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第1-2章—案例

合集下载

经济法案例

经济法案例

经济法案例第一篇:经济法案例.经济法案例案例一:水晶宫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经营电器批发的企业,注册资本8万元。

近年来由于市场不景气,公司资本总额与其实有资产悬殊,2008年4月,水晶宫有限责任公司决定减少注册资本。

5月,股东会以代表1/2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决议,将公司注册资本减至人民币2.8万元;公司自作出减少注册资本决议之日就向公司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

依据《公司法》,分析水晶宫有限责任公司在减少注册资本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答:(1)减少注册资本是有限责任公司的特别决议。

应该要有代表全部2/3以上表决权的股东同意。

所以此案不对。

(2)公司减少注册资本后,不得低于法定的最低限额(即3万)。

此案2.8<3,因此不对。

(3)公司减少注册资本的,应当自公告之日45日后申请变更登记。

此案决议作出就变更,因此不对。

为什么是45日呢?我来告诉您这个流程。

根据规定,公司应当自作出(合并、减资)决议之日起10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30日内在报纸上公告。

债权人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30日内,为接到通知书的自公告之日起45日内可以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

所以才会有45日这个时间。

案例二:以下是一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方案:股东为15个自然人;其中12人以现金入股31万元人民币,2个高级技师王某、张某以自己拥有的特殊劳动技能入股、折合为6万元人民币,赵某用自己的一项受专利法保护的专利技术入股、折合为11万元人民币。

新公司不设监事。

新公司以食品生产为主营业务。

该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

发现赵某的专利技术只值5万元人民币。

(1)该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设立方案中有哪些内容不符合我国《公司法》的规定?(2)专利技术入股应办理哪些手续?(3)赵某名义上11万元人民币的出资,实际上只值5万元人民币,应如何处理?答:(1)2个高级技师王某、张某以自己拥有的特殊劳动技能入股、折合为6万元人民币,这里不对。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不得以劳务、信用、自然人姓名、商誉、特许经营权或者设定担保的财产等作价出资。

经济法律典型案例及答案(3篇)

经济法律典型案例及答案(3篇)

第1篇案例一:某公司侵犯商业秘密案案情简介:某科技公司(以下简称“原告”)是一家从事软件开发的企业,其研发的某款软件具有独特的功能和技术优势。

2010年,原告发现被告(以下简称“被告”)公司未经许可,在其产品中使用了与原告软件功能相同的技术,且被告的产品在市场上获得了较好的销售业绩。

原告认为被告的行为侵犯了其商业秘密,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判决: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的软件技术构成商业秘密,被告的行为侵犯了原告的商业秘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条的规定,法院判决被告立即停止侵权行为,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共计人民币100万元。

答案:1. 商业秘密的定义: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2. 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1)不为公众所知悉;(2)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3)具有实用性;(4)权利人采取了保密措施。

3. 侵犯商业秘密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条的规定,侵犯商业秘密的法律责任包括:(1)停止侵权行为;(2)赔偿损失;(3)消除影响;(4)处以罚款。

案例二:某公司与供应商合同纠纷案案情简介:某公司与供应商签订了一份货物供应合同,约定供应商在一个月内向公司提供一批货物。

合同签订后,供应商未能按期交货,导致公司生产线中断,造成经济损失。

公司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供应商承担违约责任。

法院判决:法院经审理认为,供应商未能按合同约定履行交货义务,构成违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的规定,法院判决供应商支付公司违约金人民币50万元,并承担本案诉讼费用。

答案:1. 合同的定义: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2. 合同的订立原则:(1)自愿原则;(2)公平原则;(3)诚实信用原则;(4)合法原则。

3. 违约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经济法案例及解释一

经济法案例及解释一

第一章、经济法概述【案例分析】1.【案例介绍】法的本质【案例分析】1.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法的本质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法律反应统治阶级意志,并不意味着法律就完全不顾及被统治阶级的原望和要求,法律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照顾被统治阶级的利益,往往是被统治阶级进行反抗斗争的结果。

2.并不是说统治阶级的所有意志都能上升为法,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而不是统治阶级每个成员的个人意志都能上升为法,法反映的只能是统治阶级的共同的,根本的利益,所以法对每个成员来说也是必须遵守的,他们违法行为也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任何违法行为都是对统治阶级整体利益和根本利益的侵害。

