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泵站初步设计
排涝泵站初步设计报告书

排涝泵站初步设计报告书一、项目背景排涝泵站是城市排水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将污水或雨水排放到合适的地方,确保城市的正常运行。
本报告将对排涝泵站的初步设计进行详细说明。
二、设计原则1.满足城市排水需求:泵站的设计应能够适应城市排水系统的需求,保证城市排水顺畅。
2.安全可靠:泵站的设计应考虑到自然灾害和事故的可能性,确保泵站在各种情况下运行稳定可靠。
3.节能环保:泵站的设计应尽量减少能源消耗,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三、设计方案1.泵站位置选择:根据城市地形和水文条件,选择合适的泵站位置,以方便排水和维护。
2.设计排水系统:根据城市的规划和土地利用情况,确定排水系统的布局,包括排水管道和沉淀池等组成部分。
3.泵站结构设计:泵站的结构设计应符合排水系统的布局,包括主体建筑、泵房、放水口等。
4.设计抗灾能力:考虑到自然灾害可能对泵站造成的影响,设计相应的抗灾能力,如防洪堤坝和抗震设计。
5.设计智能化控制系统:在泵站中应用智能化控制系统,能够实时监控和控制泵站的运行情况,提高排水效率。
四、设计参数1.泵站处理能力:确定泵站的处理能力,包括排水量和排水速度等参数。
2.泵站能源消耗:根据处理能力和运行时间,确定泵站的能源消耗量,尽量减少能源消耗。
3.泵站设备选择:选择合适的泵和附件设备,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维护方便。
五、施工方案1.泵站工程施工流程:详细说明泵站工程施工的流程和各个节点的任务。
2.材料选用和施工标准:选择合适的材料,并制定相应的施工标准,确保工程质量。
3.工程安全措施:制定安全措施,保护施工人员的安全,并减少工程事故的发生。
六、环境保护措施1.排水处理措施:制定合适的排水处理方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噪音控制措施:设计合适的消声设备,减少泵站运行产生的噪音。
七、运维管理方案1.泵站设备养护计划:制定设备养护计划,定期检修和维护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2.检修和维护人员培训:对运维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技能和维护能力。
排涝泵站初步设计报告书

排涝泵站初步设计报告书1.引言本报告旨在对排涝泵站进行初步设计,并提供完整的泵站设计方案。
泵站作为排涝系统的核心设备,对于农田排水、城市排水以及防洪工程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将考虑泵站的选址、泵站的规模和配置,以及泵站的操作和维护等问题。
2.排涝泵站选址泵站的选址是排涝系统设计的首要问题。
选址应考虑以下因素:-附近是否有排涝需求区域;-地理位置是否便于水泵的水源供应;-地形地势是否适合泵站的建设。
3.泵站的规模和配置根据所选区域的排涝需求和水量需求,我们可以确定泵站的规模,并选择适当数量和型号的水泵,以满足排水要求。
-泵站的规模包括泵房的建筑面积、设备容量和处理能力等;-在水泵的选择方面,需要根据排水面积、水源类型和地势高差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4.数字化控制系统为了实现泵站的自动化控制和远程监控,我们建议采用数字化控制系统。
该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泵站的运行状态、水泵的运行参数等,并能够自动调整泵站的运行模式,以适应不同的排水需求。
5.操作和维护为了确保泵站的长期稳定运行,我们需要考虑泵站的操作和维护问题。
