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泵站设计
给水泵站设计指导书

(3)管材及配件规格决定 站内管道可用焊接钢管,管道上的配件如弯头、三通、四通、大小头、吸水喇叭口
等均可采用钢板焊制,管道上闸阀及逆止阀可用法兰式接头的铸铁制品,其规格可按手 册第 10 册查得,口径应和管径一致。一般吸水管和连通管上不常开的闸阀采用手动, 直径大于 400 毫米以上的闸阀可用电动,每台泵出水管上的闸阀因开关频繁采用电动, 有关闸阀的选型参见手册第 10 册(常用的闸阀规格索引见手册第 3 册第 62 页,常用的 逆止阀规格索引见手册第 3 册第 470 页)
2
Q=0, H=Z0-Zp+H0 Q=Qmax, H=(Z0-Zp+H+h 管网+h 输水+h 站内)×1.05 在水泵综合性能图上与设计参考线相交的且并联后能满足设计工况点的泵型,都可 作为拟选泵,在组成方案时加以考虑。 (2)选泵方案比较 参考教材第 127 页表 4-1 的方法用表列出各方案每台泵或泵的组合在那种用水量变 化范围内使用,其能源浪费情况及效率的高低。必须强调:在选泵时,一定要根据用水 量变化曲线,注意出现用水几率高的范围。使选定方案在该用水范围有较高的运行效率, 同时要考虑远近期结合,水泵的吸水性能以及泵型台数的多少等因数,最后确定出最佳 方案。 选泵后,还必须按照发生火灾的供水情况,校核泵站是否能满足消防要求,校核时, 应把泵站中备用泵与最大供水时所用的工作泵并联起来,画出并联曲线,如消防时所需 工况点(Q',Hp')位于并联曲线之下则校核合格,说明泵站的备用泵开动后总流量和 扬程都超过消防时的要求,如开动备用泵后仍满足不了消防时的总流量要求,可再设一 台备用泵以增加流量。如开动备用泵后,由于消防时管网中损失太大而不能满足消防时 的扬程,那么泵站中的工作泵在消防时都将不能使用,这时应另选一组为消防时的工作 泵,其流量为消防总流量 Q',扬程为 Hp'。这样将使泵站设备投资大大增加,因而是不 合理的,出现这种情况时,应调整管网设计中个别管段管径使消防扬程下降,用正常的 备用泵就能满足消防要求是比较合理的。 对泵站的校核消防的目的是检查泵站是否具有供给消防时总流量及消防扬程的能 力,由于火灾是一种偶然的非常事件,在消防时并不需要泵站具有较高的运行效率,只 要求泵站能满足消防工况要求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而不必考虑其效率的高低。 管网事故时泵站供水能力也按上述原则进行校核。(本次课程设计因时间有限,可 任选消防或事故校核之一进行复核计算) 这部分说明书中应叙述最大用水量、扬程、用水量与扬程的变化情况,消防(或事 故)校核情况,选用水泵的型号、台数以及备用泵情况。如果选用的水泵是经过切削叶 轮的应予以说明。 3、动力设备的配置 动力设备采用电动机,当水泵选定后,可以根据水泵样本载明的电动机来选择。水
给水加压泵站施工方案设计

给水加压泵站施工方案设计
设计目标:
本方案的设计目的是为了给水加压泵站的施工提供指导。
其目
标是使施工过程尽量安全、高效,并确保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的要求。
设计步骤:
1.初步设计:根据工程需求确定加压泵的型号和数量,并选定
最佳的泵房设计。
2.施工图设计:根据初步设计的结果,设计出泵房的平面图、
立面图和施工剖面图,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泵房的基础设计。
3.施工准备工作:确定施工队伍配置、施工设备的选择和资料
的准备等。
4.材料选购:按照设计需求,选购加压泵、管道和阀门等相关
材料。
同时,要检查材料质量和保证供货时间。
5.现场施工:根据施工图纸进行施工,注意现场安全,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6.试运行和调试:安装完毕后,进行试运行和调试,确保运行稳定和正常。
设计要点:
1.加压泵的选择:应根据设计需求选择合适的型号和数量,同时考虑泵房的实际使用情况和运行成本等。
2.泵房的设计:应根据加压泵的数量和型号确定泵房的结构和面积,并保证其安全和可靠性。
3.管道的敷设:管道敷设应遵循管道规范,保证管道连通性和密封性。
4.阀门的选择:应根据管道设计和操作要求选择合适的阀门。
5.施工验收:在施工完成后,应进行必要的验收和检查,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标准和要求。
总结:
本方案从设备选型、施工图设计、现场施工、试运行和调试等方面综合考虑,注意安全、质量和效率,以确保给水加压泵站施工的顺利进行和工程质量的保证。
给水加压泵站施工组织设计要点

给水加压泵站施工组织设计要点一、前期准备工作:1.澄清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对设计图纸、技术规范等进行审核,确保施工组织设计符合相关要求。
2.确定施工方法和工序:根据工程特点,确定施工方法和工序,包括起重设备的使用、分段施工等。
3.制定施工进度计划:根据工程量和工期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确保施工进度的合理安排。
