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例4)》教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下册数学习题课件课时4解决问题人教版(10张PPT)

4、学习要求:现在请同学们在纸上尝试写一写,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写完后小组内交流一下。
(1)小组交流
(1)国旗是“按比例”缩放,是不是任意两个数据都能构成等式呢?
(2)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就是方程。 怎样才能做到“随意”而不“刻意”呢?
264÷4-50=16(元)
但对于整个单元的知识结构,学生仍需要进行系统地整理;对于解方程中的易错点,学生还需加强辨析;对于解决实际问题,仍需多总结与归纳,提高应用能力和意识。
师:秒针走一圈走了60小格是60秒,那分针同时走了几格?是几分?有谁知道?你是怎样知道的?这个同学说的对不对,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请看屏幕:
(3)展示交流。强调只有相对应的量之间的比才能组成比例。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二学段”中提出“体验随机事件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师:这里有一个3根针的钟面,谁来说一说这三根针分别是什么针?
【设计意图】通过对全班各小组的试验数据进行观察分析、讨论交流,让学生体会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不仅是有大又来自的,并且具有一定的统计规律性;
(一)感受时间单位“秒”的作用(2分)
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例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能列出简单的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八、一架玩具飞机240元钱,比一辆玩具汽车的2倍还多16元。一 辆玩具汽车多少钱?
(240-16) ÷2 = 112(元)
九、有两根同样长的铁丝,第一根剪去36米,第二根剪去24米, 结果第二根剩下的米数是第一根剩下的米数的2倍。这两根铁丝 原来有多长?
(36-24) ÷(2-1) +36 = 48(米)
(40+20) ×2+40 =160(厘米)
五、一本书,小明计划每天看45页,6天看完,实际用了5天就 看完了。小明实际每天看多少页?
北京课改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解决问题》全单元-优质教学课件)

一根木料锯成3段要8分钟。如果每锯一段所用的时间 相同,那么锯成7段需要花多少分钟?
锯的次数=段数-1
8÷(3-1)×(7-1)=24(分) 答:锯成7段需要花24分钟。
整理与复习
一名运动员跨栏跑,起点至第一栏的距离为13.72米, 中间共有11个栏,栏间距为9.14米,最后一栏至终点 的距离是14.02米,他从起点到终点一共跑了多少米?
答:经过3分钟两个人相遇。
路程问题(2)
课堂练习
甲、乙两组工人要铺设11200米光缆,他们同时从两端 铺设,甲组每天铺设840米,乙组每天铺设760米。多少 天可以完成任务?
?天可以完成
840米/天
甲组
11200米
760米/天
乙组
路程问题(2)
11200÷(840+760) =11200÷1600 =7(天)
甲船 40千米/时
70千米 420千米
30千米/时 乙船
整理与复习
甲乙两船从相距420千米的两个码头相对开出, 甲船每小时行40千米,乙船每小时行30千米。 求两船开出后几小时相距70千米?
(420-70)÷(40+30) =350÷70 =5(小时)
答:两船开出后5小时 相距70千米。
整理与复习
从第1根到第25根之间共有25-1=24(段)间隔
甲车1小时行的路程
路程差÷速度差=时间
甲车 80米/小时
乙车 100米/小时
乙车行?千米追上
练习十一
练习十一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速度和×相遇时间=总路程 甲的路程+乙的路程=总路程 总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植北树京问课题改版 数学 四年级 下册
5 解决问题
锯的次数=段数-1
8÷(3-1)×(7-1)=24(分) 答:锯成7段需要花24分钟。
整理与复习
一名运动员跨栏跑,起点至第一栏的距离为13.72米, 中间共有11个栏,栏间距为9.14米,最后一栏至终点 的距离是14.02米,他从起点到终点一共跑了多少米?
答:经过3分钟两个人相遇。
路程问题(2)
课堂练习
甲、乙两组工人要铺设11200米光缆,他们同时从两端 铺设,甲组每天铺设840米,乙组每天铺设760米。多少 天可以完成任务?
?天可以完成
840米/天
甲组
11200米
760米/天
乙组
路程问题(2)
11200÷(840+760) =11200÷1600 =7(天)
甲船 40千米/时
70千米 420千米
30千米/时 乙船
整理与复习
甲乙两船从相距420千米的两个码头相对开出, 甲船每小时行40千米,乙船每小时行30千米。 求两船开出后几小时相距70千米?