-操作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排水知识和技能,能够熟悉掌握泵站自动化控制系统;-泵站设备需要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6.可行性分析在进行泵站的初步设计之前,我们需要进行可行性分析,评估泵站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确定该项目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7.结论通过对排涝泵站的初步设计,我们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泵站设计方案,并对选址、规模和配置、数字化控制系统、操作和维护以及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我们相信该设计方案能够满足排涝系统的需求,并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基础。
某地水泵站初步设计总体平面布置图

城市供水中途加压泵站改造应急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城市供水中途加压泵站改造应急工程初步设计报告一、引言城市供水中途加压泵站是确保城市居民正常用水的重要设施,但随着城市发展和居民用水量的增加,现有泵站已无法满足需求。
因此,为了解决城市供水问题,进行中途加压泵站改造应急工程是必要的。
本报告将对中途加压泵站进行初步设计,以满足应急工程的需求。
二、中途加压泵站改造背景目前的中途加压泵站已经使用了十年以上,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泵的负荷过重,影响了泵的寿命和效力;二是泵房设备老旧,存在安全隐患;三是泵站的供水能力已不能满足城市增长的需求。
因此,进行中途加压泵站改造应急工程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三、设备升级与改造建议1.泵站设备升级:将现有老旧设备进行更换,选用新型高效节能的泵设备,提高供水能力,提升使用寿命。
同时,对泵房采取防水措施,以保障设备的运行状况和现场人员的安全。
2.自动化控制系统:引入现代化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包括自动排水、智能监测和远程控制等功能,提高运行效率和供水质量,减少运维人员的工作量。
3.备用电源系统:为了应对突发停电等紧急情况,建议在泵房内设置备用电源系统,以保证泵站在断电情况下仍能正常运行,维持城市供水的连续性。
4.应急抗震设施:由于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可能对泵房造成破坏,因此建议在泵房内加强抗震设施的设置,以提高泵站在自然灾害发生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四、工程实施1.项目计划:制定合理的工程计划,确保按时完成改造任务,并尽量减少对正常供水的影响。
2.设备采购:充分调研市场上的供应商和产品,选择质量可靠、性能优良的设备进行采购,同时确保设备与原有系统的兼容性。
3.施工管理:严格管理施工进度,保证施工质量,确保改造工程的顺利进行。
对施工环境和周边居民进行合理保护,确保施工安全。
五、经济与社会效益1.经济效益:改造后的中途加压泵站将提高供水能力,减少供水中断的风险,满足城市发展需求。
同时,新设备的高效节能将减少能源消耗,降低运行成本。
2.社会效益:改造后的泵站将提升供水质量和供水稳定性,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
某排涝泵站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某排涝泵站工程初步设计报告一、设计背景和目的排涝泵站位于市区,主要用于排除雨水、污水和地下水。
由于该地区地势较低且容易积水,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城市的发展规划。
因此,设计一座排涝泵站用于解决该区域的排水问题,保障了城市的正常运行和市民的生活质量。
设计目的:1.提供出水能力:保证在暴雨和降雨较大的天气条件下,泵站能够迅速排除过多的雨水,防止水浸泡居民区和道路。
2.减少泵站的占地面积:考虑到该地区土地紧张的情况,设计一座紧凑型的泵站,最大限度地减少占地面积,不影响周边建筑物和交通。
3.提高泵站的工作效率:选择高效能的水泵设备,并合理规划管网系统,使泵站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排水任务,提高工作效率。
二、设计方案1.泵站选址:根据调研和地形测量数据,选取了区中心位置的一片空地作为泵站建设地点,该地点地势较高,有利于排水。