二、施工组织设计:1.施工队伍组织:确定施工班组构成、人员配备和责任划分,明确施工队伍管理体系。
2.施工场地布置: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布置施工场地,确保施工材料、设备的及时供应和作业区域的划分。
3.质量管理措施:制定针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的控制措施,包括材料验收、施工检查和试验等,保证施工质量。
4.安全防护措施:确定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人身安全、机械设备操作安全和消防安全等,确保施工安全。
5.环境保护措施:制定对施工环境可能产生的噪声、扬尘等污染因素进行控制的措施,保护周边环境。
6.施工设备和材料采购:制定设备和材料的采购计划,保证施工需要的设备和材料供应。
三、施工过程控制:1.管理施工进度:对施工进度进行日常监控和控制,确保施工进度按照计划有序进行。
2.质量检查与控制: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并纠正施工中的质量问题。
3.安全监督和管控: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施工安全和人员安全,及时处理安全隐患。
4.施工记录和报告:做好施工记录和报告,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的问题或变更,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四、施工结束及竣工验收:1.施工结算与决算:按照合同约定和施工进度计划,进行施工进度和质量的结算,制定决算报告。
2.竣工资料整理:做好施工图纸、设计变更、工程验收以及设备设施运行记录的整理和归档。
3.竣工验收与交接:组织竣工验收,确保工程达到设计要求和合同约定的质量要求,完成工程交接手续。
总结起来,给水加压泵站施工组织设计要点包括前期准备工作、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过程控制以及施工结束及竣工验收等。
给水泵站课程设计6

给水泵站课程设计6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给水泵站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工作流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给水泵站相关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给水泵站的定义、分类和作用;(2)掌握给水泵站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3)熟悉给水泵站的工作原理和运行条件;(4)了解给水泵站的维护保养和故障处理方法。
2.技能目标:(1)能够绘制给水泵站的简单示意图;(2)能够计算给水泵站的流量和扬程;(3)能够分析给水泵站运行中的常见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给水泵站工程建设的兴趣和热情;(2)增强学生对给水泵站运行安全的意识;(3)培养学生珍惜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给水泵站的定义、分类和作用;2.给水泵站的主要组成部分(如水泵、电机、传动装置等)及其功能;3.给水泵站的工作原理和运行条件;4.给水泵站的维护保养和故障处理方法;5.给水泵站的案例分析。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给水泵站的原理、结构和运行条件;2.讨论法:分组讨论给水泵站的维护保养和故障处理方法;3.案例分析法:分析给水泵站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4.实验法:学生参观给水泵站,实地了解给水泵站的运行情况。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节课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给水泵站教材;2.参考书:提供给水泵站相关的专业书籍,供学生课后拓展阅读;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展示给水泵站的图片、视频等资料;4.实验设备:联系实验室,安排学生参观给水泵站,实地了解给水泵站的运行情况。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通过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给排水工程中的泵站设计规范要求

给排水工程中的泵站设计规范要求泵站是给排水工程中的重要设施,在工程设计过程中,需要满足一系列规范要求,以确保泵站的正常运行和安全可靠。
以下是给排水工程中泵站设计的主要规范要求。
1. 泵站选址要求泵站的选址应遵循以下要求:- 地势平坦:泵站应选在地势平坦的区域,以便于泵站的布置和运行。
