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州区
北京通州绿心公园简介概况

北京通州绿心公园简介概况
北京市通州区,东至东六环,西至京哈高速公路,北至六环路,南至通惠河。
位于通州城区北部,总规划面积344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成区面积约104平方公里。
北京市通州区有3个郊野公园、2个森林公园和6个城市公园。
其中最大的是位于通州城区北部的潮白河森林公园,总面积
达283公顷(约为4000亩)。
通州绿心,位于通州区东南部,由
玉桥、新华和果园3个街道组成,是“一带三区”总体规划中的
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州区绿心公园由国家投资建设,于2009年开工建设,
2011年10月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
绿心公园以“生态绿”为主题,采用“森林+公园”的模式进行建设。
整个绿心公园分为核
心区和拓展区两个区域。
核心区面积约15公顷(约为5300亩),包括玉桥街道和新
华街道的部分地区。
其中核心区内已基本建成了万亩森林、生态
湿地、生态果园和生态公园等4个生态区域。
绿心公园建成后将
成为通州区最大的城市绿肺、城市客厅和城市绿心。
—— 1 —1 —。
北京通州区的居民生活水平如何?

北京通州区的居民生活水平如何?一、居民收入情况1. 平均工资水平通州区居民的平均工资水平较高,与北京市的平均水平相当。
详情:根据统计数据显示,通州区居民的平均工资水平超过了市区的平均水平,大多数居民的收入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
2. 行业分布不同行业的居民收入略有差异,但整体较为均衡。
详情:通州区经济发展迅速,涵盖了多个不同行业的就业机会。
居民的工作分布相对均衡,从而保证了整体收入水平相对稳定。
3. 人均消费支出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较高,不同于其他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
详情:通州区的居民生活水平相对较高,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也相应提高。
因此,居民在日常消费上的支出较高,提升了整体消费水平。
二、居民教育情况1. 学前教育资源通州区拥有丰富的学前教育资源,为居民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
详情:通州区内分布着众多优质的幼儿园和托儿所,家长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适合孩子的学前教育机构,为孩子的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2. 中小学教育水平通州区的中小学教育水平较高,学校设施条件相对完善。
详情:通州区内有多所知名中小学校,这些学校拥有先进的教学设备和优秀的师资力量,为学生提供了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3. 高等教育机构通州区目前缺乏高等教育机构,居民需到市区就读。
详情:虽然通州区的教育资源较为充足,但在高等教育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居民需要到市区的高等院校就读,造成了一定的不便。
三、居民医疗保障1. 健康保险覆盖率通州区居民的医疗保障覆盖率相当高,达到了较好的水平。
详情:通州区政府高度重视居民的医疗保障问题,不断完善医疗保险制度,保障居民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2. 医疗资源分布通州区的医疗资源相对集中,尚未满足所有居民需求。
详情:尽管通州区的医疗保障体系相对完善,但由于人口密集以及医疗资源限制等原因,医疗服务仍然存在一定局限性,需要进一步扩大医疗资源布局。
3. 医疗技术水平通州区的医疗技术水平较高,居民得到了良好的医疗服务。
详情:通州区的医疗机构配备了一流的医疗设备和专业的医护人员,运用先进的医疗技术为居民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北京通州区适合带老人孩子自驾的地方

北京通州区适合带老人孩子自驾的地方
通州有很多地方适合老人孩子一起去玩。
1.古观象台
古观象台是北京最早的天文观象台,始建于明成祖永乐十八年(1420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台址在北京通州区张家湾(现已被拆迁),位于北京城区东南,距市中心约17公里。
