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写作指导之材料的取舍和选择

合集下载

写作怎样选材课件36张

写作怎样选材课件36张

怎么样,我们班身怀绝技的控球天才361确实够“牛”的
吧?④
④略写“后面的对手”,面的描写,衬托作 用。反问作结,语气肯定。
【名师点评】
在男生的校园天地中,除了教室还应有球场。作者围 绕足球赛场的三波“围剿与反围剿”,记叙了361同学成 功突围的经过,超强的控球能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入题 简洁,开头就直奔人物特点,活泼风趣;内容紧凑,动 作描写生动传神,人物特点非常鲜明,辅以大崩等三人 的侧面衬托,361同学控球闪展腾挪、临危不乱的特点展 现无遗;语句风趣幽默,叙议结合,言简意赅。
3、实例三:题目:慈母心
题解:人们常说,天底下最无私的爱,是母亲对子女的爱。唐朝 诗人孟郊曾在《游子吟》中用“三
春晖”来象征一个贫寒母亲对子女的关心。题目中的“慈母”, 从狭义来看,是指和善的母亲;从广义来看,也可指像母亲那样 关心、爱护下一代的人。“慈母心”就是对下一代无限关怀的一 颗拳拳之心,一腔挚爱之情。文章可写一个中心事件,也可从不 同侧面写几件小事来表达一个中心。
中心
材料
1、阿长名字的由来
2、阿长喜欢切切擦擦
阿长不无愚昧、可笑之处 ,但她对“我”的无私关怀 ,让“我”永远怀念。
3、阿长睡觉 摆“大”字 4、阿长正月初一早晨让“我”吃福橘 5、阿长讲长毛的故事 6、阿长为“我”买《山海经》
2.根据《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的内容,思考材料与中心关
系的密切程度,以及作者相应的详安排工作是否合适略。
中心
待人宽厚,谨严认真
材料
1、修改文章标点 2、修润课本的事 3、送客 4、复信 1、用语主张“写话” 2、文风上重视“简洁”
3、重视语言使用的规范
1、实例一:我们写以“父母的爱”为话题的作文, 有一个同学的拟题、立意和内容表达都很好,但却让人 一 眼就看出是虚构的材料:父亲因为我的一点小感冒而 累得生病住了一个星期的院,能让人相信这是真的吗? 还有一位同学写《雨天里的一把伞》,内容大致是:放 学时,大雨如注,无奈之际,母亲飘然而至,结果因为 淋雨,母亲身染小恙。虽然写的还不错,但是内容太陈 旧了。

记叙文写作导航:写人要抓住特点

记叙文写作导航:写人要抓住特点

写人要抓住特点写作导航(一)参考题目1.片段训练:选择你熟悉的一个人,用300字左右写一写这个人的特点。

2.写人物,举事例。

以“我的同学”为题,写一篇记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500字。

3.我的偶像4.我的小伙伴5.我的启蒙老师(二)例题简析1.写好一个人要抓特点。

首先仔细观察,明确特点——这个人的相貌、衣着、声音、性格,以及他(她)的习惯动作、口头禅等是怎样的?其次要仔细描绘——围绕人物的主要特点细加描绘,用具体细节来丰富人物形象,将人物特点凸显出来。

2.写“我的同学”这类文章,是写人的记叙文,顾名思义,就是写出“我”的同学的形象特点。

文章可以写一位同学,因为题目中没有限制,也可以写两位、三位或者更多的同学,但一定要根据文章篇幅合理选择,对你所写的每一个“同学”都要抓住各自的特点,描写出鲜明的人物形象。

3.人们心目中往往有一个崇拜的偶像,至于偶像是谁,可以是当今的公众明星,可以是历史上的伟人,也可以是身边熟悉的父母、老师,等等。

“写我的偶像”不应该拘泥于某人,但一定要写出人物的特点。

4.“我的小伙伴”,要求写的是小伙伴,重点应该放在对小伙伴的描写上。

描写小伙伴的什么呢?比如,可以对小伙伴进行外貌描写。

外貌描写要有侧重点,应该与表现人物特点联系起来。

还可以选择典型事件,将小伙伴的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表现人物特点。

平时要仔细观察小伙伴,选择小伙伴与众不同的地方,比如他的兴趣爱好等;还有脾气性格方面的,比如“害羞”“开朗”“见面熟”“大嗓门”“爱操心”“好忘事儿”“小心眼儿”等;也可以写一些小伙伴品质方面的,如“乐于助人”“遵守规则”“爱干净”“爱读书”“心中总装着集体”等。

