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技术防范基础

合集下载

安全技术防范基础知识

安全技术防范基础知识

安全技术防范基础知识第一节安全技术防范概述一、安全防范基本概念●安全防范的一般概念根据现在汉语词典的解释,所谓安全,就是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事故;所谓防范,就是防备、戒备,而防备是指作好准备以应付攻击或避免受害,戒备是指防备和保护。

综合上述解释,是否可以给安全防范下如下定义: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

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两种安全理念中文所说的安全,在英文中有Safety和Security两种解释。

牛津大学出版的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对Safety一词的主体解释是:安全、平安、稳妥,保险(锁)、保险(箱)等;而对Security一词的主体解释是:安全、无危险、无忧虑,提供安全之物,使免除危险或忧虑之物,抵押品、担保品,安全(警察)、安全(部队)等。

实际上,中文所讲的安全是一种广义的安全,他包括两层涵义:一指自然属性或准自然属性的安全,它对应英文中的Safety,其二是指社会人文性的安全,即有明显认为属性的安全,它与Security相对应。

自然属性或准自然属性的安全的被破坏主要不是由人的有目的参与而造成的;社会人文性破坏,主要是由于人的有目的的参与而造成的。

因此,广义的讲,安全应该包括Safety和Security两层含义,而我们常常说的安全防范主要是指狭义的安全Security,国外通常叫“保安”。

●损失预防与犯罪预防--安全防范的本职内涵在西方,不用“安全防范”这个词,而用损失预防和犯罪预防(LossPrevention&CrimePrevention)这个概念。

就像中文的安全与防范连在一起使用,构成一个新的复合词一样在西方,LossPrevention和CrimePrevention也是连在一起使用的。

损失预防与犯罪预防构成了Safety/Security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安全防范基础

安全防范基础

安全防范:是指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防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和意外的安全状态。

(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安全防范技术:是以安全技术防范新产品和安全技术防范工程为基础,预防、制止违法犯罪和重大治安事故,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技术。

安全技术防范:是指运用科学技术手段,预防制止、延缓盗窃、抢劫、非法入侵、破坏、爆炸等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和活动。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是指以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稳定为目的,综合应用科学技术手段和技防新产品组成的系统。

技防产品:是指列入国家技防产品目录,用于防推动、防盗窃、防爆炸等防止国家、集体、个人财产以及人身安全受到的产品。

技防产品管理,分别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安全认证制度;(生产登记制度)安全技术防范工程:是指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为目的,综合运用安全防范技术和其他科学技术,为建立具有防入侵、盗窃、防抢劫、防破坏、防爆安全检查等功能的系统而实施的工程。

安全技术防范工程管理:是指为保证工作质量空白支票尖维护社会安全,预防、制止违法犯罪的作用,对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设计、施工、维护和使用进行协调的活动。

技防工程实行为级管理(分三级):一级工程为一级风险或投资额100万元以上的工程;二级工程为二级风险或投资额超过30万元,不足100万元的工程;三级工程为三级风险或投资额低于30万元以下的工程。

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

安全防范的基本要素:探测、延迟、反应。

安全防范的手段:人力防范手段、实体防范手段、技术防范手段。

(技防有优势在探测,物防的优势是延迟,人防是基础。

)安全防范的基本方法:分级防护、多重防护CSP:中国安全技术防范认证委员会;我国标准1、按照标准的约束力不同为: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和指导性技术文件。

2按照对象分类,可分为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

3按标准发生作用的范围的审批权限,分国家标准(GB)、行业标准(GA/T)、地方标准(DB)、企业标准(QB)安全技术防范的作用:1、安全技术防范设施反应,有利于及时抓捕、取证。

