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校建筑设计方案设计说明
校园建筑方案报批文本设计说明

第一章.建筑专业设计说明(一)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XX省XX市XX区XX南路256号XX小学南侧,与XX小学拟建教学楼建筑半地下室层相衔接,本项目建筑高度为4.55米(本高度为室外地坪标高至结构板顶标高),占地面积为170.9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70.94平方米(不含与拟建综合楼连接处面积)。
(二)设计依据1.甲方提供的原校园总平面图2.甲方对本项目的设计要求3. 相关规划条件(三)采用规范及标准1.《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2019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6-2014(2018版)3.《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4.《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5.《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6.《XX省城市规范管理技术规定》20177.《XX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68.《XX省人民防空条例》2016 年9 月30 日版9.《XX市人民防空管理办法》10.地方相关部门及建设方关于该项目的设计要求11.国家及地方的相关规程、规范等(四)总平面设计本项目合理利用场地高差,既保证了架空层顶部广场(17.000标高处)的消防车通行及回车要求,又能缓解校园活动空间不足的问题。
建筑间距及退让说明:1.半地下室退让用地红线,西侧退1.2米,东侧退6.0米,南侧退1.0米2.半地下室退让周边建筑,西侧退让建筑3.9米,东侧退让现有建筑8.0米,东南侧退让现有建筑10.0米。
停车位配置说明:本项目场地及交通条件有限, 加之学生与车辆混行不安全,本项目未设置机动车停车位及非机动车停车位。
(五)建筑设计本项目主要功能为半地下室架空空间,内部与XX小学拟建综合楼相衔接,架空层可直通室外。
主体建筑及围墙立面延续XX小学内建筑风格。
主体外立面材质选用白色外墙涂料,围墙外立面选用砖红色面砖。
(六)人防设计人防应建面积:根据《XX省人民防空条例(2016)》第十三条,城市规划区和人民防空重点设防镇规划区新建民用建筑,应当按照计容总建筑面积的百分之四至百分之七修建防空地下室。
小学设计方案建筑说明

小学设计方案建筑说明小学设计方案建筑说明本次小学设计方案建筑的主要目标是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安全、舒适、有创意的学习环境,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以下是该设计方案的详细说明。
一、总体布局小学设计方案建筑采用了开放式布局,建筑群建于一个开阔的场地上,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学习空间。
建筑群之间通过连廊相连接,方便学生们从一栋楼到另一栋楼。
教学楼和活动中心位于中央位置,方便学生出入,其他的建筑则布置在教学楼周围,形成一个完整的学校社区。
二、教学楼设计教学楼共分为三层,每层有多间教室和办公室。
每间教室都配备有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方便教学使用。
办公室则提供给教师们进行备课、评阅作业和开会的地方。
教学楼外立面采用了彩色玻璃,增加了整个建筑的美感。
三、活动中心设计活动中心位于教学楼旁边,是学生们进行各种课外活动的场所。
中心内设有音乐室、美术室、舞蹈室、阅览室等多个功能区域,满足学生们的多样化需求。
此外,活动中心还设有一个大型多功能礼堂,用于举办各种大小活动,如演讲比赛、舞台剧演出等。
四、室外空间设计小学设计方案建筑注重室外空间的规划。
学校周围种植了大量树木和花草,使学校环境更加美观。
操场和篮球场设在建筑群周围,方便学生们进行体育活动。
此外,还设有一个小型花园和学生广场,供学生们休息和社交。
