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第一次月考

合集下载

七年级第一次月考试题

七年级第一次月考试题

七年级第一次月考试题七年级第一次月考试题一、积累与运用(30分)1.选出下列划线字拼音有错的一项是()(2分)A.尴尬(gān)开拓(tu ograve;)停滞(zh igrave;)恍然大悟(huǎng)B.感慨(kǎi)绽开(zh agrave;n)威慑(sh egrave;)花团锦簇(c ugrave;)C.纠纷(jīu)黑痣(z igrave;)荫蔽(yīn)小心翼翼(y igrave;)D.姊妹(zǐ)沐浴(m ugrave;)祷告(dǎo)宽宏大量(h oacute;ng)2.选出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分歧瘫痪憔悴不可抗拒B.决别脸颊欹斜形影不离C.仗义徘徊海鸥美不胜收D.惭愧辉煌辛辣蛛丝马迹3、下列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A、他苦心积虑的努力得来的却是大家的一票否决,这对他实在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B、经过他的指点,我恍然大悟,心情轻松多了。

C、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D、花园里,花儿争奇斗艳,蝴蝶轻飞曼舞,鸟儿欢快唱歌,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4.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1)这时候蔡老师援助了我,批评了我的小“反对派”们,还写了一封信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

(2)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了,知道了“水”这个字就是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

(3)我本来愿意显示一下自己的学识,而他们则地揭露我的无知。

A.劝慰奥妙千方百计B.劝慰奥秘千方百计C.劝告奥妙想方设法D.劝告奥秘想方设法5、下列句子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自然也轻。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A.儿子毕竟幼小,虽然很胖B.儿子毕竟很胖,即使幼小C.儿子尽管很胖,毕竟幼小D.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发挥自己充分的作用。

四川省成都地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卷(含解析)

四川省成都地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卷(含解析)

四川省成都地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测试范围:七年级上册第1-2单元。

5.难度系数:0.7。

6.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A 卷(共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抖擞(sǒu)应和(hé)一霎(shà)呼朋引伴(yǐn)B.着落(zhuó)粗犷(guǎng)分歧(qí)咄咄逼人(duō)C.澄清(chéng)徘徊(huí)莅临(lì)絮絮叨叨(xù)D.棱镜(líng)酝酿(niàng)心绪(xù)繁花嫩叶(nèn)2.下列语句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一年之际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B.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C.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决别。

D.你只会感到更高藐、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南国的冬天的那种清冷是柔和的,绝没有北国冬日那样咄咄逼人。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卷(全解全析)(湖北武汉专用)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卷(全解全析)(湖北武汉专用)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测试范围:七年级上册第1~2单元。

5. 难度系数:0.75。

6.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Ⅰ阅读(共55分)一、(10分)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元宇宙:推动审美革命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①元宇宙作为当今科技界、产业界、艺术界,乃至投资界的热门话题,正在一步一步走进生活、改变世界。

一般认为,“元宇宙”这一概念最早源于1992年美国科幻小说《雪崩》,作者斯蒂芬森创造了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并和现实社会紧密相连的三维数字空间,在那里的人类通过数字分身生活。

如今,人们对于元宇宙的概念有一些大致相同的定义:元宇宙是基于5G以上互联网技术,将VR/AR等新型3D虚拟现实显示技术、区块链技术、新型传感器技术、云计算技术、数字孪生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多种新兴技术整合而产生的新型互联网应用和社会形态。

②那么,元宇宙将怎样改变人类的审美方式呢?首先,人们将从时空改变中重构自己的审美心理。

就时间而言,在元宇宙的虚拟与现实综合情境中,人们沉浸于VR或AR呈现出来的虚拟世界,对自身和周遭事物的关注度明显下降,直觉成为了把握时间的基本方式。

就空间而言,元宇宙中VR和AR的出现,让这种“身体在别处”的现实与虚拟区隔趋于消逝。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模拟卷01(统编版2024新教材)(含解析)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模拟卷01(统编版2024新教材)(含解析)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模拟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测试范围:七年级上册第1-2单元。

