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二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 总分:120分)题号一二三总分合分人复分人得分一、读·书(12分)1.书法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请欣赏下面的书法作品,从作品中找出两个成语,用楷体把它正确、美观和规范地写在田字格内。
(2分)2.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0分)(1)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2)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4)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使至塞上》王维)(5)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蒹葭》)(6)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7)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水调歌头》)(8)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心亭看雪》张岱)(9)《行路难》(其一)中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的句子是: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二、读·思(38分)(一)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B)(2分)A.旁骛(wù) 惊骇(hài) 游弋(yè) 强聒不舍(guō)B.亵渎(xiè) 赃物(zāng)广袤(mào) 孜孜不倦(zī)C.骈进(bìn) 汲取(jí) 彷徨(huáng) 根深蒂固(dì)D.瞥见(piē)宽宥(yòu) 儒养(rǔ)相得益彰(zhāng)(解析:A项“弋”应读作“yì”;C项“骈”应读作“pián”;D项“儒”应读作“rú”。
)4.读语段,找出表述有误的一项(C)(2分)相信神圣的人有所敬畏。
在他的心目中,总有一些东西属于做人的根本,是亵渎不得的。
他不是害怕受到惩罚,而是不肯丧失基本的人格。
九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综合素质测评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1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A. 襁.褓/铿锵.妖娆./百折不挠.骇.人听闻/言简意赅.B.隔阂./弹劾.泥淖./阔绰.竭.泽而渔/桀.骜不驯C.啜.泣/辍.学麻痹./裨.益卷帙.浩繁/鳞次栉.比D.木讷./呐.喊荟萃./纯粹.浑身解.数/不屑.置辩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在苍黄的天底下,远近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丝活气。
②储存在这里的煤油太少了,他们精打细算地使用这燃料。
③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是一座一个样,绝不④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要保留一种怀疑求真的态度。
A.躺必须雷同不论/都B.躺必需相同即使/也C.横必须雷同不论/都D.横必需相同因为/所以3、四川汶川用爱心捐款重建的一所学校今天正式开学。
学校门口悬挂着一条横幅。
请你根据上句续写下句,续写的句子要包含“希望”一词,并与上句构成对偶句。
(2分)地震摧毁了美丽的校园,_4名句填空。
((1) (2)小题必做,(3) (4)小题选做一个)(5分)1、马上相逢无纸笔,。
(岑参《逢入京使》)2、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翼《论诗》)3、辛弃疾《西江月》中的“,清风半夜鸣蝉”描绘了一幅清新怡人的乡村夏夜图。
4、《观书有感》一诗中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的诗句是,。
第二部分综合性学习(9分)5、雨是一种最普遍的自然现象。
春雨细,柳丝长,夏日暴雨晒高阳,秋雨缠绵冬雨凉。
可以说,雨带给人的不仅是清凉,它滋润着万物,给自然万物带来生机,但是,雨也给人类带来灾难。
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雨的风韵雅致、奔涌气势……活动一:听雨2雨啊,大自然一个跳跃的音符。
不同的季节,雨给我们的感受都不一样,给人的心情也颇有不同。
请根据自己在生活中对雨的所见所闻,找出一些描写对于各个季节的雨的声音词语。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解析)一、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共29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绸.缎(chǒu) 亵渎.(dú) 濡.养(rú) 扭.捏作态(niǔ)B.轻觑.(qù) 恍.若(huǎng) 羡.慕(xiàn) 心无旁骛.(wù)C.汲.取(jí) 坍.塌(tān) 瞥.见(pī) 抽丝剥.茧(bō)D.困厄.(è) 麾.下(huī) 广袤.(mào) 眼花嘹.乱(niáo)【答案】B【解析】A项中“绸”应读chóu;C项中“瞥”应读piē;D项中“眼花嘹乱”应为“眼花缭(liáo)乱”。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旁鹜赃物富丽堂皇契而不舍B.亵渎灰烬根深蒂固不言而喻C.忘想赞誉金戈铁马不可明状D.惊骇赦免形消骨立不知所错【答案】B【解析】A.“鹜”应写作“骛”,“契”应写作“锲”;C.“忘”应写作“妄”,“明”应写作“名”;D.“消”应写作“销”,“错”应写作“措”。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在饱受战火的摧残之下,叙利亚这个文明古国的许多文化古迹荡然无存....。
