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拔地区冻土路基施工策略

合集下载

高海拔地区冻土路基施工的策略探析

高海拔地区冻土路基施工的策略探析

高海拔地区冻土路基施工的策略探析摘要:高海拔多年冻土及其特殊工程性质给工程建设带来了显著影响,其中冻土路基的热稳定性是最关注的问题之一。

本文对高海拔冻土地区特殊路基调控技术开展了系统研究。

关键词:高海拔地区冻土路基施工技术一、高海拔地区冻土路基施工策略研究的现实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公路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已经成为拉动GDP 增长的重要环节。

高海拔地区的公路建设如今也越来越受到人类的重视,已经成为国家西部大开发工程重要的组成部分。

高海拔地区一般气温低、日照时间长、温差大,尤其是常年冻土区,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地基土在夏季雨水多时会阻碍施工,冬季又会因为气温低有冻胀的危险给施工带来很大的难度。

所以在高海拔地区施工,地基是个不得不考虑的很严肃的问题。

对冻土路基的危害进行分析,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为施工单位节省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损失,对于我国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高海拔山区域多年冻土路基施工难度分析海拔高度平均在4400m以上,多年冻土区,气温低,气候严寒,冻结期长。

在这片多年冻土区施工,路基是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影响路基施工的主要因素是冻胀与翻浆。

冻土区是地质历史时期的产物,是地球在变化过程中由地貌过程和气候条件所决定的。

其施工较难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

1、高海拔山区独特的地理位置高海拔山区独特的地理位置特殊,是施工难度较大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高海拔区域多年冻土区面积较大,若不破坏冻土区现在的自然与生态环境,多年冻土是稳定的,但是一旦施工,多年冻土将会被破坏,会影响路基的施工效果,多年冻土会衰退,甚至融化,使施工遇到困难。

2 、冬季的低温会产生冻胀现象在冬季温度处于零下时,如果有水分供给,水分就会不断的由地底向上聚流,在路基顶部形成冰夹层与冰透镜体,引起路面不均匀突起,甚至出现断裂。

这样就会造成刚性路面折断或错缝的现象称为冻胀。

由于高海拔地区冻土工程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在不大的范围内,就可能存在多种冻土类型,又由于高原冻土区时间最长可达七个月,受不均匀冻胀的危害会更大。

高原冻土区路基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高原冻土区路基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高原冻土区路基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摘要:高原冻土区是特殊地质。

在高原冻土区进行路基施工的技术要求更高,质量控制难度更大。

文章对高原冻土区路基施工特点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原冻土区;路基施工技术;质量控制高原地区海拔高、气候寒冷,冻土区特别多。

在冻土区中进行路基施工的难度较大。

如果施工质量控制不到位,就会影响公路使用寿命。

故此,对高原冻土区路基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问题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施工要点高原冻土地区地质结构非常特殊,在此地区进行路基施工,必须进行全面勘验,针对冻土区特殊情况科学制定施工计划,以确保施工质量。

1.1避免破坏冻土结构高原冻土区的冻土结构一般都比较坚硬和稳定,但是如果遭受破坏,则会让冻土出现融化及衰退问题,从而给路基结构安全与稳定造成严重影响。

如果选择冻土融化时进行施工,为了确保施工进度,应以快速分修的方式推进,也就是分成多个区段同时进行作业,并在区段内实施流水作业,尽可能减少冻层暴露时间,从而避免出现路基沉陷的问题。

1.2结合当地气候施工高原冻土区施工很容易受季节气候的影响。

在高原冻土区进行路基施工,应该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季节气候情况,尽可能减少季节变化带来的热干扰问题。

如果将粗颗粒土作为路基的填料时,一般在冬季施工为宜。

如果需要对路基底层进行换填时,也应进行爆破后开挖,这样既能够确保工程质量,也不会对路基结构造成破坏。

如果冻土融化季节施工,要考虑到实际土方量大小,还要考虑路基沉降带来的系列影响,并合理预留路肩加宽,这样就能够让路肩宽度不因此而受影响。

1.3严格做好对水处理水自身带有热量。

如果在冻土区施工区域出现大量水汇聚的问题,则会对冻土造成热干扰。

下水热干扰容易造成路基冻土大量融化的现象。

施工方应该根据有关施工规范结合地势特点,科学建立排水系统。

在进行排水系统设置时,应该将地下水降低作为控制的核心要素,避免地下水上升造成冻土融化。

高原冻土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高原冻土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高原冻土施工技术措施二、高原多年冻土区路基施工的主要特点:多年冻土区现存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是地质历史时期的产物,是由古代和近代地质地貌过程和气候条件所决定的。

