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笔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1、 商代是我国青铜文明的灿烂时期。生产规模大,工艺精美,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2、 最早的文字是商朝的甲骨文。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青铜文化 文 字

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

建立 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

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巩固统一的措施 经济上:统一度量衡,对尺寸、斗、斤两作出整齐划一的规定。

文化上: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后来又推广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 思想上:为了加强思想控制进行了焚书坑儒。 边 疆: 修筑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 秦末农民战争 原因:秦的暴政。

经过:公元前209年,陈胜和吴广,在大泽乡领导贫苦农民举行起义,在陈建立政权。

影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秦统一六国 与中央集权的建立

一统的汉朝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背景:东汉衰落,军阀割据混战,200年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208年 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 220年,曹丕废汉献帝,建 ,定都洛阳,东汉结束。

形成 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

222年,孙权建立 ,后定都建业,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三国鼎立

民族融合

北魏建立和统一:4世纪后期,鲜卑族的一支建立,定都平城。439年统一黄河流域。

孝文帝迁都 原因:平城气候干旱,出产的粮食不能满足都城众多人口的需要。其位置偏北,不利于北魏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

也不利于鲜卑政权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目的: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中原地区的控制。 迁都:从平城迁到洛阳

作用:洛阳迅速发展到一座宏伟壮观的城市,城中有很大的市场,汇集了四方的商人。加速了鲜卑族与汉族的融合,

促进了北魏的发展。

孝文帝改革 措施 1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2 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服

3 将鲜卑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

4 奖励鲜卑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5 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

6 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口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 作用: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第一单元 繁荣开放的社会

建 立:618年,李渊在长安建立唐朝 贞观之治 原因: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

重视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勤俭、精简机构,加强国防 注意任用贤良和虚心纳谏

表现: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强盛。史称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原因:唐玄宗任用熟悉吏治,富于改革精神的姚崇等人当宰相。 重视吏治,崇尚节俭。

表现: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经济繁荣 农业:

手工业发达: 商业繁荣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诞生: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式来选拔官吏 隋文帝正式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完善:唐太宗,重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扩充国学规模。 武则天,大力提倡科举,创设殿试,试举。 唐玄宗,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内容。 中国古代科举制 民族关系 影响:改善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建立: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随军南下灭掉陈,南北重归统一。 措施:隋文帝励精图治,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社会经济繁荣。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到余杭,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隋朝 隋唐对外关系

第二单元 经济中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济重心南移和社会生活

蒙古兴起和元朝建立

宋元文化

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加强对西藏的管理:顺治帝接见五世达赖赐予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赐予另一位喇嘛教首领五世班禅的封号是班禅额尔多尼,

此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册封。

加强对新疆的管辖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18世纪中期(乾隆帝时):清军平定了回部贵族大小和卓的叛乱,

设置伊犁将军,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热情接待和安置重归祖国的土尔扈特部。

清除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统一

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明朝建立:1368年初朱元璋(明太祖)都城:

满洲兴起:1616年努尔哈赤自立为汗,国号金,史称后金。

清朝建立: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1636年在盛京称帝,改国号清。

1644年,清军入关,迁都北京,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加强君权措施 明朝:废丞相和中书省,以六部处理朝政,地方废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设厂卫等特务机构,对臣民进行监视

迁都北京,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执行削藩政策 文化方面:科举考试,考八股文。

清朝:清初设置内阁和六部,保留议政王大臣会议。

雍正帝时设军机处,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集权进一步强化。 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大兴文字狱,摧残了人才,禁锢了思想。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戚继光抗倭 背景:元末明初到明中期倭寇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

戚继光组织“戚家军”开赴台州,九战九捷,荡平浙江倭寇,又开赴福建、广东、剿灭了倭寇。

郑成功收复台湾:1661年郑成功包围台湾城和赤嵌倭,1662年初,荷兰殖民者投降。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民族英雄。

1684年,清设置台湾府,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

抗击沙俄:17世纪中期沙俄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康熙帝命令清军发动进攻,沙俄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东段的边界

问题。1689年,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

葡萄牙占领澳门:1553年。

抗击外敌入侵

目的:为了加强同海外的联系。 条件:明前期,经济发展,国力强盛。

时间:1405年——1403年。

经过:1405年,从刘家港出发,到1433年,七次下西洋,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特点:时间早、规模大、路程远、次数多、涉及地区范围广。

意义: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郑和下西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