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的要素和方法研究(一)要点
园林景观设计的四大要素

园林景观设计的四大要素园林设计要求美学、功能性和经济学原则,在景观设计中注重大方开朗的设计风格,让游览者眼前一亮。
在空气质量每况愈下的情况下,园林绿化的工作成为园林工程的重中之重,那么园林景观设计的要素有哪些呢?下面和店铺一起来看园林景观设计的四大要素,希望有所帮助!1、地形设计园林的构景要素包括地形地貌、山水、建筑和道路、树木花草,在园林景观中,地形直接联系众多的环境因素,地形形式有平坦地形、凸地形、凹地形、山脊和谷地,在进行地形处理和设计时,首先要考虑原有地形,如果在具有草原、江、丘陵等这样的地段上,只要稍加人工的点缀和润色,就能成为风景名胜,要善于利用良好的自然条件;在园林绿地中,开展的活动较多,在园林建设中必须考虑不同的分区,例如文化娱乐活动要求有较多的室内外活动场所;在对地形的设计过程中,要有利于地面排水,因为园林绿地中每天都会有大量的游人,碰上雨季,可能会产生大量的积水,因此要在设计时利用地形的坡度排水,合理安排分水和汇水线,确保游人的安全;城市中的园林用地一般不适合植物生长,因此在进行园林设计时要充分改善地形环境,为植物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在地形设计中要参考的要领为:主次分明、有观赏性、有层次性、有曲折性,例如,模仿自然界的山岭,建设错落有致的景观山岭,在有山坳、山水结合的项目工程还可以设计一些瀑布、溪水等,还可以引进欧洲国家的设计风格,把地形设计成一个个高低不同的台地。
应该注意的是,地形设计必须具有整体的连续性,用地边缘必须与周围建筑物的标高相协调,设计的土方填挖量应保持内部平衡,并尽量利用原地形,减少土方工程量,对于较高的土山,设计者应充分考虑到原有地形的承载能力,需要时进行特殊施工和加固措施。
2、水体设计水是园林中的重要组成要素,园林水体具有调节空气湿度的作用,可以溶解有害气体,大型水面还可以进行水上游玩项目的设计,园林的水面也是许多水生植物的生长领域,因此可以在水体上增加绿化面积。
景观设计概论整理

带※标记的都是重点!!!——乾乾乾er哥1.1景观与景观设计学的内涵(必考)※景观是什么?作为景观设计的对象,景观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综合体,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
景观是多种功能过程的载体,因而可被理解和表现为:风景:视觉审美过程的对象;栖居地:人类生活其中的空间和环境;生态系统:一个具有结构和功能,具有内在和外在联系的有机系统;符号:一种记载人类过去,表达希望与理想,赖以认同和寄托的语言和精神空间。
景观设计学是什么?景观设计学(LandscapeArchitecture)是关于景观的分析、规划布局、设计、改造、管理、保护和恢复的科学艺术。
景观设计学是一门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与艺术学科基础上的应用学科,尤其强调土地的设计即通过对有关土地及一切人类户外空间的问题进行科学理性的分析,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案和解决途径,并监理设计的实现。
景观设计学与建筑学、城市规划、环境艺术、市政工程设计的区别:景观设计学所关注的问题是土地和人类户外空间的问题,仅这一点就有别于建筑学;与现代意义上的城市规划的主要区别在于景观设计学是物质空间的规划和设计,包括城市与区域的物质规划空间与计,而城市规划更主要关注社会经济和城市总体发展计划。
与市政工程设计不同,景观设计学更善于综合的多目标的解决问题而不是单一的解决工程问题。
当然,综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有赖于各个市政工程设计专业的参与。
与环境艺术与甚至大地艺术的主要区别:景观设计学的关注点在于用综合的途径解决问题,关注一个物质空间的整体设计,解决问题的途径是建立在科学理性的分析基础上的,而不仅仅依赖于设计师的艺术灵感和艺术创造。
大地艺术进行景观艺术创作目的是表达他们对事物的理解,而非仅仅为了了解空间问题。