特点一:在不破坏多年冻土区现存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前题下,多年冻土是稳定的,但如果多年冻土被破坏,地基多年冻土将产生衰退,甚至融化,路基地基将受到严重影响。

特点二:多年冻土区路基受施工季节影响较大,应尽量减少季节对多年冻土的热干扰。

特点三:水对路基地基影响较普通地区大。

水携带的热量较空气要大得多,水在路基工程附近的聚集,对路基地基多年冻土的热干扰很大,甚至引起多年冻土大量融化。

特点四:多年冻土工程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在不大的范围内,各种工程类型的多年冻土可能均有分布。

特点五:本工程地处青藏高原,冻结期较长,最长达七个月。

特点六:多年冻土区路基工程受不均匀冻胀和热融下沉影响较大。

四、高原多年冻土区路基施工技术措施:根据高原多年冻土区路基的特点,总结相关工程施工的经验和教训,对多年冻土路基必须采取相应技术措施。

技术措施一:路基施工中,为减小路基热融下沉,应注意减少填料蓄热对地基多年冻土的影响;路堤较高时,宜分两次填筑;高温多年冻土地段路堤宜在暖季时期填筑。

路堑开挖后,基底换填层下的卵碎石土工作垫层对减少路基冻胀和融沉有重要作用,所以在施工中应认真作好工作垫层。

基于多年冻土区路基工程的特殊性,多年冻土区路基工程必须满足在抗冻胀、抗融沉方面的特殊要求。

技术措施二:多年冻土区路基施工应充分重视多年冻土环境保护和环境保护工程的施工,严格按环保要求组织施工。

为满足环境和路基稳定要求,防止因周围环境的冻土被破坏,致使热融发生扩散而危及铁路路基稳定,要求青藏铁路取土场应离开路基500m以上,且必须由环保部门指定。

施工时尽量采用移挖作填的办法解决填料,充分利用弃碴和路堑挖方。

技术措施三:针对路基不同的施工部位,宜选择合适的施工季节。

高含冰量多年冻土分布地区,路堑开挖将高含冰量多年冻土直接暴露在大气中和阳光下,多年冻土的热状态受到严重干扰,高含冰量冻土的融化,甚至可使施工无法进行,所以高含冰量多年冻土路堑的开挖选择在寒冷季节,暴露的多年冻土不会融化,相反,多年冻土的温度还会下降,有利于多年冻土的稳定。

高原冻土区路基施工技术措施

高原冻土区路基施工技术措施

高原冻土区路基施工技术措施一、高原多年冻土区路基施工的主要特点:多年冻土区现存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是地质历史时期的产物,是由古代和近代地质地貌过程和气候条件所决定的。

特点一:在不破坏多年冻土区现存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前题下,多年冻土是稳定的,但如果多年冻土被破坏,地基多年冻土将产生衰退,甚至融化,路基地基将受到严重影响。

特点二:多年冻土区路基受施工季节影响较大,应尽量减少季节对多年冻土的热干扰。

特点三:水对路基地基影响较普通地区大。

水携带的热量较空气要大得多,水在路基工程附近的聚集,对路基地基多年冻土的热干扰很大,甚至引起多年冻土大量融化。

特点四:多年冻土工程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在不大的范围内,各种工程类型的多年冻土可能均有分布。

