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预应力管道摩阻试验方法
市政桥梁预应力管道摩阻系数测试研究

测试 位置
钢束 编号
束数
规格
每束投影长度 管道总弯
L( m)
起角 / rad
F2 2#块
T2
1 15S15. 2 1 15S15. 2
28. 0 28. 0
0. 6978 0. 8722
张拉控制 应力( Mpa)
1395. 0
3 测试数据计算
3. 1 摩阻参数计算理论
根据试验原理计算公式( 1) ,在公式两边以预应力钢铰线的
件,检测时可实时显示各项检测数据和曲线,并将这些数据存储
并打印输出,通过串口通讯可将测量数据上传至上位机。可更 参考文献
加方便的编写检测速报及成孔质量检测报告,使资料的储存及 [1]陈嵘. 高速铁路车辆 - 道岔 - 桥梁耦合振动理论及应用研究[D]. 西
处理更加方便快捷,可较大幅度的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通过对检测数 据 进 行 分 析,确 定 成 孔 后 的 孔 径、垂 直 度,要
15#、17#、19#节段设计拉索。该桥主要技术标准: 道路等级为城
市主干道,设计汽车荷载等级为城为 A 级,每车道宽为 3. 5m 的
双向四车道,人行道宽 3. 0m( 单侧) ,设计时速 60Km / h。
梁体内预 应 力 筋 采 用 高 强 度 低 松 弛 钢 绞 线,强 度 标 准 为
1860MPa,锚 下 张 拉 控 制 应 力 均 为 0. 75 × 1860MPa,弹 性 模 量 1. 95 × 105 MPa。预应力钢束采用金属波纹管程成孔,波纹管直
好监控,控制孔内水头高度,不要使压力过大。
整,最快钻孔速度不超过 10m / h,松散地层控制在 3m / h; 因宝峨
7 钻机切换
BG40 钻桅倾角幅度小、性能比较稳定,钻孔施工时先采用宝峨
铁路桥梁预应力管道摩阻试验方法及控制

3种简化计算方法中“综合法”计算 较为合理。“综合法”计算空间包角的常 用简化计算公式以下有2种:
(1)
2 Vi
n
2 Hi
i 1
(2)
arctg
i 1
n
tg tg
2 Vi Hi
2
采用 公式(1)和(2)计算空间包角时的相对误 差很小,实际工程计算时采用公式(1)或(2)均可。
锚口+喇叭口摩阻测试方法 我国《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 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明确规定:由于预应 力筋与锚圈口之间的摩擦及预应力筋在锚下 垫板喇叭口处因弯折产生摩擦而引起的应力 损失应根据试验确定 。
试验采用一端张拉,试验张拉控制力 为预应力钢绞线的 0.8 f pk Ap ( Ap 为钢 绞线的总面积)。
4
预应力管道成型方式
后张法施工的预应力梁管道成型方式 主要有3种:橡胶管抽芯成型、预埋金属 波纹管和预埋铁皮套管。 因梁体结构形式和生产工艺的不同, 采用的预应力管道成型方式也不同。
预制梁的预应力管道主要是采用橡胶 管抽芯成型。橡胶抽拔棒常见的定位方式 有以下3种:
(1)井字形 (2)圆环形 (3)∩形
k
0.0015 0.0015 0.0030 0.0015 0.0010
0.55 0.25 / / 0.30
k
0.0014 0.0015 / / 0.0010
橡胶管抽芯成型 的管道 金属波纹管 铁皮套管 塑料波纹管 钢 管
6
测试数据统计和分析
近5年时间内,铁科院对37条客 运专线铁路中172个梁场的622孔32m 、24m简支箱梁和34条客货共线铁路 中60个梁场的98片32m、24m简支T梁 进行了预应力管道摩阻测试,并对测 试结果进行了分类统计 。
预应力孔道摩阻试验方法

预应力孔道摩阻试验方法
哇塞,预应力孔道摩阻试验方法可是个超级重要的东西呢!它就像是为工程质量保驾护航的秘密武器。
那咱就详细说说这个试验方法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哈。
首先呢,得准备好各种设备和材料,就像战士上战场得带好武器一样。
然后进行预应力筋的安装,这可不能马虎,得精细再精细。
接着就是施加预应力啦,要控制好力度和速度哦。
在整个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数据的准确记录,这可关系到试验的准确性呢!就像走钢丝一样,稍有不慎就可能出问题呀。
再说说这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这可太重要啦!如果不注意安全,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啊!就好比盖房子根基不牢,那不是随时会倒塌嘛。
所以在进行试验时,一定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同时,要保证试验过程的稳定进行,不能出现意外波动。
接下来讲讲它的应用场景和优势。
这种试验方法在桥梁、建筑等大型工程中那可是大显身手啊!它的优势可不少呢,能够准确地测量出预应力孔道的摩阻情况,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这就好像给工程安上了一双明亮的眼睛,让我们能清楚地看到问题所在。
我给你说个实际案例哈,之前有个大型桥梁工程,就是通过预应力孔道摩阻试验,及时发现了一些潜在的问题,然后进行了针对性的改进,最后工程质量那叫一个棒!这效果,简直太明显啦!