5. 难度系数:0.70。

6.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知识综合。

(24分)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美景贮蓄着无穷的力量,能给人无尽的美的享受。

美景可以是朗润的春山、绿茵茵的小草;可以是温晴的济南的冬天,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暖和安适地睡着,让人看着便觉得有了着落;可以是热烈而又粗guǎng的夏雨,可以是使人静mì、使人怀想的秋雨。

文人墨客对美景的选择取决于内心,欣赏美景而心生感慨,于是写下至美篇章,经久传唱。

(1)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2分)①贮蓄( ) ②着落( )(2)根据文段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2分)③(粗guǎng)( ) ④(静mì)( )2.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拟修辞的是()(2分)A.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B.花儿羞答答地垂下头来。

C.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儿,小明竖起耳朵听。

D.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3.小语同学对敬辞与谦辞特别感兴趣,学了《陈太丘与友期行》后,他模仿文中友人的口吻对陈太丘说了以下这段话。

七年级第一次月考试题

七年级第一次月考试题

七年级第一次月考试题一、单项选择(每小题3分,共48分)1、我们踏入一个新的班级,结识更多的新朋友,并在一起学习生活中分享成长的快乐,所以,我们要()A、共同度过三年时间B、珍视新友谊C、忘记过去的友谊D、不要结识太多朋友2、认识新同学以后,我们将在这个班集体中共同学习和生活,我们都希望彼此和谐相处,共同进步,生活在一个团结友爱的班集体中。

为此,我们应该()①珍视新友谊,不讲原则的维护新友谊②珍视新友谊,积极主动地维护新友谊③和同学和睦相处,互相帮助,共同发展新友谊④少和同学交往,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A、①②③B、②③C、①④D、②③④3、一个班级有共同的目标,因为共同的目标()A、能使每一个同学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B、能使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加快自己的发展C、是新同学之间建立新友谊的前提D、是我们团结奋斗的动力4、班级的美丽在于我们每个人独特性,这里的独特性是指()①各人有各人的个性特点②各人有各人的优势特长③各人心目中的班集体建设目标是不一样的④各人有各人的交际圈子,互不干扰A、①②③B、②③C、①②D、①②③④5、“班级是我家,振兴靠大家。

”可见,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的形成需要集体中每个成员的共同努力。

因此在集体中,我们要()①主动、热情、真诚地与同学交流和沟通,建立起淳朴、融洽的同学关系②讽刺同学进步,嘲笑有生理缺陷的同学,对班级漠不关心③增强自己的主人公责任感,积极参加集体的各项活动,为班集体的荣誉贡献力量④自觉遵守并维护集体纪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6、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要与集体一起生活,要记住是集体教育了你,哪一天你如果与集体脱离,那便是末路的开始。

