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第二十六中学八年级信息技术《程序设计简介》教案 苏教版
程序设计简介 教案

程序设计简介教案程序设计简介引言:程序设计是现代社会中一项重要的技能和职业,它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为了帮助学生初步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我设计了以下教案。
一、概述程序设计的定义和作用(200字)程序设计是通过编写一系列逻辑步骤,使计算机按照特定的要求执行任务的过程。
它在科技、工业、医疗等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程序设计,人们可以解决问题、提高效率,并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应用软件。
二、程序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要素(400字)1. 算法算法是程序设计的基础,是一系列定义良好的步骤,用于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
一个好的算法应该具有正确性、效率和可读性。
2. 数据结构在程序设计中,数据结构是指数据的组织方式和存储方式。
常见的数据结构有数组、链表、栈和队列等。
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可以提高程序的效率和可靠性。
3. 编程语言编程语言是程序设计的工具,它们用于描述算法和操作数据。
常见的编程语言有C++、Java和Python等。
每种编程语言都有其特定的语法和特性,选择适合的编程语言可以提高开发效率。
4. 软件开发工具软件开发工具是程序设计师的助手,可以提供代码编辑、编译、调试和测试等功能。
常用的软件开发工具有集成开发环境(IDE)、文本编辑器和调试器等。
三、程序设计的基本步骤(600字)1. 需求分析在程序设计之前,需要明确问题的需求和目标。
通过与用户和客户的交流,了解问题的背景和要求,确定程序的功能和设计目标。
2. 算法设计根据问题的需求,设计合适的算法来解决问题。
在这一步骤中,可以使用流程图、伪代码或具体的编程语言来描述算法的逻辑流程。
3. 编码实现将算法转化为具体的程序代码。
根据所选择的编程语言,使用合适的语法和命令来编写程序。
在编码过程中,要保持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4. 调试和测试对编写好的程序进行调试和测试,发现和修复其中的错误。
通过输入合适的测试数据,验证程序的正确性和效率。
调试和测试是程序设计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全国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全册第一篇第一单元第1节《程序设计与计算机软件》教学设计

全国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全册第一篇第一单元第1节《程序设计与计算机软件》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全国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全册第一篇第一单元第1节《程序设计与计算机软件》。
课程内容包括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程序设计语言的分类及其特点、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及其特点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程序设计语言的分类及其特点,掌握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及其特点,为后续学习程序设计奠定基础。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常用软件的使用,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有一定的了解。
在此基础上,本节课的内容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计算机软件的认识,为后续学习程序设计奠定基础。
同时,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等学科核心素养。
通过学习程序设计与计算机软件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学生能够提高信息意识,认识到计算机软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通过分析程序设计语言的分类及其特点,学生能够培养计算思维,学会运用计算机解决问题。
此外,本节课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让学生了解计算机软件的更新和发展趋势。
最后,通过学习计算机软件的版权和知识产权等知识,学生能够增强信息社会责任感,遵守法律法规,合理使用计算机软件。
三、学习者分析在开始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常用软件的使用,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能够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检索、文档编辑和图片处理等基本操作。
在此基础上,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素养,能够主动获取和处理信息。
在学习兴趣方面,学生对计算机编程和软件开发充满好奇,希望通过学习本节课了解程序设计与计算机软件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他们希望能够掌握一定的编程技能,以便更好地应对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需求。
八年级信息技术001(程序基本知识)教案 苏教版 教案

苏州市第二十六中学备课纸第页
教学课题程序基本知识一
2、VB程序的编写方法。
教学目标
1、掌握程序设计的过程;
2、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与算法的确定;
3、掌握VB程序的编写方法。
教学准备
网络教室、课件
集体备课意见和主要参考资料
教学参考书
页边批注
加注名人名言
苏州市第二十六中学备课纸第页教学过程
所翻筋斗(秒)数:n=2.3×1014÷(5.4×104)
一年的秒数:m=365×24×60×60=31536000
翻筋斗年数:y=n/m
编写VB程序
建立由窗体、图像与2个命令按钮所组成的程序界面。
学生探究:完成程序界面设计。
教师:展示学生作品并总结。
设置对象属性
学生探究:对象属性设置。
页边批注
苏州市第二十六中学备课纸第页
加注名人名言。
江苏省信息技术教材《程序设计简介》教学设计

