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日积月累知识练习题
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文日积月累填空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一、古诗1、《元日》王安石【宋】爆竹声中一岁除,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总把新桃换旧符。
2、《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皮日休【唐】玉颗珊珊下月轮,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今不会天中事,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七步诗》曹植【三国.魏】煮豆持作羹,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_____________?4、《鸟鸣涧》王维【唐】_____________,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_____________。
5、《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唐】寒雨连江夜入吴,_____________________。
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______________。
6、《江畔独步寻花》杜甫【唐】_____________________,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_____________________。
7、《石灰吟》于谦【明】千锤万凿出深山,_____________________。
粉骨碎身全不怕,_____________________。
8、《竹石》郑燮【清】咬定青山不放松,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
9、《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唐】剑外忽传收蓟北,_____________________。
却看妻子愁何在?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己亥杂诗》龚自珍【清】九州生气恃风雷,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拘一格降人才。
11、《浣溪沙》苏轼【宋】_____________________,松间沙路净无泥。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及日积月累填空题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及日积月累汇总第3课古诗词三首寒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迢迢牵牛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五夜望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语文园地一(日积月累)长歌行汉乐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10课古诗三首马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石灰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竹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14课文言文两则学奕弈秋,_________________。
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分类复习日积月累与背诵【部编版含答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分类复习日积月累与背诵(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姓名:学号: .一、读一读,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列有关书法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孟頫是“楷书四大家”之一。
B.明代楷书书法家首推赵孟,《三门记》是其代表作之一。
C.赵孟的楷书整体上显得秀丽柔美,稳健大方。
D.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2.下列对所学古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任尔东西南北风”中“任”字写出了竹子姿态之豪迈。
B.《石灰吟》是明代诗人于谦写的一首题画诗。
C.《马诗》的前两句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D.本单元的三首古诗都是咏物诗,三位诗人都借咏物来表达自己的人生志向。
3.下列诗句中,与我国传统节日无关的一项是( )A.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B.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C.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关于本册课本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老师领进门》中的田老师寓教于乐,让人佩服。
B.书信的结尾处要有祝福语,署名和日期要写在右下的位置。
C.在制作成长纪念册时,可以采用“编年体”或“栏目式”来给收集的资料分类。
D.《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是华罗庚写给小学毕业生的一封信。
5.下列谚语中,与“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所蕴含的道理相似的一项是( )A.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B.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C.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D.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6.下列诗句中,没有表达时间匆匆流逝的一项是(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C.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D.光景不待人,须臾发成丝。
7.下列各组的内容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变成小人儿——尼尔斯——《骑鹅旅行记》B.掉进兔子洞——贝琪——《汤姆·索亚历险记》C.营救“星期五”——鲁滨逊——《鲁滨逊漂流记》D.眼泪变成眼泪池——爱丽丝——《爱丽丝漫游奇境》8.依次填入下列诗句中的山名,正确的一项是( )(1)日暮______远,天寒白屋贫。
专项训练之古诗词及日积月累(试题)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六下专项训练之古诗词及日积月累一、将诗句补充完整。
