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肢运动功能评价方法的初步研究_杜俊敏

合集下载

上肢功能评定方法

上肢功能评定方法

上肢功能评定方法
上肢功能评定可太重要啦!这就好比是给上肢做一次全面的“体检”呢!你想想看,我们的上肢多能干呀,能抓东西、能写字、能打招呼,几乎干啥都离不开它。

那怎么评定上肢功能呢?可以从关节活动度开始呀!就像看看门能打开多大角度一样,我们要看看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能活动到什么程度。

这可不是随便看看,得精确测量,不然怎么知道它到底灵不灵活呢?这关节活动度要是受限了,那好多事情做起来可就费劲咯!
还有肌力评定呢!这就好像是测试上肢的“力量值”。

肌肉有力气,才能拿得起重物,才能完成各种需要力量的动作呀。

要是肌力不行,那端个碗都可能摇摇晃晃的,多不方便呀!
感觉功能评定也不能少啊!要是手感觉不到东西,那不是抓不住,就是会不小心弄坏东西,这多糟糕呀!就像走路没有眼睛看路一样危险呢。

再说说灵活性和协调性吧!你看那些手巧的人,做什么都又快又好,这就是上肢灵活性和协调性好呀。

要是这方面不行,系个扣子都得半天,那不是急死人啦?
上肢的功能评定方法真的是多种多样,每一种都有它的意义和价值。

难道不是吗?我们可不能小瞧了这些评定呀,它们能让我们清楚地了解上肢的状况,就像给上肢画了一幅详细的“画像”。

通过这些评定,我们可以及时发现问题,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和恢复上肢功能。

这就像是给生病的上肢“治病”一样,只有找到了“病根”,才能对症下药呀!所以说,上肢功能评定真的超级重要的呀!大家一定要重视起来呀!。

一种上肢运动功能评价方法的初步研究

一种上肢运动功能评价方法的初步研究
维普资讯
中 国 康 复 医 学 杂 志 ,0 7年 , 2 20 第 2卷 , 1 期 C ieeJun lfR hblainMe ii . N v 第 1 hns o ra e ait o o it dcn e o

康 复 医学 工 程 ・

种上肢运动功能评价方法的初步研究
t e d f r n a g t n te f n o r ,a d t ic s h e meh d o v l ai g u p r l v me t f n t n h i e e t tr e s o h r t b ad n o d s u s t e n w o t o f e au t p e i n mb mo e n u ci o fr o mo e n d s r e p t n s o r vd t e e e e c s o r e a i t t n r i ig n d tc in f v me t i d r ai t t p o i e h rf r n e f r h b l ai tan n a d ee t o mo e n o e i o o v me t ds r e p t n s io d r a i t.M e h d T e t - n mae e l y o u te s e e h s n e t o : w ny o e l h a t v l n e r w r c o e .T e o ni g x e me t f h ma h h p i t e p r n o u n n i u p r i w s e in d n c ri d u . B t e tt t a ay i f e p r na d t, te h a trsis f p e l mb a d sg e a d a re o t y h sa i i s c n lss o x e me t l aa h c a ce t o i r i c p it g o n i mo e n t fr i e e t tr e s e e i u s d o s a te e e e c s o r n v me t i me o d f r n a g t w r d s s e t u e s h r f r n e f mo e n fn t n f c v me t u c i o e au t n n v la i o mo e n d s r e p t ns Re u t T e x e me tl a a n iae t e o e n e t mo in o v me t io d r ai t. e s l: h e p r n a d t i d c td h fr f g r- i S i i p t o d r t n e e o vo s i ee t n h w d p s e sn e y sr n e u a i .Co c u i n C n r s i h p e u ai s w r b iu df r n ,a d s o e o s s i g v r t g r g lrt o o y n l so : o t t t t e u p r a w h l p i t g h r c e sis f e l y u n t e o e n e — i mo in u ai n a b u e a mo e n i mb o n i c a a tr t o h at h ma , h fr f g r t S n i c h i p t d r t c n e s d s o o v me t f n t n n e o e a u t g h v me t u ci n f u c i i d x n v l a i t e mo e n f n t o mo e n ds r e p t n s h n w o n o v me t io r a i t.T e e me h d s a y n d e t o i e s a d smp e t mp e n . i l o i lme t