B.经过多年的努力,他们终于攻克了难关,那种喜悦是不言而喻....的。
C.人应该学会担责,你这样鸠占鹊巢....,不是帮他,而是害他。
D.虽然人们早就听腻了这套说教,但是他仍然强聒不舍....。
【解析】C【解析】鸠占鹊巢:比喻强占别人的房屋、土地、产业等。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节日的步行街,张灯结彩,人山人海,处处洋溢着欢乐的笑脸。
B.全校师生没有一个不否认“阳光体育”活动使整个校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C.2018年5月,湖南省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如期举行,开幕式彰显了体育新理念,获得了群众的好评如潮。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佝偻.(lóu) 禅.师(chán) 给.予(ɡěi) 宽宥.(yòu)B.惊骇.(hè) 珐.琅(fà) 赘.余(zhuì) 广袤.(mào)C.瞥.见(piē) 麾.下(huī) 汲.取(jí) 襟.怀(jīn)D.骈.进(pián) 箱箧.(xiá) 茶几.(jī) 轻觑.(qù)2.下列词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3分)A.坍塌驰聘渊博随心所欲B.典范晨曦妄想言行相顾C.劫掠推敲游戈心无旁鹜D.精微困厄要诀不可明壮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在饱受战火的摧残之下,叙利亚这个文明古国的许多文化古迹荡然无存....。
B.经过多年的努力,他们终于攻克了难关,那种喜悦是不言而喻....的。
C.人应该学会担责,你这样鸠占鹊巢....,不是帮他,而是害他。
D.虽然人们早就听腻了这套说教,但是他仍然强聒不舍....。
4.下列文学常识搭配不当的一项是()(3分)A.《敬业与乐业》——梁启超——当代思想家、政治家——《饮冰室合集》B.《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雨果——法国作家——《雨果文集》C.《论教养》——利哈乔夫——苏联学者——《世界文学》D.《精神的三间小屋》——毕淑敏——当代作家——《毕淑敏散文》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汪国真的诗作曾点燃了一代人的青春梦想,他猝然长逝,怎不让人扼腕叹息?B.通过我市举办的“名师好课”系列送教活动,促进了全市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C.“川剧进校园”的成效并不显著,原因是对地方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的。
D.实施“校园足球计划”,旨在普及足球运动,进一步培养少年足球运动水平。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7题28分)1、下列词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2分)A、狡黠(jié)强聒(ɡuō)不舍黎民百姓(lí)媚上欺下(mèi)B、参(cān)差恪(kè)尽职守恼羞成怒(n ǎo)气吞斗牛(du)C、栖(qī)息重蹈覆辙(chè)弥留之际(mí)孤军奋战(ɡū)D、造诣(yì)矫(jiǎo)揉造作刻骨铭mínɡ心涕泗(sì)横流2、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断章取义: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与原意不符。
B、枘凿:比喻两不相容。
C、亵渎:轻视,瞧不起自己。
D、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3、下列文学常识中,有误的一项是()(2分)A、《敬业与乐业》一文,梁启超阐述了人生与事业的关系。
B、雨果的演讲,是对人类先贤伏尔泰关于思想与人格力量的礼赞。
C、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通过书信形式,阐述了自己的主张,反对女儿早恋。
D、通过书信形式,傅雷劝慰、激励儿子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高峰。
4、从下边的句子中找出两个错别字并改正。
(2分)这是睿智的微笑。
这微笑,我在说一遍,就是伏尔泰。
这微笑有时变成放声大笑,但是蕴函有哲理的忧伤。
(1)______改为______ (2)______改为______[来源:Zxxk、Com]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分)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jīng xīn dng p,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chóng dǎo fù zhé。
