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十二分类检索表的使用和植物种

合集下载

植物分类检索表的类型和使用方法

植物分类检索表的类型和使用方法

植物检索表及其使用方法目录一、二歧检索表的编制和使用方法 (1)1.分类检索表的编制原则 (1)2.检索表的使用方法 (1)二、常见的植物分类检索表 (2)1、定距式(级次式)检索表 (2)2、平行式检索表 (2)3、连续平行式检索表 (3)三、怎样编制简单的二歧检索表 (3)四、使用植物分类检索表应注意的事项 (4)五、举例 (4)六、鉴定植物的方法步骤 (6)1.观察 (6)2.检索 (7)3.核对 (8)植物检索表是鉴定植物不可缺少的工具,要鉴定一个植物,必须学会植物检索表的使用方法。

植物的各个分类单位如门、纲、目、科、属、种,都有自己的检索表,但以分科、分属、分种的检索表最为常用。

植物检索表是根据二歧分类的原理、以对比的方式编制的区分植物类群的表格。

具体来说,就是把植物类群的特征进行比较,相同的归在一项,不同的归在另一项,在相同的项下又以不同点分开,依此下去,直到把植物类群区分出来为止。

检索表所列的特征,主要是形态特征。

一、二歧检索表的编制和使用方法1.分类检索表的编制原则分类检索表是以区分生物为目的编制的表。

目前,常用的是二歧分类检索表。

这种检索表把同一类别的植物,根据一对或几对相对性状的区别,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

接着,再根据另一对或几对相对性状,把上面的每个分支再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好像二歧式分枝一样,如此,逐级排列下去,直到编制出包括全部生物类群的分类检索表。

2.检索表的使用方法当遇到一种不知名的植物时,应当根据植物的形态特征,按检索表的顺序,逐一寻找该植物所处的分类地位。

首先确定是属于哪个门、哪个纲和目的植物,然后再继续查其分科、分属以及分种的植物检索表。

在运用植物检索表时,应该详细观察植物标本,按检索表一项一项的仔细查对。

对于完全符合的项目,继续往下查找,直至检索到终点为止。

使用检索表时,首先应全面观察标本,然后才进行查阅检索表,当查阅到某一分类等级名称时,必须将标本特征与该分类等级的特征进行全面的核对,若两者相符合,则表示所查阅的结果是准确的。

植物检索表的编制与使用

植物检索表的编制与使用

植物检索表的编制与使用
植物检索表是一种便捷的工具,可以帮助人们根据植物的特征,准确地识别和记录植物的名称、分类、形态等信息。

下面介绍植物检索表的编制与使用方法。

一、植物检索表的编制
1.确定检索项:在编制植物检索表前,需要首先确定需要记录
的检索项,包括植物的名称、分类、形态、习性、生长环境等信息,这些检索项需要符合植物分类系统的要求。

2.分类编码:根据植物分类系统的规定,为每个分类单位进行
分类编码,通常使用字母或数字编码表示,以防止出现重复或漏项。

3.填写表格:根据已确定的检索项和分类编码,按照一定的格
式填写表格,通常可以使用电脑或手写表格。

4.测试验证:编制完成后,需要进行测试验证,确保植物的名称、分类等信息被正确填写和检索。

二、植物检索表的使用
1.观察植物:通过实际观察植物的形态、习性、生长环境等信息,找到适合的检索项。

2.查找表格:根据观察到的信息,找到植物检索表中与之对应
的检索项,并确认其分类编码。

3.检索植物名称:根据已知的分类编码,查找植物检索表中对应的植物名称和其他相关的信息。

植物检索表是一种方便快捷的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准确地识别和记录植物的名称、分类、形态等信息,对于植物学研究和园艺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植物分类检索表的类型和使用方法

植物分类检索表的类型和使用方法

植物分类检索表的类型和使用方法植物分类检索表是一种能够根据植物的特征进行分类的工具。

在植物学等领域中,使用植物分类检索表可以帮助人们更加科学地了解植物,并对植物进行分类和归纳。

下面将会介绍植物分类检索表的类型和使用方法。

植物分类检索表的类型植物分类检索表主要有两种类型:基于特征的分类检索表和基于分类系统的分类检索表。

基于特征的分类检索表基于特征的分类检索表是根据植物的形态、结构、生长环境和生理特征等方面的特征,将其分类为不同的类别。

这种方式最早出现在19世纪初期的植物学家望族的著名作品《Genera plantarum》中,使用的检索表叫做“望族分类法”。

望族分类法将植物分成以下几类:草本、木本、灌木、树状灌木和乔木。

根据叶的形态、质地、排列方式,还可以将其更加具体地分类为菜农植物、草本、亚灌木类、灌木和乔木等。

这种基于特征的分类方式,在植物分类、生态学、生物地理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基于分类系统的分类检索表基于分类系统的分类检索表是根据植物分类学中建立的分类体系为基础,将植物按照逐级分类的形式进行分类。