一种上肢运动功能康复评价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上肢运动功能康复评价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上肢运动功能康复评价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王丽,兰陟,王强,李宏亮,张宁,潘国新申请号:CN202010534149.3
申请日:20200612
公开号:CN112057040A
公开日:
20201211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上肢运动功能康复评价方法,该方法为:首先,同步采集受试者患侧手臂在做伸及运动过程中的肌电信号和三维运动信息;其次,通过分析肌电信号获得肌张力评价指标,通过分析三维运动信息获取运动时间、运动平滑性、相同运动之间的差异和运动轨迹偏差评价指标;最后,利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上述五个评价指标在康复效果评定中的权重,进而获得上肢康复训练效果。

本发明利用肌电信号分析结合三维运动学分析,对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训练效果进行量化评价,通过分析肌肉功能和运动功能的恢复程度,并且分析各康复评价指标在康复评价效果中的权重,从而全面综合的对康复训练效果进行评价。

通过计算康复训练效果可以分析得出被试者康复训练前后的恢复程度以及康复训练后与健康者之间的差异程度。

申请人: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
地址: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荣华中路1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邦创至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张希宇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基于Kinect V2 的上肢康复运动评价系统研究

基于Kinect V2 的上肢康复运动评价系统研究

总723期第二十五期2020年9月河南科技He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基于Kinect V2的上肢康复运动评价系统研究毛堃(衢州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浙江衢州324000)摘要:我国每年发生脑卒中的病人就高达200万,其中大部分存在不同程度的偏瘫。

数量庞大的偏瘫待康复的患者对现有的医疗体系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而现有的上肢康复训练主要还是一对一的训练模式,指标量化程度低,评价主观性较强,因此,急需一种更为高效的训练模式和评价方法。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Kinect V2的上肢康复运动评价系统。

该系统采用卡尔曼滤波对骨骼数据进行滤波,使用C#实现人机交互界面,并搭建出基于SQL Server的运动数据库,最终通过动态时间规整算法实现对上肢康复运动的评价。

关键词:Kinect V2;上肢康复;卡尔曼滤波;动态时间规整中图分类号:TP391.41;TH78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168(2020)25-0009-04 Movement Assessment System Based on Kinect V2for Upper limb RehabilitationMAO Kun(School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Quzhou College of Technology,Quzhou Zhejiang324000)Abstract:In China,there are2million stroke patients every year,and most of them have different degree of hemiple⁃gic.The hospital have huge pressure to deal with these mass number of stroke patients.Meanwhile,recent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is mainly one-to-one mode,where index has low quantization and assessment is strong subjective. Therefore,a more efficient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mode and assessment is needed.In this paper,a rehabilitation as⁃sessment system based on Kinect V2for upper limb was proposed.In this system,the bones data is filtered by Kal⁃man filter,HMI is realized with C#,and movement database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SQL Server.Finally,rehabilita⁃tion assessment for upper limb is achieved by applying Dynamic Time Warping(DTW)algorithm.Keyword:Kinect V2;upper limb rehabilitation;Kalman filter;DTW1研究背景根据统计,我国每年发生脑中风病人达200万,发病率高达120/10万。

基于生物运动信息的上肢肩肘腕关节运动功能评价方法[发明专利]

基于生物运动信息的上肢肩肘腕关节运动功能评价方法[发明专利]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013.04.24C N 103054585 A (21)申请号 201310022821.0(22)申请日 2013.01.21A61B 5/11(2006.01)A61B 5/0488(2006.01)(71)申请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地址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2号大街(72)发明人高云园 高发荣 席旭刚 佘青山孟明 马玉良 罗志增(74)专利代理机构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代理人杜军(54)发明名称基于生物运动信息的上肢肩肘腕关节运动功能评价方法(57)摘要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生物运动信息的上肢肩肘腕关节运动功能评价方法。

本发明首先选择加速度信号和肌电信号作为上肢运动的生物运动信息。

然后对加速度信号和肌电信号进行特征提取。

在此基础上,从两方面对特征值进行筛选:针对不同类型的动作和针对执行动作能力的不同,根据信号特征的典型性和可区分性对特征进行筛选。

最后利用两类信号的不同优势,将两类信号的特征值进行组合。

以简式Fugl-Meyer 评分值为标准,构建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多元信号特征的优化组合,以此作为上肢肩肘腕关节运动功能评价指标。