五、安全设计小学设计方案建筑的安全是首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教学楼采用了防火材料和防火门,配备了逃生通道和消防设备,确保学生们在紧急情况下的尽早撤离。
学校的围墙高度适中,确保学校的安全性,并设有监控系统,增加学校的安全防护性。
六、环保设计小学设计方案建筑采用了一系列的环保设计。
建筑材料选用了绿色环保材料,包括可再生材料和节能材料。
建筑外墙采用了保温材料,减少了能源的消耗。
此外,学校还设有太阳能板和雨水收集系统,利用太阳能和雨水进行照明和灌溉。
七、合理的空间利用小学设计方案建筑采用了合理的空间利用,将学校的各个功能区域布置得井然有序。
如何做中学建筑方案设计说明

中学建筑方案设计说明一、方案背景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教育品质要求的提升,中学建筑的设计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中学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阶段,其建筑环境的设计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身心健康。
因此,本方案旨在为中学建筑设计提供一种符合教育理念的、现代化的设计方案,力求创造一个适宜学生成长的学习环境。
二、设计理念1. 人性化设计:中学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场所,必须将学生放在设计的中心位置,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需求,创造一个舒适、安全、健康的学习环境。
2. 教育功能完善:结合中学的教育特点,设计合理的功能区域,包括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体育馆等,全面满足教学、科研和生活需求。
3. 节能环保: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采用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和技术,满足现代环保要求。
三、总平面布局本设计方案总建筑面积为XXXX平方米,总共包括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体育馆等多个功能区域。
整体布局为“中心开放,分区聚集”,分散式设计,避免大规模人流拥挤,确保教育教学秩序。
1. 教学楼:设有多层教学楼,建筑造型简洁现代,外立面采用玻璃幕墙和石材装饰,形成明快的视觉效果。
每层楼设有多个教室和办公室,配备现代化教学设备,满足教学需求。
2. 实验楼:为中学提供实验室等科研设施,保证教学质量,促进科学教育。
3. 图书馆:位于学校中心位置,临街独立,方便学生阅读和借阅书籍,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
4. 体育馆:设有标准体育场馆和健身房等,为学生提供锻炼和休息的场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四、建筑设计1. 教学楼设计:教学楼主要为学生提供教学场所,设计简洁明快,采用现代化建筑风格,注重实用性和美观性。
每个教室设有投影设备和电子白板等教学设备,提供无线网络和电子图书馆等学习资源。
2. 实验楼设计:实验楼配备多个实验室和科研设施,满足学生的科学实验需求。
建筑外观简洁大方,内部实验室设施齐全,确保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3. 图书馆设计:图书馆为学生提供阅读和学习场所,采用明亮通透的设计,内部设有书架、阅览区和休息区,为学生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
某中学教学楼设计说明

word格式整理版XX一中教学楼方案设计说明第一章总平面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1、区位条件:XX一中位于XX市XX区XX路,整个学校较为宽敞,教学楼位于学校中心线上。
2、现状条件:基地现状较为平整的地块,可利用空间较大。
3、规划条件:XX一中地块内建设教学楼;学校总用地面积为78904.0平方米,新建教学楼总建筑面积为13568.0平方米;设计总投资额:35万元,总投资额:2000万元。