江苏省信息技术教材《程序设计简介》教学设计一、学习内容分析本节课是苏科版八年级《初中信息技术》第四章第一节《程序设计简介》的内容。
主要内容是:了解计算机程序及程序与软件的相互关系,体验程序设计的主要过程。
程序设计需要经历分析问题、确定算法、编写程序、调试程序等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
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程序的执行过程,认识程序设计的基本流程,从而揭开计算机解决问题的神秘面纱。
二、学习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八年级学生,他们对新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同时逻辑思维趋于严密,有一定的观察、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通过之前的学习,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科学、技术和物理知识基础,但他们对计算机编程知之甚少,没有尝试过通过编程的方式对信息进行加工,在具体实践中发现问题、设计解决方法、运用相关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很欠缺。
三、教学策略本节课对学生较难掌握的程序设计,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学案例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生的基础,结合简单、有趣的的实例,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式学习,问题从学生对体重检测的关注入手,过渡到课题的研究学习。
通过解剖、分析一段大家感兴趣的“物理计算器”计算机程序入手,让学生体验程序的运行过程,认识程序的作用,培养学生进一步学习程序设计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
根据物理计算的问题,首先带领学生分析案例“重力的计算”,然后让学生举一反三完成“求浮力”,使学生掌握用计算机程序解快实际问题的过程。
四、学习目标(1)了解程序、计算机程序的概念;(2)通过“物理计算器”实例引入程序设计,让学生感受程序设计的独特魅力;(3)通过“求重力”、“求浮力”两个实例,让学生体验程序设计的主要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程序设计的兴趣;(4)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算法在程序中的作用。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前小实验:利用已有的器材(鸡蛋,烧杯,纯净水,盐水)如何区分两杯透明的液体?思考:请同学们猜想一下,为什么鸡蛋放入盐水会浮起来?(猜想1:鸡蛋的密度<盐水的密度;猜想2:鸡蛋收到的浮力>鸡蛋受到的重力)盐水的密度1100,鸡蛋的质量是0.049kg,鸡蛋的体积是0.000046。
八年级信息技术《程序设计简介》教案-苏教版

苏州市第二十六中学备课(bèi kè)纸第页教学课题程序设计简介教学目标1、了解程序设计语言的分类。
2、掌握程序设计的过程。
3、了解程序与软件的关系。
教学准备网络教室、课件集体备课意见和主要参考资料教学参考书页边批注加注名人名言苏州市第二十六中学(zhōngxué)备课纸第页教学过程〖讲授新课〗一、程序设计语言的分类程序设计语言可以分为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三种类型。
1、机器语言例:51+53由10110000 00110011 10110010 00110101 00000000 11000010六个二进制指令代码所组成。
优点:机器语言执行效率高。
缺点:记不住、难理解、效率低、不易维护。
2、汇编语言例:51+53指令代码为: MOV AL,33HMOV DL,35HADD DL AL优点:易理解。
缺点:大型程序难以开发,依赖于具体计算机。
3、高级语言例:51+53Let a=51Let b=53Let s=a+bPrint s目的:克服汇编语言的缺陷,提高编程和维护的效率特点:接近人们日常使用的自然语言(主要是英语)容易理解、记忆和使用可在不同计算机上通用对使用的符号、词汇、语法和语义等各种语言成分都有严格的规定意义:使程序设计的难度降低,导致了计算机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常用高级语言种类:适用于数值计算的FORTRAN语言易学好用的BASIC语言适用于编写系统软件的C语言。
解释与编译: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必须先翻译成二进制代码,计算机才能识别和执行,具体的翻译有解释和编译两种方式。
二、程序设计的过程页边批注确定算法编制程序调试程序举例:编写计算半径为8.5cm圆的周长和面积的程序。
步骤1、任务分析利用求圆周长公式L=2πR和求圆面积公式S=πR2 编写程序。
步骤2、确定算法将8.5输入计算机计算机2×3.14×8.5的值计算3.14×8.52的值输出计算值步骤3、选用BASIC语言编写程序。
全国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全册第一篇第一单元第2节《编写程序的步骤》教学设计

3. 对于设计编程问题的作业,检查学生的问题分析和算法设计是否合理,代码编写是否正确。
4. 对于课后练习题,检查学生的答案是否正确,是否存在理解上的偏差。
5. 对于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
4. 培养创新精神:编程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编写出具有创意的程序,从而培养创新精神。
5. 提高信息素养:通过学习编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提高信息素养。
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重点
(1)编写程序的基本步骤:问题分析、算法设计、编写代码、调试运行等。
(2)程序编写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算法设计
- 编写代码
- 调试运行
②关键词:问题分析、算法设计、编写代码、调试运行
③句子:按照问题分析、算法设计、编写代码、调试运行的步骤,逐步完成程序编写。
板书设计应具有艺术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例如,可以将编写程序的步骤设计成一幅有趣的漫画,以展示程序编写的整个过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同时,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例如,可以将关键词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标注出来,以突出重点,让学生一目了然。通过这样的板书设计,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编写程序的步骤,提高教学效果。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编写程序的步骤内容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编写程序的步骤教学目标和编写程序的步骤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编写程序的步骤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初二信息技术《程序与程序设计》教学设计

