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观测成果报告
沉降观测成果报告

沉降观测成果报告山西昔阳阳煤职工住宅小区1#住宅楼昔阳县鑫昌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二〇一九年一月四日目录1、工程概况2、观测依据3、观测设备及仪器4、观测时间与次数5、建筑物施工阶段沉降观测人员6、结论与建议7、建筑物沉降观测原始记录8、建筑物沉降观测成果表9、建筑物时间--沉降量曲线图10、沉降展开图建筑物沉降观测成果报告1、工程概况受甲方委托,我公司对山西昔阳阳煤职工住宅小区1#住宅楼进行施工期间的沉降观测。
2、建筑物沉降观测依据2.1《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 G J8-2016)2.2沉降观测方案3、观测设备及仪器观测仪器精度是满足沉降观测成果的重要条件,为了保证沉降观测成果,必须使用符合精度要求的仪器。
本次观测采用D S Z2精密自动安平水准仪、F S1光学平板测微器、N3铟刚水准标尺,精度要求可以达到0.1m m/k m。
4、观测时间与次数观测时间和次数,根据工程性质、工程进度、地基土质情况及基础荷重情况等决定,“规范”规定如下:4.1建筑物施工阶段的观测,随施工进度及时进行。
一般建筑物可在±0.00完成2~3天后开始观测,大型、高层建筑,可在基础完成后或地下室砌完后开始观测。
观测次数与间隔时间应视地基于加荷情况而定,普通宿舍楼每层观测一次,民用高层建筑可每加高1~5层观测一次;施工过程中如暂时停工,在停工时及重新开工时应各观测一次;停工期间,可每隔2~3个月观测一次。
4.2建筑物使用阶段的观测次数,应视地基土类型和沉降速度大小而定。
一般情况下,可在第一年观测3~4次,第二年观测2~3次,第三年后每年一次,直至稳定为止。
观测期限一般不少于如下规定:砂土地基2年,膨胀土地基3年,粘土地基5年,软土地基10年。
建筑沉降是否进入稳定阶段,应由沉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判定。
当最后100d的沉降速率小于0.01~0.04m m/d 时可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
具体取值宜根据各地区地基土的压缩性能确定。
沉降测量报告

沉降测量报告
报告人:XXX
报告时间:XXXX年XX月XX日
一、前言
为了全面了解工程中土地的沉降情况,确保工程的安全和稳定,特委托XXX公司进行了此次沉降测量。
二、测量方式
本次测量采用了XXX测量方式,具体操作如下:
1. 根据工程区域,设置测量点。
2. 安装测量点仪器,包括水准仪、断面计、高程仪等。
3. 进行现场测量,每天至少进行一次精确测量,并记录数据。
4. 将测量数据输入电脑,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5. 将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制图,并进行分析和判断。
三、测量结果
经过近一个月的测量,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
1. 工程区域内的沉降情况稳定,整体呈现缓慢下沉状态。
2. 不同区域的沉降情况存在差异,其中XX区域的沉降情况相对较强。
3. 受天气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数据波动较大,但总体呈现平稳状态。
四、结论与建议
根据测量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
1. 工程区域内土地的沉降情况整体稳定,不影响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2. 需要加强对XX区域的监测,以便及时调整工程计划,确保工程进展顺利。
3. 继续进行定期监测,以便更好地掌握工程的变化情况,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以上是本次沉降测量的报告,希望能对工程进展有所帮助。
若有疑问或需要进一步了解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沉降观测成果报告

沉降观测成果报告1. 引言沉降观测是一项重要的工程测量技术,用于检测地面或建筑结构的沉降变形情况。
本报告旨在总结沉降观测的成果,并提供详细的数据和分析结果。
2. 观测方法和数据收集在本次沉降观测中,我们采用了现场观测法,利用高精度测量仪器对目标区域进行全面的观测。
观测过程中,我们使用了三个固定测点和多个活动测点,以确保对沉降变形的全面监测。
观测数据的收集是通过定期观测和记录的方式完成的。