2.泵房设计:泵房采用地下式设计,减少占地面积。
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面积约200平方米,地下一层。
内部设置过压室、泵室、换气设备室和操作室等功能区域,满足泵站的正常运行和维护需求。
3.排水泵选择:选择大流量、大扬程、高效能的离心泵作为排水泵,根据设计流量和扬程要求选定合适的型号和数量。
同时考虑到泵站的可靠性和备份能力,设计两套主泵和备份泵,以应对突发情况。
4.排水管道设计:根据周边地势和排水需求,设计排水管道系统。
采用HDPE材质管道,根据地势高低,设计合理的管线走向和坡度,确保排水畅通并节约材料成本。
5.排水调度系统:配备自动化调度系统,监控泵站状态、流量和压力等参数,实时调整泵站工作模式,并具备远程监控和报警功能,保证泵站的正常运行。
三、设计成果1.泵站示意图:通过CAD软件绘制泵站示意图,包括地下泵房、排水管道系统和配套设备等。
2.工程量计算表:根据泵站设计参数和规格,计算各项工程的材料消耗和投资成本。
3.设计报告:详细介绍了泵站的选址、结构设计、设备选择和工程参数等,提供了设计依据和实施方案。
河北省唐山市XX灌溉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河北省唐山市XX灌溉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初步设计报告一、项目背景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河北省唐山市XX地区农田灌溉需求不断增加。
为了提高农田灌溉的效率和质量,以及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需求,XX灌溉泵站更新改造工程被提上日程。
本报告将对该工程进行初步设计。
二、项目概述1.项目名称:XX灌溉泵站更新改造工程2.项目位置:河北省唐山市XX地区3.项目目标:提高农田灌溉效率和质量,满足农业生产需求4.项目内容:a.更新并替换老旧的灌溉泵设备b.增加智能化控制系统c.优化灌溉系统管道布局三、工程设计方案1.灌溉泵设备更新根据目前的技术水平和需求,对该泵站的旧灌溉泵进行替换。
选用高效、节能的新一代灌溉泵设备,如离心泵或轴流泵。
通过新设备的升级,灌溉效率将得到明显提高。
2.智能化控制系统引入先进的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对灌溉泵站的自动化控制和远程监控。
可根据农田的实际需求,智能调整灌溉泵的工作状态,提高灌溉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同时,将传感器安装在必要的位置,采集灌溉泵站和农田的实时数据,实现远程监控和管理。
3.灌溉系统管道布局优化通过对灌溉系统的管道布局进行优化,减少管道阻力和泄漏。
合理布置灌溉管道,缩短灌溉路径,提高水流输送效率。
在关键位置设置调节阀,实现对灌溉效果的精细控制。
四、项目进度计划1.初步设计阶段(预计1个月):a.收集现场资料b.进行灌溉泵站设备选型和控制系统方案设计c.优化灌溉系统管道布局2.施工准备阶段(预计2个月):a.采购新设备和材料b.搭建施工平台和临时设施c.建立施工组织和管理体系3.施工阶段(预计6个月):a.拆除旧设备并安装新设备b.安装智能化控制系统和传感器c.进行灌溉系统管道布局调整4.竣工验收(预计1个月):a.进行整体设备和系统的调试与测试b.进行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五、经济效益及环境影响评估该灌溉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将提高农田灌溉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
通过智能化控制系统和优化管道布局,可以有效降低能耗和运行成本。
给水加压泵站施工方案设计

给水加压泵站施工方案设计
设计目标:
本方案的设计目的是为了给水加压泵站的施工提供指导。
其目
标是使施工过程尽量安全、高效,并确保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的要求。
设计步骤:
1.初步设计:根据工程需求确定加压泵的型号和数量,并选定
最佳的泵房设计。
2.施工图设计:根据初步设计的结果,设计出泵房的平面图、
立面图和施工剖面图,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泵房的基础设计。