所以呀,预应力孔道摩阻试验方法真的是太重要啦,我们一定要重视它,好好利用它,让我们的工程更加坚固可靠!。
预应力连续梁桥管道摩阻试验研究

预应力连续梁桥管道摩阻试验研究文章编号:1009 6825(2010)18 0336 03预应力连续梁桥管道摩阻试验研究收稿日期:2010 02 21作者简介:王贺庆(1959 ),男,工程师,安徽省公路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安徽合肥 230009金晶(1986 ),女,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安徽合肥 230009刘勇志(1984 ),男,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安徽合肥 230009王贺庆金晶刘勇志摘要:在研究预应力构件应力损失机理的基础上,结合试验依据,对某预应力连续梁桥管道摩阻试验作了探讨,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管道预应力损失的计算提供正确的依据。
关键词:连续梁桥,预应力损失,摩阻试验,误差分析中图分类号:U 442.39 文献标识码:A0 引言预应力结构中预应力筋的拉应力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值。
在预应力结构的施工及使用过程中,由于张拉工艺、材料特性以及环境条件的影响等原因,预应力筋中的拉应力是不断降低的。
这种预应力筋应力的降低,即为预应力损失。
满足设计需要的预应力筋中的拉应力,应是张拉控制应力扣除预应力损失后的有效预应力。
因此,一方面需要预先确定预应力筋张拉时的初始应力(一般称为张拉控制应力con ),另一方面需要准确估算预应力损失值[1]。
规范[2]规定,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预应力损失包括5项,其中预应力钢筋与管道之间的摩阻损失 l 1所占比例较大[3]。
1 原理依据1.1 应力损失机理预应力钢筋与管道之间的摩阻损失 l 1出现在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中。
在张拉预应力筋时,由于预留管道的位置可能不顺直、管道壁粗糙等原因,使预应力筋与管道壁之间产生摩擦,故通过千斤顶对预应力筋在控制应力下进行张拉而产生的每个截面应力逐渐减小,离张拉端越远,应力减小的越快。
而任何两个截面之间的应力差,在短时间内,主要就是由 l 1所造成的,可以近似的看成这两个截面之间的预应力管道摩阻损失值[4]。
[建筑]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孔道摩阻试验要点
![[建筑]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孔道摩阻试验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158cc21eda38376bae1faebb.png)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现场的孔道摩阻试验要点滕晓艳摘要:根据沪昆高铁杭州至长沙铁路客运专线HCHN Ⅰ标段绿豆坡特大桥施工现场的孔道摩阻试验,详细阐述施工现场孔道摩阻试验的必要性、测试方法、数据处理以及试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掌握这些试验关键细节,有助于试验前的工作准备、试验过程的顺利进行,确保试验结果可靠。
关键词:混凝土桥梁;预应力孔道;施工;摩阻试验本文在进行沪昆高铁杭州至长沙铁路客运专线HCHN Ⅰ标段绿豆坡特大桥施工现场的孔道摩阻试验的基础上,详细阐述施工现场孔道摩阻试验的必要性、测试方法、数据处理以及试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 施工现场孔道摩阻试验的必要性采用挂篮悬臂浇筑是国内建造大跨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主要施工方法之一。
