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EO设计改变一切

合集下载

IDEO设计理念

IDEO设计理念

BYE !
Bingle设计 策略研究
guogongbing@ qq:157195665
荣誉: 荣誉: 2005和2006连续两年被波士顿咨询协会评为全世界最富创新精神的 家公司之一 其中前 名最富创新精神的公 连续两年被波士顿咨询协会评为全世界最富创新精神的20家公司之一 其中前10名最富创新精神的公 和 连续两年被波士顿咨询协会评为全世界最富创新精神的 家公司之一,其中前 司里有一半是IDEO的合作商; 的合作商; 司里有一半是 的合作商 由瑞士国际经营开发研究所( )、亿康先达以及 由瑞士国际经营开发研究所(IMD)、亿康先达以及《快速企业》杂志举办的调查中,IDEO在最受推崇的美国 )、亿康先达以及《快速企业》杂志举办的调查中, 在最受推崇的美国 创新企业中名列第五。 创新企业中名列第五。 2001年,David Kelley和IDEO因在产品设计方面的突出成就获得纽约国立设计博物馆授予的国家设计奖。 年 因在产品设计方面的突出成就获得纽约国立设计博物馆授予的国家设计奖。 和 因在产品设计方面的突出成就获得纽约国立设计博物馆授予的国家设计奖 1999年,美国广播公司 夜线新闻节目曾以专题介绍IDEO的创新流程,全程报道跨行业设计小组如何在四 的创新流程, 年 美国广播公司(ABC)夜线新闻节目曾以专题介绍 夜线新闻节目曾以专题介绍 的创新流程 天内重新设计购物手推车。 天内重新设计购物手推车。 早在1991年,IDEO即连续 年获得《商业周刊》的产品设计大奖。其他的殊荣还获得 次Red Dot设计概念奖 年 即连续14年获得 早在 即连续 年获得《商业周刊》的产品设计大奖。其他的殊荣还获得19次 设计概念奖 见注: )和超过15次的 次的IF 见注: )设计大奖。 (见注:1)和超过 次的 Hanover (见注:2)设计大奖。

IDEO 设计改变一切

IDEO 设计改变一切
Change by Design
(設計思考改變世界)
Book summary Prepared by Daniel Wu Justin Wu 10-10-2010
設計思考改變世界
Change by Design:
How Design Thinking Transforms Organizations and Inspires Innovation 作者簡介 提姆.布朗 Tim Brown IDEO執行長暨總裁。IDEO獨立名列於全球十大創意 公司之列,是一家全球顧問公司,曾協助打造蘋果電 腦的第一隻滑鼠和Palm V之類的標準設定創新產品。 IDEO應用以人為中心的取向,為全世界的領導企業 以及政府、教育、健康照護和社會等部門,驅動創新 和成長。布朗為《財星》百大企業的資深執行長和董 事會提供建議,並與微軟、百事、寶僑和Steelcase等 公司保持策略性的顧客關係。
目錄 - 章節
設計思考是什麼? 第一篇 設計思考是什麼? 1. 打動人心,或設計思考不只關乎風格 打動人心, 創新三空間 專案+簡報 跨領域整合團隊 大團隊中的小團隊 2. 化需要為需求,或把人放在第一位 化需要為需求, 洞見:從他人的生活學習 觀察:看人們不做的,聽人們不說的 同理心:設身處地、感同身受 3. 在腦中下棋,或「這些傢伙根本沒流程!」 在腦中下棋, 這些傢伙根本沒流程!」 聚斂性思考和擴散性思考 分析與綜合 / 實驗態度 腦力激盪 / 視覺思考 便利貼,創新時少不了它 4. 打造思考力,或原型製作的力量 打造思考力, 用手思考,製作原型 把構想演出來 天馬行空地製作原型 管好自己的事業 為組織重整製作原型 5. 體驗的設計,或將構想付諸執行 體驗的設計, 光有好構想還不夠 從消費到參與 / 參與式體驗 誘導人們改變行為 打造人人都是設計思考家的體驗文化 將構想付諸執行 6. 散播訊息,或說故事的重要性 散播訊息, 在第四度空間做設計 帶著時間去設計 當故事的重點就是故事本身 從追求數字到服務人類 設計思考怎麼做? 第二篇 設計思考怎麼做? 7. 設計思考運用到組織,或教企業捕魚的方法 設計思考運用到組織, 設計思考是一種有系統的創新 利用設計思考來經營創新組合 組織改造 8. 新社會契約,或你我必須同舟共濟 新社會契約, 經濟服務化 系統規模: 系統規模:我們該向蜜蜂學習 企業、 企業、經濟和地球的未來 改變我們的行為 9. 設計行動主義,或利用全球潛力激發解決方案 設計行動主義, 最極端的使用者 印度體驗之旅 從全球到在地 設計未來的設計思考家 10. 設計未來,現在就做! 設計未來,現在就做! 設計思考和你的組織 設計思考和你個人 感謝篇 IDEO案例研究 案例研究

