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行业分析

合集下载

2023年丝绸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丝绸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丝绸行业市场环境分析丝绸作为传统的中国轻纺行业代表之一,一直以来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但是随着国内外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丝绸行业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下面从市场需求、政策环境、行业竞争状况等方面对丝绸行业的市场环境进行分析。

一、市场需求1. 国内丝绸需求旺盛国内丝绸市场需求得到了充分的释放。

一方面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服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个性化、时尚的要求成为服装市场所追求的目标,丝绸原料和面料的应用热度不断上升;另一方面,则是随着国内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张,丝绸在内地地区的销售也得到了增长。

2. 出口需求下降在国际市场,丝绸面料的需求量有所下降。

主要是因为丝绸制品价格高,而且国内丝绸出口的竞争优势不如以前,同时又面临来自人工纤维、合成纤维等其他纺织品的冲击。

此外,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的大背景下,国际贸易形势变得更加严峻,对中国丝绸出口受到了较大的挑战。

二、政策环境1. 国家政策支持作为国家支持和鼓励的传统产业之一,丝绸业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如2019年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版)》中,丝绸及纺织品制造业仍然被列入重点发展项目,政府将继续加大对丝绸行业的扶持力度。

2. 环保限制另一方面,随着国家对环保问题的重视和环保政策越来越严格,丝绸行业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作为传统的纺织行业,丝绸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工业废水和废气,对环境带来一定的污染。

因此,丝绸行业需要适应并践行国家对环保的要求,对生产过程进行改良,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三、行业竞争状况1. 市场地位共存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活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纺织品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不过,传统的丝绸市场地位仍然得以保持。

虽然一些其他纤维的面料表面上有利于用户的销售,但丝绸产品因其独特的光泽、柔软舒适等特性,还是有着很大的市场优势。

2. 产能过剩丝绸行业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庞大的产能,而市场需求量并没有随之增加,导致产能过剩。

丝绸行业分析报告

丝绸行业分析报告

丝绸行业分析报告一、定义丝绸行业是指以蚕丝、桑蚕丝、化纤丝等各种丝绸原料为主要材料,通过纺、织、印、染等加工工艺加工生产后,供应市场的一类产业。

二、分类特点丝绸行业一般可分为纺织加工、印染加工和制品深加工三个独立的行业。

丝绸行业的特点在于,其产品乃是珍稀的纺织用品,较为优质和昂贵,市场需求量较小,但产品价格远高于普通纺织品,因而丝绸行业整体市场规模不是很大,但单个企业的盈利空间较大。

三、产业链丝绸行业产业链从上游到下游主要包括:丝绸原料采购、纺织加工、印染加工、制品深加工、终端销售。

其中,丝绸原料采购和纺织加工占据了丝绸行业的上游领域,印染加工及制品深加工则属于丝绸行业的中下游企业。

四、发展历程中国作为丝绸发源地之一,丝绸行业的历史已有5000年。

早在古代,中国大量出产和利用丝绸。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丝绸出口量在世界丝绸贸易总量中占有相对的优势。

20世纪40年代以来,在中国实行计划经济的压制下,丝绸行业曾经受到较大的影响。

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的丝绸行业开始复苏。

到21世纪初,丝绸行业的产量和品质在全球市场上得到进一步提高,出现了一批规模较大、品质优良的丝绸企业。

五、行业政策文件及其主要内容《丝绸行业发展规划》、《丝绸行业技术创新发展计划》和《丝绸行业整体品牌建设指导意见》是中国政府发布的三个主要丝绸行业政策文件。

其中,《丝绸行业发展规划》和《丝绸行业技术创新发展计划》主要包括:提高丝绸品质,推动我国丝绸产品进入高端市场;推进全球丝绸产业权威标准的制定与推广;加大丝绸原材料产量,推进桑蚕丝等丝绸原材料生产技术的改进;促进丝绸产品的品牌建设,争取丝绸品牌在全球市场中的影响力,提升丝绸行业整体竞争力。

《丝绸行业整体品牌建设指导意见》则是针对丝绸行业整体品牌建设的相关文件。

主要内容涉及: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丝绸产品在全球市场中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增强丝绸文化元素、丝绸历史文化意义的传播等。

六、经济环境近年来,全球丝绸行业显示出保持平稳的趋势。

丝绸行业技术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丝绸行业技术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丝绸行业技术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丝绸行业作为中国的传统产业也在不断发展。