古观象台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观象台之一,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项伟大成就,也是古代天文学研究的宝库。
台址规模宏大,平面呈方形,共三层,台基高12米。
台顶直径约32米。
古观象台分为四层,底层是观测台层。
二层、三层为天文仪器操作间。
天文仪器是观测太阳、月亮、行星、星宿的重要仪器,也是研究天体运动规律的主要工具。
三层为观象台,为三个圆形结构,其中一个圆心位于观象台东南方向约200米处(具体位置见图)。
2.通州区博物馆
位于通州区运河公园内。
博物馆成立于1995年4月16日,原为运河公园管理处的一个科室,主要负责公园的运营和管理工作。
2001年4月1日更名为北京市通州区博物馆。
—— 1 —1 —。
北京通州景点

北京通州景点
1、大运河森林公园:位于北京通州新城北运河两侧,北起六环路潞阳桥、南至武窑桥,河道全长约8.6公里,左堤长8191米,右堤长3639米,总建设面积713公顷(约10700亩),其中水面面积约2500亩,绿化面积约8200亩,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北京韩美林艺术馆:坐落在京郊大运河畔,主体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馆藏绘画、书法、雕塑、民间工艺等作品2000件,另有近3000件作品将在此轮换展出,是我国目前展出作品最多、艺术门类最丰富的个人艺术馆。
3、布拉格农场:布拉格农场成立于2008年3月,占地面积550亩,距离北京市中心约40公里,是距离市中心最近的香草主题的综合型现代观光农业项目。
农场坐落在北京市通州区东南方向_县镇运河大桥之畔,临近京沈高速公路、京塘公路,交通十分便捷。
4、通州运河公园:通州运河公园规划全线总长4600米,是集休闲娱乐教育,体育竞技健身、水上游乐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场所,也是目前京东面积最大的城市公园。
据史书记载,通州历来为京东交通要道。
漕运、仓储重地。
5、中国民兵武器装备陈列馆:位于北京市通州区京杭大运河源头。
1991年破土动工,占地10余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0多平方米。
1998年10月建成并正式向社会开放,同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命名为北京市国防教育基地。
该馆由兵器博览中心、人民战争史馆、山地野战炮阵、仿真射击场、国防教育基地、骨科冷疗特色医院和环境艺术等14部分组成。
北京通州初中入学片区划分

北京通州初中入学片区划分一、背景介绍北京市通州区是中国首都北京市的一个行政区,位于北京市东南部。
随着通州区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在通州区居住。
因此,通州区的初中入学问题也成为了家长们关心的焦点。
为了更好地解决初中入学问题,通州区对初中入学片区进行了划分,以便合理安排学生的入学。
二、片区划分原则通州区的初中入学片区划分遵循以下原则:1. 就近入学原则:片区划分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就近入学,减少学生的交通压力,确保学生能够方便地上学。
2. 均衡发展原则:片区划分要考虑到各个片区的教育资源配置,力求让每个片区的学校都能够得到合理的发展,避免资源过度集中。
3. 家庭住址原则:片区划分以学生家庭住址所在地为依据,确保学生就近入学的同时,也满足了家长的意愿。
三、片区划分方案通州区的初中入学片区划分方案如下:1. 北京市通州区北苑片区:包括北苑、北关、西关等地,主要涵盖了北苑一中、北苑二中等学校。
2. 北京市通州区果园片区:包括果园、梨园等地,主要涵盖了果园一中、果园二中等学校。
3. 北京市通州区九棵树片区:包括九棵树、潞城等地,主要涵盖了九棵树一中、九棵树二中等学校。
4. 北京市通州区永乐店片区:包括永乐店、漷县等地,主要涵盖了永乐店一中、永乐店二中等学校。
5. 北京市通州区马驹桥片区:包括马驹桥、台湖等地,主要涵盖了马驹桥一中、马驹桥二中等学校。
四、片区划分的意义1. 方便学生入学:片区划分让学生就近入学,减少了学生上下学的时间和交通压力。
2. 合理利用资源:片区划分遵循均衡发展原则,让各个学校都能够得到合理的发展和利用,避免资源过度集中。
3. 促进社区发展:片区划分使得学生和家长更多地与周边社区接触,促进了社区的发展和繁荣。
五、家长需知作为家长,了解初中入学片区划分对于孩子的教育发展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家长需要了解的信息:1. 片区划分以家庭住址为依据,家长需要提供准确的住址信息。
2. 每个片区对应的学校可能有不同的教育特色和办学理念,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学校。
