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质量控制讲义
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讲义ppt(共15页)

特点:
1.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有全面性,控制产品质量的各个环节, 各个阶段
2.是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3.是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 4.是全社会参与的质量管理
质量控制的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称为计划阶段,又叫P阶段(Plan)
这个阶段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市场调查、用户访问、国家计划
指示等,摸清用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确定质量政策、质量目标
主要是根据检查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
PDCA管理循环
PDCA管理循环是全面质量管理最基本的工 作程序,是美国统计学家戴明(W.E.Deming) 发明的,因此也称之为戴明循环。这四个阶段 大体可分为八个步骤。
缺点
由于这个阶段过于强调质量控制的统计方 法,使人们误认为“质量管理就是统计方 法,是统计学家的事情”,因而在一定程 度上限制了质量管理统计方法的普及推广。
全面质量管理(TQM)阶段
全面质量管理是指在全面社会的推动下,企业 中所有部门,所有组织,所有人员都以产品质 量为核心,把专业技术,管理技术,数理统计 技术集合在一起,建立起一套科学严密高效的 质量保证体系,控制生产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因 素,以优质的工作最经济的办法提供满足用户 需要的产品的全部活动。
统计质量管理阶段
特点是利用数理统计原理在生产工序间进行质 量控制,预防产生不合格品并检验产品的质量。 在方式上,责任者也由专职的检验员转移到由 专业的质量控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这标志者 事后检验的观念改变为预测质量事故的发生并 事先加以预防的观念。
常用手段:控制图;抽样检测;可靠性理论和 方法
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
工商管理 0813000108 黄怡
案例----周至猕猴桃的兴衰
材料质量控制及管理制度

材料质量控制及管理制度一、总则在本项目使用的各种原材料,必须满足目前国家制定的有关技术规范质量标准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及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质量标准及安全措施的要求,特殊原材料的采购、运输贮存和使用,除必须满足公路工程的技术、质量、安全要求外,还必满足相关行业、相关规范的特殊要求。
二、采购流程由项目部材料管理人员根据施工方案,按需用品种、规格、数量及用量进度提前编制材料用量计划表,确定采购量,编制采购计划、用款计划、运输计划;经项目经理核实,报公司机电物资部进行审批签字同意后实施;采购计划内容包括:名称、主要规格和数量、随机附件、投资额、计划完成日期、使用单位等。
对于重要物资、大批量物资、新型材料以及对工程最终质量有重要影响的物资,可由公司机电物资部门对可供选用的供方进行逐个评价,并确定合格供方名单,由公司机电物资部直接进行采购。
三、材料质量控制1、采购物资应符合设计文件、标准、规范、相关法规及承包合同要求;2、材料进场必须有材料员、质量员到场进行验收,做好进货检验记录;3、钢材、水泥、防水材料等原材料进场应有出厂合格证和质量保证书,项目部工地试验室必须按规范要求的频率和标准,根据材料进场的批次或数量,对原材料进行试验检测及外委试验,检测合格后以书面形式报监理工程师批准方可用使用;不合格材料由材料员与供货方交涉,办理退货、调货、索赔等工作。
四、材料管理1、搞好现场材料平面布置规划,统筹安排布置材料的堆放,并以靠近使用点为原则,减少二次倒运和搬迁,并有明显标牌。
2、室外堆放材料的道路、场地要平整、坚实、畅通,有回旋余地,有可靠的排水措施,料场要平整、夯实、不积水。
3、临时料库、料棚要有符合防雨、防潮、防火、防冻、防爆、防晒、防损坏等管理措施与要求。
4、物资入库后,按要求堆码整齐、牢固,应轻拿轻放,不得损坏,要对堆放材料的物资采取合理的堆码铺垫,保证物资不变形。
不紊乱、不霉烂、不锈蚀,保证物资的完好性。
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讲义PPT课件( 15页)

缺点