本文将对丝绸行业技术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1. 丝绸行业技术发展的现状1.1 传统丝绸生产技术传统的丝绸生产技术主要包括桑蚕养殖、蚕茧煮饲、蚕茧烘干、蚕茧剥茧、生丝梳理等环节。

这些传统技术虽然经过了时间的积累和改进,但基本上仍然保持着原始的模式。

1.2 机器化生产技术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丝绸行业开始引入机器化生产技术。

自动化机器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可以实现批量、快速生产。

例如,自动化织机、数控织机等设备的引入,使得丝绸织造过程更加高效、精确。

此外,一些智能化设备的推出,也优化了生产流程。

1.3 丝绸加工技术创新丝绸加工技术在传统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

采用了新型的染色技术、阻燃技术、抗菌技术等,使得丝绸制品具有更多的功能和属性。

同时,一些新工艺的引入,如数字印花技术、纳米技术等,使得丝绸面料的图案和质感更加多样化,满足了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

2. 丝绸行业技术发展的未来趋势2.1 环保技术的应用当前,环保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因此丝绸行业也需要积极应对。

未来,丝绸行业将加大在环保技术上的投入。

例如,开发和推广低污染的染色剂和助剂,研发利用再生纤维生产丝绸等。

同时,丝绸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处理也将得到更好的解决,以实现循环利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2 数字化与智能化生产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丝绸行业将趋向于数字化和智能化。

通过数据采集和分析,可以对生产过程进行优化和精细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一致性。

同时,丝绸行业还将借助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的互联互通,以实现更加智能化的生产。

2.3 新材料的应用丝绸行业未来的发展中,新材料的应用将扮演重要角色。

例如,采用仿生学原理,将丝素蛋白与其他材料相结合,可以开发出更具功能性的丝绸材料。

在纺织工艺中,引入纳米技术可以改变丝绸材料的物理性能,使其具有更好的抗菌、防臭等特性。

中国杭州丝绸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中国杭州丝绸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中国杭州丝绸行业市场环境分析一、背景介绍杭州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之一,丝绸产业在该地区具有重要地位。

杭州丝绸市场作为丝绸交易的主要平台,对于推动当地丝绸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市场容量分析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杭州丝绸市场的容量逐年增长。

随着人们对丝绸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市场规模呈现扩大的趋势。

据统计,杭州丝绸市场的年交易额已经超过XX亿元,占据了全国丝绸市场的重要份额。

三、竞争格局分析杭州丝绸市场存在着激烈的竞争格局。

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当地的丝绸加工企业、其他城市的丝绸市场以及互联网平台上的电商企业。

这些竞争对手在丝绸产品的质量、价格以及服务等方面都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

四、消费者需求分析通过对杭州丝绸市场的消费者调研,可以了解到消费者对丝绸产品的需求特点。

消费者对丝绸产品的主要需求包括高品质、健康环保、独特设计以及合理价格。

因此,丝绸企业在开发新产品时需要注重产品的质量和设计,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五、政策环境分析政策环境对于丝绸市场的发展和运营具有重要影响。

杭州市在丝绸产业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财政支持、减免税费、优惠贷款等。

这些政策为杭州丝绸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六、机遇与挑战杭州丝绸市场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市场机遇在于杭州作为丝绸之乡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丝绸资源;同时也面临着价格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等挑战。

丝绸企业需要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七、市场发展趋势随着科技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丝绸市场的发展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未来,杭州丝绸市场将更加注重产品的创新与设计,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品牌影响力。

同时,互联网渠道将成为丝绸市场的重要销售途径,企业需要加强电商能力的建设。

八、总结综上所述,杭州丝绸市场作为当地丝绸产业的重要平台,在发展中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通过深入分析市场容量、竞争格局、消费者需求和政策环境,丝绸企业可以为自身发展找到定位和突破点。

中国丝绸行业出口情况及进口情况分析

中国丝绸行业出口情况及进口情况分析

中国丝绸行业出口情况及进口情况分析茧丝绸行业上游种桑养蚕,中游蚕茧收烘、缫丝加工、绢纺丝织、丝绸印染,下游进行服装制造、箱包制造、对外贸易。

中国是全球茧丝绸原料的主产地,蚕茧和生丝产量占全球产量的比例均超过70%,居世界第一位。

2018年我国丝绸行业企业经营效益较好,全国711家规模以上丝绸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05.92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0.50%。