IDEO,设计改变一切

IDEO,设计改变一切

<div class="article_tit"> IDEO,设计改变一切 </div> <span>作者&nbsp;:&nbsp; 李耀华</span> <p> 设计思维,对于经历过经济危机,正在努力从制造转型与升级的中国企业尤为重要,产业升级首先要升级的是企业家思想。

中国第一代企业家多是读毛选、孙子兵法创业的,凭借战争时代的智慧他们获得成功:三十年后的今天,新的经济格局下企业家需要新的思维方式。

企业家和政策决策者引领和决定着这个市场,他们的思考和智慧代表着这个社会和时代。

<br/> 真正的企业家是思想者和领导者,比如Steve Jobs,Mark Zuckerberg等,他们善于思考创造和提升用户体验,影响和控制着消费者,他们的智慧决定着竞争水平的高低。

所以产业升级关键在于思想升级,以创新的思想对企业产品系统化构建资源合理化配置,通过设计思维,变革组织和激发创新。

IDEO,知名的国际设计公司。

多年来,他们在为不同领域的客户服务过程中,一直在思考设计,提升自己对设计的认识。

总裁TimBrown在他的新书和与杂志的访谈中阐述着IDEO的设计思考,希望中国设计师以全局的眼光,形成真正的跨学科创新而不是多领域骑墙式的妥协,不禁让人们对当下中国浮躁的设计氛围进行反思。

<br/> <br/> 为新西兰航空打造长途旅行体验 <br/> <br/> 新西兰航空希望改善长途飞行的乘客体验,尤其是经济舱乘客的体验。

他们寻求IDEO的帮助,对整个长途旅行体验重新设计,包括客舱的布局和设施(如经济舱和商务舱的座位),以及服务和娱乐系统。

<br/> IDEO与新西兰航空进行了九个月的合作,研究了新西兰航空公司客舱的各个方面,并与乘客和机组乘务人员进行了访谈。

diy新型设计理念

diy新型设计理念

diy新型设计理念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设计理念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出现了一种新型的设计理念——DIY设计理念。

DIY,即Do It Yourself(自己动手做),是指消费者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创意,将普通的产品或材料,重新设计、改造成具有个性化、创新性的产品。

DIY设计理念强调个性化和创新性,让消费者成为产品的创造者,使产品具有更高的使用价值和情感价值。

首先,DIY设计理念强调个性化。

传统的设计往往追求大众化,追求规模化生产和标准化的产品。

而DIY设计理念允许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来定制产品,使每个产品都具有独特的个性。

比如,一个简单的沙发,通过DIY设计理念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来选择颜色、材料和样式,使其与其他普通的沙发有所区别,彰显个人的品味和风格。

其次,DIY设计理念注重创新性。

传统的设计往往拘泥于已有的形式和功能,很难有创新和突破。

而DIY设计理念鼓励消费者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改变和重组已有的元素,创造出新颖独特的产品。

