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重大死亡事故案例分析
法律意外身亡案例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本案涉及一起因意外事故导致的死亡事件,死者为张某,男,30岁,某市某公司员工。
2021年10月15日,张某在执行工作任务过程中,因公司提供的设备存在安全隐患,导致其不幸身亡。
事发后,张某的家属向公司提出索赔,并要求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二、案件经过1. 事故发生:2021年10月15日,张某在公司的生产车间进行设备维护工作。
在操作一台型号为XZ-120的切割机时,由于切割机刀片存在裂缝,在张某操作过程中突然断裂,导致张某被割伤,经抢救无效死亡。
2. 现场调查:事故发生后,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安机关及公司安全管理部门立即对现场进行了调查。
经调查,发现切割机刀片存在裂缝,且公司未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3. 责任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现场调查结果,认定该公司在此次事故中存在以下责任:- 公司未对切割机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导致设备存在安全隐患;- 公司未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员工对设备安全隐患缺乏认识;- 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健全,对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存在漏洞。
三、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六条规定,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未履行安全生产义务,劳动者有权解除劳动合同。
四、案例分析1. 公司责任:本案中,公司未对切割机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导致设备存在安全隐患,是导致张某意外身亡的直接原因。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公司应对张某的死亡承担赔偿责任。
2. 员工责任:张某在操作设备时,未发现设备存在安全隐患,存在一定的过错。
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张某的过错并非导致其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公司应承担主要赔偿责任。
特大事故案例

事故案例及分析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西安市十五号信箱邮政编码:710010spaceresearchcenter@目录广西合浦县恒大石膏矿“5.18”冒顶事故 (5)河南灵宝市义寺山金矿“3.7”一氧化碳中毒事故 (8)广西南丹县鸿图选矿厂尾矿库垮坝事故 (13)甘肃金川有色金属公司“7.9”火灾事故 (16)江阴市周庄龙山人造革厂三分厂“4.7”爆燃事故 (19)常熟凯兰集团有限公司“10.1”重大死亡事故 (24)江阴市松桥化工厂“5.18”重大火灾伤亡事故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南京华晶化工有限公司“3·4”重大死亡事故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深洲市“ 8.5”特大爆炸火灾事故...........................................................................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宁波市北仑港发电厂“3.10”电站锅炉爆炸事故..................................................... 错误!未定义书签。
唐山市林西百货大楼“2.14”特大火灾事故............................................................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3”特大沉船事故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大庆62号”油轮特大火灾事故...........................................................................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典型事故案例点评

建立奖惩制度,对执行预防措施 表现突出的员工给予奖励,对违 反预防措施的员工进行处罚
预防措施改进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 加强应急救援能力,提高事故处理效率