《傅雷家书两则》6、对《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检测(附答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8分)1.(3分)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襟怀(jīn)宽宥(yòu)自惭形秽(suì)B .云霓(ní)憎恶(zēng)金戈铁马(gē)C .几案(jī)坍塌(D ān)悄无声息(qiǎo)D .广袤(mào)挟持(jiá)抽丝剥茧(B ō)2.(3分)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嘟囔弛骋形销骨立李代桃僵B .惊骇腐蚀鸠占雀巢俯拾即是C .污浊销毁不知所措喜怒哀乐D .濡养矗立悲欢离合月冷风轻3.(3分)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中国考察队员首次对南极海冰进行了跟踪________,获得了海冰变化的第一手资料。
②中国政府一贯致力于________世界和平与稳定,主张通过政治手段解决国际争端。
③春光之下,微风吹拂,两岸的杨柳更________出迷人的风姿。
A .监测维护显现B .检测维护显见C .检测维持显现D .监测维持显见4.(3分)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每个人都可以活出自己独一无二的风采,成为他人眼中的与众不同。
B .他的钱早就已经花光了,钱包里荡然无存。
C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永远值得我们缅怀。
D .置身于广州花市,各种各样的鲜花顿时让我眼花缭乱。
5.(3分)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为纪念抗曰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从现在起到年底,国家大剧院宣布将承办31场精心策划的演出。
B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4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出现自去年12月以来的最大涨幅,但仍低于相关机构的预测。
C .这部小说中的“边缘人”是一个玩世不恭、富有破坏性却真实坦白的群体,人们面对这类形象时会引起深深的思索。
D .为进一步保障百姓餐桌安全,国家对施行已超过5年的《食品安全法》作了修订,因加大了惩处力度而被冠以“史上最严”的称号。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9年级上册第2单元·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18分)1.(本题3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禅师(chán)旁骛(wù)亵渎(zhì)相得益彰(zhāng)B.鲜妍(yán)箴言(jiàn)骈进(pián)强聒不舍(guō)C.枉然(wǎng)摇曳(zhuài)困厄(è)间不容发(jiān)D.调和(hé)惊骇(hài)窗棂(líng)红妆素裹(guǒ)2.(本题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剪影繁衍月冷风青随心所欲B.制裁密诀发愤忘食金戈铁马C.恍若灰烬自惭形秽言不及义D.积攒怜悯断章取义抽丝剥蚕3.(本题3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的召开,增进了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的桥梁,令人瞩目。
B.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不仅在于它独到的艺术表现形式,更在于它深刻的思想内涵。
C.优异成绩的获得,必须经过刻苦勤奋的学习而取得,学到了什么,取决于做了什么,不是教师教了什么。
D.为改善城市生活环境,当地政府加大投入建设了多个休闲公园,成为市民娱乐的新去处。
4.(本题3分)下列知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有教养的人对别人一律谦让和礼让,无论接触的人年长还是年幼,是社会贤达还是平民百姓”一句中加点词的词性是形容词。
B.“亲情是人间真挚而美好的感情。
”这个句子中“真挚而美好”是定语。
C.“理想既是一种获得,又是一种牺牲。
”“这个女孩不是学生,而是老师。
”这两个句子都是并列复句。
D.“立在城市的飞尘里,这一列树是忧愁而快乐的。
”这个句子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5.(本题3分)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如今有些旅游城市,家家旅舍,户户商家,原住民整体迁出,虽然装点辉煌,货物山积。
