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第1章_爱琴文化的建筑
04古代爱琴文化

克 诺 索 斯 宫 殿 室 内 空 间
克 诺 索 斯 宫 殿 甬 道
克诺索斯王宫——东翼残迹现状
克 诺 索 斯 宫 殿 仕 女 壁 画
克诺索斯宫殿室内壁画
克诺索斯宫殿室内壁画
克诺索斯宫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顶棚
三 迈锡尼Mycenae
公元前1700年—1500年:
BC14c-BC12c
在希腊的南部逐步形成了一个以迈锡克人 为中心的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1450年—1400年: 迈锡克人占领了克里特的克诺索斯宫殿, 迈锡尼文化从此取代了克里特文化,进入了迈 锡尼文化时期。
迈锡尼的建筑:
代表作——泰仑卫城、迈锡尼卫城、
迈锡尼狮子门 风 格——粗犷雄健、防御性强
迈锡尼卫城入口
狮子门
狮子门
爱琴文化的建筑特点
不同之处: –迈锡尼的建筑——粗犷雄健、防御性强 – 克里特的建筑——纤秀华丽、毫不设防 共同之处: – 上粗下细的石柱 – 工字型平面的大门 – 宫殿以正室为核心
–克里特岛位于爱琴海,公元前2500年左右开始向奴隶 制过渡。 –公元前2000年克里特便出现了最早的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1700年-1600年全岛附属于米诺王为中心的王 国。 –克里特文化直接受埃及和西亚先进文化的影响,并有 所创新 。 –克里特文化伴随着米诺王国势力的不断扩张而波及至 希腊本土,并对希腊本土的文化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第三章
爱琴文化的建筑
(Crete-Mycenae文化) (公元前3000年——-前1400年)
一:概述
爱琴文明——古希腊早期文明
爱琴文化的发展过程:
历史分期: 1、克里特文明(公元前2000年)—— 克诺索斯宫殿
2、迈锡尼文明(公元前1500年)—— 迈锡尼卫城
2015年985重点大学外国建筑史考研复习笔记

2015年985重点大学外国建筑史考研复习笔记第一章古代埃及建筑1、古埃及建筑史的四个时期:①古王国时期(公元前3000年)——统一的奴隶制国家—金子塔②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1C~18C)——手工业与商业发展,皇帝的纪念物从借助自然景观以外部表现力为主的陵墓想在内部举行神秘的宗教仪式为主的庙宇转化—石窟墓③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6C~11C)——埃及最强大的时期,皇帝崇拜和太阳神崇拜相结合—太阳神庙④后期、希腊化时期和罗马时期——建筑有了许多希腊、罗马因素出现新的类型、形制和样式2、金字塔(古埃及法老的陵墓)的演化:台形……台阶形……方锥形玛斯塔巴……昭塞尔金子塔……吉萨金字塔群3、玛斯塔巴(Mastaba)陵墓的地上部分,用砖或石块砌成的长方形台状祭祀厅堂。
4、第一座石头的金子塔——萨卡拉的第三王朝的建基皇帝昭塞尔(Zoser)金子塔形制:基底东西长126m,南北长106m,高约60m,是阶台形的,分为6层,把墓室放在地下27m深处特点:①墓室仍然是留在地下,把祭祀厅堂从高台基上移至塔前,而多层的台基向上耸起,成为陵墓外观形象的主体,发展为形体单纯的纪念碑;②塔身排除了仿木构的痕迹,在形式和风格上简练稳定,符合纪念性建筑物艺术要求,也更适合石材的特性和加工条件。