1.春城无处不飞花,。
2.迢迢牵牛星,。
,札扎弄机杼。
3.今夜月明人尽望,。
4. ,何时复西归?,老大徒伤悲。
5. ,燕山月似钩。
6.千锤万凿出深山,。
,要留清白在人间。
7.千磨万击还坚劲,。
8. ,客舍青青柳色新。
,西出阳关无故人。
9.好雨知时节,。
随风潜入夜,。
10.最是一年春好处,。
11.春色满园关不住,。
12.春风又绿江南岸,。
13.水是眼波横,。
欲问行人去那边?。
,又送君归去。
,千万和春住。
14. ,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休将白发唱黄鸡。
15.春归何处?。
若有人知春去处,。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
二、日积月累1.读书须用意,。
2. ,更有早行人。
3.听君一席话,。
4.路遥知马力,。
5. ,近山识鸟音。
6.有意栽花花不发,。
7.良药苦口利于病,。
8. ,子欲养而亲不待。
9.常将有日思无日,。
10. ,事非经过不知难。
11.穷则变,,。
12. ,日日新,。
13.青,。
14. ,不必法古;苟周于事,。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燕子去了,;杨柳枯了,;桃花谢了,。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2.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作司马迁的说过:“,,。
”为人民利益而死,;替法西斯卖力,,。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3.弈秋,。
使弈秋诲二人弈,,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
?曰:非然也。
4.孔子东游,,问其故。
一儿曰:“,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
”一儿曰:“,,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5.昔我往矣,。
今我来思,。
,载渴载饥。
,!四、古诗文理解与运用1.“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这两句诗词选自《》。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下册日积月累专项练习及答案(小升初重点)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日积月累专项训练第一单元:日积月累(一)1.《过故人庄》中描写山村风光的诗句是:,。
2.《过故人庄》的颔联是:,。
3.“绿树村边合,”像这样描写田园山水的诗句,我还能写两句:“,。
”4.“待到重阳日,。
”由此,我想起描写重阳节习俗的两句诗:“,。
5.从大诗人孟浩然“,”这两句诗中,我感受到了故人待客的热情,做客的愉快,主客之间的融洽。
第二单元:日积月累(二)1.诸葛亮的“ , ”,李纲的“,,”,陆游的“”的名言和曹植的“ , 。
”的诗句曾激励了无数仁人志士。
2.再写2句表达爱国情怀的古诗或名人名言:①;②。
第三单元:日积月累(三)1.在风和日丽的春天,我来到泗水之滨,看到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不禁吟诵起朱熹《春日》里的“,”诗句。
春风徐徐,百花开放,万紫干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象,此时此刻,我仿佛听到诗人在深情地吟诵:“,”2.《春日》的作者是代的,诗中蕴含哲理的名句是: , 。
第四单元:日积月累(四)1.“少小离家老大回,。
”是代的《》中的诗句,其中写诗人回乡后与故乡人亲切问答情景的诗句是:“,。
”再写两句他的其他诗句:,。
2.悠悠故乡情,淡淡思乡愁。
孟浩然在《宿建德江》中这样表达愁思:“,。
”贺知章在《回乡偶书》中说: “,。
”第六单元:日积月累(六)1.经常听到有人说“五行缺水”之类的话,我就想考考你,“五行”指的是_ 、、、、。
2.看到一户农家对联中写到“五谷丰登”四个字,请解释一下,“五谷”是指、、、、。
3.“五音”包括_ 、、、、。
由此推及,不能掌握五音的人,就被称为“”。
4.“五彩斑斓”“五彩缤纷”都是表示的意思。
“五彩”指的是、、、、五种颜色。
5、倡议书包括: _ 、、、、。
6、一花一草皆生命,。
保护环境,。
第七单元:日积月累(七)高流籁之余绕黄大吕轻曼云水巧天惟惟肖画点笔龙妙笔如生1. “轴”在“锦囊玉轴”一词中念,在“压轴”词中念,“压轴”的意思是。
我还知道和戏曲有关的词语有、、。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日积月累练习题(含答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日积月累练习题1、《长歌行》为曲题,选自《》。
青青园中葵,。
,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
,?,。
2、读书须用意,。
3、,更有早行人。
4、小红听完小明的话后,感觉学到了很多,受益匪浅,激动地说:“,。
”5、真正了解一个人不能靠短暂的相处,因为,。
6、近水,近山。
7、有意栽花花不发,。
8、中肯的劝告虽然让人听了不舒服,但是,。
9、我们应该及时孝敬父母、陪伴父母,否则,。
10、我们应该勤俭节约,,。
不要等到贫穷了,才后悔当时没节省。
11、我们应该多学习多看书,掌握更多的知识,否则就会,。
12、我们平时说话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随意伤害他人,正所谓,。
13、老师常常教导我们:勿以,勿以。
14、穷则,则,则。
出自《》。
15、日新,,又。
出自《》。
16、青,。
出自《》。
17、苟利于民,;苟周于事,。
出自《》。
18、学习要经常复习,,可以为师矣。
19、,。
指天资聪明而又喜欢学习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20、宋代诗人文天祥最著名的一句诗是,。
21、昔我往矣,。
今我来思,。
行道迟迟,,我心伤悲,。
出自《》,是戍边战士之作。
23、默写《送元二使安西》,作者代,字,擅长描写,与齐名,并称。
24、默写《春夜喜雨》,作者代,字,自号,伟大的诗人,与李白合称。
25、默写《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作者代,字,世称,主要作品有《》《》《》。
26、默写《江上渔者》,作者代,字,著名、、,世称,主要作品《》。
27、默写《泊船瓜洲》,作者代,字,号,封,世人又称,著名、、、,之一,主要作品有《》《》《》。
28、默写《游园不值》作者代,字,号,主要作品有《》《》《》。
29、水是眼波横,。
欲问行人去那边?。
,。
,千万和春住。
30、山下兰芽短浸溪,。
?门前流水尚能西!。
作者代,字,号,词人代表,与、并称。
散文与合称“欧苏”,诗与合称“苏黄”,词与合称“苏辛”。
主要作品有《》《》《》《》《》等。
31、春归何处?。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日积月累测试卷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日积月累测试卷
日积月累1(人生哲理格言)
,孰能无惑? 《师说》
一鼓作气,。
《左传》
,天下物无全美。
《墨子》
种树者必培其根,。
《传习录》
操千曲而后晓声,。
《文心雕龙》
日积月累2 元日【宋】王安石
,。
,。
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唐】皮日休
,。
,。
日积月累3 囚歌叶挺
,,
:!
