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运动健身行业的数据分析报告

运动健身行业的数据分析报告1. 引言运动健身行业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行业之一,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
本文将通过对运动健身行业的数据进行分析,揭示当前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潜力。
2. 市场规模根据数据显示,运动健身行业目前的市场规模较大。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行业总体规模达到xxx亿元,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这主要得益于人们对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日益重视,以及对运动健康理念的深入普及。
3. 人群分析运动健身行业的受众群体广泛,包括不同年龄、性别和职业背景的人群。
根据数据统计,大部分参与运动健身的人群主要集中在25-45岁之间,约占总体的60%。
这个年龄段的人们更加注重保持身体健康和形态,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和金钱进行运动训练。
4. 运动偏好在运动健身行业中,人们的运动偏好各异。
根据数据分析,最受欢迎的运动项目包括有氧运动、瑜伽、健身操等。
此外,近年来,健身舞蹈等新兴运动方式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喜爱。
各种类型的健身房、健身俱乐部也不断涌现,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运动需求。
5. 市场竞争状况随着运动健身行业的迅猛发展,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
据市场研究数据显示,目前主要的竞争对手包括知名健身连锁机构、专业运动装备品牌以及依托互联网的运动健身平台。
为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企业纷纷推出创新的营销策略和会员服务,提高竞争力。
6. 消费行为与趋势根据统计数据,参与运动健身的消费者在消费行为上呈现出明显的特点。
他们更趋向于购买高品质的运动装备和健身器材,愿意花费较高的费用参加高质量的健身课程和私教服务。
此外,由于工作和生活压力的增加,更多的人开始将运动健身作为一种减压和调节心情的方式。
7. 技术创新与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技术在运动健身行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智能健身设备、健康监测器、运动APP等新技术的引入,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便捷和个性化的运动健身体验。
同时,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的运用,也为运动健身行业带来了更多发展机遇和挑战。
2024年中国健身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一、行业发展概况近年来,中国的健身行业迅速发展,成为国民健康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的健身行业市场规模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0%以上。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推进,人们对健康生活的需求不断增长,健身行业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选择。
同时,政府对体育事业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促进了健身行业的快速发展。
二、市场分析1.市场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对健身的需求不断增加。
年轻人因为工作压力大和生活节奏快,对参加健身活动的需求很高;中老年人也开始重视健康养生,愿意花钱购买健身服务。
2.市场竞争: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健身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传统的健身房、游泳馆、瑜伽馆等依然是主流,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线上健身平台也崭露头角。
3.市场趋势: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健身行业会更加智能化、个性化。
虚拟健身教练、智能健身器材等将成为市场的主流产品,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健身体验。
三、发展趋势1.服务升级:健身行业不再是简单的器械运动,更多地注重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
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的健身方案和服务。
2.养生理念:健身行业不仅仅是锻炼身体,更是一种健康生活理念的传播。
注重全面健康管理,包括饮食、睡眠、心理等多方面的养生方式。
3.互联网+健身:互联网对健身行业的影响越来越大,线上健身平台、智能健身设备等将成为健身行业的发展方向。
四、发展建议1.加强监管:健身行业涉及到人体健康,需要政府部门加强监管,遏制一些不法商家的乱象。
2.提高员工素质:健身教练是健身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培训和提升员工的专业素质至关重要。
3.创新发展:健身行业需要不断创新,引入新技术、新理念,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
