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知识点整理 含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1.1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名师教案 新人教版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科举制度的创立。
教学难点:隋初经济繁荣的原因;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科举制度的影响。
【导入新课】2018年1月1日,新年伊始之际,大运河江苏沿线的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等八个城市携手联动,举办首届江苏大运河文化带新年行走活动。
江苏社会各界代表、国际友人、运河沿岸民众,逾万人在运河之畔同时出发,以健步行走的形式,一起“走大运”,共同祈福2018新年。
大运河是何时开通的?这条运河的开通对社会的发展和中国历史有着怎样的影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些内容。
【讲授新课】一、隋的统一隋朝是如何建立的?它建立之前的中国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请看下图,请同学们根据图片来说明图中政权之间的关系。
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中国历史上的南北朝时期,是国家的大分裂时期,北朝由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个政权组成。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东魏和西魏又分别被北齐和北周所取代。
后北周灭北齐,581年,杨坚又建隋代周。
南朝由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组成,它们之间是前后相继的关系。
出示杨坚图片:请同学们根据教材和下面的图片,总结杨坚建立隋朝和隋朝建立后全国的情况。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自立,改国号为隋,杨坚即隋文帝,定都长安。
隋建立后,当时在南方还有一个割据政权——陈朝。
由此可知,隋朝建立后,主要任务是灭掉南方的割据政权陈朝,实现南北统一。
出示陈后主携二妃躲入枯井的图片,介绍隋灭陈,统一全国的情况。
请同学们思考、讨论两个问题:(1)隋朝能够统一全国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隋朝的统一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隋朝以前的南北分裂局面阻碍了社会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随着南方经济的发展,人民要求南北方结束对峙局面,实现统一。
隋朝在经济、政治和军事方面,比陈朝明显占优势。
客观上: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南方经济的发展;长期的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南方陈政权统治腐败。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知识点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1、隋的统一【建立和统一】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
589年,隋灭(南朝)陈,统一全国。
【意义】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改革措施】(1)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2)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作用】(1)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2)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3)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2、开通大运河【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统治;【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000多米。
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
【意义】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3、科举制度【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选拔被上层权贵垄断,看重门弟,不注重才能【萌芽】隋文帝废除前朝官制,注重考查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确立】隋炀帝创立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确立。
(延续1300多年)。
【意义】(1)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2)扩大的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3)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4、隋朝的灭亡【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好大喜功,不恤民力,纵情享乐,奢侈无度。
激化社会矛盾,导致农民起义。
618年,隋亡。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5、唐朝的建立【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626年,李世民即位,即唐太宗,次年(627年)改国号“贞观”。
6、贞观之治【背景】太宗统治吸取隋亡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魏征),从善如流,知人善任,唯才是举(房谋杜断)。
【措施】政治上,(1)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2)3)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成为最重要的科目;(4)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共31张PPT)

永 济 渠 通
洛阳
济
渠
邗 沟 江 南 河
四段:永济渠、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余杭
五流:海河、黄河、淮河 长江和钱塘江
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隋朝前期经济繁荣,为开河提 供了经济实力 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 发几百万人的可能 有前代开凿的古运河为基础
材料一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 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唐 胡曾 材料二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 利也博哉! ——唐 皮日休 材料三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宋书》 材料四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 目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32处世界文 化遗产和第46处世界遗产。
北
黄 河
北 齐 淮
邺
水
北周 隋朝 长安
周
长安 后 梁
长
东 海
建康
江
589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隋灭陈。南北统一。 陈
南 海
胭脂井 公元589年,隋朝大军南下,渡过长江,开进南方陈国。陈朝 后主陈叔宝奢侈腐化,宴游无度,当他听说建康城已陷落时,慌 忙带着他的两个嫔妃,躲入宫廷内的一口枯井里。隋军呼喊他们 不出来,扬言要往井里投石头,陈后主才和两个妃嫔出来投降。 陈后主携二妃躲入的枯井,被后人嘲笑为“胭脂井”。据说这口 井就在今天南京鸡鸣寺的山坡下。
