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升华和凝华 练习1

合集下载

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3.4升华和凝华 巩固练习(带答案)

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3.4升华和凝华 巩固练习(带答案)

升华和凝华巩固练习一、单选题1.下面关于物态变化说法中正确的是()A. 熔化、液化、升华都要吸收热量。

B. 汽化、凝固、凝华都要放出热量。

C. 霜、露、雪都是凝华现象。

D. 白炽灯内壁上的黑色粉末是钨丝先升华后凝华形成的。

2.戴眼镜的同学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时,眼镜片上会形成“小水珠”。

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方式与“小水珠”形成原因相同的是A. 从冰箱取出的冻肉会变软B. 初冬的清晨,鸭绿江水面上飘着“白气”C. 人游泳之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冷D. 教室内,用久的日光灯管两端会发黑3.在水蒸气含量很高的高空中喷撒干冰,是人工增雨的一种方法。

干冰吸热变成二氧化碳气体,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冰粒下降过程中变成雨滴。

在上述人工降雨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些物态变化,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升华、凝华、熔化B. 升华、凝固、熔化C. 升华、熔化、凝华D. 凝华、液化、升华4.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主动利用科技知识改善生活环境的意识逐渐增强.如图所示的四幅图片场景,是人们应用物理知识改善生活环境的几种做法,其中主要是用来降温的是()1 / 7A. 景区喷雾B. 人造雪景C. 撒盐融雪D. 人工降雨5.夏天,人们看到冰棒周围有“白气”,冰棒纸外面有“白霜”,这是由于()A. “白气”和“白霜”都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B. “白气”和“白霜”都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C. “白气”是水蒸气的凝固现象,“白霜”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D. “白气”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白霜”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6.关于自然界中的水循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雾、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发生变化形成的B. 江河、湖海、土壤、植物中的水,是通过蒸发的汽化方式变成水蒸气升入天空的C. 水蒸气在高空中遇冷,有的液化成小水滴,有的凝华成小冰晶,便形成千姿百态的云D. 云里的小水滴和小冰晶,积累合并到一定程度就下落,其中小冰晶下降过程中发生液化,形成了降雨。

精品练习(附答案)《3.4升华和凝华(1)》(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

精品练习(附答案)《3.4升华和凝华(1)》(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冲刺高分-升华和凝华(1)一.选择题1.下列各种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樟脑丸的消失是熔化现象,这是吸热的过程B.烧开水,壶嘴冒的白烟是水蒸气,这是汽化现象C.冬天,教室的玻璃外侧容易出现小水珠,这是液化现象D.人工降雨,利用了干冰升华要吸热2.常见的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现象的是()A.冰箱冷冻室的内壁出现霜 B.池塘的水面产生一层薄冰C.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变小 D.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变干3. 古诗《立冬》中,有诗句“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诗中所说的“霜”,其形成过程的物态变化属于A.凝华B.凝固C.汽化D.液化4.某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经过一天一夜坚守,抓住有利时机,分别在东海桃林镇、赣榆抗日山和灌云陡沟乡等地成功实施人工增雨作业。