1.2景观设计学科的发展历程1.3景观设计的内容※两个层面:景观规划和景观设计①景观规划:指在较大尺度范围内,基于对自然和人文过程的认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具体说是为某些使用目的安排最合适的地方和在特定地方安排最恰当的土地利用。
景观设计的关键要素空间规划和树木布局

景观设计的关键要素空间规划和树木布局就像建筑元素——地板、墙壁和天花板构成建筑空间一样,自然元素也能够在大型、中型和小型区域,如公共和住宅花园中创造空间。
巴西景观设计师Benedito Abbud 说:“景观是唯一人类五种感官都参与的艺术表现形式。
而建筑、绘画、雕塑等视觉艺术只使用或滥用视觉,景观还涉及嗅觉、听觉、味觉和触觉,通过添加最多样化和完整的感性体验,提供丰富的感官体验。
一个可以使所有感官变得更敏锐的花园,就越能好的完成自己的角色。
”下面我们列出一些景观规划和设计的关键要素。
请阅览这些原则,并了解为什么不应该随机放置树!▼自然作为建筑元素与建筑的建设性元素一样,植被也可以提供同等的空间条件,通过树木、灌木和不同种类的植物的特殊使用。
树木可以与类似的空间特性相关联,就像柱子和树冠可以与屋顶和天花板提供的条件相关联一样。
灌木倾向于建立一种保护性的感觉,不同类型的草和岩石与地板有关。
▼开放空间和自由区域虽然有些区域会用植物来遮阴或作为屏障,结合自由区域(空地)也是至关重要的,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激活,给人们自由放松,运动,野餐或与他们的宠物共度时光。
大的开放空间会受到太阳能的挑战,所以利用潮湿的区域,如小湖泊或水镜可以有所帮助。
塑造植被群来影响或引导主导风也可以确保更有利的条件。
▼树的排列和布局景观项目的重点之一是为不同的用途和活动创建区域。
元素的确定位置将创造不同的氛围,并可能将一个确定的区域转换为一个具有特定用途的清晰而明确的空间,或者也可以像大多数公园一样为即兴活动留出空间。
下面是一些树布局的标准模板及其效果。
线性布局:如果以线性方式布局,相同高度的树木或物种往往会创造垂直平面,就像一系列柱子或墙壁一样。
你可以利用树木的树叶密度和它们的高度来获得不同的空间效果。
一树冠较大的品种为例,这种结构可能类似于自然天花板,可能覆盖面积较大的区域但“柱子”很少。
如果想要一个不那么单调的效果或者更自然的感觉,使用几种不同的树木和不同的高度,往往会在空间的感知上产生变化。
景观设计生态环境要素1

景观规划设计要素
3)光照影响植物的开花和品质。
光照充足能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积累更多的营养物质,有助于植 物开花。
由于植物长期对光照强弱的适应不同,开花时间也因光照强弱而发 生变化。在自然条件下,植物的花期是相对固定的,如果人为的调节 光照改变植物的受光时间,则可控制花期以满足人们生产与造景的需 要。
因此常依据园林植物对光照强度的不同要求,将园林植物 分为以下几类:
阳性植物 、阴性植物 、中性植物
景观规划设计要素
1)阳性植物
喜光,具有较高的光补偿点,在阳光充足的条件下才 能正常生长发育,这类植物又叫喜光植物。
景观植物中如落叶松、水杉、银杏、桦木属、桉属、 杨属、柳属、臭椿、乌桕、泡桐、白玉兰、石榴等;
生物因子、人类活动对园林规划设计的影响也不 容忽视。
景观规划设计要素
二、园林植物与温度
园林植物 与温度
温度对园林 植物分布的
影响
景观规划设计要素
温度是影响园林植物规划设计最重要的环境因子, 它不仅影响植物的地理分布,还制约着植物生长发育的 速度及体内的生化代谢等一系列生理机制。植物对水分 和矿质元素的吸收,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 代谢活动以及花芽的分化等,都与温度有关。
气候因子 (温/光/ 水/气)
地形地 势因子
土壤 因子
生物 因子
人为 因子
景观规划设计要素
园林植物赖以生存的主要因子有温度、光照、 水分、空气、土壤等。
有的因子并不直接影响于植物而是以间接的关 系来起作用的,例如地形因子是通过其变化影响了 热量、水分、光照、土壤等生产变化从而再影响到 植物的,对这些因子我们称之为“间接因子”。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论体系及方法资料重点