A.①②③④
C.②③
B.①④
D.②③④
3.在我国历史上,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正式设置进
士科的皇帝是( A.汉武帝 ) D C.隋文帝 D.隋炀帝
B.秦始皇
4.当今举世瞩的“南水北调”工程东线输水渠道,绝大部分沿 用了在隋朝大运河基础上开凿的京杭大运河的河段。这就使大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设计(pdf)新人教版

教学手段:
1. 多媒体设备: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视频等,生动展示隋朝的历史事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软件:运用历史模拟软件,让学生亲身体验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过程,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如历史网站、在线视频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2. 隋朝的政治制度:介绍隋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科举制度及其影响。
3. 隋朝的经济与文化:探讨隋朝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成就。
4. 隋朝的灭亡:分析隋朝末年的社会矛盾,隋炀帝的暴政以及民变的爆发,导致隋朝的迅速灭亡。
5. 隋朝的历史地位:评价隋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认识其对后世的价值。
1. 使用地图、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生动展示隋朝的统一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2. 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央集权制度和科举制度的具体内容和影响。
3. 利用数据、图表等教学辅助材料,直观地展示隋朝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成就。
4. 通过讨论、辩论等方式,让学生更深入地分析隋朝末年的社会矛盾,隋炀帝的暴政以及民变的爆发,导致隋朝的迅速灭亡。
详细介绍隋朝的组成部分或功能,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 隋朝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隋朝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隋朝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隋朝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隋朝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特点):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一、隋朝的建立1、隋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定都长安。
2、隋的统一: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3、隋朝经济的繁荣──“开皇之治”(1)表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加,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二、开通大运河★★★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时间、人物:隋炀帝从605年起。
3、概况三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四段(自北向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最长的运河。
开通的作用:加强了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1.诞生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隋炀帝: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正式诞生的标志)2.意义1) 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2) 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
3) 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四、隋朝的灭亡1.原因1) 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
2) 徭役、兵役繁重3) 大规模的农民起义2.灭亡:公元618年(与秦朝灭亡原因相同都是暴政亡国)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一、唐朝的建立1.建立:618年,李渊(唐高祖),定都长安。
二、贞观之治★★★★1.即位:李世民(唐太宗)即位,年号“贞观”。
2.统治措施(1)纳谏:唐太宗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重要敢于直言的大臣魏征。
(2)用人:广纳贤才,知人善任。
重用宰相房玄龄、杜如晦。
(3)政治:①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②制定法律,减省刑罚;③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④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4)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5)军事上: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共24张PPT)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古人评论大运河
《旅 , 往 来 不 绝 。
—
·
大运河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610年通航 全长2000多千米
1869年通航 苏 全长190多千米 伊
士 运 河 巴 拿 马 运 河
1915年通航 全长约82千米
隋朝大运河 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一、隋朝的统一
时间:581年 建立者: 杨坚(隋文帝) 隋文帝杨坚(541年7月21日 -604年8月13日),弘农郡华 (今陕西省华阴市)人。隋朝开国皇帝,开皇元年 外戚夺权 阴 建立方式: (581年)到仁寿四年(604年)在位。鲜卑小字那罗延, 鲜卑姓氏普六茹,杨坚掌权后恢复杨氏。 其父杨忠是西魏和北周的军事贵族,北周武帝时封为随国 都城: 长安 公,杨坚承袭父爵。北周宣帝继位,以杨坚为上柱国、大
隋盛时
4600多万人 5500多万顷
结论
人口激增 垦田面积扩大
洛阳含仓嘉仓 粮仓丰实 洛口仓
“躬节俭,平徭赋,仓廪实,法令行,君子威乐其生,小人各安其业,强无 陵弱,众不暴寡,人物殷阜,朝野欢娱。二十年间,天下无事,区宇之 内晏如也。” --------《隋书》
二、开通大运河
琼花又称聚八仙、蝴蝶花,与昙花相似,像牛耳抱珠。忍冬科落叶的半常绿灌木。 4、5月间开花,花大如盘,洁白如玉。聚伞花序生于枝端,周边八朵为萼片发育成 的不孕花,中间为两性小花。分布于江苏南部、安徽西部、浙江、江西西北部、湖 北西部及湖南南部。也是扬州、昆山的市花
灭亡时 间
本课小结