”这句话告诉我们()A、个人的生存只能靠集体B、个人是组成集体的细胞C、个人的成长离不开集体D、集体的发展离不开个人7、进入七年级了,我们学习有了一些新的特点,同学们知道下面哪些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好办法吗?()①集中精力,认真学习②学思结合,把握难点③勤于动手,记好笔记④掌握课程,因科制宜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8、“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次月考》考试(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次月考》考试(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次月考》考试(含答案)班级: 姓名: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若a ≠0,b ≠0,则代数式||||||a b ab a b ab ++的取值共有(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2.如图,函数y=2x 和y=ax+4的图象相交于A(m ,3),则不等式2x ax+4<的解集为( )A .3x 2>B .x 3>C .3x 2<D .x 3<3.如图,AB CD ⊥,且AB CD =.E 、F 是AD 上两点,CE AD ⊥,BF AD ⊥.若CE a =,BF b =,EF c =,则AD 的长为( )A .a c +B .b c +C .a b c -+D .a b c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个数前面加上“-”号,这个数就是负数B .零既是正数也是负数C .若a 是正数,则a -不一定是负数D .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5.已知a b 3132==,,则a b 3+的值为( )A.1 B.2 C.3 D.276.如图,要把河中的水引到水池A中,应在河岸B处(AB⊥CD)开始挖渠才能使水渠的长度最短,这样做依据的几何学原理是()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B.点到直线的距离C.两点确定一条直线D.垂线段最短7.如图,在数轴上表示实数15的点可能是()A.点P B.点Q C.点M D.点N8.某旅店一共70个房间,大房间每间住8个人,小房间每间住6个人,一共480个学生刚好住满,设大房间有x个,小房间有y个.下列方程正确的是()A.7086480x yx y+=⎧⎨+=⎩B.7068480x yx y+=⎧⎨+=⎩C.4806870x yx y+=⎧⎨+=⎩D.4808670x yx y+=⎧⎨+=⎩9.已知2x=3y(y≠0),则下面结论成立的是()A.32xy=B.23xy=C.23xy=D.23x y=10.若不论k取什么实数,关于x的方程2136kx a x bk+--=(a、b是常数)的解总是x=1,则a+b的值是( )A.﹣0.5 B.0.5 C.﹣1.5 D.1.5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其外角和的3倍,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______.2.如图,在正五边形ABCDE中,AC与BE相交于点F,则∠AFE的度数为________.3.如图,点E 是AD 延长线上一点,如果添加一个条件,使BC ∥AD ,则可添加的条件为__________.(任意添加一个符合题意的条件即可)4.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根是a +6和2a ﹣15,则这个数为________. 5.若实数a 满足1322a -=,则a 对应于图中数轴上的点可以是A 、B 、C 三点中的点__________.6.关于x 的分式方程721511x m x x -+=--有增根,则m 的值为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解下列一元一次方程:(1)32102(1)x x -=-+ (2)2+151136x x -=-2.已知方程2ax+by=-1的两组解是21x y =-⎧⎨=-⎩和43x y =⎧⎨=⎩,求(a+b )(a 4﹣2a 2b 2+b 2)的值.3.如图,在单位正方形网格中,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试解答下列问题:(1)写出ABC 三个顶点的坐标;(2)画出ABC 向右平移6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后的图形111A B C △; (3)求ABC 的面积.4.已知ABN 和ACM △位置如图所示,AB AC =,AD AE =,12∠=∠.(1)试说明:BD CE =; (2)试说明:M N ∠=∠.5.某商场为了吸引顾客,设立了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如图,转盘被均匀分为20份),并规定:顾客每购买200元的商品,就能获得一次转动转盘的机会.如果转盘停止后,指针正好对准红色、黄色、绿色区域,那么顾客就可以分别获得200元、100元、50元的购物券,凭购物券可以在该商场继续购物.如果顾客不愿意转转盘,那么可以直接获得购物券30元.(1)求转动一次转盘获得购物券的概率;(2)转转盘和直接获得购物券,你认为哪种方式对顾客更合算?6.某青春党支部在精准扶贫活动中,给结对帮扶的贫困家庭赠送甲、乙两种树苗让其栽种.已知乙种树苗的价格比甲种树苗贵10元,用480元购买乙种树苗的棵数恰好与用360元购买甲种树苗的棵数相同.(1)求甲、乙两种树苗每棵的价格各是多少元?(2)在实际帮扶中,他们决定再次购买甲、乙两种树苗共50棵,此时,甲种树苗的售价比第一次购买时降低了10%,乙种树苗的售价不变,如果再次购买两种树苗的总费用不超过1500元,那么他们最多可购买多少棵乙种树苗?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A2、C3、D4、D5、B6、D7、C8、A9、A10、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82、72°3、∠A+∠ABC=180°或∠C+∠ADC=180°或∠CBD=∠ADB或∠C=∠CDE4、815、B6、4.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1)x=2;(2)x=-32、-233、(1)A(-1,8),B(-4,3),C(0,6);(2)答案略;(3)112.4、(1)略;(2)略.5、(1)P(转动一次转盘获得购物券)=12;(2)选择转转盘对顾客更合算.6、(1)甲种树苗每棵的价格是30元,乙种树苗每棵的价格是40元;(2)他们最多可购买11棵乙种树苗.。