语文九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亵.渎(xiè) 劫.掠(jué) 积攒.(z ǎn) 自惭形秽.(hu ì) B .恍.若(gu ǎng) 广袤.(mào) 困厄.(è) 附庸.风雅(y ōng) C .瞥.见(pi ē) 宽宥.(yòu) 麾.下(hu ī) 金戈.铁马(g ē) D .惊骇.(hài) 箴.言(zhèn) 矗.立(zhù) 鸠.占鹊巢(ji 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 .旁骛 制裁 坍塌 富丽堂皇 随心所浴B .羡慕 赃物 嘟囔 丰攻伟绩 一意孤形C .秘决 灰烬 游弋 相得益章 言不及义D .妄想 濡养 窗棂 抽丝剥茧 断章取义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B .假如一个男人跟朋友和熟人见面时彬彬有礼....,可是在家里对妻子儿女动不动就大发雷霆——那 就可以肯定他不是一个有教养的人.C .他知识广博,思维敏捷,又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因此在处理问题时常能进退维谷....,游刃有余.D .习总书记多次引经据典....谈反腐,向古人借智慧,对今人敲警钟.4.(2018.武汉)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 .大桥设计、施工、运营的全过程坚持始终最小程度破坏、最大限度保护的建设目标.B .高铁开进机场,铁路与港口无缝对接,充分发挥了武汉作为中部地区交通枢纽的作用.C .刚刚结束的武汉高校文化艺术节活动,旨在加强校际深度合作,促进校际文化交流.D .通过对商品、场景、消费者的数字化、智能化处理,人工智能技术开始在实体店中应用.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A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的领袖之一.B .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在世界上有着广泛的影响力,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C .《论教养》的作者利哈乔夫是美国作家、学者.D .毕淑敏著有《红处方》《血玲珑》《女心理师》等.6,中国古典诗词中不乏体现自强不息精神和风骨的作品.请写出能表现自强不息的诗(词)句.(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2018·江西)合性学习.(6分)班级拟开展“说教养”主题演讲活动,请参考下列材料,结合自己的认识,写一篇不超过200字的演讲稿.材料一教养是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养.有救养的人必具有良好的外在行为和美好的道德品质.要完善个人修养,首先要致力读书求学,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材料二待人要谦虚,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傅雷)良好的教养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而且可以得之于自身.(利哈乔夫)材料三周总理每次外出视察工作,离开当地时总是与身边服务人员一一握手道谢.李鸿章出使俄国,在公开场合随地吐了一口痰,外国记者大加渲染,颜面尽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45分)(一)(2018·济宁)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6分)写给女儿的一封信贾平凹浅浅是我的女儿,从小就喜欢写诗,我只觉得好玩可爱,但从不鼓励她将来当作家诗人.文坛上山高水远,风来雨去,人活得太累,并且我极不爱听“文二代”之说,这样的帽子很容易被戴上,既丑陋,又硌得脑袋疼.在二三十年里,我仅呵护她的上学、就业、结婚,指望着一切能安康平顺,岁月静美.等到她的两个孩子终于上小学了,家里没了凌乱和嚣烦,有一日她送我烟酒还有几首诗,我才知道她其实还一直写诗,只是有的写在日历上,有的写在手机上,有的能念出来还没有写下来.唉,诗这东西像种子一样,有土壤水分了就要拱土发芽,生叶抽枝的.我读了那些诗,觉得有意思,她说够不够发表水平,我说,就是够发表水平也不要发表,诗可以养人,不可以养家,安分过一般日子吧.她是听我话的,生活得简单而安静,偶尔给我手机发一首诗.我对她的诗越来越辅导不了,以我的爱好,总是回复一句好或是不好,建议她给她认识的几个诗人发去让人家看看.此后很久的时间,她不再发诗给我,或许她觉得我老打击她,或许她觉得我真的不懂诗.后来我所知道的,是一些朋友认为她写的还好,竟替她把一些诗稿投给杂志,竟受到肯定,有了许多赞许的话.人真是奇怪,受了鼓励,就像火山爆发一样,然这火山上冰雪覆盖.这一点上她有点像我.她现在已经不小了,说起来有父女的名分实际上我是我,她是她,她早不崇拜我,我也无法控制她,何况诗是她的,与我毫不相关.她的诗在各种杂志上不断地发表,偶尔我读到了,也觉得惊讶,她怎么有那么多的奇思妙想!那些句子是她这个年龄人的句子,是这个时代的句子,我是远远撵不上了,倒生出几多感叹和羡慕.我曾经给许多人写过序,给许多书画展览、书发布会捧过场,而浅浅要做公开的诗人了,又出版第一本诗集,我却因别的事外出,不能到现场祝贺,就写几句话赠送她.我要说的是,既然一棵苗子长出来了,就迎风而长,能长多高就多高,要太急于结穗儿,麦子只有半尺高结穗儿,那穗儿就成了蝇头.培养和聚积能量是最重要的,万不可张狂轻佻,投机迎合,警惕概念化、形式化;更不能早早定格,形成硬壳.作家诗人是一生的事,长跑才开始,这时候两侧人说好说坏都不必太在心,要不断向前,无限向前.最后,我还要说:做好你的人,过好你的日子,然后你才是诗人.读父亲信有感贾浅浅[注]读到这封信的时候,他正在书房同别人说话.我坐在他的旁边,说不上来是感动还是悲伤,心头就像压着一块石头似的喘不过气来,我忽然哭出了声,眼泪汩地流着,像要接满桌前放着的那块凹石.他侧着身子,看着我,声音柔软地说:“你还读哭了?!”我知道他有时还拿我当小孩一样,我也故意拽着他的袖子要把眼泪鼻涕往上抹.他嘿嘿地笑了,说是写了整整一个早上.在家里,我是最跟他没大没小的人.常常当着屋里屋外的人搂着他的脖子,揪他的寿眉.着急的时候他会喊:不当当(方言,意为没大没小).过后他依然在电话里按我的要求用响亮的亲吻结束通话.是呀,“文坛上山高水远,风来雨去”,他怎么忍心让自己女儿活得辛苦呢.这几年只有自己做了母亲,才体会得出那其中的深意.“做好你的人,过好你的日子,然后你才是诗人.”这也许是全天下所有的父母对儿女的期待.“诗可以养人,不可以养家,安分过一般日子吧.”像开出的莲,它却长在淤泥里.