统治阶级内部成员作出违法犯罪行为,说明他企图把自己的个人利益和个人意志凌驾于整个阶级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意志之上。

2.【案例介绍】经济法律关系要素-主体、客体、内容【案例分析】法律关系是被法律规范所调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本例发生了经济法律关系主体是指参加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

本例的主体就是远大商行和甲自行车厂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本例的客体就是10万元货款和200台自行车内容是指主体各方—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本例的法律关系内容,权力,远大商行有权要求甲厂供货,甲厂有向远大商行索取货款的权力,义务,甲厂有义务向远大商行提供货物自行车,远大商行有义务向甲厂付货款。

第二章、经济诉讼与经济仲裁---案例分析及答案第一节、经济诉讼(2课时)【案例1】【解答】供方可以在南京的法院起诉。

民诉法规定:合同之诉,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法院审理。

本案中虽然双方约定了到达地和验收地,但按惯例,不能推定该二地为合同履行地,本案的合同履行地可按照一般代运制确定为供方港站。

故按民诉法中“代办托运的,以货物发运地为合同履行地”的规定,本案可由供方港站所在地(即南京)的法院审理。

【案例2】【解答】乙县与丙县人民法院对此案均有管辖权。

经济法经典案例分析

经济法经典案例分析

第一章经济法律制度—、法人制度【案例介绍】判断下列组织或个人,是否具备法人资格,并说明理由。

(1)某乡镇企业的销售科。

(2)在兰州东部批发市场从事服装经营的某个体工商户。

(3)经过上级有关部门批准,而未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登记已营业的某贸易公司。

(4)甲和乙合伙开办的牛肉面餐馆(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登记)。

(5)某财经学院为召开校庆20周年大会,经学校授权的校庆筹备委员会。

(6)兰州某厂的车间。

(7)甲、乙、丙三人各投资10万元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已取得营业执照的有限责任公司。

(8)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某化工股份有限责任公司。

责任。

_______________(2)不具备法人资格。

因为法人必须是组织,而该个体户不是组织,是个体。

(3)不具备法人资格。

因为没有依法成立。

(4)不具备法人资格。

因为该合伙组织没有健全的组织机构。

(5)不具备法人资格。

因为该委员会是一个临时组织,不能独立的对外承担民事责任。

(6)不具备法人资格。

因为该车间不能独立的对外承担民事责任。

(7)具备法人资格。

因为符合法人的条件。

(8)具备法人资格。

因为符合法人的条件。

二、所有权制度【案例介绍】王某到公园游玩,不慎将自己的照相机遗失在公园,管理人员拾到此物后上交给有关部门。

王某未在有关部门规定的期限内前去招领处认领自己的相机。

到期后此照相机被有关部门依法拍卖。

张某在拍卖中购得此物,以后,又将相机转送给李某。

一个偶然的机会,王某发现李某所用之相机即为自己在公园中不慎遗失之物,于是,王某要求李某将此相机返还给他。

(1)王某是否有权要求李某返还相机?(2)试述上述过程中照相机所有权的转移过程?【案例分析】(1)无权。

因为李某依法拥有该照相机的所有权。

(2)王某将照相机遗失后未能如期认领,丧失所有权;张某通过竞拍获得所有权;李某受赠获得所有权。

三、债权制度【案例介绍】甲、乙、丙三人某晚经过一渔塘,发现有人偷鱼,即呼喊抓“贼”,偷鱼人逃跑,甲、乙、丙上前一看,发现塘边已有偷鱼人偷捕的鲜鱼三大筐,即用人力车将鱼装走,次日早晨上农贸市场出售,共得人民币399.00 元。

国际经济法案例(一)(2)

国际经济法案例(一)(2)

