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药外科护理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骨外科伤口换药术课件

骨外科伤口换药术课件
心理疏导
针对患者的紧张、焦虑等情绪问题,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 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06 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分享
典型案例解析
案例一
患者因车祸导致骨折,伤口出现感染,经过多次换药后愈合。
案例二
患者因手术导致切口感染,经过及时处理和换药后恢复。
案例三
患者因慢性疾病导致皮肤溃疡,经过精心护理和换药后逐渐愈合。
术后并发症伤口
术后并发症伤口的识别
01
术后并发症伤口通常表现为术后出血、血肿、积液等症状,可
能伴有疼痛、发热等症状。
处理原则
02
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如止血、清除血肿和积液等,保持伤
口引流通畅,定期换药。
注意事项
03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遵循医生指导,
按时回诊复查。
05 预防与护理
感染性伤口
感染性伤口的识别
感染性伤口通常表现为红肿、疼 痛、渗出物增多等症状,可能伴
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处理原则
及时清创,去除坏死组织,保持 伤口引流通畅,定期换药,同时 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
治疗。
注意事项
避免过度刺激伤口,以免加重感 染;保持伤口周围清洁干燥;遵 循医生指导,按时服药和回诊复
体位选择
根据伤口部位选择合适的体位, 以便充分暴露伤口,方便换药操作。
消毒皮肤
使用消毒剂对伤口周围的皮肤进行 消毒,注意避免消毒剂进入伤口。
铺巾与保护
在换药前铺好无菌巾,保护周围皮 肤和衣物不受污染。
03 换药操作流程
敷料的拆除
准备工具
清洁周围皮肤
小心拆开敷料
丢弃敷料

消毒棉球、镊子、手套等。

《外科护理》ppt课件

《外科护理》ppt课件

继续教育
鼓励外科护理人员参加各类 学术活动、培训班和进修课 程,不断更新知识和提高技 能水平;
职业发展路径
外科护理人员可通过考取高 级职称、担任管理者或专家 等方式实现职业晋升和个人 发展;
专业素养提升
注重培养外科护理人员的人 文关怀能力、沟通技巧和心 理素质,提升专业素养和综 合水平;
行业前沿动态关注
关注国内外外科护理领域的 研究进展和新技术应用,拓 宽视野,促进个人成长和专 业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密切观察术后伤口出血情况,一旦发现出 血,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如加压包扎 、止血药物应用等。
深静脉血栓预防
其他并发症处理
鼓励患者进行早期床上活动或下床活动, 遵医嘱给予抗凝药物,预防深静脉血栓形 成。
针对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肺部感染 、尿路感染等,采取相应预防措施,一旦 发现并发症迹象,及时处理。
04
专科护理技术
伤口护理与换药技术
伤口评估
详细讲解如何进行伤口评估,包括伤口位置 、大小、深度、感染状况等。
清洁与消毒
介绍伤口清洁与消毒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以 减少感染风险。
换药技术
演示正确的换药步骤,包括敷料的选择、更 换频率等。
疼痛管理
探讨如何有效管理伤口疼痛,提升患者的舒 适度。
导管护理技术
05
外科护理实践案例
案例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
01
术前准备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包括身体状况、过敏史、手术史等。向患
者详细解释手术过程和术后注意事项,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
02
术中护理
协助手术医生进行手术操作,监控患者生命体征,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03

护理创新PPT课件

护理创新PPT课件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发 现消毒可以减少手术及伤 口的感染。于是,各种各 样的消毒液应运而生。如 :酒精、碘伏、安尔碘、 双氧水等一直延续至今。
.
3
背景简介——传统换药方式
换药技术一直是医生的 专利。
伤口换药的时机:外敷 料被血液及渗出液渗透 后进行更换,或者拆线 时进行更换。
.
4
传统换药方法可使伤口并发症增加
改进伤口换药技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东院胃肠外科 高艳秋
背景简介——传统换药方式
一直以来,大家认为伤口愈合 需干燥环境,有大气氧的参与 可以促进伤口愈合,透气的敷 料才能使伤口获得足够氧气, 以供细胞生长的各种生化反应 所需。
.
2
背景简介——传统换药方式
古代,人们对于伤口认识 不足,手术器械是不进行 消毒的,伤口更不需要消 毒。
.
5
目前临床同类的换药模式
酒精进 行消毒
两片爱 康夫银 覆盖伤 口
.
6
运用湿性愈合理论
经过不断的研究发现,湿润且 具有通透性的伤口敷料应用所 形成的湿性环境,可使表皮细 胞更好地繁衍和移行。这一研 究结果发表在《Nature》杂志 上。
.
7
生理盐水用于伤口的清洗
1980年的研究证明,是否 戴手套和用镊子进行换药 并没有太大差别,戴手套 只是为了自我保护。
.
14
.
15
还有研究表明,饮用水、 烧开的水、术后24小时沐 浴等都不会增加伤口感染 率,与酒精、碘伏消毒对 比,没有明显差异。
.
8
运用新型敷料,达到湿性愈合的目的
琳 琅 满 目 的 新 型 敷 料 可 供 选 择
.
9
科学规范换药流程
换药技术由获得ET证书的 专科护士进行换药。

