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经济学第八章定价实线
管理经济学8

第八章竞争中的价格策略在实践中,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很复杂,涉及的定价问题也要复杂得多。
例如,企业的竞争可能面对几个市场,如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在不同的市场上具有不同的竞争特征;企业决策是面对未来的,但企业对未来的投入要素的价格、其商品的需求、竞争者的反应等情况很难作出精确的预测,因此很难得出精确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现代大企业往往有许多个生产部门,各个生产部门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企业内的中间产品转移应有一个合理的价格,等等。
即使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在不同的情况下也可能有不同的做法。
第一节差别定价策略一、差别定价的涵义涵义: 差别定价也叫作价格歧视,它是指企业生产的同一种商品在不同的场合索取不同的价格,这里不同的场合可指不同的消费者、不同的市场,或者是不同的消费数量等。
例如,在风景旅游点对外国游客和国内游客收取不同的门票价格;同一商品的外销价格不同于国内市场的售价;工业用电和生活用电的价格不同;电影院对学生实行优惠票价,对成人实行标准票价,等等。
企业实行差别定价,其目的是为了在一定条件下获得更高的利润。
分类: 一般地,差别定价可有三种类型,分别为一级差别定价、二级差别定价和三级差别定价。
二、一级差别定价定性描述:所谓一级差别定价是指,企业对它所销售的每—单位产品都索取最高的可能价格。
这是一种理想的情况。
图形描述:图—级差别定价在图中,D为市场需求曲线,如果不实行差别定价,企业将按价格P销售其所有产品。
我们在讨论消费者剩余的时候曾指出,从另一个角度看,需求曲线反映了不同消费者的保留价格,那么,在实行—级差别定价的时候,企业也就是按每个消费者的保留价格向他们销售产品,因此,企业将使得消费者没有任何剩余。
如图所示,企业的第一件产品按P1出售,第二件产品按价格 P2销售,……最后那件产品按价格P销售。
显然,这是一种极端的情况,此时企业的利润达到极大,因为它剥夺了所有的消费者剩余。
定价实行条件:企业必须非常清楚地了解市场需求曲线,了解每一个消费者的保留价格,不然的话,企业就无法按保留价格去剥夺消费者剩余。
管理经济学-定价方法

成本加成定价法
案例 温迪饭店是怎样实行成本加成定价的
如果他发现麦当劳汉堡包的价格比他的价格高 出10美分,他就试着把他的价格提高5美分。如果 涨价后的销售收入未能使他的食品成本纳入他的目 标范围,他就会再适当提高其他食品的价格。 “除非不得已,我是不会提价的”,萨尔格先 生说:“我每次涨价,都会丢失顾客。”他期望只 失去少量顾客,所以价格只做少量变动,如一个汉 堡包只加5美分。“如果一个汉堡包提价15美分, 就会使生意大大减少。”
1 1 Ep
1
E p 1
那么,成本加成定价法就会实现利润最大化。
价格=成本(1+加成)
1 1 1 E p 1 1 Ep
1
(2)
问题:公式(2) 中的加成完全依赖于需求 的价格弹性。如果需求的价格弹性小于 1,岂不是企业销售产品的价格小于产 品的成本了?
但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为什么?