安全技术防范基础

安全技术防范基础

典型的入侵探测报警系统由报警探测器、传输系统和报警控制器组成。

1)点控制型探测器——警戒范围是一个点,如开关式探测器;2)线控制型探测器——警戒范围是一条线,如主动式红外探测器;3)面控制型探测器——警戒范围是一个平面,如振动式探测器;P3(1)常开型(NO),当探测器被触发时,开关闭合,回路电阻为零,该防区报警(2)常闭型(NC),当探测器被触发时,开关断开,回路电阻为无穷大,该防区报警P4按探测器与报警控制器各防区的连接方式不同来分(1)四线型:两个接探测器的报警开关信号输出;两个接供电输入线(2)两线制:探测器本身不需要供电;探测器需要供电时,既然、接入防区的探测器的报警开关信号输出线与供电输入线是共用的;两总线制。

需采用总线制探测器。

报警每个防区的报警开关信号输出线与供电线是共用的。

P6~7由于雷达式微波探测器基本原理与多普勒雷达相同,因而才有雷达式之称。

目前常用的雷达式微波探测器的中心频率约10GHz左右或24GHz左右,微波的波长约为3cm左右或1.2cm左右。

雷达式微波探测器的主要缺点及安装使用注意事项1)微波探测器的探头不应对准可能会活动的物体,如门窗、窗帘、电风扇、排气扇或门、窗等可能会活动的部位。

2)微波探测器不应对准日光灯,水银灯等气体放电灯光源。

3)当在同一室内需要安装两台以上的微波探测器时易产生交叉干扰,发生误报警。

P8红外探测器凡波长位于0.78μm~1000μm之间的电磁波都属于红外波段P9主动式红外探测器主动式红外探测器是由发射和接收装置两部分组成。

从发射机到接收机之间的红外光束构成了一道人眼看不见的封锁线,当有人穿越或阻挡这条红外光束时,接收机输出的电信号的强度就会发生变化,从而启动报警控制器发出报警信号。

主动式红外探测器用于室外警戒时,受环境气候影响较大,易产生误报警。

被动式红外探测器被动式红外探测器不需要附加红外辐射源,本身不向外界发射任何能量,而是由探测器直接探测来自移动目标的红外辐射,因此采用被动式之称。

技防基础

技防基础
5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基本组成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
入侵报警 系统
视频安防 监控系统
出入口 控制系统
其它 子系统
6
二、入侵报警系统
用于防止盗窃和非法入侵等破坏活 动的重要安全技术防范手段。
在防范区域内利用各种探测器可以构 成人眼看不见的警戒点、警戒线、警戒面、 警戒空间,一旦犯罪分子入侵或发生异常 情况,报警器及时可指示报警发生的部位, 并发出声光等信号,通知值班人员及时采 取必要措施。
探 测 器 1 探 测 器 2
报警控制器 1
报警控制器 2
接、处警中心 (安防中心控制室)
探 测 器 n
报警控制器 n
10
2、入侵报警系统主要设备
(1)主动红外探测器
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一般由单独的 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组成,发射和接收 装置分别安装,发射和接收装置之间的 红外辐射光束,完全被遮挡或大于给定 的百分比部分被遮挡时能产生报警信号 的装置称为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主动 红外入侵探测器属于线控制型号探测器。
19
三、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可以及时地传送图 像信息,利用电视摄像机,值班人员通过 控制中心的监视器可以观察现场的情况还 可以通过遥控装置。控制摄像机改变摄像 机角度、方位、镜头焦距等,从而实现对 现场大区域的观察和近距离的特写,并可 以通过录像机设备进行记录取证。
20
1、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基本组成
7
1、入侵报警系统的基本组成
简易型入侵报警系统 联网形报警系统
8
简易型入侵报警系统
声响报警
探测器1
防区1
探测器2
报 警 控 制 器
灯光报警
录像机 摄像机
防区2

安全技术防范初步设计基础

安全技术防范初步设计基础

安全技术防范的重要性及作用
安全技术防范的重要性
安全技术防范的作用
•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犯罪手段日益翻新
• 提高安全防范水平,增强安全防范能力
• 安全技术防范是保障人们生产生活安全的重要手段
• 有助于发现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 对于预防和减少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 降低犯罪率,提高人们的安全感和生活质量
• 确保设备性能达到设计要求,满足用户的安全需求
对设备进行系统联动测试
• 测试设备之间的联动功能,如报警信号的传输和处理
• 确保系统联动正常,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验收与评估
对系统进行验收检查
对系统进行性能评估
对系统进行验收移交
• 检查系统设备的安装、调试和运行
• 评估系统的整体性能,如探测能
• 为系统升级的决策提供依据