本发明不仅可以进行在线的实时信息提取和评分检测,还能取代传统的上肢运动功能评价方法,更细致地对上肢运动功能进行量化评分。

(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9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9页(10)申请公布号CN 103054585 A*CN103054585A*1/1页1. 基于生物运动信息的上肢肩肘腕关节运动功能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生物运动信息的选择与样本数据采集;在信号源的选择上,生物运动信息包括上肢运动力学信息和生物电信息,这两类信息从不同方面表征了上肢的运动状态和动作的执行能力;在动力学信息中选择加速度信号,生物电信息中选择肌电信号作为上肢运动的生物运动信息;获取人体上肢动作时的加速度信号和肌电信号样本数据,具体如下:通过二维加速度传感器检测上肢运动的加速度信号,表面肌电信号采集仪拾取人体上肢动作时相应肌肉的肌电信号,两类信号通过数据采集卡采集到PC 机上,保证信号的同步性和一致性,信号的采样频率是1khz ;2) 确定1)中的两类信号的采样位置和周期信号;关于信号的采样位置,将二维加速度传感器置于上肢的小臂和大臂,分别测量上肢动作时小臂和大臂在不同方向的加速度信号;在肌电信号源位置的选择上,依据生物力学分析结果,按其在动作中的贡献大小来选择肌肉,选择小臂内侧的上肢尺侧腕屈肌、小臂外侧的尺侧腕伸肌和大臂内侧的肱二头肌的肌电信号;这三块肌肉分布在手臂的不同区域,在位置和信号区分度上都具有典型性;在确定周期信号时,肌电信号从能量的角度确定起止点,即在较小时间段内,信号的能量值大于一定阈值,则表示进行动作或保持动作;加速度信号则利用一段时间内加速度变化的累积量超过一定阈值来判定是否在进行动作;3)对加速度信号和肌电信号进行特征提取;肌电信号的特征包括均方根、小波包能量和基本尺度熵,分别体现了动作的时域信号幅值、时频域信号能量和复杂度特性;加速度的特征为均方根、信号导数的均方根和基本尺度熵,分别表示动作的时域信号幅值、动作平滑程度和复杂度特性;4)在肢体进行特定典型动作时,在信号特征提取的基础上,根据信号特征的典型性和可区分性对特征值进行筛选,从而更有效的提取适合于上肢运动功能诊断的信号特征;特征值筛选条件:a )针对不同类型的动作,选择具有区分性和代表性的特征值;b )针对执行动作能力的不同,即进行完整和非完整动作时,选择的特征值须能体现出两者的差异;经过特征筛选后表明,肌电信号的均方根特征和小波包能量特征能较好的体现上肢执行动作的能力;加速度信号的均方根特征和基本尺度熵特征对上肢运动状态有较好的代表性;5)将筛选后的特征值进行优化组合,作为上肢肩肘腕关节运动功能评价指标;利用两类信号的不同优势,将两类信号的特征值进行组合;以简式Fugl-Meyer 评分值为标准,构建线性回归模型,实现多元信号特征的优化组合;上肢肩肘腕关节运动功能评价指标是根据受试者上肢动作时提取肌电信号和加速度信号的有效特征,结合模型的参数,得到不同动作的评价得分,累加不同动作的评价得分就是该受试者的综合性上肢肩肘腕关节运动功能评价指标得分。

面向上肢运动功能康复训练-测评的单目视频人体动作感知与识别技术研究

面向上肢运动功能康复训练-测评的单目视频人体动作感知与识别技术研究

面向上肢运动功能康复训练-测评的单目视频人体动作感知与识别技术研究Study on Human Motion Perception And Recogni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Monocular Video for Training- Evaluation of Upper Limb Motor FunctionRehabilitation学科专业: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生:王璐指导教师:张力新研究员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二零一二年十二月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处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天津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签字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天津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特授权天津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并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以供查阅和借阅。

同意学校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说明)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签字日期:年月日签字日期:年月日摘要我国残疾总人口约为8296万,其中肢体残疾患者以29%的比例高居首位。

尤其近年来,因各类事故以及中风等疾病所导致的上肢运动功能障碍人数呈显著上升之势。

上肢运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除了常规的手术治疗之外,康复治疗是此类患者恢复运动功能必不可少的有效手段。

