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地球表面的地形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1 地球表面的地形|教科版 (共49张PPT)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1 地球表面的地形|教科版 (共49张PPT)

柴达木盆地
我国最大的盆地, 有我国最大的沙漠 —塔克拉玛干沙漠。
四川盆地
又称“紫色盆地”, 农耕发达,物产丰富。
四 大 盆 地
四周高山环绕,内部平坦、沙漠广布、边缘多绿洲
典型的内陆高原荒漠盆 地,东部多沼泽、盐湖
四周山岭、高原环绕,内部多低山 、丘陵、西有成都平原
三 大 平 原
我国面积最 大的平原,黑 土面积广大。
颜色 数字 图例
地形图上常常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不同高度地形, 比如深浅不同的棕色和褐色分别表示海拔2000到5000 米 以上的高原和山地。白色表示终年积雪的山峰,往往都 在六千米以上。深浅不同的绿色表示海拔不同的平原, 深浅不同的蓝色表示各种深度的海洋 。蓝色的封闭图 形是湖泊,蓝色的曲线表示河流。
很 深 ,浅蓝色则表示海比较 浅 。
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地形的特征


西

1000米—2000米

32°N
阿尔金山
>4000米


500








地球表面的地形
1、我国地形主要有 平原 、高原 、山地 、丘陵 、 盆地 。
其中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是 山地

2、我国的地形 西 高 东 低,西部多 高原 ,东部多平原 ,
呈 阶梯 状分布。
3、深浅不同的蓝色表示深浅不同的海洋,深蓝色表示海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
平原:低平而广阔
盆地:周围有山地、高原环绕, 中间地势较低
准 噶 尔 盆 地
山地:地势高而崎岖,峰峦高耸
丘陵:海拔不高、山顶浑圆

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每课知识要点

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每课知识要点

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第一课《地球表面的地形》1.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有(丘陵)(山地)(平原)(高原)(盆地)。

2.从我国地形图上可以知道:(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

)3.从世界地形图上可以知道:(世界上海洋多,陆地少。

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地形。

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平原。

)4.丘陵的地形特点是:(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5.山地的地形特点是:(蜿蜒起伏,层峦叠嶂)6.平原的地形特点是:(地貌宽广平坦,起伏很小)7.高原的地形特点是:(地势较高,周边有明显的陡坡为界)8.盆地的地形特点是:(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9.我们家乡的主要地形是(平原)。

第二课《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1.地球内部从内到外是由(地核)(地幔)(地壳)三部分组成的。

2.(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运动)有关。

3.科学家认为,组成地球外壳的(岩石圈)原来是一个整体,后来(地球内部运动的力量)使它分裂成几块,形成了现在的(大陆板块)。

4.两个大陆板块碰撞形成了雄伟的(喜马拉雅山)。

(东非大裂谷)是两大板块拉张形成的。

5.(地球内部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表现的很猛烈如(地震)(火山);有时表现的极其缓慢如(板块运动)、(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

第三课《岩石会改变模样吗》1.岩石变化的原因是(冷热的作用)(流水的作用)(植物的作用)(动物的活动)。

2.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3、风化继续风化岩石————岩石碎裂————小石子和沙1.冷热的作用会改变岩石模样吗?(模拟)实验设计实验材料:(酒精灯、镊子、岩石、烧杯、护目镜)实验步骤:(点燃酒精灯。

用镊子夹着岩石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立即放入冷水中,反复几次。

)实验现象:(岩石碎裂了或烧杯底部有岩石的碎屑)实验结论:(在冷热的作用下,岩石改变了模样。

教科版《地球表面的地形》PPT1

教科版《地球表面的地形》PPT1


1.银色修饰了同一个对象,同时五句 话也表 达了一 个共同 的主题,肯定了 生命的 价值, 春天必 然会来 临,谁 也无法 阻挡生 命的冲 动,显 示了生 命本生 的一种 张力。 在西方 社会中 ,银色 有其代 表的含 义,即 银色是 纯洁、 博爱、 美德和 富裕的 象征。