外科手术后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外科手术后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污染手术(II类): 术中可能被污染的手术----阑尾切除 感染手术(III类): 在感染环境下完成的手术----脓肿 切开
缝合: 一期: 初期 延期: 清创后4-6天,再缝合 二期: 伤8天后或感染伤口经换药,再清创 缝合 愈合: 一期: 如期 二期: 肉芽充填 三期: 感染伤口新鲜后再次清创缝合 愈合等级: 甲级(甲): 一期愈合,无不良反应 乙级(乙): 有不良反应但仍能自行愈合 丙级 (丙): 化脓坏死伤口,经换药后愈合
手术后病人的护理 三、术后饮食护理
1.非腹部手术 局麻下行小手术 的病人术后即可进饮食或依据病人的 要求。蛛网膜下腔和硬脊膜外腔麻醉 者术后3~6小时可根据病情给予适当 饮食。全身麻醉者应待病人麻醉清醒, 恶心呕吐消失后可给予流食,以后逐 渐给半流食或普食。大手术者可在术 后2~3日由少量饮食逐渐过度到正常 饮食。
2.腹部手术 一般在术后禁饮食 24~72小时,待肠道功能恢复、肛门 排气后开始进流质,后逐渐给流质饮 食和半流质饮食,第7~9日可恢复普 通饮食。开始进食早期应避免食用牛 奶、豆类等胀气食物。禁食期间应注 意由静脉补充足够的水、电解质及营 养,以保持其平衡状态。同时应注意 病人的口腔卫生及口腔护理。
临床记录: 手术分类(I II III )/愈合等级 (甲乙丙) I/甲 III/甲 II/乙 I/丙
拆线时间: 伤口部位、血运、张力不同时间不同 头颈部 5天 胸腹部 7天 四肢 10天 关节 12天 减张缝合 14天 间断拆线 伤口愈合不佳时
手术后病人的护理 一、生命体征的监测
应根据手术的大小监 测生命体征,中小手术术 后每1~2小时测量并记录 一次;大手术术后每15~ 30分钟测量并记录一次, 病情平稳后每1~2小时记 录一次;一般术后病人可 每4小时测量并记录一次。 监测及记录的内容包括: 体温、血压、脉搏、呼吸, 同时应注意监测意识、瞳 孔等。

外科换药术ppt课件完整版

外科换药术ppt课件完整版
加强营养支持,提高患者免疫力,促 进伤口愈合。
换药操作技巧与规范
03
换药前准备工作
01
了解患者病情
熟悉患者的病史、手术情况、伤口位置及愈合情况,以 便制定合适的换药方案。
02
准备换药用品
包括无菌敷料、消毒液、棉球、镊子、剪刀等,确保用 品齐全、清洁、无菌。
03
洗手与穿戴
医护人员需彻底清洗双手,穿戴无菌手套、口罩和帽子 ,确保操作过程无菌。
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换药治疗方案, 包括药物选择、换药频率、疼痛管理等方面,以提高治疗 效果和患者舒适度。
多学科合作模式的建立
换药治疗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未来可能会建 立更加紧密的多学科合作模式,如外科医生、护士、药师 、康复师等共同参与患者的换药治疗过程。
谢谢聆听
持,以促进伤口愈合。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外科换药术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常见伤口的处理方法
强调无菌操作、创面处理、药物选择等方 面的重要性。
针对不同类型的伤口,如清洁伤口、污染 伤口、感染伤口等,介绍相应的处理方法 和注意事项。
换药术中的疼痛管理
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探讨疼痛产生的原因、评估方法以及有效 的疼痛缓解措施。
其他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疼痛管理
采用多模式镇痛,减轻 患者痛苦。
水肿预防与处理
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 流,减轻水肿。
功能障碍预防与处理
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促 进功能恢复。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心理变化,提 供心理支持,减轻焦虑 情绪。
05 特殊情况下换药策略调整
糖尿病患者换药策略
控制血糖
在换药前,应确保患者的 血糖水平在正常范围内, 以降低感染风险。

