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院校动物医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对比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专业培养方案

动物医学专业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90401专业名称:动物医学一、培养目标体系1。
人才培养目标(1)基本培养目标培养的学生身心健康、知识结构合理,有健全的人格、高尚的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有一定的批判思维与创新能力、科学研究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团队合作精神。
(2)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国家和社会需求,培养具有动物医学专业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合应用型、学术研究型与管理型兽医人才。
能够在兽医业务部门、畜牧生产部门、公共卫生部门以及大型养殖企业与兽药企业从事动物临床疾病诊疗、动物疫病防控、动物卫生监督、动物检疫与食品安全监管、兽药与兽用生物制品生产、人兽共患病防治等工作;能够在大专院校与科研院所从事兽医学、医学与生物学领域的教学、科研与技术产品研发工作;能够在兽医行政部门从事兽医管理工作.2。
毕业生应掌握的基本知识(1)毕业生应掌握的基本知识A1。
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历史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A2。
社会科学学科研究方法的基本知识(让学生掌握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基本研究方法,具有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A3。
数理与逻辑分析以及物理学的基础知识(让学生掌握数理与逻辑分析、大学物理的基本知识)A4。
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让学生掌握现代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等的基本知识)A5。
生态环境、生命科学、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让学生掌握自然环境与社会发展、经济管理与社会科学、科技发展与文明传承、文明对话与国际视野等方面的基本知识)(1)本科生应掌握的专业知识A6.掌握现代生命科学的基本理论A7。
掌握动物机体正常的解剖和组织结构及生理、生化知识,掌握动物患病过程中的致病因素、机体结构和生理功能的改变、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以及预防、诊断、治疗和护理的基本知识A8。
掌握致病因素调查、样品采集与分析检验、药物和常规器械的正确使用、临床诊疗方法、动物检疫及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技术A9.熟悉国家(或国际)有关畜牧兽医领域最新发展方针、政策和法规A10。
浙江大学动物医学专业培养方案

浙江大学动物医学专业培养方案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动物医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胜任动物医学、动物科学研究、兽医公共卫生管理及动物生产领域从事兽医、防疫检疫、教学研究、管理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素质和知识、能力、素质俱佳、具有该领域国际视野的未来领导者。
培养要求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动物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临床诊断、治疗、动物防疫检疫、兽医公共卫生、动物生产管理和动物保健工作的基本技能,受到相应的动物体正常、异常结构及功能实验的技术指导和动物疾病预防、诊断治疗技术的业务训练。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1、掌握生命科学、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2、掌握动物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致病因素、疾病发生、发展、转移的基本规律,动物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和动物科学的基本知识;3、具有致病因素分析、检验,兽药处方与兽药开发,常规诊疗器械使用的基本技能和动物疾病主要治疗方法、动物检疫的实用技能;4、具有科学研究和实验操作的基本能力;5、具有从事动物生产的高新技术推广和管理现代动物生产企业的基本能力;6、具有较强的主体意识、创新能力、以及组织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文献检索、网络技术应用等方面的优良综合素质;7、了解生命科学、动物科技的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8、熟悉国家动物生产、动物医学发展规划、动物防疫检疫、环境保护、动物进出口检疫等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专业核心课程动物解剖学、动物组织胚胎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病理学、兽医药理学、兽医诊断学、兽医微生物学、兽医内科学、兽医外科学、兽医产科学、动物传染病学、动物寄生虫病学、兽医公共卫生学、中兽医学教学特色课程双语教学课程:动物病理学、兽医公共卫生、动物分子生物学讨论型课程:动物生理学计划学制 4年毕业最低学分160+4+5授予学位农学学士辅修专业说明辅修专业: 14门课程,35学分 ,标注“*”号的课程。
动物医学(宠物医学方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动物医学(宠物医学方向)专业一、培养目标与具体要求培养目标:培养21世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所需要的具备动物医学和宠物医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毕业后能在宠物行业、宠物医疗与保健领域从事犬、猫、观赏鱼、玩赏鸟等宠物的驯养繁育、医疗与保健、美容与护理、宠物营销、宠物用品等生产、研究开发和服务以及兽医业务部门和动物生产单位及有关部门从事兽医、动物防疫检疫、动物产品安全、环境与动物保护、教学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
具体要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优良的学风、求实创新精神、敬业精神;主要学习动物医学和宠物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动物医学和宠物医学专业的各项基本技能训练,具备对宠物的饲养管理、驯养、保健护理、疾病诊疗及其他动物疫病检疫、预防、控制和消灭,常见病的诊疗以及从事畜牧业生产、管理、兽医公共卫生等工作的基本能力,能应用现代医疗技术、生物技术预防和控制伴侣动物及畜禽的群发性疾病和常见病,保护人类免受人畜共患病的危害,并能从事兽医学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
