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认识梯形
梯形教案8篇

梯形教案8篇数学教案《认识梯形》篇一【活动目标】1、在说说、折折中认识梯形,观察感知梯形的特征。
2、能给形状、颜色、大小不同的梯形分类,并能数出每一类有几个。
3、启发幼儿学习按图形特征归类,巩固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活动准备】教具:不同形状的梯形若干;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纸各一张。
学具:幼儿两张大小不同的梯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若干。
【活动过程】一、通过讲讲、折折认识梯形,观察感知梯形的特征。
二、幼儿通过猜测图形的变化,感知梯形的特征。
三、师出示长方形,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后,说出梯形特点。
师:“这是什么图形?猜猜我会把它变成什么?”通过折一个角的形式,教师结合手势,帮助幼儿明确长方形变梯形的方法。
小结梯形的特征:由四条边组成,还有斜边把这两条平行的边连起来。
四、尝试在长方形的纸的基础上折出梯形,进一步感知梯形是有两条平行的边和斜边组成。
交待要求,明确折法。
师:“在我们的桌上,老师也为小朋友们准备了长方形的白纸,请你也用折一折的方法,把他变成梯形。
五、幼儿操作,动手折梯形。
教师提示幼儿把折好的梯形及时放入篮中。
六、鼓励幼儿交流介绍折梯形的方法和过程。
师:“你是怎样折梯形的?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在观察、比较多种图形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梯形的形状特征。
七、幼儿操作,能给形状、颜色、大小不同的梯形分类。
幼儿通过抓抓、分分,感知图形可以按形状、颜色、大小分类。
师:请你从篮中抓一把图形,数一数一共抓了多少图形。
八、自定图形特征分类。
师:这些图形形状、颜色、大小都不同,请你帮它们分一分。
九、游戏“跳格子”。
根据教师口令选择不同图形,快速分辨梯形。
师:“在圈里有许多大小,颜色不一样的图形,请你听口令跳到相应图形的格子里。
” 《梯形》中班教案篇二活动背景:活动之前孩子们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椭圆形等平面图形的本质特征,为本和活动的教学作好了一定的知识、技能准备。
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梯形的特征,在各种图形中正确找出梯形。
幼儿园中班教案《认识梯形》含反思-幼儿园数学教案

幼儿园中班教案《认识梯形》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学习梯形的基本形状和性质2.能够正确辨认梯形3.发现身边环境中的梯形4.提升幼儿观察和分类的能力5.培养幼儿团体协作意识,提升班级师生互动二、教学重点1.梯形的形状和性质2.正确辨认梯形三、教学准备1.黑板、粉笔2.10个梯形卡片3.数学游戏道具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1)教师可使用数学游戏道具,在师生互动中激发幼儿对梯形的认识兴趣。
(2)教师向幼儿介绍: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个新的图形,梯形。
2. 认识梯形(1)教师向幼儿展示一张梯形图片,并对梯形的性质进行简单介绍:梯形是由两个平行线段和其他两个不平行的线段组成,其中,平行线段叫作梯形的底边,不相交线段叫做梯形的斜边,而不平行的线段叫做梯形的腰。
(2)教师展示10个梯形卡片,要求幼儿识别梯形,并把它们分成两组(有底边平行的梯形和没有底边平行的梯形),加深幼儿对梯形的理解。
(3)教师可引导幼儿寻找梯形在身边环境中的出现形式,例如图画、家具等,加深幼儿对梯形的认知。
3. 梯形的拼凑(1)再次向幼儿展示一个梯形图片,并把它分成多个小部分。
(2)教师把所有切分好的梯形模块混在一起,要求幼儿尽快找到并还原真正的梯形图形,提高幼儿观察能力和致力合作意识。
4. 总结(1)教师让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醒幼儿收集梯形照片或完成相关绘画作品。
(2)教师对幼儿进行小结,强调梯形的基本形状和性质,督促幼儿练习梯形的辨认和拼凑能力。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重点介绍了梯形的基本形状和性质,并通过游戏、现实环境等多种方式帮助幼儿加深对梯形的认知。