货物侵权
1990年我国某机械进出口公司向一法国商 人出售一批机床。法商又将机床转售给美国 及一些欧洲国家。机床进入美国后,美国的 进口商被起诉,认定其侵犯了美国有效的专 利权。法院令被告向专利权人赔偿损失,随 后美国进口商向法国出口商索取赔偿,而法 商又要求中方赔偿。 [问题]中方是否应承担赔偿责任?
接受货物即应付款
美国A公司(以下简称卖方)与法国B公司(以下简称买方)于 1992年3月4日订立了一份货物买卖合同。合同约定,买方自 卖方购买10万件电子产品,每件8美元,托收方式结算, 1992年8月交货。合同订立之后,买方发现该类电子产品销 售不畅,遂通过电话与卖方协商,将定货数量从10万件减少 到6万件,其他合同条款不变。但不知何故,卖方后来仍发货 10万件。买方在未付款的情况下,用提单副本将全部货物提 走,并全部售出,但以卖方违约(多发运货物)为由,长期拒绝 向卖方付款。卖方承认双方曾就货物数量另有约定,但要求买 方按实际收到的货物支付全部货款及其利息损失。 [问题]依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 1.买卖双方通过电话对合同所做的修改是否有效? 2.卖方是否应承担违约责任? 3.卖方的请求是否应得到支持?
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商订中要约何时生效与 失效
中国A公司于某年9月2日致函美国B公司,提出以 每公吨1 800美元CIF纽约的价格向B公司出售 400吨咖啡豆,要约规定的承诺期限为14天。同 年9月14日A公司获悉国际市场上咖啡价格上涨了 30%,同日A公司收到B公司发来的表示接受的电 传,B公司表示其已作好履行合同的准备。15日, A公司向B公司提出将咖啡豆的售价由原来的每公 吨1 800美元加价至每公吨2 300美元,B公司未 同意。后A公司将该批咖啡豆以每公吨2 300美元 的价格销售给了另一家美国公司。B公司遂向中国 某法院提起诉讼,要求A公司赔偿其所遭受的损失。 A公司则辩称,其与B公司间并不存在任何合同关 系,B公司的索赔主张缺乏依据。

第一章经济法案例

第一章经济法案例

第一章经济法案例1.【案例】陈某承包的镇办拉丝厂的电线,是镇供电站专门拉的一条单线,为此电站站长经常以查电为由来厂里吃饭,每次陈某都十分客气。

1994年7月,站长的弟弟吴某突然拉来一卡车西瓜,要求陈某买下。

陈某声称已经给工人发过降温费,而且也用不了这么多西瓜,当场表示拒绝。

但是当晚厂里的电就被停掉,电站站长告知陈某线路需要检修。

第二天,吴某再次将西瓜拉来,并说只要陈某买下西瓜,电就可以送上。

陈某无奈,只得以高于市场的价格买下全部西瓜。

当晚电也真的就来了。

事后陈某越想越生气但不知如何是好。

问题:1.吴某的行为是否属于胁迫?2.陈某应怎样救济自己遭到损害的合法权益?分析:1.吴某的行为已经构成胁迫。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69条规定:“以给公民及其亲友的生命健康、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或者以给法人的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对方作出违背真实的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为胁迫行为。

”本案中,吴某连同其站长哥哥以停电为要挟,迫使陈某买下他不想买的西瓜,而且陈某买下西瓜的行为与吴某哥哥停电的行为存在因果关系。

因此,吴某的行为已完全构成胁迫。

2.陈某可以要求法院判决该合同无效。

《民法通则》第58条第3款规定,一方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民事行为无效。

这种无效自始无效。

也就是说,陈某可以要求吴某退还钱款,并将西瓜拉回。

如果西瓜有腐烂,损失由吴某自己承担。

2.【案例】李某的父亲生前是一个集邮爱好者,去世时还留有几本邮票。

李某对邮票从不感兴趣,李某觉得这些邮票不好处理。

一日,李某的朋友刘某来吃饭,无意间发现了这几本邮票,刘某也是一集邮爱好者,他随即表示愿意全部购买,最后以5000元的价格将邮票全部拿走,李某对这一价格也比较满意。

事过不久,李某从父亲生前的一朋友处得知,他父亲所留的邮票中,有5张相当珍贵,可能每张都值5000元;同时另一同事告诉他,刘某正在寻找买主。

经济法(案例分析)

经济法(案例分析)

经济法(案例分析)第一篇:经济法(案例分析)五、案例分析1.刘某为某一合伙企业人之一,因其身体状况欠佳,故决定退出该合伙企业,并按规定提前30日通知了其他合伙人。