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备扎实的数理化和生命科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掌握计算机与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具有一定的外国语应用能力。
2.掌握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临床兽医学和宠物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3.掌握现代先进的动物疾病诊疗技术,能科学分析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预后及转归,能正确使用药物及常规医疗器械进行畜禽疾病诊治的技能。
4.掌握人畜共患病及畜禽常见传染病的防治知识和技能,熟悉国家兽医防疫检疫、兽医学发展规划、兽药生产、动物生产、环境保护、动物进出口检疫等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
5.掌握宠物繁殖、美容及护理、营养与饲料、驯养、疾病常规及特殊诊治技术。
6.了解生物科学、兽医学的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以及自然科学中相关技术的应用前景。
动物医学专业(专升本)培养方案

动物医学专业(专升本)培养方案一、总体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一)总体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面向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能从事动物疾病预防、诊疗和控制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总体培养要求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努力学习马列主义;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热心畜牧兽医事业;具备发展、振兴畜牧兽医事业的事业心、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
2、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达到动物医学专业本科规定的专业培养要求,具有大学生应有的文化修养;具备独立思考和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实际能力。
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
3、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接受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身心健康,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二、专业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动物医学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能够从事动物疾病诊疗、预防控制、动物药品生产和使用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专业培养要求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爱岗敬业,有为畜牧兽医事业发展努力工作的奉献精神。
2、努力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为做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及维护人类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
3、具备人际交往能力,善于与兽医生产、管理、教学和科研等单位和部门沟通,相互学习,善于合作。
4、树立终生学习观念,追求卓越,并具备在兽医学某一学科领域内进一步深造的基础。
5、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较强的创新意识、适应能力及分析批判的精神。
6、遵纪守法,努力学习动物疫病防控、兽医卫生监督、食品安全、动物药品管理等有关法律、法规,做到秉公执法、不徇私情、不谋私利。
动物医学培养方案

动物医学培养方案
一、动物医学培养目标
1、掌握动物病理、鉴别诊断和治疗理论与技术:熟练掌握常见家畜、家禽、犬猫等实验动物病因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病理遗传学、病理
生物学、病理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熟练掌握实验动
物鉴别诊断与治疗的常用技术及其基本过程;学习解剖学、生理学、免疫
学等专业知识,具备临床诊断和治疗技能;
2、具备病理诊断学的研究能力:学习并掌握动物实验室诊断学的基
本理论和技术,具备分析比较实验结果、发现新现象和规律的研究能力。
3、具有解决生物技术问题的能力:掌握动物药物以及其他生物技术
的研究和应用,掌握免疫学、细胞学、遗传改造等基本方法,能够运用这
些知识和技术来解决生物技术问题;
4、具备临床服务能力:学习各种动物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控
制和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具备临床医学诊疗技能,能够为动物的健康
和生产服务;
5、具有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了解动物医学领域的最新的科学研究
成果和科学技术,掌握实验动物获得、保存、鉴定、分析等基本技术。
动物医学国内外专业对照-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动物医学国内外专业对照-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动物医学是研究动物健康和疾病预防、诊断、治疗的学科领域。
随着人们对宠物护理的关注不断增加,动物医学专业在国内外都得到了广泛发展。
国内的动物医学专业主要由大学和高等职业学院开设,培养目标是具备扎实的动物医学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技能的动物医学人才。
学生在校期间,除了接受基础的医学和生物学知识培训外,还会学习动物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兽药的使用与剂量控制等专业技能。
国内的动物医学专业设置相对较多,并且在教学资源和实习实训方面也相对较强,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然而,在就业前景方面,国内动物医学专业的竞争也比较激烈。
相比之下,国外的动物医学专业在专业设置和培养模式上可能有所不同。
国外一些知名大学提供了更加广泛的动物医学专业选项,包括家畜动物医学、野生动物保护、动物行为学等等。
这些专业的培养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除了要学习基本的动物医学理论知识外,还需要参与科研项目和实习实训活动,以加强自身能力的培养。
相比之下,动物医学专业在国外的就业前景相对较好,特别是在一些发达国家,待遇和职业发展空间都非常可观。
总的来说,国内外的动物医学专业各有其优势与不足。
国内动物医学专业在教学资源和实践环境方面相对较强,而国外动物医学专业则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和实践能力。