特点五:本工程地处青藏高原,冻结期较长,最长达七个月。

特点六:多年冻土区路基工程受不均匀冻胀和热融下沉影响较大。

二、高原多年冻土区路基施工技术措施:根据高原多年冻土区路基的特点,总结相关工程施工的经验和教训,对多年冻土路基必须采取相应技术措施。

技术措施一:路基施工中,为减小路基热融下沉,应注意减少填料蓄热对地基多年冻土的影响;路堤较高时,宜分两次填筑;高温多年冻土地段路堤宜在暖季时期填筑。

路堑开挖后,基底换填层下的卵碎石土工作垫层对减少路基冻胀和融沉有重要作用,所以在施工中应认真作好工作垫层。

基于多年冻土区路基工程的特殊性,多年冻土区路基工程必须满足在抗冻胀、抗融沉方面的特殊要求。

技术措施二:多年冻土区路基施工应充分重视多年冻土环境保护和环境保护工程的施工,严格按环保要求组织施工。

为满足环境和路基稳定要求,防止因周围环境的冻土被破坏,致使热融发生扩散而危及铁路路基稳定,要求青藏铁路取土场应离开路基500m以上,且必须由环保部门指定。

施工时尽量采用移挖作填的办法解决填料,充分利用弃碴和路堑挖方。

技术措施三:针对路基不同的施工部位,宜选择合适的施工季节。

高含冰量多年冻土分布地区,路堑开挖将高含冰量多年冻土直接暴露在大气中和阳光下,多年冻土的热状态受到严重干扰,高含冰量冻土的融化,甚至可使施工无法进行,所以高含冰量多年冻土路堑的开挖选择在寒冷季节,暴露的多年冻土不会融化,相反,多年冻土的温度还会下降,有利于多年冻土的稳定。

高原冻土区路基施工技术分析

高原冻土区路基施工技术分析

高原冻土区路基施工技术分析摘要:高原冻土是较为特殊的地质条件,在高原冻土区进行路基施工需要考虑到冻土可能带来的冻胀、融沉等问题,也需要考虑自然灾害带来的施工风险。

因此,高原冻土区路基施工需要格外重视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在进行施工技术选择时需要结合高原冻土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地质资料研究,选择与冻土环境相适应的施工技术,通过降低填料蓄热、合理控制地下水等技术保证施工的安全,并注意施工中环境保护等工作。

关键词:高原冻土区;路基;施工技术路基是公路建设中极为重要的部分,是路面铺设的必要条件,可靠的路基能够保证道路安全性与稳定性。

高原冻土区的公路建设在路基施工时需要考虑到冻土环境的特殊性,路基作为路面的支撑结构,负责将里面荷载传递到地基深处,但冻土的流变性特点可能影响路基稳定性,不利于路基有效地支撑路面。

为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关注高原冻土区路基施工要求,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提高冻土区路基的稳定性,从而提高公路工程建设的质量。

一、高原冻土区路基施工分析1、高原冻土的形成原因高原冻土是外部环境温度过低,导致土壤、岩石因冰冻结在一起而形成的特殊地质条件。

高原冻土区的冻土类型包括短时冻土、季节冻土、多年冻土,其中多年冻土是相对稳定的冻土条件,而短时冻土与季节冻土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容易影响施工安全。

冻土对温度具有较高敏感性,并且富含地下冰,因此具有流变性,冻土冻结时会发生冻胀,融化时会形成稀泥并丧失承载力,因此冻土区的各项工程建设难度都比较高[1]。

2、高原冻土区路基施工特征分析高原冻土区路基施工具有特殊性,这与冻土性质密切相关。

高原冻土区的路基一般设置在冻土层以内或土层上,工程的主要介质为冻土,地基施工也会受到冻土特性影响。

冻土变化会导致融沉、冻胀、变形,进而造成地表潮湿积水,容易造成路基开裂、边坡不稳定等问题。

高原冻土容易受季节因素影响,当外部温度升高时,冻土的天然上限发生变化,就会形成新的地基温度层与新的土壤结构,导致地基的物理条件变化,难以保证路基的稳定性[2]。

高海拔多年冻土区基础工程主要工程问题及对策

高海拔多年冻土区基础工程主要工程问题及对策

CHENGSHIZHOUKAN 2019/26城市周刊94高海拔多年冻土区基础工程主要工程问题及对策赵 恺 李 成 陈 鹏 康飞来 中建八局西北建设有限公司摘要:高原多年冻土多兼备热稳定性差、地下冰含量丰富的特点,给冻土基础工程施工工作带来了较多难题。

再加上高原冻土对于水热活动表现强烈的特点,导致现场施工多存在较多施工难点,稍有不慎,就很容易出现施工隐患问题。

为确保高海拔多年冻土区基础工程顺利建成,本文主要以高海拔一年冻土区基础工程为研究对象,针对工程现场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进行重点研究与分析,以期可以给同类施工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建议。