这种分类方式是根据植物学知识的积累和发展而形成的。

基于分类系统的分类检索表中,植物被分为纲、目、科、属等级别。

分类的方法是通过对植物形态学、组织学、生态学、地理学等学科的研究,将植物分为不同的类别。

植物分类检索表的使用方法基于特征的分类检索表的使用方法使用基于特征的分类检索表的方法是先根据植物的一些基本特征,比如植物的形态、结构、生长环境和生理特征等,来初步进行分类。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准确地观察和认识不同特征的差异。

基于特征的分类方式相对简单,可以用于初学者对植物的初步分类。

基于分类系统的分类检索表的使用方法基于分类系统的分类检索表的使用则是根据植物的分类体系进行分类。

该体系是经过长时间的科学实践和,因此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和准确性,适用于专业人员进行植物分类的研究工作。

对于初学者,需要了解基本的分类体系和术语,如了解植物学中的知识和术语。

实验二十三植物检索表的编制和使用

实验二十三植物检索表的编制和使用

1、利用检索表鉴定所给的标本。 2、用定距式编制采集标本的分种检索表
植物检索表的编制和使用
实验二十三
1、了解植物分类检索表的编制原理,学会分类检 索表的使用,能用给定的检索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独立鉴定某一种 植物。 2、初步学会编制简单的植物分类检索表。
1、实验材料 根据季节采集3~5种带花、果的植物新鲜 标本
2、实验器材 解剖镜、扩大镜、镊子、解剖针等。
一、植物检索表的编制
植物检索表是鉴定植物的工具。检索表的编制是根据法国人 拉马克(Lamarck,1744-1829)的二歧分类原理,把一群植物 相对的特征、特性分成相对应的2个分支,再把每个分支中相对 的性状又分成相对的2个分支,依次下去,直到编制的科、属、 种检索表的终点为止。为了便于使用,各分支按其出现先后顺序, 前边加上一定的顺序数字,相对应的两个分支前的数字应是相同 的。 检索表编制是采取“由一般到特殊”、“由特殊到一般”的 原则。首先必须将所采到的地区植物标本进行有关习性、形状上 的记载,将根、茎、叶、花果和种子的各种特点进行详细的描述 和绘图。在深入了解各种植物特征之后,再按照各种特征的异同 来进行汇总辩异,找出相互差异和相互显著对立的主要特征,依 主、次要特征进行排列,将全部植物分成不同的门、纲、目、科、 属、种等分类单位的检索表。其中主要是分科、分属、分种三种 检索表。
三、植物检索表的使用
取某种不知名的种子植物,按下列次序进行观察与描述,然后根据其特征, 鉴定这一种植物的科名。 一、植物的性状——乔木;灌木亚灌木;草木(包括一、二年生或多年生), 茎的形状、颜色、被毛或滑;直立;平卧,匍伏;攀援;缠绕或其他。 二、叶——单叶或复叶;叶形,有无叶柄?对生或互生,或轮生。叶面及叶背 颜色如何?被毛或其它,网状脉或平行脉有托叶或无托叶? 三、花序——总状类花序(如穗状、总状、园锥、伞形等花序)或聚伞类花序 (如轮伞、聚伞花序)或花单生等。 四、花的各部分: 1、苞片——形状、颜色、数目、被毛或其他。 2、花萼——萼片形状、颜色、数目、离生或合生、被毛或无毛。 3、花冠——花瓣形态、颜色、数目、离生或合生、被毛或无毛。 4、雄蕊——数目、花丝离生或合生,雄蕊与花瓣,萼片对生或互生。花药的着 生情况和开裂方式。 5、雌蕊——花柱数目、柱头分裂数或不裂或浅裂。 (1)子房上位、下位或半下位; (2)子房室的数目; (3)胎座式(如中轴胎座、特立中央胎座、侧膜胎座等); (4)胚珠数目——少数或多数或定数。 6、果实——属于何种果实?开裂或不开裂,果实的形状大小和颜色。 7、种子——形状、大小和颜色,解剖种子,观察有无胚乳,胚的子叶数目多 少?:

植物检索表的运用

植物检索表的运用

植物检索表的运用植物检索表的运用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石竹科的主要特征,理解特立中央胎座的结构;2、了解锦葵科、葫芦科、杨柳科和十字花科的主要特征。

二、材料与用品1、实验材料石竹、陆地棉、黄瓜、毛白杨、垂柳、白菜的花石竹科、锦葵科、葫芦科、杨柳科以及十字花科常见种类的标本。

2、实验器材实体镜、手持放大镜、镊子、解剖刀、解剖针、双面刀片、玻璃皿、载玻片和盖玻片。

三、内容与方法1、石竹亚纲(Caryophyllidae)本亚纲包括3目,14科,约11000种.只观察石竹科石竹科(Caryophyllaceae)①代表植物石竹(Dianthus chinensis L.)花的解剖观察:取一朵花进行剥离观察,注意5个结合成筒状的萼片以及花萼基部的总苞;5个分离的花瓣,基部具爪,顶端具齿;观察雄蕊的数目和花柱的数目(由此可判断心皮的数目);横剖子房,观察室的数目和胎座的类型。

另取一朵花纵剖,确定子房的位置,观察纵剖后的胎座。

理解这类胎座为什么叫特立中央胎座。

标本观察:叶的排列及茎叶特点、花序的类型、果实类型。

②其他种类的观察繁缕(Stellaria media)叶卵形,花萼离生;花瓣2深裂;花柱3。

女娄莱(Silene aprica) 花萼合生,花瓣2浅裂,花柱3。

鹅肠菜(Myosoton aquaticumk)注意观察它们与石竹的异同点。

花萼分离,花瓣2深裂,花柱5。

2.五桠果亚纲(Dilleniidae)本亚纲包括13目,78科,约25000种,重点观察锦葵科、葫芦科、杨柳科和十字花科。

(1)锦葵科(Malvaceae)①代表植物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花的解剖观察:取一朵花在外形上观察,注意区别副萼、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等各部分的组成及数目,注意观察花瓣的排列方式;纵剖其花,观察雄蕊管,注意花药的特点,子房的位置,雌蕊的花柱和往头;横剖子房,观察胎座类型、室的数目和胚珠的数目。

12检索表学习

12检索表学习

检索表的类型
1.定距检索表(缩进检索表):将相对立的特征
编为同样的号码,书写在距页面左侧相等距离处,次一项 特征紧接上一项特征,但编号向右缩进一定距离书写,如 此延续下去,直至出现科、属、种名称。
2.平行检索表:将相对立的特征用同一号码标记,编排
时将它们平行并列。
百合
丹参
华山松
白皮松
牡丹
雪松 芍药
6.树皮龟裂… … … … … … … 油松 6.树皮光滑… … … … … … … …7 7.叶簇生… … … … … … … … 雪松 7.3针或5针一束… … … … … … 8 8.3针一束… … … … … … … …白皮松 8.5针一束… … … … … … … …华山松
白花车轴草
红花酢浆草
油松 油菜
定距检索表(缩进检索表)
1.被子植物… … … … … … … … …2
2.单子叶植物… … … … … … … 百合 2.双子叶植物… … … … … … …3
3.木本… … … … … … … … …牡丹 3.草本… … … … … … … … …4
4.花器官多数… … … … … … …芍药 4.花器官定数… … … … … … … 5
实验十二 检索表的使用
一.目的: (1)学习使用检索表 (2)利用检索表查询植物种类 二.材料:
野外实习指导,白花车轴草,红花酢浆草,培养 皿, 镊子,体式显微镜 三.内容: (1)检索表的类型 (2)编写检索表 (3)使用检索表检索白花车轴草或红花酢浆草。 四.作业 写出白花车轴草或红花酢浆草酢酱草的检索步骤
5.花瓣合生… … … … … … 丹参 5.花瓣离生… … … … … … 油菜
1.裸子植物… … … … … … … ……6

植物检索路径实验报告(3篇)

植物检索路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植物体内水分的吸收和运输途径。

2. 掌握植物水分运输的实验方法。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实验结果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水分通过植物体内的导管系统向上运输,最终输送到叶片,满足植物生理需求。

本实验通过观察芹菜在红色液体中的水分吸收过程,探究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路径。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1. 实验材料:带根芹菜、红色液体(如红墨水)、透明玻璃瓶、镊子、剪刀等。