比如,一个普通的床,通过DIY设计理念可以将床头改成书架,增加功能性;床下可以增加收纳空间,提高使用效率。

通过DIY设计理念,产品的功能得到了扩展,使其更加适应个人的需求和生活方式。

此外,DIY设计理念还强调参与性和互动性。

传统的设计往往由设计师独自完成,消费者只是被动的接受产品。

而DIY设计理念让消费者成为产品的参与者和创造者,增加了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

消费者可以在设计的过程中加入自己的创意和想法,使产品更符合自己的需要。

比如,一个简单的衣架,通过DIY设计理念可以让消费者选择不同的颜色和形状的挂钩,使其更加符合个人的审美和实用需求。

这样,产品不再是设计师独自的创造,而是与消费者共同完成的作品。

综上所述,DIY设计理念是一种新型的设计理念,强调个性化、创新性和参与互动。

它让消费者成为产品的创造者,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创意,实现产品定制和个性化。

IDEO,设计改变一切

IDEO,设计改变一切

IDEO,设计改变一切禧玛诺公司(Shimano)是日本一流的自行车配件制造商,2004年,在美国的传统高端公路赛车和山地车市场中,该公司业绩平平。

禧玛诺公司一贯以新技术促发展,而且在创新技术方面投资甚大,希望能以此带来新的转机。

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禧玛诺意识到,创新是摆脱困境的明智之举,因此它邀请IDEO 公司与其合作。

合作伊始,我们就建立起了一种独特的关系,这种设计师和客户之间的关系与几十年前、甚至几年前的情形都大不相同。

禧玛诺并没有交给我们一系列技术参数和一大堆市场调研结果,然后让我们去设计一批零件。

相反,我们通力合作,一起探索自行车市场不断变化的态势。

在初始阶段,我们组建了一支由设计师、行为科学家、营销专家和工程师组成的跨学科团队,团队的任务是找出针对此项目的适当约束条件。

团队开始时的直觉是,不应当把注意力集中在高端市场。

相反,团队成员分头外出调查,想了解为什么90%的美国成年人不再骑自行车虽然他们中90%的人小时候都骑过自行车!为了寻找思考这一问题的新思路,他们花时间跟各种各样的消费者待在一起。

团队成员发现,他们遇到的每一个人,几乎都对儿时骑自行车的经历怀有美好的回忆,然而现在却对骑车望而却步,这其中的原因包括:不愉快的买车经历(包括那些在多数独立自行车店里担任销售人员的运动员,他们身穿紧身骑行服,样子有些咄咄逼人,让顾客感觉不安);自行车、配件和专业服饰过分复杂并贵得出奇;在没有自行车专用道的公路上骑车太危险;也许只有周末才骑车,但维护这样一辆复杂的自行车,要求太高。

团队成员还注意到,他们访谈过的每个人差不多都有一辆自行车扔在车库里,要么是轮胎瘪了,要么是闸线断了。

设计团队不仅从自行车玩家中寻求灵感,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到禧玛诺核心顾客群之外的人中寻求灵感。

这种以人为本的探索让设计团队意识到,一种全新的骑车方式或许能让美国消费者找回儿时骑车的感觉。

一个尚未开发的巨大市场开始在设计团体面前逐渐浮现。

ideo

ideo

IDEO -从产品设计到体验设计IDEO的两个创始人,左边提姆.布朗×(Tim Brown),右边戴维.克利( David Kelley)当代比较有影响力的设计公司之一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拉奥托(Palo Alto)的IDEO,作为一家独立的设计事务所,这个公司无论从水平上,还是从影响力上,都在美国是数一数二的。

IDEO在旧金山、芝加哥、纽约、波士顿、伦敦、慕尼黑和上海都设有分公司,业务范围相当广泛,设计服务包括产品设计、产品服务、环境设计、数码设计等等。

不过IDEO 这些年来从设计已经开始越来越转向管理服务方面,提供管理咨询服务日益比单纯的产品设计重要了。

因此,有些时候我都不知道IDEO未来是否可以保持一个产品设计公司的形象。

IDEO 是在1991年成立的,当时我刚刚开始在洛杉矶教书,学院里工业设计系的系主任马丁.史密斯( Martin Smith)就跟我提起过这家事务所。

后来看到我们好多产品设计的毕业生都到帕拉奥托去见工,并且也越来越多在设计论坛、设计杂志上看到IDEO的作品,设计得很优秀,很能代表以硅谷为中心的美国最前沿的设计水平。