(420-70)÷(40+30) =350÷70 =5(小时)
答:两船开出后5小时 相距70千米。
整理与复习
从第1根到第25根之间共有25-1=24(段)间隔
甲车1小时行的路程
路程差÷速度差=时间
甲车 80米/小时
乙车 100米/小时
乙车行?千米追上
练习十一
练习十一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速度和×相遇时间=总路程 甲的路程+乙的路程=总路程 总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植北树京问课题改版 数学 四年级 下册
5 解决问题
五单元 第4课时 解决问题(课件)三年级数学下册 人教版

学习任务一
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计算知识解决问题
探究新知
presentation
阅读பைடு நூலகம்理解
一间客厅的地面是长方形,长 6米,宽3米。用边长 3分米的正方 形地砖铺满这间客厅的地面,一共要用多少块地砖?
你从图中知道了 哪些信息?
探究新知
presentation
分析与解答
一间客厅的地面是长方形,长 6米,宽3米。用边长 3分米的正方 形地砖铺满这间客厅的地面,一共要用多少块地砖?
花坛
知识总结
summary
1.求客厅铺地砖的两种方法: 客厅面积÷每块地砖面积=总块数 客厅长铺的块数×客厅宽铺的块数=总块数。
2.解决有关面积的实际问题时,先要提取有价值的数学信息, 理清题目间的数量关系,再灵活选择解题策略解决问题。 注意:计算过程中,单位不统一的,单位后再计算。
知识总结
summary
例1.一辆压路机的行驶速度是600分米/分,滚筒的宽度是8分米。压路 机行驶5分钟,压路的面积有多少平方分米?合多少平方米?
压路机的每分钟行驶速度是600分米,
就是压过的路面,把压过的路面看做 可以转化
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的长;
条件的。
滚筒的宽就是近似长方形的宽;
达标练习
practice
4.一辆压路机的行驶速度是600分米/分,滚筒的宽度是8分米。压路机 行驶5分钟,压路的面积有多少平方分米?合多少平方米?
先求长可以铺几块 再求宽可以铺几块
60÷3=20(块) 30÷3=10(块)
探究新知
presentation
分析与解答
6米=60分米
3米=30分米
你还可以怎 样解答?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比和比例精品PPT教学课件

2020/11/26
4
方案二:选奶糖、酥糖和水果糖。
2+3+5=10 奶糖:50× 2 =10(千克) 24×10=240(元)
10
酥糖:50× 3 =15(千克) 10×15=150(元)
10
水果糖:50× 5 =25(千克)14×25=350(元)
10
每千克什锦糖:(240+150+350)÷50=14.8(元)
2020/11/26
6
怎样配制什锦糖价格最高?怎 样配制价格最低?
2020/11/26
7
练一练
1. 从下面任选三种糖,按2:3:5配成100千克什锦糖。 做出什锦糖单价最低和最高的配制方案。
2020/11/26
8
2. 一种淡蓝色涂料用白色涂料和蓝色涂料按3: 1配制的。
(1)现在有12千克白色涂料,需要 几千克蓝 色涂料才能配成这种淡蓝色涂料?
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2020/11/26
1
教学目标
1、经历综合运用比和比例等知识解决生活中 实际问题的过程。 2、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不同的什锦糖配制方 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经历与他人交流配制方案的过程,对配制 什锦糖问题有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2020/11/26
2
从下面四种糖重任选 三种,按2:3:5配 成什锦糖50千克。
2020/11/26
11
感谢你的阅览
Thank you for reading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皆为可修改式文档,下载后,可根据读者的需求 作修改、删除以及打印,感谢各位小主的阅览和下载
日期:
演讲者:蒝味的薇笑巨蟹
2020/11/26
12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0/11/26
《解决问题》20以内的退位减法PPT课件(第1课时)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解决问题
第1课时
探究新知 5 要做16把团扇。
我们4个人一起做, 已经做了9把。
还要做多少把? 你要找解到决了什哪么怎些问样数题解学?答信呢息??
要做16把团扇。4个人一起做,已经做了9把。还 要做多少把?
16-4=12(把)
16表示16把团扇,4表示4个人……
变式训练
4 . 小强还要折几个千纸鹤?