出现质量问题容易扯皮、推委,缺乏系统的观念 只能事后把关,而不能在生产过程中起到预防、控制
作用,待发现废品时已经成为事实,无法补救 对产品的全数检验,有时在技术上是不可能做到的
(如破坏性检验),有时在经济上是不合理、不合算 的(如检验工时太长、检验费用太高等)。随着生产 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生产效率不断提高,这些缺点也就 越来越显得突出
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
工商管理 0813000108 黄怡
案例----周至猕猴桃的兴衰
猕猴桃曾为周至县带来巨大财富
案例----周至猕猴桃的兴衰
近百米长的河护坡及道旁,堆满了腐烂变质的猕猴桃
膨大剂
膨大剂,学名哔效隆,是一种植 物生长激素,能够刺激植物细胞 分裂,产生果实膨大的效果。在 猕猴桃生长期间,如使用膨大剂, 每亩可增产30%~40%,单个果 实也可从100~120克左右增长到 180~200克。
统计质量管理阶段
特点是利用数理统计原理在生产工序间进行质 量控制,预防产生不合格品并检验产品的质量。 在方式上,责任者也由专职的检验员转移到由 专业的质量控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这标志者 事后检验的观念改变为预测质量事故的发生并 事先加以预防的观念。
常用手段:控制图;抽样检测;可靠性理论和 方法
和质量计划等。
第二个阶段为执行阶段,又称D阶段(Do)
这个阶段是实施P阶段所规定的内容,如根据质量标准进行
产品设计、试制、试验、其中包括计划执行前的人员培训。
Hale Waihona Puke 第三个阶段为检查阶段,又称C阶段(Check)。
这个阶段主要是在计划执行过程中或执行之后,检查执行情
原材料质量控制

原材料质量控制
标题:原材料质量控制
引言概述:
原材料质量控制是生产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有效的原材料质量控制可以保证产品稳定性和一致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本文将从原材料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方法和技术、检测手段、质量标准和持续改进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原材料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1.1 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
1.2 降低生产成本
1.3 提高企业竞争力
二、原材料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技术
2.1 供应商审核和评估
2.2 采购合同管理
2.3 原材料取样和检验
三、原材料质量控制的检测手段
3.1 化学分析
3.2 物理性能测试
3.3 微生物检测
四、原材料质量控制的质量标准
4.1 制定合理的原材料质量标准
4.2 严格执行标准
4.3 定期评估和更新标准
五、原材料质量控制的持续改进
5.1 定期召开质量改进会议
5.2 分析原材料质量控制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5.3 不断优化原材料质量控制流程,提高效率和准确性
在生产过程中,原材料质量控制是企业的基础工作,惟独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稳定和一致性,才干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满足客户需求,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因此,企业应该重视原材料质量控制工作,不断改进和优化控制方法和技术,确保原材料质量符合标准要求,从而实现持续稳定的生产和发展。
如何进行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

如何进行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
建筑材料质量控制的主要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材料采购:在建筑材料采购过程中,要充分了解供应商的资质、生产能力、产品质量等信息,选择具有良好信誉和质量保证的供应商进行合作。
此外,要根据工程需求和预算要求,合理选择材料的品种、规格和性能指标。
2.材料进场试验检验:材料进场后,需要进行试验和检验,以确保其质量符合工程要求。
试验检验内容包括物理性能、力学性能、化学性能、环保性能等,检验方法应遵循相关国家标准和规范。
3.过程保管:在建筑材料的使用过程中,要加强保管,防止材料受损、变质、污染等。