当然,如果你写的小伙伴是书本、文具、小动物,也是可以的。

5.从“我的启蒙老师”这个题目来看,显然是要求大家写一篇写人的记叙文。

“老师”前面有两个定语:“我的”“启蒙”,不要随意忽视任何一个定语。

文章所写的老师,可以是教文化课的老师、教科技小制作的老师、教唱歌跳舞的老师……凡是在你初学某一门知识时,使你得到基本的入门知识的人,就是启蒙老师。

记叙文写作指导教案

记叙文写作指导教案

课时计划第4周 3 月18 日到3月22日课时:1课时授课老师:王颖科目:语文4 班级:汽商1101模具1101 电商1101 企管1102课题记叙文写作指导立意选材教学目标1、明白立意与选材的要求;2、学会立意与选材的方法。

教材分析重点目标1、2难点目标2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方法案例讲解法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创设情景写作是我们学习语文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又是中考的“半壁江山”。

而我们学生最感头痛的就是写作文。

大家平时写作后,老师常常会评论同学们的文章说:“立意不高”,“偏题了”,“材料与中心不符”等。

同学们拿到一个作文题,也常感不知该确定什么中心,选择什么材料。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一下记叙文的“立意与选材”的问题。

二、立意与选材的含义及关系1、何谓立意?人们常说“文以意为主”、“文以载道”,这一“意”或“道”就是文章中心。

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

这是写好文章的关键。

凡是好文章,无一不是在立意上下功夫的。

因为文章的中心思想,就如文章的灵魂,它统领全文,贯穿首尾。

2、何谓选材?选材,就是选择典型材料,来表现中心。

文章是通过材料来立意的,材料要为中心服务。

如果所选材料不能表现中心,也就是立意不正确,不管它如何精彩,写成的文章最终只能是一篇各种材料的大杂烩。

3、两者关系立意,是记叙文的灵魂,而材料则是构成文章的骨肉。

两者是灵魂与骨肉的关系,互相依存,密不可分。

那么,立意与选材有哪些要求呢?请同学们读下列所示的立意与选材,谈谈你的看法:例:人生难免有离别。

离别是一种难舍的情绪,总是那样令人伤感、令人回味。

请你以《送别》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A、材料:每天早上我去上学,妈妈都送我出家门。

A、立意:表现妈妈对我的关心。

B、材料:我的一个亲人或朋友将要到远方去,我到车站送他。

A、立意:表现出亲人或朋友之间真挚难舍的感情。

C、材料:我的一个好友因犯罪去伏法,我为他送别。

A、立意:表现好友的后悔和对我的教育。

记叙文写作指导:写人 记事 写景 状物

记叙文写作指导:写人 记事 写景 状物

记叙文写作指导记叙文从内容来看可分为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四大类。

一、写人:写人要写"魂",就是写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写人的记叙文是通过对人物思想性格的刻画来表现中心思想的。

第一,写人记叙文的一般要求①要抓住个性特点来写:世界上的人是千差万别的。

人的性别、年龄、生活经历、文化教养等各不相同,自然决定了人的思想性格的差异。

要写好一个人物,必须抓住这个人的性格特征,也就是这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特殊之处。

②要选择典型事件来写: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品质总要通过事件来表现,而这些事件必须能够充分表现中心思想,突出人物性格,也就是典型事件。

它可以是人物有代表性的重大行为,但更多的是那些看来细小平常却能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生活琐事。

③要做到具体细致描写:选择好典型事件后,如果只是干巴巴地做概括描述,文章必然写不好。

要对人物的外貌、行动、语言或心理活动做具体描写,必要时还要做恰当的环境描写,以突出人物性格、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

