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手术对四肢骨折患者的疗效观察 刘喜娇

合集下载

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诊疗四肢骨折的疗效观察

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诊疗四肢骨折的疗效观察

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诊疗四肢骨折的疗效观察摘要: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诊疗四肢骨折是一种能减轻手术创伤,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的手术方式。

本文报告l1例四肢骨折行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诊疗的临床病例,并结合相关文献,介绍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诊疗四肢骨折的适应证、禁忌证、手术步骤及注意事项,以供临床借鉴及广泛应用。

关键词:微创手术;锁定钢板;四肢骨折;加压内固定四肢骨折会使得患处附近的骨质与组织受到损坏,需要使用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

常规钢板固定法使用的是机械力学原理实施固定,会对患者骨折处的血流带来影响,进而使得患者的关节处活动受到限制,导致关节活动功能的痊愈更难,容易出现缺血性坏死,影响预后效果。

而使用而微创经皮锁定加压内固定钢板则与之相反,是通过钢钉之间的角度来固定骨折部位,而且带来的损伤更小,并且还能够有效的保障骨折处的血流运动与内环境,促进患处加速痊愈[2]。

现回顾2021年10月至2021年12月,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关节外科诊治11例四肢骨折患者行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

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2021年10月至2021年12月,延边大学附属医院诊治11例四肢骨折患者行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

其中肱骨近端骨折2例,肱骨干中段骨折2例,尺桡骨中段骨折2例,股骨干中段骨折2例,胫骨中段骨折1例,腓骨中下段骨折2例。

11例患者均给予急诊行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麻醉完成后,对骨折部位进行定位,在骨折断端部位做3cm手术切口[1],经切口进行骨膜外软组织分离后置入适合内固定的钢板,钢板完全紧贴于骨折端后,再沿骨折断端两侧做0.8cm手术切口,用螺钉固定两端,C型臂透视下显示复位良好,常规清洗和缝合切口。

术程顺利,术中出血量较常规钢板固定手术方式明显减少。

手术时间较常规钢板固定手术方式无明显增加。

术后患肢换药见手术切口处较常规钢板固定手术渗出明显减少。

术后第三天出院。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探讨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该时间段本院接受的四肢骨折的患者50例,将其分为甲乙两组,分别采用钢板螺丝内固定和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两种方式展开干预,观察不同干预方式在该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结果:研究显示,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的方式对选取的患者干预,乙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出血量均低于甲组患者,乙组患者术后不良情况发生率低于甲组患者,同时乙组患者的分级优良率高于甲组患者。

且两组患者研究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采用锁定加压固定的方式对四肢骨折的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更好的提升对其治疗的效果。

关键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四肢骨折;临床疗效引言:四肢骨折在骨科中属于比较普遍的疾病,当病人出现四肢骨折的时候,一般会出现四肢受限、骨折处肿胀、畸形以及严重的疼痛等症状,这会给病人后续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的麻烦[1]。

在临床上,对于四肢骨折病人来说,最简单、最有效的一种介入方式就是手术,可以获得很好的结果。

传统的以石膏和夹板外固定的方式进行干预,虽然在临床上有了一些疗效,但是病人的反应并不理想。

本文以四肢骨折的患者为例,通过对比研究,分析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该时间段本院接受的四肢骨折的患者5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选取的患者分为甲乙两组,两组患者人数均为25例,甲乙两组患者的男女比例为11:14;12:13;甲乙患者年龄为19-64(42.85±3.56)岁,乙组患者年龄为20-65(45.95±4.16)岁。

所选患者基本情况均符合本次研究要求,且患者基本资料之间存在的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

纳入标准:符合四肢骨折的诊断标准;CT检查或者X线检查确诊;骨折时间在7天以内;患者临床资料完整。

分析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

分析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

分析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摘要】本研究分析了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

通过探讨其原理、研究方法、观察指标和结果,发现该方法在治疗四肢骨折中具有显著的效果。

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患者术后疼痛减轻,恢复快速,并发症率低。

结论指出,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四肢骨折患者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

未来,该方法有望在临床应用中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为四肢骨折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四肢骨折,临床效果,临床研究,治疗效果,并发症,临床应用,前景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的原理是在保持骨折部位稳定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小手术创伤。

通过小切口置入钢板,经过适当加压后完成固定,能够有效地保持骨折部位的稳定性,促进骨愈合。

相比传统内固定手术,微创内固定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有望成为治疗四肢骨折的重要手术方法。

在临床实践中,对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是了解该新型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关键。