2019年1-10月全国666家规模以上丝绸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57.93亿元,较上年同比下降4.40%。

但我国丝绸终端产品品牌化不足,附加值低,国际市场竞争能力相对较弱。

丝绸产品工艺设计和生产管理与意大利、法国等存在较大差距。

欧盟和印度的丝绸制成品在出口额中占比最高,而我国丝绸制成品出口额占比非常小,且同比下降。

近年来,中国正逐步由生丝、坯绸原料的最大出口国,向丝绸终端商品生产和出口国转变。

2019年中国真丝绸商品出口结构中,丝绸制成品占比54%,为出口额占比最高的丝绸商品。

欧盟和美国仍是我国真丝绸商品最主要出口市场,但与2018年相比,市场份额占比均有小幅下降,且同比降幅均在30以上。

列三、四位的印度和香港市场份额占比较上年均有所增长。

2018年列出口市场第三位的尼日利亚2019年未进入前十位。

2019年前五大出口市场中仍有一非洲国家上榜,为埃塞俄比亚。

排名前五位的市场依次为:欧盟(占比23.73%)、美国(占比14.69%)、印度(占比7.45%)、香港(占比6.46%)、埃塞俄比亚(占比6.32%)。

进口方面,我国虽然不是进口大国,但近年来的进口额呈现出缓慢增长的态势,从2016年的1.99亿美元增长至2019年的2.39亿美元。

与2018年相比,2019年丝类进口占比提升、真丝绸缎进口占比下降,丝绸制成品占比稳定。

丝类进口同比增长24.32%,占比10.27%,进口数量同比增长19.68%,进口单价同比增长3.87%;真丝绸缎进口同比下降9.17%,占比12.82%,进口单价同比增长10.77%;丝绸制成品进口同比增长6.36%,占比76.23%,进口单价同比增长12.06%。

中国丝绸工业行业发展现状及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丝绸工业行业发展现状及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丝绸工业行业发展现状及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一、丝绸工业行业发展现状中国丝绸工业具有悠久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丝绸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中国丝绸产量居世界第一位,茧丝和绸缎可以主导国际市场生产和价格走势。

随着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及国际丝绸贸易和消费格局的变化,世界丝绸业生产中心正在逐步向中国转移。

中国丝绸制造企业数量也由小规模作坊发展至具有规模效应的工厂,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品牌效应逐渐凸显。

随着我国丝绸行业去产能步伐的逐渐加快,丝绸行业企业数量呈逐渐减少的趋势,2020年中国有规模以上丝绸工业企业数量641家,较2019年减少34家。

虽然企业数量逐渐减少,但是企业技术含量和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在稳步提升。

2、产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丝绸业工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其生产能力、技术装备、研究水平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这几年来我国生丝产量已占世界生丝产量的70%以上,生丝的偏差成绩也提高很快,与巴西、日本生丝相比差距也在缩小。

近年来我国蚕丝及交织机织物(含蚕丝≥50%)市场供应较为充足,但近年来行业产量持续减少。

2020年中国生娟丝产量5.3万吨,其中:生丝5万吨,娟丝0.3万吨;2021年上半年中国生娟丝产量2.29万吨,其中:生丝2.14万吨,娟丝0.15万吨。

真丝绸缎为初级产品转型升级为生丝、丝绸、服装等全链条产业,2020年前三季度,中国真丝绸缎产量27792万米;2021年上半年,中国真丝绸缎产量18437万米。

3、经营情况《2022-2028年中国丝绸工业行业发展动态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显示:2018年以来,中国规模以上丝绸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总体呈下降趋势,截止2020年,中国641家规模以上丝绸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607.9亿元,较2019年减少86.84亿元,同比下降4%。

从规模以上丝绸工业企业利润总额来看,2018年以来,中国规模以上丝绸工业企业利润总额逐年下降,截止2020年,中国规模以上丝绸工业企业利润总额16.5亿元,较2019年下降9.94亿元。

2023年茧丝绸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茧丝绸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茧丝绸行业市场环境分析茧丝绸行业是中国传统的纺织加工行业之一,它是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与其他纺织品相比,丝绸品具有独特的触感、柔软度和光泽感,而且拥有很高的贵族性和文化内涵,因此在全球范围内都备受欢迎。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内消费需求的变化,茧丝绸行业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一、宏观环境分析1. 经济环境:茧丝绸行业处于中国纺织行业的领先地位,它是中国重要的出口产品;同时,茧丝绸在国内市场拥有重要的市场份额。

