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的抓手

合集下载

关于新材料作文的审题

关于新材料作文的审题

关于新材料作文的审题作者:刘长青来源:《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2013年第22期新材料作文,既区别于传统的材料作文,又吸收了话题作文的先进理念,是有着鲜明特点的作文形式。

其特点之一是高度的开放性,即允许考生在材料范围内自定角度,自主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可简称为“四自”。

同时,它又吸纳了话题作文的“三自”(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标题自拟)元素,给予了考生更多的写作自主权。

为考生张扬个性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特点之二是严格的限制性,即要求考生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范围,不要套作,不要抄袭,可简称为“三不”。

在近几年高考作文中,这种新题型颇受命题者的青睐。

面对这种新题型,如何准确地审题呢?新材料包括文字材料和图画材料两种,本文就文字材料的审题谈点管见。

文字材料是指用文字叙述的材料,一般有寓言性材料、评述性材料、事件性材料、文学性材料、情景式材料、背景式材料、情感式材料等。

审文字材料题的妙招是:吃透材料,凭借“抓手”,提炼观点。

(1)寓言性材料,“抓手”即是揭示寓意的语句。

寓言性材料常有故事性,针对寓言性材料,除了要抓住主体形象的特征分析其寓意外,还要抓准隐藏寓意的句子,以此为“抓手”,提炼观点。

如,全国卷I的作文材料:兔子是历届小动物运动会的短跑冠军,可是不会游泳。

一次兔子被狼追到河边,差点被抓住。

动物管理局为了小动物的全面发展,将小兔子送进游泳培训班,同班的还有小狗小龟和小松鼠等。

小狗、小龟学会游泳,又多了一种本领,心里很高兴;小兔子和小松鼠花了好长时间都没学会,很苦恼。

培训班教练野鸭说:“我两条腿都能游,你们四条腿还不能游?成功的90%来自汗水。

加油!呷呷!”评论家青蛙大发感慨:“兔子擅长的是奔跑!为什么只是针对弱点训练而不发展特长呢?”思想家仙鹤说:“生存需要的本领不止一种呀!兔子学不了游泳就学打洞,松鼠学不了游泳就学爬树嘛。

”审题:这则寓言故事反映的是现实生活中如何对待人才培养的问题,材料中隐藏寓意的句子是评论家青蛙和思想家仙鹤的话:“兔子擅长的是奔跑!为什么只是针对弱点训练而不发展特长呢?”“生存需要的本领不止一种呀!兔子学不了游泳就学打洞,松鼠学不了游泳就学爬树嘛。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以关键词为抓手,获得写作灵感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以关键词为抓手,获得写作灵感

以关键词为抓手,获得写作灵感左蓓蓓写作文这件事情,说到底就是一个思路的问题。

思路一打开,想通了,自然文思泉涌;反之,如果思路闭塞,想不明白作文命题者让考生写什么,那就坏事了,区区800字也是难于上青天。

打开思路靠什么?靠精准审题。

何谓精准审题?就是抓住关键词。

关键词在哪里?在作文题目的后半部分。

以2020年江苏高考作文题为例,分析如下。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

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

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以“你未来的样子”这六个字为界,可以将江苏作文题一分为二:前一部分属于修饰性叙述,泛泛而谈;后一部分才是命题者的写作提示。

命题者列出了四个常见的生活画面:“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在这四个生活画面中,围绕“浏览、点赞、分享、感动”这四个动词,考生可以写的故事实在是太多太多。

一、从心所欲的浏览考生可以写这样的记叙文:在遭遇挫折,思想迷茫的时候,主动上网阅读名人、偶像的励志故事来汲取精神的力量。

以“洛杉矶凌晨四点钟的街道”而闻名的科比为代表的体艺名星,国内一大批默默奉献的科学家,中央电视台每年推出的感动中国人物,2020年新冠疫情中涌现出的许多英雄人物……这些人的故事正是江苏作文题极好的写作素材。

考生浏览他们的故事,然后转化为自己内在的力量,并落实到未来的行动中,一篇非常切题的记叙文就OK 了。

二、惺惺相惜的点赞“点赞”现在可以说是普通人每天浏览微信朋友圈的一门必修课,考生自然也不陌生。

“点赞”下的故事可真实、可虚构。

以《大妈给我点个赞》或《我给大妈点个赞》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可以看成是江苏作文题的具体化操作,相信这样具体的作文题一定能激发考生构思的灵感。

