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农业昆虫学-基础昆虫1(YH)
农资人员培训教材--农业昆虫学基础知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二)眼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由成千上万小眼构成。如蜜蜂有4千到1.3万个, 蜻蜓2.8万个,苍蝇8千个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一)足
胸足是昆虫体躯上最典型的附肢,是昆虫行走的器官。 由基节、转节、腿节、胫节、跗节、前跗节(爪和 中垫)组成。 昆虫跗节和中垫的表面具有许多感觉器,害虫 在喷有触杀剂的植物上爬行时,药剂也容易由此进 入虫体引起中毒死亡。 各种昆虫由于生活环境和生存方式不同,足的 构造和功能产生了相应的变化形成各种类型的足。 常见的有:步行足、跳跃足、捕捉足、开掘足、游 泳足、抱握足、携粉足等。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 有些昆虫对短波光即蓝黑色的紫外光敏感, 可用黑光灯诱杀。有些对颜色敏感,如蚜虫 喜欢黄绿色,粉虱喜欢橘黄色,可用诱虫版 诱杀。
精品课件
(三)触觉
触角的构造及类型 昆虫中除少数种类外,都具有1对触角,着生
于额的两侧。触角的基本构造是:柄节、梗节和鞭 节三个部分。触角的形状,分节数目或着生位置等 随昆虫种类不同而有差异,因此触角常作为昆虫分 类的重要特征。另外还可鉴别昆虫的雌雄,多种昆 虫雄虫的触角常较雌虫发达,在触角的形状上表现 出明显的性二型现象。小地老虎雄蛾触角为羽毛状, 雌蛾则为丝状 。昆虫触觉上常有触觉器和嗅觉器, 是昆虫感觉和传递信息的主要器官
精品课件
❖ 昆虫头式类型是识别昆虫种类的重要依据之 一。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往年】农业昆虫学-基础昆虫1(YH) 浙江大学农业昆虫学

•认识:第三次流行时发现鼠疫杆菌,弄清了传播途径。
传播动物为鼠,由鼠的寄生虫跳蚤传播给人。
鼠疫杆菌
跳蚤
• 在20世纪的几场战争中,鼠疫是经常露面的生物武器。
昆虫学的内容和范围
普通昆虫学,偏重于对昆虫本身生命形式 及生命规律的探索。
应用(农业)昆虫学,是利用昆虫生命活 动的固有规律造福人类的科学。
复眼:昆虫的成虫和 不全变态的若虫及稚 虫一般都具有1对复眼
化昆 虫 复 眼 的 变
• 2.单眼(Ocellus) • A. 背单眼(dorsal ocelli)
成虫、若虫具有,着生在额、头顶上,常 3只。有的2、1或无。可感受光的强弱, • B. 侧单眼(lateral ocelli) 一些全变态的幼虫具有,位于头下侧缘。 1‐7对,鳞翅目幼虫多6对,也称蚴单眼。
传粉
工业原料:紫胶介壳虫和紫胶
食用和饲用
药用:斑蝥和斑蝥素片 文 化
法医:昆虫
蝶翅画
疟疾malaria
(疾原虫Naegleria fowleri)
性疟原虫
• 起源:古老,俗称“冷热病”;公元 前400年就有记载。
• 范围:90国家,发达国家已无,目 前90%在非洲。
• 死亡:全世界每年100万到300万 人,90%在非洲,2/3是儿童。
(setaceous)鞭节细如刚 毛,如蝉,蜻蜓。
C. 念珠形(moniliform) 鞭部各亚节圆珠状,象串珠。 如白蚁,褐蛉。 D. 锯齿形(serrate)
鞭节各亚节向一侧齿状突起。 如雌绿豆象,叩头虫。
E.栉齿形(pectimate) 鞭节各节向一侧突出很多, 似梳状。如雄绿豆象,一些 蛾类雌虫。
农业昆虫学习题及部分参考答案 (1)