第二,人物鲜活起来的方法①正面描写:正面描写是把镜头直接对准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或写外貌,或写语言,或写动作,或写心理。

正面描写要形神兼备。

a.外貌描写:外貌描写是指描写人物的外形,包括容貌、体态、表情、服饰等。

外貌描写要善于抓特征,生动逼真,以形传神,刻画人物思想性格。

b.语言描写:准确而逼真地写出人物的语言,能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

人物语言的描写要符合人物的年龄、经历、身份、文化教养等特点,还要力求反映出人物的特征,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感情。

c.动作描写:描写人物富有特征的动作,能够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状态等特征。

d.心理描写:要能把内心深处的情感倾诉出来,使人物的思想得以深刻揭示,性格得以充分展露。

②侧面描写:侧面描写是着意写对象的周围事物,或以景物烘托人物,或借助他人来刻画此人,使所描绘的对象更为鲜明,更为突出。

③简笔勾勒:简笔勾勒就是用极简洁的语言把人物的基本特征勾勒出来,不着颜色,不加烘托,给人以清晰的印象,这种方法也叫白描。

【教育学习文章】记叙文写作指导之材料的取舍和选择

【教育学习文章】记叙文写作指导之材料的取舍和选择

记叙文写作指导之材料的取舍和选择课件www.5y 第三讲材料的取舍和选择材料是的血肉,选取新鲜、典型的材料是写好一篇作文的关键。

主题确定后,就根据主题的需要来决定材料的取舍和选择。

对于我们这些三点一线的学生来说,常常为材料而苦恼。

其实不然,罗丹:“生活中去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

”对于我们来说,生活是万花筒,是百科全书。

生活中的许多闪光点,都具有典型性,都是典型的事例。

生活有三大块组成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

这三方面的生活都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写作源泉。

然而作文不是材料的堆积,因此我们要注意材料的取舍和选择。

选用材料的标准:一.材料要以真实为基础《一点启示》中我们看到胡编乱造的是不感人的。

作文写的感情真挚动人,材料就要感人。

作文的材料不是原始的再现,而是指经过提炼,比现实生活更加鲜明,更加强烈,更加集中。

比如事情的完整性、材料的理想性人物典型性等方面,要适当的进行加工。

我们可将几个人的事情加在一个人身上,几个人的品质加在一个人身上。

来深化人物和主题。

二.选材要围绕中心主题是的灵魂,是选材的依据。

材料是为中心服务,是中心的依托,因此所选的材料能充分的为中心服务。

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注意的是有些作文题目本身已揭示中心思想。

例如《记一个尊纪的人》《一件助人为乐的事》《一个美丽的地方》《个刻苦学习的同学》等看例文1 三.选材要典型指的是所选的材料是有代表性的。

因为有代表性的材料能以一当十、以个别反映一般,从而深刻而全面的反映事物本质。

例文2《这事发生在我班》选取了李玲同学为灾区捐献300元。

一人就捐出了占全班三分之二多,可谓突出、意义重大的事例。

当然我可写平时吝啬的人捐出很多钱,这也是典型。

学习上,平时不坑一声的人,突然在这堂课上发言了这也是典型……四.选材要新颖而生动李渔说:“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

