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苗圃规划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苗圃设计说明

苗圃设计说明

苗圃规划设计说明书
1.本方案为校内苗圃的规划设计图,占地约为6000平方米,
其主要功能是满足学校育苗需求和学生实训。

2.以学校育苗,藏苗为导向,功能明确,布局简洁明朗。


充分考虑到育苗的方便实用,同时具有一定的景观效果。

3.瘾棚采用钢管结构支撑,上罩遮阴网;工作杂物间采用红
砖砌筑,屋面铁皮。

4.园林采用透水砖铺装。

5.水泥块砌砖五级阶梯,上可放置盆苗。

6.边线种植紫叶小糪(1m宽)。

7.空旷地方铺种草皮及栽种少量乔木,注意乔木栽种不能影
响苗木培育区的采光。

苗圃设计说明书

苗圃设计说明书

苗圃设计说明书一、引言本设计说明书旨在介绍苗圃设计的方案和施工方法,以达到优雅美观的园林效果。

设计师将以细致入微的规划和品质保证为目标,满足客户对于美丽园林的追求。

二、概述1. 设计目标本次设计旨在创建一个绿意盎然的苗圃,包括各种树木、花草和其他植物,以及设计合理的步道系统和景观照明设施,从而打造一个优雅、舒适、安全的生态环境。

2. 场地分析针对不同种植植物的需求,设计师对场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评估。

根据场地的土壤质量、水源供应和光照条件等因素,确定了植物的布局和种植方案。

三、设计策略1. 植物选择考虑到苗圃的长期运营和维护,设计师选择了经济耐用、美观易养的植物品种。

同时,根据生长速度和互补性原则,合理搭配了各种绿化植物,以保持苗圃的持久美观。

2. 空间布局根据场地的尺寸和客户对功能的需求,设计师将苗圃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包括展示区、种植区和休闲区等。

每个区域都有独特的设计元素和植物配置,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园林景观。

3. 建筑结构为了与自然环境相协调,设计师选用了简洁、自然材料为主的建筑结构。

如木质亭子、石头小径和自然形状的花坛等,以营造出具有温馨感的自然氛围。

四、施工方法1. 土地准备在苗圃建设开始前,需要对场地进行土地准备。

包括除草、松土、改善土壤质量等一系列工作,以确保植物的良好生长环境。

2. 种植技巧根据植物的特性,采取合适的种植技巧。

例如,选择适合的季节进行栽培,合理控制灌溉和施肥等,以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

3. 环境建设苗圃的环境建设包括建造步道、设置照明设施和安装喷泉等。

设计师将根据场地的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施工方法和工艺,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五、养护与维护1. 定期修剪为保持植物的形态优美,设计师建议定期对树木、花草进行修剪和整理,以控制生长速度,并修剪出有艺术感的造型。

2. 病虫害防治为应对植物可能遭受的病虫害问题,设计师建议定期检查植物的健康状况,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理措施,以保持苗圃的整体健康。

园林苗圃规划设计内容

园林苗圃规划设计内容

苗木知识园林苗圃规划设计内容-外业工作(一)踏查确定困地的范围,并进行有关经营条件和自然条件的调查.(二)测绘地形图以1/500-1/200。

比例渊绘平面地形图,有关的明显地物应尽量绘人.《三)土壤、病虫害调查调查土层厚度、机械组成、pH硫、地下水位及病虫害种类和感染程度。

(四》气象资料的收集在当地气象台(站)了解气象资料。

二、苗圃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一)生产用地的区划1.播种区播种苗要求精细管理•幼苗阶段对不良环境条件抵抗力弱故应把播种区选在地势平坦.土坡肥沃、疏松,灌水、排水方便,背风向阳的地方。

2•营养繁殖区是培育扦插苗、根插苗、埋条苗的地区。

应设臵在土壤条件中等、面积较大、土层较厚的地段。

营养繁殖区不像播种区那样要求严格,但对水分条件要求较高,因此应选设在灌溉方便的圃地上。

3.移植区需要进一步培育较大苗木时,依规格要求和生长速度的不同.往往每隔2--3年还要再移一次,逐渐扩人株行距,增加营养面积| 更多文章/ 红枣批发编辑:xzhzwk4.大苗区培育植株的规格、苗龄均较大并经过整形的各类大苗的耕作区。