已经折了2个 红色千纸鹤。
多余条件
我打算折13 个千纸鹤。
1 3 - 6 = 7 ( 个) 口答:小强还要折7 个千纸鹤。
变式训练
5 . 有20颗樱桃,明明吃了8颗,亮亮吃了9颗,两人 一共吃了几颗? 8 + 9 = 1 7 ( 个) 口答:两人一共吃了1 7 颗。
多余条件
要做16把团扇, 4个人一起做,已经做了9把。还 要做多少把?
通过解答问题,你有什么发现?
5 要做16把团扇。
我们4个人一起做, 已经做了9把。
还要做多少把? 16-9=7(把)
口答:还要做7把。
想一想
奶奶买了一些桃子和苹果。红苹果和青苹果一共有 15个,桃子3个,红苹果7个,买了多少个青苹果?
这样计算对吗?为什么?
小组讨论
1.自己动手摆一摆,画一画。 2.尝试列式解答问题。 3.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要做16把团扇, 4个人一起做,已经做了9把。还
要做多少把?
16把团扇
还要做 的数量
已经做 的9把
4个人
16-9=7(把) 摆小棒计算
要做16把团扇, 4个人一起做,已经做了9把。还 要做多少把?
7 + 9 = 1 6 ( 本) 口答:小明和小丽一共有1 6 本书。
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解决问题
第1课时
探究新知 5 要做16把团扇。
我们4个人一起做, 已经做了9把。
还要做多少把? 你要找解到决了什哪么怎些问样数题解学?答信呢息??
要做16把团扇。4个人一起做,已经做了9把。还 要做多少把?
16-4=12(把)
16表示16把团扇,4表示4个人……
变式训练
4 . 小强还要折几个千纸鹤?
已经折了2个 红色千纸鹤。
多余条件
我打算折13 个千纸鹤。
1 3 - 6 = 7 ( 个) 口答:小强还要折7 个千纸鹤。
变式训练
5 . 有20颗樱桃,明明吃了8颗,亮亮吃了9颗,两人 一共吃了几颗? 8 + 9 = 1 7 ( 个) 口答:两人一共吃了1 7 颗。
多余条件
要做16把团扇, 4个人一起做,已经做了9把。还 要做多少把?
通过解答问题,你有什么发现?
5 要做16把团扇。
我们4个人一起做, 已经做了9把。
还要做多少把? 16-9=7(把)
口答:还要做7把。
想一想
奶奶买了一些桃子和苹果。红苹果和青苹果一共有 15个,桃子3个,红苹果7个,买了多少个青苹果?
这样计算对吗?为什么?
小组讨论
1.自己动手摆一摆,画一画。 2.尝试列式解答问题。 3.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要做16把团扇, 4个人一起做,已经做了9把。还
要做多少把?
16把团扇
还要做 的数量
已经做 的9把
4个人
16-9=7(把) 摆小棒计算
要做16把团扇, 4个人一起做,已经做了9把。还 要做多少把?
7 + 9 = 1 6 ( 本) 口答:小明和小丽一共有1 6 本书。
2020年最新北京课改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 整理复习ppt教学上课件

方法一:
先求1栋有多少套住房 12×6=72(套)
再求共有多少套住房 72×16=1152(套)
列综合算式: 12×6×16
=72×16 =1152(套)
答:新建了1152套住房。
返回
整理复习
知识梳理 1.用连乘解决问题
光华小区有16栋新建的楼房,每栋有6层,
每层有12套住房。新建了多少套住房?
