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第三章 艺术家与艺术品

合集下载

艺术学概论之第三章艺术的本质

艺术学概论之第三章艺术的本质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从这个时期开始,文人开始用诗歌、绘画、书法等美的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的精神世界,使艺术摆脱了以前只属于贵族和匠人的单纯技艺性活动和体力劳动,具有了精神性特征。艺术成为文人表达内心苦闷和喜怒哀乐的手段,成为文人的精神寄托和身份象征。自此,艺术就超越了单纯的技艺,和精神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艺术成为专指绘画、书法、音乐、诗歌等精神性产品的美的艺术。
三、20世纪在艺术本质问题的上的新观点
分析美学在艺术本质问题上的观点
海德格尔在艺术本质问题上的观点
艺术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
1.分析美学在艺术本质问题上的观点 分析哲学和分析美学的代表人物是维特根斯坦,他的哲学思想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维特根斯坦对于美与善等形而上学问题持坚定的否定态度,认为这类问题是毫无意义的问题,应该排除在哲学研究的视野之外。在他看来,一切命题都可以分为可证实的和不可证实的,可证实的命题与事物或世界是对应的,是有意义的。例如:黄金分割律是希腊造型艺术的法则之一;不可证实的命题,就没有对应物,是无意义的。例如美是什么,善是什么,这类问题就是没有答案的,是无意义的。
在什么是艺术的问题上,克莱夫·贝尔从形式方面立论,的确有其独到之处。艺术作品之所以为艺术作品,在形式上一定有其原因。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什么是“有意味的形式”并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在形式的意味后面,有着更深刻的人性的、历史的、社会的、宗教的、心理的根源,是这些东西决定着形式的意味,决定着艺术作品成为艺术作品。而这些东西又和世界、艺术家等因素是无法分割的,所以,探讨什么是艺术,仅仅从形式方面进行立论仍然是不可取的。

论艺术家与艺术家

论艺术家与艺术家

论艺术家与艺术家《论艺术家与艺术家》观后感贡布里希:没有所谓的艺术,只有艺术家。

人对于美的认知,似乎是天生的。

而有些美不易表达,便有些特殊的人用自己的想法展现出他们眼里的美,这些人就是艺术家。

“所谓的艺术家,从前是用有色土在洞窟的石壁上大略画个野牛形状,现在是购买颜料,为招贴板设计广告画。

过去也好,现在也好,艺术家还做其他许多工作。

只要我们牢牢记住,艺术这个名称用于不同时期和不同地方,所指的事物会大不相同,只要我们心中明白根本没有大写的艺术其物,那么把上述工作统统叫作艺术倒也无妨。

”贡布里希眼里的艺术不是一幅画,不是一件雕刻品,而是创造这些艺术品的过程叫做艺术。

而现在,那些工匠留下来的作品被摆在展览馆里,高高挂起,成为令人望而远之,难以理解的高雅之物。

艺术就是为人们服务的,文章开篇就指出了艺术的随性,批判现在社会对于艺术品的态度。

在贡布里希的作品中,描述了很多的画作,他的情感是丰富细腻的,捕捉到的细节带领观众从新的角度出发审视作品。

“谈起美来,麻烦的是对于某物美不美,鉴赏的趣味大不相同。

来自两幅15世纪的作品,画的都是手弹弦琴的天使。

相比之下,很多人会喜欢意大利画家梅洛佐·达·福尔利优雅妩媚的动人作品,而不大欢迎同代北方画家汉斯·梅姆林的那一幅。

我自己则二者都爱。

要想发现梅姆林画的天使的内在之美,也许要多花一点时间,然而,只要我们不再介意天使的动作略欠灵巧,就会发现他的无限可爱。

”艺术也分内在美与外在美,视觉上,福尔利的画作直观的表达了天使的柔情与妩媚,飘荡的衣袖与日月相辉映,很直接的概括了天使应该有的样子。

而梅姆林的画看着像是在教堂表演的普通女孩,呆滞的面孔毫无仙气可言,但是按照贡布里希的话说,忽略动作,发掘内在美,倒是将我从视觉引申到作者想表达的天使内在特点——纯真。