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应精细引导幼儿分类、认知、观察和合作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幼儿多方面素质的同时能够更好的锻炼学生的全面能力,并让幼儿在课堂中感受身心乐趣,种植学习的快乐意识。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认识梯形(四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认识梯形(四篇)目录: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认识梯形一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角拼图》二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次分类》三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做相框》四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认识梯形一活动内容:找梯形活动目标:1.初步认识梯形的形状特征2.能从多种图形中辩认出梯形3.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活动重点:认识梯形的形状特征活动难点:能从多种图形中辩认出梯形活动准备...活动过程:1.创设情境,引出梯形(1).出示背景图,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故事:雨后的春天真美丽,小兔子出来玩了,可是它吓得跑回家了。
原来下过雨的草地上有很多的泥坑。
请小朋友们看看都有些什么形状的泥坑呢?(2).引导幼儿观察,认识梯形(3).小结梯形的定义:梯形有两条平行的边和两条不平行的边2.通过操作,认识梯形的形状特征草地上有这么多的泥坑,小兔子不敢出来玩,那我们们帮它把泥坑盖好吧.(1)请幼儿上来操作,将图形卡片对应(2).请幼儿想一想,生活中有什么东西像梯形3.游戏活动,巩固对梯形的认识刚盖好的盖子小兔子担心会摇晃不敢踩,那请中一班的小朋友帮它踩踩紧吧!音乐游戏:跳一跳,幼儿全体起立与教师一起跳舞并根据教师的口令跳到对应的图形中.[反思]由于幼儿已经认识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及长方形,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此基础上来认识梯形,对幼儿来说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提高的过程。
梯形的概念是较抽象的,幼儿要了解它的特点,就要借助于操作,对比,观察等方法来理解,如果教学方法不当,更会使幼儿对学习数学感到枯燥乏味。
因此,我通过比较法、游戏法让幼儿找出梯形。
活动开始,通过故事的口吻让幼儿看一看,找一找,说一说等方法在多种图形中找出梯形。
在此基础上,发展幼儿的思维,让幼儿通过操作,引导其说出生活中玩过的和见过的与梯形相似的东西,在活动中加深对梯形的认识。
通过幼儿实际操作,使幼儿进一步掌握梯形的概念,让幼儿切实感到生活里处处有数学。
幼儿园中班教案《认识梯形》含反思-幼儿园数学教案

幼儿园中班教案《认识梯形》含反思1. 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梯形,并能说出梯形的特征;2.能够画出不同形态的梯形;3.能够通过观察和比较,判断是否为梯形。
2. 教学内容及方法2.1. 教学内容1.梯形的定义和特征;2.梯形的分类;3.梯形的应用。
2.2. 教学方法1.情境引导法;2.讨论法;3.观察法;4.模仿法。
3. 教学过程3.1. 课前准备1.教师为每位学生准备一张白纸和一支铅笔;2.教师准备梯形图形卡片,以及梯形的分类卡片。
3.2. 导入新知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物,了解梯形,如滑梯、楼梯等;2.教师通过展示不同形态的梯形图形卡片,引导学生认识梯形。
3.3. 学习新知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梯形图形,发现其特征,并与学生共同探究梯形的定义和特征;2.学生通过模仿教师画出梯形,进一步了解梯形的特征;3.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分类不同形态的梯形。
3.4. 巩固练习1.学生互相交换梯形图形卡片,判断是否为梯形;2.学生自行画出不同形态的梯形,巩固梯形的特征和分类。
3.5. 拓展应用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的梯形,如街道上的马路、建筑物等;2.学生说出梯形的应用场景,如楼梯、三角梯、跳高垫等。
4. 反思1.教师应该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形成自主思考;2.学生在探究中需要引导,但不应该过度指导,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3.教师需要多样化教学手段,如情境引导法、讨论法、观察法和模仿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5. 总结本次教学通过情境化引导,让学生通过实物和图形的观察和探究,认知梯形的定义和特征,进一步巩固并拓展了学生对梯形的理解。
同时,本次教学也应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幼儿园幼儿中班数学教案《认识梯形》含反思