对企业的启示
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 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间接原因
安全管理不到位:缺乏有效的 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
员工培训不足:员工缺乏必要 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设备维护不当:设备存在安全 隐患,未及时进行维修和保养
工作环境恶劣:工作环境存在 安全隐患,如噪音、粉尘等
安全意识淡薄:员工对安全知识缺 乏了解,安全意识不强
根本原因
设备故障:设备存在安全隐患,未 及时维修或更换
法律后果:可能面临法律责任, 影响企业形象和信誉
直接原因
操作失误:操作人员未按照规定操作,导致设备故障或操作不当 设备故障:设备老化、损坏或维护不当,导致设备无法正常工作 环境因素:恶劣天气、自然灾害等外部环境因素影响,导致事故发生 安全管理:安全管理不到位,缺乏有效的安全培训和监督机制
制定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 理能力
加强员工安全教育,提高安 全意识
加强安全管理制度建设,确 保安全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安全防范手段
加强员工安全教育,提高 安全意识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 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 责任分工
加强应急救援能力,提高 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安全风险评估
风险识别:识别可能导致事 故的风险因素
典型事故案例点评
目录
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发生在某石化企业的生产安全事故案例某一天清晨,某石化企业的工人在进行生产工作时,不幸发生了一起生产安全事故。
事故导致多人受伤,另有一人不幸遇难。
调查后发现,此次事故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企业在生产安全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
首先,该企业的生产安全管理体系并不健全。
企业虽然有相应的安全生产制度和规章制度,但是缺乏执行和监督的力度。
事故发生之前,工人们并没有接受到充分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对于危险品的储存、运输和使用等方面并不了解,缺乏应对突发状况的应变能力。
其次,企业的设备设施存在安全隐患。
事故发生时,工人们正在操作一台老旧的设备,这台设备本身存在着故障和安全隐患。
而企业却没有及时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更新,忽视了设备设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再次,企业的管理人员对生产安全的重视程度不够高。
在事故发生之前,企业的管理人员并没有进行充分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也没有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
对于工人们的安全意识也没有进行有效的宣传和培养,缺乏统一的安全意识。
此外,企业还存在一定的人员分散现象。
在事故发生时,没有明确的负责人和指挥系统,导致事故后的救援和处理工作混乱不堪。
为了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该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安全文化建设。
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意识教育,促使员工养成安全第一的工作习惯,培养员工的安全责任心和应急反应能力。
二是完善安全管理体系。
企业需要建立详细的安全制度和规章制度,并制定具体可行的安全管理措施,加强对设备设施的维护和更新,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三是强化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
管理人员应当重视生产安全,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指导,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可控性。
四是加强安全监督和检查。
企业应建立和完善安全监察机构,对生产过程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问题。
通过对这起生产安全事故进行案例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多种原因同时存在的,企业需要从制度、设备、管理和人员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改进。
