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历史人物屈原
历史人物:屈原

历史人物:屈原人物简介屈原(约公元前342-公元前278),本名屈平,别称正则,死后谥名曰“原”,是战国末期楚国大夫。
屈原是中国古代着名辞赋家、诗人、政治家,是中国最早的大诗人之一;他创立了楚辞,以及“香草美人”的传统,代表作有《离骚》、《九章》、《九歌》、《天问》等。
屈原出身楚国贵族,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主张对内举贤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后因遭贵族排挤,被流放沅湘流域。
公元前278年,秦国再次攻楚,屈原重返郢都的希望彻底破灭,投汩罗江而死,终年62岁。
屈原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中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人物生平少年才俊周显王二十九年(公元前340年),正月初七日,屈原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到来年的正月初七日,屈原一周岁,居乐平里。
周显王三十九年(公元前330年),屈原居乐平里。
屈原自幼嗜书成癖,读书多而杂,“石洞读书”与“巴山野老授经”当在这一年的前后。
周显王四十年,(公元前329年),居乐平里。
屈原虽出身贵族,但因自幼生活在民众之中,加以家庭的良好影响,故而十分同情贫穷的百姓,从这时起,小小年纪便做了许多体恤民众的好事,博得了众口一词的赞誉。
周显王四十六年(公元前323年),屈原出七里峡,游香溪与长江,读书于昭府,与昭碧霞相爱。
周显王四十七年(公元前322年),回故乡乐平里,与昭碧霞定亲。
初露才华周显王四十八年(公元前321年),秦军犯境,屈原组织乐平里的青年奋力抗击,他一方面居高临下地对青年们进行思想教育,一方面巧用各种战术,机智果敢地给敌人以沉重打击,一展其非凡才华。
周慎靓王元年(公元前320年),仲春三月,屈原应怀王之召出山进京,这一年他在鄂渚为县丞。
周慎靓王二年(公元前319年),升任楚怀王左徒。
这一年的深秋,屈原首次使齐。
周慎靓王三年(公元前318年),忙于楚之内政外交工作。
五国联兵攻秦,屈原随军而前。
屈原的简介资料代表作品有哪些

屈原的简介资料代表作品有哪些屈原,名平,字原,楚国人,又称屈子,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诗经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化名人。
他曾经为楚国贡士,担任过楚国官员,也曾是楚国文学的重要人物,他的作品《离骚》被誉为古代诗歌的瑰宝之一。
屈原的一生经历了很多辗转,他常常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担忧而心痛,也深深地感受到了自己的孤独和辛酸。
在他的诗歌中,留下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爱国以及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和感悟。
下面是对屈原的简介介绍以及代表作品的分析。
一、生平和经历屈原出生于公元前340年左右,是楚国荆州中阳(今湖北省枝江市)人。
他的父亲是楚国大臣,家庭经济条件不错。
因此他能够接受到相当好的教育,早年间受到了众多优秀教师的教育,如樊远,庄忌,和伍定等。
屈原出生在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中原大地上,诸侯割据、内外交战,楚国虽然强大,但还处在与齐、秦等国的斗争之中。
因此,这一时期的文化艺术也充满了战乱、烽火和泣血,文人也常见身陷险阻、危难之中。
屈原年轻时,曾经为楚国的官员,曾在政治上投身于推动楚国的改革和振兴,也发表过很多的政论和诗歌作品,但是在战乱中他的一些政治行动未获成功,导致他在他的官场生涯上受到了很多的阻挠和打击。
为了表达自己的声音和抱负,他也创作了很多的文学作品和思想著作,同时也因为这些作品引起了传统文化和填词、文学上的反传统认知。
但是他的作品《离骚》,却是他最有代表性的诗歌作品,这一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的绝唱之一,在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发展历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二、屈原的主要代表作品1.《离骚》《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首诗长达三千多字,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为开头,描绘了屈原在离彤君园游和招魂释怀的情感和思想,同样也表达了对中国古代文化、历史、政治和社会问题的反思,是屈原最为著名和代表性的诗歌作品之一。
2.《九歌》《九歌》是屈原长篇叙事诗歌作品之一,共九章,开篇以“云中君不见吏隐飞鸟道, 时乎时乎隐之。
屈原简介

屈原简介屈原(约公元前340年-约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人,屈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政治家和文化名人。