3.施工准备工作:确定施工队伍配置、施工设备的选择和资料
的准备等。
4.材料选购:按照设计需求,选购加压泵、管道和阀门等相关
材料。
同时,要检查材料质量和保证供货时间。
5.现场施工:根据施工图纸进行施工,注意现场安全,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6.试运行和调试:安装完毕后,进行试运行和调试,确保运行稳定和正常。
设计要点:
1.加压泵的选择:应根据设计需求选择合适的型号和数量,同时考虑泵房的实际使用情况和运行成本等。
2.泵房的设计:应根据加压泵的数量和型号确定泵房的结构和面积,并保证其安全和可靠性。
3.管道的敷设:管道敷设应遵循管道规范,保证管道连通性和密封性。
4.阀门的选择:应根据管道设计和操作要求选择合适的阀门。
5.施工验收:在施工完成后,应进行必要的验收和检查,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标准和要求。
总结:
本方案从设备选型、施工图设计、现场施工、试运行和调试等方面综合考虑,注意安全、质量和效率,以确保给水加压泵站施工的顺利进行和工程质量的保证。
取水泵房设计

取水泵房初步设计一、设计说明书设计任务及基本设计资料宜城市自来水公司为解决供水紧张问题,计划新建一座设计水量为80000吨/天的水厂(远期供水120000吨/天),水厂以赣江为原水,采用固定式取水泵房,取水点处修水最高洪水位59.340米(1﹪频率),最低枯水位50.830(99%保证率)米,常水位92.40米,水厂地面标高115.00米,泵站设计地面标高97.00米,水厂反应池水面高出地面3.00米,泵站到水厂的输水干管全长3200米。
试进行该一级泵站的工艺设计。
3.设计技术要求设计要求达到扩初设计程度,设计成果包括:(1)泵站平面布置图.(1~2张)(2)泵站剖面图. (1张)(3)主要设备及材料表.(4)设计计算及说明书.二、设计概要取水泵站在水厂中也称一级泵站.在地面水水源中,取水泵站一般由吸水井、泵房及闸阀井三部分组成。
取水泵站由于它靠江临水的确良特点,所以河道的水文、水运、地质以及航道的变化等都会影响到取水泵上本身的埋深、结构形式以及工程造价等。
其从水源中吸进所需处理的水量,经泵站输送到水处理工艺流程进行净化处理。
设计中通过粗估流量以及扬程的方法粗略的选取水泵;作水泵并联工况点判断各水泵是否在各自的高效段工作,以此来评估经济合理性以及各泵的利用情况。
取水泵房布置采用圆形钢筋混凝土结构,以此节约用地,根据布置原则确定各尺寸间距及长度,选取吸水管路和压水管路的管路配件,各辅助设备之后,绘制得取水泵站平面图及取水泵站立体剖面图各一张。
设计取水泵房时,在土建结构方面应考虑到河岸的稳定性,在泵房的抗浮、抗裂、抗倾覆、防滑波等方面均应有周详的计算。
在施工过程中,应考虑到争取在河道枯水位时施工,要抢季节,要有比较周全的施工组织计划。
在泵房投产后,在运行管理方面必须很好地使用通风、采光、起重、排水以及水锤防护等设施。
此外,取水泵站由于其扩建比较困难,所以在新建给水工程时,可以采取近远期结合,对于本例中,对于机组的基础、吸压水管的穿插嵌管,以及电气容量等我们应该考虑到远期扩建的可能性,所以用远期的容量及扬程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泵站初步设计20031.设计任务与基本资料1.1 设计任务完成胜利排水泵站的初步设计1.2 建站目的为对某市用水环境进行综合治理,满足全市排污排涝等需求,拟在该市东区建一座排水泵站,将水排人外河,市内有一环卫河自西向东,市内外泄水流可汇人南北流向的外河一上龙河。
1.3 设计标准水泵站按《泵站设计规范》和《室外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的标准,该站为三级建筑物。
1.4 基本资料(1)地形资料:环卫河自西向东,河底高程4m ,底宽4m ,外河为南北流向。
防洪堤顶高程14.5m ,堤坡底为1:2.5,建站地点高程9m 。
(2)地质资料:建站地点地势平坦,地面下向至5.04m 为素填土,夹少量碎砖、小石子、植物根,3190KN m γ=, 217c KN m =,内磨擦角φ=13°,[]280R KN m =;5.04米以下为亚粘土,3190KN m γ=,210c KN m =,内磨擦角φ=18°,[]2100R KN m = 。
泵站墙后回填土,r=190KN/m3,c=30 KN/m2,φ=15°,外磨擦角取(1/3-2/3)φ。