《伤口换药》ppt课件

《伤口换药》ppt课件

4、换药间隔时间
(1)要依据伤口的具体情况而定,过于频繁的换药会损伤
新生上皮和肉芽组织。
(2)清洁的伤口换药次数可减少。 (3)无菌外科切口,一期愈合的伤口一般在术后2-3天更 换敷料一次,无感染征象时可直接至预定拆线日期。 (4)分泌物多,感染重的创面,应增加换药次数,每日12次,必要时可随时更换。
换药的基本技术
1. 树立无菌观念
4.创面及周围皮 肤的消毒方法
2.解除敷 料的方法
1 2 3
基本 技术
4 5 6
5.包扎固 定方法
3.换药物品的传 递方法
无菌 原则
6.污物敷料的处理
换药步骤:(一)洗手及核对医嘱
一般洗手
↓ 核对医嘱
(治疗单及医嘱)
换药步骤:(二)评估
1.创面的部位 大小 深浅 ,渗液/出血/脓液?需要辅料数量、 种类 ,有无引流物(管)?
引流管口的换药
注意观察引流管口渗液 情况,是否脱出/脱落。
管口辅料的放置
引流管口的固定
注意固定的部位,是否牢固,注意低位放置,不 引起疼痛等不适, 不可影响患者的活动,不可 扭曲导致引流管不通畅,
引流物拔出/引流管拔管




引流物是为引流积液、积血,预防感染而设置的。 如:橡皮片、条,烟卷引流,T型管引流,负压引流 等。 1.橡皮片、管引流,一般在术后24—48 小时拔除, 香烟引流通常72小时拔除。 2. 特殊引流如T型管引流,在胆囊造瘘、膀胱造瘘、 肠造瘘等,一般术后2-3周左右拔管,拔管前做夹管 试验2—3天。 3. 通过腹腔的引流管,需要周围形成粘连后拔除, 一般8—9天. 4. 负压引流,对于手术后局部死腔大,有出血或感 染倾向而放置的负压引流,拔除时间要看引流物的 多少而定。多在术后24小时拔除,也可视引流物情 况推迟3—5天。拔管前注意解除负压。 5. 换药时要注意引流物是否通畅,慢慢向外拔出。

浅谈外科伤口换药及护理方法

浅谈外科伤口换药及护理方法

浅谈外科伤口换药及护理方法外科伤口为细菌感染,治疗不当能够造成伤口感染现象出现,造成伤口愈合时间延长同时质量效果差。

外科医疗工作者要系统的分析、合理的控制、良好的交流、耐心护理,推动伤口快速愈合。

从恢复阶段中要保持良好的观察,了解伤口情况同时制定应急方法。

标签:外科伤口;换药方法;护理1外科伤口换药的目的及方法1.1换药的原则:无菌操作是每位医护人员必须牢记的准则。

外科工作者从换药过程中,和病人进行直接的接触,所以一定要做到无菌操作。

从换药过程中应当了解患者伤口位置、现状等等,从换药过程中保证材料齐全。

在换药之前应当保持自身清洁,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

从换药完成时能够结合伤口具体现状科学合理的转变治疗计划,存在另外特殊情况的病人要快速调整治疗方案,防止伤口恶化。

1.2外科伤口换药目的:换药为业务过程内非常关键的操作,同时为外科病房内非常常见的治疗手段。

外科患者身体损伤,很有可能出现出血现象,出现感染之后也许存在化脓情况,上述种种均能够导致敷料污染。

换药,也就是更换敷料,能够及时消除覆盖物,保持良好的环境,推动肉芽组织快速恢复,推動伤口痊愈。

工作者从换药过程中,能够了解伤口具体现状,结合伤口具体现状转变治疗计划,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推动伤口痊愈。

