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八骏图·穆王八骏天马驹翻译赏析

合集下载

《天马歌》原文及翻译

《天马歌》原文及翻译

《天马歌》原文及翻译《天马歌》原文及翻译《天马歌》是诗人李白的杂言诗,此诗以天马自况。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天马歌》原文及翻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天马歌》原文天马来出月支窟,背为虎文龙翼骨。

嘶青云,振绿发,兰筋权奇走灭没。

腾昆仑,历西极,四足无一蹶。

鸡鸣刷燕晡秣越,神行电迈蹑慌惚。

天马呼,飞龙趋,目明长庚臆双凫。

尾如流星首渴乌,口喷红光汗沟朱。

曾陪时龙蹑天衢,羁金络月照皇都。

逸气棱棱凌九区,白璧如山谁敢沽。

回头笑紫燕,但觉尔辈愚。

天马奔,恋君轩,駷跃惊矫浮云翻。

万里足踯躅,遥瞻阊阖门。

不逢寒风子,谁采逸景孙。

白云在青天,丘陵远崔嵬。

盐车上峻坂,倒行逆施畏日晚。

伯乐翦拂中道遗,少尽其力老弃之。

愿逢田子方,恻然为我悲。

虽有玉山禾,不能疗苦饥。

严霜五月凋桂枝,伏枥衔冤摧两眉。

请君赎献穆天子,犹堪弄影舞瑶池。

《天马歌》翻译/译文天马来自于月支窟那个地方,它脊背的毛色如同虎纹一样漂亮,骨如龙翼一样坚韧有力。

天马仰天而嘶,声震青云;它摇动着的鬃毛,像绿发一样明亮。

它兰筋权奇,骨相神骏,飞跑起来,倏然而逝,连影子也看不清楚。

它腾迈昆仑,飞越西极,四蹄生风,从不失足。

鸡鸣时它还在燕地刷毛理鬃,到傍晚时它已在越地悠闲地吃草了。

其神行之速真如电闪一般,只见其影而不见其形。

天马呼啸着驰骋而过,就像是飞龙一样窈矫。

它目如明星,膀如双凫。

尾如流星,首如渴鸟,口喷红光,汗流如血。

它曾与宫中的御马一道在天街上奔驰,羁金络月,光照皇都。

豪逸之气,凌迈九州。

此时天马的身价,就是堆积如山的白壁,也难抵其值。

那些所谓的名马,什么紫燕之类,跟它相比,真是不值一提。

但是时过境迁,好景不长。

如今的天马,虽然依日顾恋天子的车驾。

它奔跑起来依然能驰骋万望,耸跃浮云,英姿不减当年,但却适望天门,脚因而不得进了。

遇不到寒风子这样的识马者,谁还认得逸景这样的名马呢?想当年,曾经驾着穆天子的车驾,穿过白云,迈越丘山,前往西天与西王母相会,是何等的`神气得意啊。

刘基《八骏》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刘基《八骏》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刘基《八骏》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关于刘基《八骏》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快速地掌握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

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好阅读答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刘基《八骏》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欢迎阅读与收藏。

八骏(明)刘基穆天子得八骏以造王母,归而伐徐偃王,灭之。

乃立天闲、内、外之厩。

八骏居天闲,食粟日石;其次乘居内厩,食粟日八斗;又次居外厩,食粟日六斗;其不企是选者为散马,散马日食粟五斗;又下者为民马,弗齿于官牧。

以造父为司马,故天下之马无遗良。

而上下其食者,莫不甘心焉。

穆王崩,造父卒,八骏死,马之良驽莫能差,然后以产区焉。

故冀之北土纯色者为上乘,居天闲,以驾王之乘舆;其厖①为中乘,居内厩,以备乘舆之阙,戎事用之;冀及济河以北,居外厩,诸侯及王之公卿大夫及使于四方者用之;江淮以南为散马,以递传、服百役,大事弗任也。