5、吉萨金字塔群——古埃及金字塔最成熟的代表特点:①精确的正方锥体,形式及其单纯组成部分:i.胡夫(Khutu)金字塔——现存最大的金字塔:高146.6m,底边长230.35mii.哈弗拉(Khafra)金字塔:高143.5m,底边长215.25miii.大斯芬克斯(Sphinx):高20m,长46miv.门卡乌拉(Menkaura)金字塔:高66.4m,底边长108.04m②它们脚下的祭祀厅堂和其他附属建筑物相对很小,使塔的形体不受障碍的充分表现出来③所有厅堂和围墙等附属建筑物不再模仿木柱和芦苇的建筑形象,采用完全适合石材特点的简洁的几何形,方正平直,交接简洁,同金字塔本身风格完全统一。
第二章 古代希腊的建筑教案资料

卫城山门
希腊神庙建筑的最高成就——帕提农神庙(材料:白色大理石)
希腊神庙建筑的最高成就——帕提农神庙 平面图
希腊神庙建筑的最高成就——帕提农神庙 立面图
帕提农神庙内部
帕 提 农 神 庙 内 部
胜利女神庙
伊瑞克提翁神庙
伊瑞克提翁神庙
伊瑞克提翁神庙
伊瑞克提翁神庙
伊瑞克提翁神庙 (复原图)
科斯林柱式:希腊科斯林柱式(Corinthian Order)的比列比爱奥尼柱更为纤细,柱头 是用毛莨叶(Acanthus)作装饰,形似盛满花草的花篮。相对于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 的装饰性更强,但是在古希腊的应用并不广泛,雅典的宙斯神庙(Temple of Zeus)采用 的是克林斯柱式。
山花
檐 口
世界建筑史
——古代希腊的建筑
古希腊前期—爱琴文化的建筑
• 爱琴文化是指发生在爱琴海内的岛屿及 其周边沿岸地区的文化现象,是先于古 希腊文化的一种文化形态。
• 爱琴文化深刻影响着希腊文化,被称为 希腊的早期文化,是希腊文化的发祥地, 它与古埃及文化相互影响和继承。
克诺索斯的宫殿 传说克里特岛上有90—100座城,其中最重要的是克诺索斯城,号称“众城 之城”
跃牛图
克 诺 索 斯 宫 殿 仕 女
壁 画
瞭望台
被希腊半岛上的迈锡尼人毁灭的克诺索斯城
迈锡尼文化
• 公元前1700年—1500年: 在希腊的南部逐步形成了一个以迈锡
克人为中心的奴隶制国家。 • 公元前1450年—1400年:
迈锡克人占领了克里特的克诺索斯宫 殿,迈锡尼文化从此取代了克里特文化, 进入了迈锡尼文化时期。
爱奥尼柱式:希腊爱奥尼柱式(Ionic Order)的特点是比较纤细秀美,柱身有24条凹槽 ,柱头有一对向下的涡卷装饰,爱奥尼柱又被称为女性柱。爱奥尼柱由于其优雅高贵的气 质,广泛出现在古希腊的大量建筑中,如雅典卫城的胜利女神神庙(Temple of Athena Nike)和伊瑞克提翁神庙(Erechtheum)。
爱琴文化建筑

第一节:爱琴文化建筑
爱琴文化建筑主要指迈锡尼文化和克里特岛文化。
建筑特点:
设计纤细、精巧,房屋开敞。
柱子上粗下细,与古希腊有极大区别。
壁画风格朴实,色彩丰富。
建筑的结构技术有—梁柱结构。
建筑概况:
、克诺索斯王宫(最早的露天剧场):
中间以庭院为中心,四周再布置建筑,布局自由。
注意与自然环境的结合。
、迈锡尼城狮子门:
雄狮护柱雕刻。
石梁符合结构要求。
两侧墙体采用叠梁技术。
迈锡尼与克里特比较:
不同点—一个粗犷雄健,一个纤细华丽,一个有强的防御性,一个毫不设防。
共同点—以正室为核心的宫殿建筑群布局,工字形平面的大门,上粗下细的石柱。
、美加仑室:即正厅长方形,比较狭长的一边向前,正中设门,门前一对柱子。
爱琴文化建筑资料

爱琴文化是古希腊文化前期。爱琴文明是指公元前20世纪至公元前12世纪间的爱琴海域的上 古文明。它是指公元前20年~前12世纪存在于地中海东部的爱琴海岛、希腊半岛及小亚细亚 西部的欧洲青铜时代的文明,因围绕爱琴海域而得名。在希腊文