“中世纪意大利托斯卡纳画师画耶稣受难图,对耶稣受难的感受之深,一定不亚于雷尼,然而我们必须首先学会理解他的绘画手法,然后才能了解他的感情。

第三章 艺术发展论

第三章  艺术发展论

(2)、观点二:“政治与艺术无关”
①这种观点的错误是:无论艺术家本人的主观意愿如何, “为艺术而艺术”只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艺术作品 不可能与政治割裂的清清楚楚。
②哲学中提到,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是整个上层建筑 的核心,政治要求艺术为自己服务。这是不可否认的客 观事实。因此,政治和艺术是相互影响的关系。
2、政治对艺术的影响是直接的。艺术就像晴雨表一样灵 敏地对政治做出反映;政治对艺术的影响是重大的,可 以促进艺术的繁荣,也可以成为巨大的阻力导致艺术的 衰败。
米勒 《拾穗者》
表现的是一个收 获场面使富饶美 丽的农村自然景 色与农民的辛酸 劳动形成了对比。 接近米勒的几位 社会活动家看到 了这幅画中可贵 的真实。
(三)宗教对艺术发展的影响
“宗教与艺术像携手并进的孪生兄弟。”
宗教对艺术的发展只起到影响作用,而不是决定作用。 (在本书第一章中已经明确)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宗教阻碍艺术的发展。两者是不同的,相互对立的。
①宗教是对生活的歪曲反映,艺术则是对生活的真实反映
②宗教要求对彼岸世界的心灵感悟,艺术则是对现实世界和世俗 感情的形象表现
宗教推动艺术的发展表现在: 第一,宗教促使艺术突破教义的局限从而得到发展。 第二,宗教为艺术提供题材。 第三,宗教往往是艺术生产的组织者
纪》
(四)道德给艺术的发展以巨大的影响
道德与艺术是相互区别、相互影响。 道德是艺术发展的动力或阻力。
①艺术作品表现进步的道德准则和高尚的理想情操,往往能 产生持久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促进艺术的发展。 ②艺术作品表现落后、腐朽、丑恶的道德准则,对艺术的发 展起到阻碍作用。
(一)艺术发生的上限——人所创造的第一件工具
从工具的生产到艺术的发生,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纯粹的实用品; 第二阶段,准艺术,艺术发生的开始; 第三阶段,纯粹的艺术品,文明社会的艺术。 (06年,填空,13)