目前传统的康复治疗多是在理疗师的人力帮助下进行单调乏味的重复性作业训练,其成本高、自主性差、且无法对康复效果进行实时准确的评价。

为此,本文设计了一种面向上肢运动功能康复训练-测评的单目视频人体动作感知与识别技术,旨在通过运动手部动作跟踪及静态手势识别的方式实现康复过程中的自动人-机交互控制,同时在线获取上肢关节角度信息用于康复评价。

Thompson上肢功能测试

Thompson上肢功能测试

Thompson上肢功能测试介绍Thompson上肢功能测试是一种常用的评估方法,用于评估个体的上肢功能。

该测试主要通过一系列动作和任务来考察上肢的力量、协调性和灵活性。

本文将介绍该测试的步骤和评估指标。

步骤1. 握力测试:测试个体的手部力量。

个体需要握紧一个力量计,并尽可能用力,测试结果以握力计示数为准。

握力测试:测试个体的手部力量。

个体需要握紧一个力量计,并尽可能用力,测试结果以握力计示数为准。

2. 肩关节活动度测试:测试个体肩关节的灵活性。

个体需要将双臂分别向前、向后、向侧方抬起,并尽可能使手臂与身体平行。

肩关节活动度测试:测试个体肩关节的灵活性。

个体需要将双臂分别向前、向后、向侧方抬起,并尽可能使手臂与身体平行。

3. 上肢抬举测试:测试个体上肢的力量和协调性。

个体需将双臂伸直,然后尽可能抬高臂部,测试者可根据个体抬高的臂部高度来评估上肢的力量。

上肢抬举测试:测试个体上肢的力量和协调性。

个体需将双臂伸直,然后尽可能抬高臂部,测试者可根据个体抬高的臂部高度来评估上肢的力量。

4. 上肢动作速度测试:测试个体上肢的灵活性和反应速度。

个体需要迅速完成一系列指定动作,测试者可根据个体完成动作的时间来评估上肢的灵活性和反应速度。

上肢动作速度测试:测试个体上肢的灵活性和反应速度。

个体需要迅速完成一系列指定动作,测试者可根据个体完成动作的时间来评估上肢的灵活性和反应速度。

评估指标根据上述测试的结果,可对个体的上肢功能进行综合评估:1. 握力:根据握力测试结果,评估个体的手部力量。

握力:根据握力测试结果,评估个体的手部力量。

2. 肩关节活动度:根据肩关节活动度测试结果,评估个体的肩关节灵活性。

肩关节活动度:根据肩关节活动度测试结果,评估个体的肩关节灵活性。

3. 上肢力量:根据上肢抬举测试结果,评估个体的上肢力量。

上肢力量:根据上肢抬举测试结果,评估个体的上肢力量。

4. 上肢灵活性:根据上肢动作速度测试结果,评估个体的上肢灵活性和反应速度。

一种测量人体上肢操作工效的活动域细分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测量人体上肢操作工效的活动域细分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测量人体上肢操作工效的活动域细分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杜俊敏,呼慧敏,孙维玉
申请号:CN202011517219.0
申请日:20201221
公开号:CN112560198A
公开日:
20210326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属于人的操作工效研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测量人体上肢操作工效的活动域细分方法。

本发明首先对垂直轴上的上肢活动范围进行划分,在垂直轴上的范围是从手臂垂直上举的功能高度至手臂自然下垂的功能高度,以手长为步长,划分为多个层格;然后,将某一高度上的手部最大伸展所可及的范围以右肩关节所在矢状面为边界,分割为左右两区域,各区域包括一个或多个圆弧,在每一圆弧上均分区域单元。

本方法可应用到人体上肢可达域的所有区域,包括人体冠状面前方的最大可达域和人体冠状面后方的最大可达域。

申请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地址:100191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航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年,第22卷,第11期ChineseJournalofRehabilitationMedicine,Nov.2007,Vol.22,No.11・康复医学工程・一种上肢运动功能评价方法的初步研究杜俊敏1史海文1袁修干1摘要目的:通过研究健康人上肢点取前方不同目标点的定位运动规律,探讨评价上肢运动障碍者运动功能的新方法,尝试为肢体运动障碍者的康复训练和检测提供对照和比较。

