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生态学_共6页
人文生态学

第一章生态学和经济学都是研究资源的稀缺性。
答案:对- 正确美国学者克罗伯和克拉克洪对文化下了一个多数学者都能接受的定义,那就是,文化是指人类修养的积累。
答案:错- 正确熊猫的拇指并不适合抓握竹子,因为它是由腕骨进化来的,远不如拇指用起来方便。
这说明熊猫的进化适应是不完美的。
答案:对- 正确单选题(16/16 分数)单选题:1.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和_____之间作用关系的科学。
生物,人文,环境环境- 正确,天敌2.第一位提出“ecology”术语的人是______。
海克尔海克尔- 正确,梭罗,达尔文,亚里士多德3.美国耶鲁大学的生态学家Lindeman 提出了生态学中能量流动的_十分之一定律十分之一定律- 正确霍普金斯定律,范霍夫定律,阿伦定律4.舟山渔场处于典型的______。
垂直分布带富营养化区生态交错带生态交错带- 正确贫营养化区多选题:1.人文学和生态学有哪些共同点都研究人与环境的关系, 都研究生活或生存方式, - 正确2.一般而言,_____因为污染物积累较少,因此,食用相对安全。
应季食品, 植物食品, - 正确3.复活节岛曾经有高大的棕榈树, 曾经生长着茂密的森林, - 正确曾经有高大的棕榈树直有巨石像:一直居住着波利尼西亚人曾经生长着茂密的森林判断题一1.《诗经》曾记载“维鹊有巢,维鸠居之”,较早地描述了共生现象。
错- 正确2..从自然生态角度,李白的诗本应该是“两岸猴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错- 正确3.句子,可以说是字的生态环境。
对- 正确4.早在100 多年前,我国云南就有大面积的乱砍滥伐现象。
对对- 正确5.冬季,林蛙的肝脏将大量的葡萄糖注入血液,使血糖含量升高几百倍,即使体内有70% 的水分结成冰也能安然无恙。
对对- 正确6.素食有利于减少有毒物质的摄入,其原因在于,素食便宜,有利于饮食安全。
错错- 正确7.从生态位角度看,不同人有不同的职业及工作模式,没有最适合,只有最好。
第4章 文化生态学

第4章文化生态学第1节文化中的环境印记一、文化生态学的概念1、概念的提出19世纪70年代,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提出了“文化生态”的概念;1955年,美国学者斯图尔德提出了“文化生态学”的概念。
2、理论的借鉴生态学的核心思想是探讨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
早先的生态学不将人类作为研究的主体,随着“人类生态系统”的提法得到广大学者的认同,生态学理论被引入人类社会中,最后形成了文化生态学理论。
3、概念归结起来说,文化生态学是指用人类生存的整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生态理论研究文化产生、发展规律的一门分支学科。
这里的“自然环境”是指气候、地质、地貌、土壤、植被等诸多自然要素的综合体,是人类文化生存和发展的背景条件。
4、文化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研究对象是文化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文化生态学主张将文化放到一定区域的整体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去探究它的生长规律,特别是探讨人类为适应环境而创造的具有特殊形貌的文化模式。
研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环境对文化的影响;二是人类文化对环境的反作用。
5、以哈尼族梯田文化为例的分析云南元江位于哀牢山南部的末端,山高谷深,地形复杂,海拔高下悬殊2000多米,从山脚到山顶,形成了云南亚热带山区典型的气候垂直性分布特征。
这是孕育梯田文化的自然环境。
哈尼族的土地利用方式是:高山地带气候寒冷阴湿,保存着茂密的原始森林,既是天然的绿色水库,也是梯田农业的水源;中半山腰气候温和,冬暖夏凉,既无高山的阴湿和多野兽,又无低谷的炎热潮湿和多毒蛇、昆虫以及瘴疠流行,是哈尼族村落的主要分布地。
既方便上山打猎,又易于下山种田。
下半山位于从村寨边至山脚河谷,气候暖湿,适于稻谷生长,是梯田所在。
人们还根据不同位置梯田的肥力采用不同的种植方法,选取不同的谷种。
上述土地利用格局既与当地自然环境相关,又反映出人类认识、利用自然规律以及适应、改造自然的能力。
研究表明,只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地方文化,才能得到最优的持续发展道路。
(完整版)人文视野中的生态学期末详细答案

【单选题】(2分)生态学和经济学都研究资源的稀缺性。