这期间,另一合伙人以该合伙企业名义与某电器公司签订了代销电冰箱的合同。

徐某有销售电器经验,故要求加入该合伙企业,提出只负责销售,并须给其一定的利润提成,其他合伙人口头表示认可,从此徐某便以该合伙企业的名义到处活动。

刘某在办理退伙事宜时,因合伙企业与电器公司供销电冰箱的合同刚签定不久,故未将此合同有关事宜进行结算,刘某退伙后,即去外地看病。

该合伙企业在原来的经营过程中,因违法经营问题严重,被工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导致该合伙企业解散。

电器公司得知该合伙企业解散的消息后,即向法院起诉,请求该合伙企业偿还代销电冰箱的款项。

问:(1)刘某退伙是否有效?刘某对合伙企业的债务是否还应承担责任?为什么?(2)在该案的诉讼活动中,徐某可否被列为被告?为什么?(3)徐某以合伙企业名义到处活动的性质应如何认定?答:(1)刘某退伙有效。

法律规定:合伙企业未约定合伙企业的经营期限的,合伙人在不给合伙企业事务执行造成不利影响的情况下,可以退伙,但应当提前30日通知其他合伙人。

刘某对台伙企业的债务应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法律规定,退伙人对其退伙前已发生的合伙企业债务,与其他合伙人承担连带责任。

本案中刘某尚未退出合伙企业时,代销电冰箱的合同已正式签订,且在刘某办理退伙事宜时,也未将此合同有关的债权、债务进行结算。

因此,刘某对此项债务应承担连带责任。

(2)徐某不能被列为被告。

法律规定,新合伙人人伙时,应当经全体合伙人同意,并依法订立书面入伙协议。

本案中徐某要求人伙,而其他合伙人只口头表示认可,外未正式订立书面入伙协议,因此徐某并非合伙人。

(3)徐某的行为是委托代理行为而不是执行合伙事务。

代理是指代理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

经济法案例

经济法案例

【例1-1】2006年5月,洪山区老马及武昌区小孙签订了一份大米购销合同。

合同内容如下:2006年10月20日,老马向小孙提供10吨优质大米,10月27日小孙按每斤1元的价格一次付清2万元货款。

后来,由于优质大米价格上涨,10月10日,老马提出了变更合同的要求,要求按每斤1.1元供货,否则终止合同。

小孙不同意变更合同,坚持按合同约定的价格付款。

为了解决合同纠纷,双方一致同意到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

1、此案中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和内容是什么?2、老马及小孙的经济纠纷能否申请仲裁,为什么?如能申请仲裁,必须具备什么条件?3、如果老马不同意仲裁,并且单方终止合同,小孙决定通过诉讼解决此纠纷,他应到哪个法院起诉?4、起诉后如果小孙对一审判决不服,还可以通过什么办法维护自己的权益?自然人王某(系中国公民)于2006年11月10日以家庭共有财产申报设立一家个人独资企业A,从事餐饮经营,随着业务的扩大,A企业又分别设立了3家分店,并招聘了3名店长负责分店经营。

因分店是以总店名义开展经营活动,故分店未再行办理任何登记手续,企业也未及店长就聘用事项签订书面合同。

半年后,王某出国,A企业交由其妻李某管理,由于李某管理经验不足,企业经营每况愈下,甲分店店长擅自及其亲戚合开了一家及A企业从事相同特色餐饮经营的企业,并任经理,主要工作精力转移。

丙分店拖欠承租房屋业主的租金,被起诉至法院,李某应诉时以丙分店店长是承包经营,其债务及A企业无关为由抗辩。

2007年3月,李某未经清算便决定解散A企业,意欲逃避企业债务。

请问:(1)个人独资企业是否可以家庭共有财产申报出资?(2)个人独资企业设立分支机构是否应办理登记手续?(3)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委托或聘用他人管理其企业事务,是否不用及受托人签订书面合同?(4)甲分店店长的行为是否违反法律规定?(5)李某的抗辩理由能否成立?请说明理由。