2.生命和死亡全不相容,我们是为着 生的, 或者是 为着死 的,非 此即彼 ,在本 质上不 可兼得 ;同时 ,他也 肯定了 生命的 价值, 春天必 然会来 临,谁 也无法 阻挡生 命的冲 动,无 法阻挡 我们对 于新生 命、新 世界的 渴望与 追求
高原:海拔较高,面积广大,地形开阔或有丘陵起 伏,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
刚才我们认识了哪些主要地形?
平原
丘陵 高 原
盆地
丘陵
山地
分辨下面各图分别是什 么地形
家乡地形图片
Go
临城地形特点
临城地势西高东低,属山区县。自西向东 呈阶梯状分布依次为,中山、低山、丘 陵 、平原。西部最高峰海拔1508米,东 部最低海拔为38.7米。

5.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不断地追 求却始 终实现 不了, 所以只 能不断 地往前 走,永 远在路 上流浪 ,永远 处于一 种寻觅 的过程 之中。 所以, 从这个 角度来 讲人始 终都是 在路上

6.作者将此处坐车的困难抽象为人生 旅途的 苦难, 但从本 质上讲 他们同 样是想 达到目 的地而 不能达 到,想 实现理 想而不 能实现 自己所 有的理 想,实 质上还 是一场 苦旅。 所以“ 实质上 ”不能 去掉。
知道上面不同的颜色代表 什么吗?
颜色 数字 图例
地形图上常常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不同高度地形, 比如深浅不同的棕色和褐色分别表示海拔2000到5000 米 以上的高原和山地。白色表示总年积雪的山峰,往往都 在六千米以上。深浅不同的绿色表示海拔不同的平原, 深浅不同的蓝色表示各种深度的海洋 。蓝色的封闭图 形是湖泊,蓝色的曲线表示河流。

最新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地球表面的地形》PPT讲课讲稿

最新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地球表面的地形》PPT讲课讲稿
起伏 盆地----------周围有山地,高原环绕,中间
地势较低
刚才我们认识了哪些地形?Fra bibliotek平原高原
盆地
丘陵
山地
青藏高原
黄 土 高 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山东丘陵
准葛尔盆地
雅鲁藏布大峡谷
峡谷:深度大于宽度,谷坡陡峻的谷地。
冰川
玉龙雪山
沙漠
戈壁
戈壁
养成良好的活动习惯 —让活动更有效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 单元第一课《地球表面的
地形》PPT
说说你去过的地方
1、你去过哪里? 2、那里的地形有什么特点? 3、我们周围的山都有什么样的?
地形地貌
特点
平原----------低平而宽广 丘陵----------海拔不高,山顶浑圆
山地----------峰峦高耸,地势崎岖 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开阔或有丘陵
地球表面的地形
周围有山地、高原环绕, 中间地势较低 峰峦高耸,地势崎岖
海拔不高、山顶浑圆
海拔较高、地面开阔或有 丘陵起伏 地平而宽广
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关于地球表面,你还想知道 些什么呢?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谢谢!
1、活动时间10钟 2、活动时,不随意走动,不喧哗 3、上交完作品不围观 4、汇报交流时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
平原 低平而广阔
丘陵:海拔不高、山顶浑圆
山地:峰峦高耸,地势崎岖
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开阔或有 丘陵起伏
盆地 -----周围有山地、高原环 绕,中间地势较低
平原 高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2020秋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 附复习要点《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2020秋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 附复习要点《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2020秋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第一课:地球表面的地形1.地球上海洋多、陆地少。

我国西部地区多高山、东部地区多平原。

2.我国的主要地形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等。

第二课: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1.地球内部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

