孕期时子宫输卵管造影(HSG)证实子宫峡部漏斗区呈管状扩大;(5)B超测量妊娠子宫颈内口宽度>1.5cm。
具备上述诊断标准第I条,并符合其它4条中任何1条即可确诊。
1.3 治疗方法1.3.1 术前准备常规检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及血型、阴道分泌物涂片及培养。
妊娠期住院患者并行B超检查排除胎儿畸形可能,了解宫颈长度,内口宽度及胎膜嵌入情况,胎盘最低附着点与内口的关系,以作为术中进针参考指标。
术前3d根据病情予黄体酮,维生素E降低子宫敏感性,应用宫缩抑制剂抑制宫缩。
如有胎囊膨出应臀高头低位15°,以期待胎囊回缩,利于手术。
1.3.2 手术时间非孕期:孕前半年,月经后3~5d;妊娠期:常规16~20周,本研究在14~28周。
1.3.3 手术方法(1)非孕期手术方法:采用Lash法。
(2)妊娠期手术方法:采用“U”形缝合术或McDonald法。
除收缩宫颈内口外,如有陈旧宫颈裂伤一并缝合裂伤。
麻醉采用:硬膜外麻醉或骶麻。
1.3.4 术后处理非孕期手术者术后预防感染即可。
妊娠期术后均应卧床休息1周,手术当天给以足够的镇静药物,常规应用黄体酮保胎或宫缩抑制剂,预防性应用抗生素3~5d。
宫颈机能不全的诊断及治疗医学教育、业务学习课件

妊娠结局是疗效评价的金标准
影响疗效的因素
术时宫颈是否 扩张,颈管长
度
术后宫缩情况 及对宫缩抑制 剂的敏感度
B超下宫颈内 口情况
术后胎膜早破 37周/34周/
28周
感染情况
流产次数、妊 娠年龄等
单褥式“U”字缝合
宫颈前唇膀胱沟11 点进针,7点出针。 5点进针,1点出针
如宫颈很宽可采用 双褥式缝合术
抗生素可预防生殖道感染。感染常常是宫颈环扎术失败的原因, 因此术前排除阴道炎非常重要,即使是紧急宫颈环扎术,最好 也要先得到生殖道没有感染的证据。预防性环扎如果发现感染, 可适当延期手术,先处理感染情况。
子宫托对于宫颈机能高风险者被证明有效,具有不良反应少、花费低、取放 方便等优势。
诊
断
01
手术治疗:宫颈环扎术是目前 唯一用于治疗宫颈功能不全的 手术方法,可以有效延长孕周, 改善妊娠结局,提高新生儿活 产率。当确诊为宫颈功能不全 时,应立即行宫颈环扎术。
诊
断
之前没有单胎妊娠早产病史,本次妊娠偶尔一次测得宫颈 长度较短,不能诊断为宫颈机能不全。
宫颈机能不全的流产常常发生在相近孕周,而且宫颈扩张 不伴有宫缩疼痛,有时甚至会没有出血症状,所以诊断需 要医生细心了解病史,警惕该病的可能。
孕前检查:
诊
子宫造影:内口宽大呈漏斗型扩张
断
宫颈内口阻力检查:非孕期子宫颈内口
○ 视前次失败原因决定本次治疗方案
宫颈环扎术对子 宫畸形所致流产 的疗效
报道对子宫畸形 并宫颈机能不全 者实施宫颈环扎 术可有效地预防 流产、早产。
二次环扎术的实施
宫颈环扎术后要卧床休息及盆腔休息(禁止性交、阴道栓及阴道灌 洗),每周或隔周超声检查,发现宫颈进一步缩短及扩张,可行二 次环扎术,但要充分估计手术可能带来的胎膜早破、感染及早产的 危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宫颈机能不全的诊断及处理宫颈机能不全(cervical incompetence)用来描述在没有宫缩的情况下,子宫颈由于解剖或功能缺陷而不能维持妊娠至足月。
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孕中期或孕晚期的早期宫颈的无痛性扩张,伴有妊娠囊膨入阴道,随后不成熟胎儿的娩出。
宫颈机能不全是导致中晚期流产和早产的主要原因,不予纠正则反复发生。