⌛️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改造方法与技巧
分析系统的改造需求
制定系统改造方案
对系统改造进行效益评估
• 了解用户的安全需求变化,为系统
• 选择合适的改造方法,如设备改
• 评估系统改造后的性能提升和安全
改造提供依据
造、系统功能改造等
效益
• 分析系统现有功能的不足,确定改
• 制定详细的改造计划和时间表,确
• 合理规划设备的布线,便于设备的安装和维护
根据防护对象的特点和需求进行配置
• 了解防护对象的风险等级和防护要求,为设备配置提供依据
• 选择合适的设备类型和数量,确保防护效果
合理布局设备
• 考虑设备的安装位置和高度,确保设备的探测和监控范围
• 避免设备之间的相互干扰,提高设备的性能

安全技术防范基础

安全技术防范基础

业务连续性:确保企业在面 临突发事件时能够持续运营
公共安全
城市监控:实时 监控城市公共区 域,预防和打击
犯罪
交通管理:监控 交通流量,提高 道路安全,预防
交通事故
公共设施保护: 保护重要公共设 施,如电力、供
水、通信等
应急管理:应对 突发事件,如自 然灾害、恐怖袭
击等
安全技术防范的 发展趋势
智能化
安全技术防范基础
演讲人
目录
01. 安全技术防范的重要性 02. 安全技术防范的措施 03. 安全技术防范的应用领域 04. 安全技术防范的发展趋势
安全技术防范的 重要性
保障人身财产安全
1
2
安全技术防范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制 安全技术防范可以提高人们的安全
止犯罪行为,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
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集成化
技术融合:将多种安全技术进行整
01
合,提高整体防护能力 系统集成:将多个安全子系统进行
02
集成,实现统一管理和控制 功能集成:将多种安全功能进行集
03
成,提高系统的易用性和便捷性 平台集成:将多种安全平台进行集
04
成,实现数据的共享和协同作战
网络化
网络化趋势:安全 技术防范系统向网 络化方向发展,实 现远程监控和管理
监控系统:实 时监控重要区 域,记录可疑 行为
防盗报警系统: 检测非法入侵, 及时报警
消防设施:预 防火灾,保障 人员安全
防爆设施:防 止爆炸,保护 重要设施
安全防护设备: 如防弹衣、头 盔等,保护人 员安全
电子防范
电子监控系统:实 时监控重要区域,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1
电子防护系统:保 4

安全技术防范基础

安全技术防范基础

1、一个典型的入侵探测报警系统的组成:探测报警器、传输系统和报警控制器2、点控制型探测器:戒备范畴是一个点,开关式探测器、按钮开关3、线控制型探测器:戒备范畴是一条线,如主动式红外探测器4、面控制型探测器:戒备范畴是一个平面,如振动探测器5、常开型探测器:在正常情形下,开关是断开的,当探测器被触发时,开关闭合,回路电阻为零,该防区报警6、常闭型探测器:再正常情形下,开关时闭合的,当探测器被触发时,开关断开,回路电阻为无穷大,改防区报警。

7、探测器与报警控制器各防区连接方式中,两总线的概念:采用总线制探测器,报警每个防区的报警开关信号输出线与供电线时共用的。

而且所有防区都只共用两芯线。

8、雷达式微波探测器:雷达式微博探测器利用了微波的多普勒效应,实现了对移动目标的探测,起工作原理与多普勒雷达相似。

目前常用的雷达式微波探测器的中心频率约为10GHz左右或24GHz左右。

9、微波探测器的探头不应对准可能活动的物体,如门帘、窗帘、电风扇、排气扇或门,窗等可能会活动的部位10、当在同一室内需要安装两台以上的微波探测器时易产生交叉干扰,发生误报警。