其士食亦视马高下,如造父之旧。

及夷王之季年,盗起。

内厩之马当服戎事,则皆饱而骄,闻钲鼓而辟易,望旆而走。

乃参以外厩。

二厩之士不相能。

内厩曰:“我乘舆之骖服也。

”外厩曰:“尔食多而用寡,其奚以先我?”争而闻于王,王及大臣皆右内厩。

既而与盗遇,外厩先,盗北。

内厩又先,上以为功。

于是外厩之士马俱懈。

盗乘而攻之,内厩先奔,外厩视而弗救,亦奔。

马之高足骧首者尽没。

王大惧,乃命出天闲之马。

天闲之马实素习吉行,乃言于王而召散马。

散马之士曰:“戎士尚力,食充则力强。

今食之倍者且不克荷,吾侪力少而恒劳,惧弗肩也。

”王内省而惭,慰而遣之,且命与天闲同其食,而廪粟不继,虚名而已。

于是四马之足交于野,望粟而取。

农不得植,其老羸皆殍,而其壮皆逸入于盗,马如之。

王无马,不能师,天下萧然。

(选自《郁离子》)。

八骏图写作文

八骏图写作文

八骏图写作文我正在跑去老姑家的路上,马上就快到了。

一只麻雀在我的上方盘旋着,不时的向我叫几声,可能在猜我为什么这么着急。

他能猜到吗?我老姑把《八骏图》的刺绣图给绣好了!我要赶去大饱眼福!到了老姑家一看果然不同反响。

《八骏图》中的马不但有中国画的意境,也有西画的严谨结构。

八匹马分别为蒙古马、哈萨克马、河曲马、云南马、三河马、伊利马、千里马、汗血宝马。

马的名字也非常特别,一个叫绝地,脚不落,可以腾空起飞;一个叫翻,跑得比飞鸟还快;一个叫奔箐夜行千里;一个叫超影,可以追着太阳飞奔;一个叫逾辉,马毛的色彩灿烂无比,光芒四射;一个叫超光,一个马身十个影子;一个叫腾云,驾云雾飞奔;一个叫挟翼,身长有翅膀,能在空中翱翔。

这幅画很大,长178cm,宽92.5cm。

图上写着:“八骏奔腾,前程锦绣”八个大字。

头马前蹄腾空,好像在嘶鸣一样,气势蓬勃、霸气十足;第二匹,马鬃直竖,前蹄在空中停留有腾云驾雾之感;第三匹,马头昂起,前蹄落。

再仔细一看,后腿似乎瞪地,有种速度之感……最后一匹马后腿一蹬,前腿奋力探前,欲冲过第七匹马。

八匹骏马各自奋力前冲,被徐悲鸿画得生动至极,令我佩服不已。

再仔细一看整幅图,八匹骏马栩栩如生,好似活了一般。

《八骏图》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八骏图》是从六朝起就很流行的一幅画。

画的是周穆王游昆仑山时为之驾车的八匹良马。

关于八骏的名目,各书记载不同。

晋王嘉《拾遗记》中记载:“八骏之名,一曰绝地,二曰翻羽,三曰奔霄,四曰越影,五曰逾晖,六曰超光,七曰腾雾,八曰挟翼”;《穆天子传》中记载为:骅骝、騄耳、赤骥、白羲、渠黄、逾轮、盗骊、山子(柳宗元的《观八骏图说》即采用这种说法)。

到柳宗元时代,有许多著名的作家、诗人忽然写作了不少有关《八骏图》的诗文。

著名的就有白居易《新乐府》中的《八骏图》、元稹的五言古诗《八骏图》、李观的《周穆王八骏图序》等等。

这一文学现象可能与唐德宗的望云骓马有关。

元兴元年三月,因李怀光叛乱,唐德宗临幸梁州,七月反京。

盘点历史上的《八骏图》,看完又涨知识了

盘点历史上的《八骏图》,看完又涨知识了

盘点历史上的《八骏图》,看完又涨知识了文:梦貘貘《唐诗纪事》中记载:唐武宗在位时,有一天吃饱了没事干,突发奇想自己在纸上写下两个错别字,并在线@了朝中最有学问的,有“当代仲尼”之称的大臣王起,让对方猜测自己写的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

王起直白地回答:“下官看了这么多年的书,都没有见过这两个字。

这两个字应该是不存在的。

”武宗争辩道:“你难道就没有不认识的字吗?”王起谦虚地回答:“下官也有不认识的字。

《周穆王传》中有两个字,经师们说这两个字是古代名马的名字,但是到今天也没有破解这两个字。

下官不认识的字,就只有八骏图中的三五个字罢了”。

唐武宗听到王起的回复,肃然起敬,“我知道你素来学识渊博,今天我不过是想考一考你而已。

”01上文提到的《周穆王传》指的就是《穆天子传》。

为了了解这本书的由来,我们再将时间线往前回溯五百六十多年,大概是公元279年的十月份,在汲郡发生了一起盗墓案,当盗墓人不准举着火把进入古墓时,火把即将燃尽,他顺手拿起墓室里堆放的竹简点燃,等到官府发现墓穴被盗,里面的书简已经有部分被盗墓者损毁,次序也被人为地打乱,许多文字已经变得残缺不全。

