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底板狂澜测评
乒乓球拍知识

乒乓球拍知识一、本人是乒乓球爱好者,对乒乓拍方面有更多的知识了解在此问几个问题1。
如何判别乒乓球板的好坏?那些木材的球板就比较好?2。
有那些牌子的乒乓球板质量比较好?介绍几款乒乓球板的价格来了解一下3。
如果选购乒乓球板上的反胶?有那些牌子的反胶比较好?那些胶皮主要看那些参数?4。
为什么比赛的运动员常在比赛前才去贴胶的?5。
现在的国际比赛主定要用的无机胶水和有机胶水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不能用有机胶水?6。
如果业余爱好者自己能动手去贴胶皮吗?如果可以的话,买什么样的胶水?答(一)1、纯木乒乓球底板的好坏可以这样测:用两根手指夹住拍面中间,用拍柄轻轻敲击额头,你会听见板子震颤的声音。
声音纯说明板子好,声音杂、闷、发柴说明板子不行、打球时力量会散掉很多。
声音的高低可以表现出板子的软硬,声音高的板子硬、适合打快攻,声音低的板子软、适合拉弧圈球(这个软不是指没力,像OC、狂飙王等这些弧圈板都挺软,但非常弹,有弹弓效应)。
2、斯蒂卡、蝴蝶、尼塔库、挺拔、亚萨卡、多尼克、尤拉这些品牌的板子都不错,国际一流品牌。
红双喜的狂飙王和狂飚皓也属于比较好的板子,但是红双喜其他的板子不咋滴。
接着就是国产的世奥得,这个牌子的板子在国内是挺不错的。
然后就是性价比比较高的银河和拍里奥。
3、选底板和胶皮要看你的打法,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明白的,选底板和胶皮看那些参数一点用都没有,参数是厂家随便标的,和打起来差很远,乱配会悲剧。
4、用有机胶水粘胶皮的话,多刷几遍胶水会有增加弹性的效果,可以持续几个小时,这个就叫灌胶,所以运动员一般打比赛之前粘,不过业余就不用了。
5、无机胶水不能增加弹性、有机胶水可以,乒联说是有机胶水有毒性,其实毒性接近为零,至今没听说过有哪个运动员因为用有机胶水而不舒服的,主要是为了限制中国队才有这个规定。
6、可以的,我们都自己粘,用海夫的胶水就行,具体你可以看看我写的一张教粘球拍的帖子。
答(二)1.乒乓球板没有统一的好坏评价标准,从弹性,控球性能等方面结合自己的打法,选择适合自己的就OK。
蝴蝶波尔TIMOBOLL波尔ZLC

蝴蝶波尔TI MO BOLL 波尔ZLC横板:35831速度:较快打球感:软厚度:5.5MM波尔系列新底板,五款球板中有四款是复合纤维板,涵盖了从传统碳素(蝴蝶称为TA MCA50 00)、芳碳混编(ALC)、到新世代超级纤维(ZLF)以及超级纤维与碳纤维的混编(ZLC),一改往日明星系列球板中纯木板唱主角的传统,显示蝴蝶欲借助波尔号召,将乒乓球板带入纤维新世纪。
并且,该系列均为7层结构,除一支纯木七夹W7外,其余四支纤维板均为“5+2"结构,纤维位于次外层,显然全系列性能都是以前速见长,这也复合波尔引领的现代弧圈技术潮流。
BOLL ZLC ZLC就是碳和超级纤维的混合编织体的代名词,PHOTIN O名字就是超级纤维,速度上有点逊,全是碳的东西又有点暴,手感发硬.因为手感的关系以前的芳碳编织的东西都卖的不错,BOLL MAZE 蝴蝶王就是个例子,性能大家也比较了解,手感不错的同时兼顾了速度和旋转.速度是否快就看碳的编制程度. ZLC在无机时代又是一个新的代名词.引领了无机时代的步伐.而且均是7层,但是说实话厚度并没有想象中的增加那么厉害.尤其ZLC,很薄.速度很快,弧线很低,横拍的反手非常的舒服.正手的感觉比BOLL快了很多,但是手感方面只像老TA KSM蝴蝶王.并不是很硬的感觉,吃球感还是不错,主要也是因为这类拍我还是建议配外套的朋友用.否则业余选手的感觉很容易就走失了!手感也出不来!