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政治理论》重点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专升本大学政治知识点归纳

专升本大学政治知识点归纳

专升本大学政治知识点归纳专升本大学政治课程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以下是专升本大学政治知识点的归纳: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唯物论: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 辩证法:事物的发展是通过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实现的。

- 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运用和发展。

- 邓小平理论: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发展是硬道理”。

经济与社会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 经济体制改革: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政治体制改革与法治建设- 政治体制改革: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法治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文化发展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色发展,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 可持续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国际关系与外交政策- 和平发展: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 外交政策: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党的建设与全面从严治党- 党的建设: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

- 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考试大纲及复习重点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考试大纲及复习重点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考试大纲及复习重点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要求】了解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等基本概念,理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
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掌握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切实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物质和意识
【要求】了解物质、意识、运动、规律等基本概念。

理解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物质与意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掌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坚
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事实却是。

三、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要求】了解联系、发展、矛盾、质变、量变、否定等基本概念。

理解唯物辩证
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的主要内容、唯物辩证法诸范畴及其辩证关系。


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分析、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现实问题。

四、实践和认识
【要求】了解实践与认识、主体与客体、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等基本概念。

理解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特征、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以及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

五、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和基本结构
【要求】了解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生产方式、生产力、生产关系、国家等基本
概念。

理解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掌握物质资料生
产方式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的基本原理,学会用唯物史观认识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专升本政治理论重点复习提纲

专升本政治理论重点复习提纲

专升本政治理论重点复习提纲专升本《政治理论》重点复习提纲第一部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材复习重点★第一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二章、第十五章是复习重点,所占分数的比例较多,需要灵活掌握,融会贯通。

每章课后思考题复习重点:★第一章2、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P3~5)4、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P15~19)、邓小平理论(P25~26)和“三个代表”(P30~31)重要思想各自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6、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和重大意义?(P38~39)7、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答案要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各理论体系间的关系表现为,前面的理论体系是后面的理论体系的前提和基础,后面的理论体系是前面的理论体系的继承和发展,层层递进。

第二章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有哪些?(P48)如何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P59)4、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P54)5、如何科学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之间的关系?答案要点:⑴四者是辨证统一的。

⑵解放思想是前提,实事求是是目的,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保证。

⑶四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相互相承,是统一的整体。

第三章2、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69)3、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76~78)6、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P82~85)第四章3、如何认识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P96~101)4、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什么?(P102~103)第五章2、怎样全面、准确地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重在理解)(P117~121)3、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P122~125)5、如何理解党必须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P126~127)第六章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 (P137)3、为什么说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兴国、立国、强国的重大法宝?(P147~149)4、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理解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P151~152)第七章2、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P163~165)3、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P166~167)5、怎样理解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P170~171)★第八章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涵是什么?(182~183)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实现了哪些重大的突破和创新?(P187)4、如何认识公有制的性质与实现形式之间的关系?(P188~192)6、为什么要强调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P202)如何理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P203~206)7、如何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社会主义筹区域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意义?(P207~208、211、212、215~216)★第九章1、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P220~221)6、依法治国的含义是什么?(P236)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何在(P236~237)?7、怎样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P242~246)答题思路:⑴解释民主、自由、人权的概念。

专升本政治复习笔记

专升本政治复习笔记

专升本政治复习笔记一、马克思主义哲学1、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真实存在的,而思想是物质的反映;唯心主义则相反,认为物质世界是虚假存在的,而思想是物质的本原。

3、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4、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真实存在的,而思想是物质的反映,同时思想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

5、实践论:实践论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检验真理。

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中国在鸦片战争后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由于外国列强的侵略和封建统治者的腐败无能造成的。

2、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革命,它推翻了封建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3、抗日战争: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战争,它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正义战争。

4、解放战争:解放战争是中国人民推翻国民党统治的战争。

5、新中国的成立: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三、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中国的成立:中国的成立是中国革命的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2、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领导的一次革命,它推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统治,建立了新中国。

3、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建设是中国领导的一次伟大建设,它实现了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

专升本政治复习资料一、考试内容与考试目标专升本政治考试主要考察学生的政治素养、理解和应用能力。

具体而言,考试将涵盖时事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主要内容。

考试的目标是测试学生对政治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他们的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复习策略与要点1、建立知识框架:需要建立起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理解各个知识点之间的,以便在考试中能迅速定位问题并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