关键词:高海拔;多年冻土区;基础工程;问题;对策冻土长期处于稳定性能不高、环境因素复杂等状态,导致地基土比较容易出现冻胀、融沉等不良现象。

如果现场施工不加以处理,或者是处理不当,势必会对埋设于多年冻土中的设施造成不良影响,如出现下陷、倾覆破坏等问题。

严重时,甚至会钢结构厂房的安全运行效果造成不良影响。

可以说,高海拔冻土区基础工程现场施工面临的难点问题较多。

近些年来,针对冻土基础工程面临的难点问题进行了逐步攻克,如组织开展了冻土基础施工研究活动,为冻土地区钢结构施工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

一、高海拔多年冻土区基础工程主要工程问题研究1.冻胀问题。

所谓的冻胀问题主要是指冻结过程中,土体中水分冻结成冰且体积膨胀变化明显。

多以冰城、冰晶等形式浸入到土体当中,促使土颗粒之间出现位移变化问题。

久而久之,土体体积会出现扩张现象或者明显变形现象。

而一旦出现这一现象,势必会对主体结构,尤其是钢结构厂房等造成不良影响[1]。

2.融沉问题。

所谓的融沉问题主要是指厚层地下冰或者冰量含量较高的冻土层存在埋藏浅的特点,一旦地温出现升高现象或者人工作用情况,就会发生明显的融化下沉问题。

根据实际经验来看,冻土融沉现象多以热融滑坍、沉陷等形式出现,给现场施工环境以及基础设施造成不良影响。

3.流变移位变形问题。

高原冻土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高原冻土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高原冻土施工技术措施冻土的描述定名和融沉性等级分类二、高原多年冻土区路基施工的主要特点:多年冻土区现存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是地质历史时期的产物,是由古代和近代地质地貌过程和气候条件所决定的。

特点一:在不破坏多年冻土区现存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前题下,多年冻土是稳定的,但如果多年冻土被破坏,地基多年冻土将产生衰退,甚至融化,路基地基将受到严重影响。

特点二:多年冻土区路基受施工季节影响较大,应尽量减少季节对多年冻土的热干扰。

特点三:水对路基地基影响较普通地区大。

水携带的热量较空气要大得多,水在路基工程附近的聚集,对路基地基多年冻土的热干扰很大,甚至引起多年冻土大量融化。

特点四:多年冻土工程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在不大的范围内,各种工程类型的多年冻土可能均有分布。

特点五:本工程地处青藏高原,冻结期较长,最长达七个月。

特点六:多年冻土区路基工程受不均匀冻胀和热融下沉影响较大。

四、高原多年冻土区路基施工技术措施:根据高原多年冻土区路基的特点,总结相关工程施工的经验和教训,对多年冻土路基必须采取相应技术措施。

技术措施一:路基施工中,为减小路基热融下沉,应注意减少填料蓄热对地基多年冻土的影响;路堤较高时,宜分两次填筑;高温多年冻土地段路堤宜在暖季时期填筑。

路堑开挖后,基底换填层下的卵碎石土工作垫层对减少路基冻胀和融沉有重要作用,所以在施工中应认真作好工作垫层。

基于多年冻土区路基工程的特殊性,多年冻土区路基工程必须满足在抗冻胀、抗融沉方面的特殊要求。

技术措施二:多年冻土区路基施工应充分重视多年冻土环境保护和环境保护工程的施工,严格按环保要求组织施工。

为满足环境和路基稳定要求,防止因周围环境的冻土被破坏,致使热融发生扩散而危及铁路路基稳定,要求青藏铁路取土场应离开路基500m以上,且必须由环保部门指定。

施工时尽量采用移挖作填的办法解决填料,充分利用弃碴和路堑挖方。

技术措施三:针对路基不同的施工部位,宜选择合适的施工季节。

高原冻土区路基施工技术措施

高原冻土区路基施工技术措施

高原冻土区路基施工技术措施多年冻土区现存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是地质历史时期的产物,是由古代和近代地质地貌过程和气候条件所决定的。

特点一:在不破坏多年冻土区现存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前题下,多年冻土是稳定的,但如果多年冻土被破坏,地基多年冻土将产生衰退,甚至融化,路基地基将受到严重影响。