2.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

3.地球从外到内可分成: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

4.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运动有关。

5.在地球内部,越往下去,温度越高,压力越大。

第三课:岩石会改变模样吗1.岩石变化的原因:冷和热的作用、流水的作用、植物的作用、动物的作用等。

2.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3.岩石风化的过程图:岩石(风化)岩石碎裂(继续风化)小石子和沙(继续风化)成为土壤中的微粒第四课:土壤中有什么1.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

2.土壤的微粒的从大到小分为:沙砾、沙、粉沙、黏土。

3.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

4.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生物。

第五课:雨水对土地的侵蚀1.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这就是侵蚀。

2.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

3.雨水对土地的侵蚀,使地形地貌发生了变化。

第六课:探究土地被侵蚀的因素1.土地被侵蚀的程度与坡度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雨量大小有关。

2.土地坡度越大,被侵蚀的程度越大。

3.土地上覆盖的植物越少,被侵蚀的程度越大。

4.降雨量越大,被侵蚀的程度越大。

第七课:河流对土地的作用1.由于流水对土地的侵蚀作用,地表会形成许多溪流和沟壑。

溪流汇集在一起就成为了河流。

2.河流对土地不但有侵蚀作用,而且也有沉积作用。

3.河流坡度较大的地方水流速度大,容易发生侵蚀。

4.河流坡度较缓的地方流速小,容易发生沉积。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第三单元第一节地球表面的地形教科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第三单元第一节地球表面的地形教科版
➢统计一下我们去过的地方都有哪些地形?
地名
青藏高原 元阳梯田 吐鲁番 虎跳峡 阿尔卑斯 内蒙古大草原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 第三单元 第一节 3.1地球表面的地形 (共26张PPT) 教科版
地形
高原 丘陵 盆地 峡谷 山地 海拔不高、山顶浑圆
周围有山地、高原环绕,中间地势较低 深度大于宽度谷坡陡峻的谷地 峰峦高耸,地势崎岖 地平而宽广
第三单元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第一节 地球表面的地形
地形是指地球表面的形态,一般用山地、平原等词汇 概括和表达。 地球表面的地形是多样的,因此高低起伏、崎岖不平。 地球表面的地形也是在不断改变着的。
你看到过哪些地形 地貌,向同学介绍 一下吧!
青藏高原
元阳梯田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 第三单元 第一节 3.1地球表面的地形 (共26张PPT) 教科版
谢谢观看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 第三单元 第一节 3.1地球表面的地形 (共26张PPT) 教科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 第三单元 第一节 3.1地球表面的地形 (共26张PPT) 教科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 第三单元 第一节 3.1地球表面的地形 (共26张PPT) 教科版
观察地形图,你 都发现了些什么?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 第三单元 第一节 3.1地球表面的地形 (共26张PPT) 教科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 第三单元 第一节 3.1地球表面的地形 (共26张PPT) 教科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 第三单元 第一节 3.1地球表面的地形 (共26张PPT) 教科版
山地 丘陵 平原 高原 盆地
地势较高,蜿蜒起伏 坡度较缓,低矮山丘 宽广平坦,起伏很小 四周较高,中间低平 面积广大,周边陡坡
平原、宁夏平原
关于地球表面, 我们还知道什么?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1 地球表面的地形|教科版 (共19张PPT)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1 地球表面的地形|教科版 (共19张PPT)
广元地 形简介
中国
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
地势较高,蜿蜒起伏,层峦叠 嶂
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 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
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 明显的陡坡为界
地貌宽广平坦,起伏很小
地球表面的地形
平原 高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
地球表面的地形
盆地
平原
山地
高原
峡谷
丘陵
下一环节
平 原:低平而宽广
返回
山地:地势高而崎岖,峰峦高耸
返回
丘陵:海拔不高、山顶浑圆
返回
盆地:周围山地、高原环绕,中间地势较低
典 型
返回
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开阔或有丘陵起伏。
返回
峡谷:深度大于宽度谷坡陡峻的谷地
雅鲁藏布大峡谷
返回
家乡地形图片
Go
颜色 数字 图例
地形图上常常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不同高度地形,比 如深浅不同的棕色和褐色分别表示海拔2000到5000米以 上的高原和山地。白色表示终年积雪的山峰,往往都在 六千米以上。深浅不同的绿色表示海拔不同的平原,深 浅不同的蓝色表示各种深度的海洋 。蓝色的封闭图形 是湖泊。蓝色的曲线表示河流。
广中元国市地处形于复四杂川多北样部,边既缘有,巍山峨地高向耸盆的大山,也有大小不等的盆地;既有起伏不平的高 地原过、渡丘地陵带,,也地有势坦由荡北肥向沃东的南平倾原斜。, 山从脊高相空对俯高瞰差中达国3大2地00,余地米势。像摩四天级岭阶山梯,自西向东,逐级下降。 脊最海高拔一由级西阶端梯最是高青点藏3高8原37,米平(均大海草拔坪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分 向布东着下许降多至高2山7冰84川米,,主向要南有则昆急仑剧山下、降冈底斯山、喜马拉雅山等。喜马拉雅山主峰—— 到珠8穆0朗0米玛。峰山,脊海海拔拔88由48北米至,南是从世3界04第5 一高峰。 米第(二轿级子阶顶梯)由降内到蒙1古2高00原米、。黄山土顶黄尖原削、,云贵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 坡地面构一成般,在平2均5海度拔以1上0;00河米谷至深20切00,米相。 对跨高过差第在二6级0阶0--梯80东0米缘间的。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向东直达海岸是第三级 阶梯, 地势下降到海拔500米至1000米以下。这里自北向南分布着东北平原、华北平 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这些平原的边缘镶嵌着低山和丘陵。 再向东是中国大陆架浅海 区,也就是第四级阶梯,水深大都不足200米。