宫颈环扎术(cervical cerclage)是目前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常用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围产结局。
1. 宫颈机能不全所致流早产的发生率及病因宫颈机能不全所致流早产,约占所有妊娠的,约有20%发生在妊娠13-27周。
病因主要包括宫颈发育不良和创伤所致宫颈损伤。
宫颈内口无真正括约肌,多由上皮、腺体、结缔组织及平滑肌组成,其中结缔组织占85%,平滑肌占15%。
结缔组织主要由胶原纤维组成,弹性强,对妊娠宫颈起到括约肌的功能。
先天性宫颈发育不良,主要由于构成宫颈的胶原纤维减少,在妊娠中期子宫峡部伸长扩张形成子宫下段,羊膜囊及胎儿重力使宫颈逐渐缩短,宫颈在无腹痛情况下开大,继而发生晚期流产及早产。
此外,孕妇本人胎儿期的雌激素暴露、苗勒氏管畸形也是宫颈机能不全的高危因素。
外科创伤见于分娩造成的宫颈裂伤、宫颈扩张过快、宫颈锥切术或LEEP术后。
宫颈管损伤导致宫颈括约功能的完整性受损。
锥切术后是否引起宫颈机能不全,与锥切术后颈管的长短有关。
2.宫颈机能不全的诊断宫颈机能不全的诊断主要是妊娠中期反复自然流产早产史,和经阴B超测量宫颈内口宽度、宫颈长度。
而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非孕黄体期宫颈扩张器探查宫颈内口宽度,这些方法都没有经过严格的科学验证。
病史:具有明确的宫颈损伤史或者妊娠中期反复自然流产史,流产多发生在相同的孕周,且无明显腹痛和宫缩、产程进展很快。
发病前病人常仅感盆腔压迫感、粘液分泌增加。
临床上可以看到有些患者有过多次中孕自然流产或早产史,但仔细询问病史,通常是先有胎膜早破,随后是数小时乃至数天后出现规律腹痛,有些患者需要应用催产素诱发宫缩。
此类患者不能按宫颈机能不全对待。
查体:可发现宫颈陈旧性裂伤,宫颈阴道段短,宫口已扩张,有时羊膜囊已突出宫颈口外。
这些体征不是诊断宫颈机能不全所必须的。
辅助检查:非孕时在黄体期用7号宫颈扩张器试探宫颈内口无阻力;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检查,宫颈内口水平的颈管宽度>0.6cm。
但这些方法经过严格的试验后证实无效,需结合病史和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目前是较为可靠的诊断方法。
正常妊娠14-30周宫颈长度是35-40mm,第10百分位数是25mm。
妊娠头30周宫颈长度是稳定的。
在妊娠晚期宫颈进行性缩短,另有报告14-28 周CL是4 cm ±1.02 cm),28-40是±1.16 cm),孕产次似乎不影响宫颈长度。
几乎所有孕妇,早期妊娠或中期妊娠的早期宫颈长度是正常的。
宫颈缩短或漏斗形成常见于18-22周。
因此,无论是否有过典型病史,宫颈长度开始测量的时间应该是14-16周,而宫颈长度的临界值定于25mm。
怀疑有宫颈机能不全的孕妇,可于14-16周开始,间隔2周连续监测宫颈的变化情况。
经腹部超声因膀胱充盈可能使子宫颈拉长以及胎儿对宫颈显示的阻挡,其诊断准确性不如经阴超声。
经会阴超声因探头远离宫颈,其准确性也差。
检查时病人排空膀胱,获取宫颈矢状影像,并显示宫颈粘膜的长轴回声。
用足够的压力压迫宫颈,但不能过度以免宫颈延长。
沿宫颈管测量宫颈内外口的长度,测定三次宫颈管闭合部分的长度,以mm记录最短的数据。
宫底加压15秒记录宫颈长度和漏斗的变化。
“T、Y、V、U”四种字型来描述 B 超下所见的宫颈管变化。
