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行为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七、社群行为
同种动物不同个体之间分工合作,共 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称为社群行为。
练习
孔雀开屏、母鸡孵小鸡、青 蛙的高昂鸣叫以及公鸡打鸣 报晓都是生殖行为。( x )
第2节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根据行为的发生可以分 为先天性的本能行为和后天性学习行为,本能和学 习是动物适应环境的两种最基本方式。根据动物行 为的功能,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的类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取食行为
二、领域行为
动物使用姿态、气味、鸣叫等方式来警告周围的 动物,以保卫自己的领域的行为,称为领域行为。
三、攻击行为
同种动物个体之间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域 等发生相互攻击或争斗的行为,称为攻击行为。
四、防御行为
动物具有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行为行为,称 为防御行为。
五、繁殖行为
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称为繁殖行为。
抚育后代
育 雏
筑巢
交 配
六、节律行为
动物随着日、月的周期性变化,逐渐形成了许 多周期性的、有节律的行为,称为节律行为。 昼夜节律、季节节律、潮汐节律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ok

意 义:对维持个体的生存和种群的繁
衍是十分重要的。
保护色、
保 护 色
警戒色
警 戒 色
隐 藏 在 枯 叶 中 的 三 角 枯 叶 蛙
。
蚕蛾(silk moth)毛虫有一个假头,甚至连假触 角都配齐了,在天敌攻击时诱惑对方咬它的后部。
大灰熊
尺 蠖 拟 态
下列动物行为中,不颜色十分相似, 有利于隐藏自己 B.乌贼遇到天敌难以脱身时会释放墨汁, 趁机逃脱 C.两只蟋蟀争斗中,一只退却逃走 D.野兔发现天空中的鹰在盘旋时,立即飞 跑逃回洞穴
★季节节律:动物在一年内随季节的变化而出现的周期性行
为称为季节节律。如迁徙、繁殖、换羽、换毛等。
概念:动物的活动和行为表现出的周期
性现象。
特点:动物的行为具有周期性、节律性
节 律 行 为
(1)昼夜节律(昼行性如蜂、蝶、鸣禽, 夜行性如鼠、蝙蝠、猫头鹰)
分 类
(2)潮汐节律(藤壶在涨潮时在水下觅食 蟹类在退潮时爬出洞穴在海滩觅食) (3)季节节律(许多鸟类的迁徙、换羽、 两栖类与爬行类的冬眠、鱼类的洄游行 为等)
工作 筑巢、觅食、哺 育 争斗、保卫蚁穴 与雌蚁(雌蜂) 交配 繁衍后代,被称 “产卵机器”
动物生存需要一定的空间,这个空间就是动物生存的领 域。在这个领域里,动物可以取食、繁殖、抚育后代。 占有领域的动物个体不同,可以是一个个体如:老虎。 可以是一对配偶:如鸳鸯。也可以是一个动物群,如猩猩。 领域的大小也不同 。如生活在树叶上的蚜虫。最大的领 域就是一片树叶。而老虎的领域可以达到十几平方公里。 领域没有明显的界限,但领域的占有者却熟知它的边界, 它们通常使用姿势,如狼,鸣叫,如鸟,气味,如狗,狐狸。 别忘了,当你回家的时候,小猫在你身上蹭来蹭去,也是为 了在你身上留下它的气味,表明你也是它的领域哦。 领域行为使动物群疏散,不至因密度太大而造成食物不 足,从而保证生殖力。
第16章动物的行为2.1动物的取食行为、攻击行为、领域行为、防御行为

第16章动物的行为第2节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第1课时动物的取食行为、攻击行为、领域行为、防御行为一、取食行为1.意义:保证动物的生存。
2.方式: 诱捕猎物、利用工具猎取食物、对捕获的食物进行初步加工、贮存食物等。
二、攻击行为1.概念: 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域等发生相互攻击或争斗的行为。
2.特点:双方的身体很少受到致命伤害。
三、领域行为1.概念:动物生存需要一定的空间,这个空间就是动物生存的领域。
2.动物保卫领域的方式:使用姿态、气味、鸣叫等方式警告周围的动物。