小学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小学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三单元??第一课地球表面的地形【教课目的】科学看法:地形包含高原、高峰、盆地、湖泊、峡谷、平原等。

地球表面有河流、大海、山脉、高原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曲折不平的。

过程与方法:察看描绘常有地形的特色。

会看简单的地形图,能在地形图上指认如高原、平原、谷地、山脉、河流、大海等的地形。

感情、态度、价值观:培育对地球表面地形研究的兴趣,能自觉关注和采集有关的信息。

【教课要点】知道典型地形地貌的特色。

【教课难点】从地形图中发现整个地球地表地形地貌的散布和特色,知道并描绘各样地形地貌的特色。

【教课准备】分组器械:学生预先准备一些自己去过的地方的景色照片,有条件的学校为每组学生准备一份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

教师演示:一些典型的地形地貌的图片或课件,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家乡地形图的课件。

【教课过程】一、引入1、教师用课件展现自己到外处旅行的照片,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从照片上,你能够感觉到那边的地形吗?你能谈谈它的地形特色吗?学生回答,教师适合纠正并增补介绍地形特色。

2、你去过什么地方呢?能不可以取出照片来介绍一下呢?你能够谈谈那边的地名,有什么特色,地形是如何的。

二、我们看到过的地形1、学生初步沟通展现。

要求:出示照片,向大家介绍该地方,注意求情楚地形地貌的种类,能简单描述其特色。

2、教师增补介绍。

在学生沟通的基础上增补介绍,联合学生照片上的地形,出示有关图片和课件,介绍各样地形地貌的特色。

平原:宽广平展,起伏很小;丘陵: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绵延不停的低矮山丘构成;高原:面积很大,地形宽阔,四周以显然的斜坡为界;山地:地势较高,曲折起伏,崇山峻岭;盆地: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3、认识家乡的地形。