“长跑才开始,这时候两侧人说好说坏都不必太在心,要不断向前,无限向前.”这让我想起了他的创作,不就是这样吗?我划了根火柴,燃起一根烟夹在他的指间,笑着说我想起了两句诗“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他搔搔头说“好”.一朵兰花瓣,正悄悄落下(以上两文选自《文艺报》2018-02-05,有删改) [注]贾浅浅,作家贾平凹的女儿.贾浅浅的第一部诗集出版后举行首发式,贾平凹因故未能到场,但他提前给女儿写了一封贺信.贾浅浅读到信后,写了《读父亲信有感》.8.阅读《写给女儿的一封信》,根据提示完成下表.(每处不超过10字)(3分)9.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1)人真是奇怪,受了鼓励,就像火山爆发一样,虽然这火山上冰雪覆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侧着身子,看着我,声音柔软地说:“你还读哭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长跑才开始,这时候两侧人说好说坏都不必太在心,要不断向前,无限向前.”通过这句话,贾平凹要告诉女儿哪些道理?(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读完这两篇文章,你可能会颇有感触.请写一段推荐语,将其推荐给同学或父母.(任选一个角度,80字左右)(3分)推荐给( ),推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5分)希望在你们身上①中国古话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换旧人.”②人类社会的进步,有如运动场上的接力赛.老年人跑第一棒,中年人跑第二棒,青年人跑第三棒.各有各的长度,各有各的任务,互相协调,共同努力,以期获得最后胜利.这里面并没有高低之分,而只有前后之别.老年人先走,青年人也会变老.如此循环往复,流转不息.这是宇宙和人世间的永恒规律,谁也改变不了一丝一毫.所谓社会的进步,就寓于其中.③这一番道理,虽然老生常谈,然而却是真理.④人世间的真理都是明白易懂的.可是,芸芸众生,花花世界,浑浑噩噩者居多,而明明白白者实少.你们青年人感觉敏锐,英气蓬勃,首先应该认识这个真理.要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必须从这里开始.换句话说就是,要认清自己在人类社会进化的漫漫长河中的地位.人类的前途要由你们来决定,祖国的前途要由你们来创造.这就是你们青年人的责任.千万不要把人生观和价值观当作一个哲学命题来讨论,徒托空谈,无补实际.一切人生观和价值观,离开了这个责任感,都是空谈.⑤那么,我作为一个过来人,我不想说些空话、废话、假话、大话,更是一无灵丹妙药,二无锦囊妙计.只有一点明白易懂简单朴素、又确实是真理的道理.引宋代大儒朱子的一首诗: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⑥这首诗的关键有二:一是要学习.比如你们对浩如烟海的中华经典必须有深刻的了解.最好能背诵几百首旧诗词和几十篇古文,让它们随时含蕴于你们心中,低吟于你们口头.这对于你们人文素质的提高,都会有极大的好处.二是要惜时.光阴,对青年和老年,都是转瞬即逝,必须爱惜.“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两句意义深刻的话.⑦对此,你们青年人不仅要心里明白,还要真正能实行,才能接好前人的接力棒,才不会虚度此生.以上都是我的肺腑之谈.⑧青年们,好自为之.世界是你们的.(文章选编自季羡林《我的人生感悟》) 12.本文第④段中,作者认为“青年人的责任”是什么?(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引用手法在本文中的使用,好处是什么?(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中第④段赞美青年人“感觉敏锐,英气蓬勃”,这使人联想起“青年人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请你仿照后一种形象的语句,再写一句话表达对青年人的赞美.(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章结尾,作者嘱托“青年们,好自为之”,那么青年人应该怎么做?结合本文内容,请谈谈你的理解.(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4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出自《论语》,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遵循的处世之道.其实质是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将心比心”“换位思考”.②就日常生活来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维护社会公德、促进社会和谐的准则.我们应该从自己的所欲所想出发,推及他人,从而理解他人的所欲所想,以此规范自己的行为.比如,你不愿被人嘲笑,那你就不要嘲笑他人;你不愿被人非议,那你就不要非议他人;你不愿被人欺骗,那你就不要欺骗他人.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只想我高兴就好”“我便利就行”,不顾及他人的感受,那人与人之间就必然失去友善,社会也难以和谐.人们可能都有类似的经历:在早晚高峰堵车时,总有这样的司机,只图自己的一时便利而不顾他人,左穿右插,随意变线加塞儿.这种做法,轻则会惊吓对方,进而引发纠纷,重则会造成交通事故,甚至危及生命.不论出现哪种结果,都是损人不利己.