11、主动式红外探测器的组成:发射和接收装置两部分12、主动式红外探测器的工作原理:从发射机到接收机之间的红外光束构成了一道人眼看不见的封锁线,当有人穿越或阻挡这条红外光束时,接收机输出的电信号的强度就会发生变化,从而启动报警控制器发出报警信号13、主动式红外探测器用于室外戒备时,受环境气候影响较大,以产生误报警14、被动式红外探测器不需要附加红外辐射光源,本身不向外界发射任何能量,而是由探测器直接探测来自移动目标的红外辐射15、单波束型被动式红外探测器的构成:单波束型被动式红外探测器采用反射聚焦式光学系统,它利用曲面反射镜将来自目标的红外辐射汇聚在红外传感器上16、被动式红外探测器的无串扰的原因:由于它是以被动方式工作的,因此当需要在同一室内安装数个被动式红外探测器时,也不会产生相互之间的干扰17、常用的振动探测器有:机械式振动探测器、惯性棒电子式振动探测器、电动式振动探测器、压电晶体振动探测器、电子式全面型振动探测器18、双技术探测器的概念:双技术探测器又称为双鉴探测器或复合式探测器,它是将两种探测技术结合在一起,以“相与”的关系来触发报警,即只有当两种探测器同时或相继在短暂的时间内都探测到目标时,才可发出报警信号19、微波—被动式红外双技术探测器采用了微波(Microwave)及红外线(Passive Infrared)两种探测技术20、振动电缆探测器为无源被动式长线分布式探测器,很适合在易燃易爆品仓库、油库、武器弹药库等不宜接入电源的场所安装21、探测器的工作状态:布防(又称设防)、撤防、旁路、24小时监控(不受布防、撤防操作的影响)、系统自检及测试状态22、布防状态概念:是指操作人员执行了布防命令后,使该系统的探测器开始工作并进入正常戒备状态23、撤防状态概念:是指操作人员执行了撤防命令后,使该系统的探测器不处于戒备工作状态,或从境域工作状态下退出25、微光摄像机的性能:此种摄像机可以工作在照度极低的环境中,如在月光,星光下甚至阴天的夜晚,其最低照度可达0.0001Lux26、非可见光摄像机:它可以将在非可见光照射下的人眼看不到的信息转变为可见光图像27、在摄像机的镜头接口中:CS型镜头不能安装在C型接口的摄像机上。

安全防范基础知识

安全防范基础知识

安全防范基础知识安全防范基础知识汇总安全防范基础知识汇总:1.磁性防盗锁:锁芯采用磁性材料制成,具有防盗、防钻、防锯、防撬、防震等功能。

2.针孔防盗锁:锁芯采用钢制材料制成,具有防盗、防钻、防锯、防撬、防震等功能。

3.安全报警系统:当可疑人员靠近警报系统时,系统会自动发出报警声音,同时启动监控摄像头拍照并将照片发到指定手机上。

4.电子监控系统:通过摄像头监视可疑人员活动,并自动储存可疑人员画面,供警方随时查看。

5.实体防护措施:如铁链、铁栏杆等,用于阻挡可疑人员进入重点区域。

6.烟雾报警系统:通过感应烟雾粒子,自动发出报警声音,同时启动监控摄像头拍照并将照片发到指定手机上。

7.燃气泄漏报警系统:通过感应燃气泄漏,自动发出报警声音,同时启动监控摄像头拍照并将照片发到指定手机上。

8.紧急求助系统:如火灾报警系统、地震报警系统等,用于在紧急情况下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

安全防范基础知识归纳安全防范基础知识归纳如下:1.安全防范的定义:防止火灾、刑事犯罪和生产事故等灾害事故的发生,保障人身财产安全,保护公共财产的安全,及时发现和解决各种事故苗头和隐患,防患于未然。

2.安全防范的目的: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增强自防自救能力,确保单位内部安全。

3.安全防范的原则:谁主管,谁负责;谁受益,谁负责;定期检查,及时整改。

4.安全防范的重点:加强火源、电气、易燃易爆物品的安全管理。

5.安全防范的内容:防火、防盗、防破坏、防事故。

6.安全防范的措施:建立安全消防制度,定期检查,及时整改;定期组织有关人员检查各种防范设施,如消防器材、报警装置、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消防门、楼梯等;对有关人员进行安全防范知识教育,提高防范能力。