综上所述,2024年中国健身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市场需求增长迅速,竞争加剧。
未来,健身行业将更加注重服务升级、养生理念和互联网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健康、便捷的健身体验。
健身房市场调查报告

健身房市场调查报告篇一:北京市健身市场调研报告北京市健身市场调研报告一、市场总况北京市人口1530万,目前的健身俱乐部大概有400家左右,其中比较集中的分布于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宣武区,崇文区,东城区,西城区。
其中海淀区和朝阳区分布最为集中,两个区共有280家健身俱乐部。
平均如果按每家俱乐部有1000名会员算,总共健身的人数不过才40万人,占城市人口的2.6%。
可见健身潜在市场还很大,前景比较乐观。
(一)调研基本情况我总共走访了20家健身俱乐部,其中三家在石景山区,其余都在海淀区。
他们分别是张贝健身弘彧店,张贝健身金码店,北语健身中心,宝迪沃健身中心,财智健身俱乐部,浩沙健身锦秋店,香江堡狮健身俱乐部,康斯堡健身俱乐部,青鸟健身双安店,青鸟健身清华店,浩沙健身清华店,今天健身俱乐部,奇迹空间健身俱乐部,田宁健身俱乐部,浩沙光大花园健身俱乐部,万泉新新健身俱乐部,浩沙豪柏健身1会所,北京首钢老山文化健身中心,伯雄健身,万商健身中心,这些俱乐部的共同特点和个别有价值的地方介绍如下: 1 共同点1.1选址。
健身俱乐部的选址目前看来有两种比较普遍,一种是在居民小区中,一种是在大街旁边,或者有的兼而有之。
首先健身俱乐部是供消费者锻炼用的,它的选址不能离消费者太远。
其次它的选址的周围常住人口要多,常住人口包括居民,学生,写字楼工作者。
再次,这些人都是有消费需求,而且还有消费能力的人。
符合这种选址的地方一个是高档社区,一个是写字楼,大学附近。
1.2健身服务内容的无差异性。
大部分的健身俱乐部都有类似的健身项目,调查中发现,一般都有,力量区,自由区,有氧区,动感自行车,操课(操课的内容大同小异,一般都有瑜伽,普拉提,肚皮舞,拉丁舞,健美操,跆拳道等,少数会有太极拳,搏击,芭蕾形体等)1.3灯光,地板,音乐,体检内容,私教和教练提供的服务,会籍顾问提供的服务,墙壁的颜色等大体上没有太大差别。
灯光没有太亮的,中等亮度为主;地板使用的材料不一,有木的,有橡胶的,有地2板砖的,总之不管什么材料,都是防滑的;音乐以动感的为多,也有轻音乐,但不多;体检的内容都是由私教来做,一般都测心率,身高,体重,脂肪,心肺,平衡,弹跳,柔韧;私教一般会帮助会员制定健身计划,定期体侧,其收费一般在100元以上,有100,150,200这三种档次较多见;教练一般会做巡场,教授操课,私教和教练都有不同的提成;会籍顾问一般都是带领来访客人参观健身房,并与客人谈判等等。
市场调研报告健身行业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

市场调研报告健身行业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市场调研报告健身行业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一、引言健身行业近年来发展迅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
为了深入了解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和动机,本报告对健身行业的消费者购买行为进行了调研分析。
二、背景健身行业不断创新和发展,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产品和服务。
而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理解对于品牌营销和市场战略的制定至关重要。
三、调研方法本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有500名消费者参与,涵盖了不同年龄、性别和收入段的消费者。
问卷内容包括购买意愿、购买渠道、购买动机等方面。
四、购买意愿分析从调研结果来看,约80%的受访者表示曾经购买过健身产品或服务。
其中,40%的受访者定期购买,60%的受访者不定期购买。
购买意愿主要受到健身目标、个人经济状况和对产品或服务的满意度等因素影响。
五、购买渠道分析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消费者选择线下购买健身产品或服务。
他们更喜欢亲身体验产品和与教练面对面交流。
线下购买渠道包括健身俱乐部、运动用品店和线下活动等。
同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约20%的消费者选择在线购买健身产品或服务。
他们更看重购买的便捷性和多样性。
六、购买动机分析调研发现,消费者购买健身产品或服务的主要动机是保持身体健康和提高身体素质。
其中,70%的消费者希望通过健身来锻炼身体,改善身体机能;30%的消费者则是出于美容和追求时尚的考虑。
此外,与他人社交和获得正面的自我认同也是一些消费者购买的动机。
七、消费心理分析调研结果显示,消费者在购买健身产品或服务时,更注重产品或服务的品质和效果。
他们希望能够获得满意的购买体验和价值。
同时,价格也是他们考虑的因素之一。
大多数消费者认为合理的价格与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相匹配最能吸引他们的购买意愿。
八、品牌形象分析调研中,消费者对于品牌形象的认知也是重要的因素。
具有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口碑的健身品牌更能吸引消费者的购买。
消费者认为好的品牌形象代表了高品质和可靠性,能够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健身房市场调研报告

健身房市场调研报告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健身成为越来越多人的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健身房作为供应健身服务的主要场所,逐渐成为健身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本报告希望通过市场调研,深入了解健身房市场的发展情况和竞争现状,以便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