拍卖行业艺术品鉴定方案

拍卖行业艺术品鉴定方案

拍卖行业艺术品鉴定方案第一章艺术品鉴定概述 (2)1.1 艺术品鉴定的定义与意义 (2)1.1.1 定义 (2)1.1.2 意义 (2)1.2 艺术品鉴定的基本原则 (3)1.2.1 科学性原则 (3)1.2.2 客观性原则 (3)1.2.3 全面性原则 (3)1.2.4 严谨性原则 (3)1.2.5 可靠性原则 (3)第二章鉴定程序与方法 (3)2.1 鉴定程序的制定 (3)2.2 鉴定方法的分类 (4)2.3 鉴定流程的规范化 (4)第三章艺术品历史背景研究 (5)3.1 艺术品历史背景的搜集与整理 (5)3.2 艺术品风格与流派分析 (5)3.3 艺术家生平与创作背景 (6)第四章艺术品材质与工艺分析 (6)4.1 艺术品材质的识别 (6)4.2 艺术品工艺的鉴定 (7)4.3 艺术品制作技术的考察 (7)第五章艺术品技法与风格鉴定 (7)5.1 艺术品技法的分析 (8)5.2 艺术品风格的判断 (8)5.3 艺术品真伪的辨别 (8)第六章艺术品市场与价值评估 (9)6.1 艺术品市场的现状与趋势 (9)6.1.1 现状分析 (9)6.1.2 趋势预测 (9)6.2 艺术品价值的评估方法 (9)6.2.1 市场比较法 (9)6.2.2 成本法 (9)6.2.3 收益法 (9)6.2.4 专家评估法 (9)6.3 艺术品价格的影响因素 (10)6.3.1 艺术品本身因素 (10)6.3.2 市场因素 (10)6.3.3 社会因素 (10)第七章鉴定技术与应用 (10)7.1 现代鉴定技术的应用 (10)7.2 传统鉴定技术的传承 (11)7.3 鉴定技术的综合运用 (11)第八章艺术品鉴定的法律法规 (11)8.1 艺术品鉴定的法律法规概述 (11)8.2 鉴定过程中的法律风险 (12)8.3 法律法规在鉴定中的应用 (12)第九章艺术品鉴定团队建设与管理 (12)9.1 鉴定团队的组建与培训 (12)9.1.1 鉴定团队的组建原则 (12)9.1.2 鉴定团队的选拔与培训 (13)9.2 鉴定团队的工作流程 (13)9.2.1 鉴定前的准备 (13)9.2.2 鉴定过程 (13)9.2.3 鉴定后的报告 (13)9.3 鉴定团队的质量控制 (13)9.3.1 鉴定流程的规范化 (13)9.3.2 鉴定技术的标准化 (14)9.3.3 鉴定结果的可追溯性 (14)9.3.4 鉴定团队的内外部监督 (14)第十章艺术品鉴定案例分析与总结 (14)10.1 典型案例的选取与分析 (14)10.2 鉴定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 (14)10.3 鉴定行业的未来发展展望 (15)第一章艺术品鉴定概述1.1 艺术品鉴定的定义与意义1.1.1 定义艺术品鉴定,是指在艺术品交易、收藏、展览等活动中,通过对艺术品本身及其相关历史、文化背景的研究,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对艺术品的真伪、年代、作者、材质、工艺等进行辨识和确认的过程。

设计概论(重点资料)已打印

设计概论(重点资料)已打印

第一章走近设计世界上的物分为两类,一类是大自然生成的,一类是人类创造的;山顶洞人用螺壳、石头和兽骨制成的项链;案例分析:论述题,陶器和青铜器体现人类造物的哪些思想?讲到早期人类的造物,陶器和青铜器是很典型的范例。

陶器是人类从洞穴走向平原时创造的存储物品使用的器皿,新石器时代由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改变了,对于生活器具的需求自然就高了起来。

陶器还需要分出石器和水器,又分出日用器、随葬器和礼器来。

陶器的造型和纹饰体现着很多原始文化。

那些看起来粗糙的陶器不自觉地包含着人类早期的审美意识,也体现了工艺过程的明显的设计行为,设计行为包括、选材、打制、研磨、穿孔、染色、装饰等等。

“虎食人卣”外观造型“虎食人卣”是我国商贷的青铜器,卣是一种酒器。

上有盖,有提梁,器型的设计就是根据商代传说的饕餮来设计的。

设计理念,设计思想体现在哪?英格兰南部的“司通亨治”是原始的宗教场所,有着人类最早的环境设计意识。

不仅仅在视觉的气场上,而且在空间的结构上,都有许多神秘的色彩。

越走进它,那种神秘感就越深,研究它,你不会知道哪些让人根本无法想象的原始设计意念。

这是一个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或者说是控制人们思想的地方,在开口的马蹄形结构中,设计人有着非凡的天文,数学地质、结构上的科学的东西,也有原始的、巫术上的东西。

在夏至的早上,人们向东眺望,会发现那里正好是面对太阳升起的地方,于是司通亨治中的那块踵石就很重要,是夏至的时间到来的标志。

这个标志一定和当时人们的信仰有着关联性,有先知先觉的人就利用了人们信仰活动的需要,创造了巨石的结构和空间的形态。

人们不会去玩无聊的石头游戏,只有把这种场合和器具的创造当做比他们生命还重要的时候,才具有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将这些设计视为至高无上的目标。