以“素材”为抓手提高学生习作水平

以“素材”为抓手提高学生习作水平

提高学生 习作水平
福建 龙岩 刘朝耀
及时纠正 ,这样水到渠成 ,无形中培养 了学 生正确的表达能力 ,学生就能有所选择地写 出符合 自己熟悉的易写的内容来 了。 三、放胆 写作 ,拓展素材 2 0 1 1 年版义务教育 《 语文课程标准 》明 确指出 : “ 写作是运用语 言文字进行表达和 交流的重要方式 ,是认识世界 ,认识 自我 , 创造 性表达的过程。写作 能力是语文素养 的 综合 体现。”教师在 习作 教学中 ,应立足大 语文教育观 ,着力 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必 须把 习作指导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从学校延 伸到社会 , 引导学生不但能从头脑里 “ 回忆”, 更应从 生活中开掘习作素材 , “ 作 文这件事 离不 开生活,生活充 实到什么程度 ,才会做 成什 么文字。”为 丰富学 生的生活 ,我们可 指导 学生 自己动手 ,组织活动,如科技小制 作 、种植花草 、养殖小动 物、开展 节 日庆祝 活动 ……并要求 以 日记的形式予以记录。这 样 ,既锻炼才 干,又创造 了习作 素材。为拓 宽素材 ,平时还可 以引导学生在课 外阅读 中 创造 习作 素材 。课外 阅读是学生 学习过程 中 必不可少 的一个重要 环节,它使学 生开阔视 野 ,丰 富知识 ,也充实着学 生的生活。巧妙 引导学 生在课 外阅读 中动脑、动手 ,做好 学 习笔记等 ,习作素材也会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此 由学 生创 造出 来。或引导学生边读 边想,深受感 动的 ,也 可模仿文 中主人公的办法 ,或制作 ,或实验 , 或记叙 ……习作素材也将应运而生。 “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 习作教学也如此 ,如果我们在指导 学生 的过 程 中,让他们学会擦亮 眼睛 ,观察 生活 ,关 注生活 ,在生活 中挖掘写作 素材 ,学生 打开 了习作思路 ,就能进发 出习作 的火花,呈 给 我们精妙 的文章来 。作文就不再是一种象 牙

高考作文研讨会发言材料:作文提升基本抓手

高考作文研讨会发言材料:作文提升基本抓手
邻》立意深刻优秀作文】 【记叙类】
……直到高考前那最紧张的一个月,你却忽然说你要回安徽老 家。按规定,考生必须回原籍地参加高考,你说会放弃报考深 大,因为深大在老家的招生人数较少,另外安徽的学习环境, 使用教材与深圳不同,犹豫再三,还是决定放弃。 今天,我们会同时走进考场,为自己的明天书写一份答 卷,不同的是,我在深圳,而你在陌生的老家。 我知道,在深圳还有很多很多像你一样的同学,他们的 父母,和所有深圳人一样,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推动着城市发展, 他们同样拥有这个城市的光荣与梦想,彼此为邻,相互依存。 然而他们却要比我们承受的更多,不情愿却又不得不成为“高 考移民”的一员,并为此放弃心仪的学校,使梦想走得更 远…… 我祝福你,我的朋友,我们的邻居,那些千千万万的农民 工和他们的孩子们。
【2010年广东高考作文《与你为邻》立意肤浅作文】 【记叙类】
与你为邻,让我感到十分快乐! 赵叔叔是一位厨师。他做的菜,特别的香,特别的美味。 每次我和同伴们玩耍回来,都看到你在做菜。我们一伙人都 在窗外看着你,而你每次都让我们这班小谗猫试食。你做的 食物,每次都让我们感到十分美味,大饱口服。 记得有一次,父母因为工作的原因,没有回来做饭给我 吃。你知道之后,做了几道拿手小菜偷偷放在我家门外。叩 了一下门之后就逃走了。当时,我一见到食物就十分高兴。 马上把食物拿进了屋子,一口气把它们吃光了。过了不久, 王伯伯告诉我那些食物是赵叔叔为我做的,而且他特意在远 处看着我把食物拿进屋子,才笑着走回家里。
考场作文立意深刻的比较
【2010年广东高考作文《与你为邻》立意深刻优秀作文】 【议论类】 “当你吃着别人的面包,穿着别人缝的衣服时,你 还能说自己与任何人无关吗?” ——纪伯伦《沙与沫》 生活在这钢铁深林中,我们都在无意间设下了心的 篱笆。在高楼公寓间,还不够“寂寞”的年青人早早实 现了老子“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理想,孩子们 接受着“敌视”陌生人的教育,俨然成了一个个“小刺 猬”,在这现代社会,我们究竟该用什么,来维护人与 人之间的关系呢? “深刻”亮点:宏观地把握的标题,展示并针砭了当下在 “与你为邻”这一问题上人与人间的隔膜现象,提出了 “与你为邻”应该相互关爱的呼唤。观点体现了考生透过 社会现实思考本质的能力,具有人文关怀的启发性。