为保证施工过程中结构安全、成桥以后的线形和受力状态合理,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精确计算预应力束的有效应力是一个重要因素。
为此,有必要进行施工现场孔道摩阻试验,具体有以下三个具体原因:(1)虽然规范提供了孔道摩阻系数μ和偏差系数k 的使用范围,但是范围太大,取不同的值,会得到完全不同的孔道摩阻损失率。
(2)虽然可以根据施工采用的结构材料,在试验室进行模型试验,但是试验室和施工现场环境相差较大。
(3)如果施工现场得到的孔道摩阻系数μ和偏差系数k ,与设计值不同,并在规范规定的范围之内,应以实2 2.1 试验布置2.2 试验过程张拉控制力可以分5级(2O%,40%,60%,80%,100%)张拉至设计张拉力。
对于每一级加载稳定后,需要同时记录读数仪和电动油泵的读数以及预应力束伸长量。
2.3 补充试验的说明图1测得的总摩阻损失为孔道+锚头+喇叭口摩阻损失之和,因此,需要补充锚头摩阻试验及喇叭口摩阻试验。
锚头摩阻试验及喇叭口摩阻试验可在试件上进行。
由于本文重点阐述孔道摩阻试验,对于锚头摩阻试验及喇叭口摩阻试验,不再多述。
3孔道摩阻系数μ和偏差系数k 的确定在预施应力过程中,离张拉端x 处,因管道摩阻而损失的预应力束内力值x F 为:A kx A x F e F F βμθ=-=+-]1[)( (1)式中,A F 为张拉力,β为损失率,已经扣除了两端锚头+喇叭口摩阻损失率。
某桥预应力孔道摩阻试验方案研究

的试验方案。主要过程为:首先标定千斤顶及配套电动油泵仪 表,提高读数精度。试验时在预应力束张拉端及锚固端安装千 斤顶。然后启动张拉端千斤顶,根据试验工况分级加载,记录 试验数据,再进行卸载,调换张拉端及锚固端位置,重新进行 分级张拉,记录试验数据。试验设备布置,详见图1。先进行顶 板束(3T41)孔道摩阻力测试,按θ=θ1时求得k值;再进行与 顶板束(3T41)孔道同样工艺及施工条件带有曲线的有竖弯束 (3T14)孔道的摩阻力试验[3]。
4 实施方案、试验方法、数据分析 4.1 试验对象选取及测点布置 直线形预应力索选取为下游侧3T41(3T41 钢束规格:
21φj15.24,单束长13350.4cm,张拉伸长量:开始端451.1mm, 结束端476.8mm,张拉力:4101.3KN)。竖弯形预应力选取为 下游侧3T14(3T14 钢束规格:21φj15.24,单束长13364.8cm, 张拉伸长量:开始端639.9mm,结束端222.8mm,张拉力: 4101.3KN)。被测预应力束长度按设计下料长度选取。
图1 管道摩阻试验方法 4.2 试验方法 预应力束的两端,以下简述为A端和B端。 此试验拟做以下工况测试: (1)锚固B端,张拉A端; (2)锚固A端,张拉B端; 为保证测试数据的可靠性,以上每个工况至少重复一次。 每个测试工况,按以下步骤进行: (1)预应力束初张拉至10%δk,持荷3~5min,读取、 记录电动油泵仪表数据,测试、记录钢绞线伸长量; (2)张拉至30%δk,持荷3~5min,读取、记录电动油 泵仪表数据,测试、记录钢绞线伸长量; (3)张拉至50%δk,持荷3~5min,读取、记录电动油 泵仪表数据,测试、记录钢绞线伸长量; (4)张拉至70%δk,持荷3~5min,读取、记录电动油 泵仪表数据,测试、记录钢绞线伸长量; (5)张拉至80%δk,持荷3~5min,读取、记录电动油 泵仪表数据,测试、记录钢绞线伸长量。 要求:张拉设备完好并经过检校,能稳定保持张拉力。 4.3 试验结果及数据分析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管道摩擦阻力估算的准确程 度直接影响结构的使用安全,而施工质量的优劣往往会影响 管道摩阻的大小。为确保桥梁质量,于2月20日至22日对3号墩 3T41、3T14两束平弯束和竖弯束分别进行了管道摩阻测试,预 应力钢绞线束由21φj15.24预应力钢绞线组成。 试验时采用的张拉设备与实际施工时相同,试验前张拉设 备须经过校正。由于管道长度达132m左右,应该采用两端张拉
桥梁预应力摩阻试验方法与研究

7
