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的八种题型及答题模板

合集下载

诗歌鉴赏的八种类型及答题模板

诗歌鉴赏的八种类型及答题模板

诗歌鉴赏的八种类型及答题模板导言诗歌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通过诗人的语言与表达方式,传达出深刻的情感和思想。

诗歌鉴赏是一项重要的文学活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作品。

在鉴赏诗歌时,我们可以探索不同的类型和风格,以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和表达。

本文将介绍诗歌鉴赏的八种类型,并提供相应的答题模板,帮助读者更好地进行诗歌鉴赏。

一、抒情诗的鉴赏抒情诗是一种表达情感的诗歌体裁。

在鉴赏抒情诗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和思考:1. 诗歌的主题:诗歌表达的情感主题是什么?通过诗人的语言和描写,能否感受到作者的情感?2. 诗歌的意象:诗歌中使用了哪些意象,如景物描写、比喻等?这些意象如何为诗歌的情感表达提供支持和丰富?3. 诗歌的语言风格:诗歌的语言风格是华丽还是简洁?作者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增强情感的表达?抒情诗的鉴赏答题模板:1. 主题:诗歌表达了作者的(情感主题)。

2. 意象:诗歌中使用了(一、二、三等)意象,如(具体的景物描写、比喻等)。

3. 语言风格:诗歌的语言风格(华丽/简洁),通过使用(举例修辞手法)等手法,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二、叙事诗的鉴赏叙事诗是一种通过叙述故事情节来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诗歌形式。

在鉴赏叙事诗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和思考:1. 诗歌的情节:诗歌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情节?诗歌的开头、发展和结尾之间是否有起伏和冲突?2. 诗歌人物:诗歌中出现了哪些人物?他们的性格和行为如何反映了诗歌的情感和意图?3. 诗歌的语言风格:诗歌的语言风格是叙述性的还是描写性的?作者通过使用什么样的语言和修辞手法,来增强情感和情节的表达?叙事诗的鉴赏答题模板:1. 情节:诗歌讲述了一个(故事情节)。

2. 人物:诗歌中出现了(人物A、人物B等),他们的性格和行为(举例)。

3. 语言风格:诗歌的语言风格(叙述性/描写性),通过使用(举例修辞手法)等手法,增强了情感和情节的表达。

(继续写六种类型的鉴赏和答题模板,共计八种)。

高考古诗鉴赏题的八种答题模板

高考古诗鉴赏题的八种答题模板
高考古诗鉴赏题的八种答题模式
第一种模式:分析形象型 概括形象特征 + 分析形象特征 + 形象的意义 第二种模式:分析意境型 描绘诗中图景画面 +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环境氛围特点 + 分析作者的思 想感情 第三种模式:分析技巧(手法)型 指出手法 + 结合诗句说明怎样运用这种手法 + 手法效果(感情) 第四种模式:分析语言型 点明语言特色 + 分析这种特色 +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效果) 第五种模式:炼字型、诗眼型 解释该字的含义 + 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 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 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第六种模式:炼句型 写什么内容 + 用什么手法 + 效果(情感、结构) 或用什么手法 +写什么内容 + 效果(情感、结构) 第七种模式:观点不同型 观点(同意或不同意) + 理由 第八种模式:情感型 结合诗句分析 + 情感概括 或 情感概括 + 结合诗句分析 实用类文本(传记文)题型模式 题型一:概括传主的性格特点 答题模式:概括特点(形象、性格) + 举例分析 (分点答题,一般三点) 题型二:手法题: 答题模式:指出手法 + 举例分析 + 分析效果(分点答题,一般三点) 题型三:作用题 答题模式:内容作用 + 结构作用 (分点答题,一般三点) 题型四:探究题 亮出观点 + 引据论述 + 联系现实 + 总结陈词(分点答题,一般四点) • 1.唯一观点型(谈谈看法、启示、是否赞同等) : • 模式:观点 + 理由 1 + 理由 2 + 理由 3 (每一点理由,先概括+再结合文本 分析) • 2.多观点型(哪些型、多启示型) : • 模式: (1)观点 1+ 结合文本分析 (2)观点 2+ 结合文本分析 (3)观点 3+ 结合文本分析 (4)观点 4+ 结合文本分析