特点二:多年冻土区路基受施工季节影响较大,应尽量减少季节对多年冻土的热干扰。

特点三:水对路基地基影响较普通地区大。

水携带的热量较空气要大得多,水在路基工程附近的聚集,对路基地基多年冻土的热干扰很大,甚至引起多年冻土大量融化。

特点四:多年冻土工程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在不大的范围内,各种工程类型的多年冻土可能均有分布。

特点五:本工程地处青藏高原,冻结期较长,最长达七个月。

特点六:多年冻土区路基工程受不均匀冻胀和热融下沉影响较大。

高原多年冻土区路基施工技术措施:根据高原多年冻土区路基的特点,总结相关工程施工的经验和教训,对多年冻土路基必须采取相应技术措施。

技术措施一:路基施工中,为减小路基热融下沉,应注意减少填料蓄热对地基多年冻土的影响;路堤较高时,宜分两次填筑;高温多年冻土地段路堤宜在暖季时期填筑。

路堑开挖后,基底换填层下的卵碎石土工作垫层对减少路基冻胀和融沉有重要作用,所以在施工中应认真作好工作垫层。

基于多年冻土区路基工程的特殊性,多年冻土区路基工程必须满足在抗冻胀、抗融沉方面的特殊要求。

技术措施二:多年冻土区路基施工应充分重视多年冻土环境保护和环境保护工程的施工,严格按环保要求组织施工。

为满足环境和路基稳定要求,防止因周围环境的冻土被破坏,致使热融发生扩散而危及铁路路基稳定,要求青藏铁路取土场应离开路基500m以上,且必须由环保部门指定。

施工时尽量采用移挖作填的办法解决填料,充分利用弃碴和路堑挖方。

技术措施三:针对路基不同的施工部位,宜选择合适的施工季节。

高含冰量多年冻土分布地区,路堑开挖将高含冰量多年冻土直接暴露在大气中和阳光下,多年冻土的热状态受到严重干扰,高含冰量冻土的融化,甚至可使施工无法进行,所以高含冰量多年冻土路堑的开挖选择在寒冷季节,暴露的多年冻土不会融化,相反,多年冻土的温度还会下降,有利于多年冻土的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海拔地区冻土路基施工的策略探析
【摘要】青海省唐古拉山区域多年冻土区分布面积较大,属于中纬度多年冻土。

该高海拔地区冻土的主要特点为平均地温较低,积雪厚度不大,且保存的时间不够长。

加之冻土区常年低温,海拔高,冻结期长,因此在高海拔冻土区进行施工时,必须根据冻土的产生原因及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与方案,达到预防与控制冻土对路基产生危害的效果,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本文将对青海省高海拔唐古拉山区域多年冻土路基施工难度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唐古拉山区域多年冻土路基施工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高海拔地区冻土路基施工策略
1 高海拔地区冻土路基施工策略研究的现实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公路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已经成为拉动gdp增长的重要环节。

高海拔地区的公路建设如今也越来越受到人类的重视,已经成为国家西部大开发工程重要的组成部分。

高海拔地区一般气温低、日照时间长、温差大,尤其是常年冻土区,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地基土在夏季雨水多时会阻碍施工,冬季又会因为气温低有冻胀的危险给施工带来很大的难度。

所以在高海拔地区施工,地基是个不得不考虑的很严肃的问题。

对冻土路基的危害进行分析,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为施工单位节省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损失,对于我国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 青海省高海拔唐古拉山区域多年冻土路基施工难度分析
唐古拉山区域海拔高度平均在4400m以上,约550km面积为多年
冻土区,气温低,气候严寒,冻结期长。

在这片多年冻土区施工,路基是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影响路基施工的主要因素是冻胀与翻浆。

冻土区是地质历史时期的产物,是地球在变化过程中由地貌过程和气候条件所决定的。

其施工较难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

2.1 唐古拉山区独特的地理位置
唐古拉山区独特的地理位置特殊,是施工难度较大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唐古拉山区域地处高海拔地区,多年冻土区面积较大,若不破坏冻土区现在的自然与生态环境,多年冻土是稳定的,但是一旦施工,多年冻土将会被破坏,会影响路基的施工效果,多年冻土会衰退,甚至融化,使施工遇到困难。

2.2 冬季的低温会产生冻胀现象
在冬季温度处于零下时,如果有水分供给,水分就会不断的由地底向上聚流,在路基顶部形成冰夹层与冰透镜体,引起路面不均匀突起,甚至出现断裂。