如果宫颈管是关闭的,只需测量CL(cervical length)这一个参数。
宫颈管有弯曲时,可用轨迹的方法或两条直线相加的方法。
缩短的宫颈大都是直的。
弯曲的宫颈通常意味着CL>25mm。
高危病例中有25-33%的内口是开的,即宫颈管上端明显分离,产生一个楔形的间隙,形成漏斗。
测量宫颈打开部分的长度(漏斗长度)和内口的直径(漏斗宽度)。
计算Funneling%=漏斗长度/(漏斗长度+宫颈闭合部分长度)。
中孕期B超内口宽度>15mm,Funneling%>25%与早产的发生明显相关。
应该注意的是,有5%的患者宫颈长度在检查的5-10分钟内可发生变化,宫颈管上方的漏斗可以出现或者消失。
在加压宫底后,5%的病例可出现宫颈缩短。
应记录最短的宫颈长度。
有宫颈机能不全的高危因素,但宫颈长度未达到诊断标准时,可采用宫颈应力试验(cervical stress test),经宫底加压或孕妇站立一段时间后观察宫颈结构的变化,如果宫颈明显缩短或宫颈内口呈现漏斗状则宫颈机能不全的可能性大。
有助于早期诊断。
在没有高危因素的孕妇中,CL<25 mm早产的发生率是4%,CL阳性预测值(PPV)是18%,对于低危的孕妇,连续的超声宫颈筛查不应列为常规。
即使是高危的病人,妊娠早期或中期的早期CL也是正常的,在妊娠10-14周只有5%的宫颈长度小于25mm。
在有高危因素的孕妇中,检测到宫颈缩短的孕龄越早,早产的风险越大,14-18周CL<25mm,<35周早产风险70%;19-24周CL<25mm,<35周早产风险40%。
单纯宫颈缩短而没有早产的高危因素,早产的发生风险很低;单纯有高危因素而无宫颈缩短,早产的风险也很低,对于这些孕妇,如果在18-24周CL>35 mm,在高危单胎或双胎中早产的风险只有4% 。
3.手术时机和术前准备应该明确宫颈环扎术仅仅是宫颈机能不全的治疗措施之一,长期卧床休息和术后管理也很重要,仅仅完成了手术不代表治疗的成功。
宫颈环扎术是一种有创的治疗方法,术后可能发生出血、感染、胎膜早破;产时还可能发生宫口梗阻性难产,宫颈撕裂,产后出血。
因此,必须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完善术前、术后的管理。
绒毛膜羊膜炎,胎膜早破,胎儿畸形,胎死宫内,活动性子宫出血都是宫颈环扎术的绝对禁忌。
前置胎盘,胎儿生长受限是环扎术的相对禁忌。
一旦确诊,应告知患者卧床休息,如果宫口已开大,甚至伴有羊膜囊脱出应当绝对卧床,必要时抬高床尾;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屏气用力。
手术时机一般在14-28周。
因14周后可排除严重的胎儿畸形,可避免为孕有严重异常胎儿的孕妇手术。
而28周内,胎儿早产后尚不能获得较好的结局,予以缝合,可有效延长孕周,提高早产儿存活率和生存质量。
术前除完成常规检查如血、尿常规、凝血功能、病毒系列、心电图等外,还应完成超声检查、胎儿羊水染色体检查和宫颈分泌物检查,必要时行胎儿羊水染色体检查。
阴道和宫颈的炎症应先治疗,阴道清洁度良好、宫颈无血性分泌物是手术成功的必要条件。
如经阴道超声检查(Transvaginal Ultrasound,TVU)宫颈长度正常,除非多次流早产,可避免宫颈环扎。
宫颈的TVU检查有较高的阴性预测值。
宫颈长度正常的病人不需要医学干预.。
根据宫颈环扎的时机不同,可分为选择性宫颈环扎(elective cerclage)、应急宫颈环扎(urgent cerclage)和紧急宫颈环扎(emergent cerclage)。