A.对B.错2【单选题】(2分)美国学者克罗伯和克拉克洪对文化下了一个多数学者都能接受的定义,那就是,文化是指人类修养的积累。
A.错B.对3【单选题】(2分)熊猫的拇指并不适合抓握竹子,因为它是由腕骨进化来的,远不如拇指用起来方便。
这说明熊猫的进化适应是不完美的。
A.错B.对4【单选题】(2分)身土不二,是指吾身出于此土,身土不可分离。
A.对B.错5【单选题】(2分)北美亚口鱼的北方种群对低温酶编码的等位基因较多,而南方种群对高温酶编码的占优势。
A.对B.6【单选题】(2分)一些国际知名的网站基本上都能在中国找到类似的“山寨”版。
可以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趋异适应。
A.对B.错7【单选题】(2分)贝格曼规律是指在寒冷地区,同种恒温动物个体相对于其它地区小,而相对面积大,相对散热量多。
A.错B.对8【单选题】(2分)无性繁殖是指不经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的一部分或未受精的卵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繁殖方式。
A.对B.错9【单选题】(2分)加拿大猞猁对美洲兔的调控属于外因调节。
A.对B.错10【单选题】(2分)K对策者以量取胜,r对策者以质取胜。
A.错B.11【单选题】(2分)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缺陷之一在于没有认识到人类有能力增加食物供应。
A.对B.错12【单选题】(2分)兼性共生是指当共生关系不存在时,双方不能稳定地生长。
A.错B.对13【单选题】(2分)渡渡鸟灭绝之日,正是大颅榄树绝育之时。
A.错B.对14【单选题】(2分)把“上帝的羔羊”翻译成“上帝的小海豹”是一种准确的翻译。
A.对B.错15【单选题】(2分)我国历代的法律一直禁止亲亲相护、亲亲相隐。
A.错B.16【单选题】(2分)动物越高等,其社会行为会越复杂。
A.错B.对17【单选题】(2分)“六度分割”理论认为,最多通过六个人,一个人就能够与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个体建立联系。
A.错B.对18【单选题】(2分)领域是指被某种动物所占有和保卫的空间或区域。
第4章 文化生态学

(1)人类通过学习获得了那些指导和 确定思想与行为的模式。(敬山神) (2)虽然许多文化成分处于意识知觉 的水平以下,但它们仍然决定着个体 的思想和行为。(咖啡豆) (3)文化模式既构造了思想,也构造 感知。(高脚屋)
其他代表人物:
B.纽戈登和G .O .哈格斯太德文化决定论 (社会时钟理论)
以及经济决定论的代表人物
人地关系分析的案例 Learning Local knowledge to promo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eimar, March 5, 2011
28
Local knowledge and its environment
• It is a term coined by the English philosopher Gilbert Ryle, and popularized by the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Clifford Geertz (1983).It refers to the double idea: • (1) all knowledge is geographically and historically bounded. • (2) the local conditions of its manufacture affect the nature of the knowledge produced.
6)挑战-应战理论 Challenge-Response Theory
•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 • Arnold Joseph Toynbee • 文明源地的出现
7)马克思主义人地关系论特征
• • • • • 1)整体的观点 2)深入的微观探索 3)动态分析的观点 4)立足于进取的研究 5)辨证的观点
人居生态学第六章

交通方式
自然环境
薪柴
牛粪
草 料 草场
蓄 产 品 牛羊
燃料
灰烬
排泄
人
物
环境
树枝
牛粪
房屋
废旧物
人居系统物质能量的循环
马赛人村落对环境的适应
肯尼亚马赛 人的村落是 以无数泥墙 草顶房子聚 合而成
房屋由泥、 草、树枝筑
成
家徒四 壁
照明方式
钻木取火
粮食——白 玉米
同享鲜 奶
交易 市场
交易成 功
达尔富尔战 争集中的地
方
达尔富尔问题 产生百万难民, 死亡1万多人
难民营地
思考题
非洲热带草原人居生态系统失衡的主要原因何在?澳洲及南 美为何没有出现这种现象?