每隔一定时间,我们会对测点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准确记录。
为了保证数据的可靠性,我们采用了多次测量取平均的方法,并对设备进行了定期校正。
3. 数据处理和分析在观测过程中,我们收集到了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对于分析地面或建筑结构的沉降变形情况非常重要。
下面是我们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的主要步骤:•数据清洗:我们首先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去除异常值和错误数据,以确保后续分析的准确性。
•数据整理:接下来,我们对观测数据进行整理,按时间顺序排列,并计算每个测点的沉降量。
•趋势分析:通过绘制沉降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我们可以观察到沉降的整体趋势。
如果曲线呈现出线性或近似线性的关系,说明沉降变形较为稳定;如果曲线呈现出非线性的关系,说明沉降变形可能存在不稳定的情况。
•空间分析:除了时间趋势分析,我们还对观测数据进行了空间分析,以了解不同测点之间的差异。
通过绘制等值线图或三维图,我们可以直观地观察到不同位置的沉降情况。
4. 结果讨论根据上述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关于沉降观测的成果和结论:1.沉降趋势:经过对观测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测点A和B的沉降量呈现出线性增加的趋势,而测点C的沉降量呈现出指数增加的趋势。
这可能与观测区域的地质特征和工程活动有关。
2.空间差异:我们的空间分析结果显示,在观测区域内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
特别是在离工地较远的地方,沉降量相对较小;而在工地附近,沉降量较大。
这可能是由于工地的开挖和填方等工程活动导致的。
工程沉降观测成果报告四篇

工程沉降观测成果报告四篇篇一:xxxxxxxxxx工程沉降观测成果报告注意事项1、报告未盖本院“检测试验专用章/勘察设计专用章/业务专用章”无效。
2、复制报告未重新加盖本院“检测试验专用章/勘察设计专用章/业务专用章”无效。
3、报告无批准、审定/批准、审核/批准、校核、编制人签字无效。
4、报告涂改、缺页无效。
5、对检测报告若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检测单位提出。
6、客户办理报告更改须知:报告更改之一:由于本院或客户原因,当原报告出现轻微错漏,但不影响或不改变报告结论时,对原报告采取追加文件进行更正或资料更换的形式,并作“对编号为XXX号的检测报告的补充”声明,或其他等同的文字形式。
原报告不做收回销毁处理。
报告更改之二:由于本院或客户原因,报告出现的错漏影响或改变原报告结论,应对原报告进行实质性更改,更改后的报告编号使用原报告编号后加F,更改后的报告在备注栏中注明:“本报告XXXF号代替XXX号报告。
原报告作废。
”,原报告做收回销毁处理。
客户在办理更改委托手续时,应提供更改委托单等相关证明文件,加盖相关单位印章后方可办理。
地址:xxxxx邮政编码:xxx电话:xxx传真:xxx电子信箱:xxx工程名称:xxxxxxx二期工程沉降观测委托单位:xxxx委托单位地址:xxx委托日期:xxxx设计单位:xxxx检测单位:xxxx检测单位地址:xxxx检测日期:xxxx检测证书号:xxxx批准/审定:(总工程师)审核:校核:编写:主要观测人员:一.工程概况xxxx住宅小区位于xx市xxx路,二期工程共22栋楼,分四个标段施工,其中三标段为9#、10#、17#、18#、19#楼,四标段为11#、XX#、13#、14#、XX#、XX#、23#、24#楼,五标段为20#、21#、22#、26#、27#、28#、29#、30#楼,六标段为青年公寓楼,其中9#、10#、XX#、13#、14#、XX#、XX#、23#、24#、26#、27#、28#楼和青年公寓楼楼层数为地面11层,地下1层;17#、18#、19#、20#、21#、22#、29#、30#楼楼层数地面为17层,地下1层。
沉降观测阶段性总结报告

秦皇岛嘉远房地产有限公司
xxxxx沉降观测阶段性报告
xxxx于2013年08月30日~2014年3月26日主体进行沉降观测,其中A座共观测24次,B座12次,目前主体及砌体已完工,从沉降观测数据显示,该建筑A座在本观测时段内观测点位的平均沉降量为4.1mm。
其中最大的沉降量为4.7mm,最小的沉降量为3.6mm,B座平均沉降量为1.9mm。
其中最大的沉降量为2.2mm,最小的沉降量为1.7mm,到目前为止,本建筑的沉降变化量未出现异常情况,沉降稳定,满足《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及《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规范要求。