通过对其研究背景的深入探讨,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科学、全面的治疗依据,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评估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探讨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和优势。

通过对一定数量的患者进行治疗并进行系统观察和分析,最终旨在总结该治疗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促进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本研究还将重点关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情况,从而全面评估该治疗方法的风险与收益,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为科学的指导。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为四肢骨折患者提供更为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成功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促进骨折康复和医疗进步做出贡献。

2. 正文2.1 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的原理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是一种治疗四肢骨折的先进技术,其原理在于通过皮肤创口小,减少软组织损伤的通过钢板固定骨折部位,实现骨折的复位和固定。

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效果分析

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效果分析

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效果分析刘红博、王培军2(1.陕西省宜川县人民医院骨科,陕西延安,716200;2.陕西省志丹县人民医院,陕西延安,717500)摘要:目的探析四肢骨折经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 42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1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观 察组患者采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

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长、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统计。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长、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均 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的关节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90.48% vs.76.19%),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微创经皮锁定加压 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关节恢复,可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四肢骨折;传统内固定中图分类号:R687.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1413(2017)30-0084-02临床医学■ 2017年10月Effect analysis of 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internal fix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limb fracturesLIU Hong-bo WANG Pei-jun2(1.Department of Orlhopedics,Yichuan County People's Hospital,Yan'an 716200; 2.Zhidan County People's Hospital,Yan'an7175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 internal fix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limb fractures.Methods Forty-two cases of patients with limb fractures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3 to December 2016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with 21 cases in each group.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internal fixation,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 internal fixation.The duration of operation,the days of hospitalization,the amount of blood loss,the healing time of the fractures,the recovery of joint function and 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duration of operation,the days of hospitalization,the amount of blood loss and the healing time of the fractur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recovery of the joint fun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90.48% vs. 76.19%),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 internal fix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limb fracture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promote joint recovery,which can be popularized in clinical treatmentKEYWORDS: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 internal fixation;limb fractures;traditional internal fixation骨折患者借助于外科手术治疗,能够使其肢体功能得到 良好恢复,并保证其今后生活质量[|]。

对于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在治疗四肢骨折

对于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在治疗四肢骨折

对于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在治疗四肢骨折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在治疗四肢骨折的疗效分析。

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80例,随即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各组40例,观察组患者实行常规治疗法,治疗组实行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都要优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也更低(P<0.05)。

结论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法应用于四肢骨折患者临床效果较为理想,具有术后恢复快、疗效好等特点,十分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标签:四肢骨折;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四肢骨折患者呈現出了上升趋势,针对这种情况,如何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疗措施进行治疗,是目前必须面对的一大难题。

当前,通常还是以采取传统治疗的方法较多,但是传统方法有诸多的弊端。

本院近期选取了本院的80例患者进行了实验,一组患者实行常规治疗法,一组患者实行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法,该方法取得了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80例,随即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各组40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32例,年龄在16~68岁,平均年龄(35.4±0.24)岁,肱骨外科颈骨折24例、股骨远端骨折12例、胫骨近端骨折29例、Colles骨折15例。

观察组患者实行常规治疗法,治疗组实行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1.2方法治疗组患者实行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

治疗内容:在治疗前,将患者骨折部位进行固定,然后对骨折类型进行分类确定,然后选择麻醉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全身麻醉,另一种是腰硬联合麻醉,然后进行照片,测量和观察需要矫正的骨头的旋转角、长度等,然后进行矫正,最后实现复位,经皮临时用1~2 根克氏针固定,在骨折的周围,利用手术刀等工具,切开一个口子,然后利用剥离子在肌肉、骨膜等人体软组织潜行分离,进而形成一个组织隧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好钢板,然后植入组织隧道中去,钢板的两端上一些螺丝钉进行固定,借助照片机,对钢板的放入情况进行观察,看是否到位。