由此得:
1 MC P(1 ) Ep 1 P MC ( ) 1 1 Ep
P MC (
1 1 1 Ep
)
加成公式:
价格=成本(1+加成)
1 1 P MC ( ) MC( 1 1 1 1 1 Ep
1)
Ep
那么,成本加成定价法就会实现利润最大化。 因此,如果在成本加成公式中,所使用的成 本概念不是平均成本而是边际成本,而且如果 加成等于 1 1
渗透定价法
低价进入市场,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 一旦达到市场渗透目标,可能逐步提高价格 为了实现长期目标而牺牲短期利润
渗透定价法的应用场合
出于竞争或其它企业战略的考虑,需要推销新产品 或打入新的地区市场 产品存在较大的规模经济性,大批量生产才能降低 成本 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大,低价能迅速打开市场 低价格是进入壁垒,能阻止潜在竞争者和替代品的 开发 一般常用于竞争比较激烈的日用小商品
管理经济学定价实践

1.成本加利润定价
• 最优加成比率的确定:
MR P(1 1 )企业利润最大化: MR MC EP
1 1 得:MC P(1 )或:P MC (1 ) EP EP 1
最优加成比率=
1 EP 1
依照此理念进行成本加成定价,在考虑成本是重点考虑边际成本, 又考虑价格弹性。企业在价格决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就可以正确的正定价格,从 而使企业的利润达到最大化。 如产品的价格强弹性为1.2,最优加成比率为500%;价格弹性为1.8, 最优加成比率为125%;价格弹性为5,最优加成比率为25%。 如果在现实管理决策中产品的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相差不大时,可 用平均成本作为价格决策的参照成本。
MC C (Q) 8 2Q 8 2(Q1 Q2 )
80 4Q1 8 2(Q1 Q2 ) 180 10Q2 8 2(Q1 Q2 )
7
2.差别定价
解得:Q1 =10; Q2=14将其分别代入需求函数,求得 P1 =60; P2=110
1
1.成本加利润定价
例:设某企业生产某产品的变动成本为每年15元,标准产量为 16000件,总固定成本为80000元。如果企业的目标利润率定为 25%,则产品的定价为: 变动成本=15元/件 固定成本=8000/16000=5元/件 全部成本=15+5=20元/件 价格成本=20+20×25%=25元/件。 • 成本加利润定价法的优点是比较简便,在产品投产前就能进行估 算。但是这种方法只考虑产品的成本而没有考虑产品的需求情况; 只强调全部分摊的会计成本,不强调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利 润最大化原则,所以这种方法往往难以作出最优的决策。 • 会计成本难以及映真实的经济成本,机会成本即替换成本的概念 必须用于最佳决策。此外,对于许多定价决策来说,利用全部分 摊成本是错误的,因为一般说来,应当应用于制定最佳价格决策 的,不是全部成本,而是增量成本。
管理经济学8定价策略-课件

以下是中国电信在1999年末推出的国际长途电话优惠举措:
每周一至周五(不含法定节假日) 单位:元/分钟
第1-3分钟 第4分钟
7:00-21:00 21:00-24:00 0:00-7:00
9.9
7.9
5.9
4.9
3.9
2.9
第1-3分钟 第4分钟
每周六、周日及法定节假日
7:00-24:00 7.9 3.9
MBA《管理经济学》
第八部分
企业定价策略
第一节
加成定价
(mark-up pricing)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西方国家的学术研究机
构及其他组织或个人对商业定价行为进行了许多调 查。调查的结果取得了惊人的一致:绝大多数企业 不按边际原则定价,而采用加成定价法(全部成本 法)。在德国,70%以上的企业采用成本加成定价 法;在英国这一比例接近60%;美国和欧美其他国 家的情况也较为类似。在我国,成本加成定价法也 是占统治地位的企业定价法。
例
台湾仪器公司在台湾制造电脑存储芯片,运给 日本(市场1)和美国(市场2)的电脑制造商。 两个市场对芯片的需求函数如下:
日本:P1=12-Q1
美国:P2=8-Q2 生产这些芯片的总成本函数为C=5+2(Q1+Q2)
试求:
(1)若公司在两个市场实行价格歧视,那么在不同 市场的最优价格、数量应为多少?此时总利润是多 少?