石叠涩拱顶
狮子门
阿特柔斯宝库入口
迈锡尼城堡
涅斯托尔宫
谢谢
王宫平面
建筑总体呈长方形,按米诺斯宫室的通例,四周不设围墙望楼,全宫以长方形中央庭院为中 心(长60、宽30米),倚山而建,地势西高东低,因此庭院以西楼房有两三层,以东楼房则 有四五层,从东麓远望,层楼高耸,门窗敝廊参差罗列。
王宫
迈锡尼 ()的狮子门 。
迈锡尼的城墙通常是“蛮石式”的:他们通常由宽至八米的巨石块堆砌而成,中间不用粘合。 或者,当无法获得巨石的时候,用石头一块嵌一块地搭起。
欧洲南部的希腊半岛,东邻爱琴海。这里山峦起伏,海岸线曲折,海上岛屿星罗棋布,克里 特岛()就是其中的一个大岛。相传在远古时期,这里由一个叫米诺斯的国王统治。他修建 了富丽堂皇的王宫,里面的通道纵横曲折,任何陌生人进去都不可能走出来。
王宫是一组围绕中央庭院的多层楼房建筑群,面积达2.2万平方米,宫内厅堂房间总数在1500 间以上,楼层密接,梯道走廊曲折复杂,厅堂错落,天井众多,布置不求对称,出奇制巧, 外人难觅其究竟,因此古希腊神话传说中誉之为“迷宫”。
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第四版)

在每一段路程中都能看到优美的建筑景观,它们相继出现,前后呼应,构图作大幅度的变化。建筑物和雕刻交替成为画面的中心。建筑物有形制、形式和大小的变化,两种柱式交替。雕刻的材料、体裁、构图和位置都不一样。画面不对称,但主次分明,条理井然,很完整。为了构成这些画面,建筑物的朝向不死板,而向游行队伍显示最好的角度。
5、柱式石造的大型庙宇的典型型制是围廊式,因此,柱子、额枋和檐部的艺术处理基本上决定了庙宇的面貌。希腊建筑艺术的种种改进,也都集中在这些构件的形式、比例和相互组合上。公元前6世纪,它们已经相当稳定,有了成套的做法,这套做法以后被罗马人称为“柱式”——order。
6、多立克式一种在意大利西西里一带寡头制城邦里流行的柱式。粗笨,有古埃及建筑的影响,反映着寡头贵族的艺术趣味。多立克式柱身比例粗壮,由下而上逐渐缩小,细长比1:4-6。柱知刻有凹圆槽,槽背成棱角,柱头比较简单,无花纹,没有柱础而直接立在台基上檐部高度的比例为1:4,柱间距约为柱么匠1.2至1.5倍。
中王国时期——山地陵墓:曼都赫特普三世墓、哈特什帕苏墓
新王国时期——太阳神庙:卡纳克阿蒙神庙、鲁克索阿蒙神庙
埃德府神庙牌楼门
第二章 古代两河流域
一、地理状况和建筑特色
1、两河流域 幼发拉底河和第格利斯河。
2、山岳台公元前3000年,古代西亚人崇拜山岳、崇拜天体,观测星象的塔式建筑物。山岳台是一种多层的高台,有坡道或者阶梯逐层通达台顶,顶上有一间不大的神堂。实例:乌尔山岳台。
外国建筑史考试重点整合

外国建筑史考试重点整合第一章古代埃及建筑1.伊姆霍泰普Imhotep (记住英文写法)2.马斯塔巴3.第一座石头金字塔是萨卡拉的第三王朝的建基皇帝昭赛尔的金字塔,它是台阶形的,分为6层。
4.昭赛尔金字塔的“工程主持人”传说是赫利奥波利斯的高级祭司伊姆霍泰普,后来被奉为神。
5.古埃及最成熟的金字塔代表(吉萨金字塔):库富金字塔、哈弗拉金字塔、门卡乌拉金字塔6.图1-10 曼都赫特普三世墓与图1-12 哈特什帕苏墓(实图题)7.新王国时期,巨大的神庙遍及全国,底比斯一带神庙络绎相望,其中规模最大是卡纳克(Karnak)和卢克索两处阿蒙神庙。