关于人工增雨作业,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人工增雨可以用抛射干冰的方法B.人工增雨可以将含有碘化银的炮弹打入高空C.人工增雨中抛射干冰是利用干冰凝华放热D.碘化银在高空扩散,成为云中水滴的凝聚核,水滴在其周围迅速凝聚5.张乾同学做了一个实验:将碾碎的卫生球粉末和小树枝放入封闭的烧瓶中,然后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烧瓶,发现卫生球的粉末越来越少,停止加热后,一会儿烧瓶内的树枝上出现了洁白、玲珑剔透的人造“雪景”,对以上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雪景”是卫生球升华而成的B.“雪景”是卫生球凝华而成的C.“雪景”的形成经历了汽化和液化两个物态变化过程D.“雪景”的形成经历了升华和凝华两个物态变化过程6.关于厨房里的物理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冻肉解冻的过程是个放热过程B.高压锅气阀冒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C.严冬,窗户上的“冰花”结在玻璃的内侧D.从冰箱里拿出的鸡蛋表面的小水珠是从里面渗出来的7.下列现象中发生了凝华的是()A.杯子里的开水“冒白烟” B.泼水成冰凌C.冬天的早晨树枝上出现雾凇 D.利用干冰生成了烟雾8.下列描述中与北方冬天窗户玻璃上出现的冰花属于同一物态变化过程的是()A.衣柜里的樟脑片放上一段时间,结果消失了B.秋天,霜打枝头C.闷热潮湿的夏天,自来水管冒“汗”D.冬天,千里冰封9.在实验室里,常用固态二氧化碳的升华( )A.吸热来获得高温B.放热来获得低温C.吸热来获得低温D.放热来获得高温10.诗词大会让我们领略了诗词的优美,下列哪句诗词的描述中包含凝华现象()A.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B.云开雾散旭风暖,园中种下牡丹花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D.北国风光,千里冰封11.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C.“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D.“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外表面12. 严冬的早晨,可以发现窗户的玻璃上有一层“冰花”,这是由于()A.室外的冷空气先液化成小水珠,再凝固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外壁B.室外的热空气向玻璃放热液化成小水珠,再凝固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内壁C.室内的水蒸气向玻璃放热凝华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内壁D.室外的水蒸气向玻璃放热凝华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外壁二.填空题13.冬天的早晨,有时会看到霜,霜是水蒸气 _______形成的;对于小手术的麻醉,医生常用一种透明的、沸点为13.1℃的液体氯乙烷,把施行手术的地方“冻结”起来,这里医生利用了液体氯乙烷 _______时(填物态变化名称),需要 _______热(填“吸收”或“放出”)的原理。

3.4升华和凝华(精选练习)【原卷版+解析】

3.4升华和凝华(精选练习)【原卷版+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第4节升华和凝华精选练习一、夯实基础1.物质从_______态直接变成_____态的过程叫做升华;物质从_______态直接变成_____态的过程叫做凝华。

下面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升华和凝华现象。

①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球,过一段时间就会变小;②冬天寒冷的早晨,室外物体上常常挂着一层霜;③在0℃以下的天气里,冰冻的衣服也会慢慢变干;④寒冷的冬天,堆的雪人变小了;⑤冰柜内的四壁上经常会结有很多霜。

属于升华现象的有:。

(选填序号)属于凝华现象的有:。

(选填序号)2.在碘升华的实验中我们需要进行加热,所以升华需要(选填“吸热”或“放热”);移去酒精灯然后锥形瓶遇冷,重新凝华成固态的碘,所以凝华需要(选填“吸热”或“放热”)。

3.《流浪地球》是2019年大年初一开始公演的中国科幻大片,如图1所示,影片中有一段情节描述℃,这里人呼吸时呼出的“白气”已了将来某一天,由于太阳辐射的减少,在地球表面,北京气温达84经不是水滴,而是一些小冰晶,这些冰晶的形成是______现象,在这个过程中,要______热.图1 图24.在观察“碘锤”中碘的升华现象之前,小明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碘的熔点为113.7℃。

采用如图2所示的两种加热方式,你认为______(填“甲”、“乙”)更好,理由是这种加热方式不仅能________,还能确保碘不会______(选填物态变化名称)。

5. 冬季,小禹奶奶家房子上落了厚厚一层雪,如图3所示。

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_成小冰晶形成的;到了白天,在太阳照射下,这些雪________成水沿着房檐滴下;到了夜晚气温下降,水又会在房檐上________成冰挂。

(均填物态变化名称)图3 图46. 如图4所示是哈尔滨冰雕展中的一组冰雕作品。

展出当地的气温一直持续在﹣10℃以下,可是冰雕作品在一天天变小,此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升华B.熔化C.汽化D.凝华7. 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使运输中的食品降温,防止食品腐烂变质,这是应用了()A.干冰熔化吸热B.干冰升华吸热C.干冰液化放热D.干冰凝华放热8.四季分明的临沂有许多美丽的自然现象。