1995年第一次去那里参观,也见了一些设计师,他们的思维敏捷,与时代最新的技术、最新的设计概念密切结合的工作方法很令我折服。

1991年IDEO 成立的时候是三家小型的设计公司合并而成的,那三家公司分别是戴维.克利设计事务所(David Kelley Design)、ID 2(ID Two)设计事务所和矩阵产品设计事务所(Matrix Product Design)。

这三家设计公司的背景很不同,其中戴维.克利本人是斯坦福大学的教授,ID2是英国设计师比利.莫格里奇(Bill Moggridge)的公司,而“矩阵”的创始人是麦克.努塔(Mike Nuttall)。

IDEO成立之后,做各种产品设计,主要的设计订单来自美国最大的办公室家具公司“铁箱”公司(Steelcase)。

IDEO的创新案例分析

IDEO的创新案例分析

IDEO的创新案例分析一.IDEO创立的背景经济环境的改变,科技发展,GDP的高速增长,商品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生存,更是为了生活。

顾客手中的钱多了,选择也多了。

对于企业来说,这是一种挑战也是一次转机。

一方面经济环境上由数量经济到选择经济转变,这意味着:当商品多样化,丰富化,顾客的选择多了。

企业只有提高自己产品的竞争力,才能在市场上生存下来。

另一方面大量市场分裂,品牌忠诚消失,这时候提升顾客体验变得比以往更为重要,充满人情味儿的买卖关系。

二.IDEO定位企管顾问、商业顾问三.IDEO的独特之处高效率—-—--与顾客一起调查研究IDEO的工作效率很高。

因为公司要求客户合作完成所有的用户调查研究,分析,决定接下来的解决方案。

当这个过程完成时,也无需再讲解,顾客已经知道了该做什么,和怎样快速的去做。

与传统咨询服务公司不同,IDEO在计划,工作,以及IDEO U(客户定制教学程序)中将创新的过程与客户共享。

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这是“资源开放式的创新”.“咨询公司常常是过来,然后离开,再回来时桌上多了厚厚一摞实施方案.”分享—---—-——教顾客如何创意“我一点都不担心创意会被客户学走,因为就算他们学会了这礼拜的创意,我们下礼拜还会想出更好的创意。

”IDEO有这种魄力,他们不害怕分享,相反他们认为这是公司前进的推动力,提高顾客的能力,有利于更快更好的完成工作.形成良性循环。

“他们开阔了我们的眼界” 拓宽他们的思想,教会顾客公司如何观察,如何开展头脑风暴会议,如何进行原型制造和研究,还有如何快速执行指令通过实践,你可以与你的客户用合适的方式沟通。

潜移默化改变公司文化四.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IDEO的创新模式是根植于一套集体合作的方法,同时考虑使用者的需求、技术上的可行性,以及商业获利能力。

这套创新的机制采用了一系列的技巧,将设计和开发的机会可视化、具体化,以利于评估和修正包括以下几个步骤:“观察",“头脑风暴",“简易的原型制作”,“深入探讨”,“影子预示”,“做自己的顾客A.如何观察:l 观察:由IDEO各领域的专家主导,观察人类行为,以及他们与这个世界互动的方式.2 追踪使用者:到人们生活和工作的现场去,观察他们如何使用产品、购物、到医院看病等。