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对四肢骨折的治疗效果

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对四肢骨折的治疗效果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入院后经 X 线、CT 影像 学检查均符合临床对于四肢骨折的诊断;患者精神 方面正常可明确感知肢体疼痛;患者及其家属均对 研究内容知晓并自愿选择治疗方式。排除标准:合 并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恶性 肿瘤患者;中途退出、转院患者;临床资料不完整 的患者;随访资料丢失患者。 1.2 治疗方法
采用的统计学软件是 SPSS21.0,临床疗效、并
手术,充分暴露骨折患肢,医护人员对患者的骨折 发症情况为计数资料,计算百分率,组间率的比较
部位、创口面积、肢体长度、旋转角度等信息进行 采用卡方检验;手术情况、疼痛肿胀情况为计量资
测量并记录,于骨折远端行切口,分离骨膜、肌肉 料,用“±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 t 检验。
临床论著
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对四肢骨折的治疗效果
张玉辉
【摘要】 目的 探究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方法应用于治疗四肢骨折的效果。方法 以 2018 年 1 月— 2021 年 1 月医院骨科收治的 80 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其中传统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 40 例 为对照组,同期实施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 40 例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疼痛 肿胀情况、整体骨折治疗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四肢骨折患者接受了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 板内固定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较,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等情况均更好, 疼痛 VAS 评分和肢体肿胀评分显著更低、整体骨折治疗有效率更高,出现感染、骨不连、关节错位、功能 障碍等并发症的情况更少,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选择微创经皮锁定 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十分确切,能够促进患者的恢复、缓解患者的疼痛和肿胀、安全 性较高。 【关键词】 四肢骨折;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安全性;有效率 中图分类号 R68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1)16-029-03

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1322018.04临床经验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袁小洪 陈军平 邝立鹏 谭伟源 余杰峰 张 伟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珠海)医院 广东省珠海市 519100【摘 要】目的:探究分析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随机分为:选择常规钢板内固定治疗的对照组(24例),与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的观察组(24例),并比较疗效。

结果:观察组手术指标中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愈合时间分别为(90.87±10.06)min、(86.54±17.42)ml、(18.51±2.92)d,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愈合时间分别(113.56±12.14)min、(159.22±50.82)ml、(24.58±4.72)d,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3个月后随访优良率分别为95.83%、83.33%,并发症发生率具体为4.17%、16.67%,观察组的效果理想,存在差异(P<0.05)。

结论: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缩减患者的手术及康复时间,并控制手术并发症,值得推广。

【关键词】微创;内固定;四肢骨折;临床疗效四肢骨折为临床常见疾病,多以坠落、交通事故等为诱发因素,可造成四肢骨结构连续性或部分断裂。

如果四肢骨折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疗,可造成骨折畸形或退行性变,严重影响患者四肢功能。

传统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具有较高的术后感染、术中出血多等问题,影响患者的康复。

基于此,本文研究分析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随机分为常规钢板内固定与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的两组,组间比较,详细结果报告如下。

诊断申请单填写等[4]。

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

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

2020年8月临床医学骨折即骨骼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发生部分或完全中断,临床表现为骨折处肿胀、疼痛、出血、活动受限等。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因车祸以及高空坠落等意外造成骨折的患者越来越多,其中以四肢骨折最为多见,对患者的肢体活动功能造成严重影响[1]。

因此,一旦发生骨折,及早接受治疗对患肢愈合以及正常活动功能恢复有着积极影响。

临床主要以外科手术对骨折患者进行治疗,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手术时间长,术中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骨折愈合慢,患者康复周期长,而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的应用,有效弥补了传统手术的不足,能减轻对局部软组织的损伤,经皮锁定能够确保骨折端的稳定性,促进术后骨折快速愈合[2]。

本研究通过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手术及预后指标、术后并发症以及疗效等多方面分析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的优势,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40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

对照组男13例,女7例;年龄19~68岁,平均(42.36±3.25)岁;桡骨骨折2例,肱骨骨折4例,股骨DOI :10.19347/ki.2096-1413.202022030作者简介:陈贵忠(1981-),男,汉族,陕西宝鸡人,主治医师,学士。

研究方向:颈肩腰腿疼的康复治疗。

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陈贵忠(宝鸡蔡家坡医院,陕西宝鸡,722405)摘要:目的分析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40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

对照组进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观察组接受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

比较两组的疗效。

结果术后,两组患者IL-6、IL-8、hs-CRP 及TNF-α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VAS 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SF-36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手术对四肢骨折患者的疗效观察刘喜娇
发表时间:2017-04-14T13:24:50.590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7年3月第3期作者:刘喜娇
[导读] 观察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手术对四肢骨折患者的疗效。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手足外科湖南长沙 410007
【摘要】目的:观察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手术对四肢骨折患者的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四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微创组和对照组,各42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复位内固定手术,微创组采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手术,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微创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微创组并发症发生率2.38%,远低于对照组的21.43%(P<0.05)。

结论:四肢骨折患者应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手术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上普遍应用。

【关键词】四肢骨折;微创;钢板内固定;疗效;并发症
四肢骨折是临床上较常见且多发的骨折类疾病,近年来随着交通事故、高空坠落等创伤造成四肢骨折发生率呈现上升趋势[1],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及日常生活带来很大困扰。