以横式“多要件”为抓手,塑考场作文丰富深刻

以横式“多要件”为抓手,塑考场作文丰富深刻

以横式“多要件”为抓手,塑考场作文丰富深刻藤县第一中学莫羽(发表于《作文素材》)综观2018年各地的高考作文题,命题材料都是存在“写作要件”的,考生完全可以迅速抓取命题材料中的写作要件,采用议论文“横式结构”的样式,并列展开写作,不仅立意精准、构思迅速,而且论述内容丰富充实深刻,是考场作文“审题、立意、构思”三位一体,实现创意写作——“准、快、特”,获取考场作文高分的快捷技巧。

所谓的“要件”,是显性呈现在命题材料中的,稍加挖掘、提炼、概括,考生就可以迅速找到。

考生寻找写作要素时,须深入审读命题材料,对命题的组成的要素进行分类提炼,如意义挖掘三个,原因挖掘三个,方法挖掘三个……或者选取不同的角度,进行排列组合。

写作时,考生只需紧扣命题材料的“核心话题”,灵活选择好写作角度,采用“一分为三”的要件组成方式,用并列或递进的思维展开写作。

下面就以2018年全国卷Ⅰ高考作文题为例,谈谈如何在考场作文中,以“要件”为抓手,实现“审题+立意+构思”三位一体创意构思写作的。

一、原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2000年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

2008年汶川大地震。

北京奥运会。

2013年“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

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

2017年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

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二、要件分析:(1)要件范例一:以“三个关键的时间节点2000年、2018年、2035年”为抓手1.2000-2018年这18年“我”由出生至成人,这十八年中“我”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见证中国的成长:2008年灾难与机遇并存,汶川地震四万同胞长眠于残墙瓦砾之下,中国人民在哭泣。

以内容为抓手 指导初中生作文

以内容为抓手  指导初中生作文

以内容为抓手指导初中生作文作者:黄媛媛来源:《成功》2016年第33期叶老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

”要解决学生“没有材料可写”这一作文中最大的困难,老师就必须有意识地丰富学生的生活,帮助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获取作文材料。

以内容为抓手,指导中学生作文。

它不仅是个教学方法问题,而且是教学思想问题,它具体体现在作文教学的全过程中,也符合中学生作文的心理规律。

那么作文指导该如何从内容入手呢?笔者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下面就来谈一谈。

一、开展活动为丰富学生的生活,老师可根据作文的训练要求,结合学校的专题教育,利用班队会、课外活动时间,有意识地开展一些活动,并努力使思想教育和作文训练同步。

如为配合学校开展讲礼议、创文明的教育,我设计了“读介绍英雄的书籍”、“讲有关英雄的故事”、“唱颂扬英雄的歌曲”、“学英雄的优秀品质”等系列主题活动。

“读介绍英雄的书籍”,要求学生查找有关书籍,利用课余时间自学阅读,并认真作好笔记;讲“有关英雄的故事”,要求学生在故事会上人人讲一个不同英雄或同一英雄不同内容的故事,力求做到脱离书本,声情并茂:“唱颂扬英雄的歌曲”,要求学生每人唱一首颂扬英雄的歌曲,或独唱,或小组唱,或表演唱,然后举行演唱会:“学英雄的优秀品质”,要求学生在学校尊师守纪,勤奋好学,关心集体,做学校的小主人;在家中尊老爱幼,勤俭朴素,学做家务,做家乡的小主人;在社会上大做好人好事,送温暖,搞调查,提建议,做家庭的小主人。