3.意义:利于动物取食、繁殖和抚育后代。
四、防御行为1.概念:保护自己、防避敌害的行为。
2.类型:警戒色、气味、拟态、保护色等。
3.特殊方式:遇到敌害时,乌贼喷出墨汁;金龟子假死;蜥蜴断尾;黄鼬释放臭气等。
探究点:动物行为的不同类型探究案例:某动物学家在野外观察到一组镜头:一群狼追捕一群鹿。
开始鹿群在吃草,当狼群接近时,有一只鹿突然尾巴停止摆动,然后向水平方向伸出,最后竖起尾巴,露出肛门周围的白色后盾,拔腿就跑,其余的鹿看到白色的肛门后盾,立即竖起尾巴跟着为首的鹿逃跑。
在逃跑的途中,一只跛脚的鹿终于掉队了,狼群嚎叫着抢食猎物,你争我夺,相互厮杀。
合作交流:(1)狼群追捕鹿群是一种什么行为?答案:取食行为。
(2)鹿发现敌害后,为首的鹿先露出白色的肛门后盾。
这是一种什么行为?这种行为有什么意义?答案:鹿发现敌害后,为首的鹿先露出白色的肛门后盾是防御行为。
有利于鹿躲避狼的捕杀,保护了自己。
对于维持动物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繁衍是十分重要的。
师生互动:狼群为争夺猎物互相厮杀,这种行为是不是攻击行为?为什么?答案:是,因为攻击行为是指同种动物个体之间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域等发生的相互攻击或争斗,该行为的最大特点是攻击双方的身体很少受到伤害,争斗一方表示屈服,另一方则停止攻击。
(1)取食行为包括获取食物和处理食物的活动,发生在不同种动物之间。
动物的行为

提问:
我们为何要研究各种各样的动物行为?
研究动物行为的根本目的是认识和利用对 人类有益的动物,控制和防除对人类有害 的动物。
小明的宠物日记:
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狗,来到了我家,
刚开始它有点怕人,只会乖乖的吃饭、睡 觉,可是很不讲卫生,后来经过我的训练 以后,它学会了到指定的地方去拉屎、拉 尿,还学会了简单的加减法,它还经常在 客人面前表演节目呢!于是,我们全家对 它是疼爱有加,每顿饭都有好吃的,还直 夸它聪明呢。
什么是动物行为?
一般说来,行为是指动物的动作,包括动物的爬 行、奔跑、游水、飞行、以及其他的运动方式。不仅 如此,还包括动物的取食、繁殖、攻击和防御的动作, 甚至连动物竖起耳朵、发出声音、改变体色、静立不 动、注目凝视,都是动物行为的一部分。
动物行为的类型
(一)攻击行为 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发生相互攻击或搏斗叫攻击行为。同 种动物个体为争夺食物、配偶或领地是发生攻击行为的 主要原因。 1、概念:指同种动物个体之间为争夺食物、配偶、巢区 1200982321833 或领域等发生攻击或搏斗。 2、特点:除种群密度过大,生活资源和活动空间严重不 足外,动物在攻击行为中一般很少受到伤害,通常经过 威胁、估量实力和争斗三个过程。 3、意义:使动物占有足够的食物和空间,使胜利者拥有 交配权。
动物先天性行为 动物后天的学习行为
与生俱来、有固定模式的行为 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不需要后天的训练 由大脑皮层以下的 神经中枢完成 是在动物进化过程中由遗传 固定下来的对个体和种族的 生存有重要意义的行为 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的行 为方式 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是动物和人适应环境 的一种重要的反应方式
(
三)捕食行为
(1)索食行为 动物的索食行为是指搜寻食物、捕捉食物和对食物 进行加工处理,以满足自己或同种个体对食物需要 的行为。动物是异养生物,必须摄取现成的有机物 而生活。索食行为正是保证了动物个体及同类能找 到到共捕捉到充足的食物,即取得作为构成躯体进 行一切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和能量来源,以保证个体 不断生长发育与繁殖,种族得到延续。 (2)贮食行为 一些动物在食物充足的时期或季节,将多余的食物 收藏起来以便慢慢食用的行为就是贮食行为。如蚂 蚁在夏秋季节食物丰盛时,往巢内运粮食,贮存起 来,供日后食用。动物的贮食行为都是与动物的生 活环境相适应的。每一种动物的贮食行为都有利于 其度过不良的环境条件,即严案的冬天和其他食物 缺少的时期,以维持动物的生命活动。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我们要去南方过 冬天!