溃烧感 烂,染 ,接了 最着昏 后是睡 是昏病 死昏的 亡欲人
睡和 ,动 再物 就最 是先 全的 身症 浮状 肿是 ,高
感染昏睡病的人和动物
原因之六:部族纷争
达尔富 尔问题
当地的社会基层组织是由 家庭为单位组成的部族, 人们部族观念强,国家观 念弱。政府的工作不称职, 部族势力就会取代政令
达尔富尔问题就是在这 种情况下产生的。该问 题的根源是部族间争夺 有水的土地资源
东非大裂谷因素
东非大裂谷的形成 也使其东西两高原 上的水资源汇聚谷 中,加强了高原的 干旱程度
东非大裂 谷两侧的 干旱草原
非洲的主要河流很 少贯穿非洲热带草 原
尼
罗
尼 日
河
乍得 湖
尔
河
刚果河水系
非
洲
的
主
赞比西河
要
水
系
河流周围植被较多,
离河较远的地方缺 乏灌溉——以雨育 农业为主Biblioteka 坦荡无垠的高原 与游牧业和雨育
人类生态学与文化生态学

人类已进入21世纪, 21世纪的人类将更加关心 地球的命运。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为了当代人和世世代代的人拥有一个美丽的地球, 为了中国的天长蓝、山常绿、水常清,我 总结,需要反思,需要纠正以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 式,与自然和谐共进。 当今世界,学科交叉是必然趋势,人类生态学 与文化生态学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需要更 多的人关心这一新兴学科的发展。同学们对这门课 程的重视和欢迎,主要是关注人和地球环境的关系, 关心自己生存家园的命运。
人作为生物的人和社会的的人,既具有生 物生态属性又具有社会社会生态属性。人类之 所以成为世界最广布的一个生物钟,就因为人 类具有文化。作为生物的人,人对环境的生物 生态适应使人类形成了不同的人种和不同的体 质形态;作为社会的人,人对环境的社会生态 适应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由于环境的多样化, 人类的文化也是多样化的,环境与文化相互制 约、相互影响。为了使环境朝着有利于人类文 明进化的方向发展,人类必须调整自己的文化 来 修复 由于 旧文化的不适应 而造成的环境 退化,创造新的文化来与环境协同共进,实现可 持续发展。
1975年,联合国环境规划暑在前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召开了 国际环境专家讨论会,会议通过了《贝尔格莱德宪章》。这是指导世 界环境教育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 《贝尔格莱德宪章》指出:为了 能够觉察环境及有关环境问题,人们不但要关心它,而且要着手解决 它,并对可能出现的新问题防患于未然。 197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环境规划暑在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 斯召开了68个国家参加的世界政府间环境教育会议,会议通过了著名 的《第比利斯宣言》和关于如何开展环境教育的建议书。这两个文件 全面阐述了环境教育的目的、任务、对象、内容,还对教材、教具、 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等作了规范。《第比利斯宣言》明确指出,接受 环境教育应该是世界各国每一个公民的一项权利,环境教育是全民教 育、全程教育和终身教育。《第比利斯宣言》还强调,在进行环境教 育时,要特别重视环境道德和环境价值的影响和作用。 《贝尔格莱德宪章》和《第比利斯宣言》,无疑是世界生态教育 的两部宣言书,在它们的推动下,世界生态教育蓬勃兴起。主要从专 业性教育,中小学生、中专生一直到大学生的全程普及性教育,社会 公众教育和公众参与导向等方面全面展开。
《文化生态学》课件

02
CHAPTER
文化生态学的主要理论
文化生态适应理论强调文化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和适应,认为文化在不断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总结词
文化生态适应理论认为,人类在长期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文化以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这种适应既包括物质层面的,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也包括精神层面的,如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通过适应环境,人类创造了独特的文化,这些文化又反过来影响和塑造了环境。
概念
理解文化多样性
文化生态学有助于我们理解不同文化如何适应不同的环境,从而产生独特的文化特征和多样性。
