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群与区域文化(继续教育作业)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课后习题: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三单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课后篇巩固提升1.约自公元前3500年起,繁衍壮大的印欧人开始分裂为多个部落,并逐渐向外迁徙。
他们总是带着自己的家眷、习俗和武器来到一个个陌生的地方,并加以征服成为当地的主人。
这说明当时印欧人()A.主要靠游牧捕猎为生B.仍过着原始群居生活C.代表了世界先进文明D.掌握了农业生产技术:带着家眷、习俗和武器,并征服一个个的地方成为当地的主人,这充分体现了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以打猎为生的生活特征,故A项正确;原始群居生活是人类进入氏族公社之前的生活状态,题干中明确提到古代印欧人已发展到部落生活阶段,故B 项错误;在印欧人向外扩张时,当时世界上已有农耕文明,不能说游牧文明比农耕文明先进,故C项错误;如果印欧人掌握了农业生产技术,就过上了定居生活,不会四处迁徙了,故D项错误。
2.讲梵语的早期雅利安人东进至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的历史被称为吠陀时代,而吠陀是通过记忆和口耳相传的。
这说明早期雅利安人()A.未形成自己的书写文字B.征服印度的历史不可信C.东进旨在掠夺农耕土地D.进行的迁徙是无计划的,吠陀是通过记忆和口耳相传的,这说明当时雅利安人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书写文字,故A项正确。
口耳相传的历史也是历史,不能说其一定不可信,故B项错误;题干中强调的不是雅利安人东进的目的,故C项错误;从题干中无法看出雅利安人进行的迁徙是否是有计划的,故D项错误。
3.下图为埃及雕刻中的赫梯战车和士兵。
其可以佐证()A.赫梯是一个习惯于征战的民族B.马拉战车是当时最先进的作战方式C.赫梯人与古埃及人在西亚的争霸D.赫梯人击败埃及控制了尼罗河流域,说明古埃及人对此印象深刻,这是古代赫梯人与埃及人在西亚争霸的一个历史写照,故C项正确;单纯从一个雕刻中无法得出“赫梯是一个习惯于征战的民族”的结论,故A项错误;因为图片中没有比较,因此不能说明“马拉战车是当时最先进的作战方式”,故B项错误;历史上赫梯人并没有控制尼罗河流域,故D项错误。
族群与区域文化(继续教育作业)

B、自由职业者
C、利益者
D、调解人
三、判断题(共7小题,每题5分)
1、许多国际问题专家和民族学家对车臣问题进行研究。
对 错
2、澳门是一个非常大的地方。
对 错
3、中国人把吃饭看得很重要,不仅仅是为了吃饱,还存在别的认同。
对 错
4、如何处理都市里的族群关系在现代社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对 错
5,对从属群体的成员产生有差异的及负面的影响,只包含效果。
A、族群的同化
B、不同族群接触的时期
C、不稳定合作的时期
D、移民族群与其他族群的同化
2、学术界对族群的基本共识之一是()。
A、“族群”并不是单独存在的
B、“族群”存在于与其他族群的互动关系中
C、“族群”强调自身特质及共同记忆
D、族群有其共同的文化特征或共同的历史记忆
3、多种族社会的三种类型分别是()。
C、“河西亲王”
D、“河北亲王”
3、“民族”这一词在()年之后有了法律上的含义。
A、1949
B、1950
C、1951
D、1952
4、在文化多元的夏河县,民族关系是不错的,()。
A、实行民族团结、民族平等、文化多元的政策
B、加强文化教育,提高藏民的整体素质
C、各民族文化的相互借用和混合已经发生
D、加强信息、商品流通,提高藏民的商品意识
窗体顶端
一、单选题(共7小题,每题5分)
1、本次课堂布置的作业是()。
A、检索族群研究的发展史
B、检索近几年关于族群研究的中文文献
C、检索近几年我国对族群研究的文献
D、检索近几年美国族群研究的文献
2、和硕特部前头旗,驻青海、河南、蒙古自治县和夏河一带,其旗长俗称()。
族群文化_闽南文化概念的重新界定

二、对 闽南文化是族群文 的注解
族群是人们在交往互动和参照对比过程中 自认为或被认为具有共同的起源或世系, 从而具 有某些共同 文化特征的 人群范畴。[ 7] 339- 340 这是 时下国内人类 学学界对 于族群概 念的普遍 的认 识。之所以认为闽南文化是一种族群文化, 有以 下几点阐释:
( 一) 共同的祖籍认同是闽南文化中一个极其 重要的主题, 亦是闽南文化作为一种族群文化的 一个极富人情味的重要标识。
∀ 该引文原文中, 刘登 翰先生 认为 闽 南文 化是 渊源于 汉晋, 成熟于 两宋, 发展于明清, 在近代社会 的历史演 变中, # #逐 渐形成的区域性文化 , 笔者颇 为赞同其 中 闽南文化 # #成熟于两宋 的说 法, 而认 为闽南文 化至南宋已基本定型。
第3期
钟建华等: 族群文化: 闽南文化概念的重新界定
民族走廊学说与区域舞蹈文化研究——以南岭民族走廊为例

摘 要:本文以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民族走廊学说为研究视角,以南岭民族走廊为研究对象,对走廊所包含的东段粤北地区、中段桂东北地区、北段湘西南地区的瑶族、汉族、壮族、苗族、侗族、客家等族群舞蹈的分布及互动展开比较研究。
拟从区域舞蹈文化研究的范式转变、民族迁徙、信仰流播、“中心”与“边缘”等多元视角来看族群舞蹈文化的互动互融,印证南岭民族走廊各族群在历史上的动态流变,以此阐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为南岭民族走廊舞蹈文化研究提供更多研究的视角与案例。
关键词:民族走廊学说;南岭民族走廊;区域文化互动分类号:G122;J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621(2024)01-169-10一、民族走廊学说与南岭走廊(一)作为方法的“走廊学说”首先,我们来分析研究一下民族走廊学说的提出与界定。
“民族走廊”的概念,最早是由我国著名民族学家和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于1978年提出的,基于当时我国需要解决民族识别的余留问题,费孝通先生在解决民族研究的若干问题时,主张从区域历史的民族关系中识别出单一民族,过去的民族研究,是按民族的单位孤立起来,分别的一个一个地研究,在方法论上固然有其长处。
但是,也有它的局限性。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再加上自收稿日期:2023-12-25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南岭民族走廊舞蹈文化研究”(项目编号:20BE07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及广东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项目“舞蹈编导研究生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与实践——以项目制为例”(项 目编号:2023JGXM_12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胡 骁(1983-),男,江西南昌人。
星海音乐学院舞蹈学院教授,硕导,澳门城市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岭南舞蹈研究,舞蹈高等教育研究。
曹德祺(1996-),男,广东湛江人。
东莞理工学院教育学院音乐舞蹈系,助教,硕士。
研究方向:岭南舞蹈研究,舞蹈 创作及理论。
第6课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学案(含答案)

第三单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第6课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课程标准】通过了解古代历史上跨洲、跨国家、跨地区不同规模的人口迁徙,以及移民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认识在迁徙与融入当地社会过程中出现的文化认同【重难点】1.理解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途径。
2.移民与文化的冲突、融入和认同。
【知识梳理】一、印欧人的迁徙及其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1.印欧人的起源:可能起源于幽平原上,他们驯养了马匹,制造了马拉战车。
2.印欧人的早期迁徙:从公元前2千纪初起,以印欧人为主体的雌部落陆续进入西起欧洲、东到印度的广大地区。
3.印欧人的迁徙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⑴赫梯人:赫梯帝国①时空:公元前17世纪,赫梯人在小亚细亚建立赫梯帝国,多次入侵两河流域,一度占领巴比伦城,蚕食埃及在西亚地区的土地。