可见,只有遵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准则,人们才会相互理解、减少矛盾,社会才会和谐.③同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是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秉承和平、和睦、和谐的理念“以和为贵”“与人为善”“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已深深根植于中国人的精神中,体现在中国人的行为上.中国人民近代以后经历了一百多年战乱频发的惨痛历史,最懂得和平的宝贵,最懂得发展的重要,决不希望这样的悲剧在任何地方重演,决不会将自己曾经遭受过的悲惨经历强加给其他国家和民族.由此可见,中国奉行的和平外交政策是从自己的切身体会出发,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彰显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当代价值.④总之,奉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也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需要.16.根据文意,将文章第④段横线处的内容补充完整.(限18个字以内)(2分)17.阅读第②段,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就“‘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维护社会公德、促进社会和谐的准则”展开论证的.(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读了这篇文章,你会有怎样的思考?请结合现实生活做简要说明.(6分)你的思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的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作文(30分)19.题目:热情,让青春灿烂要求:(1)文体自选;(2)不少于600字;(3)不要套作,不得抄袭;(4)不得透露真实的人名、校名等相关信息.(请各位同学自附作文纸)答案与解析一、1.C 2.D 3.C 4.A 5.C6.示例:(1)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3)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4)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7.示例: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做一个有教养的人》.什么是教养呢?教养是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养.有教养的人必具有良好的外在行为和美好的道德品质.周总理是一个有教养的人,他每次外出视察工作,离开当地时总是与身边服务人员一一握手道谢.作为学生的我们,更应该加强自我修养,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做到待人谦虚、礼仪得体、遇困难不气馁、有成绩不骄傲.同学们,让我们做有教养的人吧!二、(一)8.(1)觉得好玩,并不鼓励(2)惊讶、感叹、羡慕(3)出版第一部诗集9.(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表现了女儿受到鼓励之后,激发出的创作热情和才华.(2)通过描写父亲的姿态、语气,表现了父亲对“我”的体贴、疼爱.10.提醒女儿创作道路漫长,要锲而不舍;告诫女儿要专心投入,淡泊名利;鼓励女儿心怀梦想,开拓进取.11.示例一:同学这两篇文章深情款款,读完之后我被这份父女之情深深打动了.父母之爱永远是我们人生的宝贵财富,让我们认真读一读,慢慢领会吧!示例二:父母读完两篇文章,我眼前立刻浮现出一幅幅动人的画面.贾平凹父女那有趣的互动仿佛就在眼前,我立刻被这种亲密和谐的父女关系吸引了,也快快让这动人的场景出现在我们家吧!(二)12.决定人类的前途,创造祖国的前途.13.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使其文采飞扬,内容更加充实、丰富.14.示例:青年人是春天含苞欲放的花朵.15.(1)青年人要加强学习.“对浩如烟海的中华经典必须有深刻的了解.”(2)青年人要珍惜时间.“光阴,对青年和老年,都是转瞬即逝,必须爱惜.”(三)16.人们相互理解、促进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17.首先提出分论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维护社会公德、促进社会和谐的准则”,并对其进行解释;接着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证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重要;最后通过举反例证明人们互相理解,社会才会和谐的观点.18.18.示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应当更好地运用于当下社会生活.当下社会“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常被我们忽略,例如我们都不愿被噪声打扰,那我们就不要制造噪声去打扰他人.所以,我们需要进一步规范自己的行为,使“所不欲,勿施于人”更好地应用于当下社会生活,促进社会和谐.三、19.[写作指导]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可以选择的写作角度有很多.“热情”“青春”都是比较抽象的词,合在一起却对应了很多具体的事,这样更容易结合实际生活组织语言,只要找好落脚点,就可以写好.同学们可从学校、家庭、社会生活方面,结合个人的生活经历,选择自己理解最透彻、感悟最深的角度下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题号一二三创新能力测试总分评分人得分一、触摸感悟(27分)1.下列各项中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安其居,乐其业”是《老子》里的语句。