北京通州八景介绍

北京通州八景介绍
通州,古称潞州,位于北京市东部,北京市通州区在明清时期称“潞河”。
通州八景是通州历代人民创造的一道风景。
一、潞河晚渡
通州城西的运河湾,是北京市著名的旅游胜地,也是北京市历史文化遗产。
这里距北京40公里,是个风景秀丽的地方。
因河上有一座古桥而得名。
二、水西古松
通州城西有一条水西古松古道,相传明代大太监李广与其兄李广均因参与“七王之乱”而被杀于此,故称“水西古松”。
这里的古松高达百米以上,古树苍劲挺拔,姿态万千;古松旁有一座高约5米的山峰,人称“万松岭”。
登上万松岭,眺望运河,就会看到这座古树环抱的山峰,像一个巨大的松球,故称“水西古松”。
三、玉带桥
玉带桥是一座横跨运河东岸的古石桥。
此桥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年)。
它全长28米,宽3米。
桥面两侧各有一根石栏横档,栏高2米左右。
栏板上刻有“玉带”两个字。
—— 1 —1 —。
北京市通州区旅游景点

北京市通州区旅游景点
北京市通州区,位于北京市中心东北方向。
地处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的结合部,距北京市中心100公里,北距天津60公里,东临渤海,南与河北省三河市交界。
北京城市副中心是继北京中心城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之后的又一重大标志性工程。
为加快推进副中心建设,北京市于2009年启动了通州新城建设。
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于2009年9月28日发布公告:决
定停止通州新城核心区、宋庄镇、台湖镇部分地区的土地一级开发。
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第124号令《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
关于调整通州区部分区域功能定位的批复》(京政复[2009]116号),为进一步明确通州新城功能定位,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
进副中心建设进程,将通州区部分区域功能定位调整为:以高端商务、文化创意、休闲旅游为主的生态宜居之城。
经市政府批准,通州新城核心区、宋庄镇、台湖镇部分区域功能定位调整为:以高端商务、文化创意、休闲旅游为主的生态宜居之城。
—— 1 —1 —。
北京通州区的人口数量是多少?

北京通州区的人口数量是多少?一、通州区的人口概况北京通州区作为我国首都的一个重要行政区,其人口数量一直备受关注。
截至目前,通州区的人口数量已经达到了一个惊人的规模,为了更好地了解通州区的人口现状,我们不妨来仔细研究一下。
通州区位于北京市东南部,是连接城市与郊区的重要门户。
作为北京市的新城区,通州区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了北京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通州区的常住人口已经超过200万人,位列北京市各区之首。
这个数字的背后,凸显了通州区发展的速度之快与人口规模之庞大。
二、通州区人口增长的原因众所周知,通州区的快速人口增长主要受益于两个重要因素:城市融合与优质生活资源。
首先,通州区处于北京市的城市融合进程中。
随着城市发展的不断推进,通州区成为了连接北京市与其它周边区域的重要纽带。
通州区相对便利的交通网络,使得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这里居住。
例如,通州区拥有地铁、高速公路等便捷的交通工具,使得居民能够轻松前往城市中心,享受更广阔的发展机会。
其次,通州区拥有丰富的生活资源,为居民提供了优质的居住环境。
通州区拥有大量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这些设施为居民提供了便捷的生活条件。
此外,通州区还拥有大量的风景名胜和休闲娱乐场所,例如通州运河、九棵树景区等,这为居民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文化娱乐选择。
三、通州区人口增长带来的挑战然而,随着通州区人口的持续增长,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
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城市交通的拥堵。
随着通州区人口的增加,通勤问题成为了居民普遍关注的焦点。
尽管通州区拥有便捷的交通工具,但是由于人口规模不断膨胀,交通堵塞问题也日益严重。
尤其是早晚高峰时段,通州区的交通压力可谓巨大,居民前往工作、学校等地变得非常不便。