- 交通便利:泵站应位于交通便利的位置,以便于设备的安装和维护。
- 临近供电源和水源:泵站应尽量选址在供电源和水源附近,确保泵站运行所需的电力和水资源供应稳定。
2. 泵站结构要求泵站的结构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 建筑布置合理:泵房建筑布置应方便设备安装、维护和操作,并具备良好的通风、排烟和防潮等条件。
- 设备布置合理:应根据工程需求,合理布置泵、管道、阀门等设备,确保泵站运行的顺畅和高效。
- 结构牢固:泵房建筑物应具备足够的抗震、抗风和抗冲击能力,以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3. 泵站设备要求- 泵的选型要合理:根据工程需求、水质情况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泵,确保其性能稳定、高效。
- 设备的数量要合适:根据设计流量和扬程等参数,确定所需设备的数量和配置,以满足给排水系统的需求。
- 设备的布置要合理:泵的布置应方便于设备的维护和操作,并具备良好的排水和排气条件。
4. 泵站管道系统要求- 管道设计应合理:根据设计流量、扬程、管道材料等因素,合理选择管道的直径和材质,以减少阻力和泄漏。
- 管道布置应合理:管道应尽量缩短长度,减少转弯和弯头数量,以降低能耗和压力损失。
- 管道的连接要可靠:管道连接应采用合适的连接方式,确保连接牢固、密封可靠。
5. 泵站电气系统要求- 电气设备应符合规范:泵站的电气设备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电气安全规范,包括线路、开关箱、电机等。
- 配电系统应可靠:泵站的配电系统应具备备用电源和过载保护等功能,以确保泵站正常供电和设备的安全运行。
6. 泵站自动化控制要求- 控制系统可靠性要高:泵站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应具备高可靠性,包括监测、控制和调节等功能,以实现对泵站设备的自动化操作。
给排水工程中的泵站设计与选型

给排水工程中的泵站设计与选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给排水系统的建设越来越重要。
而在给排水系统中,泵站作为关键设施之一,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将就给排水工程中泵站设计与选型进行讨论,旨在深入探讨如何合理设计泵站,并选取最适合的泵站类型。
一、泵站设计泵站的设计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整个给排水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在进行泵站设计时,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泵站的地理位置泵站的地理位置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在满足给排水系统运行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将泵站选址在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的地方。
2. 泵站的功能需求根据给排水系统的规模和需求,确定泵站的功能需求,包括泵站的处理能力、排水能力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后期的扩展性,以便在系统需求变化时,能够进行相应的调整。
3. 泵站的结构布局泵站的结构布局需要合理设计,以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和方便维护。
通常,泵站的结构包括泵房、进水口、泵排系统等,我们需要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每个区域的布置和大小。
4. 泵站的管道布局泵站管道的布局也是设计中的重要考虑因素。
合理的管道布局能够提高流体的输送效率,并减少能耗和运行成本。
在进行管道布局设计时,我们需要充分考虑泵站的结构特点和管道的流动特性。
二、泵站选型在泵站的选型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最适合的泵站类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泵站类型介绍:1. 集中式泵站集中式泵站是指将多个泵安装在一个泵房中,通过集中控制来实现对整个给排水系统的运行。
这种类型的泵站通常适用于大型城市的给排水系统,其优点是结构紧凑、管理方便。
2. 分散式泵站分散式泵站是将多个小型泵分散布置在给排水管网中,每个泵站独立运行。
这种类型适用于小型城市或者农村地区的给排水系统,其优点是结构简单、维护方便。
3. 蓄能泵站蓄能泵站是利用水能转化为电能并存储起来,然后在峰时段通过发电机将电能再转化为水能,并通过泵进行供水。
这种类型的泵站适用于电能供应不稳定的地区,能够有效平衡供需关系。
给水泵站课程设计