方法二: 要求的是总数,可先求出每份
返回
整理复习
☆☆☆☆☆☆☆☆☆☆ ☆☆☆☆☆☆☆☆☆☆ 1、“读”是我们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古人说,读书时应该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我看, 你们今天达到了这个要求。 2、大家自由读书的这段时间里,教室里只听见琅琅书声,大家专注的神情让我感受到什么叫“求知若 渴”,我很感动。 3、经过这么一读,这一段文字的意思就明白了,不需要再说明什么了。 4、请你们读一下,将你的感受从声音中表现出来。 5、读得很好,听得出你是将自己的理解读出来了。特别是这一句,请再读一遍。 6、读的要求应该分出层次。首先是通读,将句子读顺口,不认识的字借助工具读准字音。对于这一点, 我们同学的认识是清楚的,态度是重视的,做得很好。 7、听你们的朗读是一种享受,你们不但读出了声,而且读出了情,我很感谢你们。 8、默读时,贵在边读边思考。现在我们将默读的思考心得交流一下。 9、默读,要讲究速度。现在我请大家在十分钟内看完这段文字,并请思考…… 10、“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请各位再把这部分内容多读几遍,弄懂它的意思。
整理复习
课后作业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课时练中选取。
返回
整理复习
mailaoshi Design
返回
整理复习
☆☆☆☆☆☆☆☆☆☆ ☆☆☆☆☆☆☆☆☆☆ 1、谢谢大家听得这么专心。 2、大家对这些内容这么感兴趣,真让我高兴。 3、你们专注听讲的表情,使我快乐,给我鼓励。 4、我从你们的姿态上感觉到,你们听明白了。 5、我不知道我这样说是否合适。 6、不知我说清了没有,说明白了没有。 7、我的解释不知是否令你们满意,课后让我们大家再去找有关的书来读读。 8、你们的眼神告诉我,你们还是没有明白,想不想让我再讲一遍? 9、会“听”也是会学习的表现。我希望大家认真听好我下面要说的一段话。 10、从听课的情况反映出,我们是一个素质良好的集体。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时《解决问题》课件

巩固练习
二、下面的长度单位对吗?对的画“√”,把不 对的长度单位改正后写在括号里。
1.一根电线杆高7米。 2.小军比小明高3米。 3.电视塔高85厘米。 4.一节动车车厢长25米。
(√ ) ( 厘米 ) (米 ) (√ )
巩固练习
五、把两根12厘米长的木条钉在一起,接头处长 2厘米,接好后的木条长多少厘米?
12-2=10(厘米) 10+12=22(厘米) 答:接好后的木条长22厘米。
○宽 窄 长 ○短
测量
比10厘米
○长 短
比1米 比1米
○宽 窄 长 ○短
4.谁说得对?在括号里画“√”。[教材P10 练习一 第10题]
√
√
5.量一量,乌龟要爬( 6 )厘米就能吃到小鱼。
[教材P10 练习一 第11题]
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教材P7 例8]
你知道它的高度是多少吗?
解决问题,建立表象 要解决什么问题?
判断旗杆高13 厘米还是13米。
依据米和厘米的长度单位空间观 念,可以结合物体的实际长度,选用 正确的长度单位。
解决问题,建立表象
怎样解答?
1厘米这么长。
13 厘米就这么高, 旗杆不可能这么矮。
厘米在尺子上是一格,一根手指大约宽1厘米。13厘 米就是13根手指并排起来的宽度,大约相当于小朋友一 拃的长度。
解决问题,建立表象
我1米多高,才到 旗杆的这个高度。旗杆 应该是13米高。
解决问题,建立表象
10个小朋友的身高加起 来差不多和旗杆一样高。
用一拃的长度和旗杆的高度比一 比,显然13厘米不合适。旗杆比 一个小朋友的身高高很多,相当 于10个小朋友的身高,所以13米 比较合适。
二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八单元-《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2014秋)(共18张PPT)[优秀课件资料][优秀课件资
![二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八单元-《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2014秋)(共18张PPT)[优秀课件资料][优秀课件资](https://img.taocdn.com/s3/m/2145395084254b35eefd34c9.png)
持自己。别忘了答应自己要做的事情,别忘了答应自己要去的地方,无论有多难,有多远。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
解决问题
> 12 3
激趣导入
上节课认识了什么质量单位? 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认识了克(g)和千克(kg), 1千克=1000克。
知识讲解
分小组,分别称出1千克的不同 物品,再数一数有几个。
我们组称出5个中等个儿的苹果是1千克, 4个大苹果也是1千克。
知识讲解
同样都是1千克苹果,为什么 估出的个数会不一样呢?
练习巩固
5. 你会解决吗?
我买1千克苹果, 2 千克桃。
阿姨一共花了多少钱?
苹果:2×2=4(元)
桃:1×4=4(元)
1千克里有(2)个500克, (4)个500克是2千克。
4+4=8(元) 答:阿姨买1千克苹果, 2千克桃共花8元钱。
练习巩固
5. 你会解决吗?
500克荔枝给奶奶吃,2500克 西瓜我和爸爸、妈妈吃。
100( 克 )
练习巩固
9.一只鸡重2千克,一只羊重多少千克?