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成为了当前通州区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
四、促进通州区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为了应对通州区的人口增长带来的挑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促进通州区的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通州区
常住人口情况及未来发展形势研究和对策
通州公安分局
截止至2010年12月31日,通州区共登记户籍人口663303人;占全市总人口1258万人的5.3%;人户分离(户口在其他区县)人口136424人,本区内跨乡镇人户分离90969人);办理《暂住证》的流动人口427036人,境外人员1147人,2010年通州区实有人口已达122万。
通州区实有人口示意图
一、户籍人口的基本情况
一是通州区户籍人口密度在五个城市发展新区中最高。
全市16个区县划分为城市核心区(东城、西城)、城市功能拓展区(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城市发展新区(通州、大兴、昌平、顺义、房山)和生态涵养区(怀柔、平谷、门头沟、密云、延庆),通州区户籍人口密度在5个城市发展新区中最高。
各城区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户籍人口数)
五个城市发展新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户籍人口数)
二是农业人口数量逐年减少,“农转非”逐年下降:户籍人口中非农业户口176662户、330311人, 占49.95%;农业户口126279户、332992人,占50.05%。
非农业户口
逐年增多、农业人口逐年减少,但“农转非”人员数量已明显出现逐年下降趋势,2006年到2010年共农转非25479人,年均5100人,以征地转非为主。
通州区户籍人口户别分类示意图
三是男女性别比例总体均衡:男性329412人、女性333891人;男性占49.66%,女性略多于男性。
18周岁以下人口86827人,其中男44481人、女42146人;男性占
51.2%,略低于全市51.4%的比例;男女比例为105.5%,略低于全市18周岁以下人口男女比例(106.0%)。
2000年至2010年出生人口男性24131人,女性22877人;男女比为105.5。
四是老年人口低于全市比例:18周岁以下人口87827人,占总人口的13.1%,略高于全市18周岁以下人口的比例(12.4%);19周岁到60周岁人口465844,占总人口的70.2%;61岁(含)以上人口109009人,占总人口的16.4%,高于老年型社会60周岁以上人口10%的标准,略低于全市61周岁以上人口比例(17.6%)。
其中百岁以上老人119人,占总人口的0.18‰,略低于全市百岁以上老人比例(0.22‰)。
五是少数民族人口逐年增加:目前,通州区户籍人口中有35个少数民族约30200人,并呈逐年增多趋势,主要有
回族20973人、满族6762人、蒙古族1135人、壮族394人、朝鲜族337人、土家族212人、苗族141人等。
六是户籍人口空间分布不均:宋庄镇户籍人口63411人,为全区户籍人口第一大镇;有4个乡镇户籍人口超过5万人,依次是宋庄镇(6.3万)、张家湾镇(5.7万)、漷县镇(5.5万)、永顺镇(5.4万)。
二、户籍人口的增长情况特点。
户籍人口从2000年594439人到2010年663303人,10年增加68864人,年均增加约6800人(2006年以来年均增加5230人),连续10年处于增长态势。
户籍人口增长示意图
一是人口自然增长每年约1300人,其中每年出生登记人口约5800人,死亡注销户口约4500人。
二是人口机械增长每年约5500人。
其中市外迁入2772人,市内迁入2808 人。
其中2010年增势明显,达到7585人,为近五年来最高。
市外迁入与往外市外情况
三是市外进京户口审批数量基本保持稳定。
市外户口进京主要类别是公安机关审批的“三投靠”(夫妻投靠、老人投子女、子女投靠父母等)和其它部门审批进京的军队转业、工作调动、人才引进以及大学招生录取新生等。
自2006年至2010年共审批9147人,每年审批入户约1830人;户
口进京审批类别主要为夫妻投靠。
四是非农业人口向城乡结合部及农村拆迁地区迁移态势明显增多。
2010年,市内迁入人口达862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迁入8465人、农业人口迁入156人,主要原因是受通州区国际新城建设吸引,非农业人口向农村发区和城乡结合部发区以及拆迁发区迁移。
市内迁入与迁往市内情况
2010年,有8个乡镇市内迁入人口高于迁出人口,分别是宋庄、永顺、张家湾、西集、潞城、马驹桥、次渠、于家务。
有3个乡镇辖区市内迁入人口与迁出人口基本持平,分别是新华、梨园、玉桥;有4个乡镇辖区市内迁入人口小于迁出人口,分别是中仓、北苑、漷县、永乐店。