计
1.风景园林规划包含两个专业方向
▲ ·景观规划(Landscape Planning)
▲ ·景观设计(Landscape Design)
▲ 大尺度——流域、风景区 ▲ 中尺度——城市、街道、庭院、花园
4.城市设计
▲ 4.1城市设计和景观规划设计的关系
▲ 城市空间是由实体空间(建筑空间)和虚体空间(开敞空间)共同 组成的。城市空间质量的提高需要两者空间在质量上的共同提高来形 成。而景观规划设计学在城市领域更关注“开敞空间”的品质,因此 与城市设计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
▲ 由于城市设计更强调公共利益和福祉,因此城市设计的重点往往是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广场、街道、滨水区域等),因此和景观规划设 计关系十分密切。而广义地来看,公园和其他各类绿地设计也是城市 设计的组成部分。
▲ 2.4.2景观生态学
▲ 景观结构:具体生态系统或存在“元素”之间的关系——主要 指与生态系统的大小、形状、数量、类型及构形相关的能量、物 质、物种的分布。
▲ 景观功能:指空间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即物质、能量、物种 在生态系统间的流动。
▲ 景观动态:生态镶嵌体的结构与功能随时间的变化。
▲ 景观生态学的一些重要的基本应用原则
建城市空间体系,城市实体和虚体的联系应取得良好的平衡关系。当 设计一个物体时,不仅要考虑它如何构成“图”,也要评估它的 “底”。
▲ 4.2.2联系理论(Linkage Theory) ▲ 联系理论强调在城市环境中的视觉和功能的联系,以及该环境中次
序的建立。这些联系可以用街道、人行通道、线状开放空间和其他连 接要素组成。该途径应用于城市设计是在于组织联系体系,或建立组 成空间次序结构的网络。和图底关系相比,联系理论强调城市的循环 图解,而不是城市的空间图解。
景观设计要素

景观设计要素景观设计的要素包括景观设计的素材的特点和基本知识。
所有的景观都是通过景观要素来体现的,景观设计的素材和内容包括地形地貌,植被,水体,铺地和景观小品。
其中,地形地貌是设计的基础,其余是设计的要素。
4.1地形地貌地形地貌是景观设计最基本的场地和基础。
这里谈的地形,是指景观绿地中地表各种起伏形状的地貌。
在规则式景观中,一般表现为不同标高的地坪、层次;在自然式景观中,往往因为地形的起伏,形成平原、丘陵、山峰、盆地等地貌。
通常一般的景观设计中所涉及到的部分,是后一部分内容。
地形地貌总体上分为山地和平原。
进一步可以划分为盆地、丘陵,局部可以分为凹地、凸地等。
在景观设计时,要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考虑生态学的观点,营造符合当地生态环境的自然景观,减少对其环境的干扰和破坏。
同时,可以减少土石方量的开挖,节约经济成本。
因此,充分考虑应用地形特点,是安排布置好其他景观元素的基础。
景观用地原有地形、地貌是影响总体规划的重要因素,要因地制宜。
4.1.1限制因素景观地形设计又不能局限于原有现状,而要充分体现总体规划的意图,作必须的工程措施。
所以每个景观工程都有不同程度的"挖湖堆山"。
这里要考虑几方面的限制因素:●山、丘的多少大小和容人量有关。
同时还要考虑到因堆山而挖湖所减少的陆地面积并不小。
例如,北京颐和园面积并不小(约300公顷),但其中水面占了3/4,陆地中又有2/3是山、丘,平地只占到全园面积的7%,因此节假日就显得拥挤。
按此,估计游人会比较集中的中心景观要留有足够的平地,这也是防震备战所必须。
上海长风公园37公顷,水面积约占4l%,而陆地中有82%是绿地,现在看来并无不当。
明计成在《园冶》里有一段话"约十亩之基,须开池者三,曲折有情,疏源正可;馀七分之地,为垒土者四,高卑无沦,栽竹相宜。
"可供参考。
●经济因素。
有人计算,用1:2.5的坡度堆一个10米高的山,山顶上留30平方米地面,就要用13000立方米土,据估计,单是土方价约近50万元。
园林建筑设计要素