xxxxxx有限公司2014年03月26日
页脚内容1。
沉降实验报告

沉降实验报告沉降实验报告引言:沉降实验是一种常见的土力学实验,用于研究土壤在外加载荷下的沉降性能。
通过观测土壤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的沉降变形,可以评估土壤的压缩性和变形特性,对土壤工程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次沉降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讨论。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探究不同荷载下土壤的沉降性能,进一步了解土壤的压缩性和变形特性,为土壤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实验装置和方法:本次实验采用了常见的沉降仪和试验土样。
首先,将试验土样填充到沉降仪的沉降筒中,并将其固定在实验台上。
然后,通过加载装置施加不同的荷载于土样上方,记录下土样的沉降变形。
实验过程中,需要保持荷载的稳定,并进行多次观测以获得可靠的数据。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到不同荷载下土壤的沉降变形曲线。
通过对曲线的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 随着荷载的增加,土壤的沉降速率逐渐增大。
这是由于荷载的增加使土壤颗粒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导致土壤颗粒之间的排列更加紧密,从而引起更大的沉降变形。
2. 在荷载施加后的初始阶段,土壤的沉降速率较快,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小。
这是由于土壤颗粒在初始阶段的重排和压实过程导致的,一旦土壤颗粒排列得到稳定,沉降速率将逐渐趋于稳定。
3. 不同土壤类型的沉降性能存在差异。
粘土质土壤由于颗粒之间的黏着力较大,其沉降速率相对较慢;而砂质土壤由于颗粒之间的摩擦力较大,其沉降速率相对较快。
讨论与分析: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对土壤的沉降性能进行评估和预测。
在土壤工程设计中,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荷载,以确保土壤的沉降变形不会对工程结构产生不良影响。
此外,对于不同类型的土壤,我们还需要针对其特点进行相应的处理和加固措施,以提高土壤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结论:通过本次沉降实验,我们对土壤的沉降性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验结果表明,土壤的沉降速率受荷载大小和土壤类型的影响,需要在土壤工程设计中进行合理评估和预测。
xxxx工程沉降观测成果报告

xxxxxxxxxx工程沉降观测成果报告xxxxxxxxxx年xx月xx日注意事项1、报告未盖本院“检测试验专用章/勘察设计专用章/业务专用章”无效。
2、复制报告未重新加盖本院“检测试验专用章/勘察设计专用章/业务专用章”无效。
3、报告无批准、审定/批准、审核/批准、校核、编制人签字无效。
4、报告涂改、缺页无效。
5、对检测报告若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检测单位提出。
6、客户办理报告更改须知:报告更改之一:由于本院或客户原因,当原报告出现轻微错漏,但不影响或不改变报告结论时,对原报告采取追加文件进行更正或资料更换的形式,并作“对编号为XXX 号的检测报告的补充”声明,或其他等同的文字形式。
原报告不做收回销毁处理。
报告更改之二:由于本院或客户原因,报告出现的错漏影响或改变原报告结论,应对原报告进行实质性更改,更改后的报告编号使用原报告编号后加F,更改后的报告在备注栏中注明:“本报告XXXF号代替XXX号报告。
原报告作废。
”,原报告做收回销毁处理。
客户在办理更改委托手续时,应提供更改委托单等相关证明文件,加盖相关单位印章后方可办理。