然后举行系列活动事迹报告会和成果展览。

通过开展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加深了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和体验,增进了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也为学生作文“有话可说”作好了铺垫。

二、参观访问当学生对某些题材缺乏细致了解时,可指导学生到实地去参观访问。

如,我们学校位于会昌县湘江湿地公园附近,班上所有学生都去过公园,可一写有关湘江湿地公园的作文时,却写不清楚,写不具体。

“五抓”成就轻松作文

“五抓”成就轻松作文

“五抓”成就轻松作文第一抓是抓住主题。

作文的主题是写作的中心思想和核心观点,我们在写作之前首先要明确和抓住好主题。

我们可以通过认真审题,理解题目要求,明确文章的主题方向。

如果作文的主题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可以思考要从哪个方面展开写作,如饮食、运动、休息等。

明确了主题方向之后,我们就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展开写作,不会偏离主题。

第二抓是抓住观点。

每篇作文都要有自己的观点和立场,而我们要在作文中清晰地表达出来。

我们可以通过找到支持自己观点的理由和事例,让观点更加有说服力。

如果作文的观点是“运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我们可以列举出科学研究结果和健身达人的案例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这样,读者在阅读我们的作文时会更容易被我们的观点所说服。

第三抓是抓住材料。

作文中的材料可以用来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加观点的支撑力。

我们可以通过搜索相关的资料、阅读相关的例子和案例,找到合适的材料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如果作文的主题是“科技对教育的影响”,我们可以查阅相关的科技和教育杂志,收集到一些先进的科技在教育中的应用案例。

通过引用这些材料,我们的作文就会更加有说服力和可信度。

第四抓是抓住结构。

一个好的作文需要有清晰的结构和条理,让读者易于理解和接受。

我们可以通过定义好段落的内容和顺序,合理安排作文的结构。

我们可以使用“总-分-总”的结构,首先总述主题的观点和意义,然后分析主题的原因和影响,最后总结和强调自己的观点。

通过合理的结构安排,我们的作文会更加清晰,读者也会更容易地理解和接受我们的观点。

第五抓是抓住语言。

语言是作文的表达方式,我们要保证语言的准确、清晰和流畅。

我们可以通过多读多写,积累词汇和句式,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我们还可以通过修改和润色来提高作文的语言质量。

在修改作文时,我们可以检查语法错误、遣词造句是否得当,将不必要的重复和冗长改为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

通过抓住语言,我们的作文就会更加地优秀。

通过掌握“五抓”法,我们可以更加轻松地写好一篇作文。

“五抓”成就轻松作文

“五抓”成就轻松作文

“五抓”成就轻松作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写作常常是一项让人感到困扰的任务。

无论是在学校作文考试中还是在工作中需要写报告,写作似乎都成为了一座难以攀登的高山。

只要我们掌握了“五抓”成就轻松作文的技巧,写作就会变得简单易懂。

第一抓是主题。

好的作文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

主题是作文的灵魂,它是文章的核心思想和主要内容。

在写作时,我们要明确主题,并围绕主题展开思考和写作。

如果我们要写一篇关于环保的作文,我们可以选择讨论如何减少垃圾,节约能源和保护自然资源等主题。

只有明确了主题,我们才能写出有条理、连贯并引人入胜的作文。

第二抓是观点。

观点是作文中的立场和论点,它是我们对问题的看法和评价。

在写作时,我们要明确自己的观点,并用论据和事实来支持和证明自己的观点。

在写一篇关于是否应该禁止动物园的作文时,我们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如“动物园是宝贵的教育资源,能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保护动物的生活和生态环境”,然后用具体的例子和数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有了明确的观点,我们的作文才能有说服力和可信度。

第三抓是结构。

好的作文要有清晰的结构和层次感。

在写作时,我们要根据主题和观点组织好自己的思路,并合理安排每个段落的内容。

通常,一篇作文可以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中,我们可以引入主题和背景信息来引起读者的兴趣;在正文中,我们可以展开论述和分析,用事实和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在结论中,我们可以总结自己的论点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有了良好的结构,我们的作文就能更加有条理和易读。