随着国内经济不断发展和纺织加工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茧丝绸行业也得以迅速发展。

2. 政策环境: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支持国内茧丝绸产业的发展,通过税收、贷款、技术支持等多种政策手段,来促进茧丝绸产业的发展。

同时,政府还提出了新时期茧丝绸行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强调通过创新和升级来提高茧丝绸产业的竞争力和附加值。

3. 社会环境:消费者对茧丝绸的认识和需求在逐渐变化。

随着消费者对品质和品牌的追求和环保意识的提高,茧丝绸行业需要不断升级和创新来满足消费需求。

4. 文化环境:茧丝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一直以来都受到国内外的重视和推崇。

茧丝绸行业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来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二、行业现状分析1. 行业特点:茧丝绸行业具有传统性、贵族性和文化内涵,通过升级技术和加强创新来改善传统的生产模式。

2. 市场规模:中国茧丝绸市场规模庞大。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茧丝绸年产量已经超过了12万吨,其中大部分出口到国外。

3. 行业竞争:茧丝绸行业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国内外茧丝绸企业通过升级技术、降低成本、提高品牌和服务等多种方式,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4. 行业趋势:随着茧丝绸市场的逐渐成熟和消费需求的多样化,茧丝绸行业需要加速升级和创新,不断推出新款式、新工艺和新经营模式,以保持良好的市场竞争力。

三、未来市场分析1. 行业发展趋势:随着消费者对环保、健康、品质和品牌的追求,茧丝绸行业将发展向高档、精品化和差异化方向。

丝绸行业分析报告

丝绸行业分析报告

丝绸行业分析报告一、定义丝绸行业是以蚕丝、柞丝、桑蚕丝等天然丝绸为主要原料,通过纺、织、印染、成衣加工等工艺流程生产丝绸面料及加工产品的产业。

丝绸行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行业,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技术积淀。

中国作为丝绸的原产地,在丝绸制造技艺方面颇具优势。

二、分类特点丝绸行业可以分为纺丝、织造、印染和成衣加工四个环节。

1. 纺丝环节:将原料进行加工,进行纺绸,提取出丝绸长丝,是生产制作丝绸的第一道工序。

2. 织造环节:将丝绸长丝进行织造,生产出各种不同的织物品种,如缎、绸、纱、罗纱等等。

3. 印染环节:将织出的丝绸面料进行印染加工,使面料生动、鲜艳、色泽鲜美。

4. 成衣加工环节:将印染后的丝绸面料进行成衣加工,生产出各种不同的成衣品种。

三、产业链1. 上游:原料采购、丝绸生产、纱线生产等。

2. 中游:织造、印染等。

3. 下游:成衣生产、品牌营销等。

四、发展历程丝绸作为中国的“国之重器”,始于唐代,盛于宋元,发迹于明清。

我国是丝绸原产地,拥有着悠久的丝绸文化和技艺,经过长期的发展,丝绸已经成为了中国的传统特色产品。

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国的丝绸行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技术、设备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品品质不断提高。

五、行业政策文件2012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纺织行业调整振兴规划(2011-2015年)》,对我国纺织行业作出了详细部署和要求。

其中,对丝绸行业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意见和政策支持,推动丝绸行业实现可持续、稳健、高质量发展。

六、经济环境中国丝绸行业的经济环境较为优越,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加强对丝绸行业的扶持和引导,同时,随着国内市场需求的增加,丝绸行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七、社会环境丝绸行业作为中国的传统产业,对于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同时,丝绸行业的发展也助力于提高了国内就业率。

