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时间表【网传】
小学校中小学高级教师职称评定方案

教师职称评聘方案(校正谈论稿)职称评聘工作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路子。
经过职称评聘工作,激励和引导教师规范、有序、自主、专业发展,为学生健康发展,为学校连续发展供应人才基础和保障。
为了成立我校的专业技术职称的评聘工作,在全体教师中形成“公开、公正、公正”的竞争场面,依照省、市、县人事局及教育主管部门的相关精神,现结合我校本质情况,特拟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贯彻国家省市里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领精神,落实“内涵发展,人才强教”发展策略,依照省市里相关教师职称评聘工作要求,加强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规范教师职务评聘工作,成立师德崇敬,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团结协作,支持共赢,积极向上的教师发展团队,满足和引导社会对优秀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需求,促进学校办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二、工作思路及工作原则(一)工作思路进一步贯彻国家省市里教育发展规划纲领精神,重业绩、重贡献,以教师连续专业发展为引领,立足学校教师队伍本质,睁开教师职称评聘工作。
依照相关文件要求,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文件,结合学校本质拟定专项工作方案,严格申报条件要求和工作程序,引导教师规范、有序、自主、专业发展,促进教师队伍建设。
(二)工作原则1.业绩导向原则。
特别重视教师职业道德,重视教师专业能力,重视教育授课业绩,重视对教育授课发展贡献,特别是对本校发展所做的贡献。
2.以人为根源则。
以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健康发展为本,依照教师个性特点、工作实际和发展需求,引导教师发展。
3.专业发展原则。
以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成立为原则,提高教师专业发展认识、专业发展策略和专业发展能力,促进教师队伍建设有序睁开。
4.规范性原则。
严格依照上级文件要求和工作规范展动工作,为职称评聘工作供应规范、慎重、公正的工作氛围。
5.民主性原则。
敬爱每一位教师专业发展权益,加强民主督查,保障工作全过程一线教师参加,促进职称评聘工作公正、公开、公正睁开。
两会关于教师职称改革,2018年全国两会关于两会关于教师职称改革方案最新解读

两会关于教师职称改革,2018年全国两会关于两会关于教师职称改革方案最新解读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两会关于教师职称改革,2018年全国两会关于两会关于教师职称改革方案最新解读》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这里给大家转摘到XX。
两会关于教师职称改革,2016年全国两会关于两会关于教师职称改革方案最新解读两会关于教师职称改革最新消息:中小学或取消教师职称工资全国人大代表、人社部副部长王晓初在北京团参与分组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全国人大代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晓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针对职称评定与工资待遇等各类福利挂钩太多的问题,目前人社部正在进行职称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将分类推进各行业的职称制度改革。
以人数众多的中小学教师为例,今后评职称将大大淡化论文。
王晓初还表示,延迟退休制度必将全面推进,目前上海正在探索试点,未来的趋势将全面普及,但是否延迟退休将充分考虑到每个人的工作意愿。
职称制度职称不应过多挂钩工资待遇记者:在很多单位,职称与工资、住房等福利待遇密切相关,这使得很多人拼命追逐职称,在这方面,是否有相关改革计划?王晓初:我也了解到,社会上对职称制度有不少诟病,其中包括民办学校、民办医院、商业媒体以及许多企业人员参评职称存在障碍。
我个人感觉,这反映出现行职称制度设计有缺陷。
我们正在对职称制度改革进行顶层设计。
记者:将如何改革呢?王晓初:这里有个认识误区,以为职称考试是一种行政许可。
其实按原来的制度设计,职称评定是单位内部管理的方式,不是面向全社会的。
因此,在职称制度的定位上,我们希望把它变为一个专业技术人才的评价制度。
XX另外,正如你说的,现在跟职称评定挂钩的东西太多,包括福利待遇等。
职称本来应该是一个评价制度,要强化它的评价功能。
我们将在职称制度改革中,把它和现在的用人制度改革联系在一起。
用人制度是分类的,企业是劳动合同制度,机关是公务员制度,事业单位一直在推行聘用制度。
2018年全国两会最新消息关于中小学或取消教师职称工资改革