严重事故实例分析报告

严重事故实例分析报告一、引言过去几十年来,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速推进,各行各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然而,新技术和新领域的不断涌现,也伴随着一系列严重事故的发生。
本文将对近年来的两起严重事故进行分析,并总结出其中的教训和经验,为今后的工业安全和事故防范提供参考。
二、案例一:某化工企业泄漏事故1. 事故背景2018年某化工企业发生了一次严重事故,导致多人伤亡和环境受到严重污染。
初步调查表明,事故起因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泄漏问题。
2. 事故原因分析由于化学品本身的特殊性,该企业在设备设计和使用上存在一定的隐患。
调查发现,事故发生前期,设备使用方面存在以下问题:(1)监测不及时:企业在设备运行时未能及时监测设备状态和泄漏情况,导致泄漏问题逐渐累积。
(2)维护不到位:企业对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存在疏漏,导致设备性能下降,从而增加了泄漏的风险。
(3)员工意识不够:企业未能将安全意识和培训融入员工的日常工作中,导致员工对化学品泄漏的风险认识不足。
3. 事故教训和经验(1)强化设备监测: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设备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的异常情况,避免事故因未能及时干预而不断恶化。
(2)加强维护保养:企业应制定科学的设备维护保养计划,确保设备性能稳定,减少泄漏的风险。
(3)培训和意识提升:企业应加强员工安全培训,提升员工对化学品泄漏风险的认知水平,养成正确的工作习惯。
三、案例二:某建筑工地坍塌事故1. 事故背景2019年某建筑工地发生了一起严重坍塌事故,造成多人死伤。
初步调查显示,事故由于施工方在工程管理和安全规范方面存在缺陷而发生。
2. 事故原因分析该建筑工地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设计不合理:工地现场的土地基础承载能力未得到准确估算,导致施工中没有采取足够的加固措施。
(2)施工过程控制不严:施工方没有按照设计要求和安全规范进行操作,加之现场监督不到位,导致基础施工质量不达标。
(3)安全培训不足:工地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必要的安全培训,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重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定期评估与修订制度
定期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评估,根据 实际情况进行修订,以适应企业发展 和外部环境的变化。
安全教育培训建议
开展安全教育培训
01
定期组织员工参加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水平。
培训内容与实际结合
02
培训内容应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注重实际操作和应急处
理能力的提。
培训考核与反馈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为安全生产提供法律保障。
安全生产监管
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力度,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安全生产投入
加大安全生产投入,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 生。
THANK YOU
感谢聆听
现场救援
组织专业救援队伍,迅速 到达事故现场,开展人员 搜救、医疗救治、灭火、 排爆等现场救援工作。
紧急疏散
根据事故情况,及时组织 周边群众疏散,确保人员 安全。
调查处理过程
01
02
03
04
成立事故调查组
由相关部门组成事故调查组, 对事故进行全面调查。
现场勘查
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查,收集相 关证据,了解事故发生的经过 和原因。
重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31
目
CONTENCT
录
• 事故概述 • 事故原因分析 • 事故后果及影响 • 事故处理及责任追究 • 事故预防与安全建议 • 案例总结与启示
01
事故概述
事故发生时间
02
01
03
2019年11月28日凌晨 2020年8月20日下午 2021年5月1日上午
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金川集团典型事故学习材料2016年—2017年5月金川集团股份有限

金川集团典型事故学习材料2016年—2017年5月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全运行管控中心二○一七年五月一、铜冶炼厂“1.6”郑某窒息事故1、事故经过2016年1月6日11:30左右,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铜冶炼厂焙烧车间职工张某、郑某进行转炉白烟灰布袋收尘仓检查作业时,郑某进入到未进行通风置换、检测的收尘仓捡取人孔盖密封垫,发生缺氧窒息事故。