这样就会造成刚性路面折断或错缝的现象称为冻胀。

由于高海拔地区冻土工程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在不大的范围内,就可能存在多种冻土类型,又由于青藏高原冻土区时间最长可达七个月,受不均匀冻胀的危害会更大。

因此,由于冬季的低温造成的冻土现象,成为加大施工难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2.3 夏季雨水较多也会对施工产生影响
高海拔地区夏季雨水较多,也会对施工产生影响。

水分对冻土路基的影响效果比在普通地区施工要大的多。

尤其是在夏季,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区域积雪融化,水分较多,水携带着大量热量在冻土
路基附近聚集,对多年冻土路基施工影响很大,严重时可能会引起多年冻土的大量融化,加剧施工难度。

2.4 可能会出现融沉及漂流移位变形现象
融沉指冻土融化时的下沉现象,可使路基坍塌、剪切变形或被破坏。

由于冻土中含有冰块在斜坡等地段,随着冻土温度的降低,或者在施工过程中,不规范或者密度差异,造成路基受力不均匀,容易引起冻土路基的漂流移位变形,影响施工效果。

3 唐古拉山区域多年冻土路基施工的解决策略
由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区域独特的地理位置是地质历史时期的
产物,这一点很难改变,故要成功的在其附近施工,只能从其他三个方面找出解决的策略。

3.1 运用热棒技术并设置保温护道
科学、有效的运用热棒技术并设置保温护道,对于实现高海拔地区的路基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温度是冻胀现象形成的最主要的原因,热棒由冷凝段与蒸发段组成,能够有效的降低路基的温度,防止多年冻土的融化,同时,也能够降低冻土的温度,提高冻土的强度,防止冰透晶体的形成,有效的避免冻胀的发生。

热棒技术主要是改变温度的效应,是目前高海拔地区冻土路基施工的一项新技术。

设置保温护道主要是在冻土路基施工时,增加片石层与碎石层,借此来路基中的冷量,减少热量的侵入,达到保护冻土的效果,能够有效的提高路基下地层的蓄冷量,从而对多年冻土路基形成保护层。

3.2 做好路基排水工作
在高海拔地区的路基施工过程中,还要做好路基排水工作。

一套良好的路基排水系统能够保持冻土区路基的干燥,防止地下水的侵入,减少冻结过程中的水分。

并且通过排水系统,可以将路基下的地下水、地表水迅速排出路基,避免在夏季施工时由于水引起多年冻土的融化,浸渍路基,因此,在施工前设计一个好的路基排水系统至关重要。

3.3 提高路基的填土高度
提高路基的填土高度,也是高海拔地区路基施工的一个重要策略。

基于多年冻土区路基工程的特殊性,多年冻土区路基工程必须满足在抗冻胀、抗融沉方面的特殊要求。

提高路基的填土高度是在高海拔地区路基施工中一项很常用的措施。

因为其能保证路基的稳定性与强度,加之经济实用,有利于缩减成本,加之简单易操作,效果明显,很快得以推广开来。

通过提高路基的填土高度,使得路基与地下水之间的增大,使水分在向路基散发过程中的热量减少,减弱了冻胀、翻浆及融沉的现象。

还要注意的是,为了减少路基的热熔下沉,应该注意填料蓄热对多年冻土地基的影响,当路基的填土高度较高时,应该分两次填筑,并且做好工作垫层的施工工作,因为在路垫开始挖开后,路基下的卵石土在工作垫层对减少冻土路基的冻胀翻浆、融沉及漂流移位变形现象有重要作用。

总之,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解决高海拔地区路基施工过程中的各个困难,并找到有效的施工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以
后的施工过程中,相关施工人员还要继续创新施工理念,从而优化施工方法,使高海拔地区的施工技术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章金钊.高原多年冻土地区桥涵设计与施工研究[j].中国铁道科学,2001.
[2]李永强,韩龙武,崔珑,贾海锋.热棒在青藏高原风火山地区的实测效果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
[3]张旭芝,王星华.高原融区和多年冻土过渡路段涵洞地基试验研究[j].中国铁道科学,2004.
[4]汤国璋.多年冻土隧道开挖稳定性及其渗漏水特征分析[d].中南大学,2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