他被尊奉为“楚国之耻”,并且在现代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屈原出生在楚国的秀水(今湖北省江陵县)一个贵族家庭中,他从小就显示出对文学和政治的浓厚兴趣。
他曾经担任过楚国的大夫和重要顾问,并在楚怀王和楚悼王统治期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屈原一心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奋斗,他不仅致力于内政改革,还努力推动与其他国家的外交关系。
然而,由于屈原坚持维护楚国的主权和尊严,他的奢靡政策遭到了楚国内部一些权贵的反对。
这些反对势力在他不在时获得了影响力并施加压力。
屈原因此被楚怀王所误解,并排除在政府高层之外。
由于政治挫折和忍受不了背叛,屈原感到非常失望和绝望。
他被迫离开了楚国的政治舞台。
在流放期间,屈原游历到江南地区,并和当地的农民及渔民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他亲身经历了农民的生活,并感受到了贫困农民们的苦难和不公。
这段经历激发了他内心深处对社会不公的愤怒和对天下百姓命运的思考。
屈原的流亡经历也激发了他深邃的思想和卓越的才华。
他开始创作了一系列的辞章诗,这些诗作反映了他对楚国政治和社会的批评,以及对日常生活和人性的思考。
他的诗作以其雄浑、独特、犀利的风格而著称,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的瑰宝之一。
屈原的代表作品之一就是《离骚》。
这首诗作以饱满的情感和华丽的辞藻,揭示了他的忧国忧民之心,对楚国政治腐败和社会黑暗现象的愤怒,以及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
《离骚》被后人广泛传诵,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另外一部屈原的重要作品是《天问》,这是一部具有宗教色彩的哲学诗作。
屈原通过对天地、自然和人生的思考,思考了生命的意义和宇宙的奥秘。
他认为人类应该与自然保持和谐相处,并在人生的追求中寻找自己的真正价值。
然而,尽管屈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诗作,却并未得到他当时的政治环境的广泛认可。
他在约公元前278年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通过投江自尽来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怀念和对当时政治黑暗现象的不满。
战国辞赋家屈原的生平简介

战国辞赋家屈原的生平简介战国辞赋家屈原的生平简介屈原是战国末期楚国人,名正则,字灵均,是我国古代杰出的诗人之一。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战国辞赋家屈原的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战国辞赋家屈原的生平简介篇1屈原的生平简介屈原生于公元前340年,从小爱好读书,虽是贵族出身,但深知百姓的穷苦。
秦军来犯时,屈原凭借自己的智慧给了敌人沉重的打击,次年被怀王召为县丞,不久升为左徒。
屈原主张变法,由于变法得罪了不少旧贵族和一些顽固势力,几次被流放,后楚国被秦国攻占,屈原彻底失望,投入汨罗江而死。
屈原认为“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被流放,他不愿自己高尚的品质去蒙受世俗的尘垢,所以投江自尽。
屈原死后,当地的百姓纷纷前去凭吊,将饭团鸡蛋等食物投入江中,以免鱼虾去咬屈原的尸体,后来发展成了粽子。
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都要吃粽子、赛龙舟以纪念这位高尚的爱国诗人,这一天逐渐发展成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屈原开创了楚辞,“香草美人”的传统也是出自他的作品,他比较出名的作品有《离骚》、《九章》、《九歌》、《天问》等。
从古至今,人们对屈原的评价都非常高,如中国近代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梁启超就曾评价屈原是中国文学家的老祖宗,著名爱国诗人闻一多先生曾评价屈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有充分条件称为人民诗人的人。
屈原的诗有什么特点楚国诗人屈原,出生于贵族世家,早期得到楚怀王信任赏识,颇有抱负,在楚国政务上有不错的业绩,一直主张连结盟国对抗秦国。
楚怀王去世之后,屈原被小人陷害,楚王蒙蔽心智误信小人竟然下令把屈原流放到了偏远地区。
屈原曾是一个政治家,忧国忧民,心怀天下,因为不得志,心里苦闷烦多,他的诗大多具有激烈的感情。
代表作是《离骚》,《离骚》是诗歌海洋里最闪亮的宝石,后人多为歌颂。
《离骚》是历史上篇幅最长的诗歌。
屈原在这首诗里突破旧时传统,创新出了楚辞的体裁格式,较之以前,诗歌词句形式更加自由。
《离骚》有两千多字,三百多句诗句,分为前后两部份。
屈原简介介绍

屈原简介介绍
屈原(约公元前 340—公元前 278 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屈原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
其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诗歌表达了他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他的主要代表作品《离骚》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被誉为“楚辞之祖”。