八年级物理3.4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3.4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3.4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一、填空题1. 知识清单:2.初冬的早晨,常常看到草地上有一层霜,这层霜是由________经过_______(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3. 今年7月底.杭后气象部门实施人工降雨,用飞机在高空喷洒干冰,干冰进入云层后迅速________成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空气温度急剧下降,使空气中水蒸气________成小冰晶,这些冰晶逐渐变大而下降,遇暖气后吸收热量而________成雨滴落到地面.(填物态变化名称)4. 在自然界出现的露、霜、电闪、雷鸣、沙尘暴等现象中,其形成过程涉及液化的有________,涉及凝华的有________.5. 二氧化碳气体若被加压、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________(填一种物态变化)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叫干冰.干冰具有很好的制冷作用,在常温下迅速________(填一种物态变化)成为气体,________热量,使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或小冰晶,从而达到降雨的条件.二、选择题6.初冬的早晨,树枝上往往挂满了霜花,这一现象发生的物态变化属于()A.液化 B.凝华 C.熔化 D.升华7. 小花从冰箱里拿出了一个鸡蛋,她发现不一会鸡蛋上布满了许多细小水珠,过一段时间小水珠又都自动消失了.关于以上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鸡蛋上布满小水珠”是凝华现象B.“鸡蛋上布满小水珠”是汽化现象C.“小水珠消失了”是汽化现象D.“小水珠消失了”是升华现象8. 我国北方秋、冬两季,有时地面和房顶会出现霜、窗的玻璃上出现冰花、树枝上出现雾凇,这些都是( )A.液化现象 B.凝华现象 C.汽化现象 D.升华现象9.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片,过一段时间会变小,最后不见了.这是由于樟脑片发生了()A.凝固 B.升华 C.液化 D.汽化10.如图所示的四种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凝华的是()11.科学家研发了一种“激光橡皮”,用它发出的激光照射显示字迹的黑色碳粉,可让字迹消失。

升华和凝华 同步练习-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升华和凝华 同步练习-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3.4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1.冬天,屋顶上结了一层霜,霜形成过程的物态变化是()A. 熔化B. 凝固C. 凝华D. 液化2.冻肉刚出冷库时比进冷库时重,这是由于()A. 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霜所致B. 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水所致C. 冻肉中的冰熔化成水所致D. 冻肉中的水凝固成冰所致3.四季分明的临沂有许多美丽的自然现象。

下列现象由于凝华形成的是()A. 春天,冰雪消融B. 夏天,薄雾缥缈C. 秋天,露珠晶莹D. 冬天,雾凇簇簇4.金属在高温、低压下比较容易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用此方法可以给照相机、望远镜及其他光学仪器的玻璃镜头进行真空镀膜,即在真空室内将金属或金属化合物加热,使它的蒸气喷到玻璃镜头上去,从而镀上一层极薄的金属膜,这层镀膜可以改善玻璃镜头的光学性能,这层镀膜能镀上去的原因是()A. 金属粘到玻璃镜头上的B. 金属熔化后粘到玻璃镜头上的C. 金属升华后再凝华到玻璃镜头上的D. 金属凝固到玻璃镜头上5.下列现象形成的原因属于凝固的是()A. 冰封的河面解冻B. 钢水浇铸成车轮C. 冬天早晨草木上的霜D. 冰雕展上,冰雕会慢慢变小6.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冷冻室取出的冰棍,外表的“霜”是由于空气中的小水滴凝固而成B. 通常采用压缩体积的方法,将石油气液化储存在钢罐内C. 舞台上的云雾是干冰升华成的二氧化碳气体D. 可乐中的冰块会在常温下液化成水7.下列现象中,由凝华形成的是()A. 初春,冰雪消融汇成溪流B. 盛夏,烈日炎炎土地干涸C. 深秋,清晨草地出现白霜D. 严冬,寒风凛冽湖水结冰8.如图为摄影师在冬天拍摄的“钻石尘”奇观。

据了解,在极寒的夜晚,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凝结成极小的冰晶悬浮在空中,一般肉眼很难直接观察到。

待太阳出来以后,这些小冰晶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像钻石一样,故名“钻石尘”。

由于阳光下“钻石尘”会很快消失,因此极为罕见。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4 升华和凝华 专项练习(附答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4 升华和凝华 专项练习(附答案)

