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述类作文如何体现“你的思考”

合集下载

如何在高考作文中展现自己的独特思考

如何在高考作文中展现自己的独特思考

如何在高考作文中展现自己的独特思考高考作文中展现独特思考的方法高考作文,作为考生综合能力的重要表现之一,展现出自己的独特思考至关重要。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作文展现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思考能力,成为许多考生头疼的问题。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在高考作文中展现独特思考的方法。

首先,要善于挖掘自己的特长和兴趣。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爱好,这也是展现独特思考的重要途径。

在写作过程中,可以结合自己的特长和兴趣,选取与之相关的话题进行展开,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写作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也能够让读者感受到你的独特思考。

其次,要善于运用比喻和类比。

比喻和类比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和类比,能够更好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在高考作文中,可以适当运用比喻和类比,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展现出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

另外,要注意积累素材和多角度思考。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多读书多积累,可以为以后的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

在高考作文中,可以通过引用名人名言、历史事件等丰富文章内容,同时要善于多角度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分析问题,展现出自己深入思考的能力。

最后,要注重逻辑严谨和语言表达。

在高考作文中,逻辑严谨和语言表达是至关重要的。

要确保文章结构清晰,逻辑严密,语言通顺,表达准确,这样才能更好地展现出自己的独特思考。

同时,要注重修辞和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总之,通过挖掘特长、运用比喻和类比、积累素材、多角度思考、注重逻辑和语言表达等方法,可以在高考作文中展现出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

希望考生们在备考过程中,能够多加练习,不断提升写作水平,展现出自己的独特思考,取得理想的成绩。

高考写作观点阐述

高考写作观点阐述

高考写作观点阐述高考写作作为一项重要的考试科目,对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

在写作中,考生要能合理运用所学知识,对所给的话题进行思考,有条理地组织文章结构,并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因此,写作观点的阐述非常关键。

在写作中,观点即是你对待题目所持的立场或看法。

观点的准确表达能使文章更具说服力且逻辑清晰。

在阐述观点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一、明确观点首先,我们应该明确自己对题目的立场。

即使题目比较复杂或是多方观点都有道理,我们也应该选择一种明确的立场,使文章更具有针对性和逻辑性。

例如,如果题目是"大学生是否应该创业",我们可以选择"大学生应该创业"或"大学生不应该创业"的观点。

然后,在文章的开头直接明确表达自己的立场,为后续的论证和论点提供基础。

二、论证观点在阐述观点时,我们需要合理论证,使得观点更加具有说服力。

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举例法通过列举具体的案例或实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

例如,在论述"大学生是否应该创业"的时候,可以举出一些成功的大学生创业案例,以此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2.权威论证引用专家的观点或权威的调查数据来支持自己的立场。

例如,可以引用某位著名学者对大学生创业的看法,或是引用相关机构发布的数据报告,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3.对比论证对比不同观点之间的差异,分析利弊,从而论证自己的观点是更为可取的。

例如,在讨论"大学生是否应该创业"的时候,可以对比创业与就业的差异,分析创业带来的机会和风险,从而支持自己的观点。

三、意义阐述最后,我们还需要阐述自己观点的重要性和意义。

这样可以使文章更富有深度和思考性。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1.社会意义就观点的社会意义进行分析,说明观点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例如,在讨论"大学生是否应该创业"的时候,可以阐述创业对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高考论述类作文如何体现“你的思考”

高考论述类作文如何体现“你的思考”

高考论述类作文如何体现“你的思考”论述类作文正逐步成为高考语文作文的主流,这种变化既符合高中生心理和认知的需要,也体现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引导学生“发展思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

一、研读高考作文命题,理解“你的思考”内涵比较2017年与2018年的高考作文命题,除了有“明确文体”“不要套作”的指令要求外,还出现了下列情况(见下表),需要引起我们重视。

从表中我们可以发现,这几道作文题在写作的指向上都涉及“思考”一词。

来自《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的解释,“思考”是指“进行比较深刻、周到的思维活动”。