古代诗歌鉴赏八大题型

古代诗歌鉴赏八大题型

【特别注意】看注解,看题目,看作者等有效信息。

①认真研究古诗的题目,有的题目实际上就概括了诗的主要内容。

或者给你理解该诗提供了感情基调。

②赏析诗句时注意用词的巧妙、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尤其是常见8种修辞)。

③仔细阅读全诗,注意诗中出现的意象(即描写的对象),调动常识储备,揣摩形象的象征意味。

④评价要恰当,严禁人为拔高。

围绕人之常情考虑诗歌的感情基调。

⑤储备一些诗歌鉴赏中常用的名词术语,要敢于大胆使用,不懂也要装懂。

★有千古名句的要注意名句对全诗的作用及其在全诗中的分量;注意时代对作家的影响(如南宋的爱国思想,明末清初的抗清复明等);注意前后期风格变化大的作家(如南唐后主李煜,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模板一》答题示例1: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

”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参考答案]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步骤一)。

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步骤二)。

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步骤三)。

答题示例2:游月陂宋·程颢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1)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3分)[参考答案]诗人写了百尺高台、美丽的水光月色,树林和泉声,(1分)营造了宁静(或静谧、幽静等)(1分)的意境,表达了诗人闲适(或恬淡、自在)(1分)的心情。

(2)“林下泉声静自来”一句诗用什么表现手法?请简析其效果?(3分)[参考答案]反衬(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1分)。

淙淙的泉声更突出了月夜的寂静。

(2分)《模板二》答题示例1: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诗歌鉴赏的八种题型及答题模板

诗歌鉴赏的八种题型及答题模板

诗歌鉴赏的八种题型及答题模板一、探析诗歌的写作目的诗歌的写作目的往往是表达作者的感情、思想和态度,或者通过传达具有社会意义的信息,以激起读者的共鸣。

有些诗歌着重抒发情感,有些则重视塑造人物形象,传达作家对生活的看法,也有一些诗歌描绘自然风景,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无私热爱。

二、意象和象征性手法诗歌中经常运用比喻、拟人和象征性手法,以增强文章语言的传达力和表达效果,进而抒发乡愁、怀情、感慨以及哲思等话语。

有时则借用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象象征感情,去探索隐藏在诗歌文字背后的深层内容。

三、分析诗歌时要注意的因素在分析诗歌时,首先要注意诗歌背景信息。

另外,要从诗歌中较为客观的分析形式把握其基本情况:诗句、行文结构等。

诗歌的抒情手法以及它联系前后主题的设置,其中的表达方法、寓意以及诗歌的核心主题等也需要进行仔细探究。

四、诗歌鉴赏的八种题型以及答题模板1、分析诗歌的主题:诗歌的主题是展现出____的思想感受。

2、解释象征含义:所描述的___象征着___,表达了___的内涵。

3、分析意象:此处运用___来展现___,诉说出___。

4、考察主题色彩:诗歌着重表达___的主题色彩,从而唤起读者___的感受。

5、赏析引申:此处引申出的___,表达了___的观点。

6、抒发情感:诗歌通过__的手法,抒发出___的情感。

7、探析背景:此诗背景为___,诗人通过___的描绘,传递了___的思想。

8、体察主旨:从___来看,诗歌主旨为___,从而表达了___之感情。

总之,诗歌鉴赏不仅要找出诗歌文本中的诗意,把握主题思想,深入剖析诗中所涉及的内容和主题,挖掘传达出来的文化精髓,还要发现诗歌背后所隐含的情感色彩。

古代诗歌鉴赏题答题模板

古代诗歌鉴赏题答题模板

对诗歌主旨有何作用。
七、分析主旨和思想感情型(三步)
1.找出诗歌意象,归纳其特点和所营造的 意境。
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意象和诗歌主旨的 关系。
3.明确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八、对比鉴赏阅读型(二步)
1.找出相关的比较点,通过研读两首诗歌, 比较异同。
2.根据题目要求,扣住诗歌中的字、词、 句加以分析阐述,分条作答。
2.举例证。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3.点效果。指明这种风格或特色的表达效果。
五、分析表达技巧型(三步) 1.明技巧。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 2.释用法。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技巧运用。 3.析作用。对思想感情、诗歌主旨的作用。 六、分析形象型(三步) 1.点特色。概括形象的总体特征:
忧国忧民、壮志未酬、寄情山水 2.做分析。结合具体诗句分析,点明为什么。 3.明作用。抒发了作者何种感情,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孤寂冷清
恬静优美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雄浑壮阔
萧瑟凄凉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分析句意及作用型(三步)
1.指出该句的基本含义。 2.指出全诗围绕该句子写了哪些内容。 3.指明该句子对主旨的表达以及在结构上的作 用。
四、分析语言特色型(三步)
1.明特色。口语色彩浓厚、朴素自然、豪迈雄 奇、沉郁顿挫、悲壮慷慨、委婉细腻、清新明 丽、幽默讽刺、反语、白描手法等。
古代诗歌鉴赏题答题模板
一、炼字炼词型(四步) 1.释词义——在诗句中的意思 2.明手法——比喻、拟人、夸张、衬托 3.绘景象——情景再现 4.点作用——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二、分析意境型(三步)
1.描绘诗歌中展现的画面。
描绘时抓住主要景物再现画面,在忠于