方法本次市场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两种方式。
问卷调查主要以线上方式进行,分为开放式和闭合式两种问题类型,共有200名受访者参与。
访谈主要针对健身房创始人和管理者进行深入访谈,共计访谈10家健身房。
结果1. 健身房市场规模及增长潜力根据调查,目前健身房市场规模较大,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其中,18-35岁年龄层人群是健身房的主要消费群体,占比超过70%。
另外,女性在健身房的消费人群中占比也在逐渐增加,其中25-40岁女性的占比较高。
2. 健身房消费行为对于健身房消费行为的调查显示,健身次数和持续时间逐年增加。
调查发现,80%的受访者在一周内至少去健身房两次以上,平均消费时间为1-2小时。
另外,健身房内的消费品种也在逐渐增加,除了传统的器械训练外,还有有氧运动、瑜伽、普拉提、舞蹈等多种健身项目。
3. 健身房品牌竞争在品牌竞争方面,国内健身房市场呈现集中度较低的趋势,大量的小型健身房出现在市场中。
在大型商业健身房品牌中,目前欧舒丹、伊莎美、美力健身等品牌较为主流。
另外,由于消费者对于课程和教练的需求不断增加,有些品牌开始注重打造课程和教练团队,以提高品牌口碑和市场竞争力。
4. 健身房服务与管理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对于健身房服务的体验和管理的满意度不够高。
在服务方面,消费者普遍反映健身房缺乏专业的顾问和教练,以及配套设施和服务的完善度不够。
在管理方面,也有些健身房缺少标准的管理流程和质量保证体系。
建议针对上述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出建议:1. 加强教练和顾问团队建设,为消费者提供更专业的健身指导和顾问服务。
2. 加强健身房设施和服务的完善度,满足消费者对于健身环境和设备的需求。
中国健身行业市场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调研报告

中国健身行业市场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调研报告摘要:本报告基于对中国健身行业市场的调研,分析了现状和趋势,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建议。
调研结果表明,中国健身行业市场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未来,行业将继续增长,并且需重点关注科技创新、健康意识的普及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
第一章:引言健康生活方式的普及和对美好身体的追求,推动了中国健身行业的快速发展。
本章将介绍研究的目的、方法以及报告的结构。
第二章:市场现状分析本章将分析中国健身行业的市场规模、主要参与方和消费者需求。
目前,中国健身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超过5000亿元人民币,并且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主要参与方包括健身俱乐部、健身器材制造商和健身培训机构。
消费者需求日益多样化,不仅关注健身效果,还注重健身环境和服务质量。
第三章:市场发展趋势本章将探讨中国健身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首先,科技创新将在行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智能健身设备、在线健身课程等。
其次,健康意识的普及将推动更多人加入健身行列。
此外,消费者对个性化服务和社交体验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第四章:市场挑战与机遇本章将分析中国健身行业面临的一些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方面,竞争激烈和行业标准不一致导致了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另一方面,租金高昂、人才短缺等因素也制约了行业的发展。
然而,市场规模扩大和消费升级为行业带来了巨大机遇。
第五章:未来发展建议本章将根据前述分析,提出未来中国健身行业的发展建议。
首先,行业内各方应加强合作,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和规范。
其次,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提升健身设备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同时,行业应加强对健康知识的普及,提高消费者的健康意识。
结论:中国健身行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消费者需求也日益多元化。
然而,行业还面临一些挑战,如竞争激烈和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未来,行业将继续增长,并且需要关注科技创新、健康意识的普及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
只有坚定地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才能实现中国健身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运动健身市场分析报告

运动健身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运动健身市场在当今社会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亲睐。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健身运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运动健身市场涵盖了健身器材、运动装备、健身教育培训等多个方面,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