我们的家乡是什么地形呢?它有什么特色呢?教师出示家乡地形的照片或课件,学生回答后增补介绍,并填表板书。

地名 ?地形特色4、小组沟通,统计地形。

学生自己带来的照片在组内沟通,说出地形地貌的种类,简单描绘其特色,整理并做好地形统计记录,达成上边表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小组观察地形图
从地形图上我们可以知道哪些信息呢?请以小组为单位仔细观察世界地形图和中国地形图,交流并注意记录从地形图中获得的信息。
5、汇报、小结。
四、拓展延伸
1、关于地球的表面,我们还知道些什么呢?交流、讨论。
2、小结并提出:地球表面的地形会不会发生变化呢?是什么力量在作用它发生变化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
5、汇报、小结。
三、观察地形图
1、引入。
刚才我们交流了各自的照片,几张照片可以反映出我们整个家乡的以及整个国家的地形吗?我想光凭我们的照片是很难了解清楚的。整个地球表面的地形又是怎样的呢?所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件礼物。请看!(教师出示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家乡地形图)希望在它们的帮助下我们可以更好的了解(师板书课题:地球表面的地形)。
平原:宽广平坦,起伏很小;
丘陵: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
高原:面积很大,地形开阔,周围以明显的陡坡为界;
山地:地势较高,蜿蜒起伏,层峦叠嶂;




高原:面积很大,地形开阔,周围以明显的陡坡为界;
山地:地势较高,蜿蜒起伏,层峦叠嶂;
盆地: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
……
3、了解家乡的地形。
我们的家乡是什么地形呢?它有什么特点呢?
教师出示家乡地形的照片,学生回答后补充介绍,并填表板书。
(看书)
地名
地形
特点
4、小组交流,统计地形。
学生自己带来的照片在组内交流,说出地形地貌的类型,简单描述其特点,整理并做好地形统计记录,完成上面表格。
教师演示:一些典型的地形地貌的图片或课件,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家乡地形图的课件。
个性化
设计







一、引入
1、教师用课件展示自己到外地旅游的照片,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从照片上,你可以感受到那里的地形吗?你能说说它的地形特点吗?学生回答,教师适当纠正并补充照片来介绍一下呢?你可以说说那里的地名,有什么特点,地形是怎样的。
2、初步观察地形图。
这三张地形图虽然范围不一样,可是它们却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你发现了吗?你知道上面不同的颜色所代表的意思吗?
学生观察并回答。
3、教师补充介绍地形图的相关知识。
地形图,是普通地图的一种,是按一定比例尺表示地貌、地物平面位置和高程的一种正射投影图。它用符号和颜色来表示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一般在图上都有比例尺和图例。如深浅不同的棕色和褐色分别表示海拔2000米—50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地。白色表示终年积雪的山峰,往往都在6000米以上。深浅不同的蓝色表示各种深度的海洋……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对地球表面地形研究的兴趣,能自觉关注和收集相关的信息。
教学重点
知道典型地形地貌的特点。
教学难点
从地形图中发现整个地球地表地形地貌的分布和特点,知道并描述各种地形地貌的特点。
课时进度
第七周第1课时(学期第18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具
分组器材:学生事先准备一些自己去过的地方的风景照片,有条件的学校为每组学生准备一份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
二、我们看到过的地形
1、学生初步交流展示。
要求:出示照片,向大家介绍该地方,注意说清楚地形地貌的类型,能简单描述其特点。
2、教师补充介绍。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补充介绍,结合学生照片上的地形,出示相关图片和课件,介绍各种地形地貌的特点。
平原:宽广平坦,起伏很小;
丘陵: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
五、课后活动
收集有关地形地貌发生变化,特别是火山和地震引起的地形地貌变化的资料,最好是文字加图片。
分组器材:学生事先准备一些自己去过的地方的风景照片,有条件的学校为每组学生准备一份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
教师演示:一些典型的地形地貌的图片,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家乡地形图的课件。




第一课 地球表面的地形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 教科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
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课题
第一课 地球表面的地形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地形包括高原、高山、盆地、湖泊、峡谷、平原等。
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
过程与方法:
观察描述常见地形的特点。
会看简单的地形图,能在地形图上指认如高原、平原、谷地、山脉、河流、海洋等的地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