显然,“思考”内涵指向学生的思维品质,能体现其思辨能力。

由于以前话题作文的影响,曾经有段时间,考场作文假话、空话、大话、套话泛滥,堆砌材料但缺乏分析意识,导致作文材料雷同,考生思维雷同,从而千人一面,没有思考作文。

现在作文命题中指向“思考”,尤其是“你的思考”,目的就是杜绝前面所说的情况。

因为考生的个人经历不同,对事物的认知感悟自然也会有所差异,强调写出“你的思考”,作文内容自然就可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二、分析高考作文片段,明确“你的思考”指向例1、2018年浙江卷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浙江大地,历史上孕育过务实、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等思想,今天又形成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

在与时俱进的浙江文化滋养下,代代浙江人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浙江故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浙江传奇。

作为浙江学子,站在人生新起点,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我们先看考场作文片段:(片段一)与时俱进,迎难而上,引领时代之才。

父亲曾言传身教,对我说,不要学父亲大字不识去毛衫市场白手起家,如今是知识社会,白手起家太难,“白脑”起家就更不切实际了!听从父亲的话,我发奋苦读,不畏学习路上的艰难挫折,走到了今天。

高考大作文论述型写作要点

高考大作文论述型写作要点

高考大作文论述型写作要点高考大作文是中国高考语文科目的重要部分,要求考生对一个具体的问题进行客观、准确、全面的论述。

论述型写作是在主题明确的情况下,通过论证、分析和解释等方式来展开对问题的阐述。

下面将介绍一些高考大作文论述型写作的要点。

一、确立观点在写作时,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

观点应该准确、明确、有针对性,并且要能够从不同角度全面论证。

同时,要注意合理表达,不要过于偏激或模棱两可。

二、扎实论证在论述部分,应选择有说服力的论证方式。

可以通过列举事实、举例说明、引用权威人士观点、引用相关数据等方式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同时,要注意论证的逻辑性和连贯性,避免论证过程中出现漏洞或跳跃,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三、具体分析论述型写作需要对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细化。

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包括问题的原因、影响、解决方案等。

通过深入分析,可以使文章更加具有深度和广度。

四、合理结构文章的结构是写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常情况下,高考大作文的结构可以分为引入段、论述段和结尾段。

引入段要引起读者兴趣并提出问题,论述段要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证,结尾段要总结全文,并给出自己的观点。

五、语言表达在语言表达上,要求准确、通顺、连贯。

句子应该简练明了,语句间的连接词或短语要准确使用,避免出现语法错误或意义不明的句子。

同时,要注意使用恰当的词汇和语法结构,使文章更加流畅易读。

六、逻辑清晰在写作过程中,逻辑清晰是论述型写作的关键。

要使文章的结构、论证和观点之间呈现出清晰的逻辑关系,避免逻辑混乱或跳跃性的论述,使读者能够理解和接受自己的观点。

七、充实内容高考大作文要求内容充实,不能只停留在表面。

要尽可能丰富文章内容,包括数据、例证、引用等,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论述使内容更加具有说服力。

总之,高考大作文论述型写作要点涉及观点确立、扎实论证、具体分析、合理结构、语言表达、逻辑清晰和内容充实等方面。

只有通过深入思考和准备,才能在考场上写出一篇优秀的论述型作文。

高考作文中的观点阐述与论证方法

高考作文中的观点阐述与论证方法

高考作文中的观点阐述与论证方法高考作文一直是考生们最为关注的一项考试内容,它要求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准确、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用合理的论证方法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观点阐述和论证方法在作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将分别探讨这两个方面的要点。

观点阐述是作文的基础,它体现了考生对于话题的理解和思考。

在表达观点时,考生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观点要明确。

考生在写作文时应该明确自己的立场或观点,避免模棱两可或含糊其辞。

例如,在讨论是否应强制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时,考生可以明确表示支持这一观点,或者反对这一观点。

这样有助于作文的逻辑清晰和论证的连贯性。

其次,观点要有针对性。

考生在表达观点时应该根据具体的话题内容,选择与之相关的观点进行阐述。

例如,在讨论科技发展对社会的影响时,考生可以选择从经济、教育等不同方面来阐述观点。

这样能够使作文更具深度和广度。

最后,观点要准确。

考生在表达观点时应该使用简练、准确的语言,并避免使用模糊、含糊不清的词汇。

例如,在讨论是否应该取消高考时,考生可以明确表示支持或者反对,并给出具体的理由和论证。

观点阐述之后,合理的论证方法可以进一步支撑和强化考生的观点。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论证方法:第一,举例论证。