本报告将对当前运动健身市场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竞争格局进行深入分析,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议,展望健身行业的发展前景。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在本报告中,我们将首先分析运动健身市场的现状,包括市场规模、用户群体、发展趋势等方面的情况。
然后,我们将重点关注运动健身市场的发展趋势,探讨未来市场的发展方向和潜在机遇。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研究运动健身市场的竞争格局,了解市场上的主要竞争对手、市场份额和竞争策略。
最后,我们将提出一些建议,展望健身行业的发展前景,并对整个报告进行总结。
通过以上结构的分析,本报告旨在全面深入地了解运动健身市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和指导。
1.3 目的文章的目的是通过对运动健身市场进行分析,了解当前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探讨市场竞争格局,为相关行业提供发展建议和展望。
同时,我们希望能够为健身行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视角,并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了解运动健身市场的机会。
通过本文的分析,读者可以更好地把握运动健身市场的动态,做出更明智的经营决策。
1.4 总结总结部分:通过本报告对运动健身市场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目前运动健身行业正在迅速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但同时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未来发展建议包括加强品牌建设,提升服务质量,不断创新运动健身项目,拓展市场渠道等方面。
健身行业前景展望依然乐观,但需要加强行业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总的来说,运动健身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需要企业持续努力,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市场份额。
2.正文2.1 运动健身市场现状:运动健身市场目前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身的健康和体态,并在运动健身领域进行投入。
2023年健身中心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2023年健身中心行业市场研究报告市场研究报告:健身中心行业概述:健身中心行业在过去十年中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这主要得益于人们对健康和生活方式的关注日益增加。
健身中心作为提供全方位健康解决方案的综合性机构,为人们提供了方便、专业和个性化的健身服务。
这份市场研究报告将分析健身中心行业的市场规模、竞争环境和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一、市场规模:目前,健身中心行业的市场规模正在不断扩大。
据统计,全球健身中心的市场价值在2019年达到了5000亿美元,并预计将以年均5%的增长率增长。
中国健身中心市场也在持续增长,预计到2022年将达到1000亿人民币。
这些数字表明了人们对健身中心的需求不断增长,并且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竞争环境:目前,健身中心行业存在着较为激烈的竞争环境。
主要竞争对手包括专业健身中心、大型健身连锁品牌和高端私人健身工作室。
吸引消费者的主要因素是设备先进、教练专业、环境舒适等。
在面对竞争时,健身中心需要注重差异化竞争,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以及与其他健康产业的合作,如提供营养咨询和康复服务等。
三、发展趋势:未来,健身中心行业将经历以下几个发展趋势:1. 健康生活方式的普及: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健身中心将成为更多人实现健康生活方式的首选。
这将为健身中心带来更多的潜在消费者和业务增长机会。
2. 数字化和智能化: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健身中心正在采用各种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如虚拟教练、智能设备和健身APP等,以提供更便捷和个性化的健身体验。
3. 健身+社交:健身中心不再只是提供健身服务,越来越多的中心开始注重社交因素,通过组织各类社交活动和培训课程,为会员提供更多的社交机会。
4. 健康管理服务:为了满足消费者对全面健康解决方案的需求,健身中心开始提供更多的健康管理服务,如营养咨询、心理辅导和康复训练等,以提供更全面的健康服务。