古诗词鉴赏题型与答题格式

古诗词鉴赏题型与答题格式

古诗词鉴赏题型与答题格式题目1:请简要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这几句诗。

(4分)答题格式:1. 诗句内容理解(1分):这几句诗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壮丽景象,日月的运行好像是从大海中升起又落入大海,银河星光灿烂,好像也是从大海中涌现出来的。

2. 表现手法(1分):运用了夸张和想象的手法。

3. 情感表达(1分):诗人通过描写大海的宏伟气魄,表达了自己开阔的胸襟和渴望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4. 艺术效果(1分):营造了一种雄浑壮阔的意境,让读者感受到大海包容天地的磅礴气势。

解析:首先理解诗句的字面意思,这是赏析的基础。

然后明确运用的夸张和想象手法,这种手法能拓展诗歌的意境。

从情感上看,曹操当时的心境和他的政治抱负在诗中有所体现,而这样描写的艺术效果就是让整首诗充满了雄浑壮阔之感。

题目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被称为千古名句,请从修辞和蕴含的哲理角度赏析。

(4分)答题格式:1. 修辞(1分):运用了拟人修辞。

“生”“入”将“日”和“春”人格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

2. 哲理(2分):蕴含着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残夜将尽,旭日从海中孕育而出;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显露春意。

3. 情感与效果(1分):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解析:从修辞角度看,拟人使诗句更加生动形象。

哲理方面,通过描写自然景象的交替,暗示了新旧事物的交替规律。

这种描写在情感上体现了诗人积极的态度,在艺术效果上能给读者带来鼓舞。

题目3:请赏析“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3分)答题格式:1. 内容(1分):这两句诗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景象,几只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不知谁家新来的燕子正衔着春泥在筑巢。

2. 炼字(1分):“争”和“啄”两个字用得极为精妙。

“争”字写出了黄莺争向暖树的活泼动态,“啄”字描写出燕子忙碌地衔泥筑巢的情景。

诗歌鉴赏的八种题型及答题模板

诗歌鉴赏的八种题型及答题模板

诗歌鉴赏的常见题型及答题模板第一种是分析意象、意境型答题模板考查角度: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考查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题步骤:1、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并准确概括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景)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境)3、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情)第二种模式炼字型(一)考查角度: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考查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修辞手法)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二)考查角度:某词是全诗的关键(或“字眼”或“诗眼”),为什么?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查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答题步骤:(与炼字型的答题步骤相结合)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表达效果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第三种模式炼句型(一)对某个句子进行赏析【答题步骤】1、描述诗句描绘的景象。

2、具体分析(修辞手法、写作手法、关键字词)。

3、该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作用→结构:位置不同,作用不同。

(二)炼主旨句、具有隐含信息的语句【答题步骤】1、简析句意,有特殊手法的指出手法(用了什么手法,写出了哪些事物、景物的什么特点)。

2、结合其他诗句赏析。

3、分析作用、效果、表达的主旨、情感。

诗歌鉴赏答题模板

诗歌鉴赏答题模板

诗歌鉴赏答题模板
考点:1.形象 2.语言 3.表达技巧 4.思想感情
【理解情景型】提问: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答题模板:诗歌描写了……(名词,描写景物的词,表时令,季节的词语)的景色。

通过对……的描写(动词,形容词,景物的特点),抒发(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昔盛今衰引发的冷寂落寞之情。

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

海浪滔天的雄伟气势。

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

【描述画面型】提问:这首诗描绘怎样的图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题模板:这首诗(哪一联)描写了(名词,描写景物的词,景,人,事,物),创设了……的意境,表达了诗人的……(情感,理想,志趣)。