(6)李某解散A企业的行为是否合法?A企业解散后,李某能否逃避企业债务?(1)可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法
案例
➢ 赵某、王某与李某三人签订合伙协议, 设立了甲普通合伙企业,约定赵某用现 金5万元出资;王某用专利权出资,作 价10万元;李某用劳务出资,作价5万 元。三人约定聘请刘某担任合伙企业的 经理。合伙协议对合伙人转让出资问题 没有约定。企业成立后,王某由于要出 国定居,将合伙份额转让给朱某,赵某 死亡,根据赵某的遗嘱,赵某之子10岁 的赵小果是赵某的继承人,赵某之妻是 赵小果的法定监护人。
的哥哥李大,以及好友个体户张某经协商共同举办一家
普通合伙企业,从事商品买卖。三方口头约定了有关合
伙事项。张某在合伙前曾欠周某5万元未还而周某又欠合
伙企业债务3万元,于是周某提出以其对张某的债权抵销
他对合伙企业的债务,所剩的另2万元债权由他代位行使
张某在合伙企业的权利。一天李大在进货途中因违章驾
驶发生车祸,造成过路人王某受伤,花去医药费4500元,
➢ 问:
➢ 公司的董事是否必须是公司的股东?或者 公司股东是否当然成为公司的董事?
➢ 案例分析:

某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5年,2008年
底,董事长张某认为公司章程已经不适应形势,
决定召开股东会修改章程。2008年12月5日,
董事长向全体股东(9名)发出了会议通知,
12月10日全体股东参加了股东会。张某在会
➢ (1)乙、丙在执行该合伙企业事务中拥有什么权利? (2)甲在担当合伙企业负责人期间,能否与王某再 合作建一个经营汽车配件的门市部,将门市部的货 卖给松美汽车配件厂?为什么? (3)假如合伙协议中明确规定,甲不得代表合伙企 业签订标的额10万元以上的合同,后来,甲与某机 械公司签订了12万元的合同,是否有效? 为什么?
问题:
➢ 1.股东会会议作出更换两名监事的决议是 否合法?为什么?
➢ 2股东会会议作出发行公司债券的决议是否 合法?为什么?
➢ 3股东会会议批准公司公积金转为资本方案 的决议是否合法?为什么?
➢ 4华昌公司用公司公益金修缮职工宿舍是否 合法?为什么?
➢ 5华昌公司总经理用公司资产为其亲属提供 担保的行为是否合法?为什么?
薪 不低于1800元。李勇不悦,但又怕不同意张建会 刁难,只好应允。问:1 设立独资企业应具备哪些条 件?

2 该企业从事的业务是否合法?

3 李勇的家人是否要承担该独资企业的债务?

4 聘用王辉是否合法?

5 张建的要求是否合法 ?李勇可以拒绝吗?
案例
➢ 赵某、邓某、林某 于2004年6月以4:4:2 的比例共同投资,注册成立了一家有限责 任公司。 赵某任公司董事长, 邓某任董事, 林某委派杨某代表自己作为董事进入公司 的董事会。在召开董事会时, 林某认为自 己既然是股东,当然也是董事会成员,应 当参与董事会的表决。
问题
➢ 1对于王某的专利权出资和李某的劳务出 资是否必须经法定评估机构评估作价?
➢ 2刘某的哪些行为应对合伙企业的损失承 担赔偿责任?
➢ 3王某转让份额给朱某是否要经赵某、李 某一致同意?
➢ 4朱某对转让前的企业债务承担何种责任? ➢ 5赵小果能否当然成为合伙人?
➢ 案例分析:

某市税务局担任办公室主任的李三与其在郊县务农

试问:这笔银行贷款该如何偿还?
案例
➢ 甲、乙、丙3人各出资5万元组成合伙企业松美汽车 配件厂。合伙协议中规定了对利润分配和亏损分担 办法:甲分配或分担3/5,丙、乙各自分配或分担 1/5,争议由合伙人通过协商或调解解决。该合伙 企业的负责人是甲,对外代表该合伙企业,合伙企 业经营汽车配件生产、销售,经营期限为2年。 问题:

Hale Waihona Puke 5 光华公司董事会决定将公司资金以个人名义开
立帐户存储,这种行为是否违法?若违法应承担哪些
法律责任?