园林建筑设计要素园林建筑设计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不仅要考虑美学和实用性,更要考虑周围环境和人的需求,它的设计不仅要看到整体效果,还要考虑到微观的细节,因此,园林建筑设计要素极为丰富,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一、空间布局设计空间布局设计是园林建筑设计的重要方面之一,它是将园林空间尺寸、形态、比例、分布、运动方式等有机地结合起来的过程。
空间布局设计不仅涉及到绿地、建筑、景点等园林元素的选择,还包括了它们的位置、形态、数量等园林要素的搭配。
在空间布局设计中,必须要从周围环境、地形地貌、气候等因素出发,选择适合的园林建筑,布局合理的场地,打造出凝聚人心、美轮美奂的园林空间。
空间布局设计不同的设计师所追求的风格和理念也不相同。
例如,有些设计师追求浪漫、温馨的格调,就会采取弧形或流线型的布局;有些设计师注重对称美,就会采取对称式的布局。
二、景观设计景观设计是园林建筑设计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指在园林中结合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创造出丰富多彩、自然舒适、人文内涵的景观。
景观设计需要考虑景点的选择、战略位置的选定、景观元素的布置、景观方式的选择等诸多因素,以便创造出融自然之质、展人文之美的景观。
景观设计的实际操作更是要根据不同的情境采取不同的设计手法。
要在设计中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巧妙的结合起来,打造出具有自然美、生态美、人文美和科技美的新型景观。
要用自然之美、景观之美、建筑之美和人文之美构筑起和谐、自然、舒适的环境。
三、植物设计植物设计作为园林建筑设计中一个重要的要素,它不仅是园林的基础材料,同时也能够增强园林在审美、环保、文化上的含义。
同时,在植物设计中,要考虑到植物的种类、栽植方式、造型等多个方面。
植物设计是要综合考虑动、植物合谐,好的植物设计除了绿化环境外还能够最大化利用植物的生态功能,比如调节气温、改善空气质量等,这样既拓展了园林建筑设计的意义,同时也为城市生态建设做出了贡献。
四、水景设计水景设计是园林建筑设计中重要的要素之一,水景包括喷泉、水池、小溪、瀑布等,可以使整个园林更加丰富多彩。
景观设计的要素

五、建筑物
建筑物能构成并限制室外空间,聚焦视觉主体 或影响视线及毗邻景观的功能结构。 建筑物与环境的关系: 一、和地形的关系 二、和植物材料的关系(分单体和连体) 三、和空间的关系 四、建筑物本身的设计 五、和铺地的关系(统一建筑与周围的环境)
六、园林构筑物
• 在进行景观设计时,仅利用地形、植物、建筑物以及各种 铺装要素并不能完全满足设计所需的全部视觉以及使用功 能要求,园林构筑物是在此之外更具体的设计要素。 • 园林构筑物主要包括:台阶、坡道、墙、栅栏以及公共休 息设施。功能如下: 一、强化景观空间特性和价值 二、完善景观细节 三、为游人观赏和休息提供便利 四、是空间设计更人性化
景观设计原理
授课人---赖莉莉
景观设计要素
景观设计要素素
景观空间是通过景观要素 体现出来的。 景观设计要素:包括地形、 水体、植被、地面铺装、道 路、构筑物等。
一 、地 形
地形是地表的外观,可以是自然的,亦可以是人工营造。
一)根据形态特点可将地形分为: 1.平坦地形
2.凸起地形
3.山瘠地形
三)、 地形的设计原则及方法 1.设计原则 (1)因地制宜、适度改造 (2)整体性原则。 (3)扬长避短
2.地形的设计方法 (1)在景观中根据功能布局的需求,利用微地形或者 适当的抬高、下沉来划分不同的区域,使空间既彼此分 隔又相互联系。
(2)地形变化较大的场地,可以利用地形的坡度设计 跌水;也可以适当地进行挖湖、堆山,丰富空间形态。
(1)地形可以划分和组织空间,构成整个场地的空间骨 架;并且可以组织、控制和引导人的流线和视线,使空间 感受丰富多变,形成优美园林景观。 (2)地形可以提供丰富的种植环境,改善植物种植的条 件,提供干、湿、水中;阴、阳、缓坡等多样性环境,为 不同生长习性的植物提供生存空间。并且种植设计结合地 形,形式更加多样,层次更为丰富。 (3)利用地形变化创建活动和娱乐项目,丰富空间的功 能构成,并形成建筑所需各种地形条件。 (4)地形与给排水结合,利用地形自然排水,能为场地 的排水组织创造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观设计的要素和方法研究(一)1.引言景观设计是环境设计的组成部分,大到绵延几十公里的风景区规划,小到十几平方米的庭院设计,都属于景观设计的范畴。