(3)水文资料: 环卫河末河底面高程:4.0m 环卫河河底河底宽度:4.0m 水位组合水位 外河 环卫河 最高水位 ▽11.0m ▽6.0m 设计水位▽10.5m▽5.0m最低水位▽8.5m ▽4.5m地下水水位▽4.0m(4)流量资料:km)排水率排水面积(2m3/s/KM2总面积自排面积分流面积胜利站抽排面积32m s km29 12.4 5.6 11 0.36(5)交通:外河可以行船,附近有公路通往市区,交通便利。
(6) 电力来源:站址附近有变电所一座,6KV输电线路经过此站。
(7)水温:排水时最高气温37°,最高水温25°。
1.5其它设计依据(1)设计任务与指导书扬州大学2003(2)《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3)《水泵站设计示例与习题》(4)《中小型泵站设计与改造技术》储训刘复新主编(5)《泵站过流设施与截流闭锁装置》严登丰著(6)《中小型泵站设计图集》2. 泵站机组设计2.1水泵选型2.1.1设计扬程计算设计扬程,利用公式(2-1)计算:损设内设外设h h h H +-= (2-1) 式中 设H ——设计扬程(m);设外h ——设计外水位∇10.5m ;设内h ——设计内水位∇5.0m ;损h ——管路损失为净扬程的(10-25)%;选20%。
设H =(10.5-5.0)×(1+20%)=6.6m2.1.2设计流量计算设计流量,利用公式(2-2)计算:3()Q qA ms=设 (2-2)式中 q ——排水率(()32.ms KM );A ——设计的排水面积(万亩);3290.3610.44mQ s=⨯=设2.1.3水泵选型(1)水泵选型原则:①应满足泵站设计流量、设计扬程及不同时期的排水要求,同时要求在整个运行范围内,机组安全、稳定,并且具有最高的平均效率。
②在平均扬程时,水泵应在高效区内运行;在最高和最低扬程时候,水泵能安全、稳定运。
排水泵站的主泵,在确保运行前提下,其设计流量宜按最大定单位流量计算。
③按照选定的泵型,建站的投资和设备功率应为最小;④装机台数不宜太多,也不宜过少,最好不少于两台。
根据排水站容量的大小和类型的不同,结合实际情况而选定。
并尽量选用同型号的水泵,便于操作、维修和管理。
还应考虑到动力设备的综合利用。
同时排水泵站应设备用机组。
(2)水泵选择方案比较:由于设计扬程为6.6m小于10m,低扬程大流量,选择单级立式轴流泵。
由于轴流泵的功率曲线较陡降,扬程的微小变化会引起功率的大幅变化,因此轴流泵不宜用于扬程高流量小的场合,而对于扬程变化较大的泵站由于常采用全调节轴流泵,水泵结构复杂,辅助设备较多,使得维修管理复杂。
综合所述:从基建角度看,方案1水泵台数过多放弃方案1.方案2和方案3水泵台数一样,方案2的装机容量比方案3的小,耗电量小,经济,所以选择方案2的28ZLB-85型号轴流泵。
备用机组的选择:3,选用1台28ZLB-85备用泵。
⨯=⨯⨯=15%10.44360015%5637.6/Q m h设最终选用28ZLB-85型泵7台。
2.2动力机选择水泵的动力机械有电动机和柴油机:(1)电动机的优点是容易启动,操作简单,运转可靠,方便管理,成本较低,且便于自动化。
但是,输电线路及其他附属设备的投资较大,同时功率受电源电压影响较大。
(2)柴油机不受电源限制,机动灵活,适应性强,在小功率的情况下,每千瓦的投资比电动机小。
但运行时易发生故障,使用操作维护保养等技术要求高。
上述两种动力机各有有点,选配时应根据实际条件来确定。
本泵站选择电动机。
因为28ZLB-85型单级立式轴流泵的轴功率为133.9kw,所以电动机与其配套选择型号为JSL-13-8其优点为:效率高,噪声低,振动小,重量轻,质量可靠,安装维修方便等。
该电机具体技术功率180KW,电压380V,转速750r/min,电动机重量1930kg,最大外径1.06m。
因为水泵机组有7台,最终选择JSL-13-8型电动机7台。
2.3传动设备动力机与水泵之间的传动方式可分为直接传动与间接传动两类。
当水泵和动力机的额定转速相等,转向也相同,且都是立式或卧式机组时,可采用直接传动。
如果二者转速不等或转向不同,或一台为立式另一台为卧式时,就要采用间接传动。
对轴流泵来说,水泵和动力机的额定转速不相等,转向相同,所以选择间接接传动,这种传动方式不仅简单、方便、安全、结构紧凑、传动平稳,而且效率接近100%。
并且用弹性联轴器把水泵和动力机的轴联接起来,可以减少在传动时所产生的振动,以及防止因轴心未对中而使轴产生周期性的弯曲应力。
3. 引渠设计泵房与水源之间,常常设置引水建筑物,将水从水源引至泵站的前池和进水池或直接引向水泵进口,以保证水泵的正常工作。