首先要确保材料的储存条件符合规定,例如温度、湿度、通风等;其次要定期进行检查、维护,确保材料性能稳定;最后要做好材料的标识和分类,便于管理和使用。
4.材料使用控制:在建筑材料的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材料的正确使用。
此外,要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防止材料浪费、损坏或被不合理使用。
5.质量验收:在建筑材料施工完成后,要进行质量验收,检查材料的使用效果和工程质量。
验收内容主要包括材料性能、施工质量、工程实体验收等,验收结果应记录在验收报告中。
6.售后服务:为确保建筑材料的长期稳定性能,要加强售后服务,
包括对材料的维修、保养、更换等。
同时,要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及时解决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综上所述,进行建筑材料质量控制需要从采购、进场试验检验、过程保管、使用控制、质量验收和售后服务等方面进行全面管理。
只有加强每个环节的控制,才能确保建筑材料的质量,为建设安全、舒适的建筑物提供保障。
产品质量和质量控制概述PPT课件

好的品质需要平衡
# 什么叫集体的品质
一般讲品质的“好”与“坏”时,指的是商品、服务总体平均水平的好坏。
规格宽度 平均值
*与规格的幅度相比,离散 性越小,品质越好
*平均值必须是规格的中心 值
近代品质管理的起点是对集体品质的水准 与离散性的管理
偏差小 偏差大
QC讲义第一章
4
# 品质的表示方法
① 作为单位的品质表示方法 * 计量性的内容
海外认 相互认证 认证机关
证机关
(国内)
认证 注册
审核注 册机关
认证 注册
供给方、事业单位 (企业、事业单位 等)
★PL(产品责任)
• 1994年7月公布,1995年7月实施。
• 所谓PL,指“对于使用了设计、制造或者标识上有缺陷的产品的人或者第三方 因该缺陷而受到的损害,制造者或销售商应该承担的赔偿责任”
同时,品质不只局限于产品,还要考虑到工作的质量和服 务的质量,对这些的管理也叫品质管理。
【QC的思想】工作推进中的重要要点
★品质优先的思想
所谓品质管理,指“把品质第一作为经营基础进行的活动”。 因此,必须以品质优先的思想推进所有的活动。 所谓QC的思想即贯彻“品质第一”“用户满意”
考虑用户的立场,制造好的品质,提供好的服务 换成日常的工作来说就是“下一道工序是用户”
日本TQC的实况,指出日本的发展正在于日本的TQC。
NHK电台也进行了播放,在日本的产业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1990年:对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规格“ISO 9000系列”要求的品质保证体系的关心进入
高潮,从美国引进综合品质经营的思想
日本的品质管理通过TQM(综合品质管理)等一些新的摸索,跨入了下一步的飞
《IQC培训资料》课件

讨论环节:组 织学员进行讨 论,提出解决
方案
总结反馈:对 讨论结果进行 总结,反馈给 学员,提高培
训效果
角色扮演和模拟演练
角色扮演:让学员 扮演不同的角色, 如质量控制员、供 应商等,以提高他 们的沟通和协调能 力。
模拟演练:设计模 拟场景,如质量控 制流程、供应商审 核等,让学员在实 际操作中提高技能。
YOUR LOGO
IQC培训资料
汇报人:
,
汇报时间:20X-XX-XX
IQC简介 IQ培训内容
IQC培训效果评 估
IQC培训计划和 安排
IQC简介
IQC的定义
IQC是 Incoming
Quality Control的缩 写,中文为进 料质量控制。
IQC是质量管 理体系的一部 分,负责对采 购的原材料、 零部件、半成 品等进行检验
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
实践操作:模拟IQC的检验 过程,让学员实际操作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 让学员了解IQC在实际工作
中的应用
理论教学:讲解IQC的基本 概念、流程和标准
互动讨论:让学员分享自己 的经验和看法,互相学习
案例分析和讨论
案例选择:选 择具有代表性 的案例进行分
析
案例分析:对 案例进行深入 分析,找出问
案例分析:提供实 际案例,让学员分 析问题并提出解决 方案,以提高他们 的分析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互动讨论:组织学 员进行讨论,分享 经验,互相学习, 以提高他们的团队 协作和沟通能力。
互动交流和分享经验
互动交流: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让学员积极参与,提高学习效果 分享经验:邀请有经验的IQC人员分享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和技巧,让学员了解实际工作场景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员了解IQC工作的重要性和难点 模拟演练:让学员模拟实际工作场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材料质量控制讲义