资料
通用汽车的加成定价
加成定价法既被像通达这样的中国公司采用,也被美
国行业中的巨人采用。几十年来,通用汽车公司的加成定 价法是以获得总投入资本的大约15%的利润(税后)为预定 目标的。公司的管理者假定第二年他们能销售足够的汽车 来发挥其生产能力的80%;并在此假定基础上估算每辆汽 车的成本。然后在成本上加上一个足够大的加成以实现所 想获得的回报,最后所得到的价格就是所谓的标准价格。 通用汽车公司的高标准价格政策委员会把这个标准价格作 为第一个近似值,并且根据竞争环境、公司的长期目标和 其他的因素进行小的调整。因为这些调整往往都是很小的, 所以实际价格与标准价格相差并不大。
管理经济学之定价实践(ppt56张)

假定企业生产两种产品A和B,其利润为:
π =RA(QA,QB)+RB(QA,QB)
-CA(QA)-CB(QB)
d dQ
0,则 MTR A dR A dQ B dR A d Nhomakorabea A
dR B dQ A
MC A
MTR B
dR B dQ B
MC B
如果产品是互相替代的,交叉边际收 入为负值,企业在最优决策时会选择较 少的销售量和较高的价格。
(2)统一定价。求总市场的需求曲线和边 际收入曲线方程 市场1:Q1=7-P/2
市场2:Q2=10-P
令:Q1+Q2=QT, 则QT=17-2/3×P
P=11×1/3-2/3×P
MRT=11×1/3-4/3×P
MRT=MC,
QT=7, P=6×2/3
利润=P·Q-MC·Q=32×2/3
多产品定价法
125%;价格弹性为5,最优加成比例
25%。
增量分析定价法
一、增量分析定价法 通过计算由价格决策引起的利润增量来判 断方案是否可行。利润增量为正值,方案可以 接受;利润增量为负值,方案不可以接受。
增量分析定价法是以增量成本作为定价的
基础。
二、增量分析定价法的应用
1 企业是否接受较低价格的任务 例:航空公司在A、B之间飞行一次的全部成本 4500元,在A、B之间飞行一次需增加的成本 2000元,增加一次飞行的票价收入为3000元,
解:MR牛皮=80-4Q, MR牛肉=60-2Q MRT=140-6Q MR=MC 140-6Q=30+5Q, Q=10 P牛皮=60, P牛肉=50
2 按变动比例生产的联产品的价格和产量决策 第一步:根据可能的产量组合的成本资料,
管理经济学(高自考)课件:企业产品定价实践

第 章 企业产品定价实践
2024/3/21
29
12.6 其它定价方法
竞争导向定价 法
新产品定价法 心理定价法
1.竞争导向定价法
随行就市定价法 密封投标定价法 竞争价格定价法
第 章 企业产品定价实践
管理经济学
2024/3/21
31
2.新产品定价法
撇脂定价法 渗透定价法
影响因素 市场潜在需求
P
结论
PA
MC
DA
E
MCA
PB MCB
MRA
DB(PB=MRB)
O
Q0
Q
在不存在外部市场时,中间产品的最佳转移价格由企 业实现利润最大化时中间产品生产事业部的边际成本
所决定。
第 章 企业产品定价实践
2024/3/21
25
例12- (P369)
管理经济学
某电子企业的零件事业部生产一种零件 只能出售给本 企业的装配事业部,后者通过自己的生产将零件 装配 成产成品 (假定一件产成品 需要一个零部件 ),并 出售给外部市场。已知外部市场对该企业的产品 的需 求曲线为:P =2000 3Q ,装配事业部的总成本函数(不 包括零件成本)为: =1000+2Q ,零件事业部的总成 本函数为: =4000+6Q +Q 2。请确定能使这两个事业 部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及其价格水平。
第 章 企业产品定价实践
2024/3/21
22
(2)以变动比例生产的关联产品定价
A
TR3=350
F
TR2=300
E
YA*
D
0 QB*
TR1=150
TC3=300 TC2=200 TC1=100
《管理经济学》-定价实践共25页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管理经济学之定价方法与分析

管理经济学之定价方法与分析定价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它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管理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合理定价的学科,它提供了许多定价方法和分析工具。