公元前世纪,赫梯帝国进入鼎盛时期,疆域从小亚细亚延伸到巴勒斯坦,多次与埃及发生争霸战争,公元前13世纪末因陷入内战逐渐衰落②对区域文化的影响:推动了西亚与北非文明的交流融合。
⑵波斯人:波斯帝国①时空:公元前6世纪,波斯人崛起于伊朗直属征服了东到印度河流域,西到巴尔干半岛北部,包括埃及在内的广大地区,建立了历史上第二±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并数次入侵希腊(希波战争)。
②对区域文化的影响:在波斯帝国统治下,西亚和北非文明区首次被统一起来,酉亚文明和希腊文明发生了深入、广泛的交流。
⑶希腊人:城邦文明①时空:公元前2000年左右进入巴尔干地区的印欧人与当地居民融合,形成古代的希腊人。
②对区域文化的影响:他们思考人类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等问题,在哲学、科学、文学、建筑和艺术等多个领域取得成就。
希腊文明成为西方文明的重要源头。
⑷雅利安人:古印度文明①时空:雅利安人从印度河流域推进到恒河流域,把马和铁等带到印度。
公元前600年左右,南亚地区陆续兴起一系列国家,印度历史进入列国时代。
②对区域文化的影响:独娃制度和俄数成为古代印度社会的重要符号,并对周边地区特别是东亶亚产生重大影响。
课时作业4: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第6课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A组基础过关题1.下列关于印欧人的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A.可能起源于东欧平原B.过着农耕生活C.驯养了马D.制造了马拉战车解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印欧人属于游牧民族。
答案 B2.印欧人是印欧语系诸民族的共同祖先,下列不属于印欧人分支的是()A.波斯人B.苏美尔人C.凯尔特人D.赫梯人解析苏美尔人在公元前四千纪就在两河流域创造了最早的人类文明,印欧人的迁徙始于公元前2千纪初。
答案 B3.印欧人的迁徙与下列哪一项创造直接相关()A.马拉战车B.长矛弓箭C.冶铁技术D.骑兵答案 A4.历史上定居者与游牧者的每一次交手,都会分别引起东方和西方的连锁大动荡:东方的马上民族被打散西逃,往往会在西方和南亚揭开历史新的一幕。
这些“打散西逃”的东方民族包括()①印欧人②匈奴人③大月氏人④阿拉伯人A.①③B.①②C.②④D.②③解析匈奴人和大月氏人都曾“被打散西逃”,匈奴人迁往欧洲,大月氏人在南亚建立了贵霜帝国。
答案 D5.公元1—7世纪的游牧部落大迁徙改变了亚欧大陆的政治地图,这种改变不包括()A.欧洲陷于分裂,出现诸多日耳曼蛮族王国B.波斯帝国兴起C.“五胡乱华”,中国北方出现分裂混战局面D.西亚崛起阿拉伯帝国解析波斯人是印欧人的一支,波斯帝国兴起于公元前6世纪。
答案 B6.由下图可知,西晋末年五胡内迁的主要方向是()A.由北方草原到黄河中下游B.由北方到南方C.由西部到东部D.由中原腹地到边疆各地区解析本题从时空观念的角度考查西晋末年游牧民族的内迁。
答案 A7.关于“海上民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出现于公元前1200年左右B.成分相当复杂,主要来自小亚细亚、叙利亚等地C.曾经建立统一的国家,创立象形文字D.赫梯帝国的瓦解与其有一定关系答案 C8.下列属于古代日耳曼人分支的是()A.西哥特人法兰克人B.汪达尔人赫梯人C.古代印度人大月氏人D.阿拉伯人埃及人答案 A9.美国学者希提在《阿拉伯简史》一书中写到:“阿拉伯人所建立的,不仅是一个帝国,而且是一种文化。
第6课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课件

了蒙波昧斯的文时明代、。古希腊文明、古印度文明等。经济大发展、新兴奴隶制国家出现、文化交融和新发
展)
——吴于廑 《世界历史上的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
18
一、印度欧罗巴人的迁徙:多元区域文化的形成
【知识拓展】历史纵横:海上民族
公元前1200年左右,东部地中海区域出现
了一股较大的民族迁徙浪潮。埃及文献称这些
——教材第三单元单元导语
前言(游牧民族PK农耕民族)
按照吴于廑先生的看法,人类历史上游牧民族世界曾三次对农耕世界发起 冲击:
第一次:BC2千纪印欧人的迁徙