通过列举具体的实例和事实来证明观点的正确性。

例如,在论述读书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时,考生可以举出自己或者他人的经历,以及相关的研究报告结果,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第二,对比论证。

通过对比不同观点或者两种事物的异同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例如,在论述城市生活与农村生活的优劣时,考生可以比较它们在生活质量、就业机会等方面的差异,从而论证自己的观点。

第三,引用权威。

通过引用权威人士、研究机构或者学术资源的观点来支持自己的论点。

例如,在论述全球变暖的影响时,考生可以引用国际组织发布的报告或者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来加强自己观点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尽管观点阐述和论证方法在高考作文中非常重要,但考生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注重逻辑性和连贯性。

高考作文如何写出鲜明的个人观点

高考作文如何写出鲜明的个人观点

高考作文如何写出鲜明的个人观点高考作文是考试中一个重要的篇章,它展示了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逻辑能力以及对于时事和社会问题的理解能力。

而在写作中,一个鲜明的个人观点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够凸显作者的独特思考和立场。

那么,在高考作文中如何写出鲜明的个人观点呢?本文将从选择观点、论证观点以及加强观点三个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

一、选择观点在选择观点时,考生首先要对所给的话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要明确观点与话题的关系,确保所选择的观点与话题紧密相连,同时要注意观点要独特、鲜明,并具有一定的争议性。

比如,对于关于“是否应该取消高考”的话题,可以选择支持取消或者反对取消高考的观点。

而在选择观点时,考生还应将自己的价值观、经验、理性思考等因素综合考虑,形成独特的观点。

二、论证观点在写作过程中,考生需要通过充分的论证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论证过程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提供有力的证据:通过提供具体、可信的事实、数据、案例等,来增强观点的可信度。

2. 运用恰当的引用:引用权威人士、专家学者的观点可以加强自己的论证。

通过引用他人的话语,能够进一步证明自己的观点的正确性。

3. 运用合理的逻辑:在论证过程中,要注意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合理、是否有因果关系等。

合理的逻辑可以增强观点的说服力。

4. 对反方观点进行反驳:在论证过程中,考生应对可能的反方观点进行辩驳。

通过有力的反驳,能够更好地凸显自己观点的正确性。

三、加强观点在高考作文中,考生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加强个人观点的表达:1. 举例说明:通过举例子、讲故事等方式,能够生动地展示观点的正确性和重要性。

2. 借用名人名言:借用名人、作家的名言,能够使观点更加有说服力。

3. 运用修辞手法:适当运用修辞手法,如排比、反问、夸张等,能够突出观点,增强作文的表现力。

4. 发表个人看法:在作文中,考生可以适度地加入自己的个人感受、看法,从而更加凸显个人观点的鲜明性。

通过以上的方法,考生可以在高考作文中写出鲜明的个人观点。

全国高考作文解析如何展示个人观点和思考

全国高考作文解析如何展示个人观点和思考

全国高考作文解析如何展示个人观点和思考高考作文一直是考生们备战的重点和焦点之一,写好作文不仅需要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更需要能够准确展示个人观点和思考的能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解析全国高考作文如何展示个人观点和思考的几个要点。

一、选好立意角度在展示个人观点和思考时,首先需要选好立意角度。

选择立意角度时,可以结合题目要求,思考自己对于这个话题的理解和观点。

选定一个独特的、有深度的角度可以使作文更具个性和独特性。

例如,如果题目是“当代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可以选择立意角度从自身经历或者观察到的现象出发,分析当代社会中人际关系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自己的思考和观点。

二、合理运用议论文的结构在展示个人观点和思考时,可以运用较为通用的议论文结构,即引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在引出观点时,可以采用点题的方式,简明扼要地概括自己的观点。

例如,如果观点是“当代社会中的人际关系越来越淡薄”,可以直接点题:“当代社会中的人际关系越来越淡薄,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

”在论证观点时,可以列举具体的事例、数据或者专家观点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展示个人观点的可信度和合理性。

例如,可以引用调查数据、社会现象或者名人名言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在总结观点时,可以简明扼要地概括自己的观点,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法或者建议。