第四抓是语言。

优秀的作文需要用准确、简洁和生动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在写作时,我们要选择恰当的词汇和句式,并注意语法和拼写的正确性。

我们还可以使用修辞手法和形象的比喻来增强作文的表现力。

在写一篇描写秋天的作文时,我们可以用诗意的语言和形象的描写来展示秋天的美丽和变化,让读者感受到秋天的魅力。

有了恰如其分和生动的语言,我们的作文就能更加吸引人和生动有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寓言性材料,“抓手”即是揭示寓意的语句
¬针对寓言性材料,除了要抓住主体形象的特征分析其寓意外,还要找准隐藏寓意的句子。

如下面的作文材料:
乌鸦因羡慕老鹰能从山上俯冲下来抓走小羊的本领,于是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叫着从树上猛冲下来,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当牧羊人的孩子问这是什么鸟时,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了自己叫什么的鸟。

”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呀!”
在这则寓言材料中,隐藏寓意的句子是牧羊人的话:“这是一只忘记了自己叫什么的鸟。

”抓住了这一句,就抓住了寓意。

它旨在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可盲目模仿别人,邯郸学步、东施效颦,难免会遭到失败。

二、评述性材料,“抓手”即是议论抒情的语句
评述性材料中,议论抒情性的语句常常在叙述性文字之前,构成总分式;或在叙述性文
字之后,构成分总式,抓住了它就抓住了这类材料的审题关键。

如下面的材料:
法国化学博士别涅迪克在一次实验中碰落了一个烧瓶,结果发现烧瓶并没有碎,他发现这只烧瓶里放着一种叫硝酸纤维素的溶液,这种溶液会在玻璃表面形成一种薄膜,使玻璃不会破碎。

由此,他发明了不
会碎的玻璃,应用非常广泛,如汽车挡风玻璃等。

可见,创新不是很神秘的东西,它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困难,那么崎岖,那么遥远,关键是你要用心发现。

这是一则典型的评述性材料,其议论性句子是材料的最后一句:“创新不是很神秘的东西,它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困难,那么崎岖,那么遥远,关键是你要用心发现。

”抓住这一句即可提炼出观点:创新在于发现。

三、事件性材料,“抓手”即是揭示因果的语句
有些叙述事件的材料往往没有议论抒情性的语句,审题时我们应该重点抓住揭示事件结果和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或前提的语句进行分析。

如下面的材料:
一位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将一条饥饿的鳄鱼和一些小鱼放在水箱的两端,中间用
透明的玻璃板隔开。

刚开始,鳄鱼毫不犹豫地向小鱼发动进攻,它失败了,但毫不气馁;接着,它又向小鱼发动了第二次更为猛烈的进攻,它又失败了,并且受了重伤……多次进攻无望后,它不再进攻了。

这个时候,心理学家将挡板拿开,鳄鱼仍然一动不动,它只是无望地看着那些小鱼在它的眼皮底下悠闲地游来游去,放弃了所有的努力,最终活活饿死。

这则材料中,揭示结果的语句是:鳄鱼“放弃了所有的努力,最终活活饿死”;揭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的语句是:第一次进攻“它失败了”,第二次进攻“它又失败了,并且受了重伤”,“多次进攻无望后,
它不再进攻了”。

通过分析这“因”“果”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我们不难把握材料的主旨:在多次挫折与失败面前,我们不能半途而废,停止努力,而应该冷静分析,寻找新的出口。

四、文学性材料,“抓手”即是体现哲理的语句
能够成为作文材料的文学性材料,一般都是十分简短而又蕴涵着丰富的社会与人生哲理的诗歌或散文片段。

这些材料或者通过意象(形象)的寓意和象征意义及意象(形象)之间的关系来体现哲理,或者在材料中直接揭示哲理,因此审题时必须抓住这些关键语句。

如下面的材料: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卞之琳《断章》)
这是一首精粹的现代小诗,其中“你”“别人”这两个形象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很好地体现了主、客体互为相对、共生、双赢的哲学观念。

再如: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这也是一首十分精巧的哲理诗,“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两句直接揭示了诗歌的哲理。

新材料作文的立意往往有多个角度,但是真正切合材料主旨的角度也许只有“独特的这一个”。

所以,材料作文的审题,我们应在吃透材料、找准“抓手”、切“正”切“准”题意上下工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