”新奇总是和美好相联系的。

“嚼人家嚼过的没有味道。

”写力求新颖。

所谓新颖,就是指所选用的材料是新鲜的甚至是具有独创性。

明确中心取舍材料定好详略确定顺序拟好提纲

明确中心取舍材料定好详略确定顺序拟好提纲

(二)悟技法,巧运用
• 1.定顺序。要做到行文思路清晰可采用顺叙, 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来写,依次写清回家晚的原 因,回家后的情景,自己的感受。也可以采用 倒叙,先写“回家最晚”的后果,再交代回家 晚的原因。(板书) • 2.确详略。如果要强调导致“回家最晚”的原 因,则回家后的情况可略写;如果要强调“回 家最晚”的后果,则原因可略写。
确定顺序
拟好提纲
拟写提纲的好处 • 正如老舍先生所说:“有了提纲 ,心里就有了底,写起来就顺理 成章了;先麻烦点,后来可省事 。”(一) Nhomakorabea文题,理思路
• 1.找题眼。从题目看文章用第一人称 叙述,文章的体裁是“记叙文”,写作 内容为“回家晚的原因或结果”。 • 2.明中心。文章的重点是要讲述回家 晚的原因,交代清楚这件事的意义。 • 3.选材料。选择给自己印象最深,最 能触动自己的事情来写。
【写作例文】 这天,我回家晚了 不知道,不明了。此刻的我正独自徘徊在空无一人的小巷。抬 头仰望,夜色苍茫,如垂暮老人的双眼一般虚无。 与父母发生争执,是否该回去呢? 今天的争执源头是一张小小的纸条——父母上班去了,也许是 风的关系,那张写着“晚上烧饭”的纸条竟没被我发现。父母回 来后,便没饭了。父母硬说我懒,起了口角争执,我一气之下, 甩了门扬长而去。 此时秋风萧瑟,空气颤抖着我的每一个细胞,想回去了?果断 地告诉自己,不行。 邮局的钟表一分一秒走,我心中更闷,手机铃声失去了往日频 繁的“鸣叫”,跺跺脚,按了关机键。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
第四单元
思路要清晰
刘集镇中心初中 廖春华
叶圣陶说过“ 思路,是 个比喻的说法,把一番 话、一篇文章比作思想 走的一条路。思想从什 么地方出发,怎样一步 一步往前走,最后达到 这条路的终点,都要踏 踏实实摸清楚,这就是 这一思路的开展。”

高中记叙文作文指导——剪裁

高中记叙文作文指导——剪裁

要写好作文,首先要学会获取材料,在接触生活,感受生活中,取得第一手材料。

中学生的生活领域已经扩展到家庭、学校、社会和自然界的各个方面。

这些生活内容都是学生选择题材的领域,积累写作素材的基础。

对学校学习生活的感受、对家庭生活的体验、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以及对艺术、自然的欣赏,在这些范围中,只要随时留心,确有见闻和积累,作文就有材料了。

掌握材料之后,就要根据文章中心选择材料。

有了丰富的材料,如果不会选用,文章就写不好。

选择材料要遵循一个原则,即紧扣文章中心。

凡是和文章中心无关或者关系不大的材料,就要舍弃。

而那些内涵丰富、对表现中心有重要作用的具体材料要充分加以利用。

选材之后还要对所用的材料进行剪裁,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主次要分清。

普通来说,最能表现文章中心意思的材料要详写,其余的略写。

掌握了以上的基本要求之后,还要根据具体的写作要求来确定材料的取舍。

下面我们以具体的题目来谈谈材料的剪裁和详略。

写一个人物,可以是白描式的勾勒,也可以在典型事件中细细描摹刻划。

不管是哪种方式,都要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来写。

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要注意观察,掌握人物最突出的特点,根据写作的不同需要来强调人物的某一个特点,(不必面面俱到,把人物所有的性格特征都写上去)也可以从关于这个人的素材中归纳出最突出的一个方面,然后根据确定的中心来选材。

材料要有详略主次,否则会造成材料堆砌或者内容空洞贫乏。

所用事件都必须为主题服务,可以选择有代表性的重大事件。

但是,在我们的生活领域中,更要多注意那些看似细小寻常,却能展示人物高尚思想感情的小事,做到以小见大,使人物真实感人。

确定了所写的内容后,就要对材料进行裁剪,哪个材料要作为重点来使用,哪个材料在文中作简要叙述就可以了。

总之,要有详有略的安排材料,在描写中凸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展示所写的人物的与众不同之处。

比较常见的题目,大家较为容易确定文章内容。

固然,越是常见的素材,要翻出新意,就更为不易。

选材有取舍中心才突出——《餐桌前的谈话》写作指导

选材有取舍中心才突出——《餐桌前的谈话》写作指导

24作文466700河南李立军选材有取舍 中心才突出——《餐桌前的谈话》写作指导◆同步作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训练的重点是:如何突出中心。