6 光华公司董事会决定公司解散的做法是否合
法?
➢ 案例分析:

甲 乙 丙 丁 均为非国有企业,2004 2
共同出资设立华昌有限责任公司。注资
6000万元。 2008 2 6 华昌公司召开股东
会会议,作出如下三项决议:
李三与张某认为,这是李大的个人过错造成的损失,与
合伙企业无关。一周后,张某提出退伙,并私自拿走了
他作为出资的货架及其他物品。王某伤愈后找到张某要
求其支付医药费被拒绝。

问:以上案例中有哪些违法之处?如何处理?
➢ 案例分析:

王海、李平、俞颖 2004年9月15日书面合伙协
议,共同出资14万元 开办一家普通合伙企业-一综
抵押。

问:本案中转让行为是否有效?为什么?

兴华公司的董事能否抛掉本公司股票?

李某的请求合法吗?
务危机,董事会决定公司解散。
➢ 问:1 甲、乙、丙订立的发起人协议中关于公司的名 称、出资方式的约定符合法律规定吗?为什么?

2 甲认为,按照法律规定光华公司成立应当公告,
其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3 光华公司成立的日期应当是哪一天?

4 光华公司与美国丁公司达成的初步协议中有哪
些不符合中国法律规定?

2007年5月该公司拟与美国丁公司设立一合资
企业。双方协议:企业注资 200万,光华 现金及实
物160万,丁公司 40万。分期出资。光华第一期:
30万,丁 5万;双方各派一名代表组成董事会。后因
其他原因,该合资企业未能设立。2008年5月,经光
华公司董事会决定,将公司50万元以公司财务人员王
某的名义开立帐户存储。2008年10月,光华公司财
分析
➢ 公司职工代表出任的监事由公司职工民主 选举产生
➢ 只有股份有限公司、国有独资公司和两个 以上的国有投资主体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 才能发行公司债券
➢ 2/3以上表决权的股东表决通过,但留存 的该项公积金不得少于注资的25%
➢ 案例分析:

兴华股份有限公司:兴业实业公司+其他两个
公司,2004 5 14 上海 募集设立。2005 10 16
上宣读了公司章程修改草案,经过讨论,5名
股东投票同意,4名股东投票反对。最后,张
某宣布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章程修改案
通过。

问:本案中有哪些违法之处?为什么?
➢ 案例分析:
➢ 甲、乙、丙组建有限责任公司,名为光华实业公司,
注资 150万元:甲 70万,乙 30万,丙 50万, 2004年10月10日领取营业执照。10月25日发出公 司成立公告。
➢ 案例分析:

李勇,男,25岁,想成立一家独资企业通过传
销方式进行销售。投资人只有他一人,但由于其个人
财产不多,只有1万元,他的家人便给他5万元作为出
资(不是借贷)。李勇自己并不熟悉企业的业务,于
是他欲请王辉(男,15岁,头脑活络,朋友很多)管
理企业。在申请设立登记时,登记机关的工作人员张
建要求李勇在其企业中为张的女友安排一个职位,月
兴业公司所持有 15000股 ¥50万→宏达贸易公司,
转让协议。同年11月,行情下跌,宏达主张转让无效,
理由:股票没有背书等。兴业公司不同意。

兴华公司的几个董事和一些职工打算抛掉手中
的本公司股票。

个体户李某 持有本公司股票。2005 12 李欠
兴华公司的债,李请求兴华公司买下他的股票3000
股,被拒绝后,又请求兴华赊货给他 以这3000股作
合商店。王海6万、李平4万、俞颖4万按出资比例分 享收益、分摊亏损。10月10日 全部缴清 领取营业执 照。2005年2月18日 合伙企业→银行贷款7万元期限 为一年。6月2日李提出转让自己的份额→舒立欣,王、 俞同意。7月1日李平办妥退伙手续,舒立欣向李平交 付了3万元。2005年年终结算,商店严重亏损。2006 年1月22日,三人商定解散商店,现有财产5万元分配, 2006年2月18日银行贷款到期,银行要求李平偿还全 部贷款,李平说自己已经退伙,对合伙不负责任。
➢ 1 更换公司两名监事。一是有乙企业代表陈某 代替丁企业代表王某;二是由公司职工代表 李某代替公司职工代表徐某
➢ 2决定于2008年4月发行公司债券800万元, 用于扩大公司的生产经营
➢ 3经代表2/3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批准了 公司董事会提出的方案
➢ 3月10日,华昌公司用公司公益金中的20万 元修缮职工宿舍。3月15日,华昌公司总经理 用公司资产为其亲属提供债务担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