方法:选择21名健康男性自愿者,设计并进行了人体上肢定位实验,得到了拾取时间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探讨人体上肢拾取不同位置目标点的运动时间特性,以此为参考可以对肢体运动障碍者的上肢定位运动功能进行评价。

结果:实验数据分析表明,在人体上肢定位运动中,点取前方不同位置目标点时食指尖运动持续时间存在较大差异,并且具有很强的规律性。

结论:以健康人的上肢定位运动规律为比照,用食指尖运动持续时间来评价肢体运动障碍者的上肢定位运动功能,是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人体上肢;定位运动;运动功能;运动功能障碍;评价方法中图分类号:R4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1242(2007)-11-1011-03Anevaluationmethodonmovementfunctionofhumanupperlimb/DUJunmin,SHIHaiwen,YUANXiugan//ChineseJournalofRehabilitationMedicine,2007,22(11):1011—1013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pointingmovementcharacteristicsofhealthyhuman′supperlimbwhenpointingthedifferenttargetsonthefrontboard,andtodiscussthenewmethodofevaluatingupperlimbmovementfunctionformovementdisorderpatientstoprovidethereferencesforrehabilitationtraininganddetectionofmovementdisorderpatients.Method:Twenty-onemalehealthyvolunteerswerechosen.Thepointingexperimentofhumanupperlimbwasdesignedandcarriedout.Bythestatisticanalysisofexperimentaldata,thecharacteristicsofpointingmovementtimefordifferenttargetswerediscussedtouseasthereferencesformovementfunctionevaluationonmovementdisorderpatients.Result:Theexperimentaldataindicatedtheforefinger-tip′smotiondurationswereobviousdifferent,andshowedpossessingverystrongregularity.Conclusion:Contrastwiththeupperlimbpointingcharacteristicsofhealthyhuman,theforefinger-tip′smotiondurationcanbeusedasmovementfunctionindexonevaluatingthemovementfunctionofmovementdisorderpatients.Thenewmethodiseasyandsimpletoimplement.Author′saddressInstituteofMan-Machine-EnvironmentEngineering,BeihangUniversity,Beijing,100083Keywordshumanupperlimb;pointingmovement;movementfunction;movementdisorder;evaluationmethod脑卒中、帕金森、脑外伤等疾病是导致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并致残的主要原因,它导致患者的生存质量下降,甚至丧失生活自理能力。

在临床上,常采用药物治疗和运动训练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以恢复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1]。

在评定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时,上肢运动功能的临床评价通常是一个重要的检测项目。

除了使用常用的临床评价方法外[2],国外已将拾取运动的研究应用到了肢体运动障碍患者的康复治疗中[3—4],目前国内还未见到这方面研究工作的报道。

本文探讨了将人体上肢拾取运动的研究应用到肢体运动障碍患者康复治疗上的新方法。

指导思想是通过研究健康人的上肢拾取运动规律,为肢体运动障碍者的病态运动提供参照,提出健康人和肢体运动障碍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一种对比评价方法。

具体做法是:充分考虑健康人在进行上肢运动时的肌肉、关节活动度、视觉、立体觉、位置觉和大脑的活动协调能力,设计一个健康人从不同的起始点点取不同位置目标点的上肢定位点取实验,得到健康人上肢定位运动的时间规律,以食指尖的运动时间作为考查指标,进行健康人和肢体运动障碍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的对比评价,以指导患者的康复治疗。

1实验方法1.1对象与方法1.1.1研究对象:21名男性健康青年,年龄21—29岁,身高1.69—1.75m,体重56—75kg,均为右利手。

1.1.2研究方法:用三维运动跟踪系统全程记录定位运动过程,获得实验数据。

采用六镜头的Vicon460运动跟踪系统,采样频率120Hz。

实验任务如图1所示。

目标板固定在桌子上,与垂直面有17°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机-环境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83作者简介:杜俊敏,女,博士研究生收稿日期:2007-01-301011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年,第22卷,第11期ChineseJournalofRehabilitationMedicine,Nov.2007,Vol.22,No.11图1实验任务目标板眼睛高17°倾角。