农业昆虫学习题及部分参考答案 (1)1植物检疫:依据国家法规,对调入和调出的植物及其产品等举行检疫和处理,以防止人为传播的惊险性病、虫、杂草传播扩散的一带有强制性的防治措施。
1.地下害虫:指活动为害期或要紧为害虫态日子在土壤中,要紧为害作物种子、地下根、茎等的一类害虫。
2.两查两定:普通指查害虫发育进度(卵块孵化进度、虫龄或发蛾期等),定防治适期;查虫情(虫量、虫口密度)或苗情,定防治对象田。
3.“虫花”与“双连籽”:棉红铃虫幼虫为害棉花时,吐丝牵住花瓣,使花瓣别能张开,开成风车状“虫花”(或称“扭曲花”、“玫瑰花”);为害棉籽时,有时吐丝将两个棉籽连在一起,叫“双连籽”。
4.“红砂”与“垮杆”:朱砂叶螨在棉叶背面吸食,轻者造成红叶,称“红砂”;重者导致降叶形成光杆,称“垮杆”。
5.“花叶”与“排孔”:玉米螟初孵(1龄)幼虫啃食玉米心叶叶肉,留下表皮,使叶面呈现许多半透明斑,称“花叶”。
2龄后咬穿纵卷的心叶,心叶展开后呈一横排圆孔,称“排孔”。
6.世代交替:在生物的日子史中,有性世代和无性世代交替浮现的现象。
7.“枯心”与“枯鞘”:水稻螟虫以幼虫蛀入稻株茎杆中取食,在苗期或分蘖期为害造成“枯心”;二化螟和大螟还可在叶鞘内蛀食,形成“枯鞘”。
8.“蚁螟”与“蝗蝻”:水稻螟虫的初孵幼虫称为蚁螟;蝗虫的若虫称为蝗蝻。
9.“丝囊”与“脱出孔”:大豆食心虫幼虫多从豆荚边缘合缝附近蛀入,先吐丝后结成细长白XXX薄丝网,于其中咬破荚皮,穿孔蛀入荚内,荚面丝网痕迹长期留存,可作为调查幼虫入荚数的依据。
荚内幼虫老熟后在荚上咬一长椭圆形孔,从孔中脱荚入土,此孔为“脱出孔”。
10.“麦蚕”与“剃枝虫”:小麦粘虫幼虫背面有5条彩群纵线,叫五群虫;3龄后蚕食叶片成缺刻,俗称“麦蚕”;高龄幼虫常将叶片吃光,穗部咬断,似给小麦剃头,又叫“剃枝虫”。
11.经济损失水平和经济阈值:经济阈值(economic threshold,简称ET)又称防治指标,是指害虫的某一密度,对此密度应采取防治措施,以防害虫达到经济危害水平(economic injury level,简称EIL),即引起经济损失的最低虫口密度。
农业昆虫学试题库(答案全)

2022农业昆虫学试题库(答案全)一、名词解廊1.综合防治(IPV):运用综合技术防治可能为害作物的各种潜在害虫的一种策略.2 .全部种群治理(TPM):采用各种可能的技术和方法,将害虫的种群彻底灭绝,以达到一劳永逸的防治方法。
3 .生物防治法(广义):利用有益生物及代谢产物防治害虫的方法。
4 .农业防治法:根据农田环境、寄生植物和害虫间的相互关系,利用栽培管理技术,有目的的改变某些因子,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而不利于害虫的发生。
5 .经济受害允许水平昆虫(E1.1.):有防止增加的产值与防治费用相等时的害虫密度。
6 .经济阈值(ET):指害虫的某一密度,害虫达到该密度时应采取措施,以防止害虫达到经济受害允许水平。
7 .化学防治法:利用化学农药防治害虫的方法。
8 .地卜.害虫:指在十•中生活的害虫,它们为害农作物的地卜.部分和地上部分养近地面的嫩茎以及果树和苗木的地下茎和幼根。
9 .物理机械防治:利用各种物理因子、人工或器械防治害虫的方法。
10 .植物检疫:根据国家法规,对调出和调入的植物及其产品等进行检疫和处理,以防止认为传播的危险性病、虫、杂早传播扩散的一种带有强制性的防治措施。
44 .褐飞虱迁S与水稻_E_密切相关,临近该水稻生育期即产生大量长翅型,向外迁出。
A.分泰期B.圆杆期C.孕稿期D.乳熟期E.黄熟期第二部分1.小地老虎的化学防治适期为CA.老熟幼虫期B.蛹期C.三龄幼虫前D.卵期45 暗黑鳏金龟的越冬虫态主要是_B_A,成虫B.老熟幼虫C.蛹D.卵46 气候因素中,影响蜡蜡发生的关键因素是_AB_A.温度B.雨量C.光照D.气流47 下列地下害虫中危害最严重的有_BCDE_(B)_Λ.跳甲B,蟒峭C.蛟站D.金针虫E.地老虎48 地老虎属于_B—A.螭蛾科B.夜蛾科C.蚕蛾科F).卷蛾科49 我国为害农作物的主要地老虎类有ABDA.小地老虎B.黄地老虎C.八字纹地老虎D.大地老虎50 .蟒蜻的食性为_ABA.植食性B.腐食性C.杂食性D.肉食性51 .我国南方为害较重的蟋站是-AA.东方蟋站B.华北蛟站C.普通蛟站D.台湾蟋站第三部分1 .星天牛初孵幼虫造成的蛀道开始呈AΛ.狭长沟状而少迂回弯曲B∙小袋状隧道C.光滑通直D.迂回隧道2 .星天牛幼虫越冬场所是_A_A.树干近基部木质部隧道内B.土壤内C.树根木质部隧道内3 、果树害虫星天牛在我国一般一年发生_A4 .1代B.2RC.3代D.4代5 .桑天牛的越冬虫态为_C_A.卵B.蛹C.幼虫D.成虫6 .下列果树害虫中成虫不需补充营养的是_D_A.桑天牛B.星天牛C.苹枝天牛D.桃红颈天牛7 .梨小食心虫屈于鳞翅目—D_A,蜘蛾科B.夜蛾科C,蚕蛾科D.卷蛾科8 .梨小食心虫的为害主要表现在_BCA.取食叶片,成孔洞B.蛀食新梢,被害梢先端凋萎,继而数叶下垂,最后变黑枯死C.为害果实,孔口有虫粪和丝网D.蛀食果树主干&橘螃是_A_的传播媒介。
第一章农业昆虫学基础知识6学时-第三节