2、事故原因⑴直接原因①焙烧车间转炉收尘仓在2015年12月30日加装的观察孔无格网防护,为检查作业留下安全隐患,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一个物态方面的直接原因。
②蓬灰检查作业捡取密封垫过程关闭收尘仓引风机,致使收尘仓内氧气浓度降低,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另一物态方面的直接原因。
③进入收尘仓有限空间内捡取胶皮垫时,违反有限空间管理规定,没有实施检测达标;没有按照有限空间保命条款要求穿戴与作业环境相匹配的劳动防护用品,冒险进入收尘仓,是导致事故发生的行为方面的两个直接原因。
⑵间接原因:①设备设施管理粗放,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一是叶某在提出对收尘仓加装条栅和人孔改造思路后,以口头方式向主管主任请示汇报并经同意后,按照惯例直接进入实施阶段,委托检修分公司并口头交代施工内容。
设备设施改造过程控制粗放,无改造方案、可行性分析和施工图纸即直接施工,导致改造质量不过关、不可靠;二是不论是叶某在车间早调会上对收尘仓改造的汇报,还是李某在厂生产协调会上对改造后检查作业的汇报,车间领导及其他技术人员,厂职能科室均未对改造可行性提出异议,也未从专业管理的角度提出建议或配套措施,管业务管安全意识不到位,技术改造和检修管理不到位,由过去参与安全管理到直管安全的观念没有转变,致使设备设施检修、改造过程管控不到位,改造质量得不到保证。
三是改造完成后,未组织对改造结果进行验收评价,致使改造中存在的问题没有通过验收评价得到改进;未对《布袋收尘器安全操作程序、动作标准》、劳动保护用品佩戴标准进行修订变更。
2006年1—12月全国发生死亡10人以上重大、特大事故点评回放

2006年1—12月全国发生死亡10人以上重大、特大事故点评回放2006年1—12月全国发生死亡10人以上重大、特大事故点评回放2006年1—12月警钟篇dINGZH0NGPfAN 徐志义,聋耳(上接2007年第1期)2月10日18时3O分左右,河南省郑州煤炭工业集团马岭山煤炭有限责任公司马岭山煤矿发生特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当班56人中有41人安全升井,事故造成死亡15人.直接经济损失324万元.10丑18时3O分左右,位于登封境内的马岭山煤矿的工人正在井下打钻预测瓦斯时,诱发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根据现场勘察和初步测算,此次突出瓦斯3万多立方米, 突出煤量达200多吨.据事故调查组认定,该矿属资源整合保留矿井,事故发生前没有取得煤炭生产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2006年l2月底,国家损失4293万元时事故责任人员的处理u名事故直接责任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其中:1.齐立民,东风煤矿煤质科皮带队队长:2.徐群,东风煤矿煤质科科长:3.甑镊阎,东风煤矿通风区区长:4.刘艳丰,东风煤矿安检科N-E:5.姜恒本,东风煤矿总工程师:6.马金光东风煤矿矿长:7.史延明.七台河分公司安监局驻茱风煤矿安监站站长:8.杨俊生.七台河分公司安监局调度室主任.给予其他19名责任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其中:1,赵玉林.七台河分公司总工程师.对事故的发生负有重要领导责任, 煤监局对郑煤集团2?10"特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调查处理意见进行批复.11名相关责任人受到处理.其中, 马岭山煤矿矿长苏仁禄.吊销矿长资格证和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资格证,给予行政撤职的处分,建议给予开除党籍的处分,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5年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副矿长粱安民,李文立,汤桦,吊销矿长资格证和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证,分别给予行政降级,行政撤职的处分.建议给予党内严重警告, 留党察看2年或开除党籍等处分:矿总工程师魏永前,给予行政警告处分.依法绐予行政记大过,党内警告处分.2.王洪木.七台河分公司副总经理.对事故的发生负有重要领导责任, 给予行政记过处分:3.侯仁,龙煤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对事故的发生负有重要领导责住.给予行政记大过处分;4.李忠勤龙煤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已因涉嫌其他经济问题立案调查,待结案时并案处理:5.媲钟凯.黑龙江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对事故的发生负有重要领导责任.给予行政记过处分.6.陈重,黑龙江煤矿安全监察局佳台监案分局局长.