据传,屈原投江自尽后,当地百姓划船捞救,但终究无果。
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
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屈原的文学成就和爱国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
他的爱国精神也激励了后世的许多诗人和爱国者。
屈原的简介代表作品

屈原的简介代表作品屈原是中国楚国时期的伟大诗人,也是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他是中国文学最早的爱国主义者之一,曾经为保卫中国楚国的领土和国家利益而努力奋斗。
他的诗歌艺术和思想境界对中国文化及世界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
本文将就屈原的简介和代表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一、屈原的简介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字子长,一言以蔽之,是中国楚国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也被称为楚国文化史上的巨匠。
屈原的父亲是楚国上计令,出身于贵族家庭。
屈原十分聪明而且生性聪明敏锐,他在楚国的文化和政治圈子里以深厚的学问和高超的才能而闻名。
王室显赫,而王室宠爱的人物往往能得到最好的教育和培训,并走上成功的职业生涯。
因此,屈原在年轻时就被推荐给楚王作为宾客和文化顾问。
不久后,屈原辞去了官职,离开了王室,并开始自主创作诗歌。
他把自己的前途,任务和能力全部用在了保卫楚国和维护楚国利益上。
但是,因为一些复杂的政治原因,他的故乡楚国和楚王与他决裂,最终导致了他被放逐。
随着屈原的日益消沉和悲痛,他开始创作了一系列痛苦和沉重的诗歌,抒发他对故乡和国家的思念,对自己的遭遇的痛苦,以及对未来的悲观预感。
在他的诗歌中,他讲述了关于自己和国家的悲伤和感受,并一直坚信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同在。
二、屈原的代表作品1、《离骚》《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品,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奇迹之一。
它是屈原在流亡中担忧家国命运的惆怅中所作,全篇文笔精练、意境高妙、格调深沉,充满了屈原痛苦的心情和感受。
全篇十分华美、铿锵有力,同时十分悲伤和严肃。
每一段都散发着屈原独具的思想和情感。
《离骚》是一首关于爱情、个性和人生的哲学诗,其中对爱、离别、生命、艺术、人格等几大主题进行了探讨。
它的艺术形式和诗歌技巧显示了屈原的才华和文学造诣,其中的意识形态、哲学、价值观等深层次的思想方式也说明了屈原的智慧和学养。
2、《楚辞》《楚辞》是屈原所著的包含了两百多篇诗歌的著作,它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屈原的简介资料30

屈原的简介资料30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字“原聃”,是我国战国时期楚国的著名诗人、政治家和思想家,被誉为古代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鼻祖和代表人物。
他的诗歌充满激情、豪迈、悲凉和深刻的思考,对中国古代文化和民族精神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本文将从屈原的家世、成长经历、思想观念和代表作品等多个角度介绍这位伟大的诗人。
一、屈原的家世屈原出生在楚国,他的家族在楚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据《史记》记载,他的祖先屈瑕,曾担任楚国的相国,被誉为“楚国之宝”。
屈原的爷爷屈完,也曾担任楚国的相国,被尊称为“屈相国”。
屈原的父亲屈贾,则任楚国的司徒,是一位地位显赫、受人尊敬的政治家。
二、屈原的成长经历屈原从小聪明过人,有很高的文学天赋。
他曾经受过师从宋玉和佚名老师的教育,受影响很大,并结交了许多才子佳人,为今后的诗歌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楚国政治舞台上,屈原曾经历过许多变故和挫折。
他曾担任过楚国的官职,但因为与秦国的交恶而被贬黜,甚至数次遭到流放和囚禁。
这些艰辛的经历进一步磨炼了屈原的心灵,使他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更加痛恨外来的侵略者。
三、屈原的思想观念屈原是一位思想家和政治家,他的思想观念与战国时期的其他著名思想家如孔子、荀子、墨子等有许多异同。
他提出了许多独特的政治、文化和哲学思想,如天地大旱、人民生活困顿的时候,政治家应该以身作则,反省自己的政治理念和方法;只有通过音乐、舞蹈和诗歌等文化手段,才能加强国家的凝聚力和民族的团结;他还主张实行“贵贱同价”的政治制度和“和而不同”的思想。
四、屈原的代表作品屈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他最为著名的作品包括《离骚》、《天问》、《九歌》、《招魂》等。
