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体格检查要点

合集下载

常见头痛疾病诊断要点及头痛问诊流程

常见头痛疾病诊断要点及头痛问诊流程

常见头痛疾病诊断要点及头痛问诊流程今天我们回到“头痛学习”,来总结⼀下常见头痛疾病的诊断标准,以及遇到头痛患者时的问诊流程。

问诊是我们诊断疾病的关键,病史为王道,修炼好问诊的基本功,才能更准确、更快地诊断疾病。

常见头痛疾病的诊断要点紧张型头痛Keypoints: 轻中度头痛、紧箍样或压迫性头痛、⽆恶⼼呕吐、可有畏光或畏声、单次持续时间30分钟-7天解读:程度的鉴别以是否影响⽇常⼯作⽣活为依据,若⽇常⼯作⽣活不受影响,为轻度;若影响⽇常⼯作⽣活,但可以继续⼯作⽣活,为中度;若⽇常⼯作⽣活被迫中⽌,为重度。

畏光和畏声可出现其中之⼀,⼀般不会出现恶⼼呕吐,这是可以与偏头痛相鉴别的点。

常见的诱发因素有压⼒、情绪影响。

若每⽉发作<1天,既往发作在10次以上,为偶发性紧张型头痛;若每⽉发作在1-14天,超过3个⽉,既往发作超过10次,为频发性紧张型头痛;若每⽉发作在15天以上,超过3个⽉,为慢性紧张型头痛。

注:在《国际头痛分类第三版(中⽂版)》中是翻译成“紧张型头痛”,不是通常认为的“紧张性头痛”,⼀字之差,个⼈认为是⾮常有必要关注的,在之前的推送中也给出了个⼈的理解,“型,代表类型”,“性,代表性质”,紧张型头痛更多的是强调头痛发作时“紧箍样、压迫感”这种感受,丛集性头痛则因为有“丛集期”的存在,所以强调头痛发作的性质。

偏头痛Keypoints: 中重度头痛、反复发作的单侧头痛、搏动性头痛、可有恶⼼呕吐、可有畏光和/或畏声、⽇常体⼒活动可加重,单次持续时间4-72⼩时、可有先兆解读:程度的鉴别与前⾯讲的相同,偏头痛的疼痛程度⼀般⽐紧张型头痛剧烈。

在头痛的时候可伴随恶⼼呕吐、畏光畏声,或者对⽓味敏感,以上的症状可伴随出现其中之⼀或其中⼏项。

常见的诱发因素有疲劳、压⼒、睡眠过多或过少、脱⽔、饮⾷、天⽓变化、情绪影响,⼥性患者则很多与⽉经周期有关,另外还有⼀部分患者有卵圆孔未闭,这也是引起偏头痛的病因之⼀,不应忽视。

头痛的部分鉴别

头痛的部分鉴别

神经内科头痛的鉴别1、颅内病变引起的头痛:疼痛多较剧烈,多为深部的胀痛、炸裂样痛,常不同程度地伴有呕吐、神经系统损害体征、抽搐、意识障碍、精神异常以至生命体征的改变。

如脑膜脑炎、脑血管病、颅内肿物及颅内压增高、低颅压综合征;2、紧张性头痛(肌收缩性头痛):系因头颈部肌肉持续收缩所致,多为前头部、枕颈部或全头部持续性钝痛。

病因大多为精神紧张或焦虑所致,也可继发于血管性头痛或五官病变的头痛,有时为头颈部肌炎、颈肌劳损或颈椎病所致。

3、神经官能症及精神病引起的头痛:焦虑症头痛多伴有明显的焦虑不安表现。

抑郁患者也常有头痛,抑郁症状反被忽略,应高度警惕。

癔症的头痛多部位不定,性质多变,且有其他癔病表现,症状夸张,常号哭、翻滚、呼叫,除有零乱的感觉障碍和双侧腱反射亢进外,体检及神经系统无其他异常。

当询问病史及查体以吸引其注意力后,头痛可明显减轻,暗示治疗可迅速痊愈。

4、低颅压综合征:由于脑体积减小、脑脊液的减少或脑内血液量的减少形成颅内总的体积减少而使颅压下降,并且造成一系列的临床表现,临床分为症状性低颅压和原发性低颅压,主要表现为头痛剧烈,呈全头痛或枕颈额颞持续性胀痛或无固定位置痛,可向项肩部放射。