部分患者存在水肿情况,从换药过程中能够合理控制松紧度,防止给血管产生压迫造成血液不能够流通阻碍伤口痊愈。

1.3伤口的处理方法(1)从换药过程中通过碘伏进行杀菌,避免给伤口产生刺激,同时能够通过凡士林油纱有效的缓解病人产生的痛苦,同时避免组织液渗漏现象出现。

(2)血供充足,感染可能性低的伤口能够通过生理盐水进行处理,随后进行包扎。

(3)在皮肤存在明显破坏的伤口,从破坏的地方通过盐水进行杀菌,从附近区域通过碘伏进行杀菌,杀菌完成之后,能够通过盐水纱布及凡士林纱布进行包扎,推动伤口快速痊愈。

(4)在伤口出现感染之后要特别强调进行引流排脓,某些情况下应当拆开缝线,进行合理的引流,能够通过双氧水及生理盐水进行杀菌,出现坏死组织之后要进行清理,同时能够通过抗生素纱布进行填充,从伤口附近要能够通过碘酒及乙醇进行杀菌。

外科护理学ppt课件第八章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

外科护理学ppt课件第八章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

【辅助检查】 1.血常规检查 2.细菌培养 3.影像学检查
【处理原则】 1.非手术治疗 2.手术
(四)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
急性淋巴管炎(acute lymphangitis)是 致病菌从皮肤、黏膜破损处或其他感染灶(如 疖、痈、足癣等)侵入淋巴管内,引起淋巴管 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感染。
【病因】主要致病菌常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乙型 溶血性链球菌。可能来源于口咽部炎症、足癣 、皮肤损伤以及各种皮肤、皮下化脓性感染。
【病因】 常因皮肤或软组织损伤而引起,也可由局
部化脓性感染灶直接扩散或经淋巴结、血液传 播而发生。
【临床表现】
浅表的急性蜂窝织炎,局部明显红肿、剧 痛,并向四周迅速扩散,不易局限,病变区与 正常皮肤无明显界限,病变中央常因缺血而发 生坏死。深部组织的急性蜂窝织炎,局部红肿 不明显,但有局部组织水肿或深部压痛。患者 多伴有寒战、发热、头痛、全身无力等症状。
第八章 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
教学目标
• 1.识记感染的病因、分类。 • 2.领会感染的概念;外科感染的特点;分
类。 • 3.领会常见局部及全身感染的临床表现、
治疗要点及护理措施。 • 4.应用护理程序对常见局部及全身感染的
病人实施全面护理,健康教育。
第一节 概述
一、外科感染的特点
1.多属几种细菌所致的混合感染,少数在感染早 期为单一细菌所致,以后发展为几种细菌的混 合感染。
(一)疖
疖俗称疔疮,是单个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 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常扩展至皮下组织,不同 部位同时发生多个疖,或同一时间内反复发生 疖,称疖病。
【病因】 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当皮 肤不清洁或经常摩擦、刺激,环境温度较高或 人体抗感染能力低下时易发生感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目标检测
一.填空题
1.换药操作方法 :