第二次:3C-6C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
本课内容(按先后顺序)
第三次:13C蒙古西征
第5单元第11课第2子目录
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三次移徙和冲击,实际上两个世界以暴力 为载体的文明的交流,游牧民族将其独有的马匹和战车文化传播给农 耕民族,而农耕民族则以先进的文化影响游牧民族,使之逐渐开化。
的古印欧人部落大迁徙浪潮渐渐平息,而此时的欧亚大草原已经被古印欧人的大迁徙完全改变了面
貌。他们将迁徙到的地方带入了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并且融合当地的文化习俗,建立了更为持久的
文明(国4度),整如体希上腊推、动罗马了、新波的斯区、域印度文文明明的以形及成后续与西发欧展诸,国对的后前身世。影至响此深整远个欧。亚(大赫陆梯真文正明地、走出
14
一、印度欧罗巴人的迁徙:多元区域文化的形成
(二)印欧人的迁徙: 3.多元区域文化的形成:(2)波斯文明
崛起
①时间:公元前6世纪; ②地点:伊朗高原
①征服了东到印度河流域,西到巴尔干 半岛北部,包括埃及在内的广大地区; 发展 ②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
文明联结的纽带和桥梁 三洲的大帝国; ③数次入侵希腊。
从四大民瑶看明清以来“南岭走廊”的族群互动与文化共生

在 湖 南 南 部 、 桂 交 界 的 江永 县 西南 境 , 扶 湘 有 灵、 清溪 、 调和勾 蓝“ 古 四大 民瑶 ” 。费孝通先 生 1 8 98 年 来 江永 考察 时 看 到 ,那 里 瑶族 大 概可 分 为三 类 : “ 高 山瑶 、 地 瑶 和 已经 和汉 族 混合 了 的瑶胞 ”4, 平 [ 费 ] 老 所 说 的“ 已经 和汉 族混 合 了 的瑶胞 ” 即指 “ 民瑶” 。 四大 民瑶 的形 成 当在 元 明时期 。 元史 》 《 中有对 扶灵 、 清 溪等瑶 人招 降 的记载 , 时间发生 在泰定 三年 ( 3 6 1 2 年 ) “ 午 ( 月 ) 乞 住 诏 谕 永 明① 洞 蛮 来 降” :庚 五 , 五 , “ 乙卯 ( 十月 ) …扶 灵 、 … 青溪 、 头等源 蛮为寇 , 栎 湖南
Vo . 0 No. 13 2
Ma. 0 0 r2 1
从 四大 民瑶 看 明清 以来 “ 岭走 廊 " 南 的族 群互 动 与 文 化共 生
刘 秀丽
( 山大 学 人 类 学 系 , 东 广 州 5 0 7 ) 中 广 1 2 5 摘 要 : 为 南岭 民 族 走 廊 上 的 一 支 特 殊 族 群 , 清 时 期 湖 南 江 永 的 四 大 民 瑶 承 担 着扼 守 湘 桂 边界 的 军事 重 作 明 任 , 周 边 的 汉 族 土 人 、 西 境 内的 “ 瑶 ” 族 群 形 成 持 续 的 互 动 , 族 群 互 动 中不 断吸 纳和 采借 周 边 族 群 的 文 化 与 广 远 等 在
它 是 民族迁 徙 的重要 通 道 、 中原 汉 文化 南 下 和苗 是
瑶 文化南 移 的必经 之路 。湖 南省 江永县 四大 民瑶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选题(共7小题,每题5分)1、本次课堂布置的作业是()。
°A、检索族群研究的发展史肯;B、检索近几年关于族群研究的中文文献C C检索近几年我国对族群研究的文献D检索近几年美国族群研究的文献2、和硕特部前头旗,驻青海、河南、蒙古自治县和夏河一带,其旗长俗称()°A、“河东亲王”°B、“河南亲王”圖 C “河西亲王”' D “河北亲王”3、“民族”这一词在()年之后有了法律上的含义。
A1949B、1950* C 1951D 19524、在文化多兀的夏河县,民族关系是不错的,()电A、实行民族团结、民族平等、文化多元的政策B、加强文化教育,提高藏民的整体素质C各民族文化的相互借用和混合已经发生5、据史载,夏河地区最早的居民为()。
D加强信息、商品流通,提高藏民的商品意识羌人B鲜卑人、党项人氐人6、)是指社会成员对自己族群归属的认知和感情依附。
族群认同B族群关系、族群习惯族群制度7、)是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