坐位站立及活动时头痛加剧,多在平卧或头低脚高位时头痛减轻或消失。

常伴恶心呕吐,耳鸣,畏光,眩晕,步态不稳。

少数可短暂的晕厥发作,精神障碍,抽搐,心悸,出汗,站立式头痛加剧可能与脑脊液压力减低本身以及站立式脑穹窿面的疼痛敏感结构移位有关。

体格检查部分有直立时脉搏徐缓、颈强直、颈部肌肉压痛、克氏征阳性、双侧或一侧外展神经不全麻痹眼底视乳头迷糊,神经系统亦可无阳性体征。

颅内压低颈部抵抗较真行脑膜刺激征出现的颈部抵抗轻。

神经内科急性头痛的评估与处理

神经内科急性头痛的评估与处理

脑脊液检查结果异常,需要住 院进一步评估和治疗。
急性头痛的出院标准
症状缓解
患者的头痛症状明显减轻,日常 生活基本不受影响。
体征稳定
神经系统检查无明显异常,生命 体征平稳,无明显并发症。
预后良好
经治疗后,患者预后良好,可安 全回家休养。
家属理解
家属充分理解患者的病情,能够 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并提供良 好的家庭护理。
定期运动
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免疫力, 降低并发症风险。
急性头痛的住院适应证
1 1. 严重头痛
2 2. 意识障碍
严重头痛,例如剧烈疼痛或无 法忍受的疼痛,可能需要住院 观察和治疗。
意识模糊、嗜睡、昏迷等意识 障碍提示可能存在严重疾病, 需要立即住院治疗。
3 3. 神经系统症状
4 4. 脑脊液检查
出现神经系统症状,例如肢体 无力、麻木、言语不清、视力 障碍等,需要住院进行详细检 查。
此外,根据临床情况,可能还需要进行其他专项检查,例如脑脊液检查、激 素水平检测、自身抗体检测等。
急性头痛的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对急性头痛的诊断至关重要,有助于排除严重疾病,例如脑出血、脑梗塞、脑膜炎等。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头颅CT和头颅MRI。 头颅CT可快速诊断颅内出血,对急性脑梗塞的诊断效果不如MRI。 头颅MRI对脑出血、脑梗塞、脑炎、脑肿瘤等的诊断敏感度高,可显示脑组织细节,但检查时间较长。 选择何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取决于患者的临床症状、病史以及医生对疾病的判断。
预防性药物
对于频繁或严重的头痛,可能需要使用预 防性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或抗抑郁药。
其他药物
针对头痛的具体病因,例如抗癫痫药或抗 病毒药,可能被用作治疗。
急性头痛的非药物治疗

体格检查基本方法、一般检查及头颈部检查问答题

体格检查基本方法、一般检查及头颈部检查问答题

体格检查基本方法、一般检查及头颈部检查问答题体格检查是医学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仔细的观察和检查患者的身体状况,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

在体格检查中,一般会包括一般检查和特殊部位检查,其中头颈部检查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部分。

下面将详细介绍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一般检查及头颈部检查的相关内容。

一、体格检查基本方法1.1 观察:首先要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面色、精神状态、营养状况等。

1.2 触诊:通过触诊可以了解患者的皮肤温度、湿度、紧张度等情况,同时也可以检查淋巴结、脏器等。

1.3 叩诊:叩诊是通过敲击患者身体表面来观察声音和震颤情况,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腔体的情况。