在本区堵育的苗木,通常是在移植区进行过一次或多次移植的移植苗。

大苗区特点是株行距大,培育的苗木大.规格高,根系发达.可以满足园林绿化特殊需要(如树冠形态、干高、干粗等)高标准大苗。

设在土层深厚、地下水位较低、主要干道或运愉方便的地段。

5.采德目区为了获得优良的插条、接撼等策殖材料,可利用零散地块,但要土城深厚、肥沃及地下水位较低.6试脸区用于引人新的树种、品种和进行一些育苗技术的试验等。

(二)辅助用地区划一般大狱苗圃的辅助川地占总面积的15%-20%,中、小型苗口占18%A-25%.1.房及场院一般设在有利于育苗的区域.最好靠近苗圃中心区。

2.道路系统的设互一般设有一、二、三级道路和环路。

一级路(主千道》多以办公室、管理处为中心(一般在圃地的中央附近)。

设臵1条或相互垂直的2条路为主干道,宽6-sm,其标高应高于耕作区20 cm.二级路通常与主干道相垂直,与各耕作区相连接,一般宽4m,其标高应高于耕作区10 cm.中、小型苗圃可不设二级路;三级路是沟通各耕作区的作业路,一般宽 1.52.0 m;在大型苗圃中,为了运愉方便,需在苗圃周围设臵环圃路。

园林苗圃设计说明书

园林苗圃设计说明书

园林苗圃规划设计说明书——成都理工大学东区姓名:邹金成班级:园林2班指导教师:陈文德园林苗圃规划设计说明书该园圃位于成都理工大学东区,总面积为20公顷。

所在地位于居民区、校区、生活区三区结合的地带,四周交通便利,环境优异。

一、总论1.经营条件(1)苗圃地位于成都理工大学东区,是园林专业实验基地,学生在苗圃地实习,不仅可以补充临时劳动力,也便于学生实地实践。

(2)苗圃地四周设路,交通便利,大型车辆可以通行,便于苗木出圃和材料物资运输。

(3)苗圃地电力充足,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指导和机械化条件。

(4)苗圃地处于学校东苑住宅区,环境条件优异,周围没有污染源和化工厂等的存在。

(5)该苗圃属于中型苗圃,苗圃主要供给成都市区绿化和学校绿化的需求,随着城市绿化的发展,园林苗圃的发展前景会越来越好。

2.自然条件(1)该园圃地形简单,无较大起伏,是典型的平原地形。

(2)园圃地属于成都市,气候湿润,多雨少风。

周围无工业区和化工厂,无污染源,水质优良,纯净,利于苗圃生长。

(3)苗木适宜生长在有一定沙质土壤和轻黏质土壤,还应注意土层厚度、结构和肥力,以及一定的酸碱度。

园圃周围应当植物茂密,种类繁多。

(4)该区域的病虫害主要有白粉病、枯叶病、叶斑病等,而且该区域杂草繁多,不及时清除的话,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不利。

3、客土:在自然土壤中所应添加的其他物质为:1)纤维材料,即可增加客土的有机质含量,又可防止土壤粒子散落;2)各类肥料(无机肥和有机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3)土壤改良剂(如保水剂、粘合剂和土壤稳定剂),提高客土保水性,增强团粒结构性和稳定性。

二、设计部分1.说明苗圃的面积和计算方法(1)各树种育苗所需土地面积计算乔木类育苗面积为52000㎡;灌木类育苗面积为40000㎡;草本类育苗面积为32000㎡;竹类育苗面积为16400㎡;藤本类育苗面积为20200㎡。

(2)所有树种育苗所需土地面积计算所有树种育苗所需土地面积为160600㎡。

园林苗圃各区域如何规划设计

园林苗圃各区域如何规划设计

1、生产用地的区划1.作业区及其规格生产用地面积占苗圃总面积的80%左右,为了方便耕作,通常将生产用地再划分为若干个作业区。

所以,作业区可视为苗圃育苗的基本单位,一般为长方形或正方形。

作业区长度依苗圃的机械化程度确定;作业区宽度依圃地土壤质地与地形是否有利于排水确定,并应考虑排灌系统的设置、机械喷雾器的射程、耕作机械作业的宽度等因素;作业区方向依圃地的地形、地势、坡向、主风方向、形状等情况确定。