3.4 升华和凝华专项练习1.在烧瓶里放少量碘,并用酒精灯对烧瓶微微加热,过一会儿停止加热.在此实验中可看到,固态的碘___没有了______,而直接变成碘蒸气,这种现象叫__升华_________.停止加热后,碘蒸气直接变成固态的碘,一部分附着在烧瓶壁上,这种现象叫___凝华________.2.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探月卫星顺利发射升空.当火箭运载卫星在大气层里高速飞行时,外壳与空气摩擦产生高温,为保护火箭,防止烧毁,科学家们在外壳上涂上一层特殊材料,它在高温下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变成气态,对火箭起到保护作用.3.戴眼镜的人喝热开水时,镜片变得模糊不清,这是___液化________现象;刚从冰箱拿出的冰棒,包装纸上会出现一层“白粉”,这些“白粉”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凝华________而成的.4.寒冷的冬天,公园里冰雕作品冰的质量会一天天减小,这是___升华________现象.5.霜、雪、雾、露、雾凇的形成,属于液化的是________,属于凝华的是________.6.在下列几种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固的是________;属于升华的是________;其中②、③、⑤是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过程.①晾在室外的湿衣服变干了②夏天,揭开冰棒包装纸后会看到冰棒冒“自气”③冬天,河面上结了一层冰④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会越来越小,最后“消失”了⑤严冬的深夜,教室窗玻璃的内表面上有一层冰花⑥铺柏油马路时,将沥青块放在铁锅中加热连线题1.用笔划线把下列现象同该现象所属的物态变化连起来.冬天玻璃窗户上的冰花熔化浇铸成工件液化从游泳池上来感到凉爽凝华春天水池中的冰融化了升华夏天放在衣柜中的樟脑丸不见了汽化秋天看到草上的露水凝固2.用笔画线把下列现象同该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连起来.冰冻的衣服变干冬天早晨看到草叶上的霜用久了的灯泡钨丝比新的细升华衣柜里的樟脑片变小了雪的形成过程窗玻璃上的冰花用干冰获得低温凝华北方秋、冬季节树上的“雾凇”选择题1.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的现象是()A.水结成冰B.冬天,玻璃窗上结冰花C.衣箱中的樟脑丸逐渐变小D.夏天,水缸外壁“出汗”2.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A.水结成冰B.寒冷的冬天,堆的雪人变小了C.严冬东北地区的树上常有树挂D.钢水浇铸成火车轮子3.衣柜里放些卫生球用来预防虫蛀,在卫生球逐渐变小直至消失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B.蒸发C.沸腾D.升华4.要制造一个低温而又干燥的环境,可以采用下列措施中的( )A.大量冰块熔化吸热B.用喷雾方法来加快蒸发吸热C.用大功率电风扇吹风散热D.用“干冰”升华吸热5.下列各种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A.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B.早晨有浓雾C.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D.水结成了冰6.(多选)冷天,在暖和的室内玻璃窗上会“出汗”或结冰花.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汗”出在玻璃窗上室外的一面B.冰花结在玻璃上室内的一面C.玻璃窗上的“汗”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D.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7.在实验室里,关于利用二氧化碳(干冰)的升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此时可以放热从而获得高温B.此时可以放热从而获得低温C.此时可以吸热从而获得高温D. 此时可以吸热从而获得低温8.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物理学中所说的物态变化的是()A.秋天出现的漫天大雾B.下雪后地面变的潮湿C.冬天的窗户上出现的冰花D.水泥用水合成泥浆9.放在冰箱冷冻室内的食品,拿出后常常会出现有一层“白粉”,这是( )A.升华现象B.凝华现象C.凝固现象D.汽化现象10.碘在高温下很容易( ) A.凝华B.汽化C.熔化D.升华11.下面所说的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A.秋天,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B.夏天,打开冰箱门看到往外冒“白气”C.冬天,室外冰冻的湿衣服干了D.春天,下过雨后路面干了12文娱演出时,舞台上用弥漫的白色烟雾,给人以若隐若现的视觉效果,这种烟雾最可能是()A.某种燃烧物形成的烟气B.利用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气体C.