二、一般检查2.1 体温:通过测量患者的体温可以了解患者是否有发热情况,进而判断是否有感染等病情。

2.2 脉搏:检查患者的脉搏可以了解心率和心律是否正常,也可以初步判断是否有心血管疾病。

2.3 呼吸: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和深度可以了解呼吸系统是否正常,也可以初步判断是否有呼吸道疾病。

三、头颈部检查3.1 头部外观:观察患者的头部外观,包括头发、头皮、颅骨等,可以初步了解是否有外伤或其他异常情况。

3.2 眼部检查:检查患者的眼睛包括瞳孔大小、对光反射、眼球运动等,可以初步了解是否有眼部疾病。

3.3 口腔检查:检查患者口腔内部情况,包括牙齿、舌头、咽部等,可以了解口腔健康状况。

四、常见问题4.1 为什么要进行体格检查?体格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为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4.2 体格检查是否需要专业设备?一般的体格检查并不需要专业设备,医生可以通过简单的检查方法来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

4.3 体格检查是否会有不适感?体格检查一般不会有明显的不适感,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和需求来进行检查,尽量减少不适感。

五、总结体格检查是医学诊断的重要环节,通过仔细的观察和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

一般检查和头颈部检查是体格检查中的重要内容,通过这些检查可以初步判断患者是否有疾病或异常情况。

头痛与TCD检查

头痛与TCD检查

头痛与TCD检查一、引言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它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紧张型头痛、偏头痛、颈源性头痛等。

为了准确诊断头痛的原因,医生通常会采用一系列检查手段。

其中,颅内血流动力学检查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评估脑血流来帮助确定头痛的原因。

本文将详细介绍头痛与TCD检查的相关内容。

二、TCD检查的介绍TCD(Transcranial Doppler)检查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通过超声波技术评估颅内血流速度和血流方向。

它可以提供关于脑血流动力学的信息,包括血流速度、血流阻力指数等。

TCD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头痛的类型和原因,以便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三、TCD检查的步骤1. 患者准备:在进行TCD检查前,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准备:- 避免饮食和咖啡因刺激,以免影响血流速度。

- 停止使用可能干扰超声波信号的药物,如镇静剂和血管扩张剂。

- 保持头部和颈部舒适的姿势,以便医生能够更好地进行检查。

2. 检查过程:TCD检查通常由专业的医生或技术人员进行,包括以下步骤:- 患者躺在床上,面向上方。

- 医生在患者的头部涂抹适量的凝胶,以提高超声波的传导效果。

- 医生使用TCD探头轻轻按压患者的头部,以获取脑血流的超声波信号。

- 在检查过程中,医生可能会要求患者进行一些特定的动作,如深呼吸或转动头部,以评估血流的变化。

- 检查通常持续15-30分钟,根据需要可能会延长。

四、TCD检查的临床应用TCD检查在头痛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偏头痛的评估: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头痛,TCD检查可以帮助评估偏头痛患者的脑血流情况。

研究表明,偏头痛患者的脑血流速度和血流阻力指数可能存在异常,TCD 检查可以帮助确定偏头痛的类型和程度。

2. 血管性头痛的鉴别诊断:血管性头痛是一类由血管扩张和收缩引起的头痛,如群集头痛和血管性偏头痛。

TCD检查可以评估颅内血流的动态变化,帮助鉴别血管性头痛和其他类型的头痛。

头痛诊疗方案

头痛诊疗方案

头痛诊疗方案第1篇头痛诊疗方案一、项目背景头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其病因繁多,涉及多个学科领域。

为提高头痛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特制定本诊疗方案。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明确头痛病因,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缓解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2. 原则:遵循循证医学原则,注重个体化治疗,提倡多学科合作,确保诊疗过程合法合规。

三、诊疗流程1. 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头痛发作的起病时间、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等,了解头痛诱发因素、既往病史、家族史等。