如:寂静冷清的意境。

怀念故园,思乡恋亲之情以及人至迟暮,济世渺茫的悲凉之感。

恬淡清幽的意境。

对……美景的喜爱之情。

被贬后的抑郁和惆怅之情。

【鉴赏人物型】提问:诗中塑造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刻画这一人物形象的?
答题模板:诗中塑造了……形象,通过描写(诗中描写环境特征的词)……抒写了……之情。

如:超尘脱俗,悠然自得的隐士形象。

生活环境的清幽。

隐居生活。

表达了他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怀。

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

高洁不俗。

悠闲潇洒。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的追求。

【炼字型】提问:该字好在那里?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模板:这个字的意思是……,(运用了什么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达了……情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鉴赏的常见题型及答题模板
第一种是分析意象、意境型答题模板
考查角度: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考查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步骤:
1、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并准确概括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
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景)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境)
3、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情)
第二种模式炼字型
(一)考查角度: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考查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修辞手法)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二)考查角度:某词是全诗的关键(或“字眼”或“诗眼”),为什么?
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查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答题步骤:(与炼字型的答题步骤相结合)
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表达效果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第三种模式炼句型
(一)对某个句子进行赏析
【答题步骤】
1、描述诗句描绘的景象。

2、具体分析(修辞手法、写作手法、关键字词)。

3、该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作用→结构:位置不同,作用不同。

(二)炼主旨句、具有隐含信息的语句
【答题步骤】
1、简析句意,有特殊手法的指出手法(用了什么手法,写出了哪些事物、景物的什么特点)。

2、结合其他诗句赏析。

3、分析作用、效果、表达的主旨、情感。

(三)比较哪一句更好(或哪个版本更好)
【答题步骤】
1、明确回答自己认可的对象。

2、解释手法、内容(考虑结构、表情达意、音韵等方面的作用。

)如在写景句,就勾勒其描绘的画面,如在抒情句,就结合手法写作者抒发的情感
3、确定比较点,强调认可答案的优处。

(注:也可以适当分析相比较词语或句子的不足)
第四种模式鉴赏诗歌中的形象
(一)人物形象
考查角度:把握形象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答题步骤
第一步,找:找到诗人描绘形象的有关诗句。

第二步,析:分析形象的基本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组织语言的格式一般为“思想性格特征+人物身份”。

第三步,联:结合诗歌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描绘这一形象;分点说明、概括,切忌以译代析。

第四步,明: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

就是分析形象中诗人所寄寓的思想感情或蕴含的哲理。

可用一句话概括总述,也可以放到步骤里回答。

(二)景物形象
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

考查角度1、概括景象(意境)特点2、描摹诗歌图景3、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解题步骤】
第一步,找:找到诗人描绘形象的有关诗句。

第二步,析:结合诗句和表现手法分析景物形象的特征。

第三步,明: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

就是分析形象中诗人所寄寓的思想感情或蕴含的哲理。

可用一句话概括总述,也可以放到步骤里回答。

(三)事物形象
解析:把诗人要表现的品格节操或思想感情用象征的形象曲折地表达出来,这种象征性的形象就是事物形象。

具体分类:
1.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

咏物诗运用的是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通过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以物喻人,言在此而意在彼。

2.具有特定意义的形象。

古诗词中有一些意象具有特定的含义,比如,“柳”谐音“留”,古代有折柳送别之意,所以有惜别怀远之意。

考查角度:主要是针对某些事物形象的象征意义来设题。

通过分析事物形象的特点,来探求象征体和本体之间的联系,进而分析并把握诗歌的思想和情感。

答题步骤:
第五种模式情感、主旨型
考查角度: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考查变体: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或者结合意境考查,或就某一句某一联发问。

答题步骤:
1、诗歌各句(或相关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
3、抒发什么情感
第六种模式是分析技巧型
考查角度: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
考查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第七类是分析语言特色的答题技巧
考查角度: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考查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答题步骤】
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第八种模式评价题型的诗歌答题技巧
考查角度:评价题是先列举出一首或几首诗词,再引用一段古代诗词评论家或后世人对诗词特点的评论语,要求你先判断这个评论是否正确,是否合理,然后阐明理由。

其实这类题型只是前六类题型的变体,没有直接提出问题,需要学生自己分析问的是内容、主旨,还是表达技巧,然后结合问题和诗歌进行恰当的表述。

【答题步骤】
1、认真审题
2、深入阅读理解诗词
3、结合诗歌内容,结合评论答题
诗歌答题时要注意:紧扣诗文内容,点面结合地分析;阐明理由时,紧扣评论关键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