小型苗圃一般使用小型农机具,每一作业区的面积可为~1hm2,长度可为50~200m。

大、中型苗圃一般使用大型农机具,每一作业区的面积可为1~3hm2,或更大些,长度可为200~300m。

作业区的宽度一般可为40~100m,便于排水的地形与土壤质地可宽些,不便排水的可窄些;同时要考虑喷灌、机械喷雾、机具作业等要求达到的宽度。

长方形作业区的长边通常为南北向。

地势有起伏时,作业区长边应与等高线平行。

地形形状不规整时,可划分大小不同的作业区,同一作业区要尽可能呈规整形状。

2.各育苗区的设置苗圃生产用地包括播种繁殖区、营养繁殖区、苗木移植区、大苗培育区、采种母树区、引种驯化区(试验区)、设施育苗区等,有些综合性苗圃还设有标本区、果苗区、温床区等。

播种繁殖区为培育播种苗而设置的生产区。

播种育苗的技术要求较高,管理精细,投入人力较多,且幼苗对不良环境条件反应敏感,所以应选择生产用地中自然条件和经营条件最好的区域作为播种繁殖区。

人力、物力、生产设施均应优先满足播种育苗要求。

播种繁殖区应靠近管理区;地势应较高而平坦,坡度小于2°;接近水源,灌溉方便;土质优良,深厚肥沃;背风向阳,便于防霜冻;如是坡地,则应选择自然条件最好的坡向。

营养繁殖区为培育扦插、嫁接、压条、分株等营养繁殖苗而设置的生产区。

营养繁殖的技术要求也较高,并需要精细管理,一般要求选择条件较好的地段作为营养繁殖区。

培育硬枝扦插苗时,要求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而湿润。

苗圃规划说明书(大全五篇)

苗圃规划说明书(大全五篇)

苗圃规划说明书(大全五篇)第一篇:苗圃规划说明书苗圃设计说明大纲1.总论(本次作业不必写此部分)主要叙述苗圃的经营条件和自然条件,并分析其对育苗工作的有利和不利因素以及相应的改造措施。