1 36615 1 19413 17212 12164
7
1 37012 1 21514 15418 11132
7
1 37115 1 20813 16312 11195
7
1 36018 1 18616 17412 12186
2. 2 锚板和喇叭口摩阻损失数据分析 用相同的方法 ,在试验台上进行锚板和喇叭口
在桥梁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施工过程中 ,总张拉 力应为控制张拉力与千斤顶内摩阻力 、钢铰线束与 管道摩阻力 、锚固端摩阻 (工作锚 、夹片 )及固端喇 叭口摩阻损失力之和 。其中 ,千斤顶的内摩阻力在 校准千斤顶时可确定 ;锚具产品其张拉的损失率为 可确定数 ;而钢铰线束与管道摩阻力 、锚固端摩阻 及固端 喇 叭 口 摩 阻 损 失 力 则 需 现 场 试 验 方 可 得 到 [ 1 ] 。对于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而言 ,管道摩 阻损失是预应力张拉各种损失的主要部分 [ 2 ] 。因 此 ,在桥梁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施工中 ,要施加多少 张拉力 ,才能满足设计的要求尤为重要 ,而准确测 定管道摩阻损失 ,是确定施工张拉力的重要依据 。
19期
王 涛 ,等 :桥梁预应力摩阻试验方法与研究
57 21
载锚具锚固实验和部分大跨度桥梁预应力管道摩 阻试验中得到应用 ,其具有实用性强 、可靠性高 、测 量精度高和采集便捷的特点 ,可为同行借鉴之用 。
参 考 文 献
本课题组经过大量现场和 室内 试验 , 研发 的 “测力系统 ”能实现高精度 、实时 、多通道同步自动 采集数据 ,同时现场采用千斤顶串联组方法测试 , 能实现无须“倒顶 ”,一次性张拉到位 ,解决了千斤 顶“行程 ”不够 、锚具难配套和“倒顶 ”拆装耗时等问 题 ;采用应变式油压传感器测力 ,解决了环型测力
预应力管道摩阻实验

第六章宁夏吴忠黄河公路大桥主桥管道摩阻损失测试6.1 摩阻损失测试概述预应力筋过长或弯曲过多都会造成预应力筋的孔道摩擦损失,特别是弯曲多、弯曲半径小、弯曲角度较大的预应力筋,在两端张拉时,其中段的有效预应力损失很大,这种预应力的损失往往不容易准确地计算出来,因而其在张拉控制应力作用下的伸长值也无法准确计算。
作为张拉的控制条件,如果孔道有漏浆堵塞现象不校核伸长值,就会使有效预应力达不到设计的要求造成质量事故,另外,在连续刚构梁悬臂施工过程中,预应力孔道埋设与设计存在误差时,预应力损失也是不同的。
这时,设计单位若按照以往经验计算是不能真实反映实际施工情况的。
因此,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孔道摩阻损失估算的准确程度会直接影响结构的使用安全,而施工中混凝土的质量、张拉工艺的优劣往往会影响孔道摩阻损失的大小,测量预应力筋摩阻力,是确保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
按照《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黄河公路大桥监控细则》,需要对纵向预应力孔道摩阻损失实行现场测定。
6.2 摩阻损失测试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2、人民交通出版社《预应力技术及材料设备》(第二版);3、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黄河公路大桥监控细则》;4、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提供的桥梁设计图纸;5、宁夏公路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压力传感器率定报告》。
6.3 摩阻损失测试目的及方法宁夏吴忠黄河公路大桥管道摩阻损失测试是针对塑料波纹管,虽然塑料波纹管的管道摩阻系数有理论值,但毕竟塑料波纹管应用时间不长,有必要做实验验证,同时管道摩阻系数的测试结果也为吴忠黄河公路大桥结构预应力设计和大桥施工提供参考,实现现场的预应力控制。