1、蝼蛄科
蝼蛄科(Gryllotalpidae):地下害虫,土中 生活,取食植物根部或茎部;前足为开掘足, 产卵器不外露。
第一章农业昆虫学基础知识6学 时-第三节
2、蝗科
蝗科(Acrididae ):成虫可迁飞,食量较大; 触角丝状,短于体;前胸背板发达,呈马鞍形, 盖住中胸;后足为跳跃足;产卵器发达,外露; 跗节3节,具跗垫;通常具听器。
第一章农业昆虫学基础知识6学 时-第三节
(一)分类阶元
界:动物界 Animal Kingdom 门: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纲:昆虫纲 Insecta 目:鳞翅目 Lepidoptera 科:毒蛾科 Lymantriidae
属:黄毒蛾属 Euproctis 种:茶毛虫 pseudoconspersa
第一章农业昆虫学基础知识6学 时-第三节
3、猎蝽科
猎蝽科 (Reduviidae):成 虫中型,身体狭长; 口器基部弯曲不紧贴 身体,前翅膜区翅脉 围成两个翅室;捕食 性,是茶园重要害虫 天敌。
第一章农业昆虫学基础知识6学 时-第三节
(三)同翅目
同翅目(Homoptera):包括蝉、蚜、蚧等;体 型大小不一;触角刚毛状或线状,口器刺吸式, 从头下后方生出,喙多为3节;前、后翅质地均 匀,膜质或革质,静止时呈屋脊状覆盖于体背, 有的翅短或无翅;多为渐变态,具孤雌生殖或 卵胎生,许多种类为茶园重要刺吸式害虫,有 的能诱发煤烟病或传播病毒病,少数为观赏昆 虫、资源昆虫。
螽斯科 (Tettigoniidae): 成虫具保护色、拟态, 通常在树上生活;触 角丝状,长于身体; 跗节4节;尾须较短, 产卵器刀状。
第一章农业昆虫学基础知识6学 时-第三节
(二)半翅目
半翅目(Hemiptera):俗称“蝽”或“臭虫”; 体多坚硬且略扁,小型至大型;口器刺吸式, 有分节的喙,由头的腹面前端伸出,弯向下方; 触角线状或棒状,3~5节;前胸背板及中胸小 盾片发达(呈三角形);前翅半鞘翅,基部加 厚成革质,端部膜质,后翅膜质;中、后足基 节旁具一臭腺孔;渐变态,多为植食性,少数 肉食性,如猎蝽、花蝽等。
(完整版)农业昆虫学答案

农业昆虫学作业答案一. 名词解释1.农业昆虫学:是一门和害虫作斗争的应用科学,是研究农业害虫的发生消长规律及其有效防治技术,保护农作物不受虫害,保证并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科学。
二、填空题1.我国现行的植物保护工作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三、简答题1.农业昆虫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农业昆虫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1)研究害虫本身的形态特征,生理机能和生活习性等。
(2)研究外界环境条件与害虫发生和种群数量消长的关系,掌握其发生规律及种群动态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根据害虫的生活习性、行为特点和发生规律,找出其薄弱环节,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措施,预防害虫的发生,或对已发生的害虫,抓住关键时期进行有效防治。
2.如何理解我国植物保护方针?答:我国现行的植物保护工作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预防”是贯彻植保工作方针的基础,“综合防治”不仅是防治手段的多样化,更重要的是以生态学为基础,协调应用各种必要的手段,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害虫的为害在经济允许水平以下,而不是消灭害虫。
第一章农业害虫防治的理论基础一. 名词解释1.密度制约因素:是指作用强度的变化与昆虫种群密度有关的因素。
2.农业害虫:是指危害农作物,且对农作物造成经济损失的一类害虫。
3.害虫的种群密度:是指在作物上(或土壤中,或某一区域)单位样方的害虫发生数量。
4.经济损害水平:指将引起作物经济损害的最低害虫种群密度。
5.害虫的生态对策:是害虫种群在进化过程中,经自然选择获得的对不同栖境的适应方式。
6.虫害:是指害虫取食或产卵等行为,造成农作物经济损失的受害。
7.关键性害虫:是指在不防治情况下,每年的种群数量经常达到经济为害水平,对资源的产量造成相当损失的害虫。
8.偶发性害虫:是指在一般年份不会造成不可忍受的经济损失,而在个别年份常因自然控制力量受破坏,或气候不正常,或人们的治理措施不当,致使种群数量暴发,引起经济损害的害虫。
9.经济阈值:又称防治指标,是指害虫的某一密度,达此密度时应立即采取控制措施。
农业昆虫学基础知识6学时-第一节