2、一般头颈部手术,于术后
天拆线;下腹
部、会阴部手术的拆线时间为 天;上腹、胸、
背及臀部术后 天拆线;四肢术后 天拆线。
3.绷带包扎法常用




16
二.单项选择题
1.换药时皮肤消毒的酒精浓度是:
A.30% B.50% C.70% D.90% E.95% 2.一般头颈部手术,于术后拆线的时间是:
地面消毒等。
3
三、清创与换药
(一)清创术 1、定义:是污染伤口转为清洁伤口的一种
治疗方法。 2、目的:除去伤口内的污物和异物;
切除失活组织; 修复组织; 3、手术时机:最佳时机:伤后6~8小时
4
操作步骤
1清创前准备:备血源、选择麻醉方法 2、清洗:刷洗创口周围皮肤 3:清创:彻底清除坏死组织 4:缝合:清创后予以缝合
第三节:伤口护理
一:概述
换药又称更换敷料,是对经过初期处理的伤
口进一步处理的总称。
二:目的
1、观察伤口情况
2、保持创面清洁,清除伤口异物,坏死组织, 保持引流通畅
3、保持和防止伤口受损和外来感染
4、促进组织生长,促使伤口愈合
1
一.换药用品
1、基本用品与设备 2、器械类 3、辅料类 4、药品类 5、其它物品
拆线时间 3-5 5-7 7-10 10-12 14
部位 头、面和颈 下腹部及会阴 上腹部、胸、背部
四肢 腹部的减张缝线
9
缝合伤口 的处理
2、切口分类:
I类
无菌切口
疝修补术、甲状腺切除术等
II类 III类
可能污染切 口
污染切口
胃大部分切除术、肠切除术等
胃穿孔修补术、阑尾穿孔、腹 膜炎手术等
10
缝合伤口 的处理
5
一、换药前准备
(一)环境准备 (二)病人准备 (三)换药者准备 (四)换药用物准备
无菌治疗碗2只 无齿镊2把
乙醇棉球和盐水棉球各数个
6
二、换药操作
(一)基本操作法
①揭去伤口沾污敷料 注意:外层敷料用手,内层敷料用镊子并且方向与切
口方向一致。 ②清理创口,更换引流物; 注意:双手执镊操作法。右手镊子接触伤口,左手
5.踝关节部位的包扎宜采用: A. 环形包扎法 B. 螺旋形包扎法 C. 螺旋反折包扎法 D. 回反包扎法 E. “8”字形包扎法
17
三.简答题
1.手术伤口如何分类?手术伤口的愈合分为哪 几级?
2.常用绷带包扎方法有哪些?
18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19
扎溴胺浸泡1~2小时,然后刷洗干净再高压灭 菌。 传染性伤口敷料:应即刻烧毁。 刀剪:单独浸泡冲洗,再放入金属器械浸泡液 中灭菌备用。
14
小结:
换药是外科基本的技术,目的是伤口检查,清 洁消毒,拆除缝线,更换或去除引流物,扩大 伤口等;不同部位缝合伤口拆线的时间不同, 不同手术伤口可分为三类,愈合有甲、乙丙三 级;绷带包扎法常用的有环形包扎法、螺旋形 包扎法、螺旋反折包扎法、“8”字形包扎法、 回反包扎法,基本要求是牢固、舒适、整齐、 美观。
2
二.换药及换药室的管理
(一)专人管理,保持室内清洁,严格执行无菌 管理制度。
(二)换药常用器械、纱布敷料等换药物品保持 无菌,注明灭菌日期,并建立定期检查制度。
(三)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四)工作人员戴好口罩帽子,换药前应洗手。 (五)定期进行环境消毒,如紫外线空气消毒、
A. 2-3天 B. 1-4天 C. 3-5天 D. 5-6天 E. 7天 3.一般减张缝合线,术后较为适宜的拆线时间为:
A. 5-7天 B. 7-8天 C. 8-10天 D. 10-12天 E. 14 天
4.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手术术后切口发生红肿,经 酒精湿敷后愈合,则记录为: A.Ⅱ/甲 B. Ⅱ/乙 C. Ⅲ/乙 D. Ⅱ/丙 E. Ⅲ/丙
3、愈合分级:
甲级愈合 乙级愈合
切口红肿,但未化脓 口无不良反应,愈合良好
丙级愈合
切口化脓,必须切开引流
11
缝合伤口 的处理
4、伤口的记录 例1:肠切除术后,切口愈合良好. 应记录为“Ⅱ/甲” 例2:化脓性阑尾炎阑尾切除术后,切口红
肿,经酒精湿敷后好转. 应记录为“Ⅲ/乙”
12
缝合伤口 的处理
镊子夹取无菌物品。 ③覆盖无菌敷料,并加固定。 注意:胶布粘贴方向与肢体或躯体长轴垂直。
7
二、换药操作
(二)不同伤口处理法
(1)缝合伤口 (2)肉芽组织创面 (3)脓腔伤口 (4)铜பைடு நூலகம்假单胞菌感染伤口
用0.1%苯氧乙醇湿敷 或用磺胺嘧啶银软膏
暴露疗法
8
缝合伤口 的处理
1、不同部位伤口的拆线时间
5、缝合伤口有下列情况,应分别处理:
(1)缝线反应:针眼稍红肿,可用70%乙 醇作湿敷。
(2)局部红肿范围大,有硬结,压痛明显, 可用红外 线照射。
(3)局部肿块有波动,穿刺有脓液,应立 即将伤口敞 开引流。
13
三、换药后整理
污敷料:倒入污物桶, 器械、碗、盘等:用2%来苏溶液或0.1%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