给水泵站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水泵站的基本概念、分类及作用;2. 掌握水泵站主要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性能;3. 了解水泵站的运行管理、维护及安全知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水泵站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水泵站设备选型、布置及优化的技能;3. 培养学生分析水泵站运行数据,进行故障排查及处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水泵站工程建设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水利工程领域的热情;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水泵站在水资源利用和保护中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学习态度,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以下具体学习成果:1.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水泵站的基本概念、分类及作用;2. 学生能够绘制水泵站主要设备的结构图,并解释其工作原理;3. 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水泵站设备选型和布置;4. 学生能够分析水泵站运行数据,发现并解决常见故障;5. 学生能够以小组形式,合作完成水泵站设计优化方案,并进行汇报交流。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第二章“水泵站设计与施工”内容进行组织,具体安排如下:1. 水泵站概述- 水泵站定义、分类及作用;- 水泵站工程在水利工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2. 水泵站主要设备- 水泵的分类、结构及工作原理;- 常用水泵的性能特点及应用;- 水泵的选型及安装要求。
3. 水泵站设计与布置- 水泵站设计原则与步骤;- 水泵站平面布置与水泵机组布置;- 水泵站水力设计计算。
4. 水泵站施工与运行管理- 水泵站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水泵站运行管理原则;- 水泵站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5. 水泵站工程实例分析- 分析水泵站工程实例,了解水泵站设计与施工的实际情况;- 结合实例,掌握水泵站运行管理及优化方法。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1周:水泵站概述;第2周:水泵分类及结构;第3周:水泵选型与安装;第4周:水泵站设计与布置;第5周:水泵站施工与运行管理;第6周:水泵站工程实例分析。
给水泵站课程设计范例

给水泵站课程设计范例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给水泵站的基本原理、结构及运行维护方法,掌握给水泵站的设计和计算,培养学生解决给水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掌握给水泵站的基本原理和结构;(2)了解给水泵站的运行维护方法;(3)学会给水泵站的设计和计算。
2.技能目标:(1)能够分析给水泵站的运行状况,并进行调整优化;(2)能够独立完成给水泵站的设计和计算;(3)具备给水泵站施工和管理的基本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给水工程的热爱和敬业精神;(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服务社会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给水泵站的基本原理、结构及运行维护方法,给水泵站的设计和计算等。
具体安排如下:1.给水泵站的基本原理和结构:介绍给水泵站的工作原理、主要设备及其功能;2.给水泵站的运行维护方法:讲解给水泵站的运行管理、维护保养和故障处理;3.给水泵站的设计和计算:教授给水泵站的选型、设计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系统地传授给水泵站的相关知识和技能;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给水泵站的运行维护方法;3.实验法: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视频等资料,提高课堂教学效果;4.实验设备:配置完善的实验设备,便于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1.