当前,四肢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较多,包括内固定、外固定等,但疗效不一,提示临床上不断探讨出四肢骨折治疗的有效方案尤为重要。

为观察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手术对四肢骨折患者的疗效,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四肢骨折患者,采用两种方案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4年8月-2016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84例骨折患者,均经X线检查,由我院骨科专家确诊。

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微创组和对照组,各42例。

其中,微创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19-64岁,平均(43.68±5.31)岁,骨折部位:胫腓骨处19例,肱骨12例,股骨9例,尺桡骨2例;骨折病因:交通事故26例,高空坠落11例,其他3例;对照组男25例,女17例,年龄20-65岁,平均(44.07±5.26)岁,骨折部位:胫腓骨处18例,肱骨13例,股骨10例,尺桡骨1例;骨折病因:交通事故27例,高空坠落13例,其他2例。

两组在性别、年龄、骨折部位、骨折病因等临床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入选患者术前行均全身麻醉,待麻醉稳定后,取骨折手术准确体位,将手术部位充分暴露。

微创组采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手术,采用克氏针将手术部位固定,插入所选锁定加压钢板,并采用螺钉和克氏针于接骨板近远端固定,保证骨折近端贴附于接骨板,经C臂X线机透视骨折近端,待骨折端复位,锁定加压钢板位置准确后,于适宜处拧入锁定螺钉,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用人工骨填塞缺损处,经透视确认骨折复位且锁定加压钢板固定准确后,闭合切口,并放置相对应引流操作。

对照组采用常规复位内固定手术,对骨折处进行常规复位操作,剥离局部骨膜,将骨折固定器套在骨折处后方,并将钢板置入骨面,钻孔后拧紧螺钉,缝合切口,术毕。

1.3 观察指标及评定
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等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为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在各组中所占比例。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中数据运用SPSS18.0软件行统计学处理,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等指标为计量资料,用()描述,采用t检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计数资料,用[n,%]描述,采用检验,以P<0.05表示两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中及术后各项指标情况
微创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详情如表1.
2.2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微创组术后出现切口感染1例,未出现关节僵硬和骨不连,并发症发生率2.38%(1/42),对照组中出现切口感染5例,关节僵硬3例,骨不连1例,并发症发生率21.43%(9/42)。

微创组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 =5.562,P=0.018)。

3 讨论
四肢骨折在临床上主要指发生在胫腓骨、肱骨、股骨、尺桡骨等处的骨折,此类骨折多是由于车轮碾压等直接或交通事故、高空坠落等间接暴力造成机体四肢某些部位骨折。

若四肢骨折患者在临床上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则很可能影响其以后的生活质量。

常规复位固定术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四肢骨折手术,具有一定成效,但临床效果并未达到理想效果,且术后很容易出现切口感染、关节僵硬、骨不连等并发症[2],影响术后效果,提示临床上不断探讨出有效且安全的四肢骨折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微创经皮锁定加压内固定手术,作为较新的一种四肢骨折治疗方案,正逐步应用于临床。

在应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手术时,需先做一个小切口,建立皮下隧道,采用复位技术在骨折复位后加压钢板内固定骨折处,并采用微创经皮加压钢板以利于血运畅通,保留骨折端的软组织及骨膜。

锁定加压钢板的钉板由螺纹锁定,板钉成角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可保证骨折端稳定,有效避免骨折面与钢板摩擦,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3-5],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手术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且患者的术后效果好,安全性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微创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
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与上述研究结果趋于一致,表明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手术的临床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四肢骨折患者应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手术的临床效果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明显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杨卫华,秦顺利.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在治疗四肢骨折中的临床价值[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05):975-976+979.
[2]洪祖强.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出现畸形愈合骨不连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13):1773-1775.
[3]蒋家正,胡文雄,张恒林,等.锁定加压钢板在四肢骨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8):3848-3849.
[4]Apivatthakakul T,Phornphutkul C,Bunmaprasert T,et al.Percutaneous cerclage wiring and minimally invasive plate osteosynthesis (MIPO):a percutaneous reduction technique in the treatment of Vancouver type B1 periprosthetic femoral shaft fractures[J].Arch Orthop Trauma Surg,2012,132(6):813-22.
[5]武政,刘向栋,周煜虎,等.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07):736-738.
作者简介:刘喜娇(1981.12-)女,汉族,籍贯:湖南长沙,专科,医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