2. 体格检查:进行全面神经系统检查,关注头痛相关体征。

3. 辅助检查:(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及隐血试验,了解有无感染、贫血等。

(2)生化检查: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等。

(3)影像学检查:头颅CT或MRI,必要时行MRA、DSA等检查,排除颅内病变。

(4)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排除心脏疾病。

4. 诊断:(1)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明确头痛病因。

(2)依据国际头痛分类标准,进行头痛类型诊断。

5. 治疗方案:(1)病因治疗: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2)对症治疗:缓解头痛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① 非药物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诱因,进行心理干预、物理治疗等。

② 药物治疗:根据头痛类型,选择相应药物治疗。

a. 偏头痛:非甾体抗炎药、曲普坦类药物、抗抑郁药等。

b. 紧张型头痛:非甾体抗炎药、肌肉松弛剂、抗抑郁药等。

c. 副鼻窦炎相关性头痛: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抗过敏药物等。

③ 介入治疗:对于难治性头痛,可考虑神经阻滞、射频消融等介入治疗。

6. 随访与评估:(1)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2)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关注心理健康。

四、诊疗团队1. 主体团队: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耳鼻喉科、眼科、心理科等。

2. 多学科合作:根据患者病情,邀请相关科室参与诊疗。

五、合规性保障1. 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确保诊疗过程合法合规。

头痛的分类与诊断方法

头痛的分类与诊断方法

头痛的分类与诊断方法一、引言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

它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所引起,包括生活方式、环境因素以及身体健康状态等。

针对头痛的准确分类和诊断方法,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并治疗患者。

二、头痛的分类1.根据头部区域分类:头痛可分为全头痛和局部性头痛两类。

全头痛指整个头部都感到不适,而局部性头痛则仅限于某个特定的区域。

2.根据发作性与持续性分类:头痛可以分为发作性和持续性两类。

发作性头痛是指出现阵发性或间断性的头痛,如偏头痛;而持续性头痛是指长时间持续存在的头痛,如紧张型头痛。

3.根据诱因分类:在临床上,还可以将头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原发性头痛是指无明显器质性原因造成的,如偏头痛和紧张型头痛;而继发性头痛是由其他疾病、损伤或药物使用引起的。

三、常见头痛类型与诊断方法1.偏头痛:偏头痛是一种周期性的、阵发性的、单侧性脑血管源性头痛,常伴有恶心、呕吐和光和声过敏等。

诊断偏头痛需要满足以下标准:具有至少5次发作的特征性头痛、每次发作持续4-72小时,并且满足两个或多个辅助表现。

2.紧张型头痛:紧张型头痛是最常见的类型之一,表现为双侧颞部或额间区域紧缩感。

主要诊断标准包括:至少10天每月出现头痛,持续30分钟到7天;双侧颞部或额间区域出现压迫、紧张样感觉。

3.突发严重一侧头痛(突发型枕神经节炎):这种类型的头痛以突然出现的一侧剧烈脑后放射至眶周区为特征。

确诊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临床表现典型;神经影像学检查提示枕神经节炎的结果;其他原因引起的头痛已被排除。

四、头痛的诊断方法1.详细病史询问:医生通过询问患者的病史来辅助定位和确定头痛的类型。

包括头痛出现的频率、持续时间、特点以及伴随症状等。

2.体格检查:医生会进行一些体格检查,如测量血压、听取心肺音、检查颈部活动范围等,以评估患者的身体健康情况,并排除其他可导致头痛的潜在原因。

3.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可以帮助评估患者的全身性特征,如血常规、血生化指标和脑脊液分析等。

头痛鉴别诊断

头痛鉴别诊断

头痛鉴别诊断
简介
头痛是常见的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

准确的头痛鉴别诊断对于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档将介绍头痛的常见鉴别诊断方法。

前提条件
在进行头痛鉴别诊断之前,应了解以下方面:
1. 病例回顾: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和禁忌症。