选择性宫颈环扎:孕前、孕早期已明确诊断,宫颈尚未变化前进行的预防性宫颈环扎。
2003ACOG推荐:三次及以上不能解释的中期妊娠流产或早产,建议在13-16周进行预防性环扎;对于三次以下的中期妊娠流产或早产者,循证医学证据不支持预防性环扎,建议行阴道超声监测宫颈长度。
在一项宫颈短于25mm 或漏斗率大于25%的非选择的113名妇女中,宫颈环扎不能防止早产;没有早产高危病史有宫颈缩短和漏斗形成的妇女进行宫颈环扎并不能改善妊娠结局。
应急宫颈环扎:宫颈发生了变化包括颈管缩短、或漏斗形成。
这些妇女通常因为早产高危因素或非特异性症状而行超声检查,如背痛、宫缩、阴道点滴出血或粘性分泌物。
紧急宫颈环扎:当宫口开大,有无胎膜膨出时均可行紧急宫颈环扎,但应没有宫缩或宫缩已有效抑制。
Debby 等报道了99例16-27周的急诊宫颈环扎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纳入标准:单胎、胎膜完整、宫口开大小与4cm,宫颈以双合诊检查为准,有或无超声检查。
75例无羊膜囊膨出(A组),24例有漏斗形成并羊膜囊突入阴道(B组)。
B组和A组的宫口开大和消退有显著性差异±1.0 cm vs ±0.6 cm 和70%±20% vs 40%±20%, p=。
两组分别延长孕周± ± weeks, p=. 分娩时平均孕龄± vs ± weeks, p = .中期妊娠宫颈机能不全行急诊宫颈环扎术有良好的新生儿结局,即使有羊膜囊膨出时也有较好的结局。
4.宫颈环扎方法经阴宫颈环扎术1955年,印度孟买Shirodkar 用病人大腿的阔筋膜进行了宫颈缝合,在其经典的描述中,不去除缝线而行剖宫产术。
1957年,澳大利亚McDonald提出了更容易操作的宫颈紧缩技术。
McDonald法:在宫颈与阴道交界处,至少应进入2/ 3 以上肌层深度,但不能穿透粘膜,环形绕宫颈缝4~5 针,注意避开两侧血管,然后打结,使宫颈内口缩小,但能通过4 号Hegar 扩张器。
该手术最大特点不需要切开任何组织,简单易行,容易拆线。
Shirodkar 手术:将阴道前、后穹窿横向切开一小口,用缝针在前穹隆切口两侧穿过阴道黏膜下至后穹窿切口两侧穿出,打结,上、下共 2 针,然后缝合阴道黏膜切口。
改良Shirodkar法是宫颈阴道前壁粘膜切开,后壁不切开,按左后→左前→右前→右后顺序完成环扎缝合,在宫颈阴道后方打结。
连续缝合切开的阴道粘膜。
目前我们多采用不切开阴道粘膜的U字缝合法:只需缝合2针,在宫颈阴道粘膜交界处从11点进针,7点出针,套一段橡皮管;5点进针,1点出针,外套-1cm的橡皮管(可用橡皮导尿管,术中根据宫颈阴道段宽度决定管的长度),以避免丝线嵌入宫颈组织。
McDonald法与Shirodkar法的比较:McDonald手术操作起来较容易。
Shirodkar手术较复杂,出血多。
与经典的Shirodkar手术相比,改良的Shirodkar 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的优点,尤其在宫颈条件不具备McDonald手术,施行改良的Shirodkar手术是很有必要的。
Shirodkar与McDonald手术在短宫颈妇女中预防早产的作用比较:判断结果的主要指标是小于妊娠33周。
127接受Shirodkar手术,150例McDonald手术,分娩时平均孕龄分别为±与±周(p<。
Shirodkar组小于<33周分娩率20%(26/127),McDonald组为23%(35/150),无显著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