2018年全国两会最新消息关于中小学或取消教师职称工资改革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2018年全国两会最新消息关于中小学或取消教师职称工资改革》的范文,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重新整理了一下发到这里[http://]。
全国人大代表、人社部副部长王晓初在北京团参与分组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全国人大代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晓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针对职称评定与工资待遇等各类福利挂钩太多的问题,目前人社部正在进行职称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将分类推进各行业的职称制度改革。
以人数众多的中小学教师为例,今后评职称将大大淡化论文。
王晓初还表示,延迟退休制度必将全面推进,目前上海正在探索试点,未来的趋势将全面普及,但是否延迟退休将充分考虑到每个人的工作意愿。
职称制度职称不应过多挂钩工资待遇记者:在很多单位,职称与工资、住房等福利待遇密切相关,这使得很多人拼命追逐职称,在这方面,是否有相关改革计划?王晓初:我也了解到,社会上对职称制度有不少诟病,其中包括民办学校、民办医院、商业媒体以及许多企业人员参评职称存在障碍。
我个人感觉,这反映出现行职称制度设计有缺陷。
我们正在对职称制度改革进行顶层设计。
记者:将如何改革呢?王晓初:这里有个认识误区,以为职称考试是一种行政许可。
其实按原来的制度设计,职称评定是单位内部管理的方式,不是面向全社会的。
因此,在职称制度的定位上,我们希望把它变为一个专业技术人才的评价制度。
另外,正如你说的,现在跟职称评定挂钩的东西太多,包括福利待遇等。
职称本来应该是一个评价制度,要强化它的评价功能。
我们将在职称制度改革中,把它和现在的用人制度改革联系在一起。
用人制度是分类的,企业是劳动合同制度,个人简历机关是公务员制度,事业单位一直在推行聘用制度。
职称制度改革要跟用人制度改革结合起来推进。
记者:能具体解释一下吗?王晓初:人社部正在分类推进职称制度改革,一个重点就是在全国开展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今年要完成全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扩大试点工作,也就是说,之前的试点城市将全面扩大范围,此外同时推进其他专业系列深化职称制度改革。
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等级评定改革指导意见.doc

2018年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等级评定改革指导意见2018年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等级评定改革指导意见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指导意见在两轮试点基础上形成改革方案“《意见》的出台建立在改革试点的基础之上。
”该负责人介绍,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是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要求的重要举措,是落实义务教育法、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分类推进职称制度改革的重要探索,对于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保证《意见》的科学性、可行性,在《意见》出台前,共进行过两轮试点工作。
据了解,2009年1月,经国务院第32次常务会议审议同意,人社部、教育部组织山东潍坊市、吉林松原市和陕西宝鸡市开展了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2011年9月,为进一步积累经验,探索解决改革试点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国务院第170次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选择2—3个地级市,进行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扩大试点,同时,已开展试点的吉林、山东、陕西三省在全省开展改革工作。
2011年9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扩大试点指导意见的通知》,正式启动改革扩大试点工作。
改革扩大试点共涉及30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09个地级市,112198所中小学校(含幼儿园),3872394名中小学教职工。
其中,3293143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职称(职务)过渡,按照新的评价标准和评价办法新晋升正高级教师806名,高级教师39839名。
形成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意见》是一项重大的人才评价制度创新。
”该负责人表示,本次改革遵循中小学教师成长规律和职业特点,改革原中学和小学教师相互独立的职称(职务)制度体系,统一了自1986年以来一直施行的中、小学两大职称系列,首次设置了正高级职称,从制度框架、评审标准、评价机制等方面对中小学职称制度进行了整体设计。
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全面推进,中小学职称改革方案全文.doc

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2019年全面推进,中小学职称改革方案全文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全面推进,中小学职称改革方案全文更新:2018-09-12 08:16:25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全面推进,中小学职称改革方案全文人社部、教育部近日联合印发文件,在全国范围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人社部相关负责人昨天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介绍,并给出改革时间表。
到,将完成人员过渡和首次评审。
我国自2009年1月开始开展了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
按照新的评价标准和办法新晋升正高级教师806名,高级教师3.98万名。
按照时间要求,12月底前,各省改革实施方案报两部审批;,完成人员过渡和首次评审;经过两年左右的努力,实现常态化评审,新制度完全入轨今天,教育部发布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要求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内涵发展,包括推进体育考核制度改革,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建设,建立艺术教育工作评价制度等。
“要点”还指出,要完善部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支持校外教育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试点工作深入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活动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继续推进中华经典诵读活动。
做好义务教育德育、语文、历史教材编写、修订、审查工作。
贯彻实施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发布《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
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建设。
制订《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
继续支持校外教育,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试点工作。
鼓励学校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
指导家庭教育。
健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订风险管理办法推进落实高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健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和年度报告制度。
研究制订学校体育风险管理办法。
研究学校体育场地开放及与社会场地、设施的共享机制和新型安全保险制度。
推进国防教育。
研究制订深化学生军事训练改革意见,修订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
改进美育教学开足艺术课印发《关于全面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意见》,召开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会议。
扬州市教育局办公室关于做好2018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申报工作的通知