对事故的发生负有重要领导责任.结予行政记过处分:7.刘海生,黑龙江省副省长,省政府党组成员对事故的发生负有领导责任,给予行政记过处分对马岭山煤矿处以1500万元罚款. 2月l1日22时10分左右,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河口县.红河州屏边县新现乡底咪村委会三社的吴正红驾驶一辆蓝箭牌130型农用货车c载客34人),沿326国道开往河口县新街方向,距离新街约7公里处,行至河口县莲花滩乡境内[KI445+300米处)时,因天黑下雨路滑,旦公路弯道多而急.汽车驶出了弯道路面,翻到路边100米深的陡坡下的沟内发生特大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死亡l9人,重伤2人.轻伤l3人.2月12B至l5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几天来温差变化大,在低气压责成罴龙江省人民政府向国务院作出深刻检查.河南洛阳撕安寺淘攥矿"l2?2 符剐t丈遗永?故2005年12月2日,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寺沟煤矿发生特别重大透水事故,35人死亡,7人下落不明,直接经济损失973万元.对事故责任人员的处理'l2名事故直接责任人移交司法机关处理给予其他13名责任人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时事故矿井的处理新安县寺沟煤矿所获非法所得 l128.9万元被没收.并处非法所得5倍的罚款5644.6万元,合计6773.5万元. 该矿已被新安县人民政府依法关闭.(未完待续) 的控制下,导致一些烟道短小的烟囱排烟不畅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特大事故,来自牡丹江市第一医院,第二医院,120急救中心的统计数字表明:牡丹江市有百余人一氧化碳中毒,这些患者都是因自行采暖排烟不畅而中毒的, 常常是两三口人同时中毒.已造成死亡10余人,包括一名孕妇(已怀有8个月的身孕).据悉,该市气象台祝台长介绍,一氧化碳中毒具有季节性,群发性的特点,北方主要集中在10月下旬至次年4月中旬采暖期间.虽然牡丹江市每年都有一氧化碳中毒事故发生,但像今年这样的群发现象是比较罕见的. 2月13日下午至16日16时.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所辖的延吉, 龙井,图门,和龙,汪清,安图等6个市 (县)部分居住在平房,火炕楼自行用煤取暖的居民发生散发性特大一氧化碳中毒事故,据吉林省卫生厅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政府的报告,截止2月 17日10时,延边州政府所在地延吉市的大面积居民一氧化碳中毒死亡总人数增至16人(这些中毒人员都居住在平房中.其中,12人在家中死亡,3 人在送往医院的途中死亡,1人经抢救无效死亡.),其中女性4名,年纪最小的刚到一岁.2月16日23时28分,在福建省平潭岛正南面5公里的东甲岛附近海域,一艘巴拿马籍冷藏船(有37名船员,均为中国人)触礁沉没发生特别重大海难事故,造成船上37人全部落海失踪.据悉,这艘货船16日晚满载着海产品从平潭驶往印尼,由于风浪太大触礁沉没.至2月19日,经救助,生还2人,死亡7人,失踪28人. 2月20日17时50分.贵州省思南县东华镇境内536县道,一辆贵州大客车(核载49人,实载49人)行至该镇附近时,因司机违章超车,驶离路面翻下右侧29米深的斜坡发生特大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死亡10人,重伤 2人,轻伤34人.2月21日,湖北省荆州市一艘货船,在河北省曹妃甸附近海域进行挖沙作业后驶往天津港途中失踪发生特大海难事故,造成船员下落不明10人. 2月23日18时50分,山东省枣庄矿业集团联创实业公司(原陶庄煤矿)一采煤面发生煤层爆燃特大事故, 造成死亡18人,轻伤9人.该矿五证齐全.事故调查组经初步调查,认为是一起责任事故.调查组认定,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施工人员违章放炮. 2月24日6时30分许,贵州省贵阳市境内公路上,四川省泸州市运业公司的一辆车牌号为川E一15729 号双层卧铺大客车(核载50人,实载 51人),从广东方向返回四川,经过贵州省贵阳市境内行驶到贵阳东出口公路12公里处,大客车失控撞断64米金属护栏后冲出路基.翻坠入斜高31.2米的山坡下小河中发生特大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死亡23人,重伤6人,受伤 22人.从贵州省交警部门获悉,"2?24"事故原因已初步查明,系行驶过程中驾驶员起身取物导致车辆偏离前进方向而肇事.警方经过调查,初步分析判断车辆行驶至肇事地点时,驾驶员左手握方向盘,起身伸出右手到前挡内玻璃处取物时,车辆向右偏离,撞坏波形防护栏冲出公路沿斜坡翻滚,酿成惨剧.2月25日17时5分,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大园煤矿(该矿证照齐全, 2月14日通过县煤炭局的节后复产验收,被批准恢复生产.)3352运输机巷,2名防突人员在实施防突措施切槽时发生特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事故发生时,有24人在井下作业,经抢救生还6人,事故造成死亡18人.这一事故发生在交接班时段,如果严格按程序操作,根本不可能发生这样令人揪心的事故.