,——
!,
,,
!
日积月累4(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隽语)。
(埃及)迈哈福兹《平民史诗》。
(冰岛)拉克司内斯《冰岛之钟》。
(英国)戈尔丁《蝇王》。
(苏联)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
——(哥伦比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印度)泰戈尔《飞鸟集》。
——(危地马拉)阿斯图里亚斯《玉米人》。
——(美国)海明威《老人与海》日积月累5(四字词语)。
最新统编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专项复习三“日积月累”与口语交际同步练习题

专项复习三“日积月累”与口语交际三、把下面的句子填写完整,并写出你的理解。
1.穷则变,,通则久。
——《周易》2.苟日新,,。
——《礼记》3.青,而青于蓝。
——《荀子》4. ,不必法古;,不必循旧。
——《淮南子》四、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游子吟慈母手中线,。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报得三春晖。
1.把诗句填写完整。
2.这是代著名诗人的一首歌颂的著名诗篇。
“游子”是指。
诗的前四句描写的是的情景;后两句,作者用小草比喻,用比喻子女的心,用比喻深切伟大的母爱。
3.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表现了母亲什么样的情感?五、口语交际。
1.如果你是学校里一位小记者,要到环保部门去了解我们地区的环保情况,你会怎样去采访?请写出采访时需提出的几个问题,并写出开始语和结束语。
2.君婷到图书室向刘老师借《安徒生童话集》。
请你发挥想象,把借书的对话写下来,注意礼貌用语。
示例:刘老师:君婷:刘老师:3.彬彬正在看课外书,他很喜欢在课外阅读书报杂志。
可他的爸爸却反对他看课外书,只是要他读课本,做练习。
现在彬彬的爸爸又在说彬彬了:“你就是不好好复习功课,看起闲书来倒那么起劲……”请替彬彬设计一段话回答他爸爸,要说服他爸爸同意彬彬在课余时间读课外书,以消除父子间的误会。
4.六年级1班的同学在阅读《西游记》时,对猪八戒这个人物有两种不同的看法,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
假如你是正方,针对反方辩词该怎么说呢?反方:我方认为,猪八戒好吃懒做,见识短浅,在取经的路上,意志不坚定,遇到困难就嚷嚷着要散伙。
而且还经常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又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是一个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人。
5.学校开展题为“走进名著”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内容是:从《西游记》中推荐一位熟悉的人物,用一段简洁流畅的话,向同学们介绍该人物的一个故事情节,并说出该情节中体现他哪方面的性格特征。
假如你面对同学,应该怎样介绍?6.一次辩论会上,两名同学就乞丐乞讨现象展开了辩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日积月累知识练习题姓名:1、我们做事要争取一气呵成,不能半途而废,因为( )。
2、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每块玉都有瑕疵,每块金都有杂质,每个人都有缺点,就像《》中的一句话:( )。
3、一个人的品德是最重要的,就如树的根一般,正如《》中的一句话:( )4、老师在思品课上经常用:“()”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要正直。
5、“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理想和希望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人活着的价值所在。
“()”这句话也说明了这个道理。
6、《》一书中的江姐、华子良、许云峰等人让我想起了:“()”这句话。
7、形容节日欢庆气氛的诗句“()”8、小明平日不用功学习,临近考试才临阵磨枪,考完试后追悔莫及老师启发他:“( )。
”小明听后决心( )9、小明乐意与人交往,可却总是违约,大家劝他说:“ ( )。
”10、老师常告诉我们要多实践,多试验才能得到真理,我由此想到了《》中的一句:“( )。
”11、圣人孔子云“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你还学过类似的成语有:()、( )()。