8.埃及皇帝向南征服了努比亚之后,在那里造了几个巨大的阿蒙神庙,其中最特殊的是阿布辛波(Abu-Simbel)的石窟庙,建造者是新王国时最强大的拉姆西斯二世皇帝(U-RamessesⅡ)第二章两河流域1.两河流域的建筑大体可分为两个类型:幼发拉底河(Euphrates)和底格里斯河(Tigris)下游的和上游的2.山岳台的代表:乌尔的月神台3.两河流域下游古代建筑对以后影响最大的是它的饰面技术和相应的艺术传统4.公元前6世纪前半叶建设起来的新巴比伦城,重要的建筑物大量使用琉璃砖贴面5.公元前9-7世纪是底格里斯河上游的亚述的极盛时期,最重要的建筑遗迹是萨艮二世王宫,王宫在都城夏鲁金西北角的卫城里6.萨艮二世王宫的大门采用两河下游的典型式样而更加隆重,在门洞口的两侧和碉楼的转角处,,石板上雕人首翼牛像7.波斯帝国的建筑继承着它所征服的地区里的种种遗产,加以揉杂,几处宫殿中,最著名的是强大的大流士皇帝一世起造而由他的继承人薛西斯一世基本完成的帕赛波里斯第三章爱琴文化的建筑1、克里特岛上的科诺索斯城遗址中比较重要的有科诺索斯和费斯特的宫殿,都是爱琴世界最强大的米诺王的宫殿2.、认图:迈锡尼狮子们第四章古代希腊建筑1、古希腊的建筑史分为四个时期:荷马时期(英雄时期),公元前12-前8世纪,古风时期(大移民时期),公元前7-前6世纪,古典时期,公元前5-前4世纪,希腊化时期,公元前4世纪末至公元前2世纪2、古典时期是希腊文化的极盛时期,这时期,圣地建筑群和神庙建筑完全成熟,建造了古希腊圣地建筑群艺术的最高代表——雅典卫城,建造了古希腊神庙艺术的最高代表——雅典卫城中的帕提农(Parthenon)庙。
爱琴文化

• 2.考古发掘 • 19世纪晚期德国考古学家施里曼对特洛伊 城的发掘证明了特洛伊战争确实存在 • 引起学术界对希腊传说的看法的变化 • 开始探寻克里特的米诺斯文化 • 20世纪初,英国考古学家伊文思在克里特 岛发掘出米诺斯王宫
• 3.米诺斯克诺索斯宫殿 克里特文化公元前2000左右进入繁荣期 • 公元前1700-1500年达到鼎盛 • 宫殿繁多:以宫殿为中心的文化 • 米诺斯王朝的克诺索斯王宫规模最为宏大
古希腊文化的源头
爱琴文化
古希腊文化史参考资料(著作)
1.李天祜:《古代希腊史》,兰州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 2.塞尔格耶夫:《古希腊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55年版 3.基托:《希腊人》,徐卫翔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年版。顾准:《希腊城邦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年版。 4.古郎士:《希腊罗马古代社会研究》李玄伯译,中国政法 大学出版社2005年。 5.荷马:《伊利亚特》,陈中梅译,花城出版社1994年 6.荷马:《奥德赛》,陈中梅译,花城出版社1994年 7.赫西俄德:《工作与时日· 神谱》张竹明、蒋平译,商务印 书馆1988年 8.利奇德:《古希腊风化史》,杜之、常鸣译,辽宁教育出 版社2000年 9.威尔· 杜兰 :《世界文明史——希腊的生活》,东方出版 社,1999年版。
狮子门建于公元前1350~1300年。该门由独石建成门柱,门宽3.5米,可供骑兵和战车通过。门上过梁
是块巨石,重达20吨
• 多金的迈锡尼 • 在《荷马史诗》中,荷马称迈锡尼为“铺 满黄金的地方”。 • 考古学家在陵墓中发掘出了大量的金银制 品。其中一件黄金面具被称为《阿伽门农 的面具》 • 瓦非欧金杯
爱琴海名字之由来
克里特王米诺斯之子 • 阿提卡 • 米诺牛 • 提修斯 • 提修斯与父亲的约定 • 克里特公主阿里阿德涅 • 返航 • 爱琴跳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厅——宫殿中心。 形制同克里特。独立单栋建筑,正厅当中 有象征氏族祖先崇拜的不熄的火塘。