八、技术环境丝绸行业涉及多个工艺流程,这也对技术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元8世纪传到西班牙
公元9世纪传至意大利 公元13世纪传入法国
4.丝绸产品主导国际市场2000多年
自汉武帝开辟“丝绸之路”以来,丝绸产品一直是我国的传统 骨干出口商品, 十九世纪中叶我国丝绸出口额在全国商品出口总额 中所占的比例达到平均每年40%以上的水平
5. 丝绸——功勋产业
1、抗战时期,中国丝绸出口最高年份创汇近亿美元, 丝绸出口量几占全国商品出口总值的五分之一。 2、解放后 是国家赚取外汇的主力军。解放后,蚕丝业 为共和国的经济发展做了极大的贡献
丝绸行业分析
一、茧丝绸生产在中国的历史地位
1.栽桑养蚕、缫丝织绸是中国古代人民对世界 文明的重大贡献之一
仰韶“半割”蚕茧
殷墟出土的玉蚕
嫘祖发明养蚕
2.农桑业是古代中国的立国之本
皇帝亲耕典礼
2.农桑业是古代中国的立国之本
三月吉巳日是举行祭礼的日子。这天,位于西苑太液池北
端的先蚕坛上已经支立起黄色幕帐,帐内供有先蚕神嫘祖的 神位及牛、羊、猪、酒等各种祭品。孝贤皇后在妃嫔、公主 、福晋和女官的陪同下来到祭坛。祭礼程序繁缛,除了一般
祭祀必行的跪拜、上香、献祭品外,最有特点的是被称作“
躬桑”的皇后采桑礼。
孝贤皇后亲蚕礼
2.农桑业是古代中国的立国之本
康 熙 御 制 耕 织