பைடு நூலகம்
特点 通过捕食有害昆虫来控制其数量。 将卵或幼虫寄生在害虫体内,使其死亡。
植物与细菌的协同作用
植物与某些细菌有共生关系,细菌可以帮助植物提高养分吸收、抗病能力等,起到保护作物的作用。
农业昆虫学基础知识6学 时-第一节
农业昆虫学基础知识6学时-第一节 PPT大纲
什么是农业昆虫学?
1 定义
2 意义
3 研究内容
农业昆虫学研究昆虫与农 业的关系,包括害虫防治、 天敌利用等内容。
农业昆虫学对于提高农产 品产量、促进农业可持续 发展非常重要。
农业昆虫学包括昆虫对农 业生产的作用、害虫的种 类及防治方法等方面的研 究。
2 原则
农业害虫防治应遵循生态友好、综合治理、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农业害虫防治的综合治理方法
物理防治
使用物理手段,如陷阱、隔离 网等,阻止害虫对农作物的接 触和侵害。
化学防治
使用农药等化学物质来控制害 虫的数量和危害程度。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寄生虫等天然敌害 生物来降低害虫的数量和危害 程度。
农业害虫文化防治方法
轮作制度
根据农作物生长周期和害虫的 生态特点,合理安排不同作物 的轮作,减少害虫的滋生。
混种栽培
将多种农作物混合种植,破坏 害虫的单一宿主环境,降低害 虫发生的风险。
引种保种
引进对害虫有天敌作用的动物 或植物,利用其天敌效应来防 治农业害虫。
农村常见害虫及其防治措施
1 稻飞虱
适时施用化学农药、选择抗飞虱品种、培养天敌等综合措施进行防治。
农业害虫对农业生产的作用
1 破坏作物
农业害虫会食害作物,破坏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导致减产甚至绝收。
农业昆虫学 复习资料1

作业题1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 农业昆虫学:农业昆虫学是一门和害虫作斗争的应用科学,是研究农业害虫的发生消长规律及其有效防治技术,保护农作物不受虫害,保证并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科学。
2. 害虫生态对策:是害虫种群在进化过程中,经自然选择获得的对不同栖境的适应方式。
3. 植物检疫:是依据国家的法律规定,运用科学技术方法,对调运的植物及植物产品进行检验和监督处理,限制和制止危险性病、虫、杂草等有害生物进行人为的传播和蔓延的一整套措施。
4. 害虫发生期预测:是预测某种害虫的某一虫态的出现期或为害期,即发生的始盛期、高峰期、盛末期及在农田猖獗为害期,以确定防治的有利时机,即防治适期。
5. 地下害虫:是指生活史的全部或大部分时间在土壤中生活,主要为害植物的地下部分(如种子、根、茎等)和近地面部分的一类害虫。
二、填空题1.(预防为主、综合防治)2.(田间实际调查法)(人为接虫控制为害的试验)(模拟害虫为害试验)3.(昆虫种类调查)(种群分布调查)(种群动态调查)(防治效果调查)(受害程度调查)4.(抗选择性)(抗生性)(耐害性)5.(生态学观点)(经济学观点)(环境保护学观点)6.(鞘翅)(叩头虫)7.(老熟幼虫)(土壤)8.(1)三、单项选择题1. B 2. A 3. B 4. C 5. A 6. A 7.A 8. A 9. A 10. B四、简答题1. 农业害虫为害农作物的方式有哪些?答:农业害虫为害农作物的方式有:(1)直接取食为害害虫对农作物的为害方式主要是通过取食直接为害,如咀食为害,潜叶为害,卷叶和缀叶营巢为害,钻蛀为害和刺吸为害等。
(2)非取食为害一些种类害虫还可进行非取食为害,如叶蝉、飞虱、蓟马等害虫可将卵产于植株组织中而引起伤害,蝼蛄可在土壤中穿行为害。
(3) 传播植物病害一些种类害虫如蚜虫、叶蝉、飞虱、蓟马等可传播植物病害(如病毒病),对作物产量造成更大的损失。
2. 物理机械防治法包括那些内容?答:物理机械防治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机械捕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