无机时代的底板加硬就是这个道理,而实际上就是快了一点,超级纤维在概念上确实是进步了一大块.ZLC这个代号更是符合中国人的神秘色彩的口味,所以销量大大的增加,很多人不了解器材的情况下也要试验一翻!性能:速度快,重心偏中部,手感略感扎实,有些微微震,属于蝴蝶的老手感了,球感应该规划到软的行列.使用外套更好,正手攻球速度快,落点清晰,线路准确.心里比较有数,底版的刚性加上套胶的吃球,是个不错的搭配.新出的T系列多有为这个拍子和无机时代打天地的感觉.不过性能确实不错有点S PEED的味道.越发力越好用,不过别一点旋转不加,要不球会有点飘.拉球,不多说,配国套感觉不好,吃球感不清晰,配外套的感觉小力量还需要适应,毕竟准确度和胶皮的弹性需要认为的去认知,去了解,去熟悉.否则怎么样也是打不好地.摆短并没有一惯的不好,配SPEED的感觉,直拍的小球处理起来非常的舒服.不冒高也不下网,轻拖还带有下旋.用横拍的感觉还是旋转不够,不容易压制对方,但是劈长后的上手形成了鲜明的优势.防守是个大亮点.稳定,速度快.球不飘自然弧线不错.我个人认为BOLLZL C 和张YINI NG的限量版是无机时代的前锋.冲破了无机器材久为的宁静.可能现在这块板用的人很多,失望的也不少,和大家说说外套的性能,摆短不好,这是常性,劈长有点飘,但是他的特点就是,大力拉冲和撞击的效果特别突出,最主要的也是最受业余选手喜欢的就是"容错性强"本来容易失误的用他不那么容易失误了,当然就觉得好用些.本来不敢发大力的现在敢了,敢发力了进步自然就快了.还有就是吃球感,很容易透板,外套以透板而文明.一打就透.现在反手用S RIVER的人不多,就是因为不通用,不那么容易打透.起下旋大家都关注的问题,这个程度其实和技术关系更大,但是此拍的此功能和蝴蝶王相仿.值得注意的是:这拍子到底适合什么样的人?用外套的人,摆短不多的人或者愿意长期练习此技术的人,没二说.以速度见长,可是稳定性不高的人,首选.打无机的人,喜欢速度和价格高的产品,首选.喜欢暴力,发力能打穿越(一般过去对方失去了防御能力),一板冲死的人.反手技术不错的人首选.什么样的人不要选择呢?用罐STIG A的板,不喜欢正手外套的人,不舍得花银子的人,用惯狂飙的人,以摩擦为主制造旋转的人.以旋转为主,突出挂球和相持的人.评价下这拍子吧:好用程度给个85分,无机好用程度给个92分.配外套人喜欢暴力的给98分,用国套传统粘性打有机的人给80分.综合评价是块好拍,但是需要配置的吻合,还有就是银子的吻合.产品名称:奥恰洛夫33811/22811(李平、奥恰洛夫现用底板)产品价格:400打球感:硬合板:7层总量:90克尺寸:157*150mm板厚:6.2mmDONICOVTCHA ROV SENSOV1为了配合VOC (挥发性胶水)禁令Ovtc harov SensoV1 7层板运用了硬核桃木加强了板身外层的硬度。
波尔TBS、ALC、VIS、张继科-同族四虎同样结构下各自修炼哪种神功

波尔TBS,ALC,VISCARIA,张继科----同族四虎同样结构下各自修炼哪种神功?今天带来的是四支同门师兄弟,VISCARIA,TimoBoll Spirit,Timo boll ALC,Zhang jike这四支结构,厚度相仿的底板之我的感受,欢迎大家讨论。
文中所谈到的产品性能,都是以近期在市场上买到的产品为准。
如果您手中有较早期的产品,可能性能会有些不太相同,属于正常现象。
此文希望帮助那些对此产品不太熟悉的朋友。
在这四支底板里VISCARIA是始祖了,出现最早。
后来有了性能微调的TBS。
ALC及张继科都是无机后才出现的。
如果把手柄去掉,不看拍面,四者完全不能分辨出来。
那么它们之间到底有多少差异?这个结构究竟蕴含什么样的能量,以致于不断有衍生版本出现?作为一名器材爱好者,我与大家一起发掘他们的秘密。
如果您有不同的感受,欢迎在回复中指出,与大家共同交流提高。
先来看结构:面材KOTO(0.5mm),有着较高硬度而不死硬。
次层是看家的蓝色芳碳(0.2mm),用芳基的柔性去降低碳素的刚硬,又有着不俗的弹性。