本文的景观设计定位于城市景观设计的层次上,选择城市景观设计作为切入点,从中研究分析一般的设计要素和方法,是比较适宜的。
近年来,我们生活的城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批的广场绿地、商业步行街、主题公园、街头小品出现在我们的视觉以内,影响着我们的感观和行为方式。
而新建的住宅小区都以景观优美的园林作为卖点,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购买心理。
景观设计已经不知不觉中走到了我们的周围,走近了我们的身边,并对我们施展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你可以不到美术馆去欣赏艺术品,但你不得不在城市环境中行走,不得不在居住小区的环境中活动,它的景观视觉美感、造型形态、色彩、材质、以及在阳光下灯光下呈现出来的效果,时时会刺激你的目光,影响你的行为和心理的变化。
一个有良好景观的城市环境、居住环境,为人们提供了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双重价值。
“诗意的栖居”始终是人们内心的向往,而景观设计正式通过提高生活品质,提升生活品位,以人为主体,以空间环境为客体,构架着现实通向理想的桥梁。
2.景观的概念景观(Landscape),什么是景观,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东方,都是一个美丽而难以说清的概念。
哪怕是同一景象,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理解。
景观是人类的栖息地,景观是人类的工艺品,景观是需要科学分析方法能被理解的物质系统,景观是有待解决的问题,景观是可以带来财富的资源,景观是反映社会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的意识形态,景观是历史,景观是美。
我们可以从景观与人的物我关系与景观的艺术性、科学性、场所性及符号性入手,来认识景观。
2.1 景观的视觉美的含义:外在人眼中的景象景观作为城市景象景观的设计与创造,实际上也就是创造城市、造建筑的城市。
景观作为视觉审美对象的含义,经历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第一个变化来源于文艺复兴时期对乡村土地的贪欲,即景观作为城市的延伸;其二则来源于工业革命中后期对城市的恐惧和憎恶,即景观作为对工业城市的对抗。
景观作为城市的延伸和附属人们最早注意到的景观是城市本身,“景观的视野随后从城市扩展到了乡村,是乡村也成为景观”。
文艺复兴之前的欧洲封建领主制度将人束缚在君权之下,人被束缚在土地之中,大自然充满神秘和恐怖,且又为人类生活之母,对土地的眷恋和依赖,使得人如母亲襁褓之中的婴儿。
城市资本主义的兴起使人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土地的价值从生活和生存所必须的使用价值,转变成为可以交换的商品和资源,人与土地第一次分离而成为城里人。
新兴的城市贵族通过强大的资本勾画其理想的城市,同时不断的向乡村扩展,将其作为城市的附属。
1420年前后发明的透视原理,使理想城市的模式成为一个完全几何、数学的围有围墙的图案。
在几何中心是一个大的开放空间,被行政建筑所包围:国王的宫殿,法院的大楼,主教堂,监狱,财务大楼和军事中心。
这样的理想城市是为行政办公及法律公正而设立的,是为了城市生活而设计的,是纯粹理想化的。
理想城市模式与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一样,遵循了严格的比例关系和美学原则。
而景观作为城市的延伸,也被同样的审美标准来设计和建造,因此有了凡尔塞为代表的巴洛克造园。
景观作为城市的逃避景观作为视觉美的含义的第二个转变,源于工业化带来的城市环境的恶化。
工业化本身是文艺复兴的成果,但是至少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在欧洲和美国各大城市,城市环境极度恶化。