利用干冰升华吸热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雾”D.利用干冰升华吸热而使空气液化成的“雾”13.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在100 ℃时一定沸腾B.冰在0℃时一定熔化C.水在一定温度下才能蒸发D.冰可以直接变成水蒸气14.电灯泡使用的时间长了,其中的钨丝会变细,下列解释中正确的是()A.钨丝在使用过程中一部分升华了B.钨丝在使用过程中一部分熔化了C.钨丝在使用过程中一部分蒸发了D.钨丝在使用过程中一部分液化了15.关于自然界中云、雾、霜、露的形成原因,下列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时,液化成的小水珠及凝华成的小冰晶形成的B.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附近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悬浮在地面附近形成的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附近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附着在花草叶片上形成的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再凝固成冰,附着在花草树木上形成的16.下列几组物态变化都是放热的是( ) A.熔化、升华B.升华、液化C.凝固、凝华D.汽化、凝华17.下列说法或做法不正确的是( ) A.看到水龙头开着及时关上B.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家之一C.洗手时不要开着水龙头D.喝污染的水,会使人生病,严重者有生命危险18.小明为了探究空气冷却时有什么现象发生,准备把冰棒放在茶杯中进行观察.于是,从冰箱的冷冻室中拿出了一只冰棒.小明发觉硬邦邦的冰棒上附着白花花的“粉”;剥去包装纸,看见冰棒在冒“白气”.他把这支冰棒放进茶杯里,不一会,茶杯外壁逐渐形成了一些小水珠,像是茶杯在“冒汗”.请你解释上述三个现象的形成原因.19.仔细观察“水循环状态变化图”,请在空白方框内填上适当的物态变化名称.1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在电冰箱局冷冻室,被压缩的制冷剂在蒸发管中突然体积膨胀、压强减小,制冷剂迅速汽化,可使冷冻室温度降到零度以下(通常要求是-18℃).在蒸发管以及室壁上一般会结有一些像“雾凇”一样的霜花,时间长了以后,松软的霜花逐渐会结成厚实的冰块.冰块是热的不良导体,会阻碍制冷剂的吸热,影响制冷的效果,因而为了提高电冰箱的制冷效率,需对电冰箱进行定期除霜.为了提高电冰箱的能效,当冰箱内的温度降到或升到指定的温度时,会自动地开机或关机,冰箱中储藏的物品不多时,若多冻一些冰块可延长冰箱停机的时间,达到节电的目的.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冷冻室的蒸发管以及室壁上凝结霜花对应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物态变化过程?经常开关冷冻室的柜门,凝结的霜花就会较多,这说明凝结霜花的水主要来自于哪里?(2)短文中“冰块是热的不良导体,会阻碍制冷剂的吸热,影响制冷的效果”,这里所指的制冷剂的吸热,是从哪里吸热?(3)为什么在冰箱中多冻一些冰块可延长冰箱停机的时间?20.(2007·辽宁)夏天的早晨会看到草叶上有一些露珠,这是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在此现象形成的过程中要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冬天的早晨会看到窗户的玻璃结有一层霜,这是_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21.(2007·宜昌)冻肉出冷库时比进冷库时重,这是因为( ) A.肉中的水会结冰B.库内的水蒸气凝华附在肉上C.肉中的冰会熔化D.肉中的水会蒸发参考答案1.升华,吸收,下降,凝华,熔化2.升华,吸热3.雾、露,霜、雪、雾凇4.液化,凝华5.③,④,放热6.7.B 解析:A低,而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液化或凝华,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减少,因而空气变得干燥.9.B 10.C11.D 解析:碘由固体直接变成气体,是升华现象.12.C 13.C 1”是冰箱冷冻室内的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冰棒液化形成的小水珠;茶杯外壁上的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茶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17.不赞成这种说法.因为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18.液化,熔化19.(1)凝华(或“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空气时候,低温物体多,升高相同的温度需吸收的热量多,所以不容易升温(或“冷冻物体多,温度不容易升高”等).20.液化,放热,凝华21.B。