2. 相关疾病:对于头痛可能的原因,应有所了解,如偏头痛、紧张性头痛、群集性头痛等。

头痛鉴别诊断方法
1. 种类鉴别:根据头痛的性质和特点进行分类鉴别。

常见的分类包括:
- 偏头痛:单侧搏动性头痛,伴有恶心、呕吐和光敏感。

- 紧张性头痛:头部全面紧束感,可以是持续性或间歇性。

- 群集性头痛:剧烈的单侧眼眶或颞部疼痛,伴有眼部充血和
流泪。

2. 体格检查:通过仔细的身体检查来排除其他可能的原因。


能的检查包括:
- 血压测量:高血压可能是头痛的原因之一。

- 眼底检查:检查是否有视神经病变等眼部问题。

- 神经系统检查:检查一侧或双侧肌力、感觉和反射是否异常。

3. 辅助检查:如有需要,可以进行一些辅助检查以进一步确定
头痛的原因。

- 头部CT或MRI:排除颅内病变,如肿瘤或脑出血。

- 血液检查:检查血常规、炎症标志物、甲状腺功能等。

- 脑脊液检查:对于怀疑有脑膜炎或颅内感染的患者进行。

结论
头痛鉴别诊断是确定适当治疗方案的关键一步。

通过对头痛类型的分类鉴别、细致的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可以更准确地确定头痛的原因。

为患者提供合适的治疗和管理建议,有助于缓解头痛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头痛体格检查要点
1.生命体征:体温,呼吸,脉搏,血压
2.心血管:心率,节律,杂音;颞动脉、颞下颌关节触痛。

3,头颅:有无外伤。

4.五官:眼(角膜透明度,瞳孔大小和反应,眼外运动,眼底),牙龈,扁桃体,鼻窦。

5.颈部:有无颈部强直。

6.神经系统:意识状态,神经学检查,小脑运动,外周运动,感觉功能。

问诊要点
1.起病情况,头痛部位及性质等。

2.职业,家庭关系,睡眠习惯。

3.既往发作史。

4.外伤,中毒,感染,用药史。

【病因和主要病理生理改变】
1.急症病因
(1)感染性病变
脑膜炎、急性化脓性鼻窦炎、急性乳突炎或牙龈炎、颅内脓肿。

(2)牵引性头痛
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或硬膜外血肿、脑实质内出血、缺血性脑病、脑肿瘤、高血压急症或紧迫状态、其他引起颅内压升高或严重降低病变。

(3)颅外病变
青光眼、颅神经痛、视神经炎、颈部脊髓病变。

(4)炎症性病变
颞动脉炎、多发性结节性动脉炎。

2.潜在致命性头痛线索
(1)新出现剧烈头痛。

(2)有生以来最剧烈的头痛。

(3)中老年新发头痛。

(4)突发的“雷鸣样”发作。

(5)劳累、咳嗽、用力大便后加剧。

(6)意识或精神状态改变。

(7)伴发热或脑膜刺激征。

(8)局灶神经系统体征。

【院前处理】
1.注意患者生命体征。

2.建立静脉通路。

【急诊检查】
(一)基本检查
1.完备病史和神经系统查体。

2.结合病史作相应检查。

(二)备选检查
1.血常规。

2.肾功能,电解质,血糖。

3.动脉血气。

4.血沉(怀疑颞动脉炎)。

5.碳氧血红蛋白(怀疑一氧化碳中毒)。

6.心电图。

7.头颅适应证
(1)根据病史和查体诊断仍未明确。

(2)急性,剧烈头痛或首次发作头痛。

(3)晨起反复发作头痛。

(4)咳嗽或用力大便时头痛加重。

(5)有局灶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6)颅内压增高征象。

(7)头痛伴顽固性呕吐。

(8)头痛伴发热,皮疹。

(9)头痛伴脑膜刺激征。

(10)意识或精神状态改变。

(11)创伤有关的头痛。

8.头颅
(1)怀疑脑干病变。

(2)怀疑后颅凹病变。

9.腰椎穿刺
(1)怀疑颅内感染。

(2)怀疑蛛网膜下腔出血,头颅阴性。

10血管造影(怀疑非偏头痛性血管性头痛)。

11.静脉窦造影(怀疑静脉窦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