未来,随着社会对动物保护意识的提升和宠物市场的快速发展,动物医学专业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国内外的动物医学专业应该紧跟时代的发展趋势,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推动动物医学专业的发展。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对比了国内外动物医学专业的设置、培养模式以及就业前景,并分析了两者间的优势与不足以及发展趋势。
全文共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首先对本文的内容进行了概述,介绍了国内外动物医学专业对照的研究背景和目的,并介绍了文章的结构。
正文部分分为国内动物医学专业和国外动物医学专业两个子部分。
动物医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定稿

动物医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和临床兽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动物医学专业相关实践技能训练,具备动物疫病预防与诊疗、动物生产及饲料开发等能力,能够在兽医业务与管理部门、畜禽养殖与饲料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动物疫病诊疗与防制、动物防疫检疫、动物保健与技术服务、兽医公共卫生、兽药研发与营销等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合作创新的精神,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专业基本知识和能力:1、掌握必需的化学、动物生物化学和生物统计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2、掌握动物解剖学、动物组织胚胎学、动物生理学、兽医药理学、兽医微生物学、兽医病理学、兽医临床诊断学、中兽医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具备较强的专业基础应用能力;3、掌握兽医传染病学、动物寄生虫病学、兽医外科及外科手术学、兽医内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动物疾病预防和诊疗能力,能够获得相关专业职业技能证书;4、掌握动物生产、动物环境卫生管理和保护、宠物饲养与保健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有畜禽养殖、饲料与营养等动物生产方面的能力;5、熟悉国家兽医法规、兽医公共卫生管理等方面的方针和政策;6、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试验设计、科学研究、数据统计、信息处理和科技论文撰写能力;7、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三、专业方向1、畜禽疾病防控方向:学习和掌握兽医公共卫生学、兽医免疫学、动物毒理学、兽医生物制品学、兽医法规、家禽解剖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备畜禽疾病防控技术应用能力,能够在动物医院、动物疾病防控中心和兽医管理部门等从事相关工作。
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方案

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方案一、学制与学位学制:四年学位:农学学士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临床兽医学、动物卫生检验及公共卫生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与动物医学相关的实践训练,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能在畜牧兽医相关企业和事业单位从事动物疾病诊疗、动物疫病防控、动物源食品安全和人畜共患病流行病学监测、技术推广、教学、科学研究与管理等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三、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临床兽医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对动物体正常和异常结构及功能进行实验、检查、疾病预防、诊断、治疗技术的基本训练,能从事动物保健、临床诊疗、动物检疫、兽医卫生检验以及畜牧兽医方面的管理、教学、科研、技术推广等方面的工作。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知识和能力:1.具有一定的数学、化学和生命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和计算机技术;2.掌握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临床兽医学的基本理论,掌握致病因素、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以及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的基本知识,同时具备一定的畜牧科学的基本知识;3.具备动物疾病诊断与治疗、兽药的正确使用与开发、动物疫病与人畜共患病防控、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的基本技能;4.具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生命科学、动物医学的学科前沿、发展趋势和自然科学中相关技术的应用前景;5.熟悉国家动物生产、动物医学发展规划、动物疫病防控、动物源食品安全、动物及动物产品进出口检疫等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工作能力;7.有较强的调研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四、毕业学分要求:五、教学总体安排:教学进程包括课程名称、性质、类别、学时、学分、考核方式、开设学期等(详见附件一)附件一:Ⅰ公共基础课组教学计划进程表Ⅱ专业基础课组教学计划进程表Ⅲ专业方向课组教学计划进程表Ⅳ专业拓展课组教学计划进程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几个院校动物医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对比
课程是联结教育与社会的桥梁,课程的设置及其教学内容直接反映和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规格,其重要性对于教学来说尤为突出。
通过对比我院与其他几个农业院校动物医学院专业在教学安排、课程设置和试验实习上的异同,提出为了更好地适应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制度,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动物医学专业课程设置对比
动物医学专业通俗来说,就是培养“兽医”的专业,它是以生物学为基础,研究动物(包括家禽、家庭宠物、野生动物等)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对疾病进行诊断和防治,保障动物健康的综合性学科。
其基本任务是有效地防治畜禽、伴侣动物、医学实验动物及其他观赏动物疾病的发生。
与其他医学类专业类似,动物医学首先要学习基础生物学和医学理论,然后通过大量解剖实验强化学生对理论的理解。