其中台湖镇2009年以来市内迁入人口明显增加,市内迁入4631人、迁出338人,增长4293人。
台湖镇市内人口迁移统计表
市内人口迁入增量示意图
三、本区人户分离人口比例占18.8%。
2010年,本区户籍人口中户口在本乡镇、街道其它村居委会人户分离人口33221人;户口在其它乡镇街道人户分离人口90969人,总计124190人,占我区户籍人口总数的18.8%。
加之户口在其它区县人户分离人口13.6万人,人户分离人口达26万人。
其中人户分离时间在3年以上的147484人;半年至三年的65058人,半年以下的14851人。
产生人户分离的主要原因拥有多套住房、拆迁户临时周转等,其中拥有多套住房的28234人,住房手续不全的10949人,因入托、入学政策影响无法迁移户口25753人,其它原因不迁户口128844人。
四、流动人口逐年增长。
截止到2010年12月31日,通州区共登记来京3日以
上流动人口636129万人,同比2009年59.6万相比增加了8.2万人,上升了13.8%。
其中办理暂住证的427036人,来京半年以上的331930人。
流动人口全家迁移比例逐年提高、在京滞留时间明显延长,通州国际新城规划和商务园区、工业园区的建设和房地产开发建设以及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交通快捷方便等因素决定了人口逐渐增多。
流动人口的增长带来的问题主要是流动人口被侵害案事件增多,流动人口违法犯罪人员增多。
五、常住人口未来发展趋势和对策。
一是非农人口向农村和拆迁发区迁移仍将增长。
对策:为进一步规范我区城乡结合部地区和农村地区常住户口登记管理工作,有效解决非农业人口向农村地区迁移户口中的问题,分局按照依法管理、便民利民的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北京市公安局《派出所办理常住户口登记工作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充分调研,经区政府有关领导审核同意,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通州区城乡结合部地区和农村地区常住户口登记管理的工作意见》,细化了非农业户口向农村和拆迁地区迁移的办理条件和办理流程,将派出所当场办理调整为审批办理、并逐一上报分局人口管理大队核实备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要从根本上解决此类问题,政府相关部门必须科学地制
定拆迁补偿政策,逐步彻底剥离附加在户籍上的各种利益,减少不必要的户口迁移。
二是人户分离人口将继续增加。
对策:随着公共交通设施的开通建设,大量就业人口仍将通州作为居住地首选,大量人口将通州作为居住型的“睡城”。
因此房地产业应坚持以满足本区城市化进程中居住需求和承接城市核心区人口转移需求为指导原则,控制普通商品住宅的开发建。
三是流动人口规模将继续增长。
对策:对流动人口的大量涌入不能简单地用行政手段加以限制,应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企业从依靠劳动力数量向依靠生产效率转变,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生活服务业,提高物流、社区服务、家政服务、再生回收等行业的组织化、规模化,制定修订行业标准和管理办法,对低端产业加强管理、促动退出机制,在加大对高端人才引进的同时,减少对低端劳动力的需求,逐步淘汰低端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
来促进流动人口的合理分布,从而优化流动人口结构和规模。
总之,人口问题是关系社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通州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基础性、根本性问题。
因此,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时,必须充分考虑实有
人口状况,把人口问题作为编制规划的重要因素统筹考虑,大力加强对流动人口的调控,努力减少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对人口流动引导的盲目性、无序性。
政府各职能部门在牵头编制与人口密切相关的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土地利用等专项规划时,也必须充分考虑人口因素,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确保各项规划相互衔接、配套,总体目标指向一致,符合通州区人口规模调控的目标要求。
二○一一年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