第三层是薄薄的阿尤斯加强层(0.6mm),较柔软而韧性。
大芯为桐木。
整体厚度约为5.7mm。
不足6mm的板身使得击球力量能较易透进内层,手感强烈。
芳碳层又有着较强的支撑力可以做出快速的回弹。
内层桐木的轻软特性吸收了部分碳素的霸道手感。
可以看出设计还是很平衡的,兼顾了拉和打,及中小力量下的表现。
也难怪在纤维产品中拥有极高的人气。
模仿者众多。
首先比较两款老产品吧,VIS与TBS。
它们的确很像,当同时使用这两支底板时并不会造成太大的不适应。
细细体会,会发现TBS的借力能力要高于VIS,中等力量下主动发力时的速度也比VIS快一些。
稍加力量板身即传递到手上强烈的脆感。
这是与VIS有很大的不同的,我认为这不仅仅是选材上的不同,我们已经知道不同厂家用相同的材质造出的底板手感性能相差很多,那么工厂本身为什么不能拥有多种工艺能把同一种木材的性能做微调呢。
七大暴力底板

七大暴力底板我打过的底板有几大十块,我打过的底板中,我选择了最有代表性的7块暴力底板来讲一讲。
先说说蝴蝶最有代表性的三大碳板:普里莫拉茨碳素:蝴蝶的有代表性的重碳板,被认为是:柔中带刚,但是我不这样认为,普碳是弹性大,而且面材比较吃球,仅仅是妥协的产物而已,普碳的特色还是弹力十足,控制上勉强还说得过去。
蝴蝶早期的不少重碳板,其实比普碳还硬,但是因为控制上太差,所以就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差不多的:哥格利,哥格利就是上文说的弹力好,控制差的代表,比普碳更硬,弹性更暴,但是控制没有普碳好,差不多是钢板一块,我感觉这货只能配两面灌胶灌死了的sriver el施碳:以普碳为模板,蝴蝶公司之后升级推出了性能全面的施碳,与蝴蝶碳板的经典普碳不同的是,施碳面材是更软更韧的松木,而且表层更薄,而大芯更厚,所以吃球更好,底劲更足,弹力嘛,比普碳差那么一点,但是速度和控制的平稳点高多了,拉,打,带,弹,样样精通,施碳中近台暴力指数极高,当然,关键是建立在性能全面,失误比普碳少的基础之上的,看普里莫拉茨拿普碳打球时的小心翼翼,再看看施拉格拿着施碳时的霸气,就明白施碳的威力相近的:爱克罗,但是爱克罗没有施碳的扎实,吃球比施碳差一些,出球飘,底板在近台比较肉,但退台一米之后大杀器的本色显露出来,旋转,力量十分惊人格林卡二代:一块“外星风格”的底板,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它上面的“科技含量”似乎比传统的t5000碳板要高,如果说普碳擅长攻球和前冲弧圈,施碳则是样样精通,那么格二代的特长就是奇特的手感和弧圈了,ulc的纤维和桧木的搭配感觉很奇特,但是发力拉冲感要比早前的格林卡银碳更有把握,手感很扎实,再说说弧圈,格林卡的旋转明显是强项,底劲上要比普碳之流强很多,而且很奇特的是发力十分轻松,球就听话地飞出去了,施碳也没有这种感觉。
配胶我用的是sriver,感觉t系列放在上面也差不到哪儿去,只是fl柄的格林卡用起来很不爽。
蝴蝶还有一些碳素底板,如施拉格轻碳,波尔t5000,林巴面材的重碳板等等,但我觉得没有上面这三款经典,也没这么暴力。
729 胶皮的总结和详解

729胶皮的总结和详解729反胶套胶总结由于感觉狂飙3打不透、假货多,半年来一直使用729套胶(但狂飙3的2速确实比我用过的几款729套胶好,落台后前冲急)。
总体感觉超越2用在反手不错,但焦点1用在正手不理想(稳定性较好,第2跳前冲不强,易于防守)。
今天将网上关于729套胶的介绍提供给大家,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729的胶片可以说是品种繁多,如:super-729fx,ritc-729,sst-729,729-2000,729-2,729-3,精品729。