12、辩论会上大家激烈地展开了博弈,而候补队员们也在拼命的出主意,这可真是:( )( )( )。
13、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如( )( )()。
14、在困难面前,我们不应该垂头丧气,请用几个成语勉励自己()( )( )( ).15、可不要小看水的力量,著名()诗人()在他的诗集《》中说过( )16、只有那些勇敢镇定的人才能( _________,_________ 。
)17、玉颗珊珊下月轮,(_________ 。
)《》18、( ),天下物无全美。
《》19、运用修辞,能使诗词灵动,“( ),豆在釜中泣”借用拟人,寄予了()对兄弟相残的凄婉感慨;“( ),山是眉峰聚”巧用比喻,表达了诗人送别( )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请你也写出一句运用修辞方法的诗句:( _________, _________。
)20、书让我们在华美的诗词中漫步,领略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的爱国情操;懂得朱熹“问渠哪得清如许?( )”的人生哲理;享受孟浩然“开轩面场圃,( )”的怡然自得。
21、“读万卷书,( )”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你的同学想要了解更多有关昆虫的知识,你会推荐他读一读法布尔的《》;想要了解更多历史方面的知识,你可以推荐他读一读《》;想要阅读表现校园生活的作品,你则可以推荐他读《》;如果你的好朋友喜欢探险,你可以建议他读《》。
22、花草无语,文人有意,花草折射出人的精神魅力。
小草里有白居易的进取力量:“( )。
”落花里有龚自珍的奉献精神“ ( )。
”23、“()”这一成语用来比喻一味模仿别人,不仅学不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丢掉了,像这样由寓言故事演变的成语还有很多,试着再写两个( )()。
24、总理站起来对我说:“我要去休息了。
上午睡一觉,下午还要参加互动,你也回去睡觉吧。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25、在课文中,我们认识了( )的周总理、( )的李大钊、()的居里夫人、( )的凡卡。
26、课文还让我们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魅力。
《匆匆》一文中有令人回味的语言,洗手的时候,( );吃饭的时候,( );默默时,( )……从这诗一般的语言中,我们领悟到“ ( )。
”(填一句名言警句)27、毛主席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引用了司马迁的名言“( )。
”28、春天是什么?是白居易记忆中“(),春来江水绿如蓝”的红花绿波;是杜甫笔下似春雨般“随风潜入夜,( )”的悄无声息;是唤醒孟浩然的“( )”的莺歌燕舞。
29、夏天是什么?是杨万里惊叹的“ ,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西湖风光。
30、我们的老师指导大家写作时,常常引用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两句诗“(, )。
”强调习作是心灵的放飞,是情感的释放,写法要不拘一格,语言要有自己的个性。
31、梅,自古就备受人们的称赞。
要说古人赞颂梅的诗句,就更是数不胜数了“()。
”便是一个例子。
梅独自傲立于风雪中的顽强精神,确实令人感慨万千。
32、陆游临死前为( )而“悲”,而杜甫则为( )而“喜欲狂”。
陆游的“悲之切”,杜甫的“喜之狂”,是他们都有着( 。
)33、杜甫在《春望》中写花、写鸟别有一番悲凉的情感,这两句是“( )。
”34、( )本( )末一词的反义词是()、()。
这个词的近义词是()。
35、我劝天公重抖擞,()。
《己亥杂诗》36、苏轼在《》中借景表达不服衰老、旷达乐观性情的诗句:谁道人生再无少?(。
)37、节日从历史烟尘中走来,浸满了丰厚的文化韵味,“千门万户曈曈日,( )。
”是春节团聚的欢庆;“借问酒家何处有,( )”是清明祭亲的寂寥;“ ( ),每逢佳节倍思亲”是佳节思乡的愁苦。
38、《学奕》使我明白了( 。
)39、《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作家( )写的,我还读过他《》这篇童话作品。
40、过去的日子如(),被()了;如( ),被( )了。
41、写出“之”字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一人虽听“之”( );虽与“之”俱学( )思援弓缴而射“之”();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42、写出作者:《匆匆》();《北京的春节》( );《为人民服务》();《一夜的工作》( );《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 );《鲁滨孙漂流记》( );《汤姆索亚历险记》( )。