“蚂蚁椅”是丹麦的设计师雅可布森1952年设计的,是一把结构上很简单的椅子。

(与同类产品对比)对认识的认识最好的途径是通过同类产品的比较来分析作品1957年“蚂蚁椅”在意大利米兰家具展上获金奖;为什么这把椅子会得到如此高的评价?从椅子的侧面看,线条是有优美的,能够完全考虑到人体曲线的需要,非常符合人体工学的原理,所以就座非常舒适,其实是形式上简洁、明快、结构简单,用料精打细算,它的坐面与靠背为一次成型的模压弯曲多层板,钢管腿,几乎没有任何多余的东西,比伊姆斯的设计更为简单、省料:其三是工业化批量生产的家具中它是最容易生产的那种,而且它可以叠起来存放:其四是由于作者对家具材料的色彩有多种选择方案,材料的语言特性就更强了,能适应于各种环境。

03-新艺术运动

03-新艺术运动

壁虎╃王子
《快乐之国》,谢雷
穆夏风格:感性化的装饰线条、简洁的轮廓线和明 快的水彩效果,甜美优雅的女性形象(女演员伯恩哈特) 等,甚至影响到美国的海报设计风格。
壁虎╃王子
蜻蜓女人胸针, 勒内·拉里克
壁虎╃王子
三、 南锡的新艺术运动
●代表人物:埃米尔·加莱(风格和贡献)
珐琅彩绘玻 璃花瓶,埃 米尔·加莱
壁虎╃王子
卡洛·布加蒂这张椅子 款式十分特别,由画满 彩绘痕迹和铜版画的羊 皮纸所覆盖。卡罗·布 加蒂(Carlo Bugatti) 藉由这项作品而发展出 几项独特的前卫风格。
壁虎╃王子
第六节: 新艺术运动的历史局限
由于跳脱了历史主义的囹圄,新艺术运动常常被称为
是第一个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国际设计运动。
5、受英国艺术与手工艺运动的制约,装饰细腻典雅
但生产效率低,不能适应批量生产的需求
壁虎╃王子
第二节: 比利时的“新艺术”
一、 比利时“二十人小组”和自由美学社:由关注纯艺
术向实用设计转变成为第一个向比利时国内介绍威廉·莫
里斯思想的艺术团体。(1884年由奥塔克·茅斯创建; 1894年更名为自由美学社)。
1896 年由艺术评论家尤利斯· 迈尔·格拉斐在慕尼黑创办的 周刊《青年》。慕尼黑也是德 国新艺术运动最蓬勃发展的地
区。
德国《青年》杂志封 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奥托·埃克曼
壁虎╃王子
第四节: 西班牙的“现代派”与安东尼·高迪
新艺术运动在西班牙被称为“现代 派”。西班牙地理位置独特,这使得该
国的新艺术运动表现出了与欧洲大陆不
但就本质而言,该运动仍然是落后的,发展至末期时,仍 不免流于形式和机械的折衷主义。

第三章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艺术概论(彭吉象)

第三章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艺术概论(彭吉象)
② 使人们通过艺术欣赏得到积极的休息,从而更好地投入新的工作。 ③ 通过审美欣赏,人们不仅可以满足精神上的审美需要,身心得到积极的休
息,还能从中受到教育和启迪。
看一遍,笑三年的加菲猫
加菲和欧弟的幸福生活
三功能之间的关系 艺术的认知、教育、娱乐三种功能的关系,正如艺术中的真、善、美三者的关系,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 艺术的认知功能基于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真实性是艺术 作品的基本要求,缺乏真实性的作品也不可能帮助人们正确 地认识生活的真理。但艺术的真,既不同于普通实际生活的 真,也不同于科学的真。它既是现象的真,又是本质的真; 既是形象的真,又是典型化了的真。这种显现着真理本质的 现象或典型的形象,也就是艺术的美。而美在一定条件下总 是要引起人们的美感。
清乾隆农耕商贸图外销壁纸
手绘于桑皮纸之上,用水彩画成。美景收眼底,动中藏恬静。 150多个人物,50余组生产生活场景。以农耕、桑织、茶叶、 瓷器为主题,尽显千年中华文化立命之本。
艺术的审美认知作用的特点:
① 艺术对于社会、历史、人生具有审美认识功能,往往能够更加深刻地 揭示社会、历史、人生的真谛和内涵,反映社会的广度深度,常常通 过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给人们带来难以忘却的社会生活知识。
艺术教育的根本目标和任务,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艺术教育的任务:
① 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人的艺术修养。 ② 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③ 陶冶人的情感,培养完美人格。
中 国 古 建 筑 门 环
炫 彩 扎 染 T恤
《什么结子高又高》
绘本绘画《小黑鱼》
美育的核心是艺术教育,艺术具有审美认识、审美教育、审美娱乐等独特的 功能和作用,具有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等特点,使艺术教育成为审 美教育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方式。