首先,成本导向定价是一种常见的定价方法。
它基于企业成本的分析,通过计算成本和利润的关系,确定产品或服务的价格。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能够确保企业获得足够的利润。
然而,它忽视了市场需求和竞争力等因素,可能导致定价不合理或无法适应市场变化。
其次,需求导向定价是另一种常用的定价方法。
它根据市场需求的弹性和消费者的购买意愿,确定产品或服务的价格。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提高产品销量和市场份额。
然而,它需要对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进行调研和分析,工作量较大。
还有一种定价方法是竞争导向定价。
它基于竞争对手的定价策略和市场地位,确定产品或服务的价格。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根据竞争对手的定价进行灵活调整,保持相对竞争优势。
然而,它需要对竞争对手的定价策略进行深入了解,需要付出一定的研究和分析成本。
此外,差异化定价是一种比较新近的定价方法。
它基于产品或服务的独特性和与众不同的特点,确定不同消费群体的不同定价。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然而,它需要对不同消费群体的偏好和支付能力进行深入研究,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和精力。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定价方法,还有许多其他定价方法和分析工具,如市场比较法、价值链分析法等。
不同的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和市场环境选择适合的定价方法和分析工具,合理定价是企业成功的关键之一。
定价是企业管理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管理经济学为企业提供了许多定价方法和分析工具,以帮助企业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继续探讨定价方法和分析的相关内容。
除了成本导向定价、需求导向定价、竞争导向定价和差异化定价等常见的定价方法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值得关注的定价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虹的定价目标
实际就是以市场占有率和竞争为目的。1996年3月 份,长虹宣布降价,5月份对长虹的市场占有率进行 了统计:
3月份
5月份
松下 18%
14.1%
长虹 15.2%
27.43%
彩电市场占有率从第二位上升到第一位, 松下市场地位在下降。长虹降价以后,市场占 有率在上升,从而长虹公司利润大幅度上升, 给股民的回报很丰厚,股价翻了几翻。
取脂定价策略优点:
1、新产品迎合消费者心理。
例如,29寸彩电投入市场时,有些消费者为了赶时髦,不怕价 格贵。
2、价格下降有余地,因为价格上升刚性,易降不 易升。
3、 新产品的成本高,价格高。
缺点: 1、加速竞争对手的加入。 2、绝大多数新产品采用这种方法,尤其是技术含
量较高的新开发产品管。理经济学第八章定价实线
三、多产品定价
企业现在生产多种产品,有两种情况:
1、联合生产方式
同时生产两种以上产品,不是互为条件,生产A产品,不影 响B产品的生产,生产B产品,也不影响A产品的生产。按经济 原理定价,分别对A、B产品定价,按利润最大化的原则,边际 收益=边际成本
2、正副生产方式
如:生产两种产品,A和B,B是A的副产品,每生产一个A 就获得2个B产品。例如加工一吨豆油,就有两吨豆饼副产品。 这时,企业的定价方法是:把每生产1个A和2个B产品,作为一 个单位的C产品。按利润最大化的原则,确定C产品的价格。
一、新产品定价策略 新产品没有参考价格,成本也难以估算,如何办,
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 1、取脂定价策略(高价定价策略)