2. 试剂:蒸馏水、NaCl、NaOH等。

四、实验步骤1. 将红色液体倒入透明玻璃瓶中,使液体高度达到瓶子的一半。

2. 将带根芹菜放入玻璃瓶中,使芹菜的根部浸入红色液体中。

3. 观察芹菜在红色液体中的生长状况,记录芹菜根部的生长速度和变红程度。

4. 在芹菜生长过程中,定期更换红色液体,以保持实验条件稳定。

5. 实验结束后,将芹菜取出,观察芹菜自根部至顶部的变红程度,分析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路径。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芹菜在红色液体中的根部生长速度较快,逐渐向上生长。

经过一段时间后,芹菜自根部至顶部逐渐变红,表明水分已进入植物体内。

2. 实验分析(1)水分通过芹菜的根部进入植物体内。

这是因为芹菜的根部具有吸收水分的能力,将红色液体中的水分吸收到植物体内。

(2)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为:根部→茎部→叶片。

实验结果表明,芹菜自根部至顶部逐渐变红,说明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路径为导管系统。

(3)水分运输过程中,植物体内的导管系统起到关键作用。

导管系统是由一系列细长的管状细胞组成,能够使水分快速向上运输。

六、实验结论1. 植物通过根部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水分通过植物体内的导管系统向上运输,最终输送到叶片。

2. 实验结果表明,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为导管系统,即根部→茎部→叶片。

七、实验讨论1. 本实验中,芹菜的根部在红色液体中的生长速度较快,可能是因为红色液体中的水分对芹菜的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使用检索表识别常见生物物种(实验)

使用检索表识别常见生物物种(实验)

属 小麦属
人属
蔷薇属
种 小麦
智人
月季
分类的阶元
越小的分类单 位中,生物彼 此的共同特征 越多,亲缘关 系越近。


少远

纲 分
共亲

同缘
目 单
特关

征系

越大的分类单位 中,生物彼此的 共同特征越少, 亲缘关系越远。


多近

犬、狼、虎、黑斑蛙的分类隶属如下:

动物界
动物界
动物界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脊索动物门 脊索动物门 脊索动物门
分类可以帮助人们更快得识事物。
地球上目前已知的生物有多少种?
200多万种 人们是如何区分和认识这么多种生物的呢?
生物的分类
阅读P60图片下两段文字,找一找
生物分类的依据:
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遗传和生态等 特征进行分门别类。
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来划分等级,对不同类群 的形态结构进行科学描述。
平行检索表:把每一对不同的特征紧密并列在相邻的两 行里,如 1. 1. 2. 2. 3. 3. .... 每一条后面都有往下查的编号或者一个物种名称。
蔷薇科分属的平行检索表
1.心皮通常1,少数2~5;核果;萼片常脱落;单叶
.........李属 Prunus
1.心皮常多数;瘦果,少数核果;萼片宿存;复叶,少数单 叶.........跳转到2
5. 请问你房间里的东西的摆放情况是怎样的? A. 整整齐齐,对强迫症患者很友好----------------类型B B. 杂乱但有章,自己的东西在哪儿都知道-------------类型C