地址:xxxxx邮政编码:xxx电话:xxx传真:xxx电子信箱:xxx工程名称:xxxxxxx二期工程沉降观测委托单位:xxxx委托单位地址:xxx委托日期:xxxx设计单位:xxxx检测单位:xxxx检测单位地址:xxxx检测日期:xxxx检测证书号:xxxx批准/审定:(总工程师)审核:校核:编写:主要观测人员:目录一.工程概况 (5)二.观测目的 (5)三.沉降观测的级别及水准观测技术要求 (5)四.观测仪器及设备 (5)五.观测依据 (6)六.基准点及观测点布置 (6)七.建筑物沉降稳定标准 (6)八.观测成果 (7)九.结论 (7)图1 xxxx二期基准点、沉降观测点布置平面示意图 (9)表2—表23 沉降观测成果表........................................... 10—32图2—图23 观测点时间—荷载—沉降量曲线图............................ 33—63一.工程概况xxxx 住宅小区位于xx 市xxx 路,二期工程共22栋楼,分四个标段施工,其中三标段为9#、10#、17#、18#、19#楼,四标段为11#、12#、13#、14#、15#、16#、23#、24#楼,五标段为20#、21#、22#、26#、27#、28#、29#、30#楼,六标段为青年公寓楼,其中9#、10#、12#、13#、14#、15#、16#、23#、24#、26#、27#、28#楼和青年公寓楼楼层数为地面11层,地下1层;17#、18#、19#、20#、21#、22#、29#、30#楼楼层数地面为17层,地下1层。
基坑沉降观测报告范本

基坑沉降观测报告范本【基坑沉降观测报告】XX基坑沉降观测报告一、项目概况:项目名称:基坑位置:监测周期:监测单位:二、观测目的及内容:本次监测的目的是评估基坑挖掘过程中的沉降变形情况,包括地表位移、建筑物沉降等,并提供实时监测数据用于工程控制和风险评估。
观测内容主要包括基坑周边地表水平位移、竖向沉降、沉降速率以及建筑物的垂直沉降等。
三、监测方法:本次监测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物测法和仪器监测法。
地表水平位移采用全站仪法进行观测,竖向沉降采用标高尺和测距测角法进行观测,沉降速率采用全站仪定点成果进行分析,建筑物的垂直沉降通过测量建筑物柱子、墙体等关键点的高程变化来评估。
四、观测仪器与设备:地表水平位移观测:全站仪(型号)竖向沉降观测:标高尺、测距仪、测角仪等沉降速率分析:全站仪建筑物垂直沉降:水平仪、测距仪、标高尺等五、观测结果:1. 地表水平位移:观测点1:位移值为X,位移速率为X观测点2:位移值为X,位移速率为X...2. 竖向沉降:观测点1:沉降量为X观测点2:沉降量为X...3. 沉降速率:观测点1:速率为X观测点2:速率为X...4. 建筑物垂直沉降:柱子1:沉降量为X柱子2:沉降量为X...六、分析与评估:根据观测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估,对基坑沉降情况进行评价,包括判断是否存在危险性,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和建议。
七、结论与建议:根据观测结果和分析,对基坑沉降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控制措施,保证工程安全可行。
八、附件:1. 观测数据表格2. 监测仪器校准证书3. 相关监测图纸以上所述即为本次基坑沉降观测报告范本,供参考使用。
具体报告样式和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沉降观测成果报告山西昔阳阳煤职工住宅小区1#住宅楼昔阳县鑫昌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〇一九年一月四日目录1、工程概况2、观测依据3、观测设备及仪器4、观测时间与次数5、建筑物施工阶段沉降观测人员6、结论与建议7、建筑物沉降观测原始记录8、建筑物沉降观测成果表9、建筑物时间-- 沉降量曲线图10、沉降展开图建筑物沉降观测成果报告1 、工程概况受甲方委托,我公司对山西昔阳阳煤职工住宅小区1#住宅楼进行施工期间的沉降观测。
2 、建筑物沉降观测依据2. 1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 J GJ 8 - 2 0 16 )2. 2 沉降观测方案3 、观测设备及仪器观测仪器精度是满足沉降观测成果的重要条件,为了保证沉降观测成果,必须使用符合精度要求的仪器。
本次观测采用DSZ 2 精密自动安平水准仪、FS1 光学平板测微器、N3 铟刚水准标尺,精度要求可以达到0. 1mm/ k m。
4 、观测时间与次数观测时间和次数,根据工程性质、工程进度、地基土质情况及基础荷重情况等决定,“ 规范” 规定如下:4. 1 建筑物施工阶段的观测,随施工进度及时进行。
一般建筑物可在± 0. 0 0 完成 2 ~ 3 天后开始观测,大型、高层建筑,可在基础完成后或地下室砌完后开始观测。
观测次数与间隔时间应视地基于加荷情况而定,普通宿舍楼每层观测一次,民用高层建筑可每加高1 ~5 层观测一次施工过程中如暂时停工,在停工时及重新开工时应各观测一次停工期间,可每隔2~3个月观测一次。
4.2建筑物使用阶段的观测次数应视地基土类型和沉降速度大小而定。
一般情况下可在第一年观测3~4 次,第二年观测2~3 次,第三年后每年一次,直至稳定为止。