升华和凝华练习题及答案

升华和凝华练习题及答案

升华和凝华(一)一、选择一、暮秋的早晨会显现霜, 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而成的小冰晶.A. 升华B. 凝固C. 凝华D. 液化2、湿衣服挂到-20℃的室外, 结冰后会慢慢变干, 缘故是发生了()A. 蒸发B. 升华C. 凝华D. 凝固3、下列各组物态变化过程中,都放出热量的是()A.液化和凝华B.熔化和汽化C.凝固和升华D.凝固和熔化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只有在0℃以上才能汽化B.升华实际上包括熔化和汽化两个过程C.烧开水时从壶嘴里冒出来的“白气”实际上是小水珠D.0℃的冰比0℃的水要冷,也确实是它们的冷热程度不同二、填空一、物质从固态变成气态叫升华,升华进程中要热;物质从气态变成固态叫凝华,凝华进程要热.二、在烧瓶里放少量的固态碘颗粒,然后把烧瓶放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过一会儿碘颗粒没有了,而瓶的底部也没有液态的碘显现,这说明碘发生了现象,直接变成了碘蒸气弥散在瓶内.冷却一会儿再看,瓶内也没有液态的碘,但瓶壁上却附着固态的碘,这说明碘蒸气发生了现象,直接变成了固态的碘.3、在严冬,早晨走进教室时会看到窗玻璃上有冰花,这是由水蒸气发生而形成的.冰花出此刻玻璃的侧(填“内”或“外”).4、在大规模的食物运输中,要采取降温方法避免食物变质.但是,利用电冰柜是不可能的.常常是在密封的食物袋周围放些干冰,利用干冰的升华来使食物降温六、人工降雨的大致进程是如此的:一样是用飞机或高射炮、火箭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撒人云中,干冰一旦进入云层,就专门快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云层温度急剧下降,于是云层中的水蒸气就成小冰晶,这些小冰晶慢慢变大,碰到暖气流就为水滴,与原先的水滴一路下落形成雨.升华和凝华(二)1. 暮秋的早晨会显现霜, 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而成的小冰晶.A. 升华B. 凝固C. 凝华D. 液化2. (2012 •鄂尔多斯中考)生活中的很多现象能够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加以说明,以下说明错误的选项是()A.“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雪在熔化时吸热B.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时,感觉比较冷,这是因为人体皮肤上的水蒸发带走热量C.寒冷的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这是一种凝固现象D.从冰箱中刚取出被冷冻的雪糕,雪糕周围有“白气”,这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形成的小水珠3. (2021 •宿迁中考)以下关于物态转变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是升华现象B.烧开水时茶壶嘴上方出现的“白气”是汽化现象C.熔融状态的玻璃轧制成玻璃板的过程中需要吸热D.用冰块来保鲜食品是利用冰块熔化放热4. (2021 •黄石中考)“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经柔的雪,一样的水分子,装扮着咱们生活的时空”.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对这道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明白得正确的选项是()A.“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B.“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C.“凝重的霜”是凝固现象D.“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5. (2002 •陕西中考)在以下几组物态转变中,都吸收热量的是()A.凝固、液化B.液化、汽化C.熔化、液化D.汽化、升华6. (2021 •阜新中考)很多冰箱冷藏室里的食物若是不用塑料袋包装会变干,这是______现象;冷冻室内周围会有霜形成,这是______现象;用湿手摸冷冻室里的冰块会粘手,这是______现象.(以上均填物态转变的名称)7. 你必然做过或观看过对碘粒加热的实验。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一课一练 3.4升华和凝华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一课一练 3.4升华和凝华

3.4升华和凝华一、单选题1.很多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B.“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嵩少犹藏薄雾中,前山迤逦夕阳红”,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D.“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2.为了使棉毛织物等免受虫蚁的侵害,可以在存放衣服的箱子里放一些樟脑丸。

经过一段时间以后,会观察到樟脑丸变小了,其原因是樟脑丸发生了( )A.熔化B.汽化C.凝华D.升华3.下面是“水”的几条“旅行”路线:a.水→冰→水蒸气;b.冰→水→水蒸气;c.水蒸气→水→冰;d.水蒸气→冰→水。