迈锡尼卫城
迈 锡 尼 卫 城 隐 蔽 的 入 口
迈 锡 尼 卫 城 狮 子 门
迈锡尼卫城宫殿复原剖视图
迈锡尼卫城平面图
迈 锡 尼 卫 城 遗 址
迈锡尼狮子门:
高宽皆为3.5m,平面为工字形,便于防御 。 过梁中间厚90cm,两边渐薄,符合受力特 点。 过梁上发叠涩券,呈三角形,过梁不承重 。 过梁上一块高3.5m正三角形的石板,雕刻 一对相向而立的狮子,守护着象征宫殿的 柱子,工艺精湛。
概况:建于约公元前2000年,爱琴世界最 强大的米诺王(King Minos)的宫殿。号称 “众城之城”。 位置——依山而建,顺应地形,多层建筑 ,用楼梯、台阶等连接。 平面形式——非常复杂,古希腊人称“迷 宫”。以一个60*29m的长方形院子为中心 。
·
正厅(美加仑Megaron)——每组围绕天 井的房间有一个主要房间,长方形,短边向 前,正中设门,门前一对柱子,形成前廊。 • ——最早庙宇的形制。
第三章 爱琴文化的建筑
(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400年)
一、概况
1、地理位置
爱琴海为中心,包括爱琴海沿岸地区和岛屿 。 ——希腊半岛,爱琴海中各岛屿和小亚细 亚西海岸的地区。
亚欧非三州航道交汇处。——与埃及古王国 、新王国时期互有影响。
2、社会文化背景
手工业、航海业都很发达。对外贸易频繁。 曾形成以克里特和迈锡尼为中心的克里特— 迈锡尼文化。 公元前15世纪左右,被外族入侵,克里特—迈 锡尼文化遭到彻底破坏而湮灭。
5、爱琴文化的发展演变过程
公元前2000年——克里特文化 公元前1500年——迈锡尼文化 公元前1200年——多利亚人时期 公元前900年 —— 荷马时代 公元前800年 —— 雅典及奴隶制城邦国建立 公元前600年 —— 雅典霸权建立 公元前500年 —— 雅典衰落
大致相当于中国的夏、商、西周王朝和 春秋战国时期
西北方向长方形露天剧场——可容几百人 。 • ——最早的露天剧场痕迹。
露天剧场
仓 库 中 心 院 落
克 诺 索 斯 王 宫 平 面
克诺索斯王宫复原想象图
建筑特征:
墙体——下部乱石砌筑,以上用土坯,土坯 墙加木骨架。墙面抹泥或石灰,露出木骨架 ,涂成红色。 屋面——平屋顶,铺木板,盖黏土。 柱子——上大下小。
泰仑卫城平面
正厅
泰仑卫城复原图
泰仑卫城复原图
泰仑卫城入口大门
泰 仑 卫 城
泰仑卫城遗址
泰仑卫城遗址
3、迈锡尼卫城(Mycenae) 约公元前14世纪建造,位于高于四周 40—50m高地上。
内部功能:
• 包括宫殿,贵族住宅,仓库,陵墓等。
防御森严:
• 外围一道大约1km长石墙,几米厚,石块很大, 多有5—6t重(大力神式砌筑,或独眼巨人式砌 筑)。
希腊早期文化:克里特——迈锡尼文化 克里特:克诺索斯王宫。 迈锡尼:迈锡尼卫城,泰仑卫城。
2、爱琴文化的建筑特点
不同之处:
• 克里特的建筑——纤秀华丽、毫不设防 • 迈锡尼的建筑——粗犷雄健、防御性强
共同之处:
• • • • • 上粗下细的石柱 工字型平面的大门 宫殿以正室为核心 无轴线,布局不规则 通过分散院落通风采光
3、章节重点
大门形制:
• 工字形,便于防御。
正厅:
• 长方形,有前廊。最早庙宇形制。
迈锡尼狮子门:
• 反映结构受力特点,叠涩券的运用。
4、思考
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 迈锡尼文化对克里特文化的传承 • 爱琴文化对几百年后古希腊建筑文化的影响
历史泯灭并不代表着文化的消亡
克诺索斯宫殿室内壁画
克诺索斯宫殿帝王室室内壁画