幼儿园幼儿中班数学教案《认识梯形》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中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几何图形》,详细内容为认识梯形。
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幼儿了解梯形的特征,能够识别生活中常见的梯形,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掌握梯形的定义,了解梯形的特征,能够识别和描述生活中的梯形。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数学图形的兴趣,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梯形的定义及特征的理解。
2. 教学重点:幼儿能够识别和描述生活中的梯形。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梯形模型、图片、卡片、磁性教具等。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棒、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组织幼儿观察教室内的梯形物品,如楼梯、窗台等。
(2)引导幼儿发现这些物品的共同特征,引出梯形的概念。
2. 例题讲解(10分钟)(1)出示梯形模型,讲解梯形的定义:一个四边形,如果有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那么这个四边形就是梯形。
(2)通过磁性教具演示梯形的特征:两腰、两底、一组对边平行。
(3)讲解梯形的分类:按腰的长度分为等腰梯形和一般梯形;按底角的大小分为锐角梯形、直角梯形和钝角梯形。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观察教室内外的物品,找出梯形并描述其特征。
(2)发放彩纸、剪刀、胶棒等学具,让幼儿动手制作梯形,加深对梯形的认识。
(2)拓展:让幼儿寻找生活中的其他梯形物品,并与同伴分享。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认识梯形》2. 内容:(1)梯形的定义(2)梯形的特征(3)梯形的分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找出家里的梯形物品,并描述其特征。
(2)用彩纸制作一个梯形,并与家人分享。
2. 答案:(1)梯形物品示例:楼梯、窗台、梯子等。
(2)制作方法:将一张彩纸沿对角线剪成两个三角形,再将两个三角形拼接成一个梯形。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梯形(通用10篇)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梯形中班数学教案认识梯形(通用10篇)作为一名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数学教案认识梯形,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梯形 1活动目标1、在说说、折折中认识梯形,观察感知梯形的特征。
2、能给形状、颜色、大小不同的梯形分类,并能数出每一类有几个。
3、启发幼儿学习按图形特征归类,巩固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活动准备教具:不同形状的梯形若干;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纸各一张。
学具:幼儿两张大小不同的梯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若干。
活动过程一、通过讲讲、折折认识梯形,观察感知梯形的特征。
二、幼儿通过猜测图形的变化,感知梯形的特征。
三、师出示长方形,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后,说出梯形特点。
师:“这是什么图形?猜猜我会把它变成什么?”通过折一个角的形式,教师结合手势,帮助幼儿明确长方形变梯形的方法。
梯形的特征:由四条边组成,还有斜边把这两条平行的边连起来。
四、尝试在长方形的纸的基础上折出梯形,进一步感知梯形是有两条平行的边和斜边组成。
交待要求,明确折法。
师:“在我们的桌上,老师也为小朋友们准备了长方形的白纸,请你也用折一折的方法,把他变成梯形。
五、幼儿操作,动手折梯形。
教师提示幼儿把折好的梯形及时放入篮中。
六、鼓励幼儿交流介绍折梯形的方法和过程。
师:“你是怎样折梯形的`?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在观察、比较多种图形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梯形的形状特征。
师:老师这里有许多图形,请你把梯形找出来,说出理由?七、幼儿操作,能给形状、颜色、大小不同的梯形分类。
幼儿通过抓抓、分分,感知图形可以按形状、颜色、大小分类。
师:请你从篮中抓一把图形,数一数一共抓了多少图形。
八、自定图形特征分类。
师:这些图形形状、颜色、大小都不同,请你帮它们分一分。
九、游戏“跳格子”。
根据教师口令选择不同图形,快速分辨梯形。