你认为“水”的这几条“旅行”路线中可行的是( )A.只有cB.只有bC.只有b和cD.四条路线都可以4.如图所示是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举行的冰雕大赛中展示的一件冰雕作品,当地气温持续在0 ℃以下,但冰雕作品会一天天变小,这是由于冰雕作品发生了什么物态变化( )A.汽化B.液化C.升华D.凝固5..在密封的锤形玻璃泡内装有少量碘颗粒.为了能很快的观察到碘的升华现象,又要防止碘熔化,下列加热方式合适的是(碘的熔点是113.7 ℃,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 ℃)( )A.浸入开水中B.用酒精灯外焰加热C.放入冰水混合物中D.至于常温下的空气中6.如图所示,寒冷的冬天,在玻璃门窗上常常会结出冰花,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B.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升华形成的C.冰花是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D.冰花是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升华形成的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冰箱拿出的雪糕包装袋上的“白霜”是水凝固形成的B.可以用冰袋给发烧的病人降温,主要是利用冰熔化时吸热C.夏天,将皮肤润湿会感到凉快,主要是利用水蒸发时放热D.可以利用干冰人工增雨,主要是因为干冰能迅速升华放热8.物质M通过吸、放热,出现三种不同物态,如图所示,甲、乙、丙物态依次为( )A.固、液、气B.气、液、固C.气、固、液D.液、气、固二、填空题9.水的三种状态分别是冰、水和水蒸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试题
一、基础训练
1.去年5月25日,我市等地进行了一次人工增雨,用的主要材料之一是“干冰”,使用干冰的目的是通过它的____ ___从周围吸热而达到使云层急剧降温的效果,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骤然冰变冷成小冰晶,这些小冰晶会成小水珠,落在地面上形成雨.
2.寒冷的冬天,冰雕展览会的冰雕作品的质量会一天天减小,这是现象.3.在北方的冬天里,背阴处(太阳照射不到的地方)的积雪会消失,这是因为发生了()
A.汽化B.蒸发C.升华D.先熔化后蒸发
4.下列现象,不是升华现象的是()
A.碘加热时变为碘蒸气B.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
C.卫生球日久变小或消失D.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
5.下列现象中属于水蒸气凝华的是()
A.深秋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B.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
C.夏天花叶上的露珠D.冬天早晨的霜
二、能力训练
6.用飞机向云层喷洒干冰(故态二氧化碳)是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以下列出几个物态变化过程:
①.干冰迅速吸热升华②干冰吸热熔化
③.云层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雨滴④云层中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
⑤.水蒸气以干冰为核心,凝结成雨滴⑥小冰晶下落遇暖气流熔化成雨滴
在这种人工降雨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过程为()
A.①③B.①④⑥C.②③D.③
7.寒冷的冬天早上,屋顶瓦片上霜的形成是现象,要热.
8.用久了的灯泡壁会变黑,这一现象中涉及的物态变化是()
A.先熔化、后凝固B.先升华、后凝华
C.先汽化、后凝华D.先汽化、后凝固
9.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有升华现象的是( )
A.夏天,撕开冰糕纸,冰糕冒“白气”
B.舞台演出时,喷撒干冰后冒出一团“白气”
C.冬天,人呼出“白气”
D.烧开水时,壶嘴冒“白气”
10.下列物态变化中全部是放热的是()
A.熔化、汽化、升华B.凝固、液化、凝华
C.熔化、液化、凝华D.凝固、汽化、升华
三、应用与创新
11.用棉布单层包紧一粒卫生球,用火柴对棉布球点火,观察到的现象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棉布球着火,开始棉布会烧破,因为棉布的着火点低于火柴的温度
B.棉布球未烧着,开始棉布未烧破,因为棉布的着火点高于火柴的温度
C.棉布球着火,但开始棉布并未烧破,因为卫生球受热升华,放出的萘气可燃D.棉布球着火,开始棉布会烧破,其中包着的萘也同时燃烧
12.在插有小树枝的封闭烧瓶中,放入一些卫生球粉末,然后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微微
加热,停止加热后,烧瓶内树枝上会出现洁白、玲珑的人造“雪境”,这是因为
(填物态变化)
参考答案
1.升华凝华熔化2.升华3.C 4.B 5.D 6.B 7.凝华放8.B 9.B 10.B 11.C 12.先升华,后凝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