二、设计依据:1、甲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2、《总平面规划布置图》;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3/106-2007);5、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规范规定。
三、规划原则:(一)绿色生态及人文性原则好的教学环境源于对自然的尊重,生态规划和园林生态学在本项目中得以体现。
(二)合理原则该教学楼建筑规划设计,主要建立功能合理原则上,形成单体建筑功能分区明确,流线组织合理。
(三)以人为本原则合理的组织整个教学楼的人流关系,教师和学生入口的相对独立,体现人性化。
四、规划指导思想:1、本教学楼的规划布局,综合考虑周边建筑、路网结构及绿地系统。
遵循因地制宜、合理布置的设计原则,以人为本,注重教学楼的人性化设计,突出建筑与景观相结合的自然人文环境,强调教学环境的人情味与亲切感。
2、规划与建筑设计相结合,创造一个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具有时代精神的有特色的教学楼。
注重项目运作可行性,从规划布局到建筑单体的设计与排布注重当地气候、教学需求。
五、规划结构及组织: 两中心一轴线1、规划结构:根据中学的总体布局形态,结合中学内部规划,形成教学楼前的广场与内庭院行成“两中心一轴线”的规划结构特点,使教学楼处在学校的最中心位置。
2、线形布局、点状布局:教学楼的布局均为南北向,为学生教师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使每栋楼拥有更多采光面和景观视野,丰富了学生的活动空间和交流空间。
六、总平规划布局:教学楼位置处于学校中心线上,所以在总平面设计上把教学楼与前面广场充分结合,形成一中清新淡雅的感觉。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范文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范文建筑方案设计说明范文1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我们在大学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我有幸于20__年__月__日进入__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实习,这次实习是一个让我真实了解设计行业的好机会,让我更深一步的了解理论与实际的差别。
这七个月的实习经历让我学到了不少,以下是我的一些总结和心得体会。
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实习期里,我初步接触了建筑设计的一些运作,完整的接触了多种建筑方案的设计,从方案设计到方案报建,以及施工图绘制,熟悉了方案设计、方案投标、方案报建的流程。
通过亲身经历,使我了解了实际项目和课程设计的不同,在学校学习到的专业知识只是理论上的,与实际项目有一定的差别,并且很多知识往往是我在学校很少接触或是很少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基础的知识。
这次实习对我的方案设计能力和制图都有一定的帮助。
刚开始进入所里就开始参与做概念设计,之后分别接触了住宅设计、学校设计、建模型并与效果图沟通、办公楼设计、文本制作、教学楼设计沟通方案以及和甲方沟通,不仅熟悉了专业上的许多问题,能够更加熟练的使用建筑常用软件,而且也意识到了建筑设计人员应该具备严谨和专业的态度,并且应时刻学习新的知识,以满足方案设计的需求,哪怕是方案汇报文本也是需要认真去完成的,简洁且富有设计感的版面设计也会对方案汇报有帮助。
在陈总和所里几位优秀的前辈的指导下,我学习到了方案设计更有效的方法,学习到做方案时多查阅资料多借鉴优秀方案的设计手法和细部处理将会使设计过程更加有效率。
通过绘制平立剖图以及方案报建知道了在实际项目中细节是必须注意的`,然而概念方案和投标方案则不应把注意力放在细节上,应该做到先抓总体规划,首先满足功能需求且满足方案得可实施性,不同性质的项目的这些不同是之前没有意识到的。
建筑方案阶段和施工图阶段应使方案达到能施工又符合规范要求,达到设计、施工标准化。
之前的课程设计也许只是用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不会考虑太多的问题,更不可能想到自己看到的图纸是否能施工,通过实习让我对这个问题认识更加深刻。
学校规划设计说明