为什么要采用取脂定价,出于: ①消费者的好奇心。 ②批量小,工艺不成熟,技术不熟练,生产成本高, 价格也高。 ③为了迅速收回投资,降低风险。 ④为了获取高额利润管理。经济学第八章定价实线
如果接受: 增量收益=15×5=75万元 增量成本=10×5=50万元 可以增加利润=75-50=25万元
管理经济学第八章定价实线
二、以竞争为基础的定价方法
1、随行就市定价法 小企业产品,小商店等。 2、竞争投标定价法 适用与工程项目建设,土建项目建设,大型 设备采购。 3、掠夺性定价 如果某产品生产有一家较大的垄断厂商,为 了挤走竞争对手企管业理经,济学常第八章常定价采实线用掠夺性定价。
2、渗透价格原理(低价定价策略)
新产品刚刚上市,把价格定的很低,很容易 被市场接受。迅速渗透市场,扩大份额,使其 他厂商无法插入。
适用于以下情况:
①需求价格弹性较大,替代产品较多。
②市场潜力大,竞争者容易进入市场。实行 低价薄利可以使竞争者望而却步。采用这种定 价策略,一般公司实力雄厚。
管理经济学第八章定价实线
调整为24元/件
管理经济学第八章定价实线
价格加利润的方法优点:
1、简单、方便。计算方便,决策很简单。 2、价格稳定,不随行就市。 3、消费者易于接受。
缺点
1、价格不反映效用和需求。
2、成本中没有反映机会成本,对于大公司来说,产品成千 上万,一个生产车间即生产这个产品又生产另一个产品,成本 相关性很难确切估计。
第 八章 定价实线
从理论说,企业的最大目标是追求最大利润,
实际,企业要考虑社会影响(例如:消费 者的承受能力、价格战给社会安定带来的影 响、冲击。)、道德以及经济因素(企业的 长远利益与以前利益)。
在现代市场经济下“公平”或“公正”始终是 厂商必需考虑的价格决策原则。
管理经济学第八章定价实线
第一节 影响价格决策的因素 和厂商的定价目标
一、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方法:
管理经济学第八章定价实线
1、成本加利润的方法
例如:某企业的变动成本为10元/件,生产能力为20万件, 总固定成本为150万,目标利润为25%。 解: ① 按4/5的生产能力计算标准产量
即标准产量=20×4/5=16万件 ②变动成本=10元/件 ③单位固定成本AFC=150/16=9.375元/件 ④单位成本AC=10+9.375=19.375元/件 ⑤价格=19.375(1+25%)=24.22元/件
3、没有反映竞争对手。例如,某企业的生产管理落后,成
本高,按成本加目标利润法确定的价格可能偏高不利于市场竞
争。
管理经济学第八章定价实线
2、增量分析定价法(边际定价)
当市场需求不足、疲软,竞争降价时,这种方法 作为价格决策的参考。
上例中,该企业生产量为16万件,生产能力有剩 余,现有5万件,价格为15元的新订单,接受吗?
。
管理经济学第八章定价实线
二.定价目标
1.以一定我投资回报率为定价目标(投资回报 率) 2.以稳定价格或产量为目标(稳定价格与产量)
管理经济学第八章定价实线
2.以稳定价格或产量为目标(稳 定价格与产量)
管理经济学第八章定价实线
3.以保持或提高市场占有率为定价目 标(市场占有率)
市场占有率是企业综合实力的反映, 或提高市场占有率是企业发展的基础。
管理经济学第Leabharlann 章定价实线四、其他定价法1、理解值定价法
例如:服装厂开发出一套时装,把时装拿到 商店由消费者主观判断价格,“值多少”,然后, 确定价格。由于消费者是凭印象判断的,所以 有时也称之为“理解价格”。
2、损益平衡定价法
按照盈亏平衡点,保本为原则确定价格。
管理经济学第八章定价实线
第三节 定价策略
管理经济学第八章定价实线
4、以应付和防止竞争为定价目标(防 止竞争)
价格总是竞争对手最敏感的,对于寡头竞争 市场,往往价格战是两败俱伤。
为了避免相互残杀,他们在定价时,随着竞 争对手的价格调整而调整,以应付和避免竞争。
管理经济学第八章定价实线
第二节.常用定价决策方法 产品价格是产品需求和产品供给两种力量共 同作用的产物。 企业制定价格时,一般要考虑商品的成本、 市场需求、竞争状况三大因素。所以相应的定 价方法有:
•一、影响价格决策的 基本因素
管理经济学第八章定价实线
1、成本因素 是最基本,成本高,价格高,高质量产品,精细加
工,成本高,价格贵。
2、需求因素
3、政治因素 政治因素我们是指某一时期国家经济政策。如:在
粮食统购统销时,与农产品相关的产品价格受到政策 的约束。
管理经济学第八章定价实线
4、竞争因素
市场竞争程度,竞争对手的定价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