729fx的最显著的特点是:粘性好,但速度慢,,适合控制球,制造旋转,用在直拍横打选手的反手很适宜的(没钱的),本人的反手就是选用的729fx的胶片。
ritc-729是729产品中经久不衰的的经典产品,是将速度和旋转结合的十分完美的胶片,而且控制不错,他在国产胶皮中的地位,相当于蝴蝶的sriver,yasaka-mark-v(区别就在于前者是单胶片,后者是套胶)。
它用在正反手都很适宜,现在许多的专业队员也在使用729胶片,,它的高性价比是口袋里的银两不丰富的球迷的首选。
sst-729,胶粒短,底皮薄,粘性很好,很容易制造旋转,拉高调弧圈很好,但是速度较慢,要很好的自身发力,适合配厚海绵(2,2mm)的,如果打球要求严格的朋友,按规则配海绵胶皮的话,可以选用sst-729配dhs20#海绵的组合。
因为sst-729类似环球999。
729-2000,由于胶粒经过重新排列后,出球速度快,怪异,底皮较厚,很容易制造旋转,控制也很好,粘性减退的比较快。
729-2,底皮厚,硬,但粘性不如ritc-729的,寿命比较长,出球的第一速度很快,弧线很底,前冲性很强,适合打磨型的选手,适合快弧打法的选手。
精品729,胶片的底皮很硬,粘性材料在胶皮里,好发力,控制很好,能轻易制造强烈的旋转,前冲性和729-2的相似,但二跳速度更快。
简单地说,反贴胶皮就是胶皮粒子向内粘贴并可正常使用的胶皮,又叫反胶。
直板的快攻结合弧圈进攻型打法用什么胶皮和底板

直板的快攻结合弧圈进攻型打法用什么胶皮和底板.请阿里巴巴生意经朋友帮忙看下最满意答案楼主是直拍快弧打法,而且很喜欢王皓,看来是准备学习直拍横打了。
先说说王皓的配置:底板:特制狂飙皓正手套胶特制红双喜蓝海绵NEO天极三反手套胶特制蝴蝶Bryce海绵+Srivr胶皮,以上配置估价在2500左右。
楼主以前都用成品拍,成品拍的特点是性能中庸,说好听点是攻守平衡,没什么特点。
不知道楼主经济情况,推荐几套配置以供参考:1、底板:红双喜狂飙皓网购价298左右亚萨卡YE0(马琳用亚萨卡底板)网购价415左右网购价银河W6 网购价90左右斯蒂卡CL 网购价330左右(刘国梁用,经典的快攻板)银河U2 网购价85左右正手套胶:红双喜NEO狂飙三网购价70左右,红双喜普通狂飙三40度网购价63左右(需灌胶),红双喜省级狂飙三网购价120左右,729-08ES或者729-08劲速47度网购价65左右反手套胶:如果反手以击打为主,推荐多尼克F1 网购150左右红双喜G666 网购价62左右CJ8000快速型网购价25左右,如果反手以拉球或者以后准备以横拉为主:那推荐蝴蝶中巴网购价150左右,729焦点3,网购价50左右,CJ8000快粘型网购价20左右729天翼网购价23左右。
以上都是从楼主快弧打法和适合横打,还有喜欢王皓的角度作出的推荐,基本涵盖了各个价位的配置,楼主可根据经济情况作出选择。
OC YE等较软的底板就不推荐了,快攻是首要因素。
我也没推荐碳素、芳基等所谓高科技纤维板,因为楼主是首次DIY不建议太快过渡到纤维板,还是纯木板较合适。
提醒:网购时要选择信誉度好的、买得人多的、评价高的店家购买,以免买到假货,可以让店主给你粘好,再送些赠品,比如胶皮护膜、拍套什么的。
自己粘的就要保护好,建议同时配备2张胶皮护膜,1块胶皮清洗海绵,1个拍套,每次打完,用湿海绵擦净胶皮表面,等干了后贴上护膜,挤掉里面的空气,放拍套里(千万别用水冲洗胶皮表面)。
乒乓球底板选择

乒乓球最热底板选择好多乒乓球初学者对于乒乓球拍底板的选择可能不太了解,下面就关于常见的几种乒乓球底板性能和特长做一简要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斯蒂卡STIGA:1、CL:性能只能用“完美”二字来形容。
作为斯蒂卡纵横乒坛20多年的主打产品,性能确实已经达到了一种难以超越的高度,尤其对于快攻结合弧圈的选手。
控制好,速度快,借力好,近中台表现完美,远台性能没有测试过,毕竟很少有业余选手有能力退到远台对拉。