某些鸟类随季节变化而变更栖息场所的行为,某些 鱼类也有周期性、定向性的洄游行为。
某些鸟类随季节变化而变更栖息场所的行为,某些 鱼类也有周期性、定向性的洄游行为。
角马迁徙
动物的社会行为
概念:动物群体中不同的个体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
体生活的行为。 看,我们是和 谐的大家庭
营群体生活的白蚁
A
)
A.两只雄性盘羊为争夺一只雌性盘羊而发生争斗
B.一只狗和一只猫为争夺一块骨头而相互追赶
C.一只老鹰追赶一只奔跑的野兔
D.龙虾举起蟹钳反击天敌的进攻
2、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的本质区别是(
A.行为过程是否激烈
C
)
B.行为结果有无伤亡
C.行为双方是否同种
D.行为双方是否主动
3、蝶类白天活动,蛾类夜间活动的行为属于(
如猛禽、猛兽。它们或扑杀,或穷追,或相互合作。
①有些动物靠积极的狩猎来获取食物
如猛禽、猛兽。它们或扑杀,或穷追,或相互合作。
①有些动物靠积极的狩猎来获取食物
响尾蛇的靠红外感受器捕食附近的猎物。
美洲的一种乌鸦将海螺从高空丢下,带壳破裂 后再取食其中的肉。
②有些动物则采取等待和伏击的方法。
当有猎物经过洞口时, 蜘蛛突然出击,抓住猎物。
松毛虫警戒捕食者 枯叶蝶形似枯叶
动物有10种防御策略:隐蔽、警戒色、拟态、穴居、 回缩、逃遁、威吓、假死、转移捕食者的攻击部位、反击。
蛇抬起前身,伸缩舌头, 还发出嘶嘶之声。
缩成一团的刺猬
装死的鼠
警戒色-章鱼
防御行为有什么意义?
降低被捕食的几率,减少外来伤害, 有利于生存。
——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意义:能够使动物的子代数量增加, 有利于种群的繁衍
蚂蚁的群体结构与分工
蚁后 ——群体的领导者,负责繁殖后代
雄蚁 ——负责与蚁后交配,然后死去 兵蚁 ——负责战斗 工蚁 ——负责寻找食物与建筑蚁穴等
蜜蜂的社会生活
一、选择题
1.蜥蜴在被捕捉后往往会自断尾巴,它的这种行为属于( A.攻击行为 B.防御行为 C.节律行为 D.繁殖行为 2.人们养蜜蜂取蜜,是利用了蜜蜂的( ) A.贮食行为 B.攻击行为 C.防御行为 D.繁殖行为 3.冬天来临,燕子带者幼鸟飞向南方,这种行为属于( A.取食行为 B.防御行为 C.繁殖行为 D.节律行为 4.下列昆虫中,具有社群行为的一组是( A.苍蝇、蚊子 B.蜜蜂、白蚁 C.蝗虫、蟋蟀 D.螳螂、蜻蜓
意 义:对维持个体的生存和种群的繁
衍是十分重要的。
保护色、
保 护 色
警戒色
警 戒 色
概念:与动物生长繁殖有关的行为 包括:雌雄两性动物的识别、占有繁
生 殖 行 为
殖空间、求偶、交配、孵卵以及对 后代的抚育等
举例:孔雀开屏、鸟的筑巢、袋鼠抚
育后代、蜻蜓点水、母鸡孵卵、青 蛙鼓囊鸣叫等
意义:能够使动物的子代数量增加,
有利于种群的繁衍
概念:动物的活动和行为表现出的周期性现象。节 Nhomakorabea律 行 为
特点:动物的行为具有周期性、节律性
动物行为的例子

动物行为的例子
1. 狗狗见到主人时那兴奋的样子,就像我们见到久别重逢的老友一样激动!你看我家那傻狗,每次我下班回家,它立马就扑上来,摇着尾巴,嘴里还哼哼唧唧的,可高兴啦!