材料质量控制讲义引言材料质量控制是生产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不同种类的材料在不同的条件下会表现出不同的性能和特点。
因此,在选择和使用材料时,必须有一套全面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和措施,以确保生产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本讲义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材料质量控制方法,以及如何根据产品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材料质量控制方法1. 原材料质量控制原材料质量控制是制造工艺的第一环节,对于确保产品安全性和质量至关重要。
如何保证原材料的质量稳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和代理商,并与之建立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以便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沟通。
•对供应商的资质进行审核和评估,要求其提供产品的质量保证书、原材料检验报告等相关证明材料。
•严格执行原料进货验收标准,对进货的原材料进行严格抽样检验,并确保检测结果符合生产要求。
2.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是材料质量控制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以下几个方面是生产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生产车间的环境卫生和作业操作规范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对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监控和检测,确保生产过程符合生产计划和质量要求。
•严格执行产品加工工艺流程,规范操作步骤,有效控制加工误差和废品率。
•对加工过程中的废品和次品进行分类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有效控制产品质量问题。
3. 标准化检验方法标准化检验方法是保证材料质量稳定的必要手段。
以下几个方面是标准化检验方法中需要注意的:•确定可靠的检验方法和技术标准,建立完备的检验设备,进行完整的检测,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建立严格的材料检测程序和标准化的检查表格,保证每批原材料都要进行严格抽样检验,确保产品质量的长期稳定。
•对每个生产批次和产品型号进行质量跟踪管理,强化对产品质量问题的管理和回溯追责制度。
如何选择合适的材料选择合适的材料对于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至关重要。
以下几个方面是选择合适材料需要考虑的:•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包括材料的密度、强度、韧性、热膨胀系数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材料基本知识1.1 金属材料的主要性能1.2影响金属材料性能的因素2 工业用钢2.1钢的分类2.2钢的编号3 压力容器的特点以及对材料的要求3.1压力容器的特点3.2对压力容器的基本要求3.3压力容器的选材要求3.4《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对压力容器材料的要求3.5压力容器常用材料标准4 压力容器材料的管理与使用一、材料基本知识(一) 金属材料的主要性能1机械性能1)强度——金属抵抗永久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常用的强度判据如屈服强度、抗拉强度。
①屈服强度——当金属材料呈屈服现象时,在试验期间达到塑性变形发生而力不增加的应力点。
上屈服强度ReH、下屈服强度ReL。
②抗拉强度——试样在屈服阶段之后所能抵抗最大应力。
Rm2)塑性——断裂前材料发生不可逆永久变形能力。
常用的塑性判据是伸长率A和断面收缩率Z。
①伸长率——原始标距的伸长(Lu-Lo)与原始标距(Lo)之比的百分率。
断后伸长率A= [(Lu-Lo/ Lo)]×100% Lu-Lo为断后标距的残余伸长。
②断面收缩率——断裂后试样横断面积的最大缩减量(So-Su)与原始横截面积(So)之比的百分率。