城市作为文明和高雅的形象被彻底破坏。
相反成为了丑陋和恐怖的场所,而自然原野和田园成为了逃避的场所。
因此。
作为审美对象的景观也从欣赏和赞美城市,转向爱恋和保护田园。
因此才有以Olmsted为代表的景观设计师的出现和景观设计学的诞生。
一般来说,这个诞生的时间被确认为是1863年5月;因此才有以倡导田园风光为主调的美国城市公园运动,和以保护自然原始美景为主导的美国国家公园体系;因此也才有霍华德那深得人心的田园城市和随后的田园郊区运动。
2.2 景观的栖息地含义:内在人的生活体验景观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在大地上的烙印每一景观都是人类居住的家,或者说是潜在的家。
中国古代山水画把可居性作为画境和意境的最高标准。
所谓的“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居者,有可游者……但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游之为得”(郭熙、郭思《林泉高致》)。
无论是作画还是赏画,实质上都是一种卜居的过程。
也就是场所概念(place)的深层含义。
这便又回到哲学家海得歌尔的栖居概念。
栖居的过程实际上与自然的力量与过程相互作用,以便取得和谐的过程,大地上的景观是人类为了生存和生活而对自然的适应、改造和创造的结果。
同时,栖居的过程也是建立在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过程。
因此,作为栖息地的景观,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在大地上的烙印。
景观是内在人的生活体验景观作为人在其中生活的地方,把具体的人和具体的场所联系在一起。
景观是由场所构成的,而场所的结构又是通过景观来表达的。
与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一样,场所是无处不在的,人离不开场所,场所是人于地球和宇宙中的立足之处,场所使无变为有,使抽象变具体,是人在冥冥之中有了一个认识和把握外界空间和认识及定位自己的出发点和终点。
2.3 景观作为系统的含义:科学、客观的解读在一个景观系统中,至少存在着五个层次以上的生态关系:第一是景观与外部系统的关系,如哈尼族村寨的核心生态流是水。
哀劳山中,山有多高,水有多深,高海拔将南太平洋的暖湿气流截而为雨,在被灌溉,饮用和洗涤利用之后,流到干热的红河谷地,而后蒸腾、蒸发回大气,经降雨又回到本景观之中,从而有了经久不衰的元阳梯田和山上茂密的丛林,这是全球及区域生态系统科学研究的对象。
根据Lovelock的盖娅理论,大地本来是一个生命体:地表、空气、海洋和地下水等通过各种生物的物理的和化学的过程,维持着一个生命的地球。
第二是景观内部各个元素之间的生态关系,即水平生态过程。
来自大气的雨、雾,经过村寨上丛林的截流、涵养,成为终年不断的涓涓细流,最先被引入寨中人所共饮的蓄水池;再流经家家户户门前的洗涤池,汇入寨中和寨边的池塘,那里是耕牛沐浴和养鱼的场所,最后富含养分的水流,被引入寨子下方的层层梯田,灌溉着他们的主要作物——水稻。
这种水平生态过程,包括水流、物种流、营养流与景观空间格局的关系,正是景观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第三种生态关系,是景观元素内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如丛林作为一个森林生态系统,水塘作为一个水域生态系统,梯田本身作为一个农田系统,其内部结构与物质和能量流的关系,这是一种在系统边界明确情况下的垂直生态关系,其结构是食物链和营养阶,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这是生态系统生态学的研究对象。
第四种生态关系则存在于生命和环境之间,包括植物与植物个体之间与群体之间的竞争、共生关系,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及个体与群体的进化和演替过程,这便是植物生态、动物生态、个体生态、种群生态所研究的对象。