经查,这是战国时期魏襄王的墓,此次发掘,得到数十车竹书,这些竹简上都是令人难以辨识的蝌蚪文,晋武帝司马炎令荀勖与和峤等人进行抢救性勘校和翻译,最后得到75篇简书,不过很可惜,其中有7篇简书已经无法还原。

这75篇简书中有《穆天子传》5篇,以流水账的方式详细记载了周穆王西巡到达昆仑远眺帝台以及与西王母在瑶池亲切会晤的经历。

另外还有独立的一篇记载了周穆王美人盛姬的葬礼,后来东晋学者郭璞在注释这本书的时候就将此篇也并入了《穆天子传》作为第六卷。

周穆王是西周时期第五任君王,他生活的年代大约是公元前十世纪。

许多史料中对他的这次西巡有相关的记叙,例如《史记·秦本纪》中说:“造父以善御幸於周缪王,得骥、温骊、骅緌、騄耳之驷,西巡狩,乐而忘归。

”从《穆天子传》中我们可以发现,周穆王对于仪式感有着强烈的诉求,这次公费旅行,他不仅带上了自己的禁卫军和乐队,还命令几万人的军队跟随他一同出行。

八骏图|天马行空的岁月,在马踏飞燕的潇洒中收获马到成功的欣慰

八骏图|天马行空的岁月,在马踏飞燕的潇洒中收获马到成功的欣慰

八骏图|天马行空的岁月,在马踏飞燕的潇洒中收获马到成功的欣慰传统绘画题材漫谈系列之九在天为龙,在地为马。

马在我们传统文化中是一个特别的存在,正如《三字经》中所言“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马为六畜之首,兵强马壮亦或兵荒马乱,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了马的这种特殊的战略性地位。

正因如此,古代关于马的画作天生自带一种尚武、进取等正向精神,更是受到上层乃至最高统治者的青睐有加,画史上以画马而名传后世的大家历代屡见不鲜。

随处可见的民间《八骏图》在所有的以马为主题的画作中,八骏图是一个最深入人心人尽皆知的题材。

唐代柳宗元、白居易、罗隐等人诗文中都留下的关于吟咏《八骏图》的作品,柳宗元的《观八骏图说》文中说“古之书有记周穆王驰八骏升昆仑之墟者。

后之好事者为之图。

”白居易的《八骏图》诗中道“穆王八骏天马驹,后人爱之写为图。

”从这些诗文中可以看出八骏图这一题材渊源脉络。

《穆天子传》载,周穆王逡巡天下彰显天子风范,就乘着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华骝、绿耳(一说绝地、翻羽、奔宵、超影、逾辉、超光、腾雾、扶翼)这样八匹骏马。

这些早期的《八骏图》最终都在历史的沧海桑田的变幻中烟消云散,只有在文字的记叙中想象其情景,据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记载:“古人画马有《八骏图》,或云史道硕之迹,或云史秉之迹,皆螭颈龙体,矢激电驰,非马之状也。

”由此可见,《八骏图》这一题材最初带有一种神秘的象征意义和直接的政治寓意,带有胜利征服四海八荒等帝王情结,于是柳宗元的文中以“诚使天下有是图者,举而焚之,则骏马与圣人出矣”这句而结束,而白居易的诗中以“八骏图,君莫爱”而收尾,其良苦用心可见一斑。

昭陵六骏但历史的更替中成王败寇的逻辑根深蒂固,在胜利者是不受指责的潜意识中,历代帝王对八骏图的热爱和追捧成了一种政治隐喻。

在“马上得天下”的朝代更迭中,比如秦始皇、唐太宗等历史上显赫一时名垂千古的帝王,都曾经对自己的战马记录在史册之中,而后在一代代的演变中,八骏图这一题材的“原罪”渐渐褪去,而且逐渐在民间流行开来,其蕴含的精神价值取向渐渐与民间的传统文化心理合拍共振,最后定型为一种经典的传统绘画题材,自有其合理的逻辑使然,就像文学史上唐诗宋词明清小说这种文学题材的演变一样,也是文化发展从精英化走向通俗化、大众化的一个最好的例证之一。