IDEO设计改变一切

IDEO设计改变一切
IDEO·设计改变一切
4、用手来思考——模型的力量
模型,不求精细,胜在快速 适可而止 角色扮演 现场制作模型 管好你自己的事
5、回到表面——设计顾客体验
光有好想法是不够的 让消费者参与其中 人人皆是设计思考者 有想法更要有行动
6、把你的想法传播出去——故事的影响力
在第四维空间做设计 将设计嵌入到设计过程中 为新想法争取资源 故事本身就是重点 从追求数字到服务大众
IDEO·设计改变一切
About IDEO·IDEO简介
IDEO·设计改变一切
About IDEO·IDEO简介 IDEO 拥有一套实现战略的哲学观点
IDEO·设计改变一切
About IDEO·IDEO简介 IDEO的创新流程
IDEO·设计改变一切
Book Description·内容简介
《IDEO设计改变一切》不是写给设计师看的书,是为追求设计思考的组织及个人打造的蓝图,协助将设计思 考这种以创意解决难题的做法,带进生活、组织、产品和服务,为社会整体和企业发掘新的替代方案。
IDEO·设计改变一切
台灣美學經濟創言人、政大科技管理研究所教授李仁芳
第一部分 设计思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力量
创新三空间
我们可以用“3I”空间来思考这个过程:发想(inspiration),构思(ideation)和执行(implementation)。 “发想”指的是刺激你寻找解决方案的机会与需求;“构思”指的是想法的催生,发展和验证;“执行”指的是从研究 通往市场的步骤。在研究小组不断琢磨想法,探寻新方向的过程中,这个案子可能会在这三个空间里来来回回不只 一次。
创新的三个空间 由“问题”转向“项目” 专家+简报 跨领域整合团队 大团队中的小团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DEO〃设计改变一切
第一部分 设计思维的力量
视觉思考:动手画出来
当我用图画来表达某个想法时,我得出的结果和用文字表达得不一样,而且通常速度更快。 达文西和许多成就斐然的设计思考家一样,是运用绘画技巧来强化别人的构想。
IDEO〃设计改变一切
第一部分 设计思维的力量
便利贴,创新时少不了它
便利贴鼓励我们捕捉快闪念头,变换位置,或否决丢弃,非常适合用来对付每个设计专案都会不断碰到的一个事 实:截止期限(所有的专案工作都有一堆限制:科技限制,技术限制,知识限制) 设计思考是一种综合性的思考能力。包括有能力在一团复杂混乱的资料中找出模式(便利贴,创新时少不了 它),可以从断简残片里综合出新概念(便利贴,创新时少不了它),可以对于我们不同的人感同身受,这些都是 可以学习的。
IDEO〃设计改变一切
第一部分 设计思维的力量
化需要为需求,把人放在第一位
我们全都得像设计师一样思考,我们得学习:把人放在第一位。 亨利福特很清楚这点,他曾说:「假如我们问顾客想要什么,他们会告诉我:一匹更快的马」这就是为什么传统 那些焦点团体和调查研究无法奏效的原因,因为这类做法大多只是问受访者想要什么,无法激发新的洞见。 经过长达一百年的创意解难磨练,设计师已经累积了一套工具,可以帮助他们游走在我所谓的「创新三空间」: 发想,构思和执行我认为,现在必须把这些技术扩散到整个组织,更重要的是,设计思考必须力争「上游」,更靠 近制定决策的执行单位。 我们的目标是,帮助人们说出潜藏在心里,甚至自己也没觉察到的需求,我把这三项彼此强化的要素称为:洞见 (insight),观察(observation)和同理心(empathy)。
2、变需要为需求——把人放在首位
洞察力:从他人的生活学习 观察:关注人们没有做的,倾听人们没有说出来的 行为转变:用洞察激发未来产品 换为思考:真切体会别人的感受
5、回到表面——设计顾客体验
3、思维矩阵——让思维过程变得更清晰
汇聚式思维和发散式思维 分析与综合 头脑风暴法 发挥视觉思维的作用 小小便利贴中的大创新
8、让设计服务于整个社会——我们必须同舟共济
9、行动起来——到全球去