观测期限一般不少于如下规定:砂土地基 2 年,膨胀土地基 3 年,粘土地基 5 年,软土地基 1 0 年。
建筑沉降是否进入稳定阶段,应由沉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判定。
当最后10 0 d 的沉降速率小于0. 01~0. 0 4mm/ d 时可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
具体取值宜根据各地区地基土的压缩性能确定。
根据以上规定,观测时间选在上午8~11 点,下午选在 1 5~1 9 点,尽量避开中午高温时段;第一次观测时间为± 0.00 完成后2 ~3 天进行, 以后每层封顶后的2 ~3 天观测一次,主体完工后至竣工每月观测一次,竣工时移交委托单位。
沉降观测是一项长期的系统观测工作,为了保证观测成果的正确性,我们采取定人、定仪器、定水准点、定观测日期、定观测方法、定观测线路等措施。
5 、建筑物施工阶段沉降观测人员观测员:王鑫项目负责人:侯瑞新6. 1 结论:建筑物最大沉降量为18. 5000mm,最小沉降量为 17. 6 0 0 mm,平均沉降量为 18. 0 5 mm. 最后 1 0 0 d 的沉降速率M1 为0. 004 5 mm/ d、M2 为0. 00 55 mm/ d 、M3 为0. 0 050 mm/ d 、M4 为0. 00 4mm/ d, 沉降速率都小于0. 0 1 ~0. 0 4 mm/ d 可以认为进入稳定阶段。
6. 2 建议:建筑物在投入使用后,如有特殊情况请及时联系我公司,我公司会不产生任何费用的情况下继续进行沉降观测。
昔阳县鑫昌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〇一九年一月四日沉降观测成果报告山西昔阳阳煤职工住宅小区2#住宅楼昔阳县鑫昌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〇一九年一月四日目录1、工程概况2、观测依据3、观测设备及仪器4、观测时间与次数5、建筑物施工阶段沉降观测人员6、结论与建议7、建筑物沉降观测原始记录8、建筑物沉降观测成果表9、建筑物时间-- 沉降量曲线图10、沉降展开图建筑物沉降观测成果报告1 、工程概况受甲方委托,我公司对山西昔阳阳煤职工住宅小区2#住宅楼进行施工期间的沉降观测。
2 、建筑物沉降观测依据2. 1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 J GJ 8 - 2 0 16 )2. 2 沉降观测方案3 、观测设备及仪器观测仪器精度是满足沉降观测成果的重要条件,为了保证沉降观测成果,必须使用符合精度要求的仪器。
本次观测采用DSZ 2 精密自动安平水准仪、FS1 光学平板测微器、N3 铟刚水准标尺,精度要求可以达到0. 1mm/ k m。
4 、观测时间与次数观测时间和次数,根据工程性质、工程进度、地基土质情况及基础荷重情况等决定,“ 规范” 规定如下:4. 1 建筑物施工阶段的观测,随施工进度及时进行。
一般建筑物可在± 0. 0 0 完成 2 ~ 3 天后开始观测,大型、高层建筑,可在基础完成后或地下室砌完后开始观测。
观测次数与间隔时间应视地基于加荷情况而定,普通宿舍楼每层观测一次,民用高层建筑可每加高1 ~ 5 层观测一次;施工过程中如暂时停工,在停工时及重新开工时应各观测一次;停工期间,可每隔 2 ~ 3 个月观测一次。
4. 2 建筑物使用阶段的观测次数,应视地基土类型和沉降速度大小而定。
一般情况下,可在第一年观测3~ 4 次,第二年观测2~3 次,第三年后每年一次,直至稳定为止。
观测期限一般不少于如下规定:砂土地基 2 年,膨胀土地基 3 年,粘土地基5 年,软土地基1 0 年。
建筑沉降是否进入稳定阶段,应由沉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判定。
当最后10 0 d 的沉降速率小于0. 01~0. 0 4mm/ d 时可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
具体取值宜根据各地区地基土的压缩性能确定。
根据以上规定,观测时间选在上午8~11 点,下午选在 1 5~1 9 点,尽量避开中午高温时段;第一次观测时间为± 0.00 完成后2 ~3 天进行, 以后每层封顶后的2 ~3 天观测一次,主体完工后至竣工每月观测一次,竣工时移交委托单位。
沉降观测是一项长期的系统观测工作,为了保证观测成果的正确性,我们采取定人、定仪器、定水准点、定观测日期、定观测方法、定观测线路等措施。
5 、建筑物施工阶段沉降观测人员观测员:王鑫项目负责人:侯瑞新6. 1 结论:建筑物最大沉降量为18. 50 0mm,最小沉降量为18. 000mm,平均沉降量为18. 000mm. 最后10 0 d 的沉降速率M1 为0. 0 04mm/ d 、M2 为0. 0 0 5mm/ d 、M3 为0. 00 2 5mm/ d 、M4 为0. 0 0 45mm/ d, 沉降速率都小于0. 0 1~0. 04 mm/ d 可以认为进入稳定阶段。