建议:在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和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时,健身中心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提高竞争力:1. 提供差异化的服务:通过提供独特的课程和服务,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健身行业市场研究报告(内部资料稿)泰实医疗2019年12月目录第一部分健身产业概况 (4)1.1 健身产业定义及产业链 (4)1.2 健身产业主要政策汇总 (4)第二部分全球健身市场现状 (5)2.1 全球健身产业市场规模 (5)2.2 全球主要国家健身产业情况 (5)2.3 主要国家健身俱乐部数量 (6)第三部分国内健身市场现状 (8)3.1 中国健身产业发展特点 (8)3.2 健身俱乐部数量 (8)3.3 健身俱乐部会员数 (9)3.4 健身器材收入规模 (9)3.5 中国健身产业规模 (10)第四部分国内企业竞争格局 (11)4.1 信隆健康 (11)4.2 舒华体育 (12)4.3 威尔仕 (12)4.4 一兆韦德 (12)4.5 浩沙健身 (12)第五部分未来发展趋势 (14)5.1 健身产业规模预测 (14)5.2 龙头企业市场份额提高 (14)5.3 智能化健身趋势兴起 (14)一、健身产业概况随着我国人民健身意识的进一步提升和健身房商业模式的进一步成熟,我国健身产业发展迅速。
2016年体育总局与国务院分别颁布《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提出到2020年,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达7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4.35亿,体育消费总规模达1.5万亿元等,目标是把全民健身打造成国家名片。
(一)健身产业定义及产业链健身除了体育含括的项目之外,还有很多内容,例如,写字、唱歌、做家务、瑜伽等。
健身大致分为器械锻炼和非器械锻炼。
狭义的健身是指以健身俱乐部/工作室为主要场所,并且通常借助体育器械进行锻炼的活动。
健身产业上游涉及健身器械、教练培训等,中游主要是各类健身服务,下游则是各类健身服装/装备等。
(二)健身产业主要政策汇总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注重运动健身。
同时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体育活动在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中的重要作用。
1995年,国务院颁布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2007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2014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2016年6月,为促进健身产业发展、增强全民身体素质,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
对发展群众体育活动、倡导全民健身新时尚、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做出了明确部署;2017年8月11日,针对中国居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状况实际,国家体育总局发布了《全民健身指南》。
二、全球健身市场现状 (一)全球健身产业市场规模据公开数据显示, 目前全球俱乐部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6000亿元, 会员数达到了1.45亿。
在全球健身市场中,美国、 英国以及德国居于前列地位。
美国市场作为全球健身市场第一大国,其市场规模上约为242亿美元。
英国健身收入约67亿美元。
德国市场紧跟其后,拥有健身会员数量908万,收入约为62亿美元。
中国与发达国家健身市场相比仍然存在将达差距,健身市场在20亿美元左右。
图:全球部分国家健身俱乐部收入规模情况(二)全球主要国家健身产业情况数据显示:美国持卡健身俱乐部会员数达到5570万人,占其总人口规模约为17%,德国健身市场拥有会员数量908万,收入约为62亿美元, 整体渗透率为14.6%。
英国拥有会员数量约为830万,全国渗透率约为9.7%。
美国、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会员渗透率10%左右,而我国健身会员渗透率仅有0.3%,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与近邻国日本相比,也有较大差距,我国健身房会员渗透率空间巨大。
242006722620051582078669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中国印度图:全球部分国家健身会员数量及渗透率统计(三)主要国家健身俱乐部数量美国在健身俱乐部数量上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2015年美国俱乐部数目超3.6万家。
巴西俱乐部数量也在3万家以上,遥遥领先其他国家。
而英国和德国作为全球第二、三大健身市场, 2015年两国分别拥有6321家和8332家俱乐部。
近两年我国健身行业呈复苏态势, 2015年俱乐部数量达4425家,我国健身俱乐部市场还有较大发展空间。
图:全球主要国家健身俱乐部数量排行榜55709088304163889517.1%14.6%9.7%3.3%0.3%0.1%0%2%4%6%8%10%12%14%16%18%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中国印度会员数(万)渗透率三、国内健身市场现状(一)中国健身产业发展特点就我国健身产业供给端来看,健身市场竞争激烈,大量竞争者导致国内商业健身市场品牌分散,行业标准及门槛较低。
需求端来看,国内健身观念与习惯仍在建立过程中,国民运动和健身意识仍需加强。
不过,近两年来随着国家大力支持鼓励全民健身、积极参加锻炼以及国外健身风潮刮至国内带动成年人走进健身房,使得我国居民健身意识不断提高,逐渐发展为习惯。
(二)健身俱乐部数量健身俱乐部数量是健身行业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我国健身俱乐部数量自出现以来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从2010年3245 家增至2017年的5000余家。
虽然在2011-2013 年间,由于健身市场竞争加剧导致行业出现关门潮,健身俱乐部数量增长速度放缓甚至为负。
但是,随着近年来健身人口的快速增长和专业化指导需求加剧,新一轮的健身风潮带动行业出现复苏迹象,健身俱乐部数量也随之迅速增长。