关于艺术品的理解

关于艺术品的理解

关于艺术品的理解艺术品是人类创造的文化产物,是艺术家用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创作而成的作品。

它可以是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各种形式的表现方式。

艺术品不仅是美的体现,更是艺术家对生活、对世界的思考和表达。

艺术品的理解是主观的,每个人对艺术品的感受和理解都可能不同。

艺术品的意义和价值取决于观者的背景、文化背景、情感体验等因素。

艺术品可以带给人们美的享受,可以唤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可以让人们对生活有新的思考。

艺术品的价值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

艺术家通过艺术品传递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观者通过欣赏艺术品来获取美的享受和情感上的满足。

艺术品可以让人们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情感的力量,可以让人们对自己和世界有更深入的认识。

艺术品的创作过程是艺术家与自己内心的对话和思考的过程。

艺术家通过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将内心的世界通过艺术形式表达出来。

艺术家可以通过色彩、线条、形状、音乐、舞蹈等表现方式来传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艺术家的创作过程是一个灵感迸发、思绪纷飞的过程,是一个与自己内心对话的过程。

艺术品的价值和意义不仅仅在于艺术家的创作过程,更在于观者的欣赏和理解。

观者通过欣赏艺术品,可以与艺术家进行一种无声的对话,可以感受到艺术家的情感和思想。

观者的欣赏和理解是艺术品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艺术品传递情感和思想的重要途径。

艺术品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一种审美的享受,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

艺术品可以反映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和发展,可以记录人类的思想和情感。

艺术品是一种语言,它可以跨越时空和文化的界限,让人们在不同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下产生共鸣。