《八骏图》是以周穆王八骏为题材

《八骏图》是以周穆王八骏为题材

《八骏图》是以周穆王八骏为题材,八匹马形态各异,飘逸灵动,为不可多得的珍品。

穆王八骏:赤骥、飞黄、白义、骅骝、騄耳、騧騟、渠黄、盗骊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削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精神腾骁龙八骏壮如此,万里可横行和原诗稍有不同,但意思相同,不知道为什么有两句会不一样,我觉得要是配上原诗更好。

原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

诗名叫《房兵曹胡马》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诗分前后两部分。

前面四句正面写马,是实写。

诗人恰似一位丹青妙手,用传神之笔为读者描画了一匹神清骨峻的“胡马”。

它来自大宛(大宛素以产“汗血宝马”著称),非凡马可比。

接着,对马作了形象的刻画。

南齐谢赫的《古画品录》提出“六法”,第一为“气韵生动”,第二即是“骨法用笔”,这是作为气韵生动的首要条件提出来的。

所谓“骨法”,就是要写出对象的风度、气格。

杜甫写马的骨相:嶙峋耸峙,状如锋棱,勾勒出神峻的轮廓。

接着写马耳如刀削斧劈一般锐利劲挺,这也是良马的一个特征。

至此,骏马的昂藏不凡已经跃然纸上了,展现了其咴咴喷气、跃跃欲试的情状,到下面顺势写其四蹄腾空、凌厉奔驰的雄姿就十分自然。

“批”和“入”两个动词极其传神。

前者写双耳直竖,有一种挺拔的力度;后者不写四蹄生风,而写风入四蹄,别具神韵。

从骑者的感受说,当其风驰电掣之时,好像马是不动的,两旁的景物飞速后闪,风也向蹄间呼啸而入。

诗人刻画细致,维妙逼真。

颔联两句以“二二一”的节奏,突出每句的最后一字:“峻”写马的气概,“轻”写它的疾驰,都显示出诗人的匠心。

这一部分写马的风骨,用的是大笔勾勒的方法,不必要的细节一概略去,只写其骨相、双耳和奔驰之态,因为这三者最能体现马的特色。

正如张彦远评画所说:“笔才一二,象已应焉,离披点画,时见缺落,此虽笔不周而意周也。

”(《历代名画记》)这就是所谓的“写意传神”。

诗的前四句写马的外形动态,后四句转写马的品格,用虚写手法,由咏物转入了抒情。

八骏图

八骏图

《八骏图》是从六朝起就很流行的一幅画。

画的是周穆王游昆仑山时为之驾车的八匹良马。

关于八骏的名目,各书记载不同。

晋王嘉《拾遗记》中记载:“八骏之名,一曰绝地,二曰翻羽,三曰奔霄,四曰越影,五曰逾晖,六曰超光,七曰腾雾,八曰挟翼”;《穆天子传》中记载为:骅骝、騄耳、赤骥、白羲、渠黄、逾轮、盗骊、山子(柳宗元的《观八骏图说》即采用这种说法)。

到柳宗元时代,有许多著名的作家、诗人忽然写作了不少有关《八骏图》的诗文。

著名的就有白居易《新乐府》中的《八骏图》、元稹的五言古诗《八骏图》、李观的《周穆王八骏图序》等等。

这一文学现象可能与唐德宗的望云骓马有关。

元兴元年三月,因李怀光叛乱,唐德宗临幸梁州,七月反京。

关于这件事,元稹在《望云骓马》歌序中说道:“德宗皇帝以八马幸蜀,七马道毙,唯望云骓来往不顿,贞元中老死天厩。

”李肇《国史补》也谈到了这件事,他说望云骓:“后老死飞龙厩,贵戚多涂写之。

”看来,当时对于“八骏”的推崇,借着德宗的爱骥,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

徐悲鸿以画马见长是新中国第一批到苏联列宾美院学习的画家,集国画的写意风格与西画的严谨结构于一身,画出的马不但有中国画的意境,也有西画的严谨结构关系。

代表作八骏图
马的品种:蒙古马,哈萨克马,河曲马,云南马,三河马,伊俐马,千里马,汗血宝马
马的名字:一个叫绝地,足不践土,脚不落地,可以腾空而飞;一个叫翻羽,可以跑得比飞鸟还快;一个叫奔菁,夜行万里;一个叫超影,可以追着太阳飞奔;一个叫逾辉,马毛的色彩灿烂无比,光芒四射;一个叫超光,一个马身十个影子;一个叫腾雾,驾着云雾而飞奔;一个叫挟翼,身上长有翅膀,象大鹏一样展翅翱翔九万里。