图:2010-2017年我国健身俱乐部数量变动情况(三)健身俱乐部会员数我国健身会员数量在2011-2013年间增长放缓,但近两年随着新一轮健身潮流的兴起以及健身俱乐部的扩张,会员人数又出现了显著的增长。
2017年健身会员数量增至近900万人,同比增长14.97%。
会员平均年龄在在30.7岁左右,健身会员的平均年龄基本没有发化,但健身会员的年龄结极出现较大的发化:25-29岁,36-40岁年龄段的用户有较大增长,健身会员的整体年龄分布更加分散。
图:2010-2017年我国健身俱乐部会员人数及增长情况(四)健身器材收入规模我国生产的健身器材主要销往国外,国内的健身器材消费市场规模仍然较小。
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家庭平均每百户中仅有4套健身器材,普及率尚不足5%。
我国健身器材年销售收入不断增长,2014年收入规模首次突破300亿元大关。
健身器材收入2011年的265.8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387.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6.5%。
图:2011-2017我国健身器材销售收入统计(五)中国健身产业规模数据显示: 2012-2017年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不断上升, 2017年全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5.5亿人,占全国人口的比重达41.3%左右, 庞大的健身人口为健身行业带来巨大的需求。
2017年我国健身产业总产值约为1500亿元,近六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7%。
图:中国健身产业产值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265.8292.1282.4324.3350.2366.3387.9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106811761272130014501545379133830039220465524852055000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1220132014201520162017产值(亿元)人数(万人)四、国内企业竞争格局 (一)信隆健康深圳信隆健康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1年, 2000年公司产品从自行车零配市场扩展至整个体育运动康复器材市场,产品营销欧洲、美洲、中国大陆、亚洲等地区。
数据显示, 2012-2017年信隆健康业绩整体处于增长态势,营收及净利润六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8%和12.6%。
2018年一季度信隆健康实现营收3.3亿元,相比去年同期下滑12.45%;净利润亏损545.81万元,同比大幅下降497.72%。
图:2012-2018年信隆健康经营数据统计信隆健康自行车零配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在全球处于行业领导地位,自行车车把、立管、坐垫管、避震前叉等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世界排名第一,运动健身康复器材产品市场占有率及销售数量逐年增长。
从营收情况来看,信隆健康2017年自行车零配件业务实现收入12.28亿元,占总营收的70.3%;运动健身及康复器材收入3.9亿元,占比22.4%。
15.2214.4915.9713.5913.8217.462529422519-548328554579-6000-4000-20002000400060002468101214161820201220132014201520162017营业收入(亿元)净利润(万元)(二)舒华体育为全球商业领袖提供决策咨询舒华体育专注于跑步机、各类健身器械等运动器材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目前产品已扩展至多品类自主品牌健身器材与展示架产品,是一家集产品研发、生产制造、营销推广、品牌运作为一体的规模化、多元化企业。
2017年舒华体育实现营收11.32亿元,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7亿元。
2018年一季度实现营收20582.02万元,同比增长20.43%;净利润1916.81万元,同比增长19.93%。
(三)威尔仕威康健身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简称威尔仕)成立于1996年,是中国健身行业的领跑性企业。
威尔士旗下有Will's. Wills Elite、W-Yoga、Monster by Will's、VIP五个核心品牌。
目前威尔仕在全国范围内已拥有超过150家直营专业健身俱乐部,主要集中在上海(100家),全国会员人数超过50万。
威尔士正在最大限度地整合所有资源,并计划于海外上市,立志成为中国健身行业的第一品牌。
(四)一兆韦德上海一兆韦德健身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
自成立十几年来,一兆韦德健身现已发展成为中国地区大型健身连锁管理机构。
据统计,一兆韦德累积服务超过100万会员、每天服务人次超过50000次。
目前一兆韦德门店主要集中在上海,未来将实现不断向二三线城市的稳步扩张。
(五)浩沙健身1999年,浩沙健身在中国大陆引入连锁健身管理模式,在北京开设健身俱乐部,现已发展成为中国规模较大的连锁健身服务机构。
浩沙健身先后在北京、天津、南京、郑州、成都、福州、厦门、晋江等地区设立150家直营连锁门店,专业健身教练超过1000人,健身场馆营业总面积达到20万平方米。
在中国健身市场高速发展的热潮中,在国家体育产业政策大力支持下,浩沙健身通过互联网+思维,积极探索产业升级之路,推进数字化、智能化、社交化的健身新业态,着眼于智能场馆的升级、智能软硬件的组合以及健身管理云平台的深入运用,打造“健身+”的行业经营新模式,全面构建全产业链式的运动健康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