保护生态环境
通过研究文化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促进文化传承和发展。
可持续发展
文化生态学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帮助我们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发展
在20世纪中叶,随着环境问题和全球化的加剧,文化生态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者进行研究。
起源
文化生态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美国人类学研究,当时的人类学家开始关注文化与环境的关系。
现状
如今,文化生态学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旅游、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文化生态学》ppt课件
目录
文化生态学概述文化生态学的主要理论文化生态学的研究方法文化生态学在实践中的应用文化生态学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01
CHAPTER
文化生态学概述
文化生态学是一门研究文化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它探讨文化如何适应环境,同时又如何影响环境。
定义
文化生态学关注文化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这种相互作用如何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迁。
01难舍难分——生态与人文关系导论

文视野中的生态学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包国章第一章难舍难分——生态与人文关系导论包国章教授生态与人文关系导论第一节生态学的定义及沿革生态学的定义及沿革一、生态学的定义以“eco”开头的词汇:economics ecosystem ecoturism eco-tech ecotecture eco-city eco-passport eco-design ecotoneH. D. Thoreau梭罗(Thoreau)和他的《瓦尔登湖》Lake Walden生态学的定义及沿革二、生态学的沿革韩非子(前280-233)的《五蠹》提出了人口增长与环境资源的关系。
《诗经》(前四、五百年)“维鹊有巢,维鸠居之”,描述了寄生现象。
2500年前的《论语》“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中国古代的生态思想萌芽古代西方的生态思想萌芽Aristotle(前384-322)编著了《动物学》、《自然史》,对动物的栖息地及食性进行了描述。
其学生Theophrastus(前370-285)著有《植物的群落》(PlantCommunity),被认为有史以来最早的一位生态学家。
Aristotle1803年,马尔萨斯在《人口论》里提出了环境资源对人口种群的制约作用。
T. R. MalthusT. R. Malthus1859年,达尔文在他的《物种起源》一书中解释了物种适应的本质。
Charles DarwinCharles Darwin“ecology”的提出1866年,海克尔正式提出“ecology”一词。
Ernst Haeckel海克尔的绘画“生态学”的由来1895年,日本学者三好学把“ecology”翻译成日文“生態学”。
三好学三好学Elton于1927年提出了与功能相关的群落水平的“niche”概念。
Charles Sutherland EltonTansley于1935年提出“ecosystem”概念。
Arthur Tansley受中国一句谚语的启发,林德曼(Lindeman. R)提出了生态学的能量流动“十分之一定律”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生态学和经济学都是研究资源的稀缺性。
答案:对-正确美国学者克罗伯和克拉克洪对文化下了一个多数学者都能接受的定义,那就是,文化是指人类修养的积累。
答案:错-正确熊猫的拇指并不适合抓握竹子,因为它是由腕骨进化来的,远不如拇指用起来方便。
这说明熊猫的进化适应是不完美的。
答案:对-正确单选题(16/16分数)单选题: 1.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和_____之间作用关系的科学。
生物,人文,环境环境-正确,天敌2.第一位提出“ecology”术语的人是______。
海克尔海克尔-正确,梭罗,达尔文,亚里士多德3.美国耶鲁大学的生态学家Lindeman提出了生态学中能量流动的_十分之一定律十分之一定律-正确霍普金斯定律,范霍夫定律,阿伦定律4.舟山渔场处于典型的______。