哺乳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讨论、思考题、作业:
根据新鲜标本,对 2~4 种植物进行检索,写出检索路线及检索结果(中文名、所属科名)。
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练习课□ 其他□
教学方式(请打√):讲授√ 讨论□ 示教√ 指导√ 其他□
教学资源(请打√):多媒体□ 模型√ 实物√ 挂图√ 音像□ 其他□
植物检索表和植物图鉴的种类很多,有全国性的;如《中国植物的科、属检索表》、《中国高等植 物图鉴》、《中国植物志》;有地方性的:如一个省或一个市;有木本或草本植物的、有分科专著的等。 在使用时应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所需要的检索表和图鉴或植物志。最好是根据你要鉴定植物的产 地,来确定检索表和图鉴的范围。如:已知待鉴定的植物是从北京地区采来的,那么利用北京植物 检索表和图鉴或北京植物志,就可以帮助你解决问题。
会出现不同的性状(如沙棘因分布地区不同,出现乔木、灌木等),遇到这种情况时,就应在乔木和 灌木的各项中都应将它们包含进去,这样就可以保证能检索到它们。 7.检索表的编排号码,只能用 2 个相同的,不能用三项以上。如 1,1;2,2。 8.为了验证你所编制的检索表是否适用,还需要实际检验一下。若不好使用,就要加以修订,直到 能够完全正确检索为止。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实验十一 分类检索表的使用和植物种的描述记载方法
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了解植物检索表的制定原则,并掌握其使用方法。 2.学会植物种的描述记载方法。
教学过程
用什么方法帮助我们认识常见的植物种类呢?目前,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核对法, 即将所采标本用标本室中已经专家鉴定定名的标本进行对照核对,特征相似者可初步确定可能就是 该种植物,这种方法要求核对前先要能对标本辨认到科或属,这样进入标本室后查阅核对就方便多 了。另外一种方法是检索法,即在对植物标本进行全面的观察后,查阅各种工具书(如植物志、图 鉴、图说、图谱手册以及各科、属、种的专著等)中的检索表对其进行检索鉴定,当检索出初步结 果后,再与书中对该种的详尽的特征描述进行对照核对,看特征是否对应、地理分布区域是否合适, 若能对应可初步确定可能就是该种植物,若不能对应,可能检索时出了差错,需要重新进行检索。
编制检索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只要有 2 个以上须要鉴别的科、属或种,均可采用编制检索表的方式加以区别。 2.检索表中包含多少个被检对象,完全是人为地编集在一起的,可以按某一地区、某一类群或某种 用途进行编集。 3.在编制植物检索表之前,对其所采用的植物特征的取舍,通常采取“由一般到特殊”、“由特殊到 一般”的原则,即首先必须对每种植物的特征进行认真的观察和记录,在掌握各种植物特征的基础上, 根据编制目标(如分门、分纲、分目、分科、分属、分种)的不同要求,列出它们相似特征和区别 特征的比较表,同时找出它们之间最突出的区别点和共同点。 4.在选用区别特征时,即在编制植物检索表中的成对性状时,最好选用相反的或容易区别的特征, 即非此即彼的特征(如单叶和复叶、草本和木本等),千万不能采用似是而非或不确定的特征,即亦 此亦彼的特征;有些特征要实测其大小值,尽量避免使用较大、较小、较长、较短等难以肯定的特 征。采用的特征要明显,最好选用仅用肉眼或手持放大镜就能观察得到的特征。 5.要选用常见的、不变的特征,切勿选用受季节性影响或仅能在野外观察得到的特征。 6.在编制过程中还应注意到,有时,同一物种(或同一类植物),由于生长在不同的生境条件下时,
检索表的排列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为平行检索表,即相对的两个特征,相互平等排列紧密相 连;另一种为定距检索表,即相对的两个特征,相隔一定的距离。不论是那种检索表,它们的结构 都是以两个相对的特征进行编写的,且两项的号码是相同的,排的位置是相对称的。 (二)检索表的使用
具体查法,依下列步骤进行: (1) 可根据季节,任采有花、果的植物数种,如为草本,则采全株;如为大的木本,则采其带有花、 果的一个枝条。 (2) 首先仔细观察植物体的外形,着重解剖和观察花、果的结构。如花果太小时,可借助放大镜和解 剖镜如实解剖和观察,并写出花程式。 (3) 鉴定时,要根据看到的特征,从头按顺序逐项往下查。在看相对的两项特征时,要看到底,哪一 项符合要鉴定的特征,并要顺着符合的一项查下去,直至查出科名为止。 (4) 根据被查植物的特征,如确能直接判断属于哪一大类,可直接从大类查起,不必从头检索。 (5) 为了熟悉检索表的用法,初学时,应采用花果较大的植物去查,因为它便于观察和解剖。观察植 物特征时,应以典型材料为依据,不应以个别变异材料为标准,否则将达不到目的。
植物检索表的编制是根据法国学者拉马克(Lamarck)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二歧分类原则,即非此即彼的原则来编 制,也即把某群植物的同一关键特征,不同的相对性状(如子叶 1 枚还是 2 枚,种子裸露或包被, 单子叶或双子叶,离瓣花或合瓣花,直根系或须根系,子房上位或下位等等,都可以划分为相对立 的两种性状),用对比的方法逐步排列并进行分类,相对立的两个性状被编为同样的号码,将植物分 为两类(如分为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两类),再把每类中的植物根据相对性状又分成相对的两类 (如将双子叶植物又分为离瓣花和合瓣花两类),依次下去,直到编制的目标检索表的终点为止。 为了便于使用,在各类分支的前边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加上一定的顺序数字或符号,相对应的两类 或两个分支前的顺序数字或符号应是相同的。
为了能快速、方便地鉴定植物种类,无论那种工具书,都在书中编制了检索表,并且在鉴定过程 中首先得到应用。因此,植物检索表已成为鉴定植物、认识植物种类不可缺少的工具,也是认识植 物的一把钥匙。 一、器材、用具和材料
常见种子植物分科检索表、常见种子植物属、种检索表、放大镜、镊子、解剖针等。 根据季节采集 3~5 种带花、果的植物新鲜标本。 二、实验内容 (一)植物检索表的编制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