找出极端用户 与谁共事 做设计项目 解决身边的问题 从全球到地方
IDEO〃设计改变一切
第一部分 设计思维的力量
打动人心——设计思维不仅仅是形式
科技是设计思考之本,讲究“感性科技”;人性是设计思考之始,注重“人性设计”;文化是设计思考之源,追 求“文化创意”。 因此,现代的设计师必须融合“感性科技”与“人性设计”的设计思考,营造一个具有“文化创意”的人性化的 组织与生活环境。 未来的设计师将扮演科技的诠释者(洞见),人性的引领者(观察),感性的创造者与品味的营造者(同理心)
IDEO〃设计改变一切
第一部分 设计思维的力量
利用实体空间增强创意过程
一个规划完善的专案空间,外加一个协助小组成员外出实地观察时,随时和内部保持联系的专案网站或维基,可 以大大提升团队的生产力。 这类专案空间对设计思考非常重要,研发团队在这里为专案进行涡轮增压,让原型产品更快成形。 为该专案空间打造出好几层可以随机改造重组的空间。由于设计思考的本质是尝试和实验,因此灵活有弹性正是 它的成功关键。
IDEO〃设计改变一切
17
第一部分 设计思维的力量
专案心情图
设计团队在一个专案计画的 过程中,必须穿越三个彼此重叠 的空间: 一个发想空间,要从所有可能的 地方收集洞见; 二是构思空间,在这里将洞见转 化成构想; 三希望信心是执行空间,将最好 的构想发展成明确,完整的行动 规划。 心情处理好,事情会更好。
IDEO〃设计改变一切
第一部分 设计思维的力量
小型团队+创新文化
面对复杂度较高的问题,发想阶段需要的是小型团队(大团队中的小团队),同时建立小组之间的互助网络,为 专案确立整体架构。来源结果开放,可以聚集众多小组的力量,解决同一个问题。 一个能激发创意的地方,不一定非得疯狂,古怪,真正不可或缺的是,一个人们知道可以在里面实验,冒险,尽 情发挥的环境,包括社交和空间环境。这点非常重要。 一个奖励成功且容许失败的文化,已经在无形中移除掉阻挡新构想成形的障碍。
IDEO〃设计改变一切
Contents〃目录章节
第一篇 设计思维的力量
(设计思考是什么?)
1、打动人心——设计思维不仅仅是形式
创新的三个空间 由“问题”转向“项目” 专家+简报 跨领域整合团队 大团队中的小团队
4、用手来思考——模型的力量
模型,不求精细,胜在快速 适可而止 角色扮演 现场制作模型 管好你自己的事 光有好想法是不够的 让消费者参与其中 人人皆是设计思考者 有想法更要有行动
台灣美學經濟創言人、政大科技管理研究所教授李仁芳
IDEO〃设计改变一切
第一部分 设计思维的力量
创新三空间
我们可以用“3I”空间来思考这个过程:发想(inspiration),构思(ideation)和执行(implementation)。 “发想”指的是刺激你寻找解决方案的机会与需求;“构思”指的是想法的催生,发展和验证;“执行”指的是从研究 通往市场的步骤。在研究小组不断琢磨想法,探寻新方向的过程中,这个案子可能会在这三个空间里来来回回不只 一次。 这种交互影响,非直线的走法,并不是因为设计思考家没有组织,缺乏纪律,而是因为设计思考基本上就是一种 探索的过程,只要做对了,必然会在路途中找到预料之外的发现。 对追求美的艺术家或追求真理的科学家而言,专案的种种限制可能是令人讨厌的束缚。设计者的特色就是乐意拥 抱限制。 少了限制,就不可能有设计,而最好的设计,往往就是来自于最严苛的限制。 这种接受挑战限制的意愿或热忱,正是设计思考的基础所在。找出有哪些重要限制,然后建立评估架构。
IDEO〃设计改变一切
第一部分 设计思维的力量
创新三空间
一个灵活敏捷的设计思考团队,会从第一天就开始制作初样,然后一路自我修正。如同我在IDEO常说的“越早 失败,就越快成功。”
IDEO〃设计改变一切
第一部分 设计思维的力量
成功构想的三大准则
可能性 feasibility,产品的功能在应用上的可能性 存续性 viability,产品有可能成为公司永续商业模 式中的一部分 需求性 desirability,对使用者有价值,抓得住消费者的心
IDEO〃设计改变一切
第一部分 设计思维的力量