引水建筑物的主要结构形式有:管式、涵洞式和明渠式。
本设计选用明渠式引水建筑物。
明渠式引水建筑物是指连通水源与泵房的明渠,也称泵站引水渠。
灌溉泵站中的引水渠,通常分为有自动调节和无自动调节两种 ,有自动调节的引渠其主要特点是:渠顶不是按一定的坡降沿渠逐渐降低的,而是水平的或是逐渐升高的,这种渠道不论渠中通过的流量大小,其水位均不会超出渠顶发生漫溢现象,所以无需设置控制建筑物,可自动调节。
无自动调节的引渠无此功能。
本设计中选有有自动调节的引水渠。
引水建筑物的主要作用是:可以使泵房尽可能接近供水区,以减少输水管道的长度,从而节省工程投资和能量损耗;为水泵正向进水提供条件;可以避免泵房与水源直接接触,从而简化泵房结构的方便施工;对于从多泥沙的水源中抽水的泵站,还可以提供设置沉沙池的场地并为前池利用自流提供必要的高程。
3.1引渠断面设计计算参照水力学中明渠均匀流的水力计算公式,渠道采用梯形断面。
过水断面利用公式(3-1)—(3-6)计算。
()h m b B 2+= (3-1)()h mh b h B b A +=⎪⎭⎫⎝⎛+=2 (3-2)2b χ=+()212mh b hmh b AR +++==χ(3-4)Ri AC Q = (3-5)611R nC = (3-6)式中 B ——水面宽度(m); b ——渠底宽度(m); m ——边坡系数, 1.5m =;h ——水深(m);A ——过水断面面积(2m );χ——湿周(m); R ——水力半径(m); C ——谢齐系数; Q ——流量(3ms);i ——坡底比降,1/6000i =; n ——渠床糙率系数,0.025n =。
整理公式(3-1)-(3-6)后得公式(3-7):()()8/32/13/53/2212⎥⎥⎦⎤⎢⎢⎣⎡+++=i m m nQ h ββ (3-7)式中 β——断面宽深比,即hb=β。
5132231A iQ n χ=计 (3-8)最佳水利断面的宽深比β:)2b m hβ== (3-9)边坡系数m 为1.5:)2 1.50.609β== 取0.6将各值代入:(()()3/82/31/25/30.02510.440.62 2.7810.616000h m⎡⎤⨯⨯+⎢⎥==⎢⎥+⎢⎥⎣⎦0.6 2.78 1.668b h m β==⨯=计算渠道输水流量利用公式(3-2)、(3-3)和(3-8)得:()()21.668 1.5 2.78 2.7816.23A b mh h m =+=+⨯⨯=2 1.6682 2.7811.69b m χ=+=+⨯=()1523323116.231600010.430.02511.69mQ s==计3.2渠道输水能力的校核(1)流量校核:10.4410.430.0009590.0510.43Q Q Q --==<设计计 流量校核满足要求。
(2)流速校核:10.430.64/16.23Q v m s A ===设 粘性土质渠道,不冲流速为:0.75~0.95m/s 。
不淤流速为:含沙量很小的清水渠道虽无泥沙淤积威胁,但为了防止渠道长草,影响输水能力,对渠道的最小流速仍有一定限制,通常要求渠道的平均流速不小于0.3~0.4m/s 。
不冲不淤v v v <<流速校核满足要求。
(3)加大流量计算:加大流量: 21.25Q 1.2510.4413.05m /s Q ==⨯=加大,此时(()()3/82/31/25/30.02513.050.62 3.010.6 1.56000h m ⎡⎤⨯⨯+⎢⎥==⎢⎥+⎢⎥⎣⎦0.6 3.0 1.8b h m β==⨯=()()21.8 1.5 3.0 3.018.9A b mh h m =+=+⨯⨯=13.050.69/18.9Q v m s A ===不冲加大不淤v v v <<(4)最小流量计算:最小流量: 240%10.440.4 4.176/Q Q m s ==⨯=最小, 此时(()()()()3/82/31/25/320.025 4.1760.62 1.9710.6 1.560000.6 1.97 1.1821.182 1.5 1.97 1.978.154.1760.51/8.15h mb h mA b mh h m Q v m s A β⎡⎤⨯⨯+⎢⎥==⎢⎥+⎢⎥⎣⎦==⨯==+=+⨯⨯====不冲最小不淤v v v <<经过校核,在加大流量和减小流量时,渠道断面都满足不冲不淤要求。
3.3引渠渠底、渠顶高程确定(1)引渠渠底高程利用公式3-10计算:水设引底H H -=∇ (3-10)式中引∇——引渠渠底高程(m);设H ——设计内水位, 5.0H m =设; 水H ——引渠水深, 2.78H m =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