(1)经营条件①苗圃所处位置,当地的经济、生产、劳动力情况及其对苗圃生产经营的影响。

②苗圃的交通条件。

③电力和机械化条件。

④周边环境条件。

⑤苗圃成品苗木供给的区域范围,对苗圃发展展望,建圃的投资和效益估算。

(2)自然条件①地形特点。

②土壤条件。

③水源情况。

④气象条件。

⑤病虫草害及植被情况。

2.设计部分(本次作业主要完成此部分)(l)苗圃的面积计算①各树种育苗所需土地面积计算。

②辅助用地面积计算。

(2)苗圃的区划说明①作业区的大小。

②各育苗区的配置。

③道路系统的设计。

④排灌系统的设计。

⑤防护林带及防护系统(围墙、栅栏等)的设计。

⑥管理区建筑的设计。

(本次不做)⑦设施育苗区温室的设计。

(3)育苗技术设计①培育苗木的种类。

②培育各类苗木所采用的繁殖方法。

③各类苗木栽培管理的技术要点。

④苗木出圃技术要求。

第二篇:实训报告一苗圃规划说明书实训报告一苗圃设计说明书假设学校有100亩土地用于园林苗圃建设,请查阅相关资料,撰写苗圃设计说明书。

H 1.总论(本次实训报告不必写此部分)主要叙述苗圃的经营条件和自然条件,并分析其对育苗工作的有利和不利因素以及相应的改造措施。

(1)经营条件①苗圃所处位置,当地的经济、生产、劳动力情况及其对苗圃生产经营的影响。

②苗圃的交通条件。

③电力和机械化条件。

④周边环境条件。

⑤苗圃成品苗木供给的区域范围,对苗圃发展展望,建圃的投资和效益估算。

(2)自然条件①地形特点。

②土壤条件。

③水源情况。

④气象条件。

⑤病虫草害及植被情况。

2.设计部分(本次实训报告主要完成此部分)(l)苗圃的面积计算①各树种育苗所需土地面积计算。

②辅助用地面积计算。

(2)苗圃的区划说明①作业区的大小。

②各育苗区的配置。

③道路系统的设计。

园林苗圃基地规划设计方案

园林苗圃基地规划设计方案

园林苗圃基地规划设计方案基本要求一、目的本园林苗圃基地是属于以公司为依托而建立的经营类型。

其目的主要是满足本公司园林绿化工程施工需要,加速资金周转,同时兼顾观光休闲之功能。

为此,我们园林苗圃基地的建设,其规模、品种、规格、数量应以基本满足公司每年园林绿化工程需求量为依据。

同时根据市场发展趋势对部分品种,数量进行适时调整。

二、原则园林苗圃基地规划设计和建设应根据当地的气象条件,地理环境,圃地的土壤条件、坡度、坡向、地下水位的高低来合理规划和布局。

始终要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

三、基本要求根据以上经营类型和目的,对园林规划设计方案,特作如下基本要求,仅供参考:(一)耕作区的设置1、耕作区是苗圃生产进行育苗的基本单位。

其长度根据机械化程度而定,一般完全机械化为200-300米,畜耕50-100米,耕作区宽度由苗圃土壤质地和地形是否有利于排水而定,一般为40-100米;2、耕作区方向应根据圃地的地形、地势、坡向、主风方向等因素考虑。

坡度较大时,耕作区边长应平行于等高线。

耕作区长边最好采用南北方向,便于苗木采光均匀,利于生长。

(二)生产用地的配置1、播种区:播种区应选择全圃地自然条件和经营条件最有利的地段作为播种区。

具体要求为:其地势较高而平坦,靠近水源,方便灌溉,土质优良,深厚肥沃,背风向阳,利于防冻,尽量靠近管理区,便于管理。

2、营养繁殖区:其主要功能是为扦插、嫁接、压条等营养繁殖苗而设置的生产区。

其基本要求:选择土层深厚,地下水位较高,排灌方便地段作为营养繁殖区,其条件与播种区相似。

3、苗木移栽区:苗木移栽区是从播种繁殖区和营养繁殖区中繁殖出的苗木进行栽植和培养,需要培养成较大的苗木而设置的生产区。

其面积要求较大,土壤条件中等既可。

4、大苗培育区:大苗培育区是指培育大苗。

培育后在圃地不再进行移植。

为方便苗木出圃,大苗培育区一般设置在苗圃的外围和主干道边。

大苗培育区,其特点是株、行距大,占地面积大、规格高、树木根系发达。

园林苗圃设计说明书

园林苗圃设计说明书

园林苗圃设计说明书该苗圃位于学院南边,四周有工科实训基地、武警支队、工业园区、卫校。

总面积为63822m²,南有洪河苗圃灌溉水来源,四周设路,交通便利。

总论一.园林苗圃的经营条件1.苗圃四周设路,交通便利,一般大型车辆可以通行,便于苗木出圃和材料物资运输,2.苗圃建在学院内,有利于先进科学技术的指导,便于科技咨询及机械化的实施,再有学院内农学系学生在苗圃实习,可以补充临时劳动力,也便于学生实地实践。

3.该苗圃附近无大型工业厂和化工厂,无污染源的存在,因此灌溉水体纯净,环境良好,利于苗圃生长。

4.该苗圃属于中型苗圃,苗圃主要供给于酒泉市区绿化和学院绿化的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生活工作环境要求越来越来高,绿化面积逐渐增加,苗圃的发展会蒸蒸日上。

二.园林苗圃的自然条件该苗圃选择在背风向阳、排水良好、地势较好的开阔地段,坡度为3º1.土壤条件:苗木适宜生长在有一定沙质的土壤或轻粘质土壤,还应注意土层厚度、结构和肥力等状况、适宜的酸碱度,一般PH5.0—6.5适合针叶树。

2.气候条件:当地气候较干旱,多风少雨。

3.水源情况:水源为洪河、地下水、自来水。

4.根据绿化需求,该苗圃生产的苗木主要有以下几类:三.苗圃各分区规划说明苗圃总面积63822m²,生产用地占80%,为51057m²,辅助用地占20%,面积为12765m²。