7.安全防范的要求:各种防范设施应设置在明显位置,便于使用;报警装置应及时检查,确保有效;对有关人员进行安全防范教育,提高防范能力。

8.安全防范的方法:做好巡查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各种事故苗头和隐患;定期检查各种防范设施,确保其有效性和可靠性;对有关人员进行安全防范知识教育,提高他们的防范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1典型的入侵探测报警系统由报警探测器、传输系统和报警控制器组成。

P21) 点控制型探测器一一警戒范围是一个点,如开关式探测器;2) 线控制型探测器一一警戒范围是一条线,如主动式红外探测器;3) 面控制型探测器一一警戒范围是一个平面,如振动式探测器;P3(1)常开型(NO,当探测器被触发时,开关闭合,回路电阻为零,该防区报警(2)常闭型(NQ,当探测器被触发时,开关断开,回路电阻为无穷大,该防区报警P4 按探测器与报警控制器各防区的连接方式不同来分( 1)四线型:两个接探测器的报警开关信号输出;两个接供电输入线( 2)两线制:探测器本身不需要供电;探测器需要供电时,既然、接入防区的探测器的报警开关信号输出线与供电输入线是共用的;两总线制。

需采用总线制探测器。

报警每个防区的报警开关信号输出线与供电线是共用的。

P6~7 由于雷达式微波探测器基本原理与多普勒雷达相同,因而才有雷达式之称。

目前常用的雷达式微波探测器的中心频率约10GHz左右或24GHz 左右,微波的波长约为3cm左右或1.2cm左右。

雷达式微波探测器的主要缺点及安装使用注意事项1 ) 微波探测器的探头不应对准可能会活动的物体,如门窗、窗帘、电风扇、排气扇或门、窗等可能会活动的部位。

2) 微波探测器不应对准日光灯,水银灯等气体放电灯光源。

3) 当在同一室内需要安装两台以上的微波探测器时易产生交叉干扰,发生误报警。

红外探测器凡波长位于0.78卩m~1000y m之间的电磁波都属于红外波段P9主动式红外探测器主动式红外探测器是由发射和接收装置两部分组成。

从发射机到接收机之间的红外光束构成了一道人眼看不见的封锁线,当有人穿越或阻挡这条红外光束时,接收机输出的电信号的强度就会发生变化,从而启动报警控制器发出报警信号。

主动式红外探测器用于室外警戒时,受环境气候影响较大,易产生误报警。

P10被动式红外探测器被动式红外探测器不需要附加红外辐射源,本身不向外界发射任何能量,而是由探测器直接探测来自移动目标的红外辐射,因此采用被动式之称。

红外传感器的探测波长范围是8~14cmP11单波束型被动式红外探测器。

单波束被动式红外探测器采用反射聚焦式光学系统。

它是利用曲面反射镜将来自目标的红外辐射汇聚在红外传感器上。

被动式红外探测器的主要优点:无串扰。

由于它是以被动式方式工作的,因此当需要在同一室内安装无数个被动式红外探测器时,也不会产生相互之间的干扰。

缺点及安装使用注意事项:不应将被动式红外探测器探头对准任何温度会快速改变的物体,特别是发热体。

P16开关式探测器磁控开关:使用时可将干簧管不见安装在固定的门框或窗框上,而将永久磁铁部件安装在活动的门或窗上P17振动探测器常用的振动探测器有:机械式振动探测器、惯性棒电子式振动探测器、电动式振动探测器、压电晶体振动探测器、电子式全面型振动探测器等多种类型P18双技术探测器双技术探测器又称为双鉴探测器或复合式探测器,它是将两种探测器技术结合在一起,以“想与”的关系来触发报警,即只有当两种探测器同时或相继在短暂的时间内都探测到目标时,才可发出报警信号。

微波—被动红外双技术探测器采用了微波( Microwave )及红外线(PassiveInfrared )两种探测技术P19玻璃玻碎探测器1)声控型单技术玻璃玻碎探测器2)声控—振动型双技术玻璃玻碎探测器3)次声波—玻璃玻碎高频声响双技术玻璃玻碎探测器P21泄露电缆探测器泄露同轴电缆兼有传输线和收、发天线的功能。