管道摩阻损失测试方法,按照业主意见方法采用传感器,采用《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中附录G-9 提供的测试方法,如图6-1 所示。
该测试方法与常规测试方法比较主要特点如下:⑴图6-1 中压力传感器的圆孔直径与锚板直径基本相等,如此可使预应力钢束以直线形式穿过喇叭口和压力传感器,钢束与二者没有接触,只是相当于将预应力钢束加长了,实验所测数据仅包括管道摩阻力,保证了管道摩阻损失测试的正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应力管道摩阻损失主要包括预应力束曲线段弯道摩擦影响损失和管道全 长位置偏移影响损失两部分。 管道摩阻系数表现为预应力束与管道壁之间的摩擦 系数μ和每米管道对其设计位置的偏差系数k。我国《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 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提供的预应力管道摩阻损失计算公式为:
n
n
i 1
n
2 i
注意:由于μ、k两个参数之间存在相关性,因此应测试多个不同设计线形的管道 方可利用最小二乘法原理计算出摩阻系数值,标准中规定: a) T 梁至少选择3 个 管道,箱型梁至少选择6 个管道;b) 包括2 种以上弯起角度(含最大弯折角) 的管道;c) 不同直径的管道(若有);d) 未进行预、初张拉的管道。 预应力筋曲线空间起弯角的简化计算可以采用“求和法”和“综合法”。 “求和法”适用于预应力束计算长度内只有竖弯角度或平弯角度的情况; “综合 法”适用于预应力束计算长度内竖弯和平弯角度都有,且在同一区段发生弯起, 需要同时考虑竖弯和平弯角度影响的情况。2种简化计算方法中“综合法”计算 较为合理。“综合法”计算空间角度 的常用简化计算公式以下有2种: (1) Vi 2 Hi 2
kx (1) L con 1 e
式中, 为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长度上,钢束弯起角之和; x 为从张拉端 至计算截面的管道长度。 当取全部管道长度进行管道摩阻测试时,由式(1)可以得出,被动端的张拉力
P2 与主动端的张拉力 P 1 之间的关系为:
kl (2) P 1P 2 P 1 1 e
i 1 n
2
(2) arctg
i 1
n
tg tg
2 Vi Hi
2
式中, Vi 为空间曲线在竖向平面上投影角; Hi 为空间曲线在水平面上投影 角; i 为曲线分段。 当角度较小时,上述 2 中方法差别不大,如果角度较1 n
当 q 0 且 q k 0 时, q Si2 取得最小值,由此可得:
i 1
n
n n n 2 k l Cii 0 i i i i 1 i 1 i 1 n n n l k l2 C l 0 i i i i i i 1 i 1 i 1
1 kl1 C1 0
2 kl2 C2 0
……
n kln Cn 0
由于实际测试均存在误差,上述公式的右边不会为零,故假设:
1
1 kl1 C1 S1
2 kl2 C2 S2
……
n kln Cn Sn
利用最小二乘法原理,令函数 q Si2 ,则函数q的变量为k、μ。
联立解方程组即可求得μ和k值。
k
Cii Cili Cili i2
i 1 i 1 i 1 i 1
n
n
n
n
2 2 lii li i i 1 i 1 i 1
n n n
2
Cii k lii
i 1 i 1
2 Vi
n
2 Hi
i 1
3
由式(2)可得:
P2 P 1e
kl
(3)
对式(3)两边取对数可得:
kl ln P2 P 1
1 ,可得: 令 C ln P2 P
kl C 0
式中, 为从主动端至被动端预应力管道全长的曲线空间角度和; l 为主动 端至被动端预应力管道的全长。试验时,通过主、被动端安装的空心式压力传感 器可以测得 P 1和P 2 。通过对梁体 n 个不同预应力管道的测试,理论上可以得到一 系列的方程式,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