用手来思考——模型的力量
● 快速制作原型:如果一张照片胜过千言万语,那么在IDE0,一个原型胜过千张照片。制 作原型不但是创新的语言,更足沟通与说服的工具。特点:最好的概念做成研究模型。快速 的模型生成 1 制造可操作的模型:将可能的解决方案视觉化,加速决策制定和创新。 2 什么都可以制作原型:无论是产品或服务,网站或空间,都可以制造出模型。 3 善用摄影机:透过电影预告片的形式,呈现消费者在产品及服务推出后可能的使用体验。 4 追求速度:模型制作力求快速廉价,不浪费时间在复杂的概念。 5 不求细致花俏:以展现设计概念为主,勿花费太多心力在细节上。 6 创造情节:展现消费者如何以不同的方式使用产品或服务。 7 身体激荡:即兴安排剧情,虚拟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实地模拟他们的角色。
IDEO〃设计改变一切
第一部分 设计思维的力量
汇聚式思维和发散式思维
发散性思维的目标,则是为了丰富我们的选项。想要找 到好点子,首先你得有一大堆点子。选择越多表示复杂性越 高,使用分析工具将复杂的问题一一拆解,仔细观察,综合 就是从大量原始资料中萃取出有意义的模式。 体验设计思考,就像是在四种心智发散收敛创建使状态 之间跳一场舞,每一种都有各自的基调和动作,然而当音乐 突然响起,我们很难认清自己正处于哪一个阶段,到底要踏 出哪只脚才是对的。 设计思考的种子,就是一方面不断在汇聚式和发散式过 程中移动,一方面持续在分析与综合间来回,设计思考家擅 长于在扩散性与聚敛性思考间伸展,在细节分析和综合判断 间回旋的。
IDEO〃设计改变一切
第一部分 设计思维的力量
用手来思考——模型的力量
在制作模型过程中,可随时检验自己的创意,同时也可能会有新的创意产生,使你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让 我们来看看IDEO的一位设计师在制作一种玩具橄榄球的模型发生了什么事?这种橄榄球是用泡沫和橡胶合 成的,有T形翅膀起支撑作用,让使用者容易把球摆放在地上,以便发定位球。当这位设计师在开始粘翅膀 时发现如果把现有的橄榄球曲线稍作改动,效果会更好。如果使翅膀遵循新的曲线,橄榄球看起来会像一 个推进器,这种翅膀能把掷出的橄榄球的摇摆不定的运动轨迹调节成完美的螺旋形,于是一种畅销的很成 功的玩具就这样诞生了。
IDEO〃设计改变一切
第一部分 设计思维的力量
IDEO tips
用手来思考——模型的力量
1 在模型上投入的时间、精力和投资,只要足以获得有用的反馈并推动想法前进就足够了。 2 需要讲模型投放到现场,从而观察它们如何存活下来并适应不同的环境。 3 模型可以将抽象概念变得鲜活,这样整个组织就可以了解并理解这个抽象概念。 4 模型制作应当包括哪些看起来粗糙且简单的研究,而且不仅仅包括实物。 5 制作模型的目的,不是知道一个能工作的模型,而是赋予想法具体的外观,这样就可以了解这个想法的长处和弱 点,并找到新方向来搭建更详细、更精密的下一代模型。
About the Author〃作者简介
蒂姆〃布朗 世界顶级创意公司IDEO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工业设计出身,多次获得设计大奖,作品曾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东京AXIS艺廊、 伦敦设计博物馆展出; 他服务的客户遍及各个产业,包括苹果、微软、百事、宝洁、雀巢、福特等全球知名 企业,同时他也是聪明人基金董事会成员; 2008年,他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文章中说:"像设计师一样思考,不只能改变开 发产品,服务与流程的做法,甚至能改变构思策略的方式。"
IDEO〃设计改变一切
About IDEO〃IDEO简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