其中,《离骚》被誉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描写了屈原在流亡途中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人民苦难的深刻感受,堪称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传世之作。
总之,屈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位卓越诗人和思想家,其诗歌作品充满了激情、豪迈和深刻的思维。
屈原的简介和故事和它的故事

屈原的简介和故事和它的故事屈原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位重要人物,作为一名伟大的诗人、政治家和爱国者,他的一生中发生了很多重要的事件,这些事件不仅影响了他自己的生活,而且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屈原的简介和故事,以及它所讲述的故事。
屈原的简介屈原,出生在公元前340年左右,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
他出生于楚国的一个贵族家庭,早年游学,广泛涉猎诗歌、文学和政治。
他曾在楚国历任中书舍人和左徒等职,同时也是楚国的文化官员。
他为楚国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楚国之才”。
然而,在公元前278年,屈原被贬为荆州军祭酒,而他的政治对手走狗发动了一系列政治阴谋,导致他最终被迫流放到乌江。
在流放期间,屈原写了很多著名的诗歌,其中最有名的是《离骚》。
公元前278年,当他听到楚国被秦国攻陷后,他为国家痛哭流涕,最终选择投江自尽。
屈原的故事屈原的故事包括了他生命中的三个重要事件,分别是:屈原的官场生涯、屈原被流放和他的自杀。
屈原的官场生涯是他生命中最辉煌的时期。
据史书记载,在他担任楚国中书舍人期间,楚国的繁荣和发展达到了顶峰。
他力主改革创新,提高赋税,促进了农业和商业的发展,同时也抑制了贵族权力的膨胀。
他的才干和政绩为众人所称赞,被誉为楚国之才。
然而,屈原的政治对手走狗不断挑拨离间,最终导致他被贬为荆州军祭酒。
这个职位并不重要,但却标志着他的政治生涯逐渐走向终结。
屈原被流放到荆州后,他没有放弃对楚国的爱和对祖国的忧虑。
他的诗歌《离骚》描述了他对祖国的怀念和忧虑,表达了他回到家乡的渴望和愿望。
这个诗歌经典,成为了中国文化史上最为著名的诗歌之一。
然而,屈原并没有等到他的愿望实现。
公元前278年,楚国被秦国攻陷,屈原悲痛欲绝,选择投江自尽。
这一事件成为了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事件,也被视为一种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的象征。
《屈原》的故事除了屈原自己的故事,他的著名诗歌《屈原》也是一个重要的故事。
《屈原》是一首关于死者灵魂游荡的诗歌,它被视为中国文化史上的经典之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人简介 文学成就
《天问》
文学成就
《九歌》
《天问》是屈原代表作 屈原:战国时期楚国 之一。诗篇从天地离分、 人,芈姓,屈氏,名平, 阴阳变化、日月星展等自 字原。出生于楚 然现象,一直问到神话传 国丹阳 说乃至战乱 (今湖 兴衰等历史 北省宜 故事,表现 昌市境 了屈原对某 内 ), 些传统观念 是中国 的大胆怀疑, 最早的 以及他追求 浪漫主 真理的探索 义诗人。 精神。
屈原说:“我听说,刚洗 屈原是楚王的本家,当 过头的一定要弹去帽上的 时叫作“公族”或“公 灰沙,刚洗过澡的一定要 室”,所以他和楚国的 抖掉衣上的尘土。谁能让 关系,当然也就不同一 自己清白的身躯,蒙受外 般。屈氏子孙如屈重、 物的污染呢?宁可投入长 屈完、屈到、屈建等, 流的大江而葬身于江鱼的 在楚国都曾担任过要职。 腹中。又哪能使自己高尚 屈原的父亲叫伯庸。到 的品质,去蒙受世俗的尘 了屈原这一代,屈氏当 垢呢?”于是他写了《怀 大官的人不多,只有屈 沙》赋,然后抱着石头, 原和后来被秦国俘虏的 投汨罗江而死。 大将屈丐。
《九歌》是屈原据汉 屈原为实现振兴楚国 族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 的大业,对内积极辅佐 加工而成。共十一篇: 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 《东皇太一》、《湘夫 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 人》、《云中君》、 国一度出现了国富兵强 《大司命》、《少司 的局面,关于此次的变 命》、《湘君》、《东 法内容,《史记》和 君》、《河伯》、《山 《战国策》记载的过于 鬼》、《国殇》《礼魂》 简略,现人无法窥其全 貌,
轶事典故
屈原家族 屈原之死
轶事典故
屈原之死 屈原家族
屈原出生于楚国贵族, 屈原到了江边,渔夫看 春秋初期,楚武王熊通的 见他,便问道:“您不是 儿子被封在“屈”这个地 三闾大夫吗?为什么来到 方,叫做“屈瑕”,他的 这儿?”屈原说:“整个 后代就以屈为姓了。战国 世界都是浑浊的,只有我 时代的昭、屈、景是楚国 一人清白;众人都沉醉, 王族的三大姓,屈氏能够 只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 从春秋前期一直延续到战 放逐。”渔夫说:“圣人, 国后期,一直处于楚国的 不受外界事物的束缚,而 高层,这个家族可谓经久 能够随着世俗变化。众人 不衰。屈原曾任三闾大夫, 都沉醉,为什么不吃点酒 据说就是掌管王族三姓的 糟,喝点小酒?却使自己 事务。 被放逐呢?”