专升本政治复习提纲

专升本政治复习提纲

成考专升本政治知识点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一、哲学一般知识(第一章)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2.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是: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4.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5.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是不可知论6.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7.唯物主义是指主张物质(存在)第一性,思维(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或反映哲学的派别(即物质在先,意识在后)8.唯心主义是指主张思维(意识)第一性,物质(存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物质是意识的派生物或反映哲学的派别(即意识在先,物质在后)9.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10.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是: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11.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是: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12.“存在就是被感知”;陆九渊:“吾心便是宇宙”;王守仁:“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古希腊柏拉图:“理念世界”;中国朱熹:“理在事先”;德国黑格尔:“绝对精神”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1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1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1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最主要的自然科学基础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16.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坚持和发展17.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实践性18.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最主要区别是:创立了唯物辩证的社会历史观19.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20.辩证法:联系、发展、矛盾、全面;形而上学:孤立、静止、否认矛盾、片面21.唯物辩证法与黑格尔辩证法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以唯物主义为基础,后者以唯心主义为基础22.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属于:一般和个别、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关系2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要依赖自然科学的成果,这说明: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24.在世界是否的统一性的问题上,存在着:一元论与二元论的对立25.哲学上的二元论是:唯心主义的一种形式26.唯物主义一元论与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问题是:世界的本原问题27.列宁说“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和“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唯物论和唯心论的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二、唯物论(第二章:物质和意识)1.①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具体实物(如金、木、水、火、土、气(看的见,摸的着));②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原子③辨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2.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形而上学;设想没有物质在运动:唯心主义;物质是运动的载体,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3.否认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二元论观点4.社会运动的物质承担者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5.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会导致:相对主义诡辩论6.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7.唯心主义时空观的根本缺陷是:否认时空同运动着的物质的联系8.时间:持续性、顺序性、一维性;空间:伸张性、广延性、三维性9.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是劳动10.从产生上说,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11.从本质上说,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12.在意识的本质问题上,唯心主义: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13.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是指: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14.人工智能的出现和发展证明了:物质是意识产生的基础15.意识的能动性是指人类意识可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6.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17.意识能动作用最重要的表现是: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18.“人们总是按照自己的形象和经验来塑造鬼神的”,这个论断的哲学依据是:各种意识形式都是物质的反映19.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20.物质和意识的同一性是指:后者能否反映前者的问题21.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上,辩证唯物主义的主张是既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又承认意识的能动性22.“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23.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是客观存在的事实24.意识能动性实现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三、辩证法(第三章)1.辩证法所要回答的问题是:世界的状况是怎样的问题2.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和发展的观点3.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在于:它要求人们用整体的观点去认识事务。

专升本政 治基础理论知识梳理

专升本政 治基础理论知识梳理

专升本政治基础理论知识梳理政治作为专升本考试中的重要科目,涵盖了丰富的基础理论知识。

掌握这些知识对于取得优异成绩至关重要。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系统地梳理一下专升本政治基础理论知识。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主要包括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等内容。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同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我们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质量互变规律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要重视量的积累,创造条件促成质变。

否定之否定规律表明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念,又要做好迎接困难和挫折的准备。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我们要坚持在实践中不断认识和发展真理。

历史唯物主义主要包括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内容。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二、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等。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指出,中国革命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革命的动力是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革命的前途是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专升本政治大题知识点总结

专升本政治大题知识点总结

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1.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指的是对世界的认识是辩证的、唯物的,强调事物之间内在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革必然导致社会的变革。

2.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生产关系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的思想受到社会实践的影响等。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主要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宏观调控理论等。

其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指的是我国在初级阶段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我国发展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强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的经济基础,宏观调控理论指的是通过宏观调控来保持我国的经济稳定。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思想主要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等。

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强调中国共产党对各党派的领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指的是在法治国家建设方面的理论。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主要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实施意见、全国道德模范推选表彰工作规定等。

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民道德水准的重要指标,全国道德模范推选表彰工作规定主要是对全国道德模范的推选表彰工作进行规定。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主要包括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共同的利益等。

其中,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是指在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中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共同的利益强调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全体人民的共同责任。

专升本《政治》复习提纲必背知识点(2)

专升本《政治》复习提纲必背知识点(2)

成考政治复习提纲必背知识点218个一、成考政治复习提纲必背知识点1-30个1.毛泽东正式向全党全国提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文章是:《论十大关系》。

2.在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这主要体现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

3.1974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的重要观点是:关于三个世界的划分的观点。

4.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的地点是:江西瑞金。

5.自由王国实际指的是:共产主义社会。

6.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

这个判断: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7.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8.全国第一块农村根据地是:井冈山根据地。

9.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萌芽的代表著作是:《中国社会各阶段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10.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1.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2.实践的科学含义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13.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14.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会议是:国民党一大。

15.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是:真理的2种不同属性。

16.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十六大。

1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执政党地位的:社会基础。

18.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其关键在于:把握事物的度。

19.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坚持和发展。

20.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1.矛盾的基本属性是:斗争性和同一性。

22.中共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党的中心任务是: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组织形式及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升本《政治理论》重点复习提纲
第一部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材复习重点
★第一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二章、第十五章是复习重点,所占分数的比例较多,需要灵活掌握,融会贯通。

之前校内辅导所讲每章书的知识点也要掌握好。

每章课后思考题复习重点:
★第一章
2、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P3~5)
4、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P15~19)、邓小平理论(P25~26)和“三个代表”( P30~31)重要思想各自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6、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和重大意义?(P38~39)
7、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答案要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各理论体系间的关系表现为,前面的理论体系是后面的理论体系的前提和基础,后面的理论体系是前面的理论体系的继承和发展,层层递进。

第二章
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有哪些?(P48)如何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P59)
4、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P54)
5、如何科学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之间的关系?
答案要点:⑴四者是辨证统一的。