A、蔡文培B、顾定国C王明珂D费孝通1、罗伯特•帕克把同化分为不同的阶段,分别是()雨A、族群的同化B、不同族群接触的时期C不稳定合作的时期r D移民族群与其他族群的同化2、学术界对族群的基本共识之一是()17A、“族群”并不是单独存在的r B、“族群”存在于与其他族群的互动关系中r C“族群”强调自身特质及共同记忆r D族群有其共同的文化特征或共同的历史记忆3、多种族社会的三种类型分别是()17A、殖民地社会厂B、团体多元化社会r C同化社会r D非殖民地社会4、下列的选项中哪几个民族是有自己的文字,而且是记载了自己的历史的()17A A、臧厂B、B、蒙r C C、维rD D、汉5、请问在澳门族群的构成主要有哪里的人族群()17A、海南族群厂B、广东族群r C香港人r D 土生葡人),二是葡萄牙人和华人利益之间的()6、土生葡人主要占据两类职业,其中一是政府机构的中级(A、公务员三、判断题(共7小题,每题5分)1、许多国际问题专家和民族学家对车臣问题进行研究。
2、澳门是一个非常大的地方。
圖对c错3、中国人把吃饭看得很重要,不仅仅是为了吃饱,还存在别的认同*对 c 错4、如何处理都市里的族群关系在现代社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 对厂错5、费金夫妇将歧视定义为支配群体的成员或其代表采取的行动或做法,对从属群体的成员产生有差异的及负面的影响,只包含效果。
* 对错6、在美国,为了争取种族、族群平等,黑人希望废除白人学校,力争让自己的孩子与白人一起读书,毕业后能够以平等能力在就业市场上与白人竞争。
'• 对厂错7、葛剑雄著的《中国人口发展史》,考虑到区域和文献的问题,但没有考虑到地理、地貌的问题单选题2. 和硕特部前头旗,驻青海、河南、蒙古自治县和夏河一带,其旗长俗称()B、自由职业者C利益者D调解人正确答案: B. “河南亲王 ”3. 民“族 ”这一词在( )年之后有了法律上的含义。
正确答案: A.19494. 在文化多元的夏河县,民族关系是不错的, ( ) 正确答案: C.各民族文化的相互借用和混合已经发生6.( )是指社会成员对自己族群归属的认知和感情依附。
正确答案:A.族群认同7.( )是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
正确答案: D.费孝通多选题1. 罗伯特 正确答案: 帕克把同化分为不同的阶段,分别是( )。
B.不同族群接触的时期C.不稳定合作的时期D.移民族群与其他族群的同化2. 学术界对族群的基本共识之一是( )。
正确答案:A.族群”并不是单独存在的 B.族群”存在于与其他族群的互动关系中D.族群有其共同的文化特征或共同的历史记忆 3. 多种族社会的三种类型分别是( )。
正确答案:A.殖民地社会B.团体多元化社会 C.同化社会4. 下列的选项中哪几个民族是有自己的文字,而且是记载了自己的历史的()。
正确答案:A.A 、藏B.B 、蒙C.C 、维 5. 请问在澳门族群的构成主要有哪里的人族群()。
正确答案: B.广东族群D. 土生葡人 6.土生葡人主要占据两类职业,其中一是政府机构的中级(),二是葡萄牙人和华人利益之间的( )正确答案:A.公务员D.调解人 判断题2. 澳门是一个非常大的地方。
正确答案:错5. 费金夫妇将歧视定义为支配群体的成员或其代表采取的行动或做法,对从属群体的成员产生有差异的及 负面的影响,只包含效果。
正确答案:错6.在美国,为了争取种族、族群平等,黑人希望废除白人学校,力争让自己的孩子与白人一起读书,毕业后能够以平等能力在就业市场上与白人竞争。
正确答案:错族群与区域文化共3大题,总分100分,60分及格(请于30分钟内完成)-、单选题(共7小题,每题5分)1、澳门族群的形成与()的迁移有相当密切的关系。
A、个体°B、形式C人口D地方2、()年9月23日,第二次车臣战争全面爆发。
* A1997B、1998C 1999D 20003、()是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
' A、蔡文培B、顾定国C王明珂D费孝通4、()人口的高中毕业率远低于黑人。
3A、白人' B、拉美裔C亚裔左D墨西哥裔5、在文化多元的夏河县,民族关系是不错的,()A、实行民族团结、民族平等、文化多元的政策°B、加强文化教育,提高藏民的整体素质畠C各民族文化的相互借用和混合已经发生' D加强信息、商品流通,提高藏民的商品意识6、苏联有100多个民族,其中()占51%J A、乌克兰人畠B、俄罗斯人° C乌兹别克人° D白俄罗斯人7、请问葡萄牙语为哪个国家的官方语言()。
A、日本°B、美国良C巴西D中国二、多选题(共6小题,每题5分)1、美国的族群分为()。
雨A、白人“B、黑人* C拉美裔」D亚洲裔2、同化的维度一般有()B、结构同化C生物同化3、族群的问题()。
厂A、单一的学科可以解决的拐B、不是单一的学科可以解决的厂C与其他学科背景是没有关系的‘D与不同的学科背景相关系4、歧视可分为()两种普遍的类型。
A、种族的歧视雨A、文化同化B、个体的歧视C制度的歧视D性别的歧视5、罗伯特•金•默顿对偏见提岀了四种的理想类型分别是(1865年南北战争胜利后从法律 " A 、真正的宽容‘ B 、积极的偏执C 有限的偏执厂 D 表面的宽容6、在澳门的广东族群是可以细分为哪几种族群呢( )“ A 、广府" B 、潮州两 C 恩平“ D 客家1、 回族不喜欢跟藏汉通婚。