实验时,被试坐在可调节高度的凳子上,目标板放置在被试前面,目标板垂直中心线与被试身体矢状面对齐。

目标点均匀分布在圆周上,如图2所示。

目标点为直径0.013m的蓝色实心圆,目标点所在圆(简称目标圆)直径为0.4m。

每次实验开始时,食指均以目标圆圆心点为起始点,在保证点取准确的前提下,尽快点取到目标点上。

目标圆在目标板上的布置情况见图3。

图中网格行列间距均为0.1m。

共9个目标圆,排布成三行三列,图中的O1—O9标出的是目标圆的圆心位置,圆心之间行距为0.1m,列距为0.2m。

在实际实验时,为了减少视觉干扰,图3的9个目标圆实际上是分成6幅图进行的,每幅图只布置一到两个互不干扰的目标圆。

在实验过程中,要求被试保持肩膀稳定,若出现肩膀移动或点取错误的情况,则此次实验作废,重新进行。

1.2评价指标在上肢点取目标点的定位实验过程中,考察以下6个参量:①食指尖的运动持续时间;②食指尖最大运动速度;③食指尖运动轨迹线长度;④肩关节最大功率;⑤肘关节最大功率;⑥腕关节最大功率。

通过对6个参量的比较分析,食指尖的运动持续时间t最能反映人的上肢运动功能的状况,并且易于记录和控制。

因此在下面的实验结果分析中,将只对食指尖的运动持续时间t进行讨论。

1.3统计学分析用SPSS11.0软件对各参量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α=0.05),得到同一个目标圆上八个点的定位运动差异显著;位于同行目标圆上的同序号目标点的差异大,位于同列目标圆上的同序号目标点的差异小。

2结果2.1第一列目标圆的t值分析见图4,第一列上三个圆的时间曲线重合程度很高,由显著检验结果也得知,第一列目标圆中只有第1、6点差异有显著性,其他点都没有显著差异,说明目标圆在列方向上的变化对t的影响较小。

从图4可以看出,第2、5点的t值较小,第4、7、8点的t值较大。

2.2第二列目标圆的t值分析第二列目标圆的t值曲线与第一列相似,三个圆的时间曲线重合程度很高,由显著检验结果得知,第二列目标圆中只有第6点差异有显著性,其他点都没有显著差异,说明目标圆在列方向的变化对t影响较小,这与第一列的结果一致。

在第二列上,第2、6点的t值较小,第4点的t值较大。

2.3第三列目标圆的t值分析第三列目标圆的t值曲线与第一列相似,三个圆的时间曲线基本上完全重合,由显著检验结果得知,第三列目标圆上的同位置对应点差异都没有显著性,这进一步印证了前面两列的情况,即目标圆在列方向的变化对t影响较小。

第三列目标圆的第2、3、6、7点的t值较小,第5点的t值较大。

2.4第一行目标圆的t值分析图4第一列目标圆的t值曲线图010704876543210.40.450.50.550.60.65时间(s)目标点图5第一行目标圆的t值曲线图010302876543210.40.450.50.550.60.65时间(s)目标点图2目标点在单个目标圆圆周上的分布65432187O图3目标圆在目标板上的布置情况O1O9O8O7O6O5O4O3O21012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年,第22卷,第11期ChineseJournalofRehabilitationMedicine,Nov.2007,Vol.22,No.11见图5,第一行三个目标圆的时间曲线不太重合,右圆相对于左圆和中圆,有一个点的偏移(如左圆和中圆,t值最大的点是第4点,而右圆是第5点)。

2.5第二行目标圆的t值分析第二行目标圆的t值曲线与第一行相似,不太重合且有偏移。

t值大小情况也与第一行的比较相似,这里不再赘述。

2.6第三行目标圆的t值分析第三行目标圆的t值曲线情况与第一、二行相似,也是不太重合且有偏移,t值大小情况与第一、二行相似。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果:①健康右利手者对位于同一目标圆圆周上的8个目标点做点取定位运动时,目标点相对于起始点的位置方向对食指尖的运动持续时间影响比较大。

②9个目标圆进行比较,目标圆的位置变化对食指尖的运动持续时间有较大的影响。

③9个目标圆按行、按列比较,目标圆在行方向上的位置变化对食指尖的运动持续时间的影响较大,在列方向上的变化影响较小。

④同列3个目标圆的食指尖运动持续时间值重合程度远远高于行的,并且具有很强的规律。

第一列目标圆的t值最小点为第2,5点,最大点为第4,7,8点;第二列目标圆的t值最小点为第2,6,最大点为第4点;第三列目标圆的t值最小点为第2,3,6,7点,最大点为第5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