Z=[(So-Su)/ So] ×100%3)冷弯性能——用于衡量材料在室温时的塑性。
是焊接接头常用的一种工艺性能试验方法,它不仅可以考核焊接接头的塑性,还可以检查受拉面的缺陷,分面弯、背弯、侧弯三种。
4)韧性材料抵抗冲击载荷的能力,即测定冲击载荷试样被折断而消耗的冲击功Ak,单位为焦耳(J)。
5)蠕变——在规定温度及恒定力作用下,材料塑性变形随时间而增加的现象。
①蠕变极限——在规定温度下,引起试样在一定时间内蠕动总伸长率或恒定蠕变速率不超过规定值的最大应力。
②持久强度——在规定温度及恒定力作用下,试样至断裂的持续时间的强度。
6)硬度:是指金属材料抵抗硬物压入其表面的能力,用来表示材料的坚硬程度。
常用的硬度测定方法有布氏硬度法(HB)、洛氏硬度法(HRC)、维氏硬度法(HV)、里氏硬度法(HLD)等。
2物理性能:密度、比重、熔点、导热性、热膨胀性、磁性和耐磨性等。
3化学性能:抗腐蚀性、抗氧化性;4 工艺性能:铸造性、焊接性、可锻性、切削加工性等;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是由于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同时具有良好的工艺性能。
金属材料的各种性能是由其化学成份和其内部组织结构决定的。
(二)影响金属材料性能的因素化学成分、组织结构及加工工艺等的影响。
⑴含碳量C增加,则强度、硬度提高,而塑性、韧性下降。
(2)其他合金元素:Mn增加可提高强度和硬度,强化元素。
Si提高强度. 硬度和弹性.Cr、Ni提高钢的热强性能、高温氧化性和耐腐蚀性。
V、Ti、Nb等元素可以细化晶粒,提高韧性及材料致密度。
Mo提高钢的热强性能、在高温时保持足够强度、细化晶粒,防止钢的过热倾向。
(3)有害元素:P、S形成低熔点化学物,导致热脆性和冷脆性,使塑性、韧性下降。
成分决定组织,组织决定性能,性能决定使用。
二工业用钢(一)钢的分类1、按用途分类按钢材的的用途可划分为:结构钢、工具钢、特殊性能钢三大类;结构钢用于制造各种机器零件及工程结构。
制造机器零件的钢还可以区分为渗碳钢、调质钢、弹簧钢、滚动轴承钢等。
工程结构钢分为甲类钢、乙类钢、特类钢及普通低合金钢。
工具钢按用途又分为刃具钢、模具钢和量具钢。
特殊性能钢是指具有特殊物理和化学性能的钢,例不锈钢、耐热钢、耐磨钢和磁钢等。
2、按化学成分分类分类碳素钢和合金钢两大类。
碳素钢分为:低碳钢含碳量≤0.25%。
中碳钢含碳量0.25~0.6%。
高碳钢含碳量>0.6%。
合金钢分为:低合金钢合金含量≤5%。
中合金钢合金含量5~10%。
高合金钢合金含量>10%。
4、按品质分类主要以钢中的硫、磷含量来区分,可分为:普通钢:含S≤0.055%,含P≤0.045%;优质钢:含S、P≤0.040%;高级优质钢:含S≤0.030%,含P≤0.035%;(二)钢的编号1、我国的钢材编号我国的钢材编号采用国际化学符号和汉语字母并用的原则即:①钢号中化学元素采用国际化学符号来表示,如Cr、Mo、V、Ni、Ti、W等,稀土元素用Re表示。
②产品名称、用途、冶炼和浇注方法等,用汉语拼音的缩写字母表示(见表5-1)。
(1)优质碳钢钢号用两位数字表示。
这两位数字表示含C量的万分之几,如45钢表示钢中平均含C量为0.45%。
含锰较高的钢,须将锰元素标出,如平均含C量为0.5%、含锰量为0.7~1.00%的钢,其钢号为50Mn。
沸腾钢、半镇静钢以及专门用途的优质碳素结构钢,应在钢号中特别标出,如“20g”表示平均含碳量为0.2%的锅炉用钢。
(2)合金结构钢钢号由三部分组成,即“数字+元素+数字”,前面的两位数字表示含C的万分之几,合金元素用化学符号表示,后面的数字为合金元素的含量,以百分之几表示。
当合金元素低于1.5%时,一般只标出元素不标含量,大于1.5%,须标出2、3、4,如36Mn2Si表示平均含C量为0.36%、锰1.5~1.8%、硅0.4~0.7%的钢。
(5)不锈钢与耐热钢不锈钢:钢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含碳量的千分之几,如9Cr18表示含C量为0.9%。
但含C量≤0.03%及≤0.08%者,在钢号前分别加“00”及“0”,如00Cr18Ni10、0Cr18等。
耐热钢:钢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含碳量的万分之几,钢中主要合金元素以百分之几表示,如12Cr2Mo表示含C量为0.12%,含Cr量为2%。
三压力容器的特点以及对材料的要求(一) 压力容器的特点1 温度条件:从深冷到高温;2压力条件:从高真空到超高压;3质的危害程度:从空气到易燃易爆,从无毒介质到剧毒介质。
包罗爆、燃、毒、辐(照)、腐(蚀)、磨(损)等数千个品种。
4载荷条件的特殊:压力容器因其承受各种静、动载荷或交变载荷,还有附加的机械或温度载荷;4 容器的大型化:当前压力容器向大容量、高参数发展;5 结构的多样性:压力容器材料的品种、规格繁多,可以分为卧式、立式容器、换热器、塔器、大型立式圆筒形贮槽、球罐、空冷器、废热锅炉,以上每一种类型设备因使用要求不同还可以有许多种不同具体结构形式。