李白《天马歌》译文及注释

李白《天马歌》译文及注释

李白《天马歌》译文及注释本文是关于李白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天马歌》既是咏天马,也是喻李白自己,二者浑然一体,声情并茂,表现了李白的二重性格,是一首成功的咏物诗。

天马歌李白天马来出月支窟,背为虎文龙翼骨。

嘶青云,振绿发,兰筋权奇走灭没。

腾昆仑,历西极,四足无一蹶。

鸡鸣刷燕晡秣越,神行电迈蹑慌惚。

天马呼,飞龙趋,目明长庚臆双凫。

尾如流星首渴乌,口喷红光汗沟朱。

曾陪时龙蹑天衢,羁金络月照皇都。

逸气棱棱凌九区,白璧如山谁敢沽。

回头笑紫燕,但觉尔辈愚。

天马奔,恋君轩,駷跃惊矫浮云翻。

万里足踯躅,遥瞻阊阖门。

不逢寒风子,谁采逸景孙。

白云在青天,丘陵远崔嵬。

盐车上峻坂,倒行逆施畏日晚。

伯乐翦拂中道遗,少尽其力老弃之。

愿逢田子方,恻然为我悲。

虽有玉山禾,不能疗苦饥。

严霜五月凋桂枝,伏枥衔冤摧两眉。

请君赎献穆天子,犹堪弄影舞瑶池。

【译文】天马来自于月支窟那个地方,它脊背的毛色如同虎纹一样漂亮,骨如龙翼一样坚韧有力。

天马仰天而嘶,声震青云;它摇动着的鬃毛,像绿发一样明亮。

它兰筋权奇,骨相神骏,飞跑起来,倏然而逝,连影子也看不清楚。

它腾迈昆仑,飞越西极,四蹄生风,从不失足。

鸡鸣时它还在燕地刷毛理鬃,到傍晚时它已在越地悠闲地吃草了。

其神行之速真如电闪一般,只见其影而不见其形。

天马呼啸着驰骋而过,就像是飞龙一样窈矫。

它目如明星,膀如双凫。

尾如流星,首如渴鸟,口喷红光,汗流如血。

它曾与宫中的御马一道在天街上奔驰,羁金络月,光照皇都。

豪逸之气,凌迈九州。

此时天马的身价,就是堆积如山的白壁,也难抵其值。

那些所谓的名马,什么紫燕之类,跟它相比,真是不值一提。

但是时过境迁,好景不长。

如今的天马,虽然依日顾恋天子的车驾。

它奔跑起来依然能驰骋万望,耸跃浮云,英姿不减当年,但却适望天门,脚因而不得进了。

遇不到寒风子这样的识马者,谁还认得逸景这样的名马呢?想当年,曾经驾着穆天子的车驾,穿过白云,迈越丘山,前往西天与西王母相会,是何等的神气得意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八骏图·穆王八骏天马驹翻译赏析
《八骏图·穆王八骏天马驹》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白居易。

其古诗全文如下:穆王八骏天马驹,后人爱之写为图。

背如龙兮颈如象,骨竦筋高脂肉壮。

日行万里速如飞,穆王独乘何所之?
四荒八极踏欲遍,三十二蹄无歇时。

属车轴折趁不及,黄屋草生弃若遗。

瑶池西赴王母宴,七庙经年不亲荐。

璧台南与盛姬游,明堂不复朝诸侯。

《白云》《黄竹》歌声动,一人荒乐万人愁。

周从后稷至文武,积德累功世勤苦。

岂知才及四代孙,心轻王业如灰土。

由来尤物不在大,能荡君心则为害。

文帝却之不肯乘,千里马去汉道兴。

穆王得之不为戒,八骏驹来周室坏。

至今此物世称珍,不知房星之精下为怪。

八骏图,君莫爱。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