1.播种区:培育播种苗的区域,整个育苗工作的基础和关键,对土壤质地、肥力、水分、管理要求高,最好接近水源,排灌方便,靠近管理区。

2.营养繁殖区:是培育扦插苗、压条苗、分株苗和嫁接苗的区域,与播种区的条件要求基本相同,可适当用较低洼的地方,繁殖区包括有性繁殖区、无性繁殖区、保护地栽植区。

3.移植区:有叫小苗区,是培育个种移植苗的作业区,播种区和营养繁殖区中繁殖出来的苗木,需要进一步培养成较大的苗木时,便移入移植区中进行培育,由于面积较大可设在土壤中等、地块整齐的地方,靠近管理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园林苗圃规划设计说明书目录总论一、经营条件1.地理区位2.劳动力3.交通状况4.电力及机械化条件二、自然条件1、气候条件2、水文状况3、地形地貌4、土壤资料5、病虫害调查各论一、苗圃面积二、苗圃的区划说明1、前期工作的准备2、生产区区划3、非生产用地区规划三、育苗技术设计1、苗圃生产安排2、日常管理3、苗圃病虫害防止措施4、冬季苗圃地管理技术措施:5、树种育苗技术措施四、苗圃投资预算总论一、经营条件1.地理区位本苗圃位于温江公平慧河村,地处温江北,面积为19亩。

其位于成都市西部,距温江城中心仅1.5公里。

东距成都13公里,南距双流机场11公里,成温邛高速公路、芙蓉大道横贯全境。

所在街道幅员面积 21.5平方公里,辖4个行政村、6个社区、9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0221人。

温江,位于成都平原腹地,成都市的市辖区,西部副中心,中国著名的花木基地,西部唯一的国际花园城市和四川省第一个小康县。

境内地势平坦,河网纵横,物产丰富,水系发达,富饶千年,自古有“金温江”的美誉,常年经济发展水平处于成都市区县的前列。

温江区东临青羊区、高新西区,南毗双流县,天府新区,西接崇州市,北靠郫县、都江堰市,是成都向西发展的核心地带,成都市的上风上水之地,环境宜人,生态优美,教育发达,科技先进,自古以来是居家置业的最佳选择。

全区幅员面积277.8平方公里,辖4街道6镇(同时挂街道办事处牌),户籍人口38.9万。

2013年末温江区常住人口56.2万,占成都市总人口的2.89%。

未来的发展中,温江将是成都工业、文化、商贸、购物、科技、医学、旅游、教育、现代农业的重要基地,在成都经济发展中将扮演极其重要的作用。

苗圃有较大的输出区域范围,政府扶持对苗圃发展有较大促进。

2.劳动力本苗圃位于温江公平慧河村,所在街道幅员面积 21.5平方公里,辖4个行政村、6个社区、9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0221人。

劳动力充足。

3. 交通条件其位于成都市西部,距温江城中心仅1.5公里。

东距成都13公里,南距双流机场11公里,成温邛高速公路、芙蓉大道横贯全境。

其交通方便,利于苗圃对外运输。

4. 电力和机械化条件该地由于发展较为落后,机械化程度不高,多数靠人工耕作。

对苗圃的产业化发展有较大的阻碍,需要引进先进的机械。

2.1.4 经营条件二、自然条件1.气候条件温江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平均气温15.9℃。

平均降雨量972mm,平均日照时间1168小时。

平均相对湿度84%。

平均风速1.3米/秒。

2.水文状况温江河流均属岷江水系。

境内四条大河--金马河、杨柳河、江安河、清水河自西北向东南呈扇状分布,其走向与县境地势一致,由西北流向东南,占地面积9.67平方公里,为全区总面积的3.5%。

全区水资源总量6.239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4.534亿立方米;地下水1.705亿立方米,可开采量1.42亿立方米。

3.地形条件温江全境位于成都平原腹地,属岷江冲积平原,无山无丘,平均坡降3‰,最高海拔647.4米,最低海拔511.3米。

4.土壤资料土壤类型:苗圃土壤为紫色土。

从四川成土条件来看,其气候属于亚热带,植被类型以常绿阔叶林为主,在生物与气候条件综合作用下,土壤发生黄壤形成过程,故以黄壤为主。

但由于母质及地形的影响也发生了不同的土壤类型,如四川盆地内为丘陵地形,母质为紫色砂质页岩,一般都富含钙质,虽然在亚热带高温多雨时淋溶较强,当由于母质能不断的供给钙质,使土壤仍然保持中性反应和较高的盐基饱和度,不致于发生黄壤的形成过程,而形成肥力较高的紫色土。