江西省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西省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西省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6小题,共12分)2024年9月,南昌某学校七年级开展了“四季美景”综合性学习活动,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1-4小题。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大自然生生不息,四时景物,________。

看吧!自强不息的麦苗企盼生机勃勃的初春,它要用冬天贮()蓄的力量迎接那喷薄而出的瞬间;知知不休的鸣蝉迷恋骄阳如火的盛夏,它要与过去()别,用炽热的真情来迎接三个月的绚烂;暗香浮动的桂花垂青秋高气爽的九月,它要让天地生灵在辽阔与豁达间叹限感慨;傲霜踏雪的红梅则钟情白雪皑皑的寒冬,它一定会用截然不同的态度去演绎生命的另一种精彩。

通过本次综合性学习,让我们领略了绚烂四季的魅力。

1.(2分)文中加点字“贮”的读音正确的是()A.chǔB.chùC.zhòu D.zhù2.(2分)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汉字,正确的是()A.绝B.决C.诀D.抉3.(2分)在文中横线处填入词语,最为恰当的是()A.眼花缭乱B.美不胜收C.琳琅满目D.纷繁芜杂4.(2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A.通过本次综合性学习,使我们领略了绚烂四季的魅力。

B.通过本次综合性学习,使我们认识了绚烂四季的魅力。

C.经过本次综合性学习,让我们领略了绚烂四季的魅力。

D.本次综合性学习,让我们领略了绚烂四季的魅力。

5.(2分)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现在是枝繁叶茂的时节。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

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树!A.无数的树根立在地上,像许多根木柱B.我仿佛听见几只鸟扑翅的声音C.这棵榕树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现给我们看D.树林变得很热闹6.(2分)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语法知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春》作者朱自清,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

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考生注意:1. 本试卷满分12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2.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8 分)1.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 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秋风萧瑟,。

(曹操《观沧海》)②,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③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④,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峨眉山月歌》)⑤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2)默写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__________。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 分)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这时候,雨已经化妆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吝sè 了。

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淅淅沥沥,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

在冬日灰蒙蒙的天空中,雨变得透明,甚至有些干巴,几乎不像春、夏、秋那样富有色彩。

但是,人们受够了冷冽的风的刺激,讨厌那干涩而苦的气息,当雨在头顶上飘落的时候,似乎又降临了一种特殊的温暖,仿佛从那湿润中又漾出花和树叶的气息。

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远远地望过去,收割过的田野变得很亮,没有叶的枝干、淋着雨的草垛,对着瓷色的天空,像一幅干净利落的木刻。

而近处池qí 里的油菜,经这冬雨一洗,甚至忘记了严冬。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3 分)莅.临()吝sè()池qí()(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2 分)(3)“咄咄逼人”中“咄咄”的意思是__________。

(2 分)(4)将文段中画线的句子改为反问句,不得改变原意。

(2 分)3.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4 分)(1)《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其中《》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以及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我国境内发现的距今约170万年的原始人类是( )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 D.河姆渡人
2、在学完“我们的远古祖先”一课后,同学们开展了模仿“北京人生活的一天”的体验活动。

与史实相符的是( ) A.用圆形方孔铜钱购物 B.种植水稻
C.穿着麻布衣服
D.烧烤食物
3、“我来自元谋,你采自周口,牵起休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

”这是网络上颇为流传的诗句。

如果要考察“来自周口”、能“直立行走”的远古人类应该去
A.北京市
B.陕西省
C.浙江省
D.云南省()
4、考古学家在北京人遗址发现四层面积较大且较厚的灰烬层。

这一发现,说明当时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是() A.会使用火B.种植水稻C.烧制彩陶 D.铸造司母戊鼎
5、香港歌星刘德华唱的《中国人》有句歌词说:“五千年的风和雨啊,藏了多少梦”,可见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

你能告诉我,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叫什么吗?(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居民
6、考古挖掘的遗址实物是研宄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通过对半坡遗址的考古,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哪种农作物的国家( )
A.粟
B.水稻
C.白菜
D.芥菜
7、“古代这里土质虽不好,但人们却栽培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水稻。