垂直分布带富营养化区生态交错带生态交错带-正确贫营养化区多选题:1.人文学和生态学有哪些共同点都研究人与环境的关系,都研究生活或生存方式, -正确2.一般而言,_____因为污染物积累较少,因此,食用相对安全。
应季食品,植物食品, -正确3.复活节岛曾经有高大的棕榈树,曾经生长着茂密的森林, -正确曾经有高大的棕榈树直有巨石像:一直居住着波利尼西亚人曾经生长着茂密的森林判断题一1.《诗经》曾记载“维鹊有巢,维鸠居之”,较早地描述了共生现象。
错-正确2..从自然生态角度,李白的诗本应该是“两岸猴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错-正确3.句子,可以说是字的生态环境。
对-正确4.早在100多年前,我国云南就有大面积的乱砍滥伐现象。
对对-正确5.冬季,林蛙的肝脏将大量的葡萄糖注入血液,使血糖含量升高几百倍,即使体内有70%的水分结成冰也能安然无恙。
对对-正确6.素食有利于减少有毒物质的摄入,其原因在于,素食便宜,有利于饮食安全。
错错-正确7.从生态位角度看,不同人有不同的职业及工作模式,没有最适合,只有最好。
错错-正确8.动物的应激反应对动物生存而言永远是有益的。
错错-正确9.达尔文认为种群对环境的适应是(自然选择/物竞天择/natural selection/优胜劣汰)的结果,解释了物种适应的本质。
对对-正确第二章身土不二,是指吾身出于此土,身土不可分离。
对对-正确历史上,“里”最初并不是长度单位,而是中国古代的社会单位,最初,(25户)组成一个里“活”字较早的字形说明有水有根就能活。
对对-正确单元检测单选题: 1.一般而言,从雨林到极度干旱森林,人口在生态环境条件处于中段的干旱森林和湿润森林易达到_____。
最大值最大值-正确平均值无规律2.历史上,高纬度的国家经济模式以______和副业为主,男女的能力差别不大。
渔牧业渔牧业-正确3.东酸的饮食习性在于______。
原水土中钙多原水土中钙多-正确4.多数西方国家属于______,不利于农作物的成熟,却有利于牧草的生长,对发展畜牧业有利,因此食品以肉类为主。
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正确5.世界上与雪有关的词汇较多的一种语言是___爱斯基摩语爱斯基摩语-正确____。
6.西北地区房子“半边盖”还有利于___收集雨水收集雨水-正确7.马克思曾经说,资本的祖国不是在草木繁茂的热带,而是___温带温带-正确多选题1.历史上,战争发生常常是因为气候变冷,变干旱____。
2.在古代,鲁国的史官发现,多数国家大事发生在______两季。
春,秋, -正确3.处于中纬度的中国属于农耕社会,农业发达,饮食结构__以谷物为主,肉类较少-正确____。
4.从全球范围来看,由于饮食营养的影响,身高明显地呈现出_______的特点。
“北雄南秀” , “西高东低”, -正确“南雄北秀” “北雄南秀” “东高西低”“西高东低”5.在自然界,_______。
肉食动物爆发力强但持久力弱,草食动物爆发力弱但持久力强, -正确6.“呼玛”是达斡尔语,包含了以下信息______急流, -正确7.与南方方言相比,北方方言______。
舌根发音相对较多, -正确8.孔子说:“一贯三为王”,这里的“三”是指______。
天时,地利,人和, - 正确9.由于受地域影响,我国的饮食文化特点总体上可以概括为______。
南甜北咸, 东酸西辣, -正确判断题:1.物候是指动植物生活周期及生长发育节律与与气候密切相关的现象。
对对-正确2. "雪中雁"现象在我国北方是不存在的。
错错-正确3.二十四节气适用于北纬20度到40度之间大陆性气候的地理区域以及海洋性气候和高纬度地区。
错错-正确4.人们将土神称为“稷”;将谷神称为“社”。
错错-正确5.历史上,由于土壤盐碱化逐年加重,最终导致苏美尔文明的衰亡。
对对6.兰州大学张平中教授通过对石笋氧同位素的研究证明,每当夏季季风减弱,历代王朝开始兴;每当夏季季风增强,历代王朝开始衰。
错错-正确7.虽然楼兰古国消失的原因众说纷纭,但水资源的匮乏是一个重要的考量。
对对-正确8.北方人摄入的盐多,所以高血压发病率远高于南方。
我国南方人喜爱甜食,高血脂症、糖尿病、龋齿的发病率较高。
对对-正确9.西方有种提法叫“you are what you eat”指的是一个人的饮食特点决定了他属于什么类群,物以类聚,人以食分。
对对-正确10.在生态学中,“天时地利人和”中的“人和”主要是指生物的种群关系,例如相生相克、竞争与共生。
对对-正确11.广袤的黑土地、寒冷的气候促成了东北方言的豪迈。
对对-正确12.由于地处海陆生态交错带,文化兼容并蓄,海派文化特点是开放性和创造性。
对对-正确第三章北美亚口鱼的北方种群对低温酶编码的等位基因较多,而南方种群对高温酶编码的占优势。
对对-正确一些国际知名的网站基本上都能在中国找到类似的“山寨”版。
可以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趋异适应。
错错-正确1.为何越来越多的野生大象不长象牙?草原遭到破坏环境缺钙对偷猎的一种适应对偷猎的一种适应-正确母象不喜欢象牙2.北美洲的仙人掌、非洲的大戟的茎均呈肉质带刺,这属于趋同适应趋同适应-3. ______倾斜的凤眼和眼睑内的皱褶有利于防止风沙进入眼睛。