艺术品的理解和欣赏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和体验。

我们可以通过欣赏艺术品来放松心情、陶冶情操,可以通过欣赏艺术品来获取美的享受和灵感的启迪。

艺术品是一面镜子,它可以让我们看到不同的世界和自己内心的世界。

艺术品是人类创造的文化产物,是艺术家用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创作而成的作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小东《三峡新移民》 (局部)
在北京翰海2006秋季拍卖会上,著名画家吴冠中的油画长卷《长江 万里图》拍出3795万元人民币的高价,这也是其浮出世间后的第一 个身价。
在07年11月举行的北京嘉德2007秋季拍卖会上,成都籍画家程丛林的油画《华工 船》以2296万元的高价被一神秘买家拍走。
2007年11月30日,在保利秋季拍卖会夜场上,陈丹青作品《国学研究院》拍出了 1344万元的高价(含12%买方佣金)。这一纪录仅仅保持了不到24小时。在第二天
举行的匡时秋季拍卖会油画专场上,陈丹青的代表作“西藏组画”中的《牧羊人》 拍出3200万元的价格(未含买方佣金)。
2011年4月3日晚,在香港举行的苏富比2011春季拍卖会“尤伦斯 重要当代中国艺术收藏:破晓———当代中国艺术的追本溯源” 专场拍卖中,被誉为“中国当代艺术家F4”之一的张晓刚,在四
意象物化——艺术家运用艺术语言,将构思成 熟的艺术意象表现为专供审美和鉴赏的艺术形 象即艺术作品,其实质是一种审美表现活动。 艺术语言——不仅包括文学语言,也包括了其 他艺术门类中起类似文学语言作用的一切艺术 想象的材料(如表象)和艺术表现手段以及艺 术媒介。
“如果没有体积、比例、色彩的学问,没有灵敏 的手,最强烈的感情也是瘫痪的。” ——罗丹
第三章
艺术家与艺术品
第一节 艺术家
一、艺术家的界定
艺术家是艺术生产的创造者。作为社 会群体中普通又特殊的一员,艺术家与其 他社会群体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现代艺术活动的频繁和广泛,将使更 多的人成为艺术家。
“人人都是艺术家”(博伊斯)
二、艺术家的修养和能力
1、正确的世界观和深邃的审美观
正确的世界观决定着正确的创作目的和创作动机,影响着作品 的格调和品位。
2010年6月3日,北宋 黄庭坚书法长卷《砥 柱铭》于北京保利五 周年拍卖会上,以 4.368亿元人民币成交, 创造了中国文物与艺 术品拍卖新的世界纪 录。
(1)敏锐的观察力、独到的感知力
所谓的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 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
那些树木、荆丛、原野和山丘,在一般人看来不过是树 木和土地,但在伟大的风景画家眼中,却像硕大动物的形 象……柯罗在树顶上、草地上和水面上看见的是善良;米 勒在这些地方看到的却是痛苦厄运的安排。
罗丹《巴尔扎克》
第四节 艺术品的价值
(一)艺术价值 (二)历史价值
(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三)收藏价值 (四)经济价值
达芬奇手稿
北京保利2006年秋拍:在 北京亚洲大酒店举行的中 国当代艺术专场中,事先 就受到关注的刘小东10米 长的巨幅画作《三峡新移 民》拍出2200万元。
深邃的审美观使艺术家正确地把握艺术审美的标准,揭示出生 活由表及里的本质和规律,才能深刻、有力地揭示出生活的本质。
难道作为画家仅仅只有一双眼睛?作为音乐家只有一对耳朵?作为 诗人就只有一具心琴?相反,艺术家同时也应该是一个政治家,他 会经常感觉到与他相关的悲欢事件……..绘画决不是为了装饰住宅, 它是抵抗和打击敌人的战斗武器。
川美术学院任教时创作的油画《生生息息之爱》(三联作),以 7906万港元(约合人民币6650万元)成交。这也创下中国当代艺 术在全球拍卖市场上的最高纪录。
2010年12月,在翰海秋拍庆 云堂近现代书画专场中, 徐悲鸿的《巴人汲水图》 以1.71亿元成交。这 副创作于1938年抗日 战争时期的作品打破了中 国近现代书画作品拍卖纪 录,并创下中国绘画拍卖 成交世界纪录。
(俄)苏里科夫《女贵族莫洛卓娃》
“许多年前,我偶然看见雪地上有一只乌鸦。乌鸦站在雪地上,一只翅 膀向下垂着,一个黑点停在雪地上。在好些年里,我不能忘记这个黑点。 后来,我画了《女贵族莫洛卓娃》。”
(二)艺术构思(艺术创作的中心环节)
1、胚胎孕育 2、意象成熟 艺术形象的典型化
(三)艺术表现(艺术传达)
——奥古斯特·罗丹
柯罗《芒特枫丹的回忆》
米勒《拾穗者》
(2)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独到的记忆力