例如,可以总结观点:“要改变当代社会中淡薄的人际关系,我们需要加强人们的交流和沟通,培养社交技巧,重建社交网络。

”三、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展示个人观点和思考时,要确保言之有物、言之有理。

即要求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时,能够提供具体的例子、论据或者推理过程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并能够展示个人思考和分析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例如,在论证观点时,不仅要列举具体的事例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还需要分析事例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并能够对问题的根源进行深入思考。

只有言之有物、言之有理的观点才能更具说服力,展示个人观点和思考的独特性和深度。

四、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无论展示个人观点和思考还是其他方面,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都是十分重要的。

高考作文的论证方法与技巧

高考作文的论证方法与技巧

高考作文的论证方法与技巧在高考作文中,论证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通过合理的论证,可以使文章的逻辑性更强,观点更有说服力。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高考作文论证的方法与技巧,帮助大家在高考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一、明确立场在进行论证之前,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立场。

明确立场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使论证更具针对性和逻辑性。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明确立场:1. 仔细阅读题目,并理解题目所要求的观点。

2. 分析题目中的关键词,确保自己对关键词有准确的理解。

3. 多角度思考问题,拓宽自己的思维,确保立场准确明确。

二、合理运用例证论证中使用例证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合理运用例证可以增强观点的可信度。

以下是一些合理运用例证的技巧:1. 使用事实性例证。

使用真实的事例来支持观点,可以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确保事例的来源可信,并在文章中注明出处。

2. 使用数据统计。

合理运用数据可以使论证更加准确和有力。

确保数据的来源可靠,并在文章中注明数据的来源。

3. 使用引用。

引用权威人士的言论可以增加观点的权威性。

确保引用的内容准确无误,并在文章中注明引用来源。

三、逻辑清晰高考作文要求逻辑清晰,因此在论证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线性思维。

在进行论证时,我们要确保文章的思路是连贯的,前后观点之间要有明确的逻辑关系。

2. 避免跑题。

在进行论证时,我们要集中精力围绕主题进行,不要离题太远或陷入无关的讨论。

3. 横向比较。

在进行论证时,我们可以通过横向比较来增加观点的说服力。

比较不同的事物或观点,找出其优劣之处,有助于加强论证。

四、多角度思考论证中,多角度思考可以增加文章的深度和广度。

以下是一些建议:1. 正反观点。

在论证中,我们可以提出正反两个观点,分别进行论证,最后给出自己的结论。

这样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思考能力和辩证思维。

2. 多方面考虑。

在论证中,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如经济、社会、环境等。

多方面考虑可以提供更全面的观点和更丰富的论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论述类作文如何体现“你的思考”论述类作文正逐步成为高考语文作文的主流,这种变化既符合高中生心理和认知的需要,也体现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引导学生“发展思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

一、研读高考作文命题,理解“你的思考”内涵比较2017年与2018年的高考作文命题,除了有“明确文体”“不要套作”的指令要求外,还出现了下列情况(见下表),需要引起我们重视。

从表中我们可以发现,这几道作文题在写作的指向上都涉及“思考”一词。

来自《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的解释,“思考”是指“进行比较深刻、周到的思维活动”。

显然,“思考”内涵指向学生的思维品质,能体现其思辨能力。

由于以前话题作文的影响,曾经有段时间,考场作文假话、空话、大话、套话泛滥,堆砌材料但缺乏分析意识,导致作文材料雷同,考生思维雷同,从而千人一面,没有思考作文。

现在作文命题中指向“思考”,尤其是“你的思考”,目的就是杜绝前面所说的情况。

因为考生的个人经历不同,对事物的认知感悟自然也会有所差异,强调写出“你的思考”,作文内容自然就可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二、分析高考作文片段,明确“你的思考”指向例1、2018年浙江卷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浙江大地,历史上孕育过务实、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等思想,今天又形成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

在与时俱进的浙江文化滋养下,代代浙江人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浙江故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浙江传奇。

作为浙江学子,站在人生新起点,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我们先看考场作文片段:(片段一)与时俱进,迎难而上,引领时代之才。

父亲曾言传身教,对我说,不要学父亲大字不识去毛衫市场白手起家,如今是知识社会,白手起家太难,“白脑”起家就更不切实际了!听从父亲的话,我发奋苦读,不畏学习路上的艰难挫折,走到了今天。