工作原理:系统由平行埋在地下的两根电缆组成。

一根泄露同轴与发射机相连,向外发射能量。

另一根泄露同轴电缆与接收机相连,用来接收能量。

P23振动电缆探测器振动电缆探测器为无源被动式长线分布式探测器,很适合在易燃易爆物品仓库、油库、武器弹药库等不易接入电源的场所安装。

P24入侵报警控制器主要功能:接收报警探测器送出的报警电信号;启动报警控制器的报警装置,如警灯、警号等发出报警。

报警控制器对报警探测器和系统工作状态的控制:P25主要有以下五种工作状态:布防(又称设防)、撤防、旁路、24 小时监控(不受布防、撤防操作的影响)、系统自检及测试状态1)布防状态:所谓布防状态,是指操作人员执行了布防指令后,使该系统的探测器进入正常警戒状态。

2)撤防状态所谓撤防状态,是指操作人员执行了撤防指令后,使该系统的探测器不能进入正常警戒工作状态,或从警戒状态下退出,使探测器无效。

3)旁路状态所谓旁路状态,是指操作人员对第N 个防区执行了旁路指令后,该防区的探测器就会从整个探测器的群体中被旁路掉。

P29视频安装监控系统的基本组成一般由前端系统(前端设备)、传输系统和终端系统(终端设备)这三大部分组成P30. 微光摄像机:此种摄像机可以工作在照度极低的环境中,如在月光、星光下甚至阴天的夜晚,其最低照度可达0.0001LuxP31非可见光摄像机:此种摄像机可以将在非可见光照射下的人眼看不到的信息转变为可见光图像。

主要包括X 射线摄像机,红外线摄像机和紫外线摄像机。

像素:CCD摄像器件的像素越多,图像的分辨率就越高、越清晰图像的清晰度(TVL):又称为水平解析度,是摄像机的一项很重要的技术指标,通常用电视线(TV Line——TVL)来表示。

它的数值除与摄像器件及镜头的质量有关外,还与摄像系统的频道宽度直接相关,一般频道宽度增加IMHz, 清晰度将增加8 0TVL。

摄像机的灵敏度(最低照度):摄像机要求的最低照度Lux的数值越小,摄像机的灵敏度就越高。

信噪比(dB):信噪比是指摄像机输出图像信号的信号与噪声之比。

P33C型镜头(附加接圈后)与CS型镜头都可以安装在CS型接口的摄像机上,但CS型镜头不能安装在C型接口的摄像机上。

P34镜头的作用是把被摄景物准确成像在摄像器件的靶面上,并构成一幅清晰的光学图像,以便转换为电信号进行后期信息处理。

P35焦距,选择镜头时,应根据摄像机与被监控目标的距离和目标物的大小来选择镜头焦距的尺寸。

线放大率,景物在摄像器件上成像的大小,与物距、焦距和景物的大小有关。

当焦距f固定时,物距越小,成像尺寸越大。

P36设镜头的有效进光孔径为D,焦距为f,则相对孔径=D/fP37变焦距镜头:焦距可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变化。

三可变镜头:镜头的光圈、焦距和聚焦均可人为调整。

P38变焦距镜头(Zoom Lens)变焦距镜头是指焦距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可变的镜头。