⑵解放思想是前提,实事求是是目的,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保证。

⑶四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相互相承,是统一的整体。

第三章
2、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69)
3、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76~78)
6、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P82~85)
第四章
3、如何认识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P96~101)
4、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什么?(P102~103)
第五章
2、怎样全面、准确地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重在理解)(P117~121)
3、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P122~125)5、如何理解党必须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P126~127)
第六章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 (P137)
3、为什么说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兴国、立国、强国的重大法宝?(P147~149)
4、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理解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P151~152)
第七章
2、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P163~165)
3、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P166~167)
5、怎样理解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P170~171)
★第八章
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涵是什么?(182~183)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实现了哪些重大的突破和创新?(P187)
4、如何认识公有制的性质与实现形式之间的关系?(P188~192)
6、为什么要强调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P202)如何理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P203~206)
7、如何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社会主义筹区域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意义?(P207~208、211、212、215~216)
★第九章
1、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P220~221)
6、依法治国的含义是什么?(P236)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何在(P236~237)?
7、怎样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P242~246)
答题思路:⑴解释民主、自由、人权的概念。

⑵民主的形式是多样的,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

⑶社会主义的自由:⑷社会主义的人权:⑸民主、自由、人权的核心是民主。

⑹社会主义民主、自由、人权本质上优于和高于资本主义。

第十章
3、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P255~263)
5、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P263~264)
第十一章
1、如何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P276~277)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是什么?(P278~282)
6、怎样认识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意义?(P284~290)
★第十二章
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是什么?(P302~303、303~305)
4、如何理解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P308~309)
5、新形势下如何努力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P312~313)
第十三章
3、中国为什么要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P323~326)
4、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P330~331)
5、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P332~333)
第十四章
★2、如何理解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重中之重)(P341~343)
3、如何理解“四个尊重”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P342~343)
5、如何正确认识现阶段我国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P349)
★第十五章
2、坚持党的领导为什么必须改善党的领导?(P369~370)
3、怎样才能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P373)
5、如何理解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性?(P381)
第二部分《政治理论辅导资料》复习重点
第一章
三、辨析题:
1、毛泽东思想是……的总和。

2、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的。

3、马克思主义……具体化。

四、简答题:
1、简述……的科学内涵。

5、科学……内容。

6、科学……意义。

第二章
三、简答题:
1、简述……的辩证关系。

2、邓小平……思想路线?
3、实事求是……关系。

四、论述题:
1、2、3题,重在理解。

第三章
三、辨析题:
2、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

四、简答题:
1、2、4题(当选择题复习)。

3、简述……纲领。

7、如何理解……的关系?
五、论述题:
1、如何认识……的重大意义?
2、如何理解……相互关系?
第四章
三、辨析题:
2、在中国……新民主主义的。

3、中华人民共和国……转变。

4、建国初期……建立的。

四、简答题:
1、简述……的基本内容。

3、简述……的成功经验。

(当选择题复习)
五、论述题:
2、为什么说……的社会?
3、我国……是什么?
4、如何认识……的重大意义?
第五章
四、简答题:
3、为什么要提出……结合?
五、论述题:
1、社会主义……什么重大意义? ★3、如何……要务?(记熟)
第六章
三、辨析题:
2、新世纪……阶段。

3、社会主义……阶段。

四、简答题:
1、简述……的含义。

3、简述党……目标。

4、如何理解……统一。

5、简述我国……及其意义。

五、论述题:
1、如何理解……这一论断?
3、十七大……是什么?
4、如何理解……联系和区别?
第七章
四、简答题:
2、怎样理解……的关系?
3、简述中国……的原因。

五、论述题:
如何理解……抉择?
第八章
三、辨析题:
5、现代化建设……发达国家。

四、简答题:
3、如何理解……的多样化?
4、如何促使……健康发展?
5、什么是……道路?
6、如何……发展?
五、论述题:
2、试述……分配制度。

4、为什么……国家?
★5、建设……的重大意义。

六、材料分析题(重点)
第九章
三、辨析题:
3、发展社会主义……当家作主。

四、简答题:
2、简述……的基本内容。

6、我国……制度?
五、论述题:
1、试述……的有机统一。

2、试述……人权。

(选择题)
第十章
四、简答题:
★1、社会主义……相互关系。

五、论述题:
1、试述……的重要意义。

3、试述……的根本。

第十一章
三、辨析题:
稳定……社会。

四、简答题:
3、构建……是什么?
4、构建……是什么?
第十二章
三、辨析题:
3、“一国两制” ……方式。

4、(理解)
5、“一国两制” ……等同的。

四、简答题:
1、简述……国策。

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是什么?
五、论述题:
如何……利益?
第十三章
五、论述题:
1、为什么……主题?
第十四章
三、辨析题:
1、改革……“……阶级”。

3、农民……力量。

4、知识……代表。

5、新时期……法宝。

四、简答题:
2、如何理解……方针?(理解)
第十五章
三、辨析题:
★ 3、中国……先锋队。

(辨析、简答)
四、简答题:
3、试述……目标。

(看)
五、论述题:
如何……保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