思想成就 轶事典故
屈原之死 美政思想
政治成就 轶事典故
变法 屈原之死
屈原到了江边,渔夫看 屈原的作品是他坚持 见他,便问道:“您不是 “美政”理想,与腐朽的 三闾大夫吗?为什么来到 楚国贵族集团进行斗争的 这儿?”屈原说:“整个 实录。他的“美政”理想 世界都是浑浊的,只有我 表现在作品中,就是不分 一人清白;众人都沉醉, 贵贱,把真正有才能的人 只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 选拔上来治理国家,反对 放逐。”渔夫说:“圣人, 世卿世禄,限制旧贵族对 不受外界事物的束缚,而 权位的垄断。 能够随着世俗变化。众人 都沉醉,为什么不吃点酒 糟,喝点小酒?却使自己 被放逐呢?”
轶事典故 后世纪念
屈原家族
后世纪念 轶事典故
屈原家族
屈原祠最早建于唐朝元 屈原出生于楚国贵族, 和 15年(公元820年), 春秋初期,楚武王熊通的 占地 2万多平方米,投资 儿子被封在“屈”这个地 5000 多万元,是三峡湖北 方,叫做“屈瑕”,他的 库区规模最大的地面文物 后代就以屈为姓了。战国 复建工程。新屈原祠采用 时代的昭、屈、景是楚国 石木结构,继承了老屈原 王族的三大姓,屈氏能够 祠的地域特色和传统工艺。 从春秋前期一直延续到战 国后期,一直处于楚国的 高层,这个家族可谓经久 不衰。屈原曾任三闾大夫, 据说就是掌管王族三姓的 事务。
文学成就 思想成就
《天问》 美政思想
政治成就 文学成就
《 九歌》 变法
《天问》是屈原代表作 屈原的作品是他坚持 之一。诗篇从天地离分、 “美政”理想,与腐朽的 阴阳变化、日月星展等自 楚国贵族集团进行斗争的 然现象,一直问到神话传 实录。他的“美政”理想 说乃至战乱 表现在作品中,就是不分 兴衰等历史 贵贱,把真正有才能的人 故事,表现 选拔上来治理国家,反对 了屈原对某 世卿世禄,限制旧贵族对 些传统观念 权位的垄断。 的大胆怀疑, 以及他追求 真理的探索 精神。
屈原是楚王的本家,当 屈原祠内共分12个展 览陈列厅,分别为前殿、 时叫作“公族”或“公 南北陈列室、大殿。秭归 室”,所以他和楚国的 屈原祠,记录了一代又一 关系,当然也就不同一 代屈乡儿女缅怀先贤的动 般。屈氏子孙如屈重、 人事迹,也保存了屈原祠 屈完、屈到、屈建等, 风雨沧桑的历史过程及其 在楚国都曾担任过要职。 古风遗韵。 屈原的父亲叫伯屈丐。
诗人简介
屈原:战国时期楚国 人,芈姓,屈氏,名平, 字原。出生于楚 国丹阳 (今湖 北省宜 昌市境 内 ), 是中国 最早的 浪漫主 义诗人。
文学成就 《离骚》
《离骚》:离,别也; 骚,愁也。作者以 理想 与现实的冲突为主 线,以花草禽 鸟的比兴。作 品倾诉了对楚 国命运和人民 生活关心,“哀 民生之多,叹 奸佞之当道。”
屈原说:“我听说,刚洗 屈原为实现振兴楚国 过头的一定要弹去帽上的 的大业,对内积极辅佐 灰沙,刚洗过澡的一定要 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 抖掉衣上的尘土。谁能让 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 自己清白的身躯,蒙受外 国一度出现了国富兵强 物的污染呢?宁可投入长 的局面,关于此次的变 流的大江而葬身于江鱼的 法内容,《史记》和 腹中。又哪能使自己高尚 《战国策》记载的过于 的品质,去蒙受世俗的尘 简略,现人无法窥其全 垢呢?”于是他写了《怀 貌, 沙》赋,然后抱着石头, 投汨罗江而死。
《九歌》是屈原据汉 《离骚》 族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 加工而成。共十一篇: 《离骚》:离,别也; 《东皇太一》、《湘夫 骚,愁也。作者以 理想 人》、《云中君》、 与现实的冲突为主 《大司命》、《少司 线,以花草禽 命》、《湘君》、《东 鸟的比兴。作 君》、《河伯》、《山 品倾诉了对楚 鬼》、《国殇》《礼魂》 国命运和人民 生活关心,“哀 民生之多,叹 奸佞之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