3.中国养蚕缫丝技术传遍全球
公元前1223年前后,传到朝鲜 公元前700-257年期间传到越南 公元前4世纪传入印度
公元前2、3世纪传入日本
公元3、4世纪传到中亚 公元555年传到希腊 公元7世纪传至阿拉伯与埃及
31
丝绸产业处于产业生命周期中的成长期
产业规模
成熟期
丝绸行业 成长期 衰退期
导入期
• 从丝绸行业发展情况、国内市场发展情况、产业布局、消费者消费模式、企业品牌建设等 五个方面分析,零点认为丝绸行业处于成长期。 •产业发展情况:丝绸行业发展滞后于纺织品的发展速度,且规模较小。 • 国内市场发展情况:企业在国内市场发展时间短,内销雏形刚开始形成 •消费者消费模式:宣传推广有限,消费意识正在培育。 •产业布局:产业布局分散、聚集效应不明显、销售渠道单一 •企业品牌建设:业内没有强势品牌
浙江蚕茧产量(万吨)
1980-2002年浙江省蚕茧产量变化
年份
19 96 19 98 20 00 20 02
19 92 19 94
万吨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951 1954 1957 1960 1963 1966 1969 1972 1975 1978 1981 1984 1987 1990 1993 1996 1999 2002
-20 20 40 60 80 0 100
1951 1954 1957 1960 1963 1966 1969 1972
年份 日本 印度 韩国 中国
1975 1978 1981 1984 1987 1990 1993 1996 1999 2002
1951-2002世界主要国家蚕茧产量变化
1951-2002年世界主要国家蚕茧产量变化
1
2
市场竞争 1 完全垄断 2 主导垄断
判断标准 C1=100% 50%<C1<100% 60%<C4<100% 40%<C4<60% 有一些实力竞争者,但绝大多 数的厂家都达不到10%以上 厂商云集,任一家都微不足道
策略建议 若进入壁垒低 市 场成长性好 可以进入
3
4
3 紧密寡头 4 松散寡头 5 自由竞争 6 完全竞争
企 业 表 现
• 参与企业少,多在市场研究和规 划方面,部分已有产品但没市场; • 一些奢侈品品牌开始关注丝绸类 产品,前期产品几乎没有销量。
达利(中国)有限公司成为 香港达利集团全资子公司 爱马仕组织“丝巾艺术 展”全面进入中国市场 “上海滩”品牌创 立 “上海滩”品牌被 Richmond收购
达利开始正式进入 中国市场 代理市场 产品市场开始发展
产业布局
消费需求
产业聚集效应还需提升:产业主要分布在江浙、两广、山东、安徽、四川,不同区域产业之间协同
作用有待提升。
销售渠道单一:目前丝绸行业主要建立了面向出口的销售渠道,而面向国内消费者的渠道亟待完善。
30
成长期:业内没有强势品牌
市场份额 品牌建设 导入期 企业表现
•在丝绸产品的业内没有建立起强势品牌: 知名企业品牌意识不强、品牌体系不完善、也没有
2005年 1564720
2006年 2159350 38.0%
2007年 2264799 4.9%
2008年 2189411 -3.3%
36
国内丝绸行业处于完全竞争的状态下,竞争比较激烈。
“1000-100-10”模式:
• 全国约有3500家企业从事丝绸产品业务的企业,其中绝大多数是生产型公司;国内有(知名)品 牌的企业公司不过100家,其中多数是贴牌生产的公司;而有技术研发、产品研制实力的公司不足 20家。 • 在国内市场上,万事利集团还处于领先地位,但市场份额仍不到10%;表明整体市场的竞争相对比 较激烈。
产业布局
消费需求
缺乏整体运营:专家认为丝绸行业落后于纺织行业整体发展的原因主 要有两点:1、缺乏技术上的整体突破;2、没有开展品牌运营。
单位:亿元
25000
纺织产品销售总额 丝绢纺织及精加工销售总额
20000
15000
93%
10000
5000
0 2003
87.5% 12.5% 7%
2004
2005
韩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变化
韩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6000 5000 4000 5400
美元
3000 2000 1000 0 60 1960 1970 年份 1000
2435
韩国
1980
1990
人均GDP2000-2500美圆是传统丝绸行业发展的一个拐点
东桑西移工程
四、 丝绸行业现状分析 4.1丝绸行业发展阶段
4.2丝绸行业市场规模
4.3丝绸行业竞争态势
25
五方面特征显示,丝绸行业正在处于市场成长期。
• 行业发展迟缓 • 行业市场份额小 • 在丝绸产品的业内没有建 立起强势品牌 • 各个品牌之间没有形成核 心产品
市场份额小
• 企业规模小 • 企业收入小
品牌建设弱
丝绸行业 处于市场成长期 呈现五大特点
企业表现差
万吨 1951 1954 1957 1960 1963 1966 1969 1972
年份 -1 0 1 9 5 1 - 1 9 9 9 韩国蚕茧产量 1 2 3 4 5
1975 1978 1981 1984 1987 1990 1993 1996 1999
1951-1999年韩国蚕茧产量变化
万吨
2009年1-8月中国绢纺和丝织加工 行业不同规模企业分布结构图
2500000
45.0% 40.0% 35.0% 30.0%
2000000
1500000
25.0% 20.0% 15.0% 10.0% 5.0%
1000000
500000
0.0% -5.0% -10.0%
单位:千元 0 利润总额 同比增长率
产业布局疏
• 区域布局不合理,杭州为主
消费需求低
• 消费者市场认知度低 • 消费者市场接受度低
• 渠道不合理,主要针对海外
人士消费的渠道建立
26
成长期:丝绸行业发展滞后于纺织品的发展速度,且规模 较小。
市场份额 品牌建设 导入期 企业表现
规模小:中国丝绸纺织品销售总额在2004年之后逐渐缩小。目前占纺 织产品销售总额的比重仅7%;
二、丝绸是中国的一张名片
(一)世界丝绸在中国 (二)中国丝绸在浙江
(三)浙江丝绸在杭州
三、丝绸产业的发展规律
(一)丝绸产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起飞前和经济 起飞阶段的主导产业。
(二)丝绸是一个特殊的产业
传统产业:桑---蚕---茧---丝---绸
万吨
14 12 10 8 6 4 2 0
19 80 19 82 19 84 19 86 19 88 19 90
有强势竞争对手 应谨慎进入
5
6
市场机会大 考虑进入
C1:市场占有率居第一位的企业的占有率
市场集中度性质判断标准模型
C4:市场占有率居前四n -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内各大丝绸公司开始关注国内市场,将导致竞争日趋激烈。
“达利集团将把市场拓展的重点从国外市场,转移到国内市场。未来 国内市场将会超过国外市场。……我们目前已经和中央电视台签了广 告合同,并会在江浙投放高炮广告。” —— 达利集团国内市场负责人
27
2006
2007
2008
注:国研网数据,结合业内专家判断
成长期:企业在国内市场发展时间短,内销雏形刚开始形成
市场份额 品牌建设 导入期 企业表现
产业布局
消费需求
发展时间短:2000年后才开始有品牌真正进入丝绸产品市场,2007年 后行业企业数量开始增多。
市场导入期
市场成长期
• 2007年以后,企业投资开 始活跃,丝绸逐步开始品 牌化运营;
年份 1951-2002中国蚕茧产量变化
1951-2002年中国蚕茧产量变化
万吨
14 12 10 8 6 4 2 0
1951 1954 1957 1960 1963 1966 1969 1972
年份
1975 1978 1981 1984 1987 1990 1993 1996 1999
1951-1999日本蚕茧产量变化
相应的品牌管理机构对品牌建设进行系统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