三、古代迈锡尼建筑
1、概况
公元前1700年—1500年: 在希腊的南部逐步形成了一个以迈锡克 人为中心的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1450年—1400年: 迈锡克人占领了克里特的克诺索斯宫殿 ,迈锡尼文化从此取代了克里特文化,进入 了迈锡尼文化时期。
地理优势: 希腊南部巴尔干半岛,地中海到希腊内地 的要道。
主要建筑形式: 城市核心的卫城
2、泰仑卫城(Tiryns)
公元前14世纪—前12世纪之间。迈锡尼南边 港口要塞。 位于高岗顶上,巨石砌筑,设防严密。 卫城中为一组宫殿建筑群,房屋比较整齐。 正厅位于院落正面,有前室。大小约 9.75m*11.75m。 大门——内外两道,均为横向工字形平面, 前后有一对柱子。
克里特文化直接受埃及和西亚先进文化 的影响,并有所创新 。
克里特文化伴随着米诺王国势力的不断 扩张而波及至希腊本土,并对希腊本土 的文化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克里特岛地貌
克里特岛风景
傍晚时分的克里特岛
克里特岛上建筑
恬 静 安 详 的 克 里 特 岛 风 情
3、克诺索斯(Knossos)宫殿(迷宫)
克诺索斯宫殿遗址
克诺索斯宫殿
克诺索斯宫殿遗址
克诺索斯宫殿遗址
克诺索斯宫殿遗址
克诺索斯宫殿遗址
克 诺 索 斯 宫 殿 室 内 空 间
克诺索斯宫殿室内空间
克 诺 索 斯 宫 殿 甬 道
克诺索斯宫殿顶棚
克 诺 索 斯 宫 殿 仕 女 壁 画
克诺索斯宫殿室内壁画
克诺索斯宫殿室内壁画牛舞图
• 柱身红色;柱头厚实圆盘,黑色,上部压方石板 。柱础单薄,为圆形石板。 平面——复杂,无轴线。 • 气候温和,房屋开敞,多天井来采光通风。室内 外,甚至房间之间只用柱子分隔。
内部空间——
• 尺度亲切,风格平易; • 形式玲珑轻巧,变化突兀; • 装饰丰富,典雅秀美。
大门——工字形。
• 便于防御。
夏 王 朝(大禹)公元前21世纪——前16世纪 商 王 朝(成汤)公元前16世纪——前11世纪 西周王朝(后稷)公元前12世纪——前771年 春秋战国(东周)公元前770年 ——前221年
二、古代克里特建筑
1、概况
位于爱琴海,公元前2500年向奴隶制过渡。 公元前2000年形成早期奴隶制国家,公元前2000 年中叶,克里特岛上国家统治爱琴世界达数百年之 久。 公元前1700年-1600年全岛附属于米诺王为中心的 王国。 手工业发达,航海业很发达,与亚欧非三州之间贸 易频繁。 国家富有,城市发达。——岛上有90—100座城。 多为世俗建筑。——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克诺索斯( Knossos)和费斯特(Phaestus)的宫殿。
迈锡尼狮子门
迈 锡 尼 狮 子 门
迈锡尼狮子门
迈锡尼狮子门浮雕
阿特鲁斯宝库(墓)
羡道:35米长,6米宽。 墓室:圆形,双圆心穹顶。直径与顶高均为 14.5米。内壁贴铜皮,黄金团花装饰。
阿特鲁斯宝库羡道
阿特鲁斯宝库剖面图
阿 特 鲁 斯 宝 库 穹 顶
四、本章小结
1、爱琴文化的主要建筑成就
3、爱琴文化的概念
爱琴文化是指发生在爱琴海内的岛屿及其周 边沿岸地区的文化现象,是先于古希腊文化 的一种文化形态。 爱琴文化深刻影响着希腊文化,被称为希腊 的早期文化,是希腊文化的发祥地,它与古 埃及文化相互影响和继承。 大致相当于中国的夏、商和西周王朝时期。
4、建筑概况
多为世俗性建筑 对古希腊产生重要影响:反映民主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