一、隋朝的统一: 1、建立:581年,杨坚,长安 2、统一:589年,灭掉陈 3、国力强盛:原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隋文帝励 精图治 4、表现:人口增长;垦地面积增加;粮仓丰实 二、大运河的开凿: 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统治 作用: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 三、科举制度的开创:标志:隋炀帝开设进士科 意义:有才学的人能够参政,加强了皇帝选官和用人 的权利 四、隋朝的灭亡:原因:隋炀帝的暴政 时间:618年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复习提纲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复习提纲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________________是隋唐社会的时代特征。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三个时间和一个基本观点)建立:_______年,_______(_________)建立隋朝,以______为都城)统一:_______年,(XXX灭掉________,统一全国)灭亡:________年(___________在江都被杀,隋朝灭亡)统一的意义:结束了,顺应了基本观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二、隋朝在诸多方面创规立制,是一个创新的朝代。
开创了中国历史新局面。
1、大运河的开通(XXX)▲▲▲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心、起始点:以为中心,北达A_____(今北京),南至B_______(今杭州)。
长度及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四个组成部分:C___________D___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___连接五条河道。
开通的作用(意义和影响):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________。
(消极作用:但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2、科举制(XXX)▲▲▲创立(隋朝):开始用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的制度;设置__________,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创立。
完善(唐朝):XXX:增加___________,最为重要。
XXX:首创。
科举制的积极影响:①;第1页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④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 1 300多年。
三、隋朝的灭亡原因:XXX的。
时间:年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一、唐朝的建立和统一(年-年)年,(即)建立唐朝,以为都城。
并实现了世界的统一。
二、XXX(XXX)与“贞观之治”1、主观原因:他吸取隋朝速亡的汗青教训,因此,他勤于政事,谦虚纳谏,从善如流。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期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衰亡教案新人教版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衰亡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隋朝的建立及统一概况、隋初经济繁荣的表现;了解大运河的开通和科举制的创建;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理解隋朝实现统一、开通大运河的条件以及科举制的历史影响过程与方法讲述课文知识,让学生了解隋朝建立的基本概况;仔细地讲解大运河的基础知识,要求学生会识图看图;探讨隋朝的灭亡,培养学生从历史教训中得出正确的历史启示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和科举制的兴起的积极历史作用,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
通过这种人文精神的感染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复兴中华的情愫【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大运河的开通;科举制的兴起及阻碍。
教学难点:大运河开通的阻碍;科举制创建的标志和阻碍。
2 教学进程一、导入新课炀帝陵罗隐入郭登桥出郭船,红楼日日柳年年。
君王忍把平陈业,只博雷塘数亩田。
昔时在城池般的奢华龙舟上进进出出,沉迷于红楼温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隋炀帝竟然忍心把先王夺取的江山大业,只换取了几亩埋葬尸身的雷塘荒田。
正所谓天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矣,但隋炀帝竟然在数十年间便把先帝创下的基业消耗殆尽,繁荣却又短暂的大隋王朝在这几十年间究竟是经历了哪些情形呢?二、新课教学目标导学一:隋朝的成立和统一1.教师讲述:隋朝成立和统一。
(581年,杨坚成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确实是隋文帝。
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 2.读教材,说说隋文帝采取了哪些方法以巩固统治。
这些方法的实施带来了哪些阻碍?答案提示:(1)方法:①经济:进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气宇衡制度;②政治:增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2)阻碍:增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进展,令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加,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目标导学二:大运河的开通1.教师讲述大运河开通的目的和大体概况。
(为了增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从605年起,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知识点整理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隋的统一
1.隋朝的建立与统一:________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________。
589年,隋文帝灭掉________,统一全国。
2.隋文帝巩固统治: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________和________制度;加强________,提高行政效率。
二、开通大运河
3.目的:为了加强________,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4.概况:大运河以________为中心,北抵________,南至________,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________多千米。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5.过程:________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________,初步建立起通过________选拔人才的制度。
隋炀帝时,________的创立,标志着________的正式确立。
6.意义:________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________的范围,使有________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________的发展。
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________多年。
四、隋朝的灭亡
7.原因:________的残暴统治,使人民忍无可忍,终于导致大规模的________。
8.灭亡:________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
答案:
一、
1. 581 隋文帝陈朝
2. 币制度量衡中央集权
二、
3. 南北交通
4. 洛阳涿郡余杭 2 000
三、
5. 隋文帝学识考试进士科科举制
6. 科举制官吏选拔才学教育1300
四、
7. 隋炀帝农民起义
8. 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