扬州市教育局办公室关于做好2018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申报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扬州市教育局办公室•【公布日期】2018.06.27•【字号】扬教办发〔2018〕103号•【施行日期】2018.06.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教育正文扬州市教育局办公室关于做好2018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申报工作的通知扬教办发〔2018〕103号各县(市、区)教育局,开发区城乡管理局,市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社会事业局,市生态科技新城社会事业局,市直各学校:为进一步加强我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强化教师的质量和效益意识,完善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职称评价机制,充分发挥职称评审对教师队伍建设的作用,根据《省职称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江苏省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的通知》(苏职称〔2013〕4号)、《省职称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江苏省幼儿园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的通知》(苏职称〔2013〕5号)、《全省乡村教师职称评审政策若干意见》(苏人社发〔2016〕202号)文件精神,结合《省政府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促进优质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苏政发〔2017〕1号)和《市政府关于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促进优质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扬府发〔2017〕75号)要求,现就今年职称申报工作通知如下:一、严格坚持申报条件各地各校要以建设高品质教育、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为目标,紧紧围绕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对人才工作的要求,打破论资排辈,鼓励脱颖而出,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增强教师的工作成就感,引导和激励教师为人师表、钻研教学、立足课堂、提高效益,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实绩意识和质量效益意识。
各高中学校要积极落实市政府高品质教育建设年动员大会精神,对全市“高中教育先进个人”以及“全市高中教育先进集体”中先进备课组的备课主任、先进班级教师团队的班主任等教育教学实绩特别突出的高中教师在职称晋升时实行计划单列。
珠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做好2018年度我市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