43、鲁滨孙遇到了不幸的处境,他希望世上的人都要从他最不幸的处境中取得一个经验教训,这个教训就是:在最不幸的处境之中,( ),从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
44、《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 )小说家(),在小说中当撒切尔法官告诉汤姆山洞被封死了时,汤姆为什么脸变得煞白:().45、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孰”的意思是:( )。
“惑”的意思是:( ) 。
46、“五一”期间,旅游胜地人来人往,热闹拥挤。
请你写出体现人多、热闹情景的成语:( )( )( )47、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这句话中的“固”的意思( ),“或”的意思( ),“于”的意思是( )。
这句话的意思:( )写出你所知道的死重于泰山的人有()( )(写人名)48、写出两组像“重于泰山,轻于鸿毛”这样前后意思相反的八字成语:( )( )49、见()知( ) 万( )更新无( )无故 ( )有成()50、做学问就应该像孔子那样(),不能不懂装懂。
遇到困难,要()。
既要有( )的严谨治学的态度,又要有灵活有效的方法,善于()( ),方能学有所成。
51、操千曲而后晓声,( )。
海明威的名句:“( ”)。
激励我们要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挑战。
52、“歌以咏志,诗以传情”。
王维的“( _______ __,_________ )。
”传达出一种娴静恬淡的心情;杜甫的“ ( )。
”抒写了诗人听到叛乱已平的捷报后,喜极而泣的心情;王安石的“( )。
”抒发了其革新变法,开创时代新格局的思想感情。
53、“之”在文言文中有多种含义,在“送孟浩然之广陵”中解释为( ),在“杨氏之子”中解释为( ),在“思援弓缴而射之”中解释为( )。
54、《元日》这首诗是宋朝( )的佳作,描写的是每年()的欢乐气氛,描写节日习俗的古诗名句还有:( )()55、我来到阅览室,看到同学们正在专心地读书。
我不禁想起了一句与读书有关的格言:( )56、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极其珍贵的,可是王刚就不这么认为,每当看到他沉迷于各种游乐中的时候,你真想对他说:( )。
(名人名言) 57、我的叔叔是一个学者,他( )(读书特别多),常常是()(速度特别快)。
为了读书,有时他( )(忘了吃饭和休息)。
58、“”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一味模仿别人,不仅学不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弄丢了。
像这种由寓言故事演变的成语还有很多,再写两个( )( )。
59、看看和你一起考试的同学,想到的两个成语()( ).60、你认为教室里应张贴怎样的名言警句或千古佳句,请写两句:()61、读了《匆匆》我想借用“(_________ ,_________ )。
”这句名言警句来提醒自己莫让时间“匆匆流逝”。
62、《桃花心木》的表现手法是( );《为人民服务》是一篇( );《卖火柴的小女孩》文章体裁是( ) 。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这两句描写的是( )这一季节的景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两句诗的作者是()。
63、写出本册教材中的一个成语故事的题目( )。
写出两个表现优秀品质的成语( )()。
六年里,丰富多彩的小学语文教材向我们介绍了一些名著,如:我国的《》主要讲了(。
)国外的《》主要讲了:( 。
)64、六年的学习中你一定认识了很多特点鲜明的人物,请根据自己的了解写出下面人物的特点:( )的诸葛亮,( )的周总理。
再选择印象深刻的两个人物写一写:( )的( );( )的( )。
65、“鼎“字共( )笔,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部首查字法先查()部再查()笔。
他有四种意义:1、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
2、大3、(方)锅4、正当、正在。
三足鼎立的”鼎“选();”鼎力相助的“鼎”选( );鼎盛的“鼎”选( )。
除了大名鼎鼎之外,你还能写出四个带有“鼎”字的成语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