土壤结构表一该地区土壤主要是由近代河流灰色冲积物为母质,人为耕作熟化,土壤宜种性、宜耕性好,质地属中壤。

该地区土壤为人为土纲水稻土类渗育水稻土亚类渗育灰潮田(灰潮油沙田)。

整个地区的土层深厚,结构良好,耕层松软,犁底层厚度适宜,即托水托肥,又能保持适当的渗育,保肥供肥能力强,宜于作物生长。

5. 病虫害调查(1)褐斑病褐斑病是女贞树最严重的叶斑类病害,是病原真菌引动的。

发病开始的一段时间叶片显露出来褐色小斑,四周围有紫红色晕圈,斑上可见黑色霉状物。

随着空气温度的升涨,有时候数个病斑衔接,最终叶片枯焦剥离。

该病原菌成长最相宜的温度范围为25℃至30℃,胞子萌发适温18℃至27℃,在温度合宜且湿润程度大的事情状况下,胞子几钟头即可萌发。

进入了雨季后,如有植株栽植密,通风透光差,株间形成了一个相对牢稳的高湿、温度相宜的背景,对病菌胞子的萌发和进入境内十分有帮助,且病菌可反反复复侵染,不加以看得起,有可能会使病害大平面或物体表面的大小发生。

发病时叶片数量多剥离,严重影响景观。

(2)煤污病煤污病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受蚧虫的危害后分泌物而诱发萌生。

受危害后植株、叶片、枝干布满黑色煤尘状物,叶片光合效用遭受制约,况且枝、干、叶片整株均有危害。

(3)康氏粉蚧又名桑粉蚧。

雌成虫体长约5毫米,宽约3毫米,体扁鸭子蛋圆形,桃红,体表被有白的颜色蜡粉;蝗虫鸭子蛋圆形,扁平,蜜色,体表也覆白的颜色蜡粉;卵鸭子蛋圆形,蜜色,卵囊白的颜色棉花纤维状。

数十粒集中成块。

一年生3代,第1代蝗虫盛发期五月中下旬,第二代盛发期七月中下旬,第夏商周盛发期八月下旬至九月每月前十天。

刺吸植物汁液,导致枝叶失水萎蔫,严重时整株萎缩枯死。

还可诱发煤污病。

各论一、苗圃面积生产用地所需面积可根据各种树苗木的生产任务和单位面积的产苗量以及轮作制来计算。

计算时用下列公式:S=NA/T式中S—育苗所需面积;N—计划年育苗量;A—育苗年限;T—单位面积产苗量上述公式的计算结果是理论数字,实际上应考虑到在育苗,起苗,储藏和运输的过程中,还可能受到损失,所以计划每年苗木生产数量时,应适当增加3—5%,育苗面积也应相应增加。

具体规划见图二。

二、苗圃的区划说明1.前期准备前期准备工作包括踏勘,测绘地形图,土地调查,病虫害调查,气象资料收集等。

2、生产区区划区划原则:合理布局,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在不影响生产条件下,尽量压缩非生产用地面积,辅助用地面积不超过苗圃总面积的20%.对圃地、道路、排灌设施和房屋建设统一规划,合理安排,以便于机械化作业,提高劳动生产率。

根据苗圃的面积,地形和性状,保持原有电力、天燃气位置,以道路和渠道为骨架划分作业区,并按各树种苗木的特征,育苗中所采取的技术措施,规划好管理方案,温室、大棚、排水和灌溉系统的铺设等一系列的问题。

(1)播种区:播种苗在幼小阶段对不良环境抵抗力弱,对水、肥、气条件要求较高,需要细致的管理。

应设在苗圃地中地势好,便于灌溉,方便管理的地段。

此苗圃中,将播种区设在了紧挨着主干道旁的管理中心,方便平时的观察与管理。

(3)移植区:这个区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移植,把由播种区和繁殖区培育出来的一至二年生的幼苗,移到该区再培养1~3年,长成较大的苗木后,再移植到大苗区进行培育或直接出苗。