B.“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是《庄子》里的话。
C.“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是老子说的。
D.“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是梁启超说的。
2.根据课文填空。
(8分)(1)《敬业与乐业》中,作者说:“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你是否赞同作者的观点?试举例加以说明。
(2)《致女儿的信》中,作者说:“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在你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
”怎样理解这句话?3.下列用词造句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A.酝酿:这次班会经过大家的充分酝酿,组织得非常好。
B.拮据:她的性格十分内向,在陌生人面前常常拮据不安。
C.怂恿:在朋友的极力怂恿下,我决定今年暑假去西藏旅游。
D.精致:文具店里摆放着几个精致的笔盒,我很想买一个。
4.同样一句话,说话时重音不同,强调的意思也不一样。
按照括号里的要求,下面这个句子应该怎么说?请你用着重号(·)给它标上重音。
(3分)A.你为什么这么高兴?(询问原因) B.你为什么这么高兴?(强调程度)5.下面这个病句可以有两种不同的修改方法,请你改好它。
(每种改法只能改动一处,不得改变原意)。
(4分)近日,有关部门发出紧急通知,严禁一切猎捕、出售、收购果子狸和其他野生动物。
修改(1)修改(2)不超过55字(含标6.请把下面的一项关于乘飞机的规定压缩为一句话。
要求符合原意,不超过55字(含标点)。
(5分)乘坐国际民航班机要接受安全技术检查,乘坐国内民航班机也要接受安全技术检查。
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要接受安全技术检查。
他们携带的行李物品,也要接受安全技术检查。
检查时间在登机之前。
经过有关部门准许的,可以免予检查。
7.下面的诗句中,体现诗人积极人生追求和无畏探索精神的一句是( )(3分) A.不安分的帆儿却祈求风暴,仿佛风暴里有宁静之邦。
(莱蒙托夫《帆》)B.我好似一朵孤独的流云,高高地飘游在山谷之上。
(华兹华斯《咏水仙》)C.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D.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二、理解运用 (33分)(一)傅雷家书(16分)1954年10月2日聪,亲爱的孩子。
收到9月22日晚发的第六信,很高兴。
我们并没为你前信感到什么烦恼或是不安。
我在第八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的。
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
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
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
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
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而已。
你也不是栽了筋斗爬不起来的人。
我预料国外这几年,对你整个的人也有很大的帮助。
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得;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励你。
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
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
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
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过感情的ruin[创伤,覆灭],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地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倘若你认为这些话是对的,对你有些启发作用,那么将来在遇到因回忆而痛苦的时候(那一定免不了会再来的),拿出这封信来重读几遍。
1.傅雷是在儿子精神消沉时,给儿子写这封信的,他写这封信的目的是什么?(3分)2.“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说明了什么道理?(4分)3.这是一封充满真情、流露真意的家书,读后感人肺腑。
请你用一副对联表达出父子或父女亲情。
(4分)上联:下联:4.父母对子女倾注了全部的情感,那么作为子女,应该怎样表达你对父母的爱?(5分)(二)玫瑰树根(17分)地下同地上一样,有生命,有一群懂得爱和憎的生物。