【写作攻略】突出表达中心,选材是关键的一环。

选材时要瞄准这几个关键要素:特定性、典型性、有意义。

一、特定性。

面对一个题目,不妨先梳理一下自己的生活经历,从中筛选出能够突出表达主题的材料来写作。

像《餐桌前的谈话》这个题目,就要思考:天天在餐桌前吃饭,哪一次值得写下来?比如:一家人一起吃年夜饭,自己得奖了或做错事了之后与父母一起吃饭等,这些特定的时间,更可能会发生一些有写作价值的故事。

二、典型性。

典型材料有利于突出表达主题。

运用典型材料时,在尊重事件本身的基础上,要对材料进行一定的剪裁和加工,充分利用其有利于表达主题的方面。

比如在餐桌前的谈话,实际生活中可能谈论的话题比较散乱,人物语言也不是那么精练。

写作时,我们可以从中提炼某一个集中的话题,舍弃或略写其他话题;对人物语言进行适当的加工,使其既符合人物的身份特征,也符合主题表达的需要。

三、有意义。

有意义的材料才具有写作的价值,才能表达中心。

爷爷在餐桌前讲家族史,让你接受家风教育;爸爸在餐桌前语重心长地跟你谈话,纠正你的错误;一家人在餐桌前谈论《中国诗词大会》,让你深受启发……这些都是有意义的材料。

当然,突出表达中心,还需要运用一些具体的表达技巧。

对比手法、欲扬先抑、以小见大的手法都可以将主题表达得更具体。

在写作的时候,对文章的结构也要统筹安排,既要运用好顺叙,也要根据表达需要适当安排倒叙或插叙,当然,点题和前后照应也是写作中必不可少的。

【特别提醒】在写作《餐桌前的谈话》这个题目的时候,少不了运用语言描写,运用语言描写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人物语言应真实可信,切忌虚假空泛。

真实性是记叙文写作的首要要义,对人物进行语言描写也不例外。

“什么树开什么花,什么人说什么话”,人物的语言应与人物的身份地位、学识修养、性格习惯等相一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叙文写作指导之材料的取舍和选择
第三讲材料的取舍和选择
材料是的血肉,选取新鲜、典型的材料是写好一篇作文的关键。

主题确定后,就根据主题的需要来决定材料的取舍和选择。

对于我们这些三点一线的学生来说,常常为材料而苦恼。

其实不然,罗丹:“生活中去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

”对于我们来说,生活是万花筒,是百科全书。

生活中的许多闪光点,都具有典型性,都是典型的事例。

生活有三大块组成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

这三方面的生活都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写作源泉。

然而作文不是材料的堆积,因此我们要注意材料的取舍和选择。

选用材料的标准:
一.材料要以真实为基础《一点启示》中我们看到胡编乱造的是不感人的。

作文写的感情真挚动人,材料就要感人。

作文的材料不是原始的再现,而是指经过提炼,比现实生活更加鲜明,更加强烈,更加集中。

比如事情的完整性、材料的理想性人物典型性等方面,要适当的进行加工。

我们可将几个人的事情加在一个人身上,几个人的品质加在一个人身上。

来深化人物和主题。

二.选材要围绕中心主题是的灵魂,是选材的依据。

材料是为中心服务,是中心的依托,因此所选的材料能充分的为中心服务。

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注意的是有些作文题目本身已揭示中心思想。

例如《记一个尊纪的人》《一助人为乐的事》《一个美丽的地方》《个刻苦学习的同学》等看例文1 三.选材要典型指的是所选的材料是有代表性的。

因为有代表性的材料能以一当十、以个别反映一般,从而深刻而全面的反映事物本质。

例文2《这事发生在我班》选取了李玲同学为灾区捐献300元。

一人就捐出了占全班三分之二多,可谓突出、意义重大的事例。

当然我可写平时吝啬的人捐出很多钱,这也是典型。

学习上,平时不坑一声的人,突然在这堂上发言了这也是典型……
四.选材要新颖而生动李渔说:“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