平时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以考查其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评估学生的完成情况,检查其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考试:设置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水泵站设计水泵与水泵站课程设计说明书学号 6012207233姓名杨奇专业班级环境工程1班指导教师郑波设计时间2015.5.8-2015.5.22建筑工程系水泵与水泵站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河北某城市供水厂二级泵站设计二、设计内容1.泵站设计控制值的出水量及扬程的确定;2.水泵的选择(包括备用泵);3.动力设备的配置;4.泵站机组的布置;5.吸水管和压水管的设计;6.水泵安装高度的计算;7.泵站平面、高程布置及尺寸的决定;8.泵站内主要附属设备的选择;三、原始资料1、最高日用水量:各自按管网计算结果选用,单位为:m3/d或m3/h;2、最高日用水量变化见各自管网的高日用水量逐时变化曲线;3、高日高时管网总水头损失、管网最不利点标高、发生火灾处标高、消防用水量等,分别采用管网平差计算的结果;4、建筑物层数同管网设计任务书;5、城市供水管网内无调节水池或水塔;6、水厂二级泵站所在地地面标高19m,泵站吸水池最低水位16 m,最高水位18 m;7、泵站所在地最高水温35 ℃;8、地下水位距地面约2.5 m,最大冻土深度0.8 m;9、吸水池与泵站距离8.0m(净距);10、泵站附近有独立双电源;11、管材及管配件的产品规格表。
四、设计成果1、设计说明书一份(≥14页),内容有:(1)有关设计规模、原始资料的叙述;(2)按指示书步骤详述设计的全部内容(包括计算及结论);(3)按指示书要求画出有关草图及标出主要尺寸。
2、图纸在一张2#或1#图纸上画泵站平、剖面图及泵站内主要设备材料表。
(1)泵站平面布置图(包括主要设备机组位置,吸、压水管路位置及其它附属设备机组的位置),比例尺1:100-1:200;(2)泵站立面布置图(包括主要设备机组高度,吸、压水管路高度及其它附属设备机组的高度),比例尺1:100-1:200;(3)泵站剖面图五、设计日期自2015年05月18日至06月01日,计划有效学时数32学时。
目录第一章绪论 01.1设计要求 01.2设计资料 01.3设计步骤与方法 0第二章计算说明书 (2)2.1泵站设计控制值出水量及扬程的确定 (2)2.2水泵的选择 (2)2.3动力设备的配置 (6)2.4泵站机组的布置 (6)2.5吸水管及压水管的设计 (11)2.6水泵安装高度的计算 (16)2.7泵站平面、高程及尺寸的设计 (20)2.8泵站内主要附属设备的选择 (1)第三章附录 (4)第一章 绪论1.1 设计要求1.1.1 设计题目:河北某城市供水厂二级泵站设计 1.1.2 泵站设计水量:m 33284 1.1.3 设计任务(1)泵站设计控制值的出水量及扬程的确定; (2)水泵的选择(包括备用泵); (3)动力设备的配置 ; (4)泵站机组的布置; (5)吸水管和压水管的设计 ; (6)水泵安装高度的计算 ;(7)泵站平面、高程布置及尺寸的决定 ; (8)泵站内主要附属设备的选择 ; 1.1.4 图纸要求在一张2#或1#图纸上画泵站平、剖面图及泵站内主要设备材料表。
(1)泵站平面布置图(包括主要设备机组位置,吸、压水管路位置及其它附属设备机组的位置),比例尺1:100-1:200;(2)泵站立面布置图(包括主要设备机组高度,吸、压水管路高度及其它附属设备机组的高度),比例尺1:100-1:200; (3)泵站剖面图 1.2 设计资料1.2.1 管网设计的部分成果: (1)最高日用水量:912.12m3/h(2)最高日用水量变化见管网的高日用水量逐时变化曲线;(3)高日高时管网总水头损失9.815m 、管网最不利点标高21.04m 、发生火灾处标高23.50m 、消防用水量s L 110等; (4)建筑物层数6层;1.2.2 城市供水管网内无调节水池或水塔;1.2.3 水厂二级泵站所在地地面标高19m ,泵站吸水池最低水位16 m ,最高水位 18 m ;泵站所在地最高水温 35 ℃;地下水位距地面约 2.5 m ,最大冻土深度 0.8 m ;吸水池与泵站距离 8.0m (净距); 1.2.4 泵站附近有独立双电源; 1.3 设计步骤与方法第二章计算说明书2.1 泵站设计控制值出水量及扬程的确定2.1.1 设计工况点的确定Q max采用城市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同管网平差结果(l/s)H p=(Z0-Z P+H0+h管网+h输水+h站内)×1.05(m)式中Z0—管网最不利点的标高;21.40mZ p—泵站吸水池最低水面标高;16mH0—管网最不利点的自由水头;28mh管网—最高日最高时管网水头损失;9.815mh输水—最高日最高时输水管水头损失;有时输水管很短,这部分常包括在h管网内;0.67mh站内—泵站内吸、压水管管路系统水头损失,估算为2~2.5 m;1.05—安全系数;H P—泵站按Qmax供水时的扬程。