6. 2 建议:建筑物在投入使用后,如有特殊情况请及时联系我公司,我公司会不产生任何费用的情况下继续进行沉降观测。
昔阳县鑫昌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二〇一九年一月四日沉降观测成果报告山西昔阳阳煤职工住宅小区3#住宅楼昔阳县鑫昌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〇一九年一月四日目录1、工程概况2、观测依据3、观测设备及仪器4、观测时间与次数5、建筑物施工阶段沉降观测人员6、结论与建议7、建筑物沉降观测原始记录8、建筑物沉降观测成果表9、建筑物时间-- 沉降量曲线图10、沉降展开图建筑物沉降观测成果报告1 、工程概况受甲方委托,我公司对山西昔阳阳煤职工住宅小区3#住宅楼进行施工期间的沉降观测。
2 、建筑物沉降观测依据2. 1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 J GJ 8 - 2 0 16 )2. 2 沉降观测方案3 、观测设备及仪器观测仪器精度是满足沉降观测成果的重要条件,为了保证沉降观测成果,必须使用符合精度要求的仪器。
本次观测采用DSZ 2 精密自动安平水准仪、FS1 光学平板测微器、N3 铟刚水准标尺,精度要求可以达到0. 1mm/ k m。
4 、观测时间与次数观测时间和次数,根据工程性质、工程进度、地基土质情况及基础荷重情况等决定,“ 规范” 规定如下:4. 1 建筑物施工阶段的观测,随施工进度及时进行。
一般建筑物可在± 0. 0 0 完成 2 ~ 3 天后开始观测,大型、高层建筑,可在基础完成后或地下室砌完后开始观测。
观测次数与间隔时间应视地基于加荷情况而定,普通宿舍楼每层观测一次,民用高层建筑可每加高1 ~ 5 层观测一次;施工过程中如暂时停工,在停工时及重新开工时应各观测一次;停工期间,可每隔 2 ~ 3 个月观测一次。
4. 2 建筑物使用阶段的观测次数,应视地基土类型和沉降速度大小而定。
一般情况下,可在第一年观测3~ 4 次,第二年观测2~3 次,第三年后每年一次,直至稳定为止。
观测期限一般不少于如下规定:砂土地基 2 年,膨胀土地基 3 年,粘土地基 5 年,软土地基 1 0 年。
建筑沉降是否进入稳定阶段,应由沉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判定。
当最后10 0 d 的沉降速率小于0. 01~0. 0 4mm/ d 时可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
具体取值宜根据各地区地基土的压缩性能确定。
根据以上规定,观测时间选在上午8~11 点,下午选在 1 5~ 1 9 点,尽量避开中午高温时段;第一次观测时间为± 0. 00 完成后2 ~ 3 天进行, 以后每层封顶后的 2 ~ 3 天观测一次,主体完工后至竣工每月观测一次,竣工时移交委托单位。
沉降观测是一项长期的系统观测工作,为了保证观测成果的正确性,我们采取定人、定仪器、定水准点、定观测日期、定观测方法、定观测线路等措施。
5 、建筑物施工阶段沉降观测人员观测员:王鑫项目负责人:侯瑞新6. 1 结论:建筑物最大沉降量为23. 60 0mm,最小沉降量为 2 1. 3 0 0 mm,平均沉降量为2 2. 8 0 0 mm. 最后10 0 d 的沉降速率M1 为0mm/ d、M2 为0. 0 0 2mm/ d、M3 为0 mm/ d 、M4 为0 mm/ d , 沉降速率都小于0. 0 1 ~0. 0 4 mm/ d 可以认为进入稳定阶段。
6. 2 建议:建筑物在投入使用后,如有特殊情况请及时联系我公司,我公司会不产生任何费用的情况下继续进行沉降观测。
昔阳县鑫昌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〇一九年一月四日沉降观测成果报告山西昔阳阳煤职工住宅小区4#住宅楼昔阳县鑫昌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〇一九年一月四日目录1、工程概况2、观测依据3、观测设备及仪器4、观测时间与次数5、建筑物施工阶段沉降观测人员6、结论与建议7、建筑物沉降观测原始记录8、建筑物沉降观测成果表9、建筑物时间-- 沉降量曲线图10、沉降展开图建筑物沉降观测成果报告受甲方委托,我公司对山西昔阳阳煤职工住宅小区4#住宅楼进行施工期间的沉降观测。
2 、建筑物沉降观测依据2. 1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 J GJ 8 - 2 0 16 )2. 2 沉降观测方案3 、观测设备及仪器观测仪器精度是满足沉降观测成果的重要条件,为了保证沉降观测成果,必须使用符合精度要求的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