从图中可知一只鹅和三只鸡同样重,七只鹅和一 只羊同样重。因为一只鸡重2千克,所以一只鹅重 2×3=6(千克),一只羊重6×7=42(千克)
2×3=6(千克) 6×7=42(千克) 答:一只羊重42千克。
知识总结
解决问题
01 灵活运用估量的方法解决问题,形成估测策略。
练习巩固
1.在 里填上“>”“<”或“=”。 1kg=1000千克
4kg < 5kg 1kg > 900g 970g < 1000g
1900g < 20kg 8000g =8kg 5600g >5kg
练习巩固
2. 填一填。 1个苹果重200克,1个桃重500克,1块香皂重250克。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
解决问题
> 12 3
激趣导入
上节课认识了什么质量单位? 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认识了克(g)和千克(kg), 1千克=1000克。
知识讲解
分小组,分别称出1千克的不同 物品,再数一数有几个。
我们组称出5个中等个儿的苹果是1千克, 4个大苹果也是1千克。
知识讲解
同样都是1千克苹果,为什么 估出的个数会不一样呢?
练习巩固
5. 你会解决吗?
我买1千克苹果, 2 千克桃。
阿姨一共花了多少钱?
苹果:2×2=4(元)
桃:1×4=4(元)
1千克里有(2)个500克, (4)个500克是2千克。
4+4=8(元) 答:阿姨买1千克苹果, 2千克桃共花8元钱。
练习巩固
5. 你会解决吗?
500克荔枝给奶奶吃,2500克 西瓜我和爸爸、妈妈吃。
100( 克 )
练习巩固
9.一只鸡重2千克,一只羊重多少千克?
从图中可知一只鹅和三只鸡同样重,七只鹅和一 只羊同样重。因为一只鸡重2千克,所以一只鹅重 2×3=6(千克),一只羊重6×7=42(千克)
2×3=6(千克) 6×7=42(千克) 答:一只羊重42千克。
知识总结
解决问题
01 灵活运用估量的方法解决问题,形成估测策略。
练习巩固
1.在 里填上“>”“<”或“=”。 1kg=1000千克
4kg < 5kg 1kg > 900g 970g < 1000g
1900g < 20kg 8000g =8kg 5600g >5kg
练习巩固
2. 填一填。 1个苹果重200克,1个桃重500克,1块香皂重250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15)÷8 =40÷8 =5(只)
6.
剩下的要用5天挖完,平均每天挖多少米?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混合运算
口算,并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0-20)÷5 = 2
10
65-8×5 = 25
40
72÷(18-9)= 8
9
20+7×5 =55
35
(一)仔细观察,收集信息
仔细观察,你知道了什么?
(一)仔细观察,收集信息 剩下的还要烤几次?
一共90个
已烤的
36个
剩下的
每次烤9个,烤几次?
一共90个
已烤的
剩下的
36个
分步列式:
每次烤9个,烤几次?
剩下没烤的面包: 90-36=54(个)
还要烤的次数: 54÷9=6(次)
一共90个
已烤的
剩下的
36个 每次烤9个,烤几次?
综合列式:
( 90-36 )÷9 如果一=个问54题÷需9要多个步骤才能解 决,要想好=先解6答(什次么),再解答什么。
4.
Thank You
在别人的演说中思考,在自己的故事里成长
Thinking In Other People‘S Speeches,Growing Up In Your Own Stor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6.
剩下的要用5天挖完,平均每天挖多少米?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混合运算
口算,并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0-20)÷5 = 2
10
65-8×5 = 25
40
72÷(18-9)= 8
9
20+7×5 =55
35
(一)仔细观察,收集信息
仔细观察,你知道了什么?
(一)仔细观察,收集信息 剩下的还要烤几次?
一共90个
已烤的
36个
剩下的
每次烤9个,烤几次?
一共90个
已烤的
剩下的
36个
分步列式:
每次烤9个,烤几次?
剩下没烤的面包: 90-36=54(个)
还要烤的次数: 54÷9=6(次)
一共90个
已烤的
剩下的
36个 每次烤9个,烤几次?
综合列式:
( 90-36 )÷9 如果一=个问54题÷需9要多个步骤才能解 决,要想好=先解6答(什次么),再解答什么。
4.
Thank You
在别人的演说中思考,在自己的故事里成长
Thinking In Other People‘S Speeches,Growing Up In Your Own Stor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