”这里描述的可能是( )
A.河姆渡遗址
B.大汶口遗址
C.北京人遗址
D.半坡遗址
8、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共同生活特点包括()
①普遍使用打制石器②会建造房屋③过着定居的生活
④种植庄稼⑤都能制造陶器⑥饲养家畜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C.②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⑥
9、传说中的黄帝和炎帝都是部落联盟的首领,他们当时活动在()A.黄土高原 B.黄淮平原C.长江流域D.黄河流域
10、涿鹿之战是中国古老传说中一次著名的战役,下面是小红同学画的关于这次战役的四个示意图,其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
第1页/共5页
11、华夏族形成的基础是( )
A.尧的部落联盟
B.禹的部落联盟
C.蚩尤的部落联盟
D.黄帝和炎帝的部落联盟
12、“禅让”是一种部落联盟首领更替的办法,这种办法是()A.父传子 B.兄传 C.母传女 D.大家推选
13、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A.夏 B.商 C.战国 D.秦
14、从夏商两代的覆亡中,可以得到历史教训是执政者应该( ) A.重视教育B.勤政爱民C.发展经济D.增强国力
15、我国历史上最早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是在()A.夏朝B.商朝C.西周 D.东周
16、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

今天的汉字最早源于( ) A.甲骨文B.金文C.大篆D.小篆
17、青铜不是纯铜,而是几种金属的合金。

青铜中的主要金属是()
①铜②铁③锡④铅⑤铝
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②⑤ D.①③④
18、“鼎”在中国可作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其铸造不晚于()A.夏商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
19、我国灿烂的青铜文明处于()A.原始社会B.夏商周时期C.春秋战国时期D.封建社会
20、下列人物中发现文字的是()A.尧 B.舜C.隶首D.仓颉
21、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的是()A.伊尹B.姜尚C.管仲 D.商鞅
22、战国初年,韩、赵、魏三家卿大夫瓜分了()A.晋国B.齐国C.东周D.楚国
23、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A.齐桓公 B.晋文公C.楚庄王D.越王勾践
24、下列诸侯国中,既在春秋时期称过霸,还是战国七雄之一的是()
A.齐国
B.韩国
C.晋国
D.赵国
25.商朝被后世成为殷朝,下列事件中,与此有关的是()A.商汤灭夏 B.牧野之战 C.盘庚迁殷 D.武王伐纣
二、图说历史(每空1分,共12分)
图一图二
图三图四
26、图一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人居住的房屋,他们种植的作物是____________。

27、图二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人居住的房屋,他们种植的作物是____________。

28、图三的这件青铜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是______朝代的。

29、图四是______________的图片,最早出现在___________朝代,它的造字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三、材料题(38分)
30. 黄帝、炎帝是远古时期最重要的人物,请你用所学知识来解释下列问题。

(14分)(1)黄帝、炎帝之间在哪里进行战争,之后炎黄联盟与蚩尤在哪里进行了战争?对我国有哪些影响?(4分)
(2)炎帝、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请你概括一下他们的贡献(各三条)(6分)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

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

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3)相传在黄帝之后,在黄河流域又出现了哪三个人物,他们采取了方法来继承部落联盟首领的?(4分)
31、夏商西周是我国的重要时期,请你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3分)
(1)写出夏商西周三朝的建立者和最后一代君王。

(6分)
(2)世袭制的产生与谁有关系?商朝中期发生了什么事情?(2分)
(3)西周建立后实行了什么制度?该制度实施后周代的贵族分为哪四个等级?(5分)32、西周灭亡后,周平王东迁洛邑,我国历史从此进入东周时期,东周前期被成为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是动荡的时期,请你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1分)
第3页/共5页
(1)写出春秋后期出现的两件农业工具。

(2分)
(2)你知道春秋时期的政治特点吗?请用所学知识来说明。

(2分)
要练说,得练看。

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

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

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

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

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

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

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

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3)请写出春秋时期的霸主,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是谁?(5分)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

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

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

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

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
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4)到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那两个国家也先后北上争霸?(2分)
第5页/共5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