我想父亲的话里便蕴含了与时俱进,迎难而上的哲理。

如今的青年需要有实干精神,也必须要有丰富的知识,顽强的意志与抗挫折能力,因为社会在发展、进步,自然将提出更高的要求。

(浙江考生《书写我的浙江故事》)(片段二)杨科璋是一名消防员,在一次救火行动中,为了救一个孩子不幸遇难。

当时能见度低,烟雾缭绕,杨科璋抱着孩子,踩空从五楼坠下。

在生命的最后关头,他紧紧抱着孩子,才最终保住了孩子的生命,而杨科璋却献出了年仅27岁的生命。

杨科璋共参加救火行动一百多次。

正是这种为他人舍身的英雄气概,才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幸福。

我们应该为杨科璋的行为点赞。

(浙江考生《浙江精神》)(片段三)卢永根教授将十多个存折里的钱全部交到了华南农业大学的帐户上。

他们夫妇共计捐出八百多万元,学校为此捐款成立了教育基金,为了奖励贫困学生和优秀青年教师。

卢永根说:“党培养了我,我要为党作出最后的贡献。

”卢永根的秘书说:“钱都是老俩口,一点一点存下的。

老两口对什么都很节俭,但对教育,他们却从不节俭。

”我们们应该像他一样,为党和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舍小家,为大家。

(浙江考生《浙江精神》)从作文审题的角度来看,2018年浙江卷的优秀考场作文,其阐述的中心应是紧紧体现“浙江精神”的,其选用的材料应是跟浙江故事、浙江传奇和浙江人物有关的,同时,行文中还应含有“作为浙江学子”的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

片段一有观点、有材料,更有考生自身的体验和思考,切合主题的分析,论述过程的展示耳目一新,显得真实有说服力。

而片段二和片段三尽管同样有观点、有材料,但缺乏考生自身的思考。

像杨科璋和卢永根教授的材料虽属典型材料,但在此处与“浙江”二字根本扯不上联系,自然也就无法围绕观点对材料做进一步的分析,观点像是在贴标签,材料成了万能的,套作宿构的痕迹明显。

因此,这些考场作文片段,孰优孰劣,一目了然,根源就在于考生在作文里对“你的思考”挖掘是否合理。

对此,浙江高考语文作文组阅卷负责人浙江大学陈建新副教授就多次提出,目前高考作文要提倡理性思考,提升思辨能力;写论述文不要掉书袋、过多举例。

其宗旨就是提倡论述类作文要写出“你的思考”,要有考生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而不是人云亦云。

三、考场论述类作文如何体现“你的思考”我们知道,“你的思考”往往是在“你的体验”基础上进行,这里说的“体验”除了指“亲身经历”,还可以指“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

因此,“思考”和“体验”是一组既有联系又有层次区别的关系。

“体验”含有亲自经历和由此产生的认识两个层次,“思考”则更多地是指认识这一层面;但在认识的深度方面,“思考”显然要比“体验”更高一层。

所以从文体的角度来看,“你的思考”是指考生可以在自己理解作文题意的基础上,抓住最有感触的对象或内容,采用论述类文体,写出自己的深刻思考。

1. “你的思考”注重就事论事的分析。

就事论事,是指根据事情本身来评论是非得失。

分析,则是把作文材料分解成若干个有内在联系的部分,通过合理的议论让人能认清其本质属性,从而得出结论。

在分析的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观点和材料的关系。

就事论事的分析,可以体现考生的思维品质和思辨能力,这样做有一好处就是可以在作文里多分析少举例,从而避免学生套用那些历史文化名人作为考场作文的万能材料。

例2、2018年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00年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

2008年汶川大地震。

北京奥运会。

2013年“天宫一号”首次天空授课。

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

2017年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

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本,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优秀作文开头部分)看我泱泱中华,在日新月异的世界,不断发展。

地图上的那只雄鸡,尖锐的鸣叫破晓,震撼了全世界,世界都知道了,中国崛起了!当今世界是一个变革的时代,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会因为强大的网络信息震撼的同时,也会因为网络信息面临许多的机遇与挑战,机遇与挑战永远是共存的。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握住机遇发展我们自身,以极强的意志力去克服挑战,在潮流中我们只有勇往直前才能赢得未来,才能在未来有我们的一席之地,越来越多的机遇与挑战在迎接着我们每个人。