珠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做好2018年度我市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珠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布日期】2018.07.09•【字号】•【施行日期】2018.07.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人力资源其他规定正文关于做好2018年度我市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横琴新区党群工作部,香洲区委组织部,各区(经济功能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直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粤办发〔2017〕52号),今年我省职称评审在申报材料、资历条件、受理程序、评审组织、评委会管理和资格证书等方面进行了改革。
为做好我市年度职称评审工作,根据《关于做好2018年度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粤人社发〔2018〕86号),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申报评审时间(一)申报时间。
我市职称申报点受理申报材料时间为8月6日至9月14日,详见附件1。
(二)评审时间。
1.我市各评委会(附件2)于10月份开展评审工作,12月31日前完成;2.需上报或委托省属评委会评审,不在我市评委会评审范围的,以省属评委会办公室的评审工作通知为准。
二、申报评审条件(一)各专业职称评审条件。
按照国家和省现行的职称政策规定和专业技术资格条件执行。
(二)学历资历条件。
实行职称制度改革,颁布了新的学历资历条件的系列专业,按新的规定执行。
其他系列专业执行《关于深化我省职称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粤人发〔2003〕178号)、《关于调整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中若干政策规定的通知》(粤人发〔2005〕177号)、《关于明确当前专业技术资格申报评审若干问题的通知》(粤人发〔2007〕197号)。
在职称评审工作中,技工院校中级技工班毕业生与中专学历人员同等对待,高级工班毕业生与大专学历人员同等对待,预备技师(技师)班毕业生与本科学历人员同等对待。
(三)职称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条件。
不作统一要求,成绩仅作为参考条件。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8年度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8年度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办公厅•【公布日期】2018.07.12•【文号】人社厅发〔2018〕93号•【施行日期】2018.07.1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师队伍建设正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8年度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人社厅发〔2018〕9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教育厅(教委、教育局):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部署,根据“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精神和“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有关要求,结合各地实际情况,现就做好2018年度全国中小学(含幼儿园,下同)教师职称评审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做好职称评审是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离不开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做好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工作,是分类推进职称制度改革的重要任务,是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
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认识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工作的重要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规律,组织实施好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工作,培养选拔高素质教师队伍,增强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成就感和获得感,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
二、突出分类评价,完善评价标准。
以职业属性和岗位要求为基础,区分不同学科特点,充分考虑音体美等学科教师教育教学实际,完善充分体现中小学教师岗位特点的评价标准。
对中小学、幼儿园和特殊教育教师等实行分类评价,把师德放在教师评价的首位,坚持重师德、重能力、重业绩、重贡献,突出教育教学实绩,引导教师潜心育人。
进一步畅通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称评聘渠道,适当提高中小学、幼儿园高级教师岗位比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时间表【网传】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2018年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时间表【网传】》的详细文章,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9月7日在制度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上获悉,会议明确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时间表,xx年12月底前,各省改革实施方案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___审批,xx年完成人员过渡和首次评审,经过2年左右的努力,实现常态化评审,新制度完全入轨。
“设置正高级职称,改变过分强调论文、学历倾向,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评价机制,职称评审与聘用相结合。
”8月26日的
___常务会议决定,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为基础教育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人社部、 ___近日印发的《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围绕健全制度体系、拓展职业发展通道、完善评价标准、创新评价机制、形成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以社会和业内认可为核心、覆盖各类中小学教师的评价机制,建立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相衔接的职称制度。
在中小学教师中增设正高级职称,是改革的一大亮点和突破,也是一项大的政策调整。
人社部副部长张义珍表示,各地要按照培养和造就教育家的政策导向评价好正高级教师,坚持高标准、少而精,严格控制数量,确保质量,树立中小学教师发展标杆和楷模,发挥“传、帮、带”作用,带动形成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小学教师队伍。
据了解,xx年1月,经 ___常务会议审议同意,山东省潍坊市、吉林省松原市和陕西省宝鸡市开展了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
xx年9月,为进一步积累经验,探索解决改革试点中遇到的突出问题, ___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选择2-3个地级市,开展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扩大试点工作。
据悉,扩大试点过程中,329.3万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职称(职务)过渡,按照新的评价标准和办法新晋升正高级教师806名,高级教师3.98万名。
工资涨幅计算方法:(岗位工资+薪级工资)*10%-年度考核奖金(第十三个月工资)=本次调资的涨幅
注:薪级工资的查询方法是查薪级工资套改表任职年限档下的与工龄的交叉点得到多少级,再回查“二、薪级工资”中该级的标准是多少元。
中学高级教师(副高职称)岗位为七级(930元) 中教一级岗位(小教高级)为十级(680元) 中教二级(小教一级)岗位为十二级(590元) 中教三级(小教二级、员级)岗位为十三级(550元)
注:共65级,61-65级工资标准略。
各专业技术岗位的起点薪级工资为一级岗位34级二至四级岗位25级五至七级岗位16级八至十级岗位9级十一至十二级岗位6级十三级岗位1级
这部分所聘职称岗位工资,教师属于专业技术人员一般分为员级(小二、中三或未定级)、助理级(小一、中二、助教)、中级(小高、中一、讲师)、副高级(中高、副教授)、高级(教授)等,根据职称可以从套改表岗位工资栏目中直接查出。
这部分工资中差别最大的,与教龄、大专以上的学龄时间、职称任职时间有关,也是查对的,
1、计算:
任职时间:xx-?(职称聘任时间)+1注:这里职称聘任时间一般为最高聘任时间”
套改年限:xx-参加工作年份+1[+大专以上的学龄(在校)时间-间断工龄]
2、根据以上计算得出结果,在职称任职年限时间段与套改年限横竖交叉点找出相应的数字,即为薪级工资档次,从表中找到该档工资额就是薪级工资。
上面两项为国家标准,是基本工资,也是这次工改变化部分。
附:1)、工资套改标准对照表
2)、薪级工资查询表
本次工改基本工资为:(岗位工资+薪级工资)×(100%+10%)
其中10%是针对教师等专业技术人员的,(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基础上,再增加总数的10%)
用工改后的基本工资-工资前两项(职务工资、津贴)之和,所得差额即为此次调整后增加的工资。
省标、地方岗位补贴、一个月基本工资额(年终一次性奖金取消)等全放在这。
艰苦地区和特殊津贴,江苏省没有。
正处级干部根据《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按五级即1045元标准,主任科员按《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正科级干部标准,即七级720元,副主任科员按八级640元;高级工按《事业单位工人基本工资标准表》定技术三级即615元。
中小学教师以外的事业单位人员不享受提高10%待遇。
5、本次工改退休、退职界限
指xx年7月1日以前退休、退职的人员。
6、正常调整工资
从xx年7月1日起,年度考核结果为合格以上等次的工作人员,每年增加1级薪级工资,在下一年一月兑现。
以后,将废除提前晋升工资,取消第13月工资年终奖励。
7、原单位发放的津贴、补贴保留,但要保证资金合法,用途正当。
中小学教师总工资= 岗位工资 + 薪级工资 + (岗位工资+薪级工资)×10% + 地方补贴;
任现职时间------指聘任你现在所任职称时的年份;
任前职时间------指聘任你前一级职称时的年份,例如:现在你是中学一级教师,
“任前职时间”就是指你开始任中学二级教师时的年份;
间断工龄--------按照工龄政策应予以扣减的年限;
任现职间断年限----任现职期间年度考核不称职的年限;
地方补贴--------由于各地的地方补贴不同,所以这一项由你所在的省、市确定。
《2018年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时间表【网传】》是篇好,涉及到教师、工资、职称,中小学,岗位、改革,高级,标准等方面,。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