幼儿园中班数学认识梯形教案【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数学认识梯形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辨认梯形,并口头描述梯形的特征;2.能够使用有色磁片拼出梯形,并在白板上画出梯形;3.能够简单地理解梯形的面积概念,为后续教学的打好基础。
二、教学准备1.白板、白板笔、有色磁片、梯形卡片、梯形图片等;2.PPT或其他展示工具,让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梯形;3.学生桌上最好放有一些梯形模型供学生摆弄;4.教师自己也最好提前复习一下梯形相关知识,以免在讲课过程中卡壳。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新知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讲过的几何图形,比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并提问这些图形都有哪些特征。
然后介绍一下梯形,可以先展示一张梯形图片或用PPT介绍梯形的定义和特征,让学生能够对梯形形状有个大致印象。
2. 讲解梯形的定义和特征教师可以用白板或PPT等工具,在学生面前展示梯形的图片,并讲解以下内容:•梯形定义:梯形是有四边的四边形,有两条平行边,另外两边是斜边。
•梯形特征:梯形有两个对边相等,两条平行边中一个长一个短,有两个锐角和两个钝角。
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提问和引导,让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梯形的定义和特征。
3. 展示梯形卡片和有色磁片教师准备好梯形卡片和有色磁片,并向学生展示。
学生可以手拿梯形卡片,观察并描述其中的特征;用有色磁片拼出一个梯形,让学生见到实物。
通过体验、观察实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梯形的特征和形状。
4. 制作梯形小书并练习画梯形教师可以让学生制作一本小书,书中可以画出梯形和定义梯形,帮助学生记忆梯形相关知识。
然后,老师可以在白板上画出梯形,让学生模仿,并在书上练习画出梯形来。
5. 简单的面积概念引入可以尝试通过游戏等形式,让学生探究梯形的面积特征,了解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然后再从这个角度提出梯形面积与梯形的大小有关的思路。
四、教学反思这一节课我采取了一些多媒体手段,让学生更加立体地感受到梯形的形状和特征,同时也让他们更加容易地理解梯形。
中班数学活动:认识梯形教案(通用7篇)

中班数学活动:认识梯形教案〔通用7篇〕中班数学活动:认识梯形教案〔通用7篇〕中班数学活动:认识梯形篇1【活动目的】1.感知梯形的特征以及不同方位的梯形。
2.能在各种图形及图案中找出梯形。
3.激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活动准备】1.各种图形假设干〔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等〕。
2.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一、引题,稳固对已学图形的认识1.出示各种图片,帮助幼儿复习对图形的认识2.出示梯形二、认识梯形,观察理解梯形的特征1.这个图形长的像什么?〔出示梯子〕2.梯形宝宝有几个角?几条边?3.它4条边有什么不同?四个角是什么样的?4.幼儿观察讲述。
老师小结:这个图形宝宝它有四条边,四个角,其中两条边平平的还有两条边不是平平的,它的名字叫梯形。
2.认识不同的梯形〔1〕出示3种不同的梯形〔2〕你们好好看看,他们哪里不一样?〔3〕幼儿观察比拟并利用肢体做一做梯形不同的两条边。
老师小结:这些梯形,有的手一样长,有的一个手放直了一个手没有放直,有的一个手长一个手短,他们呀都是梯形。
〔2〕出示梯形图片,认识不同方位的梯形老师小结:原来梯形倒着放,睡着放都可以,不管怎么放它都叫梯形。
〔3〕找梯形〔老师出示有各种图形的图片,幼儿找梯形,请幼儿上前指出,老师随即用红色圈出梯形〕三、找一找,涂一涂1.〔出示一张有梯形的小船图案,〕刚刚我们认识了梯形宝宝,还和这个淘气的梯形宝宝玩了好多的游戏,你们开心吗?如今它又要和我们来玩游戏了,它已经躲到这个图案里面去了,等下请小朋友把图案里的梯形宝宝找出来,然后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请个别幼儿上来找出梯形并涂上颜色。
2.刚刚小朋友找出来了两个梯形宝宝,还有许多梯形躲在各种图案里呢,你们想不想去把它们全都找出来呀。
3.交代要求:出示幼儿用书图片〔梯形大聚会〕,请小朋友先从图案里找出梯形,然后把梯形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4.幼儿动手操作。
5.集中讲评小结:今天和梯形宝宝做游戏真开心,你们开心吗?其实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梯形的东西,下次我们去找一找再来告诉大家,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