动物医学专业培养具备动物医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兽医业务部门、动物生产单位及有关部门从事兽医、防疫检疫、教学、科学研究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主要学习动物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动物体正常和异常结构及功能实验、检查、疾病预防、诊断、治疗技术的基本训练,具有动物保健、临床诊疗、动物防疫检疫和兽医卫生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
课程是联结教育与社会的桥梁,课程的设置及其教学内容直接反映和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规格,其重要性对于教学来说尤为突出。
通过对比我校的课程设置和西北农林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和新疆农业大学相关专业的课程,同时结合执业兽医师考试,我院多次组织任课老师进行研讨,集思广益,提出几点看法。
一、教学安排上
很多农业院校动物医学专业采用4年制或5年制,其中,西北农林大学为5年制,新疆农业大学为4年制,采用的教学模式都是“4或3+1”的模式,即4年或3年在校学习和1年校外实习,并且都采用学分制的方法。
新疆农业大学的模式和我校原来采用模式较为相似,总课时约为2600学时。
其中,必修课占到总学时的80%,选修课占到约20%。
我校动物医学专业正在进行新的培养方案的探讨,在保证必修课学时的前提下,尽量提高个性选修课的比例,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课程设置上
新疆农业大学的课程设置基本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专业只有一个动物医学,主要课程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方向限定选修课。
其中,专业基础课和我校设置基本相似;而专业课设置只有3门:家畜寄生虫学、家畜传染病学和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和我校最大不同的是,设置了专业方向限定选修课,类似于我校的不同方向,一个属于临床兽医方向,另外一个属于动物检疫方向。
就课程设置而言,我校和西北农林大学设置相似,主要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从方向上来看,西北农林主要有3个方向:动物医学方向(突出畜禽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动物检疫、兽医卫生管理与监督等方面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小动物医学方向(突出小动物疾病诊断、治疗、预防、美容与护理等方面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和动物生物技术方向(突出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与胚胎工程及生物制品等方面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另外,从这几个学校的课程设置是以传统系统教学为主,尚没有探索以一个动物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目前我校探索新的培养方案,计划把我校原来的动物医学专业的两个方向——临床兽医学方向和动物防疫检疫方向,变成两个专业,即分别为动物医学专业和动植物检疫专业,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一部分植物学相关课程,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三、实验实习上
和我校相比较,这几所学校的实验课时明显比我校的实验课时多,一般专业课都在18学时左右,而我院承担的相同课程的实验课时一般在8学时。
从实习来看,和我校一样,都采用集中实习的模式,但是课时总量差别较大,西北农林大学一共10周,而新疆农业大学3~4周。
结合我校实习情况,这种集中实习的效果不明显,因为在实习过程中,学生有往往迟到、早退,学习兴趣不高等现象,而且我校该教研实习一般需要动手,不能坐着,所以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效果不明显。
目前,我校正在重新修改培养方案,把原来在毕业前集中进行的综合实训改为教学实习,学时不变,即穿插在该课程理论教学的同时进行,这样有助于学生对本门课程相关
理论的进一步巩固,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四、考试制度
现在,学生普遍对考查课不够重视,只对考试课重视。
有必要制定合理的制度,改变这一现象。
目前我校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了各类课程的考试制度以及考核方式的改革,包括考试课、考查课和选修课。
考试课原来只以期末一张卷的分数决定学生的成绩,导致学生对课堂不重视,存在上课不认真听讲,玩手机,看其他书籍等现象。
进行了考试制度改革以后,有了一部分平时成绩,学生课堂纪律和听课的认真程度都有了很大的改善,考查课和选修课也增加了平时成绩的比重,这样大大的改善了学生对课堂的重视程度。
以上是我院对比其他几个农业院校动物医学专业课程的设置,为了使毕业生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和生命科学等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动物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和临床兽医学的基本理论,致病因素、疾病发生发展和转移的规律及预防、诊断、治疗、畜牧科学的基本知识;具备致病因素分析、检验、药物正确使用与开发、常规及器械诊断、主要治疗方法、动物检疫的技能;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生命科学的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及自然科学中相关技术的应用前景;熟悉国家动物生产、动物医学发展规划、兽医防疫检疫、环境保护、动物进出口检疫等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并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各个院校动物医学专业都对课程进行了合理的设置。
随着执业兽医师考试制度的开始,也给我们的教学带
来了新的挑战。
从相关的考试题来看,直接记忆性的知识并不多,往往以案例形式出现,而且一个案例涉及多学科。
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对现有课程进行调整,改变以往单纯以课程授课为主的模式,采用案例式教学或讨论式教学等其他的更适合执业兽医师考试的
教学模式。
另外,对老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能是那种只会讲授专业知识的教师,更应该像一个全科的兽医。
参考文献:
[1]朱德全,薛勇敢,程广东.以职业为导向动物医学专业专科课程体系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交际,2010,(6):36-38.
[2]魏萍,李庆章,王洪斌.浅谈我国高等院校动物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与主要课程设置[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6-17.
[3]李家奎,张超,强巴央宗.地方高校动物医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4,(6):
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