学校规划设计说明上海市新奉贤中学规划建筑⽅案说明第⼀篇概述⼀、项⽬概况1、基地位置奉贤中学校址位于奉贤区光明镇庙泾村即南奉公路北侧,⾦海公路东侧,浦南运河南侧的规划范围内,基地⾯积250亩,其中50亩作为发展⽤地。
2、⼯程内容及规模在本设计中,主要建筑物包括三栋教学楼,各五层;⼀栋⾏政办公楼,三层;⼀栋实验楼,五层;报告厅⼀个,⼀层;图书科技楼⼀栋,五层;⼥⽣宿舍⼆栋,各五层;男⽣宿舍⼆栋,各六层;教⼯宿舍四层,专家楼三层,合为⼀栋;⾷堂⼀个;体育馆⼀栋;游泳馆⼀栋(⼆期)。
总建筑⾯积56427平⽅⽶。
⼆、设计依据1、上海市发展计划委员会⽂件沪计社(2002)048号,《关于“新奉贤中学”(暂名)项⽬建议书的批复》。
2、建设单位的设计任务书。
3、国家相关建筑规范及规划法规。
三、经济技术指标总占地⾯积:19.98ha建筑占地⾯积:2.05ha绿化⾯积:13.15ha道路⼴场⾯积:4.78ha容积率:0.28绿化率60%⼀期总建筑⾯积:61151平⽅⽶教学区建筑⾯积:30770平⽅⽶,其中图书科技楼:8376平⽅⽶实验楼:4495平⽅⽶教学楼:12426平⽅⽶⾏政楼:1203平⽅⽶报告厅:1584平⽅⽶连廊:2686平⽅⽶⽣活区建筑⾯积:25163平⽅⽶学⽣宿舍:17540平⽅⽶教⼯宿舍:2320平⽅⽶专家楼:516平⽅⽶⾷堂餐厅:4787平⽅⽶体育区建筑⾯积:5218平⽅⽶体育馆:4499平⽅⽶看台:719平⽅⽶游泳馆(⼆期)建筑⾯积:4050平⽅⽶篮球场4个;排球场4 个;400⽶跑道⼀组。
其他:学⽣⾃⾏车位:1120个教师⾃⾏车位210个汽车库:6个(2个⼤客车位)第⼆篇总体规划设计说明在设计中着重强调校园的开放性、⾃然性、⼈⽂性、历史性。
在这⾥我们采⽤三个⾛势截然不同的元素:线形河道、圆形⼴场、弧形连廊形成的教学综合体结合在⼀起,创造出巨⼤的张⼒,加强整体上的向⼼感。
⼀、功能分区以原有⽔系作为规划结构的⾻架,将基地河流以西区域近⾦海公路作为体育运动区。
某中学教学楼设计说明

某中学教学楼设计说明___教学楼方案设计说明第一章总平面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1.区位条件:___位于XX市XX区XX路,学校较为宽敞,教学楼位于学校中心线上。
2.现状条件:基地现状较为平整,可利用空间较大。
3.规划条件:XX一中地块内建设教学楼,学校总用地面积为.0平方米,新建教学楼总建筑面积为.0平方米,设计总投资额为35万元,总投资额为2000万元。
二、设计依据1.甲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2.《总平面规划布置图》;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3/106-2007);5.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规范规定。
三、规划原则1.绿色生态及人文性原则:生态规划和园林生态学在本项目中得以体现,好的教学环境源于对自然的尊重。
2.合理原则:该教学楼建筑规划设计,主要建立功能合理原则上,形成单体建筑功能分区明确,流线组织合理。
3.以人为本原则:合理的组织整个教学楼的人流关系,教师和学生入口的相对独立,体现人性化。
四、规划指导思想1.本教学楼的规划布局,综合考虑周边建筑、路网结构及绿地系统。
遵循因地制宜、合理布置的设计原则,以人为本,注重教学楼的人性化设计,突出建筑与景观相结合的自然人文环境,强调教学环境的人情味与亲切感。
2.规划与建筑设计相结合,创造一个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具有时代精神的有特色的教学楼。
注重项目运作可行性,从规划布局到建筑单体的设计与排布注重当地气候、教学需求。
五、规划结构及组织1.规划结构:根据中学的总体布局形态,结合中学内部规划,形成教学楼前的广场与内庭院行成“两中心一轴线”的规划结构特点,使教学楼处在学校的最中心位置。
2.线形布局、点状布局:教学楼的布局均为南北向,为学生教师提供良好的研究环境,使每栋楼拥有更多采光面和景观视野,丰富了学生的活动空间和交流空间。
六、总平规划布局教学楼位置处于学校中心线上,所以在总平面设计上把教学楼与前面广场充分结合,形成一中清新淡雅的感觉。
建筑设计说明范文

1.建筑设计说明1。