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黑格尔) 艺术家永远以回忆为生。(托尔斯泰)
米开朗基罗《最后的审判》
5、精湛的专业技能
艺术家与普通人相比,其真正 的优越性在于:他不仅能得到 丰富的经验,而且有能力通过 某种特定的媒介去捕捉和体现 这些经验的本质和意义,从而 把它们变成一种可触知的东西。 艺术技巧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 中。
(荷兰)伦勃朗 《自画像》(局部)
苏轼 《黄州寒食诗帖》
第二节 社会变迁与艺术家身份和地位演变
一、分工与职业艺术家的诞生
(一)巫师:最早的艺术家
独眼人头形状的粘土容器。秘鲁甲玛流域出土
阿兹特克的雨神,墨西哥
(二)职业艺术家的诞生
由于社会分工和阶层分化的原因,从事制作图像、艺术表演的 艺术家逐渐与巫师角色分离开来,成为仅仅从事技艺操作的普 通人。这种分离也可以视作艺术最早的职业化。
诗人、音乐家、表演艺术家和造型艺术家
组成的由上而下的等级结构,与书写文明 的发明紧密相关。
二、作为文人和人文主义者的艺术家
(一)中国:文人参与艺术创造
文人积极投入造型艺术(主要是绘画)的创造,是中国古 代社会非常独特的社会现象。
中国独有的书法艺术也与文人密切相关。
“顾长康画,有苍生以来所无。”(谢安)
赵佶作品
但是,文人艺术家的出现,并没有改变职业艺术 家(即民间艺人、宫廷画师)的工匠身份。
(二)西方:人文主 义者与艺术家
在欧洲,没有身份较高的政 治人物或文化名流通过投身 艺术的方式来改变艺术家的 处境。造型艺术家身份的变 化和提高,主要靠自己的努 力。
(1)结交权贵与名流;赞 助人制度
达芬奇手稿 (现代)陆俨少《黄山松云》
4、超常的艺术思维能力和丰富 的艺术情感
罗曼.罗兰描述1824年《第九交响乐》在维也纳 首演的盛况:
“情况之热烈,几乎含有暴动性质。当贝多芬出场 时,受到观众五次鼓掌欢迎。交响乐引起了狂热的骚 动。许多人哭泣起来。贝多芬在终场后感动得晕了过 去………“
——罗曼.罗兰《贝多芬传》
艺术既有自律性,又具有社会性。艺术自 律的意义就在于艺术能够与现实保持距离 ,从而站在批判的立场,针砭时弊,寻求 隐秘的或者被歪曲的真理。
第三节 艺术创作
一、艺术品的创作过程
(一)艺术体验(生活体验) 1、 材料的储备和审美经验的积累 2 、艺术发现和审美领悟的发生 3 、创作欲望的萌动及动机的生成
艺术家应具备的文化素养:一般文化、姊妹艺术文化、专业文化。 学识修养能从整体上提高创作的境界,文化素养直接影响艺术的表现
力。 艺术感受力,实质上是心灵中对艺术的文化审美。文化素养正是围绕
着艺术感受力这个中心问题而作用于艺术家,使他们从文化视野的高 度去深层地洞悉现实、领悟人生,创作和理解作品。
“诗人们是祭司,对不可领会的灵感加以解释;是镜子,反映未 来向现在投射的巨影;是言辞,表现他们自己所不理解的事物; 是号角,为战斗而歌唱,却不知所要鼓舞的是什么;是力量,在 推动一切,而不为任何东西所推动。诗人们是世界上未经公认的 立法者” (雪莱)
(二)社会批判与艺术家
阿多诺认为,正是因为艺术能够从社会中 独立,艺术才能够对社会进行批判。
——毕加索
2、丰富的生活积累
丰富曲折的生活体验是艺术创作的基本材料和前提条件。艺 术创作的火花,是艺术家深切的主观感受与社会生活的独特事件 相遇合、相碰撞而产生的。 “艺术家创作所依靠的是生活的富裕,而非抽象的普泛观念的富 裕。”(黑格尔)
程丛林《1978年夏夜——身旁,我感到民族在渴望》
3、深厚的文化底蕴
从巫师分离出来的最早的职业艺术家,很可能是陶器生产者。
(三)诗人与艺术家的对立
在早期,除了诗和音乐之外,艺术是一个与技艺相等的概 念,属于物质生产的领域,所谓艺术家就是工匠。
从艺术家的社会地位和身份等级看,如果他(或她)使用 的物质材料越少,媒介越具有非自然的人工性(如文字、 音符),花费的体力越少,脑力劳动的成分越多,其地位 就越高。
拉斐尔 作品
(2)向当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人文学者看齐,使画家和雕塑家成为人文学者的 一份子。
科学知识;个人修养
圣彼得大教堂
三、知识分子与艺术家
(一)浪漫主义与天才
由于现代艺术越来越重视艺术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批判功能, 现代社会的艺术家与知识分子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
浪漫主义兴起后,对于艺术家的认识发生了一个巨大的变化 ,艺术家开始以其个性、想象力、天生才能的独特性出现在 世人面前。即“天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