2. 猫咪爱干净的程度简直令人惊叹啊!它会自己舔毛清洁,那认真的模样,不就像我们精心打扮自己吗?我朋友家那只猫,总是把自己舔得干干净净的。
3. 鸟儿筑巢的本事那可是一流的呀!它们不辞辛劳地搬运材料,搭建一个温暖的家,难道不像人类努力工作买房一样吗?你瞧那树上的鸟巢,多精巧啊!
4. 猴子之间的互动也特别有趣呢!它们会互相梳理毛发,这种友好的行为和我们朋友之间的相处有啥区别呢?上次去动物园看到猴子们,真觉得它们好可爱。
5. 蚂蚁的团结精神太让人佩服啦!它们一起搬运食物,共同为了家园努力,这和我们一起为了目标奋斗不是一样吗?看到蚂蚁们齐心协力的样子,真的好震撼啊。
6. 海豚救人的事迹大家都听过吧?它们的善良和勇敢真的比得上人类中的英雄呢!在大海里,海豚就是那温暖人心的存在。
7. 大象对同伴的照顾也是无微不至的呀!当有同伴受伤时,其他大象会围在旁边照顾,这多像我们关心家人朋友一样啊!看大象们相互扶持的画面,真让人感动。
总之,动物们的行为丰富多彩,它们也有自己的情感和生活方式,值得我们好好去观察和了解。
动物的行为

动动脑: 动物的学习行为是怎样获得呢?
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 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 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不同 的动物,学习能力是不同的
比较一下,黑猩猩和大山雀的后态结构越复 杂,学习行为越复杂。学习行为是在先天性 行为的基础上形成的,能使动物更好地适应 不断变化的环境。
第四节 动物的行为
什么是动物行为?
一般说来,动物的行为是指动物的动作,包 括动物的爬行、奔跑、游泳、飞行、以及其他 的运动方式。不仅如此,还包括动物的取食、 繁殖、攻击和防御的动作,甚至连动物竖起耳 朵、发出声音、改变体色、静立不动、注目凝 视,都是动物行为的一部分。
觅食行为:动物摄取食物
捕食行为
1、结合所学的知识想一想,狼孩的这种行为是 属于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 2、你对人类的学习行为有什么新的认识?
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 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 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不同 的动物,学习能力是不同的
社会行为的特征:
1.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 的组织 2.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3.有的群体还形成等级制度
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俗话说:“人有人言,兽有兽语”,你知道动物 群体中的成员之间是如何交流信息的吗?
动物的动作、声音、 形体姿态和气味等都 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 用
蜜蜂的通讯 —— 8 字 舞
蜂房、蜜源和太阳三点定位
知识拓展
1920年的一天,在印度加尔格达西南部的一个小城附 近,一位牧师救下了两个由狼抚养长大的女孩。这两个 女孩,大的有七、八岁,起名为卡玛娜,她后来活到了 十七岁;小的不到两岁,救下后不到一年就死在了孤儿 院里。卡玛娜喜欢用四肢爬行,白天缩在黑暗的角落里 睡觉,夜里则象狼一样嚎叫,四处游荡,想逃回丛林。 她有许多特征都和狼很相像:嗅觉灵敏,牙齿尖利,喜 欢吃生肉,耳朵还能抖动。她十五岁时的智力水平大致 相当于三岁半的儿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动物的行为检测8
31、动物具有节律行为,是由于( )的作用。
A.动物的生活环境
B.动物的习性
C.动物的生活经验
D.生物钟
32、下列几种动物行为中,属于本能的是( )
A.大山雀偷饮牛奶
B.蚯蚓走迷宫
C.猕猴做花样表演
D.母鸡“哺育”小鸡
33、“蜻蜓点水”与下列哪种动物的行为结果相同()
A、母鸡孵卵
B、鲤鱼产卵
C、蝙蝠捕捉蚊子
D、海豚戏水
34、下列属于繁殖行为的是( )
A.公鸡争斗
B.老鹰抓小鸡
C.小鸡鸣叫
D.母鸡孵小鸡
35、在动物的社群行为中,最占优势者()。
A.主要表现在攻击行为上总是得胜者 B.最后享用食物
C.往往是一个雌性个体 D.负担对外战斗,保护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