Print "已经隐藏图片"
End Sub
任务二
试运行程序显示/隐藏广州塔,并观察源代码。
学会运行一个程序,会打开源程序窗口修改程序的方法。
学生体验
1.进一步置疑:观察“显示”与“隐藏”广州塔的程序源,改变图片存放位置
2. 增加 “退出”按钮,编写相应代码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程序的概念及程序在计算机中的作用。
(2)初步了解学习程序设计的意义和方法。
(3)了解程序设计语言的种类及主要特点。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游戏程序的运行初步体验程序在计算机中的作用。
(2)通过观察由于修改程序的部分参数而引起程序运行结果的变化,感受程序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展示三种不同语言编写的程序)
机器语言:由0和1 组成的语言,机器能直接识别,但人很难记忆和识别。
汇编语言:采用英文缩写,比较容易记忆和识别。
高级语言:接近我们日常生活习惯,多为程序设计者使用。例如BASIC、C、Java等。
回答问题,体会机器语言、 汇编语言、 高级语言等几种语言的特点。
让学生对几种程序设计语言有初步印象。
教师演示
教师演示运行一个显示/隐藏广州塔的程序,提出要求:留心观察计算机是如何实现显示/隐藏广州塔?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Form1.Picture = LoadPicture("C:\guangzhoutower.jpg")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
初二信息技术《程序与程序设计》教学设计
初中信息技术《程序设计简介》教学设计

初中信息技术《程序设计简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程序设计的概念和分类2.程序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步骤3.程序设计语言的选择和应用场景4.程序设计实践案例分析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步骤和语言选择的方法。
教学难点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如何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讲授结合实践的教学方法。
在讲解相关概念和原理的同时,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和编程实践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段简单的程序代码或一个常见的计算机应用场景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2. 概念讲解(15分钟)通过讲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引导学生了解程序设计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同时,介绍常见的程序设计语言和其应用场景,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程序设计语言进行学习。
3. 原理讲解(15分钟)通过讲解程序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步骤,引导学生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思维方法。
重点介绍问题分析、算法设计、编程实现和测试调试等环节,帮助学生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4. 案例分析(20分钟)通过分析一些实际问题的程序设计解决方案,引导学生理解程序设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作用。
通过小组讨论和学生发表意见,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5. 编程实践(30分钟)根据教材提供的编程实践案例,让学生动手编写代码来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总结与展望(5分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学生所学的知识点和实践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市第二十六中学备课纸第
页
教学课题程序设计简介
教学目标
1、了解程序设计语言的分类。
2、掌握程序设计的过程。
3、了解程序与软件的关系。
教学准备
网络教室、课件
集体备课意见和主要参考资料
教学参考书
页边批注苏州市第二十六中学备课纸第页
教学过程
页边批注
〖讲
授新课〗
一、程序设计语言的分类
程序设计语言可以分为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三种类型。
1、机器语言
例:51+53
由10110000 00110011 10110010 00110101 00000000 11000010六个二进制指令代码所组成。
优点:机器语言执行效率高。
缺点:记不住、难理解、效率低、不易维护。
2、汇编语言
例:51+53
指令代码为:MOV AL,33H
MOV DL,35H
ADD DL AL
优点:易理解。
缺点:大型程序难以开发,依赖于具体计算机。
3、高级语言
例:51+53
Let a=51
Let b=53
Let s=a+b
Print s
目的:克服汇编语言的缺陷,提高编程和维护的效率
特点:接近人们日常使用的自然语言(主要是英语)容易理解、记忆和使用可在不同计算机上
通用对使用的符号、词汇、语法和语义等各种语言成分都有严格的规定
意义:使程序设计的难度降低,导致了计算机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常用高级语言种类:适用于数值计算的FORTRAN语言
易学好用的BASIC语言
适用于编写系统软件的C语言。
解释与编译: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必须先翻译成二进制代码,计算机才能识别和执行,
具体的翻译有解释和编译两种方式。
二、程序设计的过程
确定算法编制程序调试程序
举例:编写计算半径为8.5cm圆的周长和面积的程序。
步骤1、任务分析
利用求圆周长公式L=2πR和求圆面积公式S=πR2 编写程序。
步骤2、确定算法
将8.5输入计算机
计算机2×3.14×8.5的值
计算3.14×8.52的值
输出计算值
步骤3、选用BASIC语言编写程序。
Let R=8.5
Let L=2*3.14*R
L et S=3.14*R*R
Print “半径为8.5cm的圆周长是:” L
Print “半径为8.5cm的圆面积是:” S
步骤4、进入BASIC状态,输入、运行与调试程序。
学生实践:
下载“进入Basic”文件压缩包并解压到桌面,双击文件夹中的“Progr am.vb p”文件,运行程序,观察结果。
修改程序,将加法程序修改成计算半径为8.5cm圆的周长和面积的程序,运行程序,观察结果。
三、程序与软件
软件是计算机程序、数据和相关文档资料的集合,程序是软件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体验:下载“竞赛评分器”程序,并运行,输入数据观察结果。
〖课堂小结〗
本课重点是掌握使用高级语言设计程序的过程:确定算法、编制程序和调试程序。
苏州市第二十六中学备课纸第页
板书设计
页边批注课件
作业设计
学生实践:
1、下载“进入Basic”文件压缩包并解压到桌面,双击文件夹中的“Program.vbp”文件,
运行程序,观察结果。
2、修改程序,将加法程序修改成计算半径为8.5cm圆的周长和面积的程序,运行程序,观
察结果。
学生体验:下载“竞赛评分器”程序,并运行,输入数据观察结果。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