1工程概况⑴工程名称:第六中学教学楼建筑结构设计⑵总建筑面积:12029.78平方米⑶结构形式:本工程主体为框架结构⑷层数:主体建筑为5层(6层水箱间)⑸耐火等级:本工程耐火等级为二级1.2平面设计1.2.1设计依据⑴建设主管部门对该项目的批复文件;⑵建设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及审查通过的设计方案;⑶依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05];⑷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⑸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⑹依据《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
[GBJ99-86];⑺依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1/T1477-2006 J10923—2007];⑻依据《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50222-95];⑼依据国家各有关建筑设计《规范》和《法规》及条文,辽宁省建筑标准设计《建筑构造图集》等国家及地方有关设计规范及标准。
1.2.2柱网尺寸综合考虑建筑的使用功能,以及受力等多方面因素,本建筑柱网采用:9000×7200、9000×3300、9000×5700.1.2。
3平面布置形式及变形缝的设置本建筑主体采用矩形形式。
建筑总长125.1m,分别在6轴和7轴,14轴和15轴之间设有变形缝。
伸缩缝:伸缩缝也叫温度缝,是考虑温度变化时对建筑物的影响而设置的.气候的冷热变化会使建筑材料和构配件产生胀缩变形,太长和太宽的建筑物都会由于这种胀缩而出现墙体开裂甚至破坏.因此,把太长和太宽的建筑物设置伸缩缝分割成若干个区段,保证各段自由胀缩,从而避免墙体的开裂。
伸缩缝缝宽,内填弹性保温材料。
防震缝:防震缝是考虑地震对建筑的破坏而设置的。
对于地震设防地区的多层砌体房屋,当房屋的立面高差在6米以上时,或房屋有错层,且楼板高差较大时,或房屋各部分结构刚度、质量截然不同时,地震中,房屋的相邻部分有可能相互碰撞而造成破坏,所以,需要设计防震缝把建筑物分割成若干个形体简单、结构刚度均匀的独立单元,以避免震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建筑单体方案:
校园的总体建筑风格采用了简洁、明快、现代风格为主,细部处理上充分考虑了南宁地区的气候和地域特点,采用现代的建筑语言加以诠释;建筑色彩以浅色为基调,各栋建筑单体通过不同的元素或母题,重复运用,来统一整个校园的建筑风格,从而形成整体的风格或特色,达到通透轻盈、宁静淡雅、和谐时尚,符合亚热带地区的建筑风格和当代校园建筑的性格特征。
1、行政办公楼:
位于校门前半圆形广场内,紧邻校园主入口,对内对外联络便捷。
是学校未来进行学术活动和对外交流的主要窗口。
它与实习实训楼共同围合而成半圆型入口广场,构成五合大道方向最重要的城市景观。
2、实习实训楼:
位于东南侧,紧邻校园主入口。
由一栋四层和一栋五层建筑组成,实习实训楼室内按照标准教室布置,在满足消防、日照、采光要求的前提下适当加大各项尺寸,以满足未来多种教学、实训内容的空间需要,目前以大开间为主室内进行灵活分隔,为将来的发展保留适度的弹性空间。
实习实训楼沿五合大道布置,既方便内部使用,也可对外服务,自成一体。
3、教学楼:
教学楼位于基地南端,由两栋五层普通教学楼组成,以相互连通的单体建筑半围合一个“U”空间,底部采用架空形式,增强空间的通透感和流动性,结合竖向设计,局部还可以作为自行车停车场地使用。
单体均采用单廊围合的方式以适应地方的气候特点,所有的教室都朝向南面,在冬天可以提高室内温度,从而减低能耗;走道布置在北边使建筑北侧冷气与教室之间形成一道空腔,阻隔了能量的流失,在夏天,由于采用单廊边院落的布局模式,更有利于组织自然通风。
4、图书综合楼:
位于东西轴线的西侧,功能为图书借阅和配套教学用房,是校园内最主要的建筑,高度四层。
为图书藏阅及配套的教学用房等,也是学校的标志。
具有统领空间和校园建筑群整体风貌的重要作用。
因此,在设计中采用了大量公共建筑的现代元素。
图书综合楼的主要入口为东面入口(与校园入口广场相对应),该入口位于主要校园道路上,通过一个大台阶进入,正对入口是一个上下通透的中庭,室内空间开阔且与各功能用房遥相呼应。
建筑内的各空间也围绕中庭依次展开,内部变化丰富有序。
合班教室位于建筑底部,与入口中庭联系方便,同时便于人流迅速疏散。
西侧各有一个辅助出入口,用于人员进出和对图书进出进行有效管理。
图书书库、采编位于三层、四层为大多功能厅,满足多种用途需求。
图书综合楼主朝向采用灵活分隔模式,以开架阅览大空间为主,方便使用。
5、教学管理用房:
教学管理用房临学生公寓,供教师的日常临时居住,方便对学生的日常管理,以单人间为主,转角处仅设少量套间。