业余选手使用CL可谓非常划算,因为大家普遍发力不好,所以需要底板硬一点,借力好一点,速度快一点,同时出球弧线能低一些避免对方直接进攻,与此同时如果底板能在台内控制方面表现优异的话,那几乎就没有任何缺点了,CL正是满足以上所有要求的一款底板,如果非要找出CL的不足,只能说相对于以弧圈见长的底板,CL在弧圈球方面适当以提高速度为目的而牺牲了一些旋转,不过并不明显。
专业和业余用CL对拉弧圈的大有人在,动作正确的情况下,CL的弧圈球同样可以很转,而且又低又快,很多时候可以一板毙命。
所以很多球友将CL誉为“神板”,能得此称号的底板,在现存的几百种乒乓底板中,绝对不超过3块。
不少乒友认为CL不太适合初学者使用,因为对动作框架的要求比较高,容错性不是很好,需要使用者比较正确的完成击球动作才能打出高质量的球。
我想,其实这有益于初学者养成正规的击球动作,对学习乒乓球是有很大帮助的。
总之一句话,对于快攻结合弧圈的选手,CL在手,夫复何求!2、OC:外号“弧圈机器”的OC驰骋乒坛的时间几乎和CL一样长。
同样是斯蒂卡的又一经典之作。
但是不幸的是OC却没有得到“神板”的称号,因为崇拜它的人和批评的人几乎一样多,因为它的优点和缺点一样突出。
号称正手世界第一弧圈的OC在弧圈球的底劲、旋转方面几乎没有对手,但是这需要使用者有极其良好的步伐,良好的动作框架,良好的发力机制。
结果对于绝大多数业余选手来说,这三样真没有。
而且由于OC的弹性太大,速度太慢,造成台内控制差,借力不好,击打不好,直拍反手推档无力。
乒乓球网友经验分享-解析反手套胶之经验篇

乒乓球网友经验分享-解析反手套胶之经验篇本文由NBA直播(/)收藏整理,转载请保留版权,谢谢!反手套胶浅析之入门本人球龄不长,很早以前就对乒乓球很有兴趣,不过一直没有正式学习过,打的次数也不多。
工作十余年后,觉得身体越来越差,决心好好练习一下乒乓球,于是从去年四月开始,一直在找教练学球,也曾经经历了从直板横打到横板的学习过程。
目前学习横板已经七个月,水平已经超过了之前直板的水平(大概一两分吧)。
对于从直板到横板的改造学习也有一些心得,非常愿意和球友分享。
一年半的学球时间里也烧过几块底板,从红双喜的成品拍到直板的YE,然后到横板的OC,现在所用是CL-CR,烧板不多,而且都是经典底板,网上有很多测评,在此不想赘述,只想谈谈目前本人所用过的几块反手套胶,供大家参考。
反手套胶浅析之一除去成品拍,本人所用的第一块套胶是海夫白鲨二,36度,未打底的。
此款反手套胶属于半粘半涩,摩擦非常好,很容易就能把球挂起来,旋转也非常好,第二跳弧线很贼,是迄今为止我所用过的几款套胶中拉球最好的,呵呵。
(准备迎接板砖)击打感觉稍差,球速稍慢,不过控制球相当好,我觉得初学者练习反手选用此款胶皮真是再合适不过了,价格不贵(100出头),控制很好,容易掌握摩擦球的感觉,寿命也不错,属于性价比很高的套胶。
反手套胶浅析之二本人所用的第二块套胶是骄猛捷踏(大Z),一直都想尝试一下反手外套的感觉,听到店员推荐此款反手套胶,于是慷慨解囊。
此款套胶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力量足,速度快,金属声非常悦耳,用于反手弹击真是再合适不过了!不过此款反胶套胶的缺点也很明显:太硬而且虚弹!教练试了试这款套胶,告诉我此款套胶硬度至少在红双喜38度以上。
感觉捷踏自身的支撑性比底板的支撑性还要强,控制较差,而且旋转不足。
本人打法正在形成中,不过属于拉球多于弹击,用了半年实在不习惯此款反胶套胶,于是再次寻觅。
反手套胶浅析之三多尼克铂金jo是我的第三款反手套胶,此款套胶秉承了德套的软弹,但并不虚弹,摩擦也非常出色,是迄今为止我所用过的反胶套胶中最合适的,搭配oc,反手拉球又冲又转,弹击也非常好,借力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