时代的发展历程不会随着你而改变,但是我们可以在时代的发展潮流过程增添自己的风采,让自己能够发出最耀眼的光芒。

(河南考生《21世纪时光录》)2018年全国卷Ⅰ的作文题写作任务明确,作文题目材料贴近当代生活,需要考生针对“世纪宝宝”的成长过程以及中国梦的追逐历程,对所提供的作文题目材料做出就事论事的分析。

展示的作文片段,围绕中国发展现状逐层分析,明确自己的观点。

中国崛起—带来机遇与挑战—我们如何把握—明确现实意义,这一就事论事的分析过程很好地展示了该考生逻辑思维清晰、视野开阔的特点,体现了“你的思考”注重就事论事分析的特点。

2. “你的思考”注重对现实生活的分析。

现在是新时期,已经有了“地球村”的概念,社会各方面的联系都是非常密切的,考生生活在这个大环境中,如果仍停留在一个自我封闭的圈子里明显不现实。

因此,考生除了继续“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的举动之外,更重要的还是要具备“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情怀,在考场作文里体现对当今社会的关注,注重对现实生活的分析。

例3、2018年浙江卷(优秀作文片段)拥有务实精神,成为经世致用之才。

浙江大地上从不缺乏实干精神的滋养,历史上孕育过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的思想;今天浙江走在改革开放的前列,经济发展之潮头,更形成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浙江精神。

教育领域有全国第一试点“新高考改革”的实践,经济领域有“温州人遍天才”的勇干勇闯的实干精神,商业领域有濮院毛衫市场、海宁皮革城、舟山闻名世界的海鲜产业,诸如此类,数不胜数。

可见,浙江人在务实思想的熏陶下已有不菲成绩。

新一代的浙江人,就是我们,更应秉承先辈刻苦实干、经世致用的思想与行动宗旨,在新时代更加喧嚣浮华的外界环境下,脚踏实地,知行合一,立志成为经世致用之才,才能书写“我”的浙江故事。

(浙江考生《书写我的浙江故事》)在这段考场作文中,如果考生仍只满足于在故纸堆里淘宝,仍在一味地掉书袋,还能有这么多新鲜的材料可供分析?还能有如此切合题意的分析论证?因此,对现实生活的关注,既是高考论述类作文体现“你的思考”的需要,更是当今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需要。

“你的思考”注重对自身的分析。

莱布尼茨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也没有性格完全相同的人。

”注重对自身的分析,加入了自身的体验,才可以在考场作文里写出与众不同的思考。

考生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可以更好地做到见解新颖,观点具有启发性。

而这恰恰是一篇优秀论述类作文的必备条件。

例4、2018年全国卷Ⅰ(优秀作文片段)免除痛苦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消除贫困、幸福安康是我们永远的追求。

新中国成立近70年,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部分地区仍然有一些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于是,把人民的满意度时刻放在心上的新时代领路人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战略方针。

作为一个中学生,我是一个切切实实的受惠者。

每年都及时发放的300元左右的贫困补助,既减轻了我的家庭负担,又能让我在学校有尊严地学习、生活,每当我拿到存着补助款的银行卡时,我都会在心里默念:我一定好好学习,长大了努力工作,争取为家庭摆脱贫困出一把力,为国家全面脱贫做出贡献。

相信通过全体中国人的努力,到2020年一定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17年后18岁的你,一定会生活得更加快乐、更有尊严。

(安徽考生《世纪宝宝中国梦》)这篇考场作文片段,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文风朴实。

用了比较多的篇幅分析了考生的切身经历,有独特的视角和感受,让人信服。

这样的考场作文就会给人带来一种清新的感觉,显得考生匠心独运。

我想,这也正是论述类作文中“你的思考”注重对自身分析特点带来的魅力所在。

“你的思考”,在一篇优秀的考场论述类作文中,就是分析论证自己阐述观点的过程。

注重就事论事的分析,注重对现实生活的分析,注重对自身的分析,这三点是互有联系、相互交融,不可割裂。

“你的思考”,既发展了考生的思辨能力,又提升了考生敢于质疑的思维品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