室内每间均设有卫生间和排烟道,方便教职工生活。
6、食堂:
食堂布置在基地西北侧,三层,设在公寓区未端,同时临近北侧次入口,即方便学生使用,又能够就近进出货物,减少对校内的垃圾污染。
食堂是校园基本生活服务的中心,能满足约4000人的正常使用。
7、学生公寓:
公寓分男生公寓和女生公寓,布置在学校北面临食堂和田径场,采用封闭式管理模式;公寓与食堂之间通过连廊相接,这样的布局即满足了功能分区的要求,也符合学生日常“教室——食堂——公寓——活动场地”循环的活动的规律,并使流线更为便捷。
公寓楼均采用单廊布局,寝室均在建筑南侧,并在每间设阳台,阳台上设厕所和简单盥洗设备。
8、风雨操场、田径场:
位于校园北区,风雨操场内部可容纳两个篮球场地和两个羽毛球场,也可改变用途作为羽毛球或排球等球类运动场地使用。
北侧还有三个标准篮球场,可与风雨操场共用。
体育场外有停车场地,并有独立出入口,必要时可对外部开放,以实现资源共享,降低运营成本。
田径场按400米跑道标准设计,近似正南北布局,场边预设有主席位置和室外公共厕所。
9、外墙材料:
外墙材料主要以涂料为主。
10、单体节能设计:
⑴单体建筑绝大部分为南北朝向,通风良好。
⑵居住建筑能满足节能要求,外墙采用新型节能保温隔热砌块,屋面采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保温隔热,外墙门窗根据现行节能规范计算及节能新措施,部分采用塑钢门窗,公建采用断热式铝合金窗框(玻璃依据不同节能要求配置)。
节能计算数值均满足《广西壮族自治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⑶局域网设立多个办公、管理、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①教务管理系统;
②图书馆电子阅览系统;
③教学综合楼远程教学和多媒体媒体课件使用系统;
④行政办公系统;
⑤收费计费系统。
⑷网络点分布:教学楼第50㎡设置一个点;办公楼每20㎡设置一个点;图书馆每10㎡设置一个点;学生公寓每间房设置一个点。
另外在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内设置80个点。
3、有线电视系统:
⑴在本项目范围内教学管理用房设计一个光纤工作站,前端以光纤引入城市有线电视台节目,采用750M双向传输系统,各建筑物终端满足68dB±5信号电平指标要求。
⑵布点要求:教学综合楼每个教室和办公室设置一个点,学生公寓每间设置一个点,图书综合楼、实习实训楼、食堂等建筑根据实际需要设计若干个点。
4、安全防范系统:
⑴在项目范围教学管理用房中设置一个监控中心机房,内设24小时录像系统,电视监视屏系统。
⑵在各建筑项目范围内的出入口、各单体建筑出入口、重要房间通道、运动场馆、主要交通道交叉口设置摄像机,其中室外摄像机均为低照度日夜转换型摄像机,室内摄像机为日夜转换红外摄像机,传输品质根据传输距离分别选择同轴电轴或光缆。
5、一卡能收费系统:
⑴食堂用餐、图书综合楼查看收费资料、借阅资料、体育馆用场地、公寓热水供应等均使用一卡能收费系统。
⑵一卡通布点:食堂设置10个点;体育场馆设置2个点;图书馆设置10个点;学生公寓每个房间设置1个点;其它单体建筑根据实际情况设置若干个点。
6、有线广播系统:
⑴在项目范围内设计有线广播系统,机房设于教学管理用房内。
⑵整个校园广场划分为以下几个区:教学区及行政区、公寓区、公共绿地区、室内外运动场馆区。
⑶在教学楼、图书综合楼、实习实训楼、办公楼、食堂等设置室内扬声器。
在沿道路、绿地等设置草坪扬声器。
⑷在教学楼公共广播与教学系统共用。
在教室以内设置扬声器,综合用于教师课堂扩声。
⑸根据地域和使用场所,分成多路控制。
三、消防系统电气工程:
在各单体建筑疏散走道、楼梯间等设置火灾应急照明;在疏散走道、疏散出入口等处设置疏散指示。
四、电气节能:
1、选用低损耗的变压器,以减少其运行损耗和空载损耗;选择适当的变压器及其负载率,使变压器处于最佳运行状态。
2、合理选择变电所设置位置,使低压供电半径小于250米。
3、采用高效率节能荧光灯、节能灯及气体式电灯光源,并选用高品质电子镇流器。
4、采用高效灯具,折射率、反射率等满足规范要求。
5、水泵、风机等选择高效节能产品。
6、生活水泵、电梯采用变频控制。
7、公寓走廊、楼梯灯具采用节能自熄开关控制。
8、房间内灯具尽量一灯一控,大空间灯具采用分组控制。
9、采取无功补偿装置,保证无功功率达0.9以上。
10、配电线路尽量使其三相平衡,减少零度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