黄种人黄种人4._____的白人的高鼻梁有利于预热冷空气,体表毛发密稠,有利于防寒。
寒冷地区寒冷地区-正确5.在寒冷地区,同种恒温动物个体相对于其它地区大,而相对面积小,相对散热量少,这是______。
贝格曼规律正确6.恒温同种动物其身体突出部分所占比例与外界环境温度因子相关,这属于______。
贝格曼规律阿伦定律-正确多选题:1.赤道地区的黑人有如下体征:鼻低宽,卷发,嘴唇厚,体毛少, -正确2.黑人爆发力强,是因为______。
红细胞含量多,肌纤维能够进行更多无氧呼吸,3.下面哪些现象可归类于阿伦定律?热带兔子腿长,北极熊耳朵小,黑人坐高比小,爱斯基摩人腿短, -正确4.亲缘关系相当疏远的生物,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同的环境中,通过______,在器官形态等方面表现相似的现象。
这种适应我们称其为趋同适应。
变异,选择, 适应, -正确判断题:1.由于有TAS2R16基因,中国人普遍具有充分敏感的苦味感觉,能够通过味觉判断食物是否含有毒性。
对对-正确2.多数食虫鸟怕吃颜色鲜艳的毛虫,所以,对昆虫而言,颜色鲜艳是完美无缺的一种适应错错-正确3.阑尾的存在说明进化适应是不完美的。
对对-正确4.登山者乘直升飞机飞到山前的最后一个小镇开始登山有利于节省体力从而征服高山。
错错-正确5.同一生活型的生物,不仅体态相似,而且在适应特点上也是相似的。
对对- 正6.同一种生物长期适应不同环境条件而表现出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的不同。
称其为趋同适应。
错错-正确第四章无性繁殖是指不经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的一部分或未受精的卵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繁殖方式。
对对-正确加拿大猞猁对美洲兔的调控属于外因调节。
对对-正确以下哪些生物趋向于采取r对策?蝗虫,小草, -正确大象蝗虫小草榕树K对策者以量取胜,r对策者以质取胜。
错错-正确依照Rushton和Stringer的理论,从生态对策角度看,黑人倾向于()。
B.r-对策, C.多子多孙, -正确 A.K-对策B.r-对策C.多子多孙D.低出生率单元测试单选题 1.人类的战争是较为典型的()。
A.内因调节A.内因调节-正确B.外因调节C.内外因调节D.外源性调节2.()的防御和竞争能力不强,但出生率高,适应性强,扩散及恢复能力也强,不容易灭绝。
A.K-对策者B.r-对策者B.r-对策者-正确C.植物D.动物3.微信属于()信息类型。
A.K-对策B.r-对策B.r-对策-正确C.高寿命D.高信息量4.以下具有明显r-对策特征信息类型的是()。
A.同步高带宽同步低带宽B.同步低带宽B.同步低带宽-正确C.不同步高带宽D.不多选题1.无性繁殖有以下优势()。
A.增殖迅速, C.遗传上所付代价小, -正确 A.增殖迅速B.可变异C.遗传上所付代价小D.抵抗逆境2.一般而言,在()的生镜中,无性繁殖更为有利。
B.竞争不激烈,C.生物密度较小, -正确 A.资源匮乏B.竞争不激烈C.生物密度较小D.环境不可预测3.一般而言,在(资源丰富、干扰频繁、密度较高、环境可预测)的生境中,有性生殖更为有利。
B.干扰频繁, C.密度较高, -正确 A.资源丰富B.干扰频繁C.密度较高D.环境可预测4.内因调节是指调节种群密度的动因在于种群内部,例如()等。
A.内分泌调节,B.行为调节,C.遗传调节, -正确 A.内分泌调节B.行为调节C.遗传调节D.捕食5.人类历史上出现过三次大的人口增长,即()。
A.工具的使用, C.农业的兴起, D.工业革命, -正确 A.工具的使用B.文字的使用C.农业的兴起D.工业革命6.r-对策是指生物所采取的()的生态对策。
A.低寿命, C.高扩散能力, -正确 A.低寿命B.大个体C.高扩散能力D.低死亡率判断题1.蚜虫在条件较好的春夏为有性繁殖,卵为单倍体;在而在寒冷的秋季则为无性繁殖,卵为2倍体。
错错-正确2.雄性动物的生殖对策是广种薄收,多多益善。
雌性动物的生殖对策是生殖细胞质高量少。
对对-正确3.与外源性调节不同,内源性调节强调了种群个体的异质性。
对对-正确4.到了清朝以后,随着经济水平的上升,中国人口开始迅速增长。
对对-正确5.生育率是指新出生的婴儿占人口的比率。
错错-正确6.在生态条件较好的清路况下,生物趋向于采取r-对策。
错错-正确7.生物的繁殖方式可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繁殖。
对对-正确8.逻辑斯蒂增长是指没有环境阻力的种群增长模式。
错错-正确第五章兼性共生是指当共生关系不存在时,双方不能稳定地生长。
错错-正负相互作用包括()竞争,捕食,寄生, -正确渡渡鸟灭绝之日,正是大颅榄树绝育之时。
对对-正确把“上帝的羔羊”翻译成“上帝的小海豹”是一种准确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