按规定应该在上一个班的人都走出矿井后.再实施防突措施.该矿职工刘丁华认为安监人员存在失职行为.他说,事故前一天夜班, 他在作业时就感觉到了瓦斯涌出量非常大,随后要安监员来检测,结果瓦斯浓度达到8%.他同时透露,近段时间该矿没有搞瓦斯深孔排放.在场的地方行业监管部门有关负责人说,事故的发生与扩大,与现场管理混乱有着直接关系.据11月28日<中国安全生产报》报道,湖南省安监局,湖南煤监局最近向社会公布处理结果.经调查,这起特大事故是责任事故.该矿矿长因对事故的发生负有主要责任.被吊销矿长资格证和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资格证,撤销矿长职务,建议给予开除党籍处分,并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而且明确此人"自刑法执行完毕之日起,5年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3月1日12时30分.四川省遂宁市开元运业集团四分公司(射洪)的一辆牌号为"川J一31882"的科威达大客车(核载39人,实载42人,包括3 名免票小孩)由四川射洪县城汽车总站出发,经遂宁,内江,泸州开往深圳龙岗,行驶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 梧(州)高速公路六景镇甘棠河大桥横县方向100米处时,驾驶员发现前置发动机处冒出黑烟,便停下车打开引擎盖,不料高热的发动机接触空气后突然引发明火,并向车厢中部蔓延发生汽车火灾特大交通事故.车内乘客顿时惊呼着乱成一片,纷纷逃向后车厢,由于混乱,车门的控制系统受损, 导致无法打开.两名司机从前窗跳下车后,'立即拿救生锤和石头砸玻璃营救乘客.此时,车厢内尽是熊熊烈火和滚滚浓烟,受困车内的乘客们无法从车门逃出便砸烂玻璃窗逃生.在警方和司机的共同努力下,17名乘客成功脱险,事故造成死亡16人,烧重伤2 人,轻伤6人.这起特大事故在广西引起了强烈反响.第一,这辆大客车上没有安全门的手动开关,在车上电动门失灵后,逃生门被封得很死.车上电路系统被烧坏后安全门无法开启.第二, 经现场勘察,发现车上没有安全锤.事故发生后,乘客没有找到"救命锤"来砸碎厚度和硬度都较大的车窗,很多人用拳头砸,用脚踢,但无济于事.而浓烟在密闭的车厢内迅速蔓延开来, 人在这种环境中,很短时间就会窒息. 16名死者中,就有很多是因为窒息后无法逃出车外而死亡的.(未完待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1”重大死亡事故案例分析
一、事故经过:
公司技术发展部9月28日发出节日期间检修工作通知,其中一项任务就是要求污水处理站宋某和周某,再配一名小工于10月1日至l0月3日进行清水池清理,并明确宋某全面负责监护。
10月1日上午宋某等三人完成清理汽浮池后,下午l时左右就开始清理清水池。
其中一名外来临时杂工徐某头戴防毒面具(滤毒罐)下池清理。
约在下午l时45分,周某发现徐某没有上来,预感情况不好,当即喊叫“救命”。
这时二名租用该集团公司厂房的个体业主施某、邵某闻声赶到现场。
周某即下池营救,施某与邵某在洞口接应,在此同时,污水处理站站长宋某赶到,听说周某下池后也没有上来,随即下池营救,并嘱咐施某与邵某在洞口接应。
宋某下洞后,邵某跟随下洞,站在下洞的梯子上,上身在洞外,下身在洞口内,当宋某挟起周某约离池底50公分高处,叫上面的人接应时,因洞口直径小(0.6m×0.6m),邵某身体较胖,一时下不去,接不到,随即宋某也倒下,邵某闻到一股臭鸡蛋味,意识到可能有毒气。
在洞口边的施某拉邵某一把说:“宋刚下去,又倒下,不好!快起来”邵某当即起来,随后报警“110”。
刚赶到现场的公司保卫科长沈某见状后即报警“119”,请求营救,并吩咐带氧气呼吸器。
4—5分钟后,消防人员赶到,救出三名中毒人员,急送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抢救。
结果,抢救无效,于当天下午2时50
分三人全部死亡。
二、事故原因
1、直接原因:在清水池内积聚大量超标的硫化氢气体而又未作排放处理的情况下,清理工未采取用切实有效的防护用具,贸然进入池内作业,引起硫化氢气体中毒,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间接原因:一是清洗清水池的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对池内散发出来的有害气体危害的严重性认识不足,违反公司制订的清洗清水池的作业计划和操作规程,在未经多次冲水排污,没有确认有无有害气体的情况下,人员就下池清洗,结果造成中毒。
二是职工缺乏救护知识。
当第一个人下池后发生异常时,第二个人未采取有效个体防护措施贸然下池救人。
更为突出的是,当两人已倒在池内,并已闻到强烈的臭鸡蛋味时,作为从事多年清理工作的污水处理站站长,竟然也未采取有效个体防护措施,跟着盲目下池救人,使事态进一步扩大,造成三人死亡。
三是公司和设备维修工程部领导对清水池中散发出来气体的性质认识不足,不知其危害的严重性,同时对职工节日加班可能会出现违章作业,贪省求快的情况估计不足,更没有意识到违章清池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放松了教育和现场监督。
四是出事故当天,气温较高(31℃),加速池内硫化氢挥发,加之池子结构不合理(长8.3米,宽2.2米,深2米,且封闭型,上面只留有0.6m×0.6m的洞口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