那里有黢(qū,黑)黑的的蠕虫,黑色绳索似的植物根,颤动的亚麻纤维似的地下水的细流。
据说还有别的:身体比晚香玉高不了多少的土地神,满脸胡子,弯腰曲背。
有一天,细流遇到玫瑰树根,说了下面的一番话:“树根邻居,像你这么丑的,我从来没见过呢。
谁见了你都会说,准是一头猴子把它的长尾巴插在地里,扔下不管,径自走了。
看来你想模仿蚯蚓,但是没有学会它优美圆润的动作,只学会了喝我的蓝色汁液。
我一碰上你,就被你喝掉一半。
丑八怪,你说,你这是干什么?”卑贱的树根说:“不错,细流兄弟,在你眼里我当然没有模样。
长期和泥土接触,使我浑身灰褐;过度劳累,使我变了形,正如变形的工人胳臂一样。
我也是_Y--A.,我替我身体见到阳光的延伸部分干活。
我从你那里吸取了汁液,就是输送给她的,让她新鲜娇艳;你离开以后,我就到远处去寻觅维持生命的汁液。
细流兄弟,总有一天,你会到太阳照耀的地方。
那时候,你去看看我在阳光下的部分是多么美丽。
”细流并不相信,但是出于谨慎,没有作声,暗忖道,等着瞧吧。
当他颤动的身驱逐渐长大,到了亮光下时,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寻找树根说的延伸部分。
天啊!他看到了什么呀。
到处是一派明媚的春光,树根扎下去的地方,一株玫瑰把土地装点得分外美丽。
沉甸甸的花朵挂在枝条上,在空气中散发着甜香和一种幽秘的魅力。
成渠的流水沉思地流过鲜花盛开的草地:“天啊,想不到丑陋的树根竟然延伸出美丽!”1.读第三段,若将加点的“据说”两字删去,与原句的表达效果有何不同?(5分)2.后来,当他看到美丽的玫瑰树,闻到甜香的玫瑰花味时,他发出了什么样的感慨?(用文中原句回答)。
(3分)3.下面的说法与这篇短文所抒发的情感相符的一项是( )(3分)A.细流在故事中充当了一个反面角色,人们在对树根表示敬意的同时,对细流充满了厌恶之情。
B.树根有那样的顽强精神,应该到地面上来,更充分地显示他存在的价值。
C.这些枯黄笨拙的树根,在这黑暗和腐朽的环境中,支持着地面上的生命之美,那正是他们的骄傲。
D.树根为树枝为花朵供应了充足的水分,固然可敬,但也实在太可惜了他的一生。
4.这篇文章揭示的主题是什么?(6分)三、合作探究写作(40分)自信,就是相信自己。
自信的人,能正确对待自己,能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坚信自己能取得成功。
自信的表现多种多样,有不断进取的信心,有永不退缩的精神,有克服困难的毅力,有战胜挫折的勇气……只有充满自信,你才会不断发展。
请你以“自信”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可以记叙经历,编写故事,发表议论,抒发感受。
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创新能力测试】(20分)一、语言运用(10分)1.下列几则公益广告,从主观情感和客观效果看,用语不够得体的一项是( ) A.把美丽留给大家共同分享吧!——花坛寄语折花者B.别对我动手动脚。
——树木寄语C.抽烟有害身体健康。
——香烟寄语D.我的形象全在你举手投足之间。
——墙壁寄语2.把下面的内容放在A、B两种语言环境中转述,要求人称正确,语气准确,内容清楚。
1955年6月,科学家钱学森写信给人大常委会,向祖国母亲发出了求救的呼声。
周恩来总理对此非常重视,立即指示,速将此信送给中国驻波兰大使王炳南,指示他在中美大使级会谈中,据理力争,设法营救钱学森回国。
A.送信人对王炳南大使说:B.王炳南大使不在,送信人对他的秘书说:二、语言表达(10分)1.根据语境,补全对话。
放学路上,甲乙丙三同学展开讨论。
甲说:“现在的作业少了,时间多了,我可以随心所欲地看课外书了!”乙说:“时间多了难道只是给你看课外书的吗?学生嘛,还是应该看课本!”丙说:“你们说的都太片面了。
我认为(连标点在内不超过30个字)2.试用一句话说明京剧是怎样形成的。
(连标点在内不超过30个字)京剧的前身是安徽的徽剧。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剧戏班进人北京演出,它们吸收了汉调、秦腔、昆剧的部分曲目和表演方法,使徽剧与这些剧种逐渐融合,演变成一种新的声腔,更为悦耳动听,称为“京调”。
清代末期民国初期,上海的戏院全部为京班所掌握,所演的戏称为“京戏”。
参考答案一、1.C2.(1)言之成理即可,示例:赞同作者的观点,因为客观的事,并没有苦乐而言,苦乐是我们接触客观事物后产生的感受。
(2)只有积累了“生活的智慧”,才能完整地,真实地为爱下一个定义。
3.B 4.A.为什么 B.这么5.(1)去掉“一切”;(2)在“野生动物”后面加上“的行为”(其它改法只要语句通顺,符合要求均可)6.乘坐国际、国内民航班机的中外旅客及其(携带的)行李物品,除有关部门准许外,在登机前都必须接受安全技术检察。
7.A二、(一)1.劝慰儿子如何面对感情的创伤,学会泰然处之。
2.运用比喻修辞。
说明控制情绪的必要。
3.意思对即可 4.略(二)1.“据说”是指后面一句话的来源,在这里是一种传说,具有不确认性,与后面神话传说里的土地神搭配恰当;去掉后,就成了肯定语气,不符合客观实际,也体现不出原文用语的准确性。
2.天哪,想不到丑陋的树根竟然延伸出美丽13.C4.通过细流和树根的对话以及细流最后的醒悟,揭示了像玫瑰树根一样甘愿付出、默默奉献的人的高尚和伟大。
三、略【创新能力测试】一、1.B2.A.“王大使,科学家钱学森先生渴望回国,写信来向祖国求救。
周总理对此事非常重视,让我把这封信转交给您,他指示您在中美大使级会谈中要据理力争,设法营救钱先生回国。
”B.“秘书同志,科学家钱学森先生渴望回国,写信来向祖国求救。
总理对此事非常重视,让我把这封信转交给王大使,并指示他在中美大使级会谈中据理力争,设法营救钱先生回国。
请您把总理的话转告王大使。
”二、1.钻研课本是很重要的,课外书也是可以读的,不过要有选择性地读。
2.京剧是徽剧与汉调、秦腔、昆曲融合,演变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