(二)对压力容器的基本要求1满足使用要求承压类特种设备的结构型式、尺寸规格、使用条件(压力、温度、腐蚀介质)以及其他载荷条件是由设备在工艺装置中的功能要求决定的。
因此要求设备必须能满足生产条件下处理物料的功能要求,如:输送、传热、传质、分离、贮存等工艺要求。
2安全可靠确保设备安全使用的基本要求包括有设备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密封性和耐蚀性。
1)满足强度要求。
保证设备本体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外;保证受压元件以及焊接接头的强度要求;2)足够的刚度载荷作用下保证构件不致发生过大的变形;3)足够的稳定性就是保证在外载荷作用下,设备或构件不致突然失去原有形状。
4)耐蚀性合理选用材料,制定合理的制造工艺。
保证在操作条件和介质的不同腐蚀类型选用相适应的设备材料以及正确的加工制造方法以保证设备的长周期安全运行。
3合理的经济成本在压力容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还要做到经济合理。
(三)压力容器的选材要求压力容器作为一种焊接结构,运行条件苛刻,制造工艺也较为复杂。
其运行必须安全可靠,容器一旦破裂,后果极其严重。
因此,压力容器的可靠性与所选用钢材的性能有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压力容器用钢作为一种结构材料,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塑性和韧性;其次,压力容器要经过各种成型工艺,所以,所用材料还应具有良好的热加工、冷加工和焊接性能。
此外,压力容器大多采用厚板制造,所用材料还应具有适应各种形式热处理的特性。
对于在腐蚀性介质下工作的压力容器,壳体及内件材料必须相应的耐腐蚀性和抗氢能力。
由此可见,为了保证压力容器安全可靠的运行,首先必须从材料着手,选用优质的钢材制造压力容器,满足技术条件规定的各项要求,如满足化学成分、力学性能、使用性能、无损检测等多方面的要求容器的选材的原则也是要满足工艺过程的要求、强度要求和制造工艺要求。
1满足工艺过程的要求1)材料对介质腐蚀性的抵抗能力,如一般碳钢难以达到在容器使用寿命内的抗腐蚀要求,必要时可以对介质具体性质选用高合金钢、有色金属或采用耐腐蚀衬里(包括高合金钢衬里、复合钢板或堆焊层、以及各类非金属材料衬里或镀层)材料。
2)工艺过程要求还包括该容器是否属于高温操作或低温操作,以选用相应的抗高温或耐低温材料。
对于有换热要求的容器,应尽肯能选用热导率较大的材料。
2 满足强度要求1)合理选用材料的强度级别。
满足强度要求并非指选用材料的强度级别越高越好,而是指选择使用的材料。
如果选用材料的强度级别低,只要相应增加容器元件厚度仍能满足强度要求;a高强度材料其焊接性能往往比较差,在焊接过程中发生种种缺陷的可能性比较大,其抵抗低循环疲劳性能、防脆断能力也比较差,在设计、制造中尤应注意避免剧烈的形状改变及种种原因引起的应力集中,因此,无原则的选用高强度材料会带来材料和制造成本的提高以及抗脆断能力的降低。
b较低强度的材料在满足强度要求同时,容器在运行中一旦发生意外,材料能产生一定适应能力,有足够的伸长率以使元件在局部屈服后发生塑性变形流动而使应力趋于均匀化,或操作者能及时发现容器的非正常现象(如法兰连接因变形过大引起的泄露,甚至在筒体或风头等部分能察觉得出的变形等端倪),以便及时采取紧急措施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恶化。
材料的屈服比(ReL/Rm)也是能反映在事故起始阶段能否及时提醒操作者引起注意的一个重要指标。
3)适当的厚度满足强度要求在设计中常采用的措施是加大受载元件的厚度,要注意随着材料厚度的增加,对同材质的材料,在轧制过程中材料的紧密程度会相应降低,出现各种缺陷的可能性随之增加,因而其力学性能、许用应力值反会降低;此外,同材质的厚材其抗性能比薄材略差;在焊接工艺、焊后热处理要求等方面,同材质的厚材也比薄材要求高。
因此,在选择材料时要注意,在能选用薄材时不要无原则的选用厚材;在因强度需要等原因(例如,高压、超高压厚壁容器)而必须采用厚壁时,能够用多层薄壁组合为所需要尺寸的厚壁时尽量采用多层薄壁,以避免要求过高的制造工艺,也提高了容器在操作中的安全性。
对于高温操作,我国现行容器标准GB150《钢制压力容器》和有关的国外容器标准只规定了可用高温的相应材料或材料的最高允许使用温度,在设计、制造中除应按照该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和制造工艺外,不在提出其他特殊要求。
对于低温操作,由于材料的抗脆断性能不仅和材料的化学组成有关,而且和材料的厚度、所受的应力水平等因素有关,所以在低温容器选材时,应对这些因素做出综合评定。
我国现行容器标准GB150仍采用夏比V性缺口冲击功(CVN)作为衡量钢材能否适应低温操作以防止脆断的主要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