利用这种镜头,可以在摄像点不移动的情况下,通过缓慢或快速地变化焦距,获得不同视场角、不同画面大小,主题物成像大小不同的视频图像。

在监视区域内,要想实现既能进行大视场的观察,又能进行局部场面的特写就必须使用变焦距镜头。

变焦距镜头最重要的参数就是变焦比,它等于最长焦距与最短焦距之比。

一般防护罩的功能是防尘、防雨雪风霜、自动调节温度等,根据需要,还可以附加防爆、防砸、防腐蚀、防冲击、放烟雾、防辐射等一些特殊功能。

P39一般应根据值班人员的观察距离,即控制控制台与电视墙的距离来选择监视器的屏幕大小,通常规律是观察距离为监视器屏幕对角线尺寸的4〜6倍为适宜。

视频分配器用来将一路输入分配为多路同样的视频信号输出,对输入视频信号按照需要进行电压幅度放大或功率放大,并对远距离传输来的视频信号进行视频补偿。

P40将多个摄像机的图像信号经模/数转换,并经适当比例压缩后存入帧存储器,在经过数/模转换后把几个画面按同样的比例压缩在一个监视器的屏幕上,在不同的部位进行显示,同时有的画面分割器还带有内置顺序切换器的功能。

P45视频矩阵切换器:它采用单片机控制,具有多路视频输入和多路视频输出,可根据需要将任何一路的摄像机输入图像切换至任意一路的输出监视器上进行显示,操作灵活方便。

通信功能:矩阵主机具有标准的通信接口,如RS — 2 3 2,RS-485, RS—422等,通过这些接口主机可以与配套计算机或其他设备之间进行信息的传递。

P46按控制信号的传输方式不同可分为有线传输控制方式和无线传输控制方式。

P48视频信号与控制信号就可以以频分复用的方式在同一根同轴电缆中做双向传输。

P49解码器接收视频矩阵切换/控制主机发出的控制信号,实现对云台,镜头等设备的控制。

P51智能化数字硬盘录像监控系统(以下简称硬盘录像系统)是指以计算机硬盘为图像录媒体,集成画面分割、切换、云镜控制、录像、网络传输、视频报警及报警联动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监控系统。

P52数字监控录像系统总体结构其中图像记录部分采用数字视频压缩技术,利用硬盘录像,使图像的记录、重放、检索、管理等更加灵活便捷。

基于PC机的计算机多媒体方式数字监控录像系统,主要特征表现在:(1)P C 机的多媒体监控主机,综合了视频矩阵、图像分割器、录像等众多功能,使系统结构大为简化。

(2)由于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多媒体远程网络监控不受距离限制(3)由于采用大容量磁盘列阵存盘器或光盘存储器。

可以节省大量的磁带介质P58 出入口控制系统的功能为对人员的出入进行管理,保证授权出入人员的自由出入。

限制未授权人员的进入。

对于强行闯入的行为予以报警。

并可同时对出入人员代码、出入时间、出入代码等情况进行登录与存储。

从而成为确保安全区域的安全,实现智能化管理的简便有效的措施P59(1)掉电时可出入方式。

这类锁具在电源故障时处于开锁状态,从而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出入。

(2)掉电时安全方式。

这类锁具在电源故障时处于锁住状态,即在紧急情况下仍能保证安全。

大多数出入口控制系统适合于这种方式。

P67人体特征识别系统是建立在每人所具有的一些独一无二的生物特征的基础上的。

目前已经投入使用的这类设备可实现对手型、笔迹、视网膜、指纹、语音和其它许多特性的识别。

P68 虹膜识别技术是基于自然光或红外光照射下,对虹膜上可见的外在特征进行计算机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

P83防爆安全检查设备按实用技术的不同可分为X射线检查设备、中子探测设备、四极矩谐振分析探测设备、质谱分析设备、毫米波探测设备、金属探测设备等。

P90直击电――闪击直接击在建筑物、其他物体、大地或防雷装置上,产生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力者。

雷电感应――闪电放电时,在附近导体上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它可能使金属部件之间产生火花。

安全防范系统的电源线路应采取雷电防护措施,设置适配的电源线路浪涌保护器。

安全防范系统的信号线,控制线,在进出建筑物的设备接口处,宜设置适配的浪涌保护器。

建在野外的安全防范系统,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 欧姆:在高山岩石地区的土壤电阻率大于2000 欧姆每米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20 Q o P97摄像头侧spd 的接地端,可连接到云台金属外壳的保护接地线上,云台金属外壳保护接地端连接至接地网上,spd 的接地线长度应w 0.5m。

P99视频传输线,信号控制线,入侵警报信号线在进入前端设备之前或进入中心控制台前应加装相应的电涌保护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