”新奇总是和美好相联系的。

“嚼人家嚼过的没有味道。

”写力求新颖。

所谓新颖,就是指所选用的材料是新鲜的甚至是具有独创性。

它包括材料角度要新鲜、内容要新鲜。

如何使材料新颖、典型
(一)弃旧图新法或旧瓶装新酒老材料换新颜即不是人云亦云之类。

有些材料,看来不新鲜,有点旧。

但如果换一个角度,换种说法,换一个背景,换一种情节,换一个场面,赋予时代精神就显得新鲜。

例如我要歌颂一人,人们多正面歌颂,我呢就侧面歌颂,或我采用误会法。

将旧材料联系当
今实际,融入新颖、有特色的内容,使产生时代气息。

〈校园新貌〉〈校园奇事〉
(二)以真取胜法此法包括感情要真、主题要真、材料要真三方面。

《我说感动的一事》《学之间》《生之间》《的苦恼与欢乐》
(三)联想扩展法借助联想和想象,超越时空的界限,扩展取材、选材的领域。

思路扩展了内容也就丰富了。

联想扩展有三种形式:相似联想,即看到看到谷粒就想到珍珠,看到草,看到默默无闻的人;相关联想,即睹物思人。

看到礼物想起了一位同学;对比联想,即把同一个人或同一事放在不同的时间、地点进行对比。

围绕题目分散开来去想:想一有关的事或景,想一个个有关的人或物,想一个个有关的情与理。

由一物想到另一物,由一事想到其他事,可以沟通相关、相反的事物或情理,发展生活素材,丰富的内容。

(四)同类移植造林法同类移植,是指将他人或其他地方发生的事,半到另外的人或一定场合上。

如〈我和我的老师〉。

这个题目,我们设定:你围绕要写的中心,只有一事和要写的这位老师有关,而另两则材料是“我”现实生活中与别的老师经历的事,可以将后两事移植到本文我和老师身上,这样,内容会丰富,中心会更突出。

(五)以小见大法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曾说:“艺术作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的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

”一滴水可
折射整个世界,日常生活中一些平凡的小镜头,往往闪发着耀眼的思想光芒。

我们要勤于观察、善于发掘日常生活中看似平凡却是有价值的题材,善于捕捉灵感,不让蕴涵着深意的小镜头在指缝间溜走。

正如作家王愿坚所说:“应当在深入生活中,认真观察,分析研究,力求看的和想的深一些,透过表面的生活现象,开掘出生活的内涵,得到蕴涵在生活里的哲理,看到生活的诗。


平时可多阅读小小说,可有利我们在这方面的培养。

小镜头的选择要能为表现人物性格服务,为推动情节服务,为表现主题服务。

例文:阳光下的日子
我打开了门。

门外站着一个小小的男孩。

怀里抱一大抱白色的桃花。

他沉稳的把一浅兰色的旧手帕递给我:“还给你手帕。


——我一下想起黄昏时,我带他到处玩。

他的头磕破了,我赶忙掏出一块浅黄带橘红色点的手帕,盖住他额头上的那朵“红花”——
我一副自然的样子,眼睛却往桃花上溜。

“你送给我的吗?”
“哦,是的。


“太谢谢了。


他两手握住,胳膊很努力,很虔诚,很严肃的向上伸。

我抬手取了。

“我走了。

”他走了。

阳光从后面的大窗户泻出来,无数金色的灰尘熙熙攘攘的沉浮——一个小小的男孩从阳光中穿过,径直下楼去。

小小的身影,小小的衣裳,小小的男孩,小小的手帕。

送了我一大抱绽开的白桃花。

——手帕给了他一个长大的机会。

那一瞬间,我这么想。

同步训练
〈我的爸爸(或妈妈)〉思路探究:古老而无法穷尽的命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父母,从小到大,每天都沐浴着父母的爱意。

而每位父母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爱着自己的孩子,充满爱的目光去发现父母的爱,体验父母的爱。

〈变〉与小街的变迁〉时代的变迁,往往融会在细小的部分的变化。

小街虽小,但麻雀虽小,五脏具全。

小街是整个社会的缩影。

选择我身边熟悉的事物,看他们的巨大的变化,来讴歌新生活。

〈母亲心中的那片绿〉绿孕育着生命,孕育着希望,延续他生命的开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