48.442(m)2.1.2 校核工况点的确定Q'= Q max+ Q消(l/s)H p'=(Z0-Z P+10+ h'管网+ h'输水+h站内)×1.05(m)——城市消防用水量;110(L/s)式中Q消Q'——消防时泵站总供水量;1002.12(L/s)h'管网——消防时管网的水头损失;5.645(L/s)h'输水——消防时输水管水头损失;0.4(L/s)10——低压制消防时应保证的最不利点自由水头(m);H p'——消防时泵站的扬程。
27.085(m)H P>H p'满足要求2.2 水泵的选择水泵的选择包括确定水泵的型号和台数。
必须注意所选定的泵站中工作泵(并联)的最大供水量和扬程应满足Q max和H P,同时要使水泵的效率较高。
建议工作泵的台数采用3~6台,备用泵一般采用1~2台(本次设计可采用1台),其型号与泵站内最大的工作泵相同。
若现有水泵不合适时,可以采用调节水泵性能的方法,如切削叶轮等。
2.2.1 画设计参考线在水泵综合性能图上(见附图)通过以下两点连直线,得选泵时参考的管路特性曲线——设计参考线。
Q=0,H=Z0-Z P+H0=Z0-Z P+H0=33.4mQ=Q max=912.12(L/s),H=(Z0-Z P+H+h管网+h输水+h站内)×1.05=48.4m在水泵综合性能图上与设计参考线相交的且并联后能满足设计工况点的泵型,都可作为拟选泵,在组成方案时加以考虑。
2.2.2 选泵方案结果比较(详见表2-1):表2-1选泵方案表对以上两个方案进行比较,有管网需求曲线可知,每日平均15个小时用水量集中在760~913L/s,早晚剩余时间用水量在571~760L/s范围中,可以看出第一套方案的运行效率高,且只选用了两种型号的水泵方便维修,互为备用。
故选用两台12sh-9A和两台20sh-9A并联,其中一台20sh-9A作为备用泵(泵的性能参数详见表2-2)。
表2-2 sh型单级双吸离心泵的性能表2.2.3 选泵后的校核选泵后,按照发生火灾的供水情况,校核泵站是否能满足消防要求。
把泵站中备用泵与最大供水时所用的工作泵并联起来,画出并联曲线,可以看出消防时所需工况点(Q',H P')位于并联曲线之下,校核合格。
管网事故时泵站供水能力也按上述原则进行校核。
2.3 动力设备的配置动力设备采用电动机,水泵选定后,根据水泵样本载明的电动机来选择(电机的性能参数详见表2-3)。
表2-3电机配置水泵型号轴功率(kw)转数(r/min)电动机型号功率(kw)转数(r/min)电压(伏)重量(kg)12sh-9A 99.2-1311450Y315M2-4160 1450 380 102420sh-9A 315-333970Y400-56-4400 97060029602.4 泵站机组的布置确定水泵及电动机之后,机组(水泵与电动机)尺寸大小,从手册第11册水泵样本上查到。
基础的平面尺寸和深度依据机组底盘尺寸或水泵、电机的底脚螺栓的位置。
2.4.1 基础的尺寸计算12SH-9A、20SH-9A型水泵不带底座,所以选定其基础为混凝土块式基础(水泵外形尺寸见表2-4,尺寸图见图2-1,电动机尺寸见表2-5,安装尺寸图见图2-2),则 12SH-9A 型水泵:基础长度L =水泵和电机最外端螺孔间距+(400~500)=mm L L B 216050045075345732=+++=++基础宽度B =水泵和电机最外端螺孔间距(宽度方向,取大者)+(400~500)=mm A B 1050500550)500~400(},m ax {3=+=+基础高度0.81m 250016.205.110248095.2)4~5.2(=⨯⨯+⨯=⨯⨯+⨯=)()(电机水泵ρB L W W H20SH-9A 型水泵:基础长度L =水泵和电机最外端螺孔间距+(400~500)=mm L L B 3237500580118797032=+++=++基础宽度B =水泵和电机最外端螺孔间距(宽度方向,取大者)+(400~500)=mm A B 1440500940)500~400(},m ax {3=+=+基础高度m 18.1250044.1237.3296025705.2)4~5.2(=⨯⨯+⨯=⨯⨯+⨯=)()(电机水泵ρB L W W H其中: 水泵W —水泵重量(kg );电机W —电机重量(kg ); L —基础长度(m )B —基础宽度(m );ρ—基础密度(kg/m 3)(混凝土密度ρ=2500 kg/m 3) 最终确定12SH-9A 水泵占地m m m H B L 81.005.116.2⨯⨯=⨯⨯20SH-9A 水泵占地m m m H B L 18.144.1237.3⨯⨯=⨯⨯表2-4 单级双吸离心泵外形尺寸(mm)图2-1单级双吸离心泵外形尺寸图表2-5 电动机尺寸表图2-2单级双吸离心泵(不带底座)安装尺寸2.4.2 机组布置机组布置分为两种:纵向布置及横向布置。
由于本设计中选用水泵为双吸式水泵,为保证进出口处的水力条件,节省电耗,故机组布置采用横向排列,轴线成一列布置。
本次设计采用横线排列(直线单行),其主要优点是跨度小,管配件简单,水力条件好,检修场地较宽畅;缺点是泵房长度较大,操作管理路线较长,管配件拆装较麻烦,但适用于S 、Sh、SA 等双吸离心泵。
根据比较机组采用横向排列。
横向排列的各部尺寸应符合下列要求:(1)泵凸出部分到墙壁的净距A1等于最大设备的宽度加1m,但不得小于2m。
A1=B+1000=1640+1000=2640mm,取A=3500mm。
(2)出水侧泵基础与墙壁的净距B1>应按水管配件安装的需要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