因具有较强抵抗力,对土壤等条件要求相对没那么高,但最好靠近繁殖区,以便搬动。

为了方便移植,我们将移植区设置在播种区。

(2)营养繁殖区:是培育插条、埋条、嫁接、分根、压条、分株等营养繁殖苗木的生产区域,对各方面要求也很高,应根据树种特性合理区划育苗地。

为了便于移栽,我们将营养繁殖区设置在大苗区旁。

(4)大苗培育区:此区是为培育根系发达、有一定树形、苗龄较大、可直接出圃用于绿化的大苗而设置的生产区。

此区苗木已具有较强大的根系,对环境适应能力及抵抗力都较强,对土壤要求不太严格,但也需要一定的土层厚度;因株行距大,占地面积也较大;为了偏于苗木的出圃运输和搬运的方便,该区位置应选在运输方便的地段,且地势平坦。

此区可设次干道一条,鹅卵石小路或夯实的泥土小路无数。

苗木株距为3m。

此区平时进出作业的频率相对较低,且与幼苗区联系紧密,因此把此区设在苗圃移植区和营养繁殖区中间。

(5)温室大棚区:为盆栽热带或耐阴植物提供保温或隐蔽的环境条件而设置的生产区。

一般要求设在比较避风向阳的地段,但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

此区对地形的方正要求稍高一些,因此在规划时把此区设在了整体的右边。

3、非生产用地区规划苗圃中的非生产用地区划主要是设计道路、沟渠、房屋、场院、蓄水池、防护林等的位置。

其原则是,尽量缩短排灌系统的长度,最有效地利用防护林及其他设施;园圃内道路既要通达苗圃的每一部分,又要尽量少占圃地面积,与排灌系统协调一致;此苗圃为小型苗圃,非生产地面积不超过苗圃总面积的20%。

(1)道路系统设计a、一级道路(主干道):是苗圃内部对外运输的主要道路,通常为6~8m。

根据实际情况,在该苗圃中挨着管理中心处设主干道路,连接内外交通。

b、二级道路:从主干道延伸,与各个耕作区相连,一般宽4m,其标高应高于耕作区10m。

根据实际情况,在围绕整个苗圃和大苗区中央设置次干道,方便苗木的起苗等作业。

c、三级道路:为沟通各耕作区的作业路,一般宽2m。

在各生产区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设置不同的小路,在大苗区可以是鹅卵石铺路,在其他区如移植区,可以是夯实的土路。

一级、二级道路系统主要用的建筑材料为水泥、沥青,三级道路系统为作业道路,可以不用水泥,挖出沟通各耕作区的路并夯平夯实即可。

(2)灌溉系统设计苗圃必须有完善的灌溉系统,以保证水分对苗木的充分供应。

灌溉系统包括水源、提水设备和引水设施三部分。

根据原有灌溉系统并加以改善形成灌溉系统。

a、水源:降雨量充沛的季节,可以把从都江堰引流过来的水蓄在苗圃旁的池塘内,供大量需水时使用。

另外可以利用地下水,在繁殖区与移植区中间打一口井,并在旁边修筑蓄水池。

b、提水设备:采用抽水泵提水。

c、引水设施:分明渠和暗渠。

明渠,即地面引水渠道;暗渠主要是管道灌溉,主管和支管均埋入地下,深度以不影响机械耕作为度,开关设置在地面使用方便之处。

(3)排水系统:因为此苗圃地势比较平坦,若遇上多雨季节,则容易积水,因此必须设排水系统。

排水系统由大小不同的排水沟组成,主要采用明沟。

(4)防护林因为此苗圃为小型苗圃,所以只需在与主风方向垂直的一侧设一条林带,宽4~6m,行距1.5~2.0m。

(5)办公室、宿舍、厂房及种子储藏室在主干道旁离大门不远的地方建一房,两层,楼下作为办公室,楼上作为种子储藏室及宿舍。

在移植区、播种区及繁殖区的角落各建一不超过10平米的小型工具室。

三、育苗技术设计1、苗圃生产安排因本苗圃原本种有植被(桂花、紫薇和含笑),此次要在原有基础上进行重建与优化。

在2月底3月初,将所有的树移栽到移植区并联系买家进行处理。

整地。

除开温室大棚区,其他地方都需重新整地,并建好排水系统。

施肥。

施农家肥、磷肥或复合肥。

作床。

播种区和繁殖区需要进行作床处理。

作床前清除草根等杂物,细整耙平,苗床宽1.2--0.4m,苗床高出步道0.15—0.3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