金对 c 错2、 黑人是美国社会上长期受压迫的一个族群,作为奴隶劳动力,黑人在 上获得了了解放,但事实上还有一个过程。
良对 c 错3、 澳门族群的地位变化是随着澳门政治的变化而变化。
*对 c 错4、 权威人格理论的缺陷在于未能解释族群偏见和歧视是如何产生的。
对 圧错5、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也是一个多族群国家。
对@错6、葛剑雄著的《中国人口发展史》,考虑到区域和文献的问题,但没有考虑到地理、地貌的问题7、作为移民和多种族国家,想要了解美国的社会体系、经济制度,政治关系、民众生活与文化,就必须对美国族群关系的发展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有全面的了解。
⑹对 C 错单选题2.()年9月23日,第二次车臣战争全面爆发。
正确答案:C.1999多选题1.美国的族群分为()。
正确答案:A.白人B.黑人C.拉美裔D.亚洲裔2•同化的维度一般有()。
正确答案:A.文化同化B.结构同化C.生物同化D.心里同化4.歧视可分为()两种普遍的类型。
正确答案:B.个体的歧视C.制度的歧视5.罗伯特金默顿对偏见提岀了四种的理想类型分别是()正确答案:A.真正的宽容B.积极的偏执C.有限的偏执D.表面的宽容6.在澳门的广东族群是可以细分为哪几种族群呢()正确答案:A.广府B.潮州D.客家判断题1.回族不喜欢跟藏汉通婚。
正确答案:错4.权威人格理论的缺陷在于未能解释族群偏见和歧视是如何产生的。
正确答案:对5.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也是一个多族群国家。
正确答案:对6.葛剑雄著的《中国人口发展史》,考虑到区域和文献的问题,但没有考虑到地理、地貌的问题正确答案:对-、单选题(共7小题,每题5分)1、在(),早年都是实行同化理论,而且是强制同化。
A、中国圖B、美国C C德国D英国2、称为“二等白人”的是()。
A、墨西哥裔畠B、拉丁美洲裔二丿C墨西哥裔D意大利裔3、()是一种民间交流。
国A、水道°B、陆道。
C油道° D盐道4、1995年政府提出国家人权计划,旨在促进哪种人的利益。
°A、黑人B、白人C黄种人B、D混血人5、过去只有()一个城市有56个民族。
A、广州C B、上海C C深圳'* D北京6、汉族的观念意识是()。
L A、对教育事业比较重视°B、经商意识比较强C除了对经商意识比较强烈还对教育事业比较重视D宁愿把多余的钱捐给寺院7、美国历史上经历了()次大的移民潮,每一次移民潮对其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A、二二、多选题(共6小题,每题5分)1、潮州和客家的边缘地带,想从()区分它们是很难的"A、文化上雨B、语言上」C地域上D 风俗上与其说偏见是一种判断,更不如说它是一种( )。
A 、 情感B 、 感知C 推断D 偏好夏河县藏族的来源()。
A 、 当地土著民族发展而来B 、 青、陕、甘方面来的羌人、氐人、鲜卑人、土谷浑人、党项人C 康藏来的羌人、土蕃人D 格鲁派势力族群认同的理论主要有( )。
A 、 根基论B 、 原生论C 情境论D 工具论美国华人社区和华人移民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呢()A 、 社会适应B 、 社会流动美国梦的定义2、丽 173、丽 174、丽 175、个人问题C白人6、1982年美国黑人住在城镇的比例高达99%黑人构成城市贫民主体()的种族冲突主要发生在城市地区。
" A、印第安人两B、黑人三、判断题(共7小题,每题5分)1、巴西人口约有87亿,居拉美首位。
穴对c错2、过去我们把民族问题看成是一个静态的问题,其实它是一个动态的问题。
圧对 c 错3、如何处理都市里的族群关系在现代社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金对c错4、1822年9月7日佩德罗宣布完全脱离葡萄牙独立,建立巴西帝国。
穴对c错5、《人类学词典》的族群定义,强调排他性。
对后错6、我国的民族理论和政策,是依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政策,结合我国的现实而建立起来的。
*对c错7、回族经商意识比较强,藏族的宁愿把多余的钱捐给寺院,汉族除了对经商意识比较强烈还对教育事业比较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