第五种生态关系则存在于人类与其环境之间的物质、营养及能量的关系,这是人类生态学所要讨论的。
当然,人类本身的复杂性,包括其社会、文化、政治性以及心理因素都使得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十分复杂。
已远非人类生态本身所能解决,因此又必须借助社会学、文化生态、心理学、行为学等学科对景观进行研究。
城市景观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几乎包含了所有上诉生态过程,而成为城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
2.4 景观作为符号的含义:人类理想和历史的书人类是符号动物,景观是一个符号传播的媒体,是有含义的,它记载着一个地方的历史,包括自然和社会历史;讲述着动人的故事,包括美丽的或者是凄惨的故事;讲述着土地的归属,也讲述着人与土地,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因此行万里路,如读万卷书。
这本书是由符号和语言写成的,“景观具有语言的所有特征,它包含着话语中的单词和构成——形状图案、结构、材料、形态和功能。
所有景观都是由这些组成的。
如同单词的含义一样,景观组成的含义是潜在的,只存在于上下文中才能显示。
景观语言也有方言,它可以是实用的,也可以是诗意的。
海得歌尔把语言比喻成人们栖居的房子。
景观语言是人类最早的语言,是人类文字及数字语言的源泉。
“河出图,洛出书”固然是一个神话传说,但它却生动的说明了中国文字与数字起源于对自然景观中自然物及现象的观察和启示的过程。
同文字语言一样,景观语言可以用来说,读和书写,为了生存和生活——吃、住、行、求偶和生殖,人类发明了景观语言,如同文字语言一样,景观语言是社会的产物。
景观语言是为了交流信息和情感的,同时也是为了庇护和隔离的,景观语言所表达的含义只能部分地为外来者所读懂,而有很大部分只能为自己族群的人所共享,从而在交流中维护了族群内部的认同,而有效的抵御外来者的攻击。
景观中的基本名词是石头、水、植物、动物和人工构筑物,他们的形态、颜色、线条和质地是形容词和状语。
这些元素在空间上的不同组合,便构成了句子、文章和充满意味的书。
一本关于自然的书,关于这个地方的书,以及关于景观中人的书。
当然,要读懂,读者就必须要有相应的知识和文化。
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的人,如同上下文关系中的景观语言一样,是有多重含义的,这都是因为人是符号的动物;而景观符号,是人类文化和理想的载体。
3.景观设计的概念景观设计是指通过对环境的设计使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和谐共存。
她是大工业时代的产物、科学与艺术的结晶,融合了工程和艺术、自然与人文科学的精髓,创造一个高品质的生活居住环境,帮助人们塑造一种新的生活意识,更是社会发展的趋势。
3.1 景观设计所涵盖的领域景观设计具有广泛的领域,大到国土与区域规划设计,小到庭院,甚至室内的绿色空间设计;从纯自然的生态保护和恢复,到城市中心地段的空间设计,都是景观设计多涵盖的领域。
以下就初步的谈一下景观设计所涵盖的领域:3.1.1城镇规划景观设计师很早就开始担当城市物质空间的规划角色,城镇规划是城市空间的中心规划。
城镇规划是针对城市与乡镇的规划与设计。
规划者运用区域规划技术与法规、常规规划、概念规划、土地使用研究和其他方法来确定城市地域内的布局与组织。
城镇规划也涉及到“城市设计”内容,如广场、街道景观等开放空间与公共空间的发展。
3.1.2场地和社区规划环境设计是景观设计专业的核心问题。
涉及到居住区、商业、工业、各机构的室内空间以及公共空间等室外空间的细部设计。
它把场地作为艺术研究的对象来看待,综合平衡室内与室外的软、硬表面,建筑物与植物的材料选择以及灌溉、栽培等基础设施建设和详细的构筑物的规划说明与准备等。
场地规划以某一地块内的建筑和自然元素的协调与安排为基础,场地规划项目涉及单幢建筑的土地设计、办公区公园设计、购物中心或整个居住社区的地块设计等。
从更大的